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鱼雷机怎么生产

德国鱼雷机怎么生产

发布时间:2022-07-28 09:28:27

① 鱼雷是怎样发明的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前部,海战时小艇冲向舰艇,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卢庇尔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前行攻击对方舰船。

1868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把用小船装着炸药、用电线导航的“撑杆雷”发展成了一种能在水中自行推进的炸弹。由于它的外形像鱼,又可像鱼一样在水中前进,人们就称其为“鱼雷”。

1899年,奥匈帝国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控制鱼雷定向指航,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可控制方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了燃烧宝,以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制造了第一个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至此,鱼雷被公认为一种现代化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德国人制造的蒸汽瓦斯鱼雷1分钟可行进900多米,航程远达8000米,载炸药超过100千克,如果准确命中的话,一下子就可以击沉一艘大军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鱼雷的威力在这个时候也让世人大开眼界。

在鱼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航空鱼雷的问世。1914年的圣诞节,在英国的军舰“方舟”号上搭载的水上飞机,袭击了停泊在库克斯港内的德国舰艇。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由舰载航空兵从海上发起的进攻,虽然未能取得显着的战果,却显示了飞机对海战的影响。事后,制定这次作战计划的莱斯克兰奇少校说:“如果我们的飞机当时携带的是鱼雷而不是小型炸弹,那么德国军舰完全可能被击沉。”受这次战斗的鼓舞,英国人很快研制出专用的航空鱼雷。这种鱼雷不需要像舰载鱼雷那样通过鱼雷发射管的强大推力发射出去,而是借助飞机俯冲的加速度产生最初的动力。发射方式和投掷炸弹相似,飞行员一按控制钮,机翼下的鱼雷夹自动打开,鱼雷自然下落,入水后水平前进,直奔目标。

1915年8月12日,英国海军航空兵艾德蒙兹中校驾驶一架“肖特184”水上飞机,在马尔马拉海用航空鱼雷击沉了一艘5000吨的土耳其供应舰。这不仅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航空鱼雷攻击,而且也首创了舰载航空兵击沉舰船的记录。此后,各国不断完善鱼雷的制造技术,无航迹电动鱼雷、线导鱼雷、自导鱼雷等纷纷问世。时至今日,鱼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千米/小时,航程达46千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依旧是不可缺少的攻击性武器。

② 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的开发

原本在美国海军的舰载机当中,以性能落后的TBD毁灭者式为主力鱼雷轰炸机,于是1939年海军便向各大航空制造产业公司征求新一代舰上轰炸机,最后由格鲁曼公司出线,并在1942年此机型进入量产阶段。比起原本的TBD,TBF的性能有着明显大幅的提升,除了加大马力的发动机外,新设计的流线型坐舱配备防弹玻璃,机身的防弹装甲也前所未有的坚固。而机翼能够向上折起的长度比起其它型舰载机也更长了许多,更减少了在航空母舰机舱内所占的位置。TBF的攻击能力比起日本的九七舰攻还更强悍许多,除了搭载一枚Mark 13航空鱼雷之外,还可装载一个2000磅或四个500磅炸弹,而襟翼配备减速板设计加上刹车减速板,更让TBF可以拥有和俯冲轰炸机一样的俯冲攻击能力,在战场上成为日本军舰的头号杀手。1942年3月开始,因格鲁曼必须同时生产F4F野猫式与F6F地狱猫式战斗机,为了减低生产压力,便授权通用制造TBF,而通用生产的TBF则被称为TBM,该型飞机性能十分变态,空重达9吨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布什于TBF复仇者机舱内的留影,摄于1944年航空母舰圣哈辛托号上
TBF在诺福克基地上空的飞行编队,摄于1942年

③ 二战时的潜艇鱼雷靠什么制导

二战的鱼雷都是直航鱼雷,没有任何制导,只有在发射前根据目标的速度,航向和距离设定发射鱼雷的陀螺角,定深等相关参数,一旦发射后,潜艇或者军舰对于发射的鱼雷没有任何控制能力。

