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贝拉在南京抗战的时候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历史的一个见证人,并记录了当时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虽然他是德国人,但他也救不了许多中国人,他也是显得那样的无力。但他的正义感使他显得高大了许多。
㈡ <h1>疯狂的法西斯德国军队对阿尔巴尼亚解放区做了什么
疯狂的法西斯德国军队从1943年开始,第一次对解放区发动了近3个月的围剿,解放区成了可怕的屠场,士兵的尸体随处可见,围剿一直至1944年才暂告结束,然而,5月底又以3.3万人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围剿。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顽强不屈,艰苦奋战,粉碎了德军的围剿,打死打伤德军约3000人。5月24日,阿民族解放阵线在南部城市帕尔梅特召开首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成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选出了委员会。10月22日,在贝拉特举行的第2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称阿尔巴尼亚临时民主政府。
㈢ 83年前一德国人救了25万中国人,现后人向我国求药,结果如何
引言
《谁氏子》有言:“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也一定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对中国人而言,知恩图报是一种非常良好的美德,而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之下,自古以来,凡是对中国有过帮助的人,也都会得到我国的正面回馈。虽然说中国早就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但中国人民也从未忘记那些传统美德,现如今,中国也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往来关系。
在八十三年前,有一位德国人来到了中国,并成功拯救了二十五万中国人,现如今,这位中国救星的后人也在困境中向中国求药。那么,对于这位德国人而言,他究竟为中国人民做过怎样的贡献?在面对其后人的求助信息,我国政府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结语
在了解到约翰·拉贝的故事之后,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虽然说在那个年代中,中国人民是处于一种较为弱势的地位的,但是,作为德国人的约翰·拉贝却并没有对中国人予以任何的偏见,与之相反的是,面对日军方面的仇杀,约翰·拉贝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更多的中国人民。
可以说,正是因为约翰·拉贝在八十三年前的善举,因此,其后人才能够得到中国人的帮助。从我国政府对于约翰·拉贝后人的支援中也能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于曾经的恩人是非常感激的,而无论他们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中国能够做到,那么我们便会竭尽全力地予以帮助。
㈣ 卡里姆·贝拉拉比的介绍
卡里姆·贝拉拉比(Karim Bellarabi,1990年04月08日)是一名摩洛哥裔德国足球运动员,20岁参加德丙比赛,开始职业生涯,2010年被召入德国U21国家队,2011年1月12日转会德甲勒沃库森,签约至2014年6月30日。他天赋出众,是一名有发展潜力的球员。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2日2时45分欧洲杯预选赛D组第2轮在华沙国家体育场开始1场角逐,德国客场0比2负于波兰,勒沃库森新人贝拉拉比上演国家队处子秀1。
㈤ 德国商人救下25万中国人,这人是谁我国是如何报恩的
这人是贝拉;贝拉后世的家族中可能出现了新冠疫情患者,向我国大使馆求救,最后我国大使馆免费帮助贝拉的家族度过困难。
㈥ 贝拉·古特曼的球员生涯
古特曼是MTK布达佩斯在1920年代初期的一名重要成员。他与曼迪·久拉并肩作战,帮助MTK布达佩斯赢得了1920年和1921年的匈牙利足球甲级联赛冠军。1922年,为逃离反犹太主义的霍尔蒂·米克洛什政权,古特曼移居至维也纳,并加盟当地的犹太人球队维也纳力量。1925年,他又随维也纳力量赢得了奥地利足球锦标赛的冠军。1926年4月,维也纳力量远渡重洋来到纽约,开始他们为期10场的美国巡回比赛,并在5月1日有约46,000人于纽约波罗体育场观看了他们参加的美国足球联赛比赛。
