Ⅰ 不同国家啤酒节习俗有哪些
英国伦敦啤酒节始于1978年,2005年它将再次于伦敦西部的奥林匹亚展览大厅举行。英国是除德国之外的另一个啤酒大国,而伦敦西部则是英国啤酒的中心,所以现在它已被喻为是“世界最大的酒馆”,届时你将会品尝到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啤酒,甚至别出心裁,比如有加欧石楠的香料啤酒,加蜂蜜、香蕉的风味啤酒。所有酒水都是由小型作坊用手工方法制造,并且多产自英国。单日票分为6英镑、7英镑不等,通票为17.5英镑。北京国际啤酒文化节是北京蟹岛集团与德国Schottenhamel Ltd.&Co KG(经营慕尼黑啤酒节上最古老的大篷)公司合作,将原汁原味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带到北京,在蟹岛落户扎根,让啤酒、狂欢、嘉年华成为节日的主角儿,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热烈的气氛和啤酒美食的享受。北京国际啤酒文化节举办规模、形式与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等同。慕尼黑啤酒节在德国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已经举办176届,每年吸引近700万人次的游客慕名而去,在短短的16天中喝掉600万升啤酒,吃掉近50万根烤肠和5万多只烤猪腿。啤酒节每年为慕尼黑市带来将近9.55亿欧元的收入,不仅给啤酒厂家带来了滚滚财源,也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Ⅱ 德国啤酒节介绍
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慕尼黑啤酒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对啤酒节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慕尼黑,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插图为啤酒节的官方标志)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Ⅲ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的传说
啤酒节源于德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810年,马伐利亚的卢德亲王结婚,举行赛马活动,赛马活动结束后,人们痛饮啤酒以示庆贺,这个庆典沿袭下来后,就成为今天的啤酒节。还有一说是当地农民为庆祝大麦和啤酒花的丰收而大喝啤酒而产生的。
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
中国的啤酒节
自从中国有了啤酒,中国人也就知道了慕尼黑。甚至有的啤酒广告就是这样说的:很德国,很德国!
中国的啤酒节最早是从1991年青岛开始的,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8届;大连“中国国际啤酒节”也举办了8届;哈尔滨啤酒节举办了4届,剩下的还有燕京啤酒节、西安啤酒节、天津啤酒节等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内的啤酒节举办的时间都集中在七八月份,这个季节属于夏季,啤酒销售的旺季,所以大家都要争先恐后地频频露脸,各个啤酒节的内容形式五花八门。
美国丹佛啤酒节
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来到美国的德国移民,自然也把啤酒节的传统带到了美洲,之后其他各族人民,也纷纷以此为借口,参加这个德国的传统节日,大喝啤酒。三天的日票根据活动的不同,在30美元到50美元不等,购买三天通票价格为145美元,比单买日票节省20美元,如果去其官方网站申请会员,还可以在普通票145美元的基础上再获得20美元的额外优惠。
英国伦敦啤酒节
英国伦敦啤酒节始于1978年,2005年它将再次于伦敦西部的奥林匹亚展览大厅举行。英国是除德国之外的另一个啤酒大国,而伦敦西部则是英国啤酒的中心,所以现在它已被喻为是"世界最大的酒馆",届时你将会品尝到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啤酒,甚至别出心裁,比如有加欧石楠的香料啤酒,加蜂蜜、香蕉的风味啤酒。所有酒水都是由小型作坊用手工方法制造,并且多产自英国。单日票分为6英镑、7英镑不等,通票为17.5英镑。
[编辑本段]啤酒节习俗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这场誉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超过700万名的观光客,足足喝掉600万公升以上的啤酒!没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如此热情好客的一面。连续16天的啤酒节,每年在特里萨广场上架起可容纳数万个座位的大帐棚,提供游客啤酒、德国美食;帐棚外则竖立着摩天轮之类的游乐设施,会场中不时穿插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民俗活动。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他们“狂饮”的程度,光从数据上就另人吃惊,这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根据慕尼黑观光事务当局的统计,此节庆每年都吸引了超过多达六百万名的观光客,平均吃掉20万条香肠、60万只烤鸡并喝掉足足600万公升的啤酒。为期2周的德国啤酒节(Oktoberfest),德国人就喝尽、吃尽总数13528千克的食物,这个量可是够一个人足足吃10年。去年2003年就约有六百万人万人挤进约31公顷大草地上的14座帐篷里,饮尽约570万公升(一百五十万加仑)的德国啤酒。而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每个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独立的舞台和啤酒销售柜台。