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战结束后,德国如何在20年内,筹集到发动二战的资金
德国在一战中丧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和一半以上的钢铁产业,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除此之外,德国还需要赔偿1320亿马克,相当于33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但是在一战期间,德国的军费高达470亿美元,国内早已是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处在崩溃的状态,因此他是压根没有能力来支付这战争赔款的。
另外当时有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因为战争,英国欠美国50亿美元,法国欠美国借了40亿美元。而一战后德国要向英国和法国的赔款,一共是125亿美元。
不借,那战争赔款和后来借出去的钱就没有了。借,那战争赔款和借出去的钱,还是有可能回来的。于是各国一咬牙,便同意了德国的要求。
就这么的,杨格计划取代了道威斯计划。两个计划先后加起来,国际社会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亿马克的贷款,而在此期间德国的战争赔款却只支付了860亿马克。当然了,这些钱帮助德国恢复经济还是可以的,但想要帮助德国筹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费,那还是捉襟见肘的。更何况1929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基础原本就不牢固的德国更是损失惨重。
想要在数年之间摆脱经济危机并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仅仅依靠德国那是不可能的,也只有外来资金的支持,才能进行解释。
至于这外来资金的来源,还是美国。
在资本家眼中,哪有什么国家,哪有什么人民。在他们看来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迟迟不肯加入战争的原因。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多少美元
5万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文: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二战德国军费是多少扩展阅读:
战争起因之一:
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C. 二战开始时德军的战略储备都有多少当时德国年产飞机多少架(战斗机轰炸机) 坦克军舰 潜艇呢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独裁党“纳粹党”取代之前的魏玛民主政府,开始改变人类历史扭转世界结构“第三帝国”,Dritten Reich。由于太出名了,Reich这个词已经被英语吸纳,专指纳粹建立的第三帝国。
这里不得不指出一个很尴尬的事实:纳粹党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tische,简写为Nazi,即“纳粹”。这个某种程度上标号着“社会主义”的政党直言不讳自己是“专政”党派,并且极度憎恨共产主义社会。虽说“民族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不同,但是还是给人以很不好的口实。(某种程度上名词的词源和词义对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影响,关于名词的解释将另文阐述)。
当然最直接的经济目标是减少失业率,其成效简直是德国版大跃进:
就在1933年的时候德国还有33%的人失业,一半人人口在贫困线上和饥饿中挣扎。但是5年以后截止1938年德国失业率1.3%,而同时期美国1.89%,英国8.1%,比利时8.7%,荷兰9.9%
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中国每年“接近”10%已经很了不起了,人家干脆就是20%强,5年国民收入翻一翻。
在解决失业的同时,希特勒政府努力加强社会福利措施,什么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等等等能上马的全上马。靠种种手段,人民非但不厌恶这种独裁统治,反而觉得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独裁。
一方面希特勒的经济措施的确让无数德国人感激涕零,另一方面他本人也靠疯搞狂的个人崇拜树立起无与伦比的形象,他的演讲的超强煽动力估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法庭上他能一通猛侃晕人无数,侃晕陪审团和法官,叛国罪只进监狱9个月,在里面找了个临时秘书写了本书就出来了。哪位能听得懂德语我很想知道“意志的胜利”里面他都在说什么,老头老太太都那么激动。
在电影Downfall里看到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在苏军攻进柏林的情况下以火炮平射狙击坦克这种近似于自杀的行为,在敌人里希特勒的地保只有几百米的时候还接受元首的授勋都是真实的历史。号称英明神武的德意志民族被一个外国人忽悠地真彻底...
