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文化特征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
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制造和德国标准通常代表着高品质,是消费者可以完全信赖的。在这方面,就连一向以高品质取胜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风。对于这种现象,日本经济学家进行了潜心的研究。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日本经济学家认为,德国企业的高质量产品主要取决于德国企业的高质量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相比,德国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着特点:
1.缩短工时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30年中,德国工人的工时已经减少了500小时。在工资和工时关系上,德国是工资不断上升、工时逐渐减少;日本尽管工资高,但工时却相当长;英国、美国虽然工时也在减少,但远不如德国明显。
2.高附加值经营
比较日本和德国两国的贸易品种单价就可以发现,在机器设备和汽车方面,两国价格相差2至4倍。日本出口的往往是大路货,而其他国家从德国买入的却是清一色的高级产品。德国的实践证明,高附加值经营的关键是高度专业性,促其形成的因素有文化、国民性、思维方法等。具体体现在管理上,就形成了德国特有的技师制度。具体体现在研究开发上,就是集中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领域,从而产生非凡的独创性和独特性。技师制度和研究开发中的独创性是德国企业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这也是德国经济持久强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3.双重教育培训制度
在教育培训制度方面,德国通常实行双重教育培训系统,形成学校教育和工厂企业教育培训双重机构。德国教育系统的特色十分鲜明,有七至八成的学生在十五六岁时就已区分各自的主攻方向,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标。由此产生的高度专业性也就成为德国工匠卓越技术的源泉。从世界范围来看,技师制度的确是德国特有的一项制度。以小汽车为例,组装完成的汽车从生产线上出来时,技师就上场工作了。整个装配工作的三分之一是由德才兼备的技师亲自处理的收尾工序,其产品的质量自然有了绝对的保证。尽管日本的汽车品质非常高超,但却始终难以超越德国汽车的水准,关键原因正在于此。因此,双重教育培训制度下形成的技师制度确实是德国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
4.注重创新研究开发
长期以来,德国企业高度重视开展创新活动,并为此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德国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2.9%,位居世界前列。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前途命运的应当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人为把握的什么客观因素。不管经济如何不景气,德国企业始终不削减开发费用。事实证明,德国企业的这种战略眼光确实是非常高远的。在研究中重视高度的独创性和高度的专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潜力,这正是德国研究与开发体制的一大长处。
‘贰’ 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
一、德国人的性格:
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是:严肃、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时小心谨慎。德国企业管理者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极为相似,都很节俭,善于运用资源,所不同的是他们更懂得享受生活。
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这个民族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他们以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事实上,精确而合理的种种安排总是能让德国社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进。
即使在遭受外部环境的巨变之下,德国人仍然能保持着一种本能的坦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是这样。
德国确实是个优秀的国家,却并非像中国的某些段子手说的那样完美。在德国长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德国也有食品造假丑闻,房价也在上涨,大型活动后一样会有垃圾满地的情况,也一样发生过踩踏事件。德国人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也并非像报道的那样好。
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有近1/10的人是文盲。遗憾的是,这类信息虽然会让画面变得完整,但也让其变得复杂,不便于讲述,自然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于是,德国神话就这么诞生了,并被不知情的网民广泛传播。
中国人偏爱神化德国的原因:
一、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有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1、首先,我国的历史教育突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遭受的各种屈辱,这固然有助于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同时也销蚀了中国下一代的文化自信。
2、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偏重介绍西方的先进经验。这让中国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将西方发达国家塑造为楷模,并深深嵌入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意识,成为滋生崇洋媚外心理的土壤。
3、再次,制造和传播德国神话既能宣泄对当前现实的不满,还能通过指明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增强个体存在的现实感和社会参与感。
二、德国确实是个优秀的国家,符合喜欢寻找榜样的中国人的口味。