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举世闻名的德国啤酒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烤猪腿,除了喝酒之外,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音乐会、马戏团表演,也有许多贩卖站与游乐设施,如旋转马与摩天轮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未尽,留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摊。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会场中,会看到十余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厅合开的大型啤酒屋帐篷(Beer tent),而虽名为帐篷但每个帐篷都宛如小巨蛋,因为工程浩大跟盖房子没两样,为容纳每晚数千至数万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尽了心思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响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施,还有提供游客德意志帝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
青岛国际啤酒节
青岛国际啤酒节,今年十七岁,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年。
从一个地方的小型节会成长为亚洲第一的啤酒盛会,青岛啤酒节的发展壮大,正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吻合。
“最初几届喝不到外国啤酒。”从第一届啤酒节开始就参加饮酒大赛、先后获得8届冠军、号称“啤酒王”的青岛市民高仲,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随着啤酒节的国际化程度提高,现在已经能喝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啤酒。
据悉,第一届啤酒节1991年在中山公园西南角举行,由青岛啤酒集团主办,来的多是莱州、威海等省内一些啤酒厂家。
年年来参加啤酒节的淄博人朱全胜,对最初三届啤酒节的印象已经不深。他准确地记着第一次在啤酒节上喝到原装进口的外国啤酒,是在1994年第四届啤酒节上。
此后,在啤酒节上亮相的洋啤酒越来越多。2006年第十六届啤酒节共引进了45个啤酒品牌,其中国外品牌就有41个。
今年啤酒节同样是45种世界名啤,美国百威、丹麦嘉士伯、德国柏龙、德国贝克、英国纽卡索、日本朝日等世界啤酒十强中的9家都在其中。
“青岛啤酒节越来越国际化。”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马庚存比较17年来参节啤酒品牌后,这样认为。
参加啤酒节的人,同样出现了更多国际面孔。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年轻时曾创下11秒喝下1420毫升啤酒的记录。在2001年的啤酒节上,高仲面对面告诉他,自己喝1500毫升啤酒只需8秒多。霍克一笑:“我已经老啦,不比年轻的时候了。”
记者发现,不知从哪一届开始,举着大杯喝啤酒的外国姑娘或小伙的照片,开始占据开幕式宣传报道的核心位置。
啤酒节上看变迁,文明理性很明显。
“当年是自行车停了一大片,有不少摩托车主趁机拉客赚钱,乱哄哄的好似赶集。”一次啤酒节没落过的马庚存告诉记者,现在到啤酒城去,多是开私家车、打出租车或者乘坐公交车。
随着交通工具的“鸟枪换炮”,交通秩序也有了质的飞跃。以前,车多人挤,时有碰撞刮擦。如今,啤酒城交通调流井然有序,市民游客出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点滴之间可见社会进步。已经连续十年负责啤酒城内卫生清洁工作的王德生表示,游客对他们越来越尊重,人们开始主动将垃圾丢到垃圾桶内。
“要说啤酒城里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当数醒酒室了。”啤酒节首席顾问林醒愚告诉记者,啤酒节组委会出于人性化考虑,设立了醒酒室。由于现在的人喝酒越来越文明理性,今年啤酒城里决定取消醒酒室。
记者还获悉,啤酒城今年将首次在城内设置义卖场,来自社会各界捐助的名人字画、工艺礼品等义卖所得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另外,啤酒城的娱乐项目也增加了许多。“2007年啤酒嘉年华”除原有16台游乐设施外,还新增价值近3亿元的17台游乐设备和17个游戏摊位。相对于最早“拿竹圈套个小玩意”的地摊游戏,这里的“玩”已进身国际一流水平。
啤酒城东门有一个啤酒节纪念品销售棚,店长李小姐详细地给顾客介绍一款红木制的小啤酒桶。其间,几位市民买走了几套款式别致的酒瓶起子。
“啤酒节纪念品是后来才兴起的。”林醒愚表示,除第一届啤酒节有企业主办外,其后的啤酒节已经转入政府名下并由政府一手操办。随着改革理念的深入,啤酒节又开始逐渐引进合作伙伴,目前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门票销售有专门的公司承包;晚会演出有专业的公司承办;啤酒城内游乐设施也是一些公司出资引进经营。
历经17载,从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市场化的思维已经深深渗透到啤酒节的经营理念中。10余年前,谁敢实施门票白天10元、晚上20元的差异化定价策略?
国际化的啤酒节,也是国际化的商业机遇。青岛志和事业公司总经理彭斌,在啤酒节上认识了好几个如今的固定客户。韩国米林株式会社的金先生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在2004年的啤酒节上,与彭斌相识。从此,彭斌经销的蒜薹、胡萝卜由内贸转成外贸,通过米林出口到韩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元的贸易额。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22295.htm
19回答者: xupe
Ⅳ 关于慕尼黑啤酒节及电子中心.
