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JU-87轰炸机有哪些型号
1937年初开始生产第一种正式量产型Ju87A-1,它使用尤莫210D(680HP)引擎,制造中途又换装新的HPAIII螺旋桨。
Ju 87A-2当时德国空军计划编成6个俯冲轰炸团,有4个装备Ju87“斯图卡”,它们是I./St.G.162、II./St.G.162、I./St.G.262和I./St.G.165。每团拥有36架Ju87,各团部另有3架。
Ju87A-1在空载时最高时速320公里,挂250公斤炸弹时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时速航程998公里。
1937年初春,I./St.G.162“殷麦曼”轰炸团将老式Hs123轰炸机换成了Ju87,同年改名为St.G.163并加入“兀鹰军团”开赴西班牙参加该国内战。从这时起,Ju87将起落架罩缩小成为二段式,这种起落架罩成为大部分“斯图卡”的标准装备。
1937年后半,Ju87A-2出现。它使用带2段变速的尤莫210Da引擎,飞行员和机枪手拥有"EiV”联络装置。A-2还将方向舵的边角改得更圆滑。
随着强力的尤莫211A1(1,000HP)引擎研制成功,容克斯从1937年后半年开始重新设计斯图卡的机身部分,并以V7型为基础制造了10架称为B-0型的样机。它使用容克斯VS5或VS11型木制螺旋桨。
Ju 87B-1,近处为29-8号,远处为29-7号与A型相比,B系列除了机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动。由于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驾驶员和机枪手都在舱内也可以携带500公斤炸弹;另在每侧机翼下面新增的2个挂弹架更增加了4枚50公斤炸弹的携带量(但是这时机腹炸弹最重只能为250公斤,也就是说总载弹量最大为500公斤);在左翼加装的MG17型机枪也加强了空中生存能力。
J 87B-2在东部战线,机翼下挂有50公斤SC50炸弹B系列最早的生产型—B-1型于1938年10月开始下线,它使用功率更加强劲的燃料直喷式尤莫211Da(1,200HP)引擎,一共生产出952架之多。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在欧洲燃起之时,德国空军拥有9个俯冲轰炸团的斯图卡、加上海军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总共是348架,其中有300架能够作战。Ju87B“斯图卡”向波兰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第一枚炸弹,在历时4个星期的波兰战役中被敌军地面火力击落的斯图卡仅有31架。
1940年夏季,后续型号B-2型研制成功。它沿用了B-1型的引擎但是改用更宽的容克斯VS11型木制螺旋桨,另加装了推进式排气管和油压式散热器挡板。在只乘坐1人的情况下B-2型能够携带1,000公斤炸弹。此外还有2种装备供择其一安装:FuG25型敌我识别装置或者PeilGIV型测向仪(装备在机身下)。
在野战工厂按部队要求还改装了一批Ju87B系列称为U系列,其中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U-2型、额外追加装甲用作近距离支援的U-3型、装有滑橇的U-4型,和装备滤砂器和生存部品的Trop型即非洲热带型。
早期斯图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过短,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容克斯公司紧急研制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侧机翼内加装150升油箱并在翼根处加装250升油箱,此外还备有容量300升的副油箱一个,虽然航程大增但是载弹量锐减至仅250公斤。1940年春季利用B-1型改装的Ju87R-1参加了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战斗,1941年利用B-2型改装的Ju87R-2也首次出现在地中海战场。此外,亦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Ju87R-3和热带型的Ju87R-4投入战斗。
Ju 87C-1舰载机,机翼已经折叠1938年,德军决定为在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配备俯冲轰炸机大队,为此特别开发了舰载型Ju87C。此型号以B型为基础加装了离舰弹射装置、着舰钩和气囊(可在水面迫降时保护乘员),最大的特点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抛弃。和很多舰载机一样,Ju87C的机翼可以手摇折迭以节省空间,翼尖被削平所以机宽比B型短了80厘米。C型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装了300升副油槽(比R型要早)。
由于Ju87C没有立即投产,因此1938年12月编成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都装备Ju87A。直到1939年夏季才有10架Ju87C-0型(试生产型)出厂并配备到第4舰载俯冲轰炸大队。
当1939年欧战爆发时已经完成了85%的"齐柏林伯爵号"在开战1个月后停工,它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因此Ju87C的量产型Ju87C-1全部以B-2型的标准制造并算在B-2型的订单内。
早在欧战爆发之前容克斯公司已经着手准备Ju87的后继机种,这种新型飞机被称为Ju187。因此特别准备了Ju87F型这一序号作为过渡型号,但是F型在设计之初就被中止,容克斯公司综合了F型的初期技术加上几年来积累的战斗经验开发出斯图卡家族中最重要的型号—Ju87D系列。