巡回比赛过后,古特曼和几个队友决定继续留在美国。在最初为布鲁克林流浪者效力后,他被美国足球联赛球队纽约巨人签入,并在两个赛季中出场83次,射入2球。1928年,纽约巨人作为美国足球联赛及美国足球协会纠纷中的一部分而被前者停牌。古特曼遂随纽约巨人加入了东部足球联赛,但他很快便转投纽约力量——一支由前维也纳力量球员组建的球队。1929年,古特曼帮助球队夺得美国公开杯冠军。球队在1930年与布鲁克林力量合并后又改称力量全明星队。古特曼在1930年秋季再度加盟纽约巨人,后者在当时已经改称纽约足球俱乐部。而在1931年春季,古特曼又重返力量全明星队,并在那里结束其球员生涯。除了踢足球,古特曼还在纽约经营一家地下酒吧,而在经历了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几乎令他一无所有。 古特曼在1921年至1924年间共代表匈牙利国家足球队出场6次,在1921年6月5日对阵德国的首秀中,古特曼即射入1球,并帮助球队以3比0取胜。同月,在对阵南德11人(Southern Germany XI)的比赛中,古特曼也获得了出场机会。他的其余4次出场都是在1924年5月完成,分别对阵瑞士、萨尔、波兰和埃及,其中后两场为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会比赛。在奥运会的赛事筹备期间,古特曼对匈牙利的随行官员比球员更多而表示抗议。他还抱怨酒店的安排更适合社交活动而非备战,为了表达不满,他甚至在官员下榻的门前挂上死老鼠。 青年队1917–1919托雷克维斯职业俱乐部* 1919–1921MTK布达佩斯1922–1926维也纳力量96(8)1926布鲁克林流浪者1926–1929纽约巨人83(2)1929–1930纽约力量21(0)1930纽约足球俱乐部22(0)1931–1932力量全明星50(0)1932–1933维也纳力量4(0)赛季 俱乐部 号码 出场 进球 国家 联赛等级 排名 1933/34 维也纳力量 4 0 奥地利 1 10 1932/33 梅斯 1 0 法国 1 9 1926/27 维也纳力量 2 0 奥地利 1 9 1925/26 维也纳力量 22 4 奥地利 1 7 1924/25 维也纳力量 16 0 奥地利 1 1 1923/24 维也纳力量 20 3 奥地利 1 6 1922/23 维也纳力量 24 1 奥地利 1 7 国家队1921–1924匈牙利4(1)
㈦ 贝拉·塔尔的相关报道
地狱来的男人
如果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擅长表现长镜头的诗意,罗伯特·布列松有着最干净、最简洁的美学风格,约翰·卡萨维茨对场面调度和人物面孔的刻画具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感,那么,贝拉·塔尔则是三人的延续,同时又是集大成者。
1955年,出生于匈牙利佩奇(Pécs)的贝拉·塔尔是继上世纪60年代米洛斯·杨索之后匈牙利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曾在2005年度英国《卫报》“世界最重要导演”的评选中位列第13,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电影大师”。社会的变迁、政治的动荡以及在艺术上的执着追求,都增添了塔尔生命中浓厚的传奇色彩。
与大多大器晚成的导演相比,塔尔的艺术生涯开始较早。16岁时,他就已经用8毫米的摄像机开始拍片,尝试用独立视角拍摄了一部吉普赛工人写信给共党高层,表示想要离开祖国的纪录片。由于影片所渗透出的强烈政治倾向惹恼了当局,塔尔锒铛入狱。然而,他并未被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所吓倒,出狱后不久就完成了自己的首部剧情片《家庭公寓》。该片使塔尔一鸣惊人。随后,他一边在电影学院进行系统学习,一边继续执着于艺术领域的探索。
从1979年起,塔尔拍摄了一系列具有社会主义写实风格的影片,如《家庭公寓》、《局外人》、《积木人生》等,并从《五个人的幽闭恐惧症》开始,在电影形式上转向超写实风格,1988年拍摄的《天谴》更使他真正为西方主流艺术电影人群体认可并接受。但迫于政治压力,塔尔与作为影片剪辑师的妻子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德国逗留一年,后在祖国电影人的盛情邀请下,回国拍摄了轰动世界影坛的经典巨制——《撒旦探戈》。该片征服了众多电影人,美国导演加斯·范桑特就是通过本片成为塔尔的忠实影迷,并在该片的启发下拍摄了《痞子逛沙漠》和《大象》等广受好评的作品;美国着名学者苏珊·桑塔格也盛赞《撒旦探戈》是“过去十五年来最经典、成就最高的一部电影”。
至此,塔尔的艺术生涯达到巅峰。
浸淫在忧伤的诗意世界
