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多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多

发布时间:2022-07-26 06:25:05

① 二战时期,为何那么多德国人愿为希特勒赴汤蹈火

德国人不是为纳粹事业卖命,是在一个不幸的情势下,被自己的梦想绑架到纳粹战车上,不小心把自己玩死了。在那个时代,有很多民族和个人有同样的疯狂念头,只不过纳粹党用强大的执行力,和现代社会才有的动员能力,把那些梦想实现了。希特勒是组织起这场盛大烟花的人,有没有他都要过年,只不过不会过得那么热闹、那么漫长。

但法国战役后约德尔就成了希特勒的粉丝。而对专业知识不那么了解的民众而言,这样的希特勒简直是天神下凡,就像尼采口中的超人要为德国人颠覆整个时代。说实话,希特勒如果不是因为纳粹太极端,他真的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卓越的领导人。








② 为什么有很多德国人在上海

因为上海有许多德国企业或者中德合资、合作企业,因而有许多德国专家。

③ 乌拉圭原是西班牙殖民地,为何德国和意大利人那么多

文/寂寞的红酒

乌拉圭,地处南美东南部,拉普拉塔河河口处,与阿根廷隔河相望,是南美洲最肥沃的土地之一。历史上,乌拉圭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长期受西班牙统治,但让人奇怪的是乌拉圭国内有数量众多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意大利和德国后裔甚至比西班牙人都多。这在西属殖民地是不多见的,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很多德国人逃往乌拉圭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为何乌拉圭会有那么多德国和意大利后裔?

第一,乌拉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和欧洲非常相似。肥沃的潘帕斯草原,湿润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景,让乌拉圭成为欧洲移民在南美的首选之地。由于意大利、德国与和西班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西班牙是16世纪中期从统治半个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分裂出去的),而当时的德国和意大利还是一盘散沙,经济条件都很差,所以很多意大利人和德国人漂洋过海就去了乌拉圭。他们很快喜欢上了乌拉圭这个地方,就在当地定居下来。

第二,由于乌拉圭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和生活,因此西班牙将乌拉圭作为定居之地。乌拉圭没有智利、秘鲁那样的金银矿,也没有加勒比海地区的种植园,但有肥沃的土地,西班牙人在当地主要推行种植和放牧,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因此他们不需要印第安人,也不需要黑人,他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移民。而高素质移民需要从欧洲引入,但西班牙的竞争对手法国人和英国人是不受欢迎的,西班牙殖民政府更乐于接受能干、踏实的德国人和很少给自己惹麻烦的意大利人。事实上,当时意大利南部还属于西班牙,所以当地意大利和德国后裔多就不奇怪了。

第三,乌拉圭独立后,一直和德国、意大利走的比较近。一战后很多德国和意大利人漂洋过海前往乌拉圭,乌拉圭也日益和轴心国靠近。1939年,德国军舰“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被堵在了乌拉圭港口,乌拉圭拒不交船,但最终在英国武力威吓下,乌拉圭顶不住压力,德国军舰无奈自沉。德国和乌拉圭的蜜月因此结束。二战结束后,仍然有很多德国人逃往乌拉圭。二战后,美国曾在乌拉圭海岸发现被遗弃的德国潜艇。

④ 为什么这么多哲学家都是德国人

因为德国有较深厚的宗教情怀,而宗教的教义本身又是与哲学密切联系着的。再加上近代科技的影响和某个伟大的哲学家(主要是康德)创建了影响巨大的哲学理论体系掀起了一个哲学风气。在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发酵之下,德国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哲学家。

⑤ 二战时,美军中为何有那么多“德国人”

美国有三位总统都是“德国人”,还有一位总统的母亲是德国血统。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是德国血统。


德裔是美国第一族群,美军中的“德国人”能少得了吗?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者,正是因为美国的干预,胜负的天平才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就不会这么快被打败,各国人民都要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二战是轴心国和同盟国的生死较量,亚洲战场是美日为首的同盟国的较量;欧洲战场是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与德国的较量,或者说美国是德国法西斯的终结者。


有趣的是,在欧洲战场上,美军最勇敢的士兵是德裔美国人,最优秀的也是德裔美国人。


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欧洲战场是德国人打德国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后来的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一位德裔美国人。


因此,在美国的德国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⑥ 德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哲学家

有四种原因分析:

一、1、德国在没有统一之前,一直都是动乱,三百多个诸侯国打来打去,而在战乱时期人们最容易思考。延续千余年的思考是多么深厚的思想沉淀;2、善思考,严谨;3、在德国人的思维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经验主义,在德国的音乐、哲学、文学里略见一斑。德国艺术家不屑于创造绘画这样看得见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愿意创作音乐这样流动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国执着于文化,英法则更创造文明;4、古代的哲学思想用语主要是拉丁语、古希腊语,到了十八世纪为了传播哲学思想,渐渐开始采用通俗语言,德语的严谨程度最接近古希腊语,发展较完善。