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区,Stab II./St.G2的君特-施密特中尉的Ju 87D-11940年5月,Ju87D-1定型。由于原定使用的尤莫211F型引擎因故拖延,而采用了1400HP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观上最显着的特征是进气口后移。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变得更加流畅。但是由于开发上也出现了拖延,所以早期的Ju87D-1沿用旧式B型的起落架。D系列的机身装甲和后部武装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机身下最多可以搭载1,800公斤炸弹!每侧机翼下的挂弹架可以携带1枚250公斤炸弹或2枚50公斤炸弹,同时留有很多可选备件以供随时挑选安装—包括副油槽、天线、滑橇、消焰器、滑翔机拖曳装置和热带装备等。在座舱后部的机背装有覆盖在透明材料中的PeilGIV测向仪。
德国空军于1941年6月发出了1,037架Ju87D-1的订单,容克斯公司从7月开始交货。随后的D-2型则意欲贯彻进一步强化武器的理念,但在计划阶段就被中止。
在Ju 87D-2两侧机翼安装人员运输舱的应急运输型Ju87D-3型是针对越来越强的地面炮火而设计的装甲强化型,虽然是和D-1同时发展的但在1942年5月才被投入实战并大获成功。中期生产的Ju87D-3取消了一直以来装备在起落架上用来发出尖啸以恐吓敌军的警笛,并在机身上做了一些换装金属零件之类的小改动。Ju87D-3一共制造了1,559架之多。
正在安装炸弹的Ju 87DJu87D-4型为鱼雷机,但是仅使用Ju87D-1改制出一架供测试。之后D-4型发展为Ju87E型,在利用B型和D型改装测试之后,容克斯公司在1942年夏季得到了115架Ju87E鱼雷机的订单。
Ju87D-5是最后一种俯冲轰炸型的“斯图卡”。它的机翼延长并将机翼武器加强为MG151型20毫米炮,机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弹处理。Ju87D-5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至1944年7月共出厂780架。
1944年春季的一个拂晓,在苏联境内准备出击的Ju 87D-7Ju87D-7和D-8型是分别由D-3和D-5型改装而成的夜间对地攻击机,由于装备了消焰排气管而取消了散热器挡板,使用1500HP的尤莫211P引擎。Ju87D系列是斯图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产量最多的。
Ju87G型是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强力苏联坦克而开发的专用反坦克型,在每侧机翼下部吊挂一门Flak18型37毫米反坦克炮。有用D-3型改制的G-1型和用D-5型改制的G-2型,由于装载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D型原有的挂弹架、散热器挡板、副油槽和氧气泵。就是这样弹药还是不够—每次升空只能携带12枚37毫米炮弹。Ju87G型上最着名的坦克杀手鲁德尔首次使用Ju87G原型机在克里米亚与苏军作战,但是G型大规模参战则是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
Ju 87H把Ar 96的座舱倒过来安装作为后座舱Ju87H型为教练型。特征是改用Ar96型飞机的后部座舱而使原先面向后方的座位面向前,这里是供教官使用,装备有两套操作系统以便教学之用,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还特别改动了后部挡风玻璃。
出口
Ju87K并不是专有序号,它表示出口型。
1937年有2架Ju87A-2出口给日本,称为K-1型。日军在航空博览会将它展示后就一直放置在一个名叫的"所泽"的基地堆灰,从未拿出来用过,1940年出口给匈牙利的2架Ju87B-2称为K-2型,1941年出口给保加利亚的12架Ju87R-2称为K-3型。1942年出口给匈牙利的4架Ju87A-2称为K-4型。此外,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空军都使用过斯图卡,而据信西班牙也曾小批装备。
❷ 二战中,德国的轰炸机王牌是谁啊
汉斯乌尓里希鲁德尔上校,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驾驶员,单机击毁519辆坦克。
❸ 二战中使用过哪些战斗机如:喷气式飓风式
太多,只能列举主要参战国的主力机种。
美国
战斗机
P-35
P-35是美国陆军航空地第一架单座战斗机,由塞维尔斯基公司设计生产,第一次军购订单77架。
全金属结构,全封闭座舱,伸缩起落架,气冷发动机,两挺0.30英寸,两挺0.50英寸机枪;
最大出力 1050马力
长 8.18米
翼展 10.97米
空重 2075KG
最大起重 3050KG
航程 1529KM
最大空速 499KM/H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对日作战表现不佳,很快退出了一线战场。
P-38(闪电)
P-38,绰号闪电,美国陆军航空队双尾衍战斗机,第一种使用不锈钢材料飞机,第一种飞机外壳使用平头对接铆钉,很多第一,有点传奇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山本五十六就是被这玩意儿打下来的,单座多用途战斗机,可执行拦截,制空,护航,侦查,对地攻击,俯冲轰炸,水平轰炸等,洛克希德公司生产,2战中总共生产大约10037架。
20mm机炮x1,12.7mm机枪x4,112mm火箭发射机x4,127mm高速空用火箭x10 或者 908kg炸弹x2 或者 227kg炸弹x4 或者 114kg炸弹x4
最大出力 1050马力
长 37英尺10英寸
翼展 52英尺
空重 5800KG
最大起重 9798KG
航程 1770KM(作战),3640KM(运输)
最大空速 667KM/H
P-39(眼镜蛇)
P-39,绰号空中眼镜蛇,由美国贝尔飞机公司设计生产,特别之处在发动机在机身中部,前三点起落架结构(2战战机大多后三点),实验试飞阶段,此战机表现突出,但是装备后,增加大量装备,导致滞空时间缩短,燃料容量降低,使得反差很大,除初期短暂蜜月期,很快就退居2线,倒是租借给苏联不少,比较适合苏联当时无线电及火力的弱点,获得好评。二战结束算起,大概出场9529架。
37mm机炮x1,0.50英寸机枪x4,可携带250kg炸弹x1.