我百分百肯定,电影应该有更多层面,不只关于人的故事,还有影像、气氛、时间——“时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也许,我(的长镜头)在摄影机内剪接,而非在剪接台上。你看看那些镜头,我们总是由特写开始,然后再拍风景,最后才回到角色上。我喜欢把不同元素连结起来,并用长镜头叙述。
——贝拉·塔尔
《家庭公寓》
作为塔尔的首部剧情长片,《家庭公寓》以纪录片式的写实手法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妇因住房问题所导致的生存困境。片中大量特写和近景镜头为日后塔尔的影片风格定下了基调。影片中洋溢着“欢乐的忧伤”,显示了塔尔对人们现实生活的细微观察,同时也体现了他“不当导演就做哲学家”的思想力度。
《局外人》
影片延续了塔尔一贯的写实风格。片中主角是一个被朋友戏称为“贝多芬”的小提琴家,不稳定的生活与错综的情爱关系,展现了社会的广度与人性的厚度。影片采用非职业演员、现场即兴对白、手持拍摄等手法,恰到好处地折射出当时东欧的社会面貌与人际交往的真实情况。影片杀青后,塔尔对媒体表示:“我的电影就是对匈牙利政治体制的反抗,对当时匈牙利电影的反抗。匈牙利电影里有太多垃圾、谎言。我们不用去敲门,干脆破门而入吧!我们将带来新鲜的、真实的事物。”
《五个人的幽闭恐惧症》
影片深受史特林堡“梦幻剧”的剧场风格和伯格曼心灵病态的“室内剧”电影特质的影响,一改熟悉的纪录片风格,进而转向带有魔幻性的写实主义风格,标志着塔尔艺术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影片采用普希金的诗句开场,讲述了在一群“边缘化”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精心设计的构图、色彩,以及奇特的拍摄角度,将这群困兽般的人物残酷而逼真地刻画出来。
《撒旦探戈》
这是塔尔最具代表性的影片,亦是他长镜头美学达到极致的完美体现。影片长达7小时15分钟,采用了“前六步后六步”的探戈舞步结构,穿插讲述了匈牙利集体农庄解体后的村民寻求出路的故事。超乎寻常的长镜头、精准的场面调度勾勒出一幅幅诗一般的画面:牛群穿越废墟般的小镇、残破斑驳的外墙与牛棚、完全被泥沼与绵绵不绝的雨水隔绝的小镇……每一场景单独品味都足以称得上是摄影史上的杰作。
《鲸鱼马戏团》
《鲸鱼马戏团》是塔尔最引人入胜的佳作之一。影片前后耗时四年,与7位摄影师合作,以不同的摄影风格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段落。超过600名的非职业演员本色出演,呈现了早期纪录剧情片式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匈牙利某破旧而荒颓的小镇,因马戏团的到来而引发出的奇异古怪的景象。在这部充满戏剧性与天才象征意义的影片中,只有39个长镜头,片中的鲸鱼成为塔尔象征的载体。在这条凄厉且骇人的巨鲸身上,我们看到了塔尔对东欧社会现况“边缘化”处境的敏锐洞察力和无以伦比的艺术化表现力。
《伦敦来的男人》
影片改编自乔治·西默农的同名小说,并延续了《撒旦探戈》以来的美学风格,无论是长镜头、黑白摄影、看起来感觉粗糙的画面,还是营造出来的故事氛围,都可以看作是《撒旦探戈》的姊妹篇。在这部称得上是“长镜头教科书”的作品中,即使场景、人物相同,也没有任何两个长镜头的起落、调度是完全一致的。塔尔用母语般的长镜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破案故事。一如塔尔的一贯作风,132分钟的影片只用了29个镜头就搞定了,缓速却流畅的运镜过程中,演员走位与画面构图都维持着高度的协调美感,令人称绝。至此,人们对塔尔的才华只能用“瞠目结舌”四个字来形容。
爱人、良友、知音
我们得重新建立团队,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互相理解,我们不需要说太多。我觉得自己有时是一个傻子。当你是一个导演,你不可能一个人单独做电影,你需要一些人的精力,每个人都必须在那里,我需要他人的个性,我需要他人的慷慨。
——贝拉·塔尔
塔尔说:“我讨厌彩色电影,因为它总是很虚假。你知道,绿色不是真正大自然的绿色, 红色像有点带血液的样子,总是有些不对劲,所以我对自己说,我只拍摄黑白电影,使用黑白两种纯净的颜色。刚开始你会觉得我的电影可能有点‘矫饰’,但是过了不久以后,你会发现这是电影真正的颜色。”显然,今天的塔尔是一个固执的老头,但作为一个思想不羁的天才,想来在初出茅庐时也很难掩盖骨子中的那份“唯我独尊”。做电影则需要一个团队,大家各司其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那么,分歧与争论在所难免,当灵感出现交锋、智慧达成碰撞时,塔尔和他的团队将如何面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检阅一下贝拉·塔尔的麾下爱将吧!
