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垃圾怎么分类
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德国人怎么处理垃圾的扩展阅读: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B. 倒垃圾也中奖德国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德国人在早上9点到10点统一倒垃圾,届时将有垃圾车来运。
参考资料:根据我在德国的生活经历。
C. 德国对"含污染性化学成分者"这类垃圾(比如医疗垃圾,化工废料,废电池等)是怎么处理的呢
这一个问题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你所讲的“处理”是指的技术处理方法?还是管理措施?前者是往往是我们最关心的,但是其实后者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就技术而言,对于特种垃圾其实无非 焚烧、填埋、物理/化学处理、以及一些其他处理方式。但是“什么”可以被“怎样”处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
欧盟委员会就有对所有的垃圾进行了严谨分类的法律文件,这在各欧盟成员国落实为自己的法律。在德国就称为AVV(Abfallverzeichnisverordnung),我自己翻译成垃圾目录规范,这里面对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垃圾进行的分类,尤其是überwachungsbedürftig(监控范围内的)和besonders überwachungsbedürftig(严格监控范围的)的垃圾,分类的目的是管理,每一批特种垃圾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上面标明了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谁是生产者,谁是运输人,谁是处理者,责任明确,随时可以反向追踪。
很多具体的技术处理工艺,都是根据具体的垃圾对象的不同而特殊设定的,比如化工肥料。所以在这里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
D. 德国是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的
德国的垃圾分类包括:
生活垃圾:
1、黄色回收箱(桶、袋)
黄桶和黄袋专门收集带有绿点标志的轻型包装。
回收包括: 例如:空饮料罐、塑料包装或者利乐砖饮料包装等。
2、蓝色废纸回收箱
废纸和废纸板被收集到小型或大型的蓝色废纸桶中。
回收包括:报纸、杂志、产品广告宣传单、书籍以及纸质包装或纸板盒。
3、玻璃制品回收箱
废玻璃通过玻璃回收箱进行回收。有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之分。
注意事项:
第一、请勿将多用途包装瓶即带有押金的包装瓶丢入回收桶中。
第二、玻璃瓶在丢弃前要去除瓶盖,因为瓶盖属于黄桶废弃物。
含有押金的瓶子及可循环使用瓶
可循环使用瓶均以这一标识标注。包装瓶带有押金,所以也称为押金瓶。例如啤酒瓶,虽然为玻璃瓶身,但属于押金瓶,所以不应丢入玻璃回收箱内。
4、棕色垃圾桶
这种棕色垃圾桶仅回收有机的、可制成堆肥的垃圾。
包括:剩饭菜、蔬果皮、鸡蛋或干果壳、咖啡滤纸、茶叶袋。花园废弃物例如树叶和剪下的草坪。
5、黑色的残余垃圾桶
专门回收杂类垃圾,即所有既不包含有害物质,又不包含可重复利用成分的垃圾。
包括:烟灰、吸尘袋、烟蒂、橡胶废料、妇女卫生用品、纸尿布、皮革和人造皮革。
6、有害物质的垃圾:
专门小箱子另行回收。例如废旧电池和蓄电池。回收箱在商店或超市可免费获得,可以装满后再交回商店或超市,以便对其进行专业报废处理。
E. 德国是怎样垃圾分类的
德国的垃圾分类包括:
生活垃圾:
1、黄色回收箱(桶、袋)
黄桶和黄袋专门收集带有绿点标志的轻型包装。
回收包括: 例如:空饮料罐、塑料包装或者利乐砖饮料包装等。
2、蓝色废纸回收箱
废纸和废纸板被收集到小型或大型的蓝色废纸桶中。
回收包括:报纸、杂志、产品广告宣传单、书籍以及纸质包装或纸板盒。
3、玻璃制品回收箱
废玻璃通过玻璃回收箱进行回收。有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之分。
注意事项:
第一、请勿将多用途包装瓶即带有押金的包装瓶丢入回收桶中。
第二、玻璃瓶在丢弃前要去除瓶盖,因为瓶盖属于黄桶废弃物。
含有押金的瓶子及可循环使用瓶
可循环使用瓶均以这一标识标注。包装瓶带有押金,所以也称为押金瓶。例如啤酒瓶,虽然为玻璃瓶身,但属于押金瓶,所以不应丢入玻璃回收箱内。
4、棕色垃圾桶
这种棕色垃圾桶仅回收有机的、可制成堆肥的垃圾。
包括:剩饭菜、蔬果皮、鸡蛋或干果壳、咖啡滤纸、茶叶袋。花园废弃物例如树叶和剪下的草坪。
5、黑色的残余垃圾桶
专门回收杂类垃圾,即所有既不包含有害物质,又不包含可重复利用成分的垃圾。
包括:烟灰、吸尘袋、烟蒂、橡胶废料、妇女卫生用品、纸尿布、皮革和人造皮革。
6、有害物质的垃圾:
专门小箱子另行回收。例如废旧电池和蓄电池。回收箱在商店或超市可免费获得,可以装满后再交回商店或超市,以便对其进行专业报废处理。
F. 德国走过了怎样的百年垃圾分类史
当上海市民正在为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而忙碌时,一向以严明纪律性着称的德国人却已经将垃圾分类认真执行了将近30年。对于制定条条框框颇有心得的日耳曼人显然更希望挑战高难度的分类操作。德国走过了怎样的百年垃圾分类史?
