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大学逃课怎么办

德国大学逃课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7-25 12:49:50

1. 名人逃课的故事(本人在收集论据)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2. 大学旷一节课会怎样

大学旷课一次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办公室提醒你不要逃。旷多有影响的,比如老师对你印象不好,平时分就比较低,容易挂科。

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从产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 大学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已在欧根中世纪的大学,这是在意大利建立和演变而来大教堂学校的神职人员期间中世纪盛期。



3. 大学旷课辅导员会管吗

大学旷课辅导员会管。

大学从产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章程

大学章程是大学内部的“宪法”,由大学的权力机构为了保证大学独立地位,根据高等学校设立的特许状及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教育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的有关大学组织性质和基本权利的并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治纲领。

4. 大学体育旷课三次,老师不让考试,怎么办

跟老师好好说说,问问你们学长能不能送东西解决,不行就只能等补考了

5. 《我的逃课生涯》全文

引子 [02年的初秋,我来到这所北方的大学,梦想和新奇是我踏上这片土地的动力,但没想到时隔两年,我的梦想几乎丧失殆尽。我像迷途的羔羊不知该走向何方,我想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对于自己的明天都不能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了,跟随大家的足迹,快毕业的时候一起去实习,一起去应聘,把生活按规律重新过一遍。当我们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人们称之为“美好岁月”的大学时代时,我们是否能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样走过的?目的实现了吗?学会了什么?而又能做些什么呢?

· 美丽真可以重来吗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显然,学校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些枯燥的课程。如果你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考出优秀的成绩,那么你可能会有美好的前途。如果像我一样是个根本就不爱学习的人,那也未必会一事无成。生活就像一个轮回,相信它并不是无间的,你我一样能寻得到生机……]

正文就从今天写起吧!上午的管理信息系统课,老师又点名了。呵,我还算比较幸运,本周第一次或者说唯一来的一节课,正赶上老师的钦点检查,真可谓是祖上烧了高香,谢天谢地。听同学们私下里议论:“此次点名不在的,在期末考试中一律会不及格。”我的妈,还没经过法院审判,就直接执行死刑了,比德国的盖世太保、民国时期的军统还要恐怖,起码人家杀个人还得策划一番呢,而老师“杀人”就从来不见有沾血的,信手拈来,也够狠。

我有一哥们,点名的时候,还在寝室做着春秋大梦呢。慌乱中,我趁应答“到”的工夫,连忙给他发了短信,让他速来教室寻求生机。如果起床速度够敏捷并省去诸多程序,一溜小跑冲进教室,再气喘吁吁的给老师编个来晚的理由,怎么着也能从轻发落,算迟到吧。如果起床后还想洗个脸,刷个牙,对不起,那就死定了。没想到哥们的速度还真快,不到五分钟,就来了个干坤大挪移,从宿舍的床上飞到了教室的椅子上。躺着的姿势还没变,不同的就是身上多了件衣服,咋一看,**,还是反着穿的。我想兄弟这下可真够惨的,从寝室到教学楼,大脑中该是一片空白吧,我们教室在五楼,就算坐电梯,那也得正好赶上才行。看来生机还真不好找,好歹这次哥们算过关了,只是被全班同学看到反穿衣服的滑稽样,的确有点难堪。

说起来,点名是有种把大家纠集到一起的功能,但这课听起来实在是索然无味,比鸡肋还鸡肋。趴在课桌上睡了一节,感觉头有些晕,像中了无色无味的毒一样,迷糊中突然想起上星期我好像被点了三次名,顿觉脑中清醒许多。

我回忆了好大一会,终于想起来了:“哦,自己上周确是被点了三次,一次是辅导员的课点的,一次是被心理学老师的男朋友(男朋友为她代课)点的,而另一次,可他妈也真够惨的,被系学生会给点了。一周内被盖了三次帽,也可以算榜上有名了吧!”

听说被系学生会点着了,还要出布告,给予警告。当时听到这些,我心里的确一惊,可后来一想:“自己在系里正没出过名呢,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岂能错过,嘿嘿!有点难得呀!”

