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进攻波兰出动的军队为什么要远多于其它西欧国家呢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领土形势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二、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跟这个严重不平等条约有着密切关系,波兰这个国家按照德国的思想就不该存在,他让德国损失了大片领土,所以东普鲁士的日耳曼人对波兰的仇恨是很强烈的。而且这是德国陆军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练兵,对莱茵非军事区的占领,德军基本没动一枪一弹;西班牙内战又基本是戈林的空军唱独角戏;对奥地利的接管基本是人心所向没动枪炮;捷克苏台德区又是捷克陆军直接腾地方。所以对于一个军事色彩浓厚的普鲁士军国主义国家和一个好战的军事领导集团,希特勒和他的陆军参谋部肯定想看看自己3年成军计划的效果了。
上面几楼的兄弟说的也不错,虽然波兰才恢复几年,但是军力的确不容忽视,不光有着大量的陆军,也有着庞大的空军和海军,虽然不少飞机还是德国一战的产品但是对于德军来说起码也是一次真正的洗礼。
所以说这次入侵波兰,与其说是一次仇恨的报复,不如说是一次大规模的实战练兵,德军几乎是倾巢而出,14个集团军组成3个集团军群,包括了10个新组建的装甲师和第一批党卫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成钳形攻势进逼华沙。在实战中这支德军的确表现不俗,对波兰的波茨南等7个波兰集团军进行了毁灭性绞杀。这次作战使德军的“闪电战”即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战术得以成功运用,还使德军的“钳型”突击战术成为未来德军的主要战术体系,而且此次装甲部队全部装备“步话机”使得德军前线装甲部队的指挥更加灵便有效,和空军的协同作战更加纯熟,真正实现了人类的空地一体作战,也为后来入侵法国打败“欧洲第一陆军”积累了条件,同时对法国人和英国提出坦克只能作为步兵的辅助等理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所以说德军大量的入侵波兰是为以后扩军作战积累了作战经验和有实战经验的一线指挥人才,使大量德军有了实战经验,是一次以最小的损失换来了最大收益的实战演练
‘贰’ 二战时德国打波兰一共用了几天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至9月27日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
‘叁’ 二战德国和波兰交战德国伤亡多少人
1939年9月1日早上04:45,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以5个集团军,共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1939架飞机,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波兰发动了突袭。
波兰军只坚持了35天,在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正式宣告结束。
表面实力看,波兰有130多万人,德军有150多万人,兵力相差不大,但是伤亡结果:
德国3.8万人伤亡;波兰方面伤亡20万人、被德国俘虏将近70万人。
‘肆’ 二战德军侵略波兰的资料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地处中欧的波兰西接强大的德国,东临社会主义苏联,这种与强国毗邻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波兰多灾多难的命运。20世纪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独立。
一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塞和约》,德国东部的领土划给了波兰。这些划给波兰的领土包括“波兰走廊”这个狭长的地带,走廊尽头的但泽被辟为了一个非军事化的国际自由城市,它也是波罗的海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这里生活着100多万日耳曼人,他们已经被波兰分隔,而远离了祖国。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也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自1938年10月起,德国曾多次向波兰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遭到了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下一个侵略目标直指波兰。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代号“白色方案”的绝密命令,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希特勒似乎算准了英、法的心理,他对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他们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才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送死!”