④ 鱼雷发明一百多年了,为什么现在能研制的国家只有几个

目前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鱼雷的国家非常少,主要有美、中、俄、英、法,还有德国、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国。先下个结论,鱼雷,这一兵器本身的研究难度,并不比导弹高多少。两者水平相当接近。而开发一整套鱼雷作战系统,则要比大部分反舰导弹困难得多。


一般来说,独立的火控雷达和导弹本身就能组成简单的反舰导弹系统,而潜艇的鱼雷则需要声纳、数据处理、专用鱼雷发射管甚至潜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实现准确的命中。所以,单从制造一枚鱼雷或者导弹来说,两者难度相差不大,而为两者分别开发一套体系,难度则有着天壤之别。

⑤ 二战时鱼雷轰炸机空投鱼雷后,鱼雷的发动机是怎么启动运转的就是鱼雷入水后,发动机怎么启动的.

鱼雷上有个销子,中断了鱼雷的启动电路,在鱼雷被挂到飞机上时,这个销子和挂架是连在一起的,鱼雷脱离飞机挂钩以后,销子被拔出,鱼雷内部的电路被接通,发动机就已经启动了,也就是说,鱼雷在没有入水时,螺旋桨已经开始转动了。很简单的设置。
楼下什么燃料仓和海水发生化学反应,还有什么海水通电等等,全是胡扯!
二战时的蒸汽鱼雷的发动机,就是一个微型的蒸汽机锅炉,鱼雷自己携带水、汽油和含有氧气的压缩空气瓶,自己做功使得螺旋桨转动,推动鱼雷前进,做功产生的废气通过鱼雷背部的排泄孔,排到外面的海水里去,并且上浮到海面上,形成一道很醒目的白色泡沫,这就是鱼雷特有的尾际(二战时,只有德国人发明的电动鱼雷没有尾际),这在白天,很远就能看到,提示有鱼雷正在袭来。

⑥ 鱼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它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鱼雷雷身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避免航行对阻力太大。图6-7所示是线导鱼雷的外形和结构。它的前部为雷头,装有炸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鱼雷的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在港口和狭窄水道两岸,也可以从岸上发射。鱼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为70~90千米/时。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 “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雷”。几乎与卢庇乌斯和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50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1960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 “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70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前苏联的“基洛夫”号和“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除美国外其它国家仅有的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达2.8万吨,舰上各种导弹发射装置达250管之多,最多可携带296枚导弹。它们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下水。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研究、改进和制造,目的是使鱼雷更轻便,进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标的能力。

⑦ 德国JU-87轰炸机有哪些型号

1937年初开始生产第一种正式量产型Ju87A-1,它使用尤莫210D(680HP)引擎,制造中途又换装新的HPAIII螺旋桨。

Ju 87A-2当时德国空军计划编成6个俯冲轰炸团,有4个装备Ju87“斯图卡”,它们是I./St.G.162、II./St.G.162、I./St.G.262和I./St.G.165。每团拥有36架Ju87,各团部另有3架。

Ju87A-1在空载时最高时速320公里,挂250公斤炸弹时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时速航程998公里。

1937年初春,I./St.G.162“殷麦曼”轰炸团将老式Hs123轰炸机换成了Ju87,同年改名为St.G.163并加入“兀鹰军团”开赴西班牙参加该国内战。从这时起,Ju87将起落架罩缩小成为二段式,这种起落架罩成为大部分“斯图卡”的标准装备。

1937年后半,Ju87A-2出现。它使用带2段变速的尤莫210Da引擎,飞行员和机枪手拥有"EiV”联络装置。A-2还将方向舵的边角改得更圆滑。

随着强力的尤莫211A1(1,000HP)引擎研制成功,容克斯从1937年后半年开始重新设计斯图卡的机身部分,并以V7型为基础制造了10架称为B-0型的样机。它使用容克斯VS5或VS11型木制螺旋桨。

Ju 87B-1,近处为29-8号,远处为29-7号与A型相比,B系列除了机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动。由于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驾驶员和机枪手都在舱内也可以携带500公斤炸弹;另在每侧机翼下面新增的2个挂弹架更增加了4枚50公斤炸弹的携带量(但是这时机腹炸弹最重只能为250公斤,也就是说总载弹量最大为500公斤);在左翼加装的MG17型机枪也加强了空中生存能力。