1、德国没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所带来的政治累赘,也因为深刻反省二战罪行清除了纳粹历史的包袱。严谨、认真、诚实、可靠、守时、讲求秩序和原则等国民性格让德国人深受欢迎。
2、德国人在哲学(康德)、文学(歌德)、社会学(韦伯)、科学(爱因斯坦)、教育(洪堡)、音乐(贝多芬)、运动(足球)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企业(奔驰)在全球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等,帮助德国赢得世人尊重。在2014年BBC的全球民意调查中,德国被评为“对世界具有最积极影响的国家”。
中国固然需要自我批判的精神。但是,中国不应该继续塑造甚至编造西方神话来自我矮化,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新,反而容易让国人继续在心理意识上甘为西方的附庸。随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从边缘走入中心,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抛弃西方比中国好,重建文化自信。
‘叁’ 德国人比日本人更受人们尊重。 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侵略过很多的国家,但德国人知道错,并且改正错误。
日本的老百姓都是好人,他们也不愿意战争打仗,但是他们是在日本天皇的统治威胁逼迫下无奈的投入战争做了在日本天皇一手制造的战争中充当了天皇的牺牲品。
‘肆’ 为什么说德国人的素质高
嗯 其实说德国人素质高是在西方来说吧。在中国肯定不是。他们很爱干净,屋内绝对的干净,我有个德国朋友他在马路上吃苹果找不到垃圾箱,他直接把苹果核给吃了也绝不会扔在路边。他们很尊重人比较在意自由的个人空间
‘伍’ 希特勒为什么这么受德国人尊重1
因为一战失败,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要支付战争赔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德国民众怨声四起,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发展经济解决失业,然后努力扩军,并且撕毁凡尔赛条约,他虽然发动战争,侵略他国,但他作为德国领导人,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使受压迫的德国站起来,所以从德国人的角度看他没有错,他为了政治甚至不结婚,最后他失败了但是他没有听从他人意见逃走而是留下同柏林共存亡,就像他自己说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都会因为我战败而责备我,可又有什么呢?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所以他被描述成魔鬼。
‘陆’ 【情感情绪】为什么在德国技术工人受到尊敬,而中国就会被白领瞧不起呢
得益于德国完善的薪酬制度和社会福利,最重要的是工会能够很好的为工人争取权益,工人能够专心从事技术钻研。另外一点德意志民族重视实效不论出身,而中国人恰恰相反重视面子,看中关系。另外,德国完善的技校教育是这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石,技术工人的薪水甚至超过白领,工休福利也非常不错。
其实,不只是德国技术工人受到尊敬,在西方其他国家基本都是这样,亚洲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就中国算是个另类。
‘柒’ 二战中为什么德军有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让对手尊敬
虽然是坏人,是凶残的法西斯,但他们有一种精神,就是为国而战,只是他们的首领太残暴了,而他们只能愚忠,他们就受的那种教育,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然是邪恶一方,但这种为国而死的爱国情怀是让人敬佩的!他们不仅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且也体现出了军人的天职!所以就即便是邪恶的一方,但值得对手尊敬!他们也是英雄!只是他们的首领太邪恶了!他们受了那样的教育!如果他们的首领不是邪恶的人的话,那他们也是一条条铁骨铮铮的正义的好汉!所以值得尊敬!我尊敬他们!
‘捌’ 德国这个国家怎么样据说德国人特别善良
我没去过德国,但我从书中对她有些了解
如果说美国是经济强国的话,德国就是文化强国。德国的文化相当强悍,然后德国人做事情态度很认真,也很少有插队,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
‘玖’ 德国文化很受关注,你知道为什么吗
德国出哲学家,像尼采、叔本华、马克思、康德、费希特、胡塞尔等,都来自德国。为何德国盛产哲学家呢?这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关系密切。除了哲学家,德国还有很多文学家作家,比如托马斯·曼、歌德、里尔克、海涅、赫尔曼·黑塞、席勒等,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为何德国出现了那么多的作家呢?这也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有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秩序和规则的严谨执行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诺千金、签了合同就必须执行、不能迟到,这些融入到德国人骨子里的文明行为我们中国人真的应该好好学学。
总之,德国文化体现了德国人的性格和民族品质,他们对生活热爱,对他人守时,对艺术、诗歌和哲学情有独钟。德国文化的巨大魅力正以一种无法阻挡的情势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其他文化。对此,我们应该多学习德国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强项。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更多人觉醒,让更多好的事物扩展发扬。
‘拾’ 二战后德国获得世人尊敬的原因
二战中,纳粹屠杀各族人民,尤其是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不过二战以后的德国政府,是反纳粹的各界人士组建的,对二战的各种罪行都深刻反省并积极参加各种赎罪。而且德国战后经济腾飞,在二战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获得世界人民的尊重!而日本不一样,日本战后由于美国的包庇逃脱了惩罚,其政府也是二战的余孽组成的,骨子里带有反动基因,不过是表面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拒不认罪,篡改教科书,美化自己丑陋的形象,严重伤害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两者相比,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