慕尼黑位于德国东南部,是拜恩(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德国第三大城市,是一座有8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人文荟萃,在保守的德国南部,算是自由主义气氛比较浓厚的都市,洋溢着传统的欢乐气息。
慕尼黑是德国也是欧洲的一座着名旅游城市,是德意志南部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已有800多年历史。它位于中欧进入南欧的交通要冲,是一座清净而典雅的艺术文化名城。慕尼黑拥有许多博物馆和中世纪古迹。
慕尼黑盛产啤酒,人们惯称慕尼黑为啤酒之都。对慕尼黑人来说不可一日无啤酒,人均饮用量世界第一。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是慕尼黑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德语中,这个节日的本意为“十月节”,节日活动也不单纯只有啤酒一项。也许慕尼黑的啤酒太有名了,这个节日也就被外人叫作啤酒节了。慕尼黑人可能只知有个十月节,不知有个啤酒节。不过,目前啤酒的确是这个节日的主角。
德国是个盛产啤酒的国家,其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德国所产啤酒质优味醇、品种多样,享誉世界。巴伐利亚的啤酒产销量居德国第一,而作为其首府的慕尼黑的啤酒馆规模庞大有如迷宫,啤酒节也是历史悠久,载誉全球。
慕尼黑正是以其优质的啤酒、欢乐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为其啤酒节引来了数百万游客。节日期间,人们像潮水般涌向慕尼黑,热闹非凡。
二、慕尼黑啤酒节的来源
据说十月节的前身来自于丰收的农夫,在出售农产品并从市集中购买了农产品之后,一年有这么一次饮酒狂欢的日子。
慕尼黑啤酒节的起源,则与一场浪漫的皇家世纪婚礼有关,据说在 1810 年 10 月 12 日这天,是巴伐利亚王国的王储路德威希一世,迎娶来自北方的泰瑞莎公主的好日子,由于大批民众涌入城中庆祝,当时正好是啤酒花收成的季节,皇室于是准备了流水席式的佳酿美食飨宴,招待宾客无限畅饮享用,并加上传统歌舞的演助兴,连续数天数夜的吃喝狂欢庆祝方式,就成为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的传统与特色,其实德文 Oktoberfest 正是 10 月节庆的意思,也因此百年来这项活动都是在 9 月与 10 月之间盛大举行。慕尼黑啤酒节从开幕仪式就很有看头,第一天早上由德国各邦以及其它团体所组成的代表队伍,在慕尼黑市长的带领下一起热闹游行,身穿传统服装、打扮花枝招展的队伍莫不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游客的目光,而最后的目的地就是啤酒节会场泰瑞莎广广场(Theresienwiese),然后市长以撬开巨型的啤酒桶做为揭幕动作,四处快乐飞溅的啤酒泡沫,预告了一场疯狂飨宴的来临。
慕尼黑啤酒节是德国慕尼黑市的传统民间节日。它开始于5月份,9月份的最后—个星期进入高潮,一直到10月末结束,因此也被称为“十月节”。
历史上第一个啤酒节在1810年举行,为了祝贺巴伐利亚的皇太子路德维希(Ludwig)和勒吉(Therese)公主的婚姻。庆祝活动10月12日开始,10月17日以一场赛马结束。在以后的数年中,庆祝活动重复举行,后来,庆祝活动的时间延长,开始时间也提前到9月了,这是因为这时天气情况比较好。白天温度适宜,夜晚访客们能广场上、帐篷外、花园中和大街上游乐而不觉得寒冷。“十月节”在9月开始,皇太子妃的名字用来命名“十月节”的庆典广场:勒基安维塞广场(Theresienwiese)。
慕尼黑啤酒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
慕尼黑的啤酒节(又称“十月节”,Oktoberfest)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2002年大约有六百万人参加了啤酒节,许多其他城市也仿效慕尼黑举办“十月节”。
活动一共举行16天,到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止,举行的地点是一个叫做"Theresienwiese"的地方,巴伐利亚方言简称为"Wiesen"(意为牧场)。为了这个活动专门酿制的一种啤酒叫做Wiesenbier,注意不要和Märzen混淆,比一般的啤酒颜色更深,酒劲儿也更大,上酒的时候用的是一种叫做“Maß”的容量一升的大酒杯,现场搭建起容纳3000到一万人的大帐篷,只有慕尼黑当地的酒商才被允许在里边提供这种酒。酒客们也消耗掉大量的食物,大多是传统的家常小吃如香肠、烤小鸡、泡菜和烤牛尾等。
三、节日特色