J 87B-2在东部战线,机翼下挂有50公斤SC50炸弹B系列最早的生产型—B-1型于1938年10月开始下线,它使用功率更加强劲的燃料直喷式尤莫211Da(1,200HP)引擎,一共生产出952架之多。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在欧洲燃起之时,德国空军拥有9个俯冲轰炸团的斯图卡、加上海军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总共是348架,其中有300架能够作战。Ju87B“斯图卡”向波兰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第一枚炸弹,在历时4个星期的波兰战役中被敌军地面火力击落的斯图卡仅有31架。

1940年夏季,后续型号B-2型研制成功。它沿用了B-1型的引擎但是改用更宽的容克斯VS11型木制螺旋桨,另加装了推进式排气管和油压式散热器挡板。在只乘坐1人的情况下B-2型能够携带1,000公斤炸弹。此外还有2种装备供择其一安装:FuG25型敌我识别装置或者PeilGIV型测向仪(装备在机身下)。

在野战工厂按部队要求还改装了一批Ju87B系列称为U系列,其中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U-2型、额外追加装甲用作近距离支援的U-3型、装有滑橇的U-4型,和装备滤砂器和生存部品的Trop型即非洲热带型。

早期斯图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过短,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容克斯公司紧急研制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侧机翼内加装150升油箱并在翼根处加装250升油箱,此外还备有容量300升的副油箱一个,虽然航程大增但是载弹量锐减至仅250公斤。1940年春季利用B-1型改装的Ju87R-1参加了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战斗,1941年利用B-2型改装的Ju87R-2也首次出现在地中海战场。此外,亦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Ju87R-3和热带型的Ju87R-4投入战斗。

Ju 87C-1舰载机,机翼已经折叠1938年,德军决定为在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配备俯冲轰炸机大队,为此特别开发了舰载型Ju87C。此型号以B型为基础加装了离舰弹射装置、着舰钩和气囊(可在水面迫降时保护乘员),最大的特点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抛弃。和很多舰载机一样,Ju87C的机翼可以手摇折迭以节省空间,翼尖被削平所以机宽比B型短了80厘米。C型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装了300升副油槽(比R型要早)。

由于Ju87C没有立即投产,因此1938年12月编成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都装备Ju87A。直到1939年夏季才有10架Ju87C-0型(试生产型)出厂并配备到第4舰载俯冲轰炸大队。

当1939年欧战爆发时已经完成了85%的"齐柏林伯爵号"在开战1个月后停工,它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因此Ju87C的量产型Ju87C-1全部以B-2型的标准制造并算在B-2型的订单内。

早在欧战爆发之前容克斯公司已经着手准备Ju87的后继机种,这种新型飞机被称为Ju187。因此特别准备了Ju87F型这一序号作为过渡型号,但是F型在设计之初就被中止,容克斯公司综合了F型的初期技术加上几年来积累的战斗经验开发出斯图卡家族中最重要的型号—Ju87D系列。

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区,Stab II./St.G2的君特-施密特中尉的Ju 87D-11940年5月,Ju87D-1定型。由于原定使用的尤莫211F型引擎因故拖延,而采用了1400HP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观上最显着的特征是进气口后移。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变得更加流畅。但是由于开发上也出现了拖延,所以早期的Ju87D-1沿用旧式B型的起落架。D系列的机身装甲和后部武装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机身下最多可以搭载1,800公斤炸弹!每侧机翼下的挂弹架可以携带1枚250公斤炸弹或2枚50公斤炸弹,同时留有很多可选备件以供随时挑选安装—包括副油槽、天线、滑橇、消焰器、滑翔机拖曳装置和热带装备等。在座舱后部的机背装有覆盖在透明材料中的PeilGIV测向仪。

