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战时期各国武器装备
1、一战
新 式 武 器 装 备
轻 武 器
⊙冲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诞生[图]
机 枪
⊙机枪从诞生到一战发挥巨大作用的历程[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沁机枪[图]
坦 克
⊙坦克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钢甲铁马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上]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下]
飞 机
⊙空战的出现:从砖头、刀子互搏到歼击机的问世
⊙一战中的战斗机[图]
⊙ 一战飞机的速度和载弹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武器趣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军事应用[图]
潜 艇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上][图]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下][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上][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下][图]
⊙一战前潜艇成为实用性武器
⊙潜艇一战初显身手不凡[图]
⊙“水下幽灵” ——潜水艇
化 学 武 器
⊙一战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化学武器简介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yizhan/yizhan.html
2、二战
二战中的经典武器
http://..com/question/9551135.html?si=1
回答1, 1914年开战时,英国现役战舰包括:无畏舰20,战列巡洋舰9,前无畏舰(也应该算为战列舰)40,装甲巡洋舰34,轻巡洋舰63,驱逐舰/鱼雷艇250。
回答2,库尔贝”级两艘
“普罗旺斯”级三艘
“黎塞留”级一艘(在建一艘)
战列巡洋舰:
“敦克尔克”级两艘
重巡洋舰:
“阿尔及尔”级一艘
“迪凯.斯纳”级两艘
“絮弗伦”级四艘
轻巡洋舰:
“迪盖.特鲁因”级三艘
“圣女贞德”级一艘(训练用)
“埃米尔.波廷”级一艘
“拉加利索尼耶”级七艘
布雷巡洋舰:
“普鲁东”级一艘
回答3, 找了半个小时,实在找不到
回答4,
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68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已退役。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调孔环、炮闩座、炮闩、击发机构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炮架为可折叠三脚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必要时可不用炮架,实施肩扛炮身射击。
口径:75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52千克
炮身重:34千克
炮架重:16千克
炮身长:2124毫米
火线高:425-72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6.58千克
榴弹:8.8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50毫米/30度
180毫米/0度
弹药基数:30发
初速:
破甲弹:285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10米/秒
射速:6-8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65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340米
高低射界:-5度-30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班人数:7人
回答5,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回答5,
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回答6,http://hi..com/%C7%D8%CF%C8%C9%FA/blog/item/09987409f5da51ae2fddd402.html里面有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成为真正的“多面手”。一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均毫无例外地认为,驱逐舰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驱逐舰能够布雷、扫雷,能够为运输船队和舰队提供反潜支援,能够搜索敌潜艇,能够攻击敌海上运输线,能够炮击敌地面目标,而且驱逐舰还有鱼雷攻击能力,是舰队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防护力量。
驱逐舰的排水量进一步增大。英国海军最早的“江河”级只有550吨左右,而后来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驱逐舰都增加到800-850吨。战争实践表明,驱逐舰的舰体需要增大,武备要加强,航程也要提高。
沙皇俄国海军吸取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在驱逐舰革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1911年下水的“诺维克”号航速可达38节,装有4门4英寸口径火炮和8具鱼雷发射管。尔后的改进型的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2具。至战争结束时,英国建造的W级排水量已达1500吨,有4门火炮和6具鱼雷发射管;而德国的S-113级排水量更是达到了2000吨,舰上装有4门5.9英寸口径大炮,其武备强度和排水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某些巡洋舰。
根据战争实践的需要,驱逐舰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装备,需要更多的水手来操作这些装备。尤其是当驱逐舰装备了深水炸弹或水下听音器(美军称为“声纳”)后,就具备了极为有力的反潜手段。一些海军武器设计师认识到,在反潜作战中,驱逐舰的高速并不能占到很大优势。于是,他们就对担任护航任务的驱逐舰进行了优化改造,稍稍降低了航速,但却极大的增加了航程,更适于执行远洋长途护航任务。