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这段历史很快也被人们所遗忘。垃圾分类这个概念第二次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即便在今日也无人愿意肯定纳粹党在垃圾分类利用领域的些许成就。
步入1950-1960年代,随着莱茵经济奇迹的爆发,百废待兴的德国走上了快速复兴之路。捱过了20年苦日子的德国人腰包渐鼓,他们甚至将繁杂的产品包装或者包装垃圾的数量视为攀比的标的。
这一切终于在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迎来了转机。
1973年,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布了着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个认知开始在民间迅速传播。同时期开始兴旺的绿党运动也逐渐将这一观念植入了德国人的思维中。
此时,已经有大量德国人开始自发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对垃圾自愿进行分类,甚至成为了那代德国人时代精神的注脚。
到了1980年代,德国各个居民区内已经开始大规模放置废旧玻璃以及废纸张回收桶。尽管彼时垃圾分类仍然只是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但是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带来的收益及宝贵的二级原料使得垃圾分类获得了民众与工业界的一致支持。
值得玩味的是,彼时的西德政府却从未表露过任何有关垃圾分类的立法打算。毕竟,穷邻居东德始终愿意从西德进口塑料垃圾以换取宝贵的西德马克外汇。
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失去了塑料垃圾出口市场的德国政府迅速通过了《包装条例》。该条例不仅是目前德国垃圾分类体系的雏形,更是宣告着垃圾分类理念终于在德国迎来了第三次复兴。
那么,经历了一百余年起起落落的德国垃圾分类体系就完善了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根据德国《时代报》的报道,德国大城市分类垃圾桶的“误投率”高达40%,而作为万金油的其他类垃圾误投率更是高达60%。尽管详尽的垃圾分类列表可以在网上以及市政厅免费领取,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考证诸如“用过的尿布属于哪种垃圾”或者“猫砂属于其他类垃圾与否”之类的琐碎问题。
2015年,德国《循环经济法案》正式生效,明确将垃圾分类列为公民应尽之义务,而拒绝履行者将处以30欧元至5000欧元不等的罚款。
如果把没喝完的酸奶盒子扔进黄色垃圾桶,这属于“普通误投”;但如果把塑料马桶塞扔进黄色垃圾桶,那就属于将面临罚款的“刻意误投”,因为此举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作出的不负责任行为。
G. 德国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德国自1991年起建立家庭废弃物回收制度以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公司在其产品消费完毕后收回外包装等举措在德国已深入人心,回收已经成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德国人去买东西一般会自备布制购物袋,他们家里一般会放置数个不同垃圾箱,平常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塑料、玻璃、纸张等各种类别。德国主要的生活垃圾回收公司绿点公司的海克·席夫勒说,对德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已经变得“像刷牙一样平常”。
德国人认为回收对环境保护很关键,并认为德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他们通过垃圾分类“正在日常生活中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具体的事”。
(7)德国人怎么处理垃圾的扩展阅读:
垃圾分类从鼓励到强制 重拳出击“中国式”垃圾处理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一些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些城市一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这意味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大连、青岛和深圳等都在其中;二是住建部等确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包括河北邯郸、江苏苏州、山东泰安、湖北宜昌等。
46城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及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农贸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企业负责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分类。
H. 德国人的垃圾处理
垃圾分3类的:金属类,可回收类(塑料,报纸都是整理好一起扔的)还有生物垃圾(菜叶,鸡蛋壳。。)
分类分错了可能要罚钱的。
德国人是很直接的类型,毕竟是别人的家,有问题就随时问都没有关系的,他们不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