最大出力 1050马力
长 9.19米
翼展 10.36米
空重 2545KG
最大起重 3810KG
航程 1045KM
最大空速 621KM/H
P-40 (战鹰,战斧,小鹰)
P-40,美国陆航队明星机种之一,由寇蒂斯公司设计生产,截至1944年为止,大概生产了13738架,仅次于p47和51,是2战美国战机产量第三。很多改进型,外号也很多,大量外销。
p40虽然能够有限度的抗衡bf109支的 F 或者更早的 G 系列,但是对其后续的FW190则几乎陷入一边倒的处境,因为自身优点与对手重叠,对手却在指标上更胜一筹,弱点也类似但自己更弱,因此在所谓对战相性上被完克,虽然不断推出类如加强火力的D型,E型,又或者提升高空性能的F型,却在fw190支,及me 262面前无优势可言,在FW 190渐渐普及欧洲与北非战场后,P40退出一线位置。(电影红色尾翼虽然有点扯淡,但是在这条上还算靠谱,332黑人大队起初基本都是在后方,配备的也是p40)。后轻型版的L,空力修正版K,引擎改装版M也一直不尽如人意;
直到1943年末大改版N,使用了新的轻型结构,弱化了过剩的强度,武装调整至50mm重机枪x4,除去部分机载设备等,是指获得了惊人进步,空重仅2722kg,标战重3357kg,最大载重4014kg,水平极速 608km/h,绝对升限11650m,总体性能为p40系最佳,但是讽刺的是其指标却仅仅达到欧洲西线战场2,3年前主力机水准。后续改型多多,因为各种原因,寿终。
总体来讲,40仅能在中低空,凭借初期的火力和结构装甲优势取得优势,在战争过程中,随着新机服役,沦为2线跟训练机,值得一提的是他着名的鲨鱼嘴涂装,想必中国朋友都还对“飞虎队”有印象。
指标列出的是p40e
12.7mm机枪x6,可携带250kg炸弹x1.
最大出力 1050马力
长 9.19米
翼展 10.36米
空重 2545KG
最大起重 3810KG
航程 1045KM
最大空速 621KM/H
P-47(雷霆)
P-47,绰号雷霆(水罐),由共和飞机公司制造,是美国陆航队二战中后期主力战斗机之一,更多被派遣对地攻击的任务,由于机身比较“肥”,被笑称“水罐”,至二战结束,共计生产15686架,为世界军机单一机型生产量第一名。
此机设计理念为马力大火力强装甲厚(您再飞高点,那不是更无敌),p47在俯冲中可达到极高速度,且强韧的机身结构,能保证其不解体,两翼各有4挺12.7mm勃朗宁m2重机枪(一挺配200发子弹),可以俯冲攻击时对敌射出暴雨般的子弹,强大的火力及高速俯冲,足以弥补p47中低空中低速下的运动性迟缓缺点,而敌军想击落结实的p47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是其巨大的载弹量造成燃料空间不足,后又在驾驶舱及座椅下加装燃料仓。也是诸多改型,如增加对敌攻击火箭弹的D型,提速的M型,综合量产型N型等。
12.7mm机枪x8
最大出力 2000马力(p47b)
长 11米
翼展 12.98米
空重 4990KG
最大起重 9389KG
航程 1297KM
最大空速 762KM/H
P-51(野马,我个人的最爱)
P-51,绰号野马,二战期间美国陆航队明星战机,是美陆航队所使用单引擎战机中航程最长,为轰炸机护航最重要机种(好吧。。红色尾翼的黑哥们,后来都是51座驾),由北美航空公司生产,因当初p51并非美军内定机种,因此p51最初的设计中无法取得涡轮增压器,因此采用的与p40相同的液冷发动机,但是优化很多,降低空阻,纳入了层流翼设计,强化的高速性能,并首先把增压座舱作为标准配置,值得一提的小设计是起落架轮距加大,因此在不良地况起降中,较其他同级战机更好。初期由于使用的艾莉森v1710一级增压发动机,无涡轮增压器,因此虽低空出彩,但是高空乏力,屈居低空高速侦查扫射角色,后至1942年,更换英制梅林发动机后,性能突飞猛进,快速扭转了欧陆上空的战局,赢得“史上最伟大战机”之名。
“1945年初,一架在中国战场的美军P-51C被日军掳获,随即运往日本做测试。
而在模拟战中获得的体感加上自身试飞过多种国产战机的经验,黑江自己的结论是:
只有疾风能最大程度的压迫野马,但时速一过400km/h或高度高于7000m以上,就算是疾风也难以扭转局面
飞燕二型改是日本难得的均衡型战机,但和野马的对战相性却是最差的(因为所有能力都和野马类似,但又都等而下之)
五式战因为继承了飞燕一系的俯冲强度,又改善了爬升和回旋性,与野马的对战相性乃日本最佳。
但前提必须是野马一方跑到低空跟五式战比中低速下的格斗性能…
海军大概只有与疾风约略同级的紫电改能勉强与野马一搏,但也还是限定在较为低空低速的回旋场合,和五式战相似。
倘若野马一方不奉陪、不断对日机施以高速掠袭或强迫日机与之比拼高速运动性的话,当时所有的日军机几乎都是无计可施。”
p-51改型应用广泛,型号也比较多,武器装备在不同型号中都各有不同。
Na-73构(美式)或者Mk.I(英式)才啊用12.7mm重机枪x4 +7.62mm轻机枪x4;
Na-83构采用12.7mm重机枪x2+7.62mm轻机枪x4
Na91构 Mk.IA部分采用20mm机炮x4
Na87/97构的A-36A采用12.7mm重机枪x6
Na99构 12.7mm重机枪x4
B型C型采用12.7mm重机枪x4
D型采用12.7mm重机枪x6 或 7.62x4(组态)减轻重量
H型 采用12.7mm重机枪x6 (标准荷载1820发,最大2060发)