说实话,点名出布告,也无非是给形式主义中又增添了一些垃圾。是学生谁没逃过课啊?只不过是逃多少的问题。负责点名的学生会里逃课多的比我有的是,你们点名的时候就不心虚呀?记得当时哥们给我打电话,让我赶快到教室,他们先给我周旋一阵,拖延时间。我一下慌了,连忙穿衣服找鞋,可不到一分钟,我又迅速安静了下来,我给哥们回电话:“不用拖了,让他们随便吧,别说是学生会,就是院长在那,我也不去。”挂断电话的瞬间,我觉得自己终于牛逼了一回。没顾着想那么多,脱掉刚穿好的衣服,一头扎进被窝,继续睡觉了……

其实,我逃课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从小学到大学,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逃课”。以前,我也产生过既然那么喜欢逃干脆不上的想法,但在父母百般的阻挠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再说,当时我也是无计可施,不上学,我干吗去呀?什么都不会,出去还不是喝西北风,不如呆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平日里还能缺几节课,也蛮有意思的。就这样,我逃课的习惯不但没改掉,而且逐渐加深了。

我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逃课的程度都没有现在的厉害。那些时候觉得学的课还挺有意思,能听到很多新鲜而又有用的东西,再加上课程紧,学习压大,所以逃课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有急事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去逃。即便是这样,偶尔的几次还是被老师逮个正着。那时处罚起来要比现在大学里严重的多。现在最多扣了你的平时分,最严重的也就是不及格,并没有涉及到人身伤害问题。可那时就不一样了,如果被老师抓住逃课,轻则写检查、罚站,重则可能就需要老师亲自动手了,揪你耳朵、踹你两脚,看起来都是稀松平常的事。现在想起来那些当时侵犯过我身体的老师,才懂得做到“为人师表”是多么的难。

现在是大学了,当然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所以老师们们也从来没有向我们动过手。基于此,我逃课就变的更加肆无忌惮了。在大一的整个学年内,我都记不清我到底逃了多少节,只记得上课完全依自己的感觉,想去就去,不想去拉倒,真正达到了“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境界。那时逃课不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主要的还是所学课程的无聊透顶。我不敢断定那些知识将来是不是真的有用,但给我们传输知识的有些老师实在差的可以。且不说他们知识的贫乏,个别老师讲课竟然用方言授课。试想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如此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免让人生出厌烦情绪。记得有一位教英语的老教师,按年龄估计早该退休了。可他仍“坚持”在讲台上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颇有孔丘大家的风范。只不过一口流利的山西话与英语搀杂在一起,让我们不但没有解惑,反而更加迷惑了,一时间竟分不清他说的是英语还是家乡话。这种情况我曾在系里的学习工作会议上反映过,但系领导说现在师资力量确实紧张,等我们了解一下再说,然后便再也没了消息。如此态度,如此课堂,怎不让我这类逃学族增加无穷的动力。

大二的上半学期,因为考试课的突然增多,我逃课终于有了收敛。但由于大多课程属于文科性质,不必赶的那么紧,所以习惯依然在延续。平时坐在班里应付老师,其实学到的东西是很少的,只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我才强迫多看几眼书,多费些工夫制作点实用性的小抄。

也就是这学期,我在大学度过了迄今为止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同时遇到两位自己比较尊重和喜欢的老师。他们是会计老师王文,外聘老师马迎飞。王文老师课讲的好没说的,而且听她的课有种充实感,一言一行都能使人受到感染。马迎飞,也许我从来都没尊称过她一句老师,我总觉得叫她马老师太难听,而且把漂亮的她都叫老了。我曾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她飞儿。虽然她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英语课,但这也是我上大学以来唯一一学期全勤的课程。她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听课的愉悦和享受,一种最真实的兄弟姐妹般的亲切。记得有次,她批评了我们班的一位男生,结果在第二节上课时,这位男生竟捧着一大束鲜花冲上讲台向她道歉,飞儿当时就傻了,红着脸不知怎么办才好,在全班同学的欢呼下,她才接过鲜花,而整个人却害羞得钻到讲桌下不肯出来,我们费了好大劲才让她挺直身体。她还极力为自己圆场:“下次不要再这样了,下次不要再这样了!”呵呵,那时侯我就觉得她只是我的一位好朋友,而并非老师。如今回忆起来,当时的情景就像是一道幸福的涟漪,渐散渐远,而又难以忘怀……最近有在网上碰到她,我还能很调皮的叫她一声美女或是飞儿。我知道她不可能再教我,但有种感觉,我想以后都很难再有了。