爱人——剪接师Agnes Hranitzky
“我们一直亲密无间,她总是电影的核心人物。你知道她的功能是什么吗?所有决定都要经过她的审度。她可不只是什么剪接师、合导、合编这么简单,她是真正的电影人。”塔尔如是说。
Agnes Hranitzky不仅是塔尔影片的剪辑师,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从塔尔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异乡人》开始,她就一直负责剪辑工作。而塔尔影片中的那些令人瞠目的长镜头和节奏感,很多时候都是他们两人在拍摄现场就已经决定好的。
良友——编剧Laszlo Kransznahorkai
Laszlo Kransznahorkai是匈牙利的着名作家,他的作品被业内形容为“用黑色江河般浩瀚的文字写成的熔岩般缓动的故事”。这种表意晦涩、逻辑复杂的文风刚好与塔尔的诗意长镜头语言具备同样内敛深邃的气质。而塔尔追求象征寓意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好与Laszlo Kransznahorkai“臭味相投”,促成了两人的首次合作——《炼狱人间》。
他们既是工作伙伴,亦是生活良友,相同的艺术追求与品位达成了两人一次又一次的合作。1985年,塔尔将Laszlo的小说《撒旦探戈》改编为惊动世人的同名影片,两人身上共同流淌着的 “匈牙利血液”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彰显。1989 年,同样改编自Laszlo小说《反抗的忧郁》的影片《残缺的和声》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一直追求的那种“形而上”,只不过表达起来比以往更黑暗、更骇俗。
知音——配乐师Mihaly Vig
Mihaly Vig是塔尔的御用作曲人,从《秋天年鉴》开始他便担当了其大部分作品的配乐工作。Mihaly Vig擅长采用简单的配器,这一点恰恰暗合了塔尔式的简约主义风格。无论是低调的电子合成器,朴素的吉他、钢琴、萨克斯管,抑或简单的敲击乐器,都只是如留白般地出现在影片之中,绝不喧宾夺主。
在Mihaly Vig的众多配乐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手风琴的运用。《撒旦探戈》一片中,May I Have this Tango一曲便是由手风琴反复奏响,洋溢着那种醉生梦死的忘情,生动刻画出男女主人公相互谄媚、调情、荒唐,又透着绝望的情绪。而《炼狱人间》中的一曲Over and Done ,则让观众彻底跌入女伶那充满磁性的歌声里,怅然若失。至于片中其他两首曲子Circle DanceⅠ 与StringQuartetⅠ ,更是将塔尔作品里的忧伤颓靡气质几近完美地渲染出来。
才华是一把双刃剑
才华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气势如虹,亦能见血封喉。
贝拉·塔尔孤傲的艺术个性不仅使自己受到了惩罚,更加可悲的是,由于他的“任性”或许会连累更多的“电影人”。
电影害死制片人
2005年2月,法国着名艺术电影制片人、欧洲电影学院2004-2005年度主席恩伯特·巴尚在巴黎办公室中自缢身亡。原因很简单,贝拉·塔尔的新片《伦敦来的男人》将巴尚苦心费力筹集来的数百万欧元在开机不过几天就花得精光,害得这位焦头烂额的制片人不仅搭上了全部财产,最终因此走上绝境。
巴尚作为一个痴迷于艺术电影的激进分子,似乎从来对商业上的成功不屑一顾。即便他也曾试图做一些比较盈利的工作,比如,他是默歉德·艾佛瑞电影公司(Merchant Ivory Proction)的法国合作伙伴,参与并制作了《四重奏》(Quartet)、《不羁的巴黎 》(Jefferson in Paris)等影片,仍是念念不忘把赚来的有限收入投入到冷僻的艺术电影事业中去。
这位抢救了大量艺术电影的制片人,却被一部“作品”给逼死了,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悼念亡友的礼物
在电影圈用自己的作品来纪念亡友的,不止塔尔一人,但他无疑是最特别,也最有成就的一位。
塔尔曾经说过:“这些都是不幸的,并非什么好事,我宁愿不把电影献给任何人”,但这恰恰是纪念亡友的最佳祭文。《撒旦探戈》献给了一位名叫Alf Bold的绅士,他是塔尔的密友,曾经在柏林的Arsenal工作,亦是一位出色的电影节策划人。1993年,Alf Bold不幸去世,塔尔特意将这部影片献给这位和善的友人。影片《沉睡的和声》献给了匈牙利的指挥家Juminak。而《伦敦来的男人》则是献给因他而自杀的巴尚。
㈧ 约翰贝拉这篇电影主要讲了什么500字
是约翰·拉贝吧?