一提起慕尼黑,人们首先会想起着名的慕尼黑啤酒节。慕尼黑盛产啤酒,饮用量为世界第一,有“啤酒之都”的美称,啤酒节更是闻名世界。慕尼黑啤酒节正式的名称应为“慕尼黑十月节”(Oktoberfest),是慕尼黑传统的民间节日,据今已有近200年历史。1810年10月,拜恩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与黛丽丝公主结婚,举国狂欢,全城放假16天,人们聚集到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慕尼黑啤酒节每年在九月下半月(一般是9月18日)至十月初在慕尼黑市中心的玛丽亚草地举行.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节日便保留下来,每年9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共16天,定为慕尼黑的啤酒节。历史上,除因战争和霍乱等原因中断外,今年已是第172届了。今年的啤酒节是从9月16日到10月1日。
节日期间的庆祝活动很有特色。先由慕尼黑市长到广场上主持开幕仪式,在12响礼炮声中他打开第一桶啤酒的木桶盖,宣告节日开始。身着传统服装的送酒女神,手拿容积达一公升的单耳大杯,川流不息地把啤酒送到早已迫不及待的人们面前。还有一些身穿麂皮短裤、背心等传统服装的人手持酒杯,逢人便“干杯”,“叮叮当当”的碰杯声成为啤酒节里特有的音乐。在那些最热闹的日子里,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末尽,留连忘返。
在每年9月倒数第二个周六,在勒吉安维塞广场(Theresienwiese简称Wiesen)举行官方的啤酒节开幕典礼。广场上设有一些卖酒的帐篷。中午12点,慕尼黑市长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才正式开始,所有参加的人才允许开始欢呼畅饮。要观看开幕典礼,通常在上午9点左右到来,才能有好的位子。啤酒节规模很大,不限于个广场,几乎席卷全市。到处都有卖酒的,从上午到深夜,人们坐在酒桌旁畅饮,或拿着啤酒杯涌上街头,逢人便喊“干杯”,不分男女老少。节日期间,有狂欢游行,有赛马,有街头戏剧表演、民歌表演和音乐会。近年来,本国和外国游客也纷纷涌入,多为啤酒爱好者。慕尼黑本地人倒不那么显眼了,也许都去卖酒了。啤酒节上的啤酒价格比平时略高,每升啤酒的价格在6到7欧元。啤酒节持续16天,在10月的第一个周日之后结束。
啤酒节在特雷西亚草坪广场举行。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瑞士、法国、奥地利等周边国家,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的游行队伍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地涌向黛丽草场。正午12点,礼炮12响罢,市长打开第一桶啤酒的龙头,泛着白色泡沫的啤酒汩汩而出。第一杯敬献给拜恩州总理,然后市长举起第二杯酒,和大家一起痛饮,慕尼黑啤酒节便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节日期间整个城市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狂欢,浓郁的巴伐利亚风情的狂欢。身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游行队伍在大街上载歌载舞,街头到处是戏剧表演和音乐会,人们端着啤酒涌上街头,逢人便喊:“Prost(干杯)!”。本国和外国游客也纷纷涌入慕尼黑。你看吧,火车爆满!公共汽车爆满!旅馆爆满!餐馆、酒吧爆满!难怪旅游指南特别
提醒说如果你想在啤酒节期间来慕尼黑,最好提前一年预定房间。
作为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民间节日,慕尼黑啤酒节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俗,包括传统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服饰、当地的特色食品、最大可容纳万人的啤酒大棚、巴伐利亚人的热情好客等等,共同烘托出一个让人释放热情的磁场。
在啤酒节现场,传统的巴伐利亚民族服装格外惹眼,有穿着艳丽的紧胸绣花衣裙姑娘,也有一身传统背带短裤装束的男人。一个个身材矫健、热情奔放的巴伐利亚啤酒女郎穿梭在人群中,把一杯杯荡漾着白色泡沫的鲜啤酒端到了人们面前。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德国啤酒、当地特色的烤猪腿和,面包圈。啤酒棚中央的舞台上,乐队演奏的民歌和流行音乐,处处透出传统气息。
啤酒棚外有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大转盘、高空腾跳、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俨然是个嘉年华大型游乐活动。据了解,许多项目有很长的历史,成了节日欢庆不可缺少的部分。组委会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慕尼黑啤酒节最有吸引力的是闻名遐迩的啤酒,另外它是家庭和亲朋好友相约的好去处。大型游乐活动也深受小孩和年轻人的喜爱。