众多改型中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C型将部分B型改为气泡式座舱,C和B的主要区别仅仅是制造商不同(B加州,C德州),性能基本相同,D型之后,解决了p51容易高速状态卡弹问题,H型在英国人的需求下,减重近1000kg空重,大量优化细节处理,性能大幅提升,可惜生产时间太迟,错过了二战实战,F开头的F-6a,6b,6c,6d,6k,均为野马改装的战术侦察机,A-36A为对地攻击型。
顺便提一句,驻扎中国的“飞虎队”(AVG),从43年开始陆续收到p51b,c,d,k型战机,日本空军几经努力,无奈单机和数量上都不是对手,中美空军渐渐取得中缅战场空中优势。49年开国大典上,有9架从长安街飞过阅兵。
最大出力 1940马力
长 9.83米
翼展 12.29米
空重 3232KG
最大起重 5262KG
航程 2092KM
最大空速 725KM/H
舰载战斗机
F4F (野猫)
F4F是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在二战爆发初期最主要的舰载战斗机,也是打破零式神话的关键角色,在太平洋战争争夺制空权作为关键角色,绰号野猫(出售给英国的版本命名为 岩燕),由格鲁门公司生产,全金属半硬壳,应力蒙皮以铆钉结合,方形翼端,起落架以人力操作方式位于机身两侧前缘,尾轮固定式不可收缩,算上出口和租借英国的,大概生产了8000架左右(不是非常准确)
12.7mm机枪x6,114kg炸弹x2
最大出力 1200马力
长 8.8米
翼展 11.6米
空重 2610KG
最大起重 3610KG
航程 1240KM
最大空速 515KM/H
F4U (海盗)
F4U,绰号海盗,由钱斯沃特公司生产,倒海鸥翼布局,采用的是活塞式发动机,马力达到2000,同期军机多数只有1000马力使其成为瞩目的焦点。很传奇的是,f4u的击落比率为11:1,也就是说平均击落11架敌机,才会被敌机击落。不过由于机鼻过长,前部视野不佳,机翼曲位过低,令飞行员降落时容易发生意外。
改型众多,其1,1b都是改进机鼻,2型为夜战型,4型为马力提升,加上紧急制动,Au-1为对地型,7型是与法国海航兵合作出口型
12.7mm机枪x6(或 20mm机炮x4),127mm火箭弹x8(或1814kg炸弹)
最大出力 2000马力
长 8.76米
翼展 11.58米
空重 2612KG
最大起重 3607KG
航程 1005KM
最大空速 718KM/H
F6F (地狱猫)
F6F,绰号地狱猫,内部结构和装备上,相较野猫更为先进,但是外形上只是比地狱猫更大,二战中段开始服役,为美军击落了5171架战机,皇家海军的f6f击落了52架,共生产约12275架。有趣的星型引擎r2800,可以确保在任意一个气缸被击中后,依然可以使用其他气缸飞行,相对f4f,还赶紧了起落架为液压式,机翼布置偏底,方便降落。
F6F参与了66,530场小型遭遇空战,占了二战总数的45%,当中绝大部分都归属海军:有62,386场是由航母派出作战。这些战斗F6F以270架次的代价,击毁了5,163架敌机,占海军战斗胜利总数的56%,击落比率为19:1。至于对零式战斗机的击落比率为13:1,疾风为9.5:1,雷电则为3.7:1。F6F也孕育了最多的王牌飞行员,总共306位。除了机体的优势外,这佳绩某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日军飞行员的质素下降,以及美军的策略得宜。至于对地攻击,F6F总共投下了6,503吨的炸药。
12.7mm机枪x6(或 20mm机炮x2),127mm火箭弹x6(或298mm火箭弹x2)
最大出力 2000马力
长 10.24米
翼展 13.06米
空重 4190KG
最大起重 5714KG
航程 1520KM
最大空速 610KM/H
轰炸机
B-17 (空中堡垒)
B17,绰号空中堡垒,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甚至超出了当时美军陆航队招标的要求规格。原型机在试飞时曾经坠毁令合约取消,好在陆航队实在对b17印象过于深刻,后又恢复订单量产,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大概生产了12831架。
b17主要作战战场是在欧洲,亦有少数部署在太平洋战区对付日本船只及机场。
整个二战中,b17集群总共在欧洲战场丢下了大概640,000吨弹药,超过美军所有轰炸机总投掷量40%。
附带提一句,2战前,美军过高的估计了轰炸机的自卫性,因此使得2战中,轰炸机飞行员成为了最危险的军种之一(有种说法是大概50%的战损,不确定),在有效的护航手段提出前,大多b17轰炸机编队都是定高定速飞行组成密集队形,依靠机身上的13门12.7mm勃朗宁m2重机枪自卫,直到改善了专属轰炸机护航队的战术战法,才大大改善了轰炸机生存率问题(如,肯塔基飞人们)。
乘员10:机师,副机师,导航员,轰炸员/机鼻机枪手,飞行工程师/机顶机枪手(机枪塔),无线电操作员,机腹机枪手(2人),机枪手(球型机枪塔),机尾机枪手
12.7mm机枪x13,7900kg炸弹总量(最大),通常装备350磅,500磅炸弹,可鱼雷,深水炸弹,火箭弹,烧夷弹及其他轻磅炸弹
最大出力 1200马力x4
长 22.66米
翼展 31.62米
空重 16391KG
最大起重 29710KG
航程 3219KM
最大空速 293KM/H
B-29 (超级空中堡垒)
B29,绰号超级空中堡垒,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是二战中各国空军最大飞机,同时也是当时最先进武器之一。