两次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中止了海军武器建造计划,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仍在执行战时扩军方案。美国海军将其战时建造的“平板”驱逐舰转为预备役,而美国国会又不肯拨款建造新的驱逐舰。因此,除意大利和日本外,世界各国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驱逐舰大部分均为一战结束后建造的。
1927年,日本建造了“吹雪”级特型驱逐舰,使驱逐舰的性能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该舰装有6门(3座双联装)5英寸口径主炮,与当时驱逐舰惯用的单管、开放式主炮炮塔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该舰主炮仰角可达75度,能十分有效地实施对空射击。舰上装有9具鱼雷发射管,火力十分强大。动力系统使用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达38节,即使是15年后,仍可保持34节航速。
当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普遍使用直径21英寸的鱼雷,而日本海军已开始装备直径24英寸的强力鱼雷。日本方面一直对此守口如瓶,视为国家机密。1933年,日军装备了93式远程气动鱼雷,航速为49节,最大航程达22000码,为当时美国鱼雷的3倍多。
在欧洲,由于受到20世纪20、30年代签订的海军限制条约的影响,驱逐舰的建造走向两个极端。法国一战结束后缴获了德国的S-113型驱逐舰,很受启发,建造了一系列的“超级驱逐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建造了“莫加多尔”号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有8门5.5英寸口径大炮(4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Contre-torpilleurs)。该舰的火力甚至超过了英国同时期建造的“阿雷苏萨”级轻巡洋舰。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经常将法国驱逐舰称为轻巡洋舰。
当时订立的海军军控条约对600吨以下的舰艇并未做出限制,意大利首先利用这一漏洞,开始建造600吨左右的小型驱逐舰。尔后,其它国家也纷纷追随。二战中的实战表明,这种“增大版”的鱼雷艇通常都有过载的弊病,很容易在气象复杂的海面上倾覆,而且作战效能也远远不如真正的驱逐舰。意大利的海军武器设计师积极发挥其创造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减轻舰上武备的重量,比如将鱼雷直径缩小到17.7英寸。
美国的“平甲板”式驱逐舰已全部过时,但新型的驱逐舰直到3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将驱逐舰的排水量限制为1500吨,美国当时新问世的驱逐舰紧守这一规定,不敢有丝毫越轨。直到有关条款将上限放宽为3000吨后,美国驱逐舰的排水量才开始增加。
美国驱逐舰的设计思想比较强调航程远,主要是为了准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作战。美军在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装有5门5英寸口径主炮,鱼雷发射管的数量逐渐从8具增加到16具。从1939年开始,美国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基本配置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鱼雷发射管减少至10具。
‘贰’ 二战德国法国通讯器材对比谁知道 谁知道 据说二战前法国战场上没电报机靠摩托车去报信,这是真的假的
没电报机肯定假的,摩托传信是真得。另外说说,拿破仑后无法军。二战比意大利还垃圾的酱油法军,战后只知道对女人发威的垃圾国家
‘叁’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单兵装备怎么
平均水准
德国士兵装备一只毛瑟98步枪,随身携带80发子弹和4枚手榴弹,没有像老美那样配备手枪
总体上和其他列强差不多,但德国士兵的训练比较好。但弱于早期的英国军队
在机枪配置比率上,德国比法国和英国高
后期,为了打破堑壕战,德国人搞出了渗透战术,组成了专门的突击队,突击队装备就好了
一般有MP18冲锋枪、MG15机枪、毛瑟自动手枪和特别改进弹匣的卢格手枪
此外还有缴获的刘易斯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
‘肆’ 一战时期德国主要装备什么坦克!
一战德国只研制过少量AV7坦克(第七交通处缩写)。并于1971年10月正式投产。
A7V参数:
战斗全重:30t
乘员人数:16~26人
火炮:57mm低速火炮
机枪:马科沁7. 92mm重机枪
动力设置:2台直列4缸水冷民用汽油机,最大功率:2x100马力。有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
最大速度:10km/h
车体为铆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达30mm。
早期坦克车体高大笨重,车底距地高仅有200mm,容易托底,(现在看来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可靠性较差,加之生产数量少(第一批仅生产20台),在一战中发挥作用并不大。但A7V整体优于英国I型坦克。从综合火力来看一炮六枪的武器系统明显优于I型甚至是IV型;从时速看,10km/h略高于I型坦克;从防护来看30mm无压力。
世界第一次坦克VS坦克发生在德国A7V和英国IV之间,一辆A7V在击毁一辆IV后被另一辆击中,结果A7V还可以开回去…
‘伍’ 一战时德国武器
大贝尔塔重型火炮
马克1型(早期的坦克之一)
福克1型2型
德国还是最早用生化武器的
还有牛X的巴黎大炮...
感谢1L
差点忘了A7V....
钢盔...不算吧
步枪
毛瑟经典
MP44
MG42
G43狙
‘陆’ 一战中,德国、英国各用了什么新式武器这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最主要的是坦克、飞机。不包括战舰,早在大战爆发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就出现了双方多艘主力舰(战列舰)大规模混战的景象。
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柒’ 德国mp18一战时期的武器
MP18,是冲锋枪的型号,MP18在当时的中国俗称花机关
‘捌’ 一战德国飞机是怎么通信的
当时飞机很简陋,没有电台通讯,飞机之间只能通过简单的摇晃机翼、打手势来沟通,
而侦察机往往要将写好情报的纸放在铁皮桶中,然后扔到己方阵地上
‘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普遍的武器是什么为什么
一战中最标志性的武器、也是到目前为止杀人最多的武器是马克沁机枪,机枪的出现导致了堑壕站的出现和战争形势的变革,军队不再是敲着鼓点集群冲锋,而是偷偷的渗透了。同时一战的进程也因为机枪的出现而出现了重大的变革,这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革命性的。
海军方面有人说是潜艇,其实个人认为一战时期最重要的海军装备是航空母舰。12年的竞技神,14年的皇家方舟,乃至后面越来越多的航母不但是当时最新兴的海军装备,而且也成为了后来二战乃至现代战场上海军战法的绝对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