他虽是一个纳粹党员,但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拯救了许多的中国人。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就在这黑太阳照耀的古城废墟上,拉贝这个德国人勇敢地担起了庇护中国百姓的重任,他与其它几位德国好友共同创立了南京城内的安全区,收容了为数二十万的难民,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与日方多次交涉,终于为安全区争取到了日方的承认。但是虚伪的日本人依然多次骚扰安全区,甚至还枪杀了安全区医院内的两名医生与三名护士,将战俘杀害后尸体堆在安全门口,对拉贝等人实行的人道主义救援百般阻扰,运大米进入安全区都要交一万元的关税。但是以拉贝为首的德国人民面对日方的淫威却毫不屈服,多次与日方斗智斗勇,最终终于坚持 到了国际官方的到来,为安全区争取了国际公认的合法权利。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求采纳,多谢。
㈨ 5岁通晓8门语言3种语系是真的吗
前不久,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走红,让6岁的阿拉贝拉俨然成为了一位小明星。而在随后,美国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的两位女儿朗读中国古诗的视频也在网络走红。
国内网友在震惊“感觉自己才是外国人”之余,也纷纷调侃道:特朗普的网红外孙女可算是遇到劲敌了……
其实在俄罗斯,还有一位语言“神童”。在2016年,因俄罗斯一档节目的播出,年仅4岁就通晓7门语言的俄罗斯小女孩贝拉·德维亚基娜就火了。
要知道,联合国目前的官方语言仅有5门,而小小年纪的贝拉却已掌握了7门语言。除了母语俄语,她还会说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以及阿拉伯语,不只是说,贝拉还能使用这些语言进行流利的交流。
不只是语言天赋,小贝拉的知识量也令人惊叹。比如,当说中文的小姐姐问道:“我们用什么来呼吸?”贝拉很自然地回答:“我们用肺呼吸。”
今年,5岁的贝拉入选BBC 2017年度全球百大杰出女性,成为年龄最小的入选者,入选系列为“识字率”。除此外,令人惊讶的是,她又掌握了一门新的外语——意大利语。如今,5岁的贝拉已经掌握8门语言。
对于孩子的未来,尤利娅说:“其实我们没有任何计划和想法。在我们心中最重要的是,贝拉自己能够找到生活的重心,并从中获得乐趣。”
㈩ 库恩·贝拉的革命历程
库恩·贝拉,匈牙利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着名活动家,匈牙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之一。 匈牙利共产党的成立,开始了匈牙利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匈牙利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自己的活动方针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由于匈牙利共产党在工农兵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许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和左派社会民主党人都转向共产党,共产党的影响和威信日益提高。以卡罗利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害怕日益发展的革命,对共产党人发动了进攻。1919年2月21日,库恩·贝拉和党中央委员会其他多数委员被捕入狱。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仍然继续领导着革命运动。在革命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政府被迫辞职,把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已无力单独组织政府,3月21日同被囚禁在狱中的匈牙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进行谈判,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实现两党合并。同时宣告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革命政府由主席和13个人民委员和17个副委员组成。库恩,贝拉任外交人民委员,列宁说:这位备受迫害、诽谤和侮辱的匈牙利布尔什维克,现在事实上是匈牙利苏维埃政府的领导者。
匈牙利苏维埃政权只存在了133天,它被协约国武装干涉者、地主资产阶级反革命分子和社会民主党叛徒的联合力量扼杀了。革命失败后,库恩·贝拉流亡到奥地利,在那里被逮捕。但很快就被释放了,又重返苏维埃俄国。库恩·贝拉回到俄国后,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0年被任命为红军南方战线军事委员会委员,在消灭弗兰格尔白卫军后,他又担任克里米亚革命委员会主席。1921年在德国时,曾组织德国无产阶级的三月运动。1921-1923年在乌拉尔担任党的领导工作。1923年9月起任俄共(布)中央驻俄共青年团的全权代表。曾积极参加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活动。从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起,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在霍尔蒂法西斯专政时期,库恩·贝拉是地下的匈牙利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列宁逝世后,共产国际委托他用外国文字出版和传播列宁的着作。1927年11月7日,在苏联之友大会上被授予红旗勋章。1928年4月,库恩·贝拉在维也纳再次被捕,在国际革命无产阶级压力下,被释放,又回到苏联。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中,库恩被关进集中营,后被处决。对于他被处决的时间至今仍有争论,按大英网络全书为1939年11月30日。 库恩·贝拉还论述了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意义。他指出:我们赢得的那段时间,尽管付出了难以补偿的代价,但在匈牙利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它推动了邻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化。由此可见,我们没有白白地战斗,我们没有白白地牺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斗争,援助了当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和武装干涉的苏维埃俄国。库恩·贝拉指出:在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所处的内外局势都十分艰难的时刻,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不仅给了国际反革命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并且还拖住了这股反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