然而,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了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7月28日,希特勒获悉一个重要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使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愚蠢地将自己陷入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他若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开战,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前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则是要调动起东线的前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怕两线作战而退缩。
双方都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苏联身上,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和德国双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想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做出最有利于苏联的决策。眼下斯大林还不想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卷入双方的争斗,“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此外,再加上苏联提出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戒心并不比德国人的小。波兰的这一决定使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打击。波兰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首都华沙也未能幸免。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空中和地面的紧密配合使波兰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次领教到了“闪电战”的利害。
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不到48小时,波兰空军就被摧毁。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来不及撤退的重型装备当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开战后,波兰驻英国大使迅速致电英国政府,报告波兰受到空袭。德国大使否认了轰炸的事实,但不久就被官方证实。英国国王乘车前往唐宁街造访了首相张伯伦,在首相夫妇开车到达众议院之际,议会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决定对纳粹统治的头目开战,而不是对德国人民开战。
记得一年前,英国还认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够避免战争,首相张伯伦一直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欧洲战争。当时他对英国民众说:“在我看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顺利解决只是欧洲寻求和平举措的一个前奏。今天早上,我还同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了谈话,这就是我们共同签名的文件。”但是,一年后,张伯伦首相渴望在任期内维持和平的梦想就被打破了。
此刻,英国准备参战,英国国王脱掉了皇家盛装,穿上了空军制服。丘吉尔也加入了战时内阁,整个国家都为他能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再次奉献给国家而感到高兴。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儿童都撤离了伦敦。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但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波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
而另一边,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始终在工事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这场所谓的战争后来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丘吉尔事后讥讽道:“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
‘伍’ 请问1939年,德国是怎样展开二战的打波兰用了多长时间大神们帮帮忙
德国对波兰的正式进攻发生在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0分,德国空军空袭波兰城镇维隆,摧毁该市百分之75的建筑物,近1,2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开端。 10月6日,由弗朗齐歇克·克莱贝格率领的最后一支波兰军队在卢布林附近向德军投降,标志着“波兰战役”的结束,德国占领波兰用了一个月零一周的时间。
‘陆’ 二战时期德国用了多少士兵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在入侵波兰的战斗中总共伤亡3万余人
‘柒’ 二战德军攻陷波兰用了多少时间
纳粹德国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野心更加膨胀,战争的箭头直指波兰。
1939年3月2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发起通牒,要求波兰政府将但泽“归还”给德国。并要求将“波兰走廊”建设使用公路的权力,也移交给德国。关于这两个地方的争执,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割让大片领土,但泽被划为自由市,德国还将自己领土的一部分划给波兰,即“波兰走廊”,它将原本一体的德国分成了两块,地处“波兰走廊”东面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
波兰最开始拒绝了这一无礼的要求,当3月23日,英法结成同盟后,表示会对波兰的安全提供保障,波兰的态度更加坚决。
德军合围华沙后,于9月17日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这时波兰政府已逃往罗马尼亚,后在巴黎和伦敦组织流亡政府。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进行了华沙保卫战,在武器、弹药、食品、水电匮缺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德军第8集团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于9月27日攻占了华沙。波军12万人放下武器。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
‘捌’ 二战德国攻打波兰时间
1939.9.1凌晨,德军发起突然袭击,出动空军摧毁波兰各主要机场和通信、交通枢纽;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波军防线。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法军仅向萨尔布吕肯发起象征性进攻。5日,德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合围波军"波莫瑞"集团军于但泽走廊,一部从东普鲁士向华沙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在琴斯托霍瓦地域突破波军防御,向华沙推进。当晚,波军统帅部下令向维斯瓦河以东退却。次日,波兰政府迁往卢布林。14日,德军完成对华沙的包围。16日,北、南两路德军在华沙东南弗沃达瓦地域会师,合围波军主力于布格河以西地区。17日,苏军进占波兰东部;波政府撤至罗马尼亚。19日,波军19万人向苏军投降。28日,华沙陷落。10月6日,波军结束有组织的抵抗。此战,波军亡6.6万余人,伤13.3万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亡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玖’ 二战波兰实力并不强,德国打波兰怎么还死了1万人多人
德国当时有较为先进的战争机器,以及出色的指挥官和全新的战略战术,可德国在此之前国力并不强盛,知道希特勒上台,掌握德国大权以后,德国才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短短几年之后希特勒便发动了战争,华沙在欧洲也算是一个强国,其军队人数也不少,况且华沙对德国的入侵早有防备,德国原先是准备抓住华沙女皇,迫使华沙投降,可惜华沙女皇早逃到外国去了,德国士兵穿上华沙士兵的衣服制造事端,挑起了战争。德国当时i有一个计划叫“黄色方案”,就是用空降兵直接袭击其首都,妄图抓住起女皇,可惜女皇跑了。华沙军官早就在地上设置了地障,德国的飞机降落时好多都坏了,除此之外,德国的装甲部队并没有在这次偷袭中发挥什么作用,战斗飞机也没用上。损失当然不可避免,再加上其正面进攻损失的兵力,损失一万就算少啦。
‘拾’ 德国入侵波兰的总兵力为
空军:2000多架各类战斗机。
陆军:分为三个方面军:南、北、中集团军群62个师共计150万人、2500辆坦克、2000多辆装甲车、9000多门火炮。
海军:德国海军出共二十多艘战列舰配合进攻波兰北方的德国北路集团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