二、这和德国人的严谨、尚学以及尊重权威是分不开的。
要成为思想家,就要做学问,而且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做学问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而是必须有一个“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体制,尚学的社会风气,对学术权威的尊重及信赖,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任何伟人的成功都有历史的必然性,德国能孕育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绝对不是偶然的。而现在中国缺乏的,正是那些滋养百花盛开的土壤。从汉代的尊崇儒学开始,中国学术就一直处在一种霸权的阴影下,当然很难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

三、地理的因素。德国位于中欧,天气寒冷,有效的减少了户外活动,导致德国人喜欢呆在家里。德国人天性沉默、严肃,所以在家就靠看书和思考打发时间。这些有益的脑力活动,促进了德国人思辨能力的发展,寒冷的天气有助于思维的活跃,这为哲学奠定了基础。

经济的因素。德国的主体是普鲁士,而普鲁士的经济在中欧是非常发达的(最后统一德国的就是普鲁士)。哲学是一种闲暇的享受,只有有闲暇时间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学。多数德国哲学家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所以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学一门技术(德国的学徒制很完善,终身性的)。这也是一个基础。
当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体。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曾有一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因为大师不会孤零的出现,大师的出现是有背景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又是德国人)说过一个世界历史的轴心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人类的文明集中大爆炸,发出耀眼的光芒。其实,这可以用“国家不幸诗家幸”来概之。在哲学蓬勃发展的时候,多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才是根本原因。
德国一直处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分裂期时期,总有势力想成就伟业,统一国家,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谓礼贤下士),所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会增强。这就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和营养。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的玄学等等,都是绝好的例子。
经济学讲求供需,哲学亦是如此。只有社会有需要,才会有供给。德国社会的分裂,使得国家遭受不少的耻辱,所以他们需要一些理论来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国家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纳粹哲学在一战后横行德国的原因)。所以为了解答人们的疑惑,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改造,哲学理论不断出现。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单个因素所能决定的。当这所有的因素(我举的因素可能不完整)汇集在一起时,事情的发生也就成了必然。这或许就是答案。

四、总的来说是因为日耳曼民族不够统一所致,因此即使有许多的较小的专制地区,但一直到“铁血宰相”(德语:Eiserner Kanzler;“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统一德国以前,德国一直是四分五裂的。这种情况便造就了德国人忧国忧民,同时可以在较宽松的国情下自由想象,要知道,一个比较小的地区,就算专制,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束缚人民的。

⑦ 发生什么事情使希特勒掌权 为什么这么多德国人变成纳粹人

因为希特勒大肆吹鼓民族主义,使落入低谷的德国人看到了求生的希望,{我的奋斗】一书则宣扬了他的知名度,是通过德国全民选举合法上台执政权的,所以掌权。而且,在纳粹的统治下,人民失业率几乎为0,经济暴涨。人们认为纳粹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所以加入纳粹党。

⑧ 上海是不是德国人特别多,怎么回事,我看有许多德国留学小学生,中学生,什么原因他们常驻中国

大部分来自德资机构,公司,使馆,常驻上海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带家属,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德国小孩子

⑨ 为什么有很多德国人在上海生活

说到历史,那都是过去了,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去回顾历史,是因为我们想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从而用来警示后人,应该怎么做,而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现在的德国人为什么大量居住在上海,这里面它是有一段让人非常痛心的历史。

记得记得高中上历史课的时候,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让人特别的难受,那就是我们每一个都知道的犹太人大屠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哪个人可以有选择生的可能,每次历史老师讲的时候都会用大篇幅的板书给我们讲解。从课本中我们所了解到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所猜测的,其实现在我们可以澄清一个道理了,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德国人,可能就是当时的犹太人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前往现在的上海。

当时战争爆发了,国家的仁慈接纳了他们。而对于那是的德国人,当他们来到这个国家生活是那么的安逸,来到这里对于他们而言,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是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可能与当地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而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包括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文化。

其实在我看来,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他们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适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都说世界上差别最大的差异就是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正是由于他们对文化的认可,才使得今天会有这么多的德国人在上海,一代一代的生活与繁衍已经使得他们更加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战争虽然给他们的祖辈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和痛苦,但是却为他们的后代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条件,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上海这么多德国人,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犹太人。但是这是需要用历史去验证的,只凭借我们的个人主观上的判断是非常盲目的,如今德国人在上海多,可能就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原因吧!

⑩ 德国人为什么拿诺贝尔奖的那么多。

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了吧。大部分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德国人都是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很多犹太教的学者(比如最有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从德国移民到美国去了。

教育的结果
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欧洲人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对于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如何运用这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要学会和小伙伴相处。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愿去呢。

阅读全文

与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