四、慕尼黑啤酒节闻名世界的原因分析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这一世界着名的传统民间盛事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当时正值10月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季节,饮酒、唱歌、跳舞是最主要的表现欢乐的方式。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
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州当地的风土民情。啤酒节的第一天早上,身穿传统服装的德国各邦代表及其它国家的游行队伍聚在一起,由慕尼黑市长与酒厂老板带领,游行至主要的举办场地——特蕾莎广场〈Theresienwiese〉,那里架设起数座巨型帐篷,里面摆满各厂牌的啤酒供人畅饮。慕尼黑当地人的海量称雄全州,平均每人每年要喝200多公升啤酒。依据纪录,在节庆期间人潮多达六百万,喝掉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吃掉二十万条德国香肠。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的同时,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慕尼黑人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令人惊讶的是参加啤酒节的啤酒不仅没有外国品牌,而且没有慕尼黑以外的啤酒品牌,全部是慕尼黑当地的啤酒。也许慕尼黑啤酒节之所以200年来经久不衰,正是源于它的本地化,只有本地化了才可
能国际化。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公办的啤酒节活动在晚上11时结束之后,许多人意犹未尽,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摊。
Ⅳ 德国啤酒节
Oktoberfest
德国啤酒节源于1810年德国慕尼黑Ludwig王子的婚礼及加冕仪式,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德国啤酒节。
浦东假日酒店举行一年一次的德国啤酒节,届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际、不同肤色的人们将聚会在一起。在蓝白相间为主色调的啤酒帐篷内,人们坐在长长的凳子上,一边饮酒、用餐,一边与德国乐队同乐,欣赏着奇特的阿尔卑斯传统乐器及热情奔放的德国巴戈利亚乐曲,尽情享受这浓浓的德国风情和激动人心的场景。在乐队的带领下,客人还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舞蹈,一起感受悠久的德国文化。
活动期间你会看到传统慕尼黑啤酒节中出现的蓝白相间的大帐篷,赛喝啤酒、角力等传统德国游戏将出现在这里。艺术气质浓郁的德国人在这样的狂欢节上当然少不了音乐的点缀,德国民间乐队在啤酒节期间大唱德国民歌、开朗活泼的金发碧眼女孩穿着五彩的民族服装在桌子上跳舞�将你身临其境地带到慕尼黑啤酒节现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声放歌.
德国的酸菜白肉
烤猪肉配酸菜芥末酱,这名字乍一听有些像咱们中国的一道东北名菜——酸菜白肉。其实,模样也类似,几片红白相间的猪肉整齐地摆在盘子里,上面堆满了德国酸菜,纯白色的盘子上看到厨师们艺术地淋洒芥末酱的痕迹。吃上一口才知道,此酸菜白肉非彼酸菜白肉也。德国酸菜口味有些酸甜,并且奶味十足,脆香可口,白肉肥而不腻,但一定要蘸些芥末酱才会有味道。不过你不用担心,芥末酱只是微微有些辣味,并不会有蹿鼻子的刺激。
德国馒头
称之为德国馒头一点也不夸张,无论从主要功能还是口感上来说,它都非常称职。先说口感筋道、有一点点奶香但并不重,面包圈上的白芝麻很香,当你咀嚼软绵绵的面包时遇到一粒白芝麻,芝麻香和面香的混合体将会让你忘记面包的高热量。再说它的功能,有两个:第一可以在啤酒节期间放在餐台上作装饰物,木制的托好似一棵大树,面包挂在上面既诱人又有纯正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的感觉。第二就是随时饿了摘下来就可以吃,真方便啊。
醇香解饱白啤酒
这杯来自德国的白啤酒泡沫丰富、纯白且细腻,说明它是经过充分的发酵。白啤酒是生啤,液体并不像我们平时喝的啤酒那样清亮,而是黄中透着白。口感并不苦涩却是在入口时有些橙子的味道,并且在喝下啤酒的瞬间,味道是甜甜的。记者友情提示喝此酒时一定要考虑两点:第一,自己胃的容量,一般纤瘦的女孩子半杯就解决一顿饭了。第二,此酒的后劲不可估量, 只有酒胆是不够的。
秘制酸黄瓜
冷肉拼盘配酸黄瓜,虽然是一道头盘,但也并不清爽,全都是冷肉,但口味不同。有的是由精瘦肉制成,口感有些干,但很香;有的是由肥瘦肉制成,口感虽然很细腻,但坦率地说,有些腻,女孩子吃的时候可要小心,热量很高的哟。厨师秘制的酸黄瓜可是给满嘴油腻的记者去了油腻、添了清爽。
豪爽苹果派
在吃下酸菜白肉、冷肉拼盘、面包并喝下一杯啤酒后再看到这么大分量的苹果派就可以直接叫服务员打包了。苹果酸甜,外皮酥脆,比我们平常吃的快餐店的苹果派好得不知有多少倍呢。
