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扶持了哪些傀儡政权希特勒战败时希特勒扶持的傀儡政权都在干什么
希腊傀儡政府:乔治·特索拉科格洛为首。许多希腊人视希腊国为伪政权,逃入山区组织游击队,反对轴心国占领。1944年苏军大反攻,向德国挺近,德军撤离希腊,回防本土,希腊国灭亡。
维希法国政府:亨利·菲利浦·贝当总理。诺曼底登陆后,法国很多地方已经解放。曾经遭到德国铁蹄蹂躏的法国人在屈辱、害怕中迎来了复仇的时刻,他们疯狂搜寻法兰西民兵和各式卖国贼。法兰西民兵和形形色色的法奸们不得不逃亡德国。许多人在路上遭到了抵抗组织的猎杀。法兰西士兵来说,依然充当炮灰,成为第三帝国最后的殉葬品。
挪威政府:维德孔·吉斯林。诺曼底登陆后,一些“温和派”通敌分子为逃避和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德国人合作,以及本国抵抗运动在战后的报复,甚至逃到瑞典,被挪威国民讥笑为“加入了划船俱乐部”。到1945年德国投降时,挪威剩余那部分最死硬的吉斯林分子发现自己无路可逃,有些人(比如冷酷残暴的伪警察部长约纳斯·利埃)选择了自杀,而吉斯林和他手下的几个“部长”则向挪威“祖国阵线”的部队投降了。在聘请两名专家对吉斯林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认其没有精神疾病后,挪威最高法院判处吉斯林死刑,并在1945年10月24日将其枪决。
波希米亚(捷克)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统埃米尔·哈查。1945年5月5日,苏军开始进攻布拉格,布拉格内也爆发了起义。德军撤离,国家灭亡。
斯洛伐克独立国:1945年3月25日—5月5日苏联红军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发动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进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所属11个师,完全解放斯洛伐克。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1945年5月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德国西北部、丹麦和荷兰的所有德军向蒙哥马利的英军投降。抵抗组织接管城市,一周后,英军才到丹麦首都
克罗地亚独立国:斯拉夫科·克瓦特尔尼克。组建了党卫军第13师、23师帮助德军作战,还派遣部队进入东线作战,1945年5月8日,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进入萨格勒布,克罗地亚独立国灭亡。德国无条件投降之后,有些死硬分子通过秘密渠道,也就是所谓 “老鼠线”流亡国外。
塞尔维亚救国政府:米兰·内迪奇。1944年8月下旬,游击队开始对德军和反共的塞尔维亚军队发动进攻,盟国开始向塞尔维亚投下物资。他们还轰炸了通讯线路,企图使在希腊的德国军队无法与塞尔维亚的部队联系。切特尼克人于9月底被迫离开该国,苏联于10月初在东部开始行动。德国军队和塞尔维亚SDS部队被迫在多次攻击的压力下撤离。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墨索里尼。1945年4月,盟军在意大利战场发动大规模攻势。4月23日,盟军进抵波河,俘虏3万名德军,墨索里尼的统治土崩瓦解,共和国政府宣告解散,领导纷纷逃亡。4月26日,盟军占领维罗纳,4月27日,又占领热那亚,同日墨索里尼和情妇在逃往德国途中为意大利游击队捕获,4月28日被枪决并暴尸米兰广场示众。
⑵ 一战后为调整欧洲各国关系与扶植德国召开的会议是什么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了洛迦诺会议,其目的是为了调整欧洲各国关系与扶植德国。
公约的制定,是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再次成功。但是,这使德国军国主义复活步伐大大加快,并迅速崛起。上世纪30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英国最强大的敌人。从长远看,英国并非洛迦诺会议的真正赢家。 在这次会议上,德国还成功地打开了向东侵略的方便之门,德国的外交目标通过洛迦诺会议基本上得以实现。洛迦诺会议是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使德国的政治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而法在欧洲的地位再次遭到削弱。 洛迦诺会议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暂时调整了西欧各国的关系。所以,洛迦诺会议的最大赢家不是法国,也非英国,而是德国。
⑶ 面对德国的军事侵略活动,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绥靖政策
1.英法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损失惨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济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在经济萧条的影响之下,英法等国家不得不将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首要的目标,一切其他的目标都要服从国内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不能干扰这一主题,于是在面对着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
2.英法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掀起了反战高潮,人民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所以英法政府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不想在短时间内出现任何的战争,所以才会使得英法等国家的政府积极的推行绥靖政策。
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开始增长,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抑制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发展,于是积极的扶植德国,实行亲德反法的政策,同时英法两国希望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到苏联那里,希望借助德国消灭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英国积极的推行绥靖政策。
⑷ 在德国策动下,奥地利纳粹党叛乱造成了什么影响
7月25日,在德国策动下,奥地利纳粹党叛乱,刺杀了多尔富斯,企图扶植亲德分子上台。墨索里尼对此作出强烈反应,他谴责那些对多尔富斯之死“负有直接、间接责任的人”,下令调集意军4个师(约10万人)驰赴意奥边界勃伦纳山口,以示强烈反对德国乘机兼并奥地利。1935年意大利参加英法的斯特雷萨阵线,5月,与法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决定共同保卫奥地利的独立。
⑸ 关于二战史 大家对亲德(德国)分子和亲意(意大利)分子怎么看
这就和中国的汉奸是一样的,只不过亲德亲意分子没有出现在中国。我对他们没有仇恨,但是发自内心的鄙视
⑹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不占领法国全境,却要扶持维希政府
作为欧洲版图第三大的法国,在上个世纪初和英国、德国一道引领着西方社会的发展,是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然而,一战中的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北部被打成了一片废墟,人口几乎打没了一代人,战后的法国可谓是百废待兴。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依然是欧洲第一军事强国,她拥有300万的部队、3200辆坦克、16000多架战机。这样的实力,不要说去进攻他国了,就是单纯的防御国土也是绰绰有余。然而,面对德军,只勉强支撑了38天就宣布投降,这是为什么呢?德军又为什么不占领法国全境呢?
然而,希特勒的目光没有这么“短浅”,他又盯上了苏联。那他为什么不收手,还要继续战争呢?欢迎评论和留言。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