起初b29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引擎过热问题,常起火,后来更换了引擎,得到了改善。因为出色的空速和升限,当时很多轴心国截击机都无法达到b29的高度,甚至速度也很难追得上他,只有少数大口径放空炮能够达到。为此也特意增加了加压机舱(机首和尾炮仓有加压,中间以独立通道连接)。
那条传说中的驼峰航线也是靠b29完成的(首次作战98架从印度起飞,77架成功到达曼谷),再就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送给日本的“小男孩”和“胖子”,也是由它完成的。
苏联所谓图-4轰炸机,是复制了战时迫降在本国的三架b29完成的,一共制造了大概1000架,部分卖给中国,大概服役至60年代退役。
乘员10:机师,副机师,导航员,轰炸员/机鼻机枪手,飞行工程师/机顶机枪手(机枪塔),无线电操作员,机腹机枪手(2人),机枪手(球型机枪塔),机尾机枪手
12.7mm机枪x12,9,072kg炸弹总量(最大),20mm机炮x1
最大出力 2200马力x4
长 30.2米
翼展 43.1米
空重 33,800kg
最大起重 60,560kg
最大升限 10,200米
航程 5,230km(作战) / 9,000km(运输)
最大空速 574km/h
德国
战斗机
Bf-109
Bf 109 是纳粹德国于30,40年代使用的单座战机,由梅塞施密特公司生产,在当时他有多项特色,如,机翼位于机身下方,全罩式座舱,可收起落架,全金属机身。战争期间,大概一共生产33,984架,是德国在2战期间生存的数量最大战机,生产时间最久,产生王牌最多(埃里希-哈特曼,352架,哥尔哈的-巴克霍隆,301架,京特-拉尔,275架,前三名)液冷式引擎的杰出代表,明星机种。
这里需要单独说一下,有人称此为bf 109, 有人称me 109,理论上都没错,因为,bf的意思是“巴克利亚飞机制造厂”的缩写,可稍后德政府改为由他的设计者,“梅塞施密特博士”的名字缩写me命名,作为奖励和象征。所以,理论上都对,但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叫bf 109。
109的衍生型号众多,当然作为明星机种这是必然结果。
除去实验性质的A(anton),B(Bruno),C(caesar),D(Dora)在不停的改进更换发动机和武装,可以说还处于试验或者说适应阶段。
E(Emil)算是正经开始被战火洗礼,装备了DB601发动机的109在不列颠空战期间,担任着对抗英国超级马林喷火和飓风为主力的英国皇家空军的主要角色。但在不列颠空战中,E型被飞行员所诟病的主要的问题在于航程过短,这也是由于40年代,拦截机主要定位于国土防御和轰炸机护航,因此续航吃力,英伦空战尤为明显。
F(Friedrich)型不能算是成功的改型,飞行员们对它褒贬不一;它更换过v21,v22,v23,v24各种引擎,甚至为了改善动力构型,还将机翼缩小,外观可明显看到肘状压缩机进气口和更大的燃油冷却器,选用了增大螺旋桨转速技术重新设计了流线型的机油散热器,安装喷射式排气系统,尾段方向舵面积缩小,加厚强化。又将翼尖改为类似椭圆型。驾驶舱后发加装“少校”式轻装甲。武器系统为配备于机身的同步型7.92mm机枪及发动机内的穿螺旋桨壳的发动机轴炮,F型本身也有很多衍生,如Trop热带沙漠型,z 超高空型,F-5/6武装侦察型等。
G(Gustav , 就是传说中的古斯塔夫)
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落敌机高达352架的空战英雄,埃里希·哈特曼对于Bf 109G型有一段这样子的评语“它是一架非常灵活的战机,非常容易控制。如果你小幅度俯冲,它加速非常快。它可以轻易的做出漂亮的回旋动作,你可以轻易的做出旋转动作,而且可以轻易的从旋转动作中退出来.然而它确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它起飞时,由于Bf 109G具有一颗强力的发动机,却有一副狭小的飞机起落脚架,菜鸟新手很容易会因为起飞时速度过快而导致侧翻九十度的失事。这项致命的缺陷让我们损失了很多飞行员”
产生g的背景是二战中德国空军制空权日益薄弱的情况下,因此要求g型能发展出多样性的机型来满足各种作战任务,为了满足通用型,设计单位采取强化套件方式来增加飞行用途,强化套件名为“Rüstsätze”,编号/R,由工厂生产,厂内安装或由前线野战单位自行安装,1943年春起,将G-5的7.92mm机枪换为13mm机枪,这个改变让整流罩看起来“肿”了,为了对抗f6f,p47,p51,在发动机上加装GM 1 (液态氮注入器)和MW 50(50%甲醇+50%水混合诸如增压器) 注入器来拉高发动机输出功率,提升超高空飞行性能。从G5开始为节省金属,尾舵改为木质,导致尾部过重,为了平衡,重新设计了机身。增加了两翼可抛副油箱(300L/个),驾驶舱增压设备。衍生,如Trop热带沙漠型,z 超高空型,4/U3/R3武装侦察型等。G6传说制造超过12000架,算是很大的数量,可是一直没有比较信服的证据,姑且一提罢了。
H型,高空战斗型,10,100m,可达750km/h,小规模生产,由于机翼振动问题,H型流产。
J型,西班牙授权生产型。
K(Kurfürst)型,最后的量产型,使用加压型座舱,极速700km/h,实用升限12,500m,可达如p51,喷火的操作高度,可拦截战略轰炸机。与fw 190D系,组成拦截盟军轰炸机的最后主力,混合型武器搭配,以机炮和火箭对付轰炸机,机枪与护航机格斗。