纳粹党上台后德国的变化:国内,持续衰败了十多年的经济形势一天天好转,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欧洲强国。国外,德国获得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合并奥地利,一步步夺回外交主权。
基于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阐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纳粹德国开始为“扩张领土”,“征服生存空间” 作积极的准备 。说到这本书,“我的奋斗”一书几乎没有浪费页面,作者直奔主题表达对共产主义和犹太民族的憎恶,其论证依据仅仅受限于作者的想象力,甚至将欧洲梅毒的传播归罪于犹太人…..我还有什么可说…
普遍认为德国备战是从1935年开始,希特勒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也是德国新陆军和空军的组建。实际上,从希特勒上台的那一天开始即1933年希特勒就着手为他自己的野心做准备了,此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打根起就是为不久的将来的战争做准备。德国在和平时期就完成了对战争的准备,此时英法美还在享受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美好生活。对比同时期英美德的军费开支就能知道:
到战争爆发时(1938年)德国的累计军费=600亿帝国马克(其他所有政府开支什么教育福利公共建设能算得都算上加一块儿=590亿帝国马克,还赶不上军费),军费所占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从1932年的4%增加到50%,相当于德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国为4%,美国为1%。
后来证明,英国是面子上穷里子里也穷(相对的)。美国是没当回事,看欧洲几个大叔打得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能发的财都发够了,能看得笑话都看全了,一不留神被横摆了一道才跳出来做力挽狂澜状。美国一开动起来也够狠了,生产力直逼所有盟国的总和!美国和德国起点不太一样,初期没少发财,尤其是发英国的财,直逼的英国付现金付硬通货,付了债券还要租借地盘(丘吉尔在牙咬切齿ing)这一点不在本文的详述之列。
军费的大规模支出部分解释了德国经济奇迹的原因:社会生产行业畸形发展,经济几乎完全由军火生产和相关产业带动,“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工人修高速公路”。经济产出的商品中可以被人民直接消费的商品几乎没有增加,如果这种貌似“奇迹”的经济继续发展下去一定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泡泡,但它的确增强了社会总体购买力。购买力是有了,人民是有钱了,但没花钱的地方。
此时的德国人民在政府领导下大搞艰苦奋斗,绝对是艰苦朴素的模范,因为“黄油”都被“大炮”取代了,你丫有钱都没地方买。
而同时期增长最快的战争资源的变化情况为:
(单位:万吨)
产品 1936 1942 增加百分比
合成橡胶 0.07 9.6 13600%
炸弹 1.8 30 1567%
火药 2 .0 15 650%
合成化学制品 2.58 11.93 363%
碳氢化合物 179 626 250%
备注:注意增长百分比,以上数据没有打错,可能在德国人眼中什么东西产量翻它个几翻或者一百来翻都是小意思。
D. 第2次世界大战时世界上主要国家每年的军费是多少占GDP的比例
据俄罗斯《真理报》4月16日报道,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专题研究报告,2012年世界军事支出实现了15年来的首次减少,同比下降0.5%,美国的比例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降到40%以下,俄罗斯和中国军费有所增加,跻身三强。
瑞典智库统计的军事支出数字,主要包括武装力量维持费用,比如军事演习费用、军人工资或补贴、其他方面的人员支出、武器装备使用费、武器和设备采购费、军事建设、科研和武器研发费用,以及行政支出等。总体而言,2012年世界各国军事支出总计1753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和的2.5%。
瑞典智库还公布了军事预算最高的15个国家的名单:
1.美国依然高居首位,为682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4%。
2.中国位居第二,为1660亿美元,占GDP的2%。
3.俄罗斯第三,为907亿美元,占GDP的4.4%。
在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使用的是估测数据,美国方面则是官方统计数据。
4.英国排名第四,为608亿美元,占GDP的2.5%。
5.日本排名第五,为593亿美元,占GDP的1.0%。
世界五强国家军费总和为10600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60%。
之后排名第6至第15的国家依次是:
6.法国(589亿美元)、
7.沙特(567亿美元)、
8.印度(461亿美元)、
9.德国(458亿美元)、
10.意大利(340亿美元)、
11.巴西(331亿美元)、
12.韩国(317亿美元)、
13.澳大利亚(262亿美元)、
14.加拿大(225亿美元)、
15.土耳其(182亿美元)。
全部15国军费总和为14300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82%。
媒称,美国军事支出在绝对数字方面继续大幅领先,而且超过了排名紧随其后的10个国家的军费总和。尽管2012年美国军事预算下降了6%,但是仍比2001年开始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以来的指标高出69%。与美国不同,中国和俄罗斯在报告期内的军事支出增幅分别只有7.8%和16%,而且与2003年相比,两国军费占GDP的比例保持不变,美国的相应指标却在不断增加,已由3.7%增加到4.4%。因此指责俄罗斯和中国挑起军备竞赛是不合适的。
美国军事支出步伐放缓甚至下滑,与经济滑坡、预算削减和减少阿富汗军事行动有关。美国在北约的盟国同样如此。根据瑞典智库的专家预测,美国在世界军事支出中的比例今后还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北约军队撤离阿富汗之后。在军费占GDP的比例方面,沙特高居世界第一,为8.9%,美国和俄罗斯并列第二,为4.4%,其余国家的指标要小得多。中国仅为2%,不到美俄的二分之一。美国军费在世界军事支出中的比例已经降至32%,中国升至9.5%。俄罗斯为5.2%。
俄媒称,俄罗斯和中国军队面临类似的任务,必须实现本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因此俄中两国军费增加有其客观原因。俄罗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比例到2014年底将达到53%。根据2020年前国家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计划,相应的任务是使新一代武器装备的比例增加到70%,为此拨款20万亿卢布,约合6890亿美元。
美国和北约武装力量早已多次参加具体的军事冲突,不需要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对他们来说,苏联威胁已经成为过去,俄罗斯威胁基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威胁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因此,美国计划在2013年进一步削减军事预算,准备减少870亿美元。计划到2017年削减2590亿美元,在今后10年总共削减4870亿美元。美国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更加紧凑、装备更加精良的武装力量。美国减少军事支出,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世界各国进口美国先进武器装备的规模降低,比如洛马公司生产的JSF联合打击战斗机,相关交易曾经涉及到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现在许多国家纷纷修改预算方案,严格节约预算资金,采购稍微便宜一些的武器装备。在37个欧洲国家中,有20个国家大幅削减军费,只有德国和乌克兰例外。