迷迷糊糊进入了大二下半学期,也就是我现在的处境。所开的课又变的乏味起来,开学两个多月了,我早已恢复到了以前的逃课状态。四月的末尾,天气连续的放晴,每日渐高的气温,热的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性的缺课,每周也就出现在教室一两节,其余的时间就呆在宿舍上网或工作。对我来说,逃课的理由显然很不充分,除了课实在无聊之外,我总觉得上课不如打工挣钱来的实际。与其违心的掂本小说在课堂上熬时间,还不如干脆不去来得清闲,两则关键的差别也就是个点名问题。我向来是个懒得请假的人,反正不想去,就应该有被点着的心理准备,何必再编写不着边的理由来咒自己呢?听说过一个笑话:“有一个学生向老师撒谎说他爷爷死了,需要请假回家,老师信了他。结果没过多久这个学生和他爷爷同时出现在学校,老师问:‘你爷爷不是已经死吗?’学生回答:‘是呀,可他又活了,他有点搞不明白老师出了车祸,怎么还能批请假条。’”这个学生聪明的真是可以,竟然能两面骗得成功,显然他的理由在两边都是充分的,也难为他了。记得一次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宣布:“凡多次无理由请假的,考试成绩要扣分。”我当时心里就好笑,什么叫无理由请假,自己造的词吗?谁请假能没有理由,不管撒谎还是事实,能应付过去就行,你能说别人的理由是假的吗?所以从这一点看,老师还不理解我们。

前几天忘了是什么课,我和同宿舍的另一个兄弟都没去。放学后,有同学传来“喜讯”我和他都再次被老师亲切关照了。我还无所谓,可我那兄弟却显得有些按奈不住了,他这周也就逃了一节,偏偏如此倒霉竟给撞上。我想当时他肯定特生气,要不然也不会说出一句至今我仍奉为经典的话:“几吧,他(老师)除了会点名,还会干啥?”兄弟还真有高见,我当时也跟着他发表评论说:“你就可怜可怜老师吧!他没本事让学生来听他的课,手中剩的唯一的权利也就是点名了,哎!大家都不容易呀!”

一连几星期的不上课,我内心里也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我也想过这样一直逃下去,毕业时可能不会有好结果。但就算不逃课,毕业时就会有前途吗?我们会不会真的像一群水中的游鱼,开始的时候,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而到最后,在水底的浮了上来,在水面的却沉了下去。我不敢肯定,我甚至庆幸这并不是一条真理,它也有被打破的时候,只不过改变它,会很难很难……

对于我的未来,我不抱有多大希望。有些人可能希望毕业后赶快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有些人也许正积存着底气准备考研。但不论是哪一种选择,我想都要比我这种浑浑噩噩天天混日子的人要强。有人说:“考研的人像猪一样的活着,找工作的人像狗一样的活着,而我这种既不考研又不准备找工作的人过的就是一种猪狗不如的生活了。话虽有些粗,但却很形象的描绘了现实的情况。每天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有什么课可以逃或是想想今天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我突然发现我和《草样年华》里的邱飞是如此的相似,厌学、厌考,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丝毫的兴趣和信心,唯一不同的也就是我没有邱飞那么大胆,在考试时离校出走,也没有他那么走运,竟然同时可以泡好几个女孩子。

我没有女朋友。所以逃课的日子里,我只能呆在宿舍上网或去图书馆看看杂志,偶尔也去操场踢球,但这样的机会总不是很多。因为操场开放的时间常常只限于日出前和日落后,日出前我还没从美梦中惊清醒,而日落后,铺上草皮的足球场就俨然变成了一张大床,上面躺满了甜蜜拥抱的男女,昏暗的灯光下甚至可以看清他们摆出的各种姿势和动作,有点让人“酸”不忍睹。而且第二天早上你会发现,碧绿的草坪上扔满卫生纸、瓜子皮……这种情况常常令那位拎着大桶的环卫工人望“场”兴叹,搞不懂晚上还能做什么“运动”,竟然产生这么多垃圾。

