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真相简直让人意外!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平时都吃什么喝什么
自古以来战争的开始也就是代表着饥饿,食不果腹。在军队中食物供给常常都是头等大事,但还是会因为供给不足,最终导致士兵对老板姓下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规模非常大的一场战役,而这场战役的罪魁祸首就是德国。看过二战电影的人应该知道,在二战时期战事非常惨烈,死伤无数。二战期间因为饥饿导致士兵烧杀抢掠,甚至于吃人的现象。但是事实上着也许只是小部分。真实情况是德国的军队在二战时伙食非常好。
在德国军队行军时,这时候食物一般不能够烹饪,都是发直接做好的食物。此类食物在前线,基本上是很常见的一种。通常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
所以说德国军队在二战的时候伙食还是相当不错的。
㈡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伙食被人称道,德军吃得到底有多好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他们的伙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军队后勤保障。因为他们会给予半斤的饼干,一罐午餐肉,一罐蔬菜,25克的咖啡还有主食,面包以及肉类。这也是德国人的身体以及营养,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和保障,这比当时的德国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当然德国军队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也给很多国家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但是随着第2次世界大战时间的发展,也使得德国军队慢慢的衰落,所以后勤保障也渐渐的变得非常糟糕,第2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军队的伙食供给根本保证不了。
㈢ 二战时各国军队都喝啥德军芬达,日本弹珠汽水,中国军队是什么
夏天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空调,手机,快乐肥宅水"。如今市场上的各种饮料是五花八门,但凡是种水果就能够被开发成一种饮料。但市面上那么多饮料,最受欢迎的还是碳酸饮料。那种气泡在嘴里爆发的感觉,一口下去透心凉,甜蜜又有趣。
市面上的碳酸饮料有很多种,但是算来算去还是可乐最受欢迎,可以说每个出去聚餐的朋友都会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喝百事还是喝可口?"可乐的魅力不仅令我们现代人心醉神迷,连二战时期的军士们都无法抵挡。
美国可乐德国芬达日本弹珠汽水,那么我国二战的时候军队喝什么?在这些国家里显得有些特殊哈,一般就喝纯净水,只有很偶尔的时候才会喝可乐。毕竟有钱买饮料,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去多帮助一下老百姓,是不是这个道理?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自己喝饮料又找了新的理由了?原来士兵打仗也喝饮料,那我们喝点算什么,对吧?
㈣ 二战期间苏军吃黑面包,德军饿肚子,为何美军顿顿都有肉
美军何止是顿顿有肉吃啊,而是过上了吃肉吃到吐,香烟巧克力不限量,1年喝掉10亿瓶可口可乐的奢侈日子。
下面咱们看一看美军到底都吃些啥好吃的,以二战美军士兵们吃的最多的陆军C型战斗口粮为例
陆军C型战斗口粮是美军为士兵们特别设计的用于没有餐厅的实战条件下的口粮,C型战斗口粮重2千克,有11重餐可供士兵们选择,包装在6个铁皮罐头和1个附件包里,6个罐头中有3个是肉类(包括火腿、鸡蛋和薯仔、豆类、鸡、蔬菜等)
除了为战争募集资金外,为了确保战时生产,美国政府还向为战时生产服务的新工厂提供贷款,有力带动了全民就业,拉动战时生产。
(4)建立庞大的运输体系
美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了堆积如山的物资,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运输体系把物资运输到前线,为此美国人建立了一支可以从美国本土为各大战场运送武器、弹药、人员、军需物品的运输体系。
(5)成立统一的后勤保障组织
美国人为了统配这条巨型后勤线,成立了强有力并且统一的盟军后勤管理机构,并建立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运行方案,制定后勤保障路线。
综上所述,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凭借远离战场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在美国政府战时经济刺激下,美国人生产出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再由美国强大运输体系和全球最大的后勤保障系统,才能将肉罐头源源不断送到位于战场最前线的美国大兵手中。
㈤ 二战,世界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这个在战时没有稳定的保障。
我回忆了下,印象里德国军队的配置还是比较高档的(黄油面包等等)。但在战争中难以落实,后期尤为明显。美国是,吃的多,充足。但种类一成不变,牛肉罐头、黄豆罐头、麦片粥,(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中国战士说话了么?)英法没啥印象,记得看法国长面包易于长期保存,我就自动脑补到了中国新疆的——馕。
㈥ 二战时期,欧洲各国的军队野外作战时都是怎么加热罐头的(尤其是午餐肉罐头)
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够,幸亏有租借法案,大量美国生产的肉罐头被分发给了苏联红军官兵,当然,苏联老百姓是吃不到的,所有根据租借法案送来的食品,不是几乎,而是全部送到了军队手中。在这些根据租借法案送到苏联的肉类食品中,最受苏联红军欢迎的是猪肉罐头和午餐肉罐头,午餐肉罐头属于美大兵实在没招才吃的东西,在苏联红军那里却成了无尽的美味。将猪肉罐头里的猪油挖出来涂抹在掺有木屑的黑面包上,若是再撒上切碎的葱头,那真是升官也不换了,午餐肉罐头则烧成碎末抹在黑面包上,或者干脆夹在黑面包里啃。
㈦ 部队在野战时吃什么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说现代战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仍然离不开粮秣,只是其含义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现代战争中,外国军人吃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许多人都记得,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媒体接连报道美军给养供应困难。通过电视画面,人们看到,战场上疲劳的美军官兵几天未吃好饭,喝水也成了难题。伊拉克当地的食物,美军不敢吃。美军的后方供应,因受到伊拉克军队和当地人的袭击,一时供应不上。总之,美国大兵断顿了。