在其他世界性趋势当中,可以发现中东地区国家的军费在持续增加,平均增幅8.4%,其中阿曼增幅高达51%,沙特增长12%,卡塔尔增长10%。在亚洲地区,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相邻国家纷纷采购先进武器装备,争取实现军事现代化,其中越南最为明显,越南军费在2003-2012年间增加了130%,印尼增加了73%。
其他年度的还需要的话请找我要。
E. 美国、日本、苏联、德国分别在二战花费了多少军费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欧洲,苏德战场为对抗德国的主要战场,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场。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陆地侵略的任务。在太平洋,美国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海洋侵略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官方数据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不足1800万。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2万人在二战中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法国有8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兇,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F. 二战时德国的综合实力
1938年德国的军费开支为69亿帝国马克,占GDP的17%,同年英国的军费占GDP的8%,16亿美元,美国军费占GDP的1%,为10亿美元,1933年到1939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240亿美元,而其他所有开支只有236亿美元。1936年-1942年为德国的四年备战计划,4年计划的总投资额为53亿美元,占德国当年工业投资的一半,在这期间,德国的碳氢化合物产量增长2.5倍,铝产量增产1.68倍,合成橡胶增产136倍,炸弹增产15.7倍,火药增产6.5倍,钢增产6%,镁增产1倍,合成化工产品增产3.6倍。1941年,德国的军工产值为60亿美元,而其主要对手英国的军工产值为65亿美元,苏联的军工产值85亿美元,美国45亿美元。而到了1943年,德国军工生产的顶峰时期,德国的军工产值也只有138亿美元,而美国达到375亿美元,英国111亿,苏联139亿。而这些国家几乎都全力对付德国,所以德国的失败不可避免。
G. 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
一战:
各交战国直接军费达3316亿美元,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First World War)是1914~1918年间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达33个国家、15亿以上人口。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双方动员兵力达7351万人,伤亡和失踪者共计37494186人。
二战:
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
H. 二战中德军的所有军力大约有多少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500万左右,其中1200万左右是纳粹德国军队,其他为附属国士兵。纳粹德国就是德国(1933-1945)。第三帝国的军队是有很多外籍士兵的,外籍军士较多,外籍兵的军装是有袖章标志区分的。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一说1100 万),执行巴巴罗萨计划闪击前苏联之前,第三帝国总兵力大概是700-800万,其中500万是纳粹德国士兵。
一、二战德国损失
1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然而,在二战前:“德国8000万人口”是包括了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波兰的波属西里西亚、波属但泽等区域的“德意志人口总数”。
单论“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按照战后人口的统计,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士兵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从1944年开始,只是短短的2个月之内,苏军攻入德国后,就屠杀了300多万平民,在盟军的空袭下也造成了约200万平民的伤亡。1945年5个月以来,苏军占领德国后,屠杀辱杀平民高达500多万。
二、纳粹德国介绍
纳粹德国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三、纳粹德国军事成败原因
1、胜利灭亡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区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不罢休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
9月1日德国出动了五十多个师、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的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
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
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扩张获取资源为日耳曼民族获得生存权。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2、错失战机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
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
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
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3、丘吉尔上台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
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4、进攻苏联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
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
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I. 第二次世界大战耗费了多少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德国共生产子弹82亿发,法国共生产子弹62亿发。 二战期间德军共消耗子弹约210亿发,苏军共消耗子弹约170亿发。德国和苏联的子弹产量应该和消耗量差不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八年抗战国民党军队共消耗子弹17亿发。 抗美援朝2年零9个月时间内我国共生产子弹15亿发。 二战期间英国累计生产子弹93亿发。 二战期间子弹产量最多的是美国,1942年生产98亿发,1943年生产197亿发,1944年生产65亿发。 美国1943年创造的年产子弹197亿发的世界纪录不仅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核武器的问世使大国之间不可能象二战那样拼尽全力打常规战争,核武器本身就是常规战争规模的抑制器。未来战争的子弹消耗不可能打破二战纪录,因此年产子弹197亿发的记录也不可能被打破。 自2003年以来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每年消耗子弹约20亿发。
J. 二战德国投入的军费是多少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