T (Trägerflugzeug)型,舰载型,后来,没有后来了,一共7架貌似。
Z型,实验型,简单说,将两架f型平行串联,双体,单翼,看起来有点像F82(双子野马)
以Bf109s(e3,e4,e7)为例,
武器 7.92mm机枪x2,20mm FF机炮x2
最大出力 1475 ps
长 8.95米
翼展 9.97米
空重 2600KG
最大起重 3400KG
航程 660KM
最大空速 553KM/H
Bf-110
Bf 110,绰号铁面(Eisenseiten),双引擎重型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德国空军总司令 赫尔曼-戈林 本人很喜欢他。
事实上,110的研制是从大战爆发前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其后继者,210,410一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个老家伙一直在二战中苦苦支撑着场面,在不列颠空战中暴露其机动性低劣的问题,导致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日间作战改完夜用,缺出人意料的胜任了此工作(作为战斗轰炸机),后期,改良为专职夜间战斗机并成为主力,夜战英雄 海因茨-沃刚夫就是用它参与了164次空战,击落121架敌机。二战期间,110一共生产了大概6170架。
以bf110 C-4为例
武器 7.92mm机枪x4,7.9mm后射机枪x1,20mm FF机炮x2
最大出力 1175 ps
长 12.65米
翼展 16.27米
最大起重 6750KG
航程 1300KM
最大空速 560KM/H
Fw-190
Me-262
Me-410
俯冲轰炸机
Ju-87
轰炸机
Ju-88
He-111
He-117
He- 177
Ju-188
Fw-200
Do-217
苏联(I-15,16这种老爷机,不放了)
Mig-3
Yak-1
Yak-3
Yak-9
La-3
La-5
La-7
La-9
攻击机
Pe-2
轰炸机
TB-3
Pe-8
日本
战斗机
Ki-27-乙 中岛(97式)
Ki-43 隼(一式)
Ki-44(单) 钟馗(二式)
ki-61 飞燕(三式)
Ki-84 疾风(四式)
Ki-100 (五式)
Nik2 - J 紫电改
J2m3 雷电
舰载机
A6m 零式
轰炸机
Ki-48 (九九式)
Ki-67 飞龙(四式)
英国
战斗机(炮塔式的无畏,大鹏,莽汉不列了)
F.MK-III 飓风
F.MK-VB 喷火
P-51 野马
F.MK8 流星
轰炸机
B.Mk I Lancaster 兰开斯特
TT.MKI fairey battle 巴特尔
B.Mk IV short stirling 斯特林
B.Mk XVI Mosquito 蚊式
B.Mk III Halifax 哈利法克斯
意大利
因为各种原因,意大利2战自己战斗机一共也没造几架,随便写写意思意思就好了,啊。双翼开放座舱的那种东西就不写了
MC.200
MC.202
MC.205
G.55
法国
D.520
M.S. 406
C. 714
波兰
PZL P.11
PZL P. 24
PZL P. 7
PZL .50
PZL .54
罗马尼亚
IAR 80
❹ 请问二战中德国有没有航母如果有的话有几艘
有的,齐柏林号
航空母舰曾经是纳粹德国海军计划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929年2月,海军上将埃里克•雷德尔提出的关于建造两艘航空母舰(分别是“齐柏林伯爵”号和“彼得•斯特拉塞”号)正式得到批准。
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基础装备将以Bf 109E型歼击机和“容克”俯冲轰炸机为蓝本进行设计,首艘舰“齐柏林伯爵”号于1936年12月28日即开始建造。 当欧洲战事全面打响的时候,“齐柏林伯爵号”已经完成大约85%,而且大部分基础设备已经安装完毕。1938年,“齐柏林伯爵”号下水,希特勒向它敬礼。
然而,后期工作却因为德国海军总体战略思想的改变而于1939年10月停滞。 由于认为敌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内配备单独的航空母舰是不实用的,因此“齐柏林伯爵”号舰的全面工作于1940年5月被完全中止。 而60架Bf 109T-1的生产也在同时被停止。
1942年3月,皇家海军的舰载机成功的把德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赶出了莫尔曼斯克附近的盟军补给线,德海军上将雷德尔再次提出了在今后的作战中,为保护舰队免遭敌人空中打击,航空母舰的配备是完全有必要的。于是,“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再次被提上了日程,1942年5月13日,该舰的建造工作正式恢复。 此时的“齐柏林伯爵号”预计携带7个轰炸机中队和3个歼击机中队。
然而,直到战争结束,纳粹德国也没有一艘航母现身海上。