无所事事的日子,状态是迷茫的。我就像只迷失方向的流浪狗不知该去往何方,校园里除了图书馆和操场,其他都不是我喜欢驻足的地方。有时候我倒想把我的课程变成一根骨头,哪怕没有一点肉,能吸引我也好呀!只可惜我连这个愿望都不能实现。无聊时,我会在传奇世界里畅游一番,在BBS上疯狂灌水,去浩方平台里练上几把枪,以此来打发寂寞的时光。我并不沉迷网络游戏,但它常常却成为我消遣时间的唯一方法。我也会在下课铃响过后,和兄弟们一起站在窗台前,看成千上万的人从教学楼里涌出,人潮会将我的视线淹没,而我的目的也无非是极力搜索着漂亮MM。如果我的目光能突然间定格,那一定是我发现了目标,嘴角会闪出一丝诡笑,继而会听见刺耳的欢呼声。我想我过的就是撞钟和尚的生活吧,什么时候离开寺院,才能不去听那一阵阵亘古不变的钟声……

时间真的过的好快,转眼间本学期就折去了二分之一,我又要为期末的考试而逼迫自己忙碌了。但至少在考试来临前,能逃的课还是可以逃的。人生几何,得过且过,我坐在老师刚点过名的课堂上写下这些文字时,心里突然涌动出莫名的悲哀,我想那悲哀其实是因为自己。抬头看看窗外,太阳早已升起了老高,也许再过几分钟,当放学铃声响起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如释负重,期待已久。而整个校园又将再次陷入解脱后的沸腾……

6. 大学上课随便坐吗

如果老师没有特别要求,是可以随意坐的,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地方,遵纪守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的。

大学从产生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精气神”,反映大学的历史传统、精神底蕴和价值追求。《柏林洪堡大学宪章》认为其大学理念是坚持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学生与学者的共同体、学术自我负责和自主管理的原则。因为学术离不开自由,自由离不开责任。

《东京大学宪章》描述其学术理想是“努力使自己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并且培养出有全球性发展眼光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将为实现一个没有偏见的社会,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创造新文化作出贡献”。

7. 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

1、认真考虑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未必能达到所想,但是首先你得有个努力方向。毫无方向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2、可以参加社团,但是不要过度沉迷于社团活动。我们学校有个“百团大战”,每次招新的时候会发现新生一个人能给十几个社团投简历,什么社团都想参加。其实挑一两个感兴趣的参加就可以了,多了第一时间有限、第二影响本职工作——学习。

3、什么事情都要早做准备。期末考也好、考研也罢,或者毕业设计,不要拖到最后时刻,天天挑灯夜战完成任务。既影响健康,也影响效率、质量。

大学的产生

大学从产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 大学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已在欧根中世纪的大学,这是在意大利建立和演变而来大教堂学校的神职人员期间中世纪盛期。

8. 义务教育起源于哪国

义务教育的发源地

历史上的“义务就学Schulpflicht”一词最先出现在1619年的德国,而且兴建学堂最初还同兴盛新教有关。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开展之后,欧洲许多新教国家开始为推行新教教育,广设学校。为此,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国率先公布了“义务就学规定”,规定父母应送六至十二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强迫其履行义务,这就是“义务就学法”的开端。

在欧洲现代教育学史上,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及启蒙运动都被认作是重要的起点,而那时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就是随之兴起的大办教育运动的重要的奠基人。夸美纽斯有关教育的原则及理论,可是说是西方教育学的基础和纲领,而且一直还影响着当代教育学。夸美纽斯首先提出:教育应致力于人类关系的改善;所有的人,同样由上帝创造,便彼此平等;不论男女,不分社会地位的贵贱,他们都应拥有受教育的同等的机会

(Bilng müssen der Verbesserung der menschlichen Verhältnisse dienen; wenn alle Menschen gleich sind, weil sie in gleicher Weise von Gott geschaffen sind, dann müssen alle Menschen die gleiche Bilngsmöglichkeit erhalten unabhängig ihres Geschlechtes und gesellschaftlichen Standes.)。

在他的思想不断普及传播的过程中,第一个实施“义务就学法”的国家也便应运而生,这个国家就是德国,确切地说是当时的普鲁士帝国。这项义务就学规定颁布于 1717年,是由当时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授谕的。它规定:所有男孩、女孩不论出身贫富都必须接受教育。类似的法规在法国 1880年才开始制订,在英国则是1882年。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一位很有特色的国王。1713年他继位后,尤其重视军队建设,他成功地将当时的普鲁士帝国建成了一个军事大国,他创建的军事体制得到了世界范围的瞩目.为此他还赢得了“大兵国王 Soldatenk?nig” 的称号。威廉一世还一向以吝啬着称,民间流传有许多他的佚事,比如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柏林城,他令富人出资盖房。而在1717年9月28日,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及信教程度,签署了“普通义务就学”谕令的也是他,谕令上这样写道:

“常有督管人员和传教士向我们抱怨,不少家长,特别是乡下的家长对孩子上学之事疏忽管教,以至诸多孩子,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弟不论读书、书写与计算均得不到训练,身体成长,心灵发展均被放任自流。此等状况实令我们忧虑。”

因此国王下诏书,普鲁士王国内所有 5至 12岁的孩子(1754年时增加至十四岁,现代的规定至少十八岁),必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不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家长要受到处罚。所有的学龄儿童:“冬季,必须每天上课;夏天,除了帮父母做农活外,每星期至少也要上学一至二日,以使冬季学到的知识不致被遗忘。学费每星期 6分尼,付不起学费的家庭,要由当地政府担负。”在此,就学义务定为七年。学生离校时,必须会读、会写,当然还要能背诵宗教教义。

当时的德国已有了一些学校,贵族子弟多前往由世俗化了的修道院改建的学校(文理中学的雏形)读书。乡村里,也有了一些明达乡绅主办的乡村学堂。但这些并不能使国王满足,他要普及教育。

这项诏书最初受到了家长、富人及教会的极大抵抗,他们担心,尽管建筑学校所用建材由国王免费发配,但盖房经费却要由他们支付。不过国王决不妥协,不断派送钦差大臣下乡,督察改革进行情况。当他的大臣提醒他,这项改革会造成耗资巨大时,这位一世以“乞丐国王”闻名的国王却说,这是一项长远之计:“这些钱算什么!…我建学校,就是在改善我们的国家。如果培养不出基督徒,什么都将无助于我。…”

尽管如此,那时的学校却没有经费请教师,也就是说,教师都是义务教员,他们必须同时从事其他职业来养家糊口。这些教师常常是退役军人、手工匠或临时工;学校的教管往往就是教堂的管事。有些地方实在没有教室,课堂还会搬到私人家的客厅或工房里去。那些军人出身的教师,操练有术,实践经验丰富,还有军人们惯有的大嗓门;但除此之外,要提供其他素质教育的科目,比如:读、写、算术、音乐和宗教,他们便力不从心了。因此,很多教师都是一边从课本上学一边来教学生的。尽管困难重重,这位国王却为教育改革开了一个大头。1740年他死于水肿病时,全国的学校,已从 1717年时的 320所乡村学堂,发展为 1480所。现今柏林洪堡大学的前身,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普鲁士国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II.von Preussen, der Grosse)继位后,将这项由父亲签署的谕令,坚决彻底地贯彻了下去,并一直贯彻到帝国最偏远、最分散、最荒漠的地区。
1763年8月12日,弗里德里希大帝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普通义务就学法Generallandschul-reglement”,将这项诏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在这项法规里,将就学义务规定为八年。

1870年和1871年,普鲁士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德国重又获得统一。1873年3月拜恩州(巴伐利亚州)教师报 (Bayerische Lehrerzeitung)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德国校长大获全胜 Der deutsche Schulmeister hat gesiegt”的文章,将战争的胜利归功于一个半世纪来实施的义务就学法。从此欧洲各国也纷纷效法,开始颁布此项法规。

后来,在德国这项法规成了一种传统,德国学校中不到十八岁的孩子因病、因事没去上学,必须要由家长写假条。这项法规还会是一种强制手段,以前,特别是在德国纳粹期间,逃学的孩子还会被警察找上门来,送回学校。即使是现在,义务就学法仍然行之有效,新近德国电视新闻中还有报道,专家的统计结果表明,三分之一的逃学学生有违法行为或具违法倾向。因而逃学学生不光在学校在案,还在警察局备了案。平日警察巡逻时,在大街上,商店里见到青少年,上前问询不去上学的原因也是巡警的工作之一。有报道说,柏林警察局还开始使用一种电子带,经常逃课的学生必须在脚腕上戴上这个电子带,以使警察了解他们的去向、行踪。

阅读全文

与德国大学逃课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