慕尼黑啤酒节的传统服装
慕尼黑啤酒节的服装是一大看点。身材魁梧的男士们一般都会选择真皮缝制的、带有背带的裤子、白色衬衫。德国人会选择用真皮来制作裤子和背带,并且在裤子和背带上会有简单的花纹刺绣。腰间的背带扣打开后可以用来悬挂啤酒杯,以保证啤酒爱好者们可以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裤子的侧面还有一个小袋子,是专门放匕首的,这匕首不仅可以用来防身,更重要的是切肉吃,因为慕尼黑啤酒节的传统食物就是香喷喷、肥腻腻的大块肉,随身携带的匕首可以随时从防身工具变为餐具。功能性和方便性集于一体的服装的最大特点在他的小腹前的那片绣花带纽扣的设计。在慕尼黑啤酒节这么盛大的节日上,人们难免多喝几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怎么办呢?只需将腰间的纽扣解开就可以得到释放了,很方便吧。
身材高大且窈窕的女士们则会穿上最鲜艳的长裙,胸前的设计突出了德国女人丰满的身材,腰间系的白色围裙又体现出德国女人窈窕的曲线,短短的泡泡袖设计在注重漂亮的同时,也很实用。精干的德国女人们是啤酒节中的主力,别看她们是女人,端起酒杯的架势毫不逊色于男人。
Ⅵ 德国人有哪些 习俗,去德国要注意哪些事项与细节,
一、社交礼仪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须指出的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 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 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二、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三、餐饮礼仪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 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 其五,忌吃核桃。 四、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向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德国人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Ⅶ 谁有慕尼黑啤酒节的介绍
慕尼黑盛产啤酒,人们惯称慕尼黑为啤酒之都。对慕尼黑人来说不可一日无啤酒,人均饮用量世界第一。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是慕尼黑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德语中,这个节日的本意为“十月节”,节日活动也不单纯只有啤酒一项。也许慕尼黑的啤酒太有名了,这个节日也就被外人叫作啤酒节了。慕尼黑人可能只知有个十月节,不知有个啤酒节。不过,目前啤酒的确是这个节日的主角。
在每年9月倒数第二个周六,在勒吉安维塞广场(Theresienwiese简称Wiesen)举行官方的啤酒节开幕典礼。广场上设有一些卖酒的帐篷。中午12点,慕尼黑市长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才正式开始,所有参加的人才允许开始欢呼畅饮。要观看开幕典礼,通常在上午9点左右到来,才能有好的位子。啤酒节规模很大,不限于这个广场,几乎席卷全市。到处都有卖酒的,从上午到深夜,人们坐在酒桌旁畅饮,或拿着啤酒杯涌上街头,逢人便喊“干杯”,不分男女老少。节日期间,有狂欢游行,有赛马,有街头戏剧表演、民歌表演和音乐会。近年来,本国和外国游客也纷纷涌入,多为啤酒爱好者。慕尼黑本地人倒不那么显眼了,也许都去卖酒了。啤酒节上的啤酒价格比平时略高,每升啤酒的价格在6到7欧元。啤酒节持续16天,在10月的第一个周日之后结束。
历史上第一个啤酒节在1810年举行,为了祝贺巴伐利亚的皇太子路德维希(Ludwig)和勒吉(Therese)公主的婚姻。庆祝活动10月12日开始,10月17日以一场赛马结束。在以后的数年中,庆祝活动重复举行,后来,庆祝活动的时间延长,开始时间也提前到9月了,这是因为这时天气情况比较好。白天温度适宜,夜晚访客们能广场上、帐篷外、花园中和大街上游乐而不觉得寒冷。“十月节”在9月开始,皇太子妃的名字用来命名“十月节”的庆典广场:勒基安维塞广场(Theresienwiese)。
慕尼黑啤酒节是一道“大餐”。以某年为例:有500万人次参加,消耗500万升啤酒,60万只烤鸡,80万对香肠,还有25万只啤酒杯不翼而飞,大多作为“纪念品”带走了。
Ⅷ 大连啤酒节上都有什么品牌的啤酒
每年的都会有变化,基本上中国和外国的各占一半,时间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晚上开幕,分啤酒大棚进行展示
在2009年的啤酒节上,
中国的啤酒有:青岛 哈尔滨 雪花 大连的黑狮 北京啤酒等等
外国的基本上是以大棚的形式出现的:
像德国的慕尼黑大棚 蓝巴赫大棚 还有就是非中文字的,我也不是很了解了