高层领导人物的决策失误(戈林的阻挠)是导致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夭折的主要原因,二战中德国大型战列舰、巡洋舰纷纷被盟军击沉,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对大型舰艇的信心,因此包括希特勒自己都对建造航空母舰不那么热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945年4月25日,德军战败,为了不让齐柏林航空母舰落入苏军之手,纳粹将其凿沉在什切青港口附近的浅水里,很容易就被攻入波兰港口的苏联红军发现。
据协约国的协议,德国和日本的战舰应该沉在深海中或直接将其毁掉,但是1946年3月苏联将其打捞起来进行修补,然后用它来装载掠夺来的工厂器材运回苏联。
1947年8月,联盟国的侦察员发现它被拖会波兰的波罗的海海岸,然后被苏联的潜水轰炸机作为演习的靶子,在这次演习中,齐柏林航空母舰第二次沉入海底
❺ 德国柏林级海军补给舰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德国柏林级海军补给舰,也称702型,是德国海军目前吨位最大的军舰。
Type 702柏林级可进行水、食品、燃料以及武器弹药等物资补给,该舰还配备有医疗设施,除为德海军海上补给外,本舰亦可作为灾难救助、人道主义救援或撤侨等任务。
该级计划建造4艘,现建成2艘,现役中。
该级舰长173.7米,舰宽24米,吃水7.4米;标准排水量18000吨,满载排水量20240吨。航速20节。
动力系统:2台MTU柴油机,双轴。
武器系统:4门Mauser MLG-27 27mm自动舰炮,2套Stinger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舰载机:2架NH-90多用途直升机。
运载能力:可运载9600立方米燃油、550立方米淡水、280吨食品、100吨干货及32个标准货柜。
电子设备:导航雷达。
舰员编制:159人(军官19人,舰员60人,医务人员50人,航空人员30人),可加载94人。
❻ 二战各国最好的舰载发动机各式什么
美国:惠特普尼R2500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2250马力艾利森V-1710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990马力英国:格里芬63型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2400马力默林65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650马力苏联:阿沙-菲恩 ASh-82FN 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850马力阿沙-菲恩ASh-71F 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2200马力德国:Jm-222型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2500马力戴姆勒-奔驰DB-603A液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750马力日本:金星62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500马力中岛“誉”21型星型复列18缸气冷式发动机,单台功率1990马力
❼ 请简要介绍一下二战时期德军各级战列舰的性能参数
舰级 俾斯麦级 制造厂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 动工 1936年7月1日 下水 1939年2月14日 服役 1940年8月24日 性能诸元 排水量 {{{排水}}} 标准排水量 41,700吨 标准排水量 {{{基准}}} 满载排水量 50,405吨(1943年) 全长 250.5米 241.5米(水线) 全宽 36.0米 吃水 9.3米 10.2米(最大) 动力 瓦格纳式高压重油专烧锅炉(12座) 布洛姆·福斯式蒸气涡轮引擎(3座) 3轴推进 极速 30.8节 续航距离 8,525海里(19节) 出力 150,170匹 乘员 2,092人 103名军官、1,989名士兵(1941年) 舰载机 4架Arado Ar 196 设有1台两端弹射器 武装 8门380毫米L48.5 SK-C/34(4×2) 12门150毫米/L55 SK-C/28 16门105毫米/L65 SK-C/37 / SK-C/33 16门37毫米/L83 SK-C/30 12挺20毫米/L65 MG C/30(单管) 8座20毫米/L65 MG C/38 (4连装) 装甲 侧舷145-320毫米 甲板130-200毫米 首尾横向隔墙100-320毫米 炮塔130-360毫米 炮座340毫米 司令塔350毫米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排水量(括号内是格奈森诺号):标准排水量,31,053吨(31,132),设计排水量,35540吨,满载排水量 37,224吨(37,303吨) 尺寸:全长235米,舰宽30米,平均吃水7.5米 动力:主机功率166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9020海里/15节 武备:9门三联装283毫米口径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4座双联装,4座单装);14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16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6门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沙恩霍斯特号) 装甲:主舷侧装甲35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1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正面)360毫米,炮座350毫米;司令塔350毫米。 