德国空军于1941年6月发出了1,037架Ju87D-1的订单,容克斯公司从7月开始交货。随后的D-2型则意欲贯彻进一步强化武器的理念,但在计划阶段就被中止。

在Ju 87D-2两侧机翼安装人员运输舱的应急运输型Ju87D-3型是针对越来越强的地面炮火而设计的装甲强化型,虽然是和D-1同时发展的但在1942年5月才被投入实战并大获成功。中期生产的Ju87D-3取消了一直以来装备在起落架上用来发出尖啸以恐吓敌军的警笛,并在机身上做了一些换装金属零件之类的小改动。Ju87D-3一共制造了1,559架之多。

正在安装炸弹的Ju 87DJu87D-4型为鱼雷机,但是仅使用Ju87D-1改制出一架供测试。之后D-4型发展为Ju87E型,在利用B型和D型改装测试之后,容克斯公司在1942年夏季得到了115架Ju87E鱼雷机的订单。

Ju87D-5是最后一种俯冲轰炸型的“斯图卡”。它的机翼延长并将机翼武器加强为MG151型20毫米炮,机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弹处理。Ju87D-5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至1944年7月共出厂780架。

1944年春季的一个拂晓,在苏联境内准备出击的Ju 87D-7Ju87D-7和D-8型是分别由D-3和D-5型改装而成的夜间对地攻击机,由于装备了消焰排气管而取消了散热器挡板,使用1500HP的尤莫211P引擎。Ju87D系列是斯图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产量最多的。

Ju87G型是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强力苏联坦克而开发的专用反坦克型,在每侧机翼下部吊挂一门Flak18型37毫米反坦克炮。有用D-3型改制的G-1型和用D-5型改制的G-2型,由于装载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D型原有的挂弹架、散热器挡板、副油槽和氧气泵。就是这样弹药还是不够—每次升空只能携带12枚37毫米炮弹。Ju87G型上最着名的坦克杀手鲁德尔首次使用Ju87G原型机在克里米亚与苏军作战,但是G型大规模参战则是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

Ju 87H把Ar 96的座舱倒过来安装作为后座舱Ju87H型为教练型。特征是改用Ar96型飞机的后部座舱而使原先面向后方的座位面向前,这里是供教官使用,装备有两套操作系统以便教学之用,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还特别改动了后部挡风玻璃。

出口

Ju87K并不是专有序号,它表示出口型。

1937年有2架Ju87A-2出口给日本,称为K-1型。日军在航空博览会将它展示后就一直放置在一个名叫的"所泽"的基地堆灰,从未拿出来用过,1940年出口给匈牙利的2架Ju87B-2称为K-2型,1941年出口给保加利亚的12架Ju87R-2称为K-3型。1942年出口给匈牙利的4架Ju87A-2称为K-4型。此外,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空军都使用过斯图卡,而据信西班牙也曾小批装备。

⑧ 鱼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它是采用哪种发动机的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它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鱼雷雷身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避免航行对阻力太大。图6-7所示是线导鱼雷的外形和结构。它的前部为雷头,装有炸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鱼雷的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在港口和狭窄水道两岸,也可以从岸上发射。鱼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为70~90千米/时。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 “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雷”。几乎与卢庇乌斯和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50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1960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 “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70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研究、改进和制造,目的是使鱼雷更轻便,进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标的能力。

⑨ 鱼雷发明一百多年,身经百战,为何全世界只有9个国家能造鱼雷

鱼雷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里作战的导弹,所以鱼雷属于非常精密的武器,而且由于潜艇的体积约束还有大海的压强这些,想要研制出鱼雷并且能工在海里面成功打击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来说,独立的火控雷达和导弹本身就能组成简单的反舰导弹系统,而潜艇的鱼雷则需要声纳、数据处理、专用鱼雷发射管甚至潜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实现准确的命中。

⑩ 纳粹德国的爆破手研究室13的别隆采圆盘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别隆采圆盘”采用了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在飞行器的周围共装置了12台这种发动机。它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不断大量地吸入空气,因此在飞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区,从而为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1945年2月19日,这架耗资数百万的飞行器终于进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令人震惊的是,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它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飞速度高达2200公里/小时。同时它还可以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

阅读全文

与德国鱼雷机怎么生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