啤酒种类则有很多,类似于百威 蓝带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
外国的大棚里会有许多的啤酒活动,啤酒价格一般较高,但是活动很新颖,也很欢快,特别像德国的足球俱乐部的感觉,是德国人进行表演和调动,气氛很好
Ⅸ 慕尼克啤酒节
由来
慕尼克啤酒节本名十月。在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当年10月完婚,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克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
啤酒
啤酒对北欧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饮料。北欧国家的气候不适种葡萄,却适合种麦,古时,食物储藏设备没有完善,为了不浪费,人们将麦谷酿制成啤酒,作长时间的储藏。北欧国家的啤酒文化更突出。以比利时为例,酿造啤酒的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欧洲人品尝啤酒的方式,是非常讲究的。他们要求一杯啤酒必须有一层两指宽的泡沫,喝起来才能尝到最佳的口感。德国啤酒可约区分为较甜的小麦啤酒Weizen、清淡的Helles、色淡偏苦的Pilsener、酒精浓度较高的黑啤酒Bock、更浓烈的Doppelbock、经烘烤二度发效过的Dukkeles等。
德国人以自己啤酒文化而自豪。1516年,巴伐利亚公爵威廉四世为保啤酒的精纯,编纂了一部法典“精纯戒律”,规定只能用大麦、水及啤酒花生产啤酒
啤酒之乡巴伐利亚
在 德国最着名的啤酒之乡巴伐利亚。由于巴伐利亚啤酒的历史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联,因此啤酒也和天主教息息相关。阿尔卑斯山北麓上,有条山径直通最原始的巴伐利亚“啤酒天堂”-修士自行酿造黑啤酒的安蝶斯修道院。据说,当时每年复活节前6周的四旬斋期间,修士们不能吃肉,他们便任由“大麦汁”自然发酵,生成了一种高酒精度的饮料,作为四旬斋餐饮的代替品。为使教廷准许他们饮用,修士们送了一桶给教皇,教皇品尝后为之倾倒,准许修道院酿造之。这种饮料便是啤酒,据说啤酒的酿造技术就是这样诞生的。
巴伐利亚有1100万居民,每个人的年平均啤酒消耗量为230升,换句话说,每个巴伐利亚人无论男女老少,每天要喝半升啤酒。许多人说“喝啤酒是德国人‘最爱的休闲活动’,而巴伐利亚人是个中翘楚。”
下酒菜
德式手扒鸡:多数观光客会以为喝德国啤酒就是要配德国猪脚,对德国人来说,烤鸡配啤酒最对味。
马铃薯粿:一种在德国餐点裏常见的副餐,因外型,有人形容作像棒球一样大的“马铃薯球”,大部份的马铃薯球都会包碎肉、肥肉或酸菜在裏头,有些还会与面包块一起调配。
慕尼黑白香肠:德国人爱吃香肠是众所皆知的,德国香肠种类约有 1500 种,德国香肠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德国人的坚持,德国法律严禁香肠内含有谷类、添加物和色素,所以德国香肠只包裹着碎肉和香料。来到慕尼黑一定要尝尝白香肠,白香肠是小牛肉和猪肉切碎,混合了洋葱、香菜、香料、奶油和鸡蛋的美味。为了避免美味腐坏,大家遵守着正午前食用白香肠的传统。慕尼黑白香肠最特别的地方,除了食用前得先去皮外,还得搭配巴伐利亚传统的甜味芥末。
串烧烤鱼:对于不喜爱德国香肠和猪脚的人来说,可以品尝一下德国式的烤鱼,其中又以 Fischer-Vroni 啤酒棚的烤鱼最为知名。
德国猪脚:这是最经典的德国菜了,以数十种香料熬煮 3 小时左右,以大火炸至金黄色才完成,先卤再炸烤的德国猪脚,强调的是外皮金黄香脆,肉质鲜美有嚼感,不油不腻,而香 Q 不油腻的口感搭配上特制的酸菜,真是绝配。
德式山东大馒头:德文直接翻译,叫做蒸面,外观有点像超大型的波萝面包,白胖圆滚的,吃起来有甜味,德式的吃法,会在那层白白嫩嫩的馒头皮淋上酱汁。算是一种面食类的德国小吃,但只有在特定节庆,例,年初的嘉年华、复活节、啤酒节、圣诞节等活动才有贩售。
钮结型面包:是一种德式传统的咸面包,在啤酒节是必备的佐酒点心,吃起来比一般面包硬,烤成亮亮的咖啡色,吃得到一粒粒结晶盐巴,拿它来配啤酒是最适合不过了。
Ⅹ 德国的民俗
饮食文化
与"民以食为天"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有人说德国的饭菜无非清煮、白炖加烤制,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不过现在如果你去德国,则大可不必为此苦恼了。由于世界各国的美食家云集德国,你在此可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不论是法式、俄式、意大利式,还是日式及中餐等等都能见到。今日德国的餐饮业可说是国际风味大荟萃,而德国菜也已不再如传统的做法,仅仅是白炖猪蹄加酸菜了。现在的德国厨师善于吸收其他外来饮食特色,在博采亚、欧、美众家烹调特色的基础上,也可做也美味可口的佳肴。 德国的餐饮业在近几十年中达到很高的水平,从五花八门的冷热饮小吃店、小餐馆、小酒馆到豪华的星级宾馆饭店遍布全国各地,各种风味一应俱全。那诱人的色泽、扑鼻的香味吸引人们一次次掏出钱包,以饱口福。