建造材料:舰体结构,St52造船钢;立面装甲,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水平装甲,Wsh高强度匀质钢;防雷装甲,Ww高弹性匀质钢。 舰载飞机:3-4架 舰员:1629人
德意志级袖珍战舰 德国官方公布的标准排水量:10000吨,实际标准排水量:11700吨(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12294吨),满载排水量15,900t(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16 290t)。 尺寸:全长187.98米/舰宽21.7米/吃水5.8米 动力:8台MAN柴油机,功率54000马力,双轴;最高航速:28节;航程:10000海里/18节,16000海里/15节 武备:6门三联装283毫米口径主炮,8门150毫米口径单装副炮;6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8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8门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 装甲:主舷侧装甲140毫米,另有40毫米的防雷装甲上部重叠在它的后面;装甲甲板40-70毫米;主炮炮塔140毫米,炮座125毫米;指挥塔150毫米。 舰载飞机:2架
❽ 德国F124级防空型导弹护卫舰有哪些性能数据
德国F124级防空型导弹护卫舰的性能数据:该级舰舰长143.0米,舰宽17.44米,吃水4.4米;标准4排水量490吨,满载排水量5960吨;航速29节,18节(仅用柴油机);续航力4000海里/18节;自持力3周。
动力系统:柴燃混合推进系统,1台GELM2500燃气轮机,2台MTU20V956TB92柴油机,双轴。
武器系统:1门Mk-7562倍口径OTO-Melara76mm自动舰炮(F220汉堡号曾安装1门KMWPzH2000155mm榴弹炮用于测试),2门MauserMLG-2727mm自动舰炮。
4座8单元Mk-41Mod.10VLS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配备32枚增强型海麻雀ESSM舰空导弹,4枚/单元,共8个单元;24枚标准SM-2IIIA舰空导弹)。
2座21单元MK-31Block0RAM拉姆近程导弹防御系统(配备RIM-116B海拉姆舰空导弹),2座4联MK-141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配备捕鲸叉Harpoon反舰导弹),2座3联Mk-32鱼雷发射装置(配备MK-46/MU-90鱼雷)。
舰载机:2架海军型山猫SeaLynxMk.88A/NFH-90反潜直升机。
电子设备:1套STNAtlas9600-MAPAR多功能相控阵雷达(4个固定式阵列式天线);1部ThalesSMART-L三坐标对空/海搜索雷达;1部Triton-G海面搜索雷达;2部STNAtlas9600M搜索雷达。
2部Redpath导航雷达;1部Scout导航雷达;1部STNAtlasElektronikDSQS-21B声纳;1部ThalesSiriusIRST远程红外监视和跟踪系统;1部STNAtlasMSP500光电射击控制系统;EADSDeutschlandMaigretCESM电子战支援系统;EADSDeutschlandFL-1800SStageIIELOKA电子对抗系统(ECM);MK-XII敌我识别系统;SEWACOFD作战指挥系统;6座MK-36SRBOC干扰火箭发射装置;Link-11/16数据链等。
舰员编制:225人(军官40人),可加载旗舰人员15人。
❾ 二战,航母上看不到BFW-190
我猜你想说的是FW190?
福克伍尔夫190战斗机没有任何的舰载机改型的计划,其次它的机体太重,滑行距离也太长,航程太短,不适合用作舰载机。
190设计完成大概是在39年左右,那个时候齐柏林航母计划都快已经结束了,自然不可能有舰载机型号
但是,BF109是有舰载机型号的,是BF109T(Trägerflugzeug 舰载机)具体就是在109E的基础上安装可折叠机翼和着舰钩改进的。但是随着航母计划的破产,这些舰载机型号也分散编入普通空军中使用。
在游戏中倒是有架空设计的FW190T
网页链接
❿ 德国有几艘核动力航母
德国现在没有航母,在历史上也没有航母
曾经德国建造过一艘航母,但是半途而废,根本没有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