(一)德国的传统菜肴 如果你周游德国,便可以有机会品尝到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地方美味。当你坐在具有传统特色的古堡式餐馆中,要上一份杜松子酱汁,外加填梨子、油炸马铃薯子,再配上菊苣核桃仁色拉,一杯葡萄酒,享受这样一顿营养丰富、色香味美的晚餐,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每一位萨克森人在饮食上都知道一条鱼须游三次,即在水里、黄油里、葡萄酒里游过后才能被端上餐桌。葡萄酒渍鲤鱼是萨克森人喜爱的周日菜肴。巴伐利亚的正宗烤猎肉加酸菜、巴登人的斑鳟鱼片等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佳肴。
(二)香肠、面包品种繁多 如果你想在德国吃香肠,那算找对了地方。估计德国香肠有1500多种,其中仅水煮小香就有780多种,最受欢迎的要算是润口的肉肠,原肠类包括耐贮腊肠和调味浓厚的瘦肉香肠。此外,水煮肠中还包括60种不同的肝和风味特色肠,如着名的普法尔茨灌肠。 吃香肠必有面包与之相配,在面包的生产方面德国也可称得上是质量和数量的世界冠军。在德国,面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麦、燕麦、精粉与杂粮掺加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国每天出炉的芳香扑鼻的小面包、角形小面包、"8"字形烘饼(der Brezel德国人称为“椒盐卷饼”,其实很咸,不是很好吃)和长面包就有1200多种,此外,还有300多种其他不同种类的面包。面包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据统计,1994年德国人每人平均吃面包81.5公斤,居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首。
德国的有些面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如汉堡的黑色的、荷尔斯泰因的黑麦面包、巴伐利亚的浸油撒盐粒烘饼等。在德国,面包认为是营养丰富、最利于健康的天然型食品,但德国人从不单独食用面包,而是要抹上一层厚厚的奶油,配上干酪和果酱,加上香肠或火腿一起食用。德国人喜食奶酪,其品种多达600多种,奶酪是德国人早餐桌上必备之品。鱼、糖果、糕点等也是德国人喜好的食品。无论是罐头鱼、冻鱼、鲜鱼、熏鱼,还是鱼色拉、虾、鲜贝等都很受德国人的欢迎,德国人年人均食鱼达15公斤。糖果、巧克力、糕点等的销售量也十分可观。
(三)啤酒、葡萄酒的国度 德国的啤酒、葡萄酒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德国是世界饮酒大国,酒类年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啤酒的销量居世界首位。啤酒、葡萄酒是德国家家必备的饮料,朋友相聚必有酒来助兴。 德国的气候条件很适合葡萄的生长,全国有13个葡萄种植区、60个大型种植场、2600个小型种植地,主要集中在德国西南部和北部的阿尔河、莱茵河七峰岭及摩泽河两岸。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怡人。最大的葡萄种植区诺依施塔特拥有2000顷葡萄园,在这里绿油油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头,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葡萄清香。一串串芳香扑鼻的葡萄,红艳艳地闪着晶莹的亮光,令人垂涎,摘一颗放在嘴里蜜汁浸齿,香溢舌间。上等的葡萄酿造出优质的名酒。在德国两万家酿造商的酒窖中有着几乎无穷尽的葡萄酒种类。德国葡萄酒法规定:只有在品种、特性、成熟度、爽口度和外观等各方面达到要求的葡萄酒才可获得优质葡萄酒的标志。葡萄酒行家对酒瓶上的瓶贴看得很重,瓶贴上不仅标明详细的生产地,还标有官方的检验号。特制的上等葡萄酒按其不同的酿造年份可存放许多年。一瓶百年陈酒可卖到几千甚至上万马克的高价。总之,酒瓶外观典雅、酒味醇厚迷人,可以说是德国葡萄酒的典型特征。
德国博登湖和美因河一带的居民在饮葡萄酒方面可谓独占望头,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耗量达40升。葡萄酒对德国人来说不光是饮料,还是治病强身的药品。古时人们用葡萄酒来治愈霍乱和伤寒,今天适量地饮用葡萄酒可治疗低血压症和心肌梗塞。据说,大诗人歌德每天要饮葡萄酒,正是葡萄酒使其创作一直延续到他去世的最后几天 德国人饮啤酒堪称"海量"。据称日尔曼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口渴,啤酒是越喝越渴,由此造就了德国人饮酒量越来越大。在德国喝啤酒最厉害的当数巴伐利亚人,成人每年要喝掉这种"大麦汗饮料"高达235.7升。巴伐利亚洲拥有1052家啤酒厂,这在德国也是最多的,其首府慕尼黑的10月啤酒节可称得上是一个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