那么,美军官兵在战争究竟吃什么呢?据资料显示,美军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部队,在战场上普遍装备了“即食食品”——热食化的“单兵野战口粮”。所谓即食食品,就是随身携带不用复杂加工,可以即时食用的方便食品。热食化则指对“单兵野战口粮”进行方便的加热处理。
目前,国外军队对“单兵野口粮”做热食化处理,采取两种办法,一是通过化学反应放热,来加热“野战口粮”,其优点是不产生明火,适合防火和隐蔽的要求;二是通过固体燃料产生明火,对“野战口粮”加热,这种方法虽然简便、节约,但却有明火。
据专家介绍,以无火焰加热的“单兵野战口粮”由两部分组成:无火焰加热器和被加热食品。加热器是由化学反应剂和激活剂组成,平时化学反应剂和激活剂相互隔离,使用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二者接触,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所谓一定的方式都是极为简单的方式,如:随手一拉、一撕等。美军将“单兵野战口粮”称为“快餐口粮”。据美陆军野战条令《陆军野战供餐基本原则》规定,后勤保障部门下发给美国各作战部队的四种“快餐口粮”,分别为A型、B型和T型口粮,以及有包装的“单兵快餐口粮”。
此外,美军配发的“寒天口粮”、“轻量口粮”和“极地口粮组合“,是为特殊条件设计的,一般作战部队只有在执行特殊作战任务时才需要。
据后勤专家介绍,美军的所谓A型口粮,通常只在驻守条件下使用,但也可在野战条件下使用。A口粮包括易腐性食品和半腐性食品,这类给养需要冷藏,对运力和水的需要量大,而且给给养勤务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和卫生问题,因此,在沙漠地区美军一般不采用这种口粮。
美军的B型口粮由半腐性食品组成,主要是罐头食品和脱水食品,适合在有炊事设备而无冷藏设备的地区使用,根据资源情况,指挥官可指示用B型口粮制作膳食。
据悉,目前,T型口粮比较受美军的欢迎,有20多种食谱,选择性大,口感好,即可整包放入热水中加热,也可以在运动中加热。
㈧ 二战士兵吃些什么
苏联伙食
据记录黑面包至少挽救了40万人的生命,维持了将近1000万人的战斗力。它的配方简单,但烤制过程复杂而精确,通常需要三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饥饿的苏军指挥员常常把部队中所有人员佩戴的手表或戒指集中起来,用于交换难以下咽黑面包和马肉肠。
美国援助的罐头午餐肉原是二战联军的主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年甚至称,“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苏军的内部价是两块手表一整条黑面包,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苏联士兵的伙食通常包括圆白菜汤〔Shchi〕和煮荞麦汤〔Kasha〕。这些都是标准的俄国乡下常见的原料。一个老俄罗斯人这样说:“Shchi ee kasha, pisha nasha。”意思是:“圆白菜汤和煮荞麦汤,是俺们经常吃的。”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盐、面包、通心粉、咸鱼或罐装肉。美国食品很常见,通常计算,这些通过租借法案来的食品在战争中可以为一千二百万人的陆军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这些食品在一九四三年之前是很常见的,四三年后,通过租借法案来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见的。这些原料通常被称为“第二前线”而鸡蛋粉被称为“罗斯福的鸡蛋”。援助的食品物资包括面粉、干碗豆、豆类、糖和罐装肉类。其他的还有 Tushonka 黄油〔一种由凝胶沉淀捣碎制成的东西〕、蔬菜、油、人造黄油、罐装的或块状干牛奶、干鸡蛋、粗面粉和咖啡。虽然咖啡的供应一直没有间断,但茶依然是传统的常见饮料。
伏特加和其他酒精类饮料,是部队经常需要的。只要可能的情况下,士兵们都会喝它。喝缴获的德国酒通常比正式配给部队的要好。而一个士兵喜欢的酒可能某某国的牌子到本地的都有。 德国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1级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麦面包 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 120克(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过的薯仔,蔬菜 750克
肉类 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
调料 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烟纸 7卷
这些食物用罐头和纸包好,放入纸箱内。
战争时期士兵伙食供应的实际情况:
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1944年起,补充兵部队的伙食标准被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薯仔和蔬菜。
正是靠着这些德国从挪威一直打倒希腊,再从希腊得到莫斯科城下。
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中国军队
中国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乞丐部队”
物资短缺给补给带来困难,但军队中的腐败进一步恶化了士兵们的生存环境。即使是嫡系部队,士兵们也总是吃不饱,不光粮食,几乎所有的军需物资都很匮乏。
美国人研究了中国军队的伙食分配制度后总结:按照部队规章,每个士兵发给每天24盎司米,一份盐;每月一份全薪,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个月可以买一磅猪肉。一个中国士兵靠这些配额可以很好地维持生活。可是,事实上他们真正得到的仅仅是分配给他们的食物和钱的一部分,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结果是大多数国民党士兵营养不足。
二战中,美国针对中国军队长期缺乏营养,体力较差,影响战斗力,由美国营养专家提出供给标准(每人每日发给):
大米:27.3盎司(850克)
蔬菜:11盎司(340克)
大豆:2.2盎司(70克)
花生:1.1盎司(35克)
肉类:1.1盎司(35克)
植物油:1盎司(30克)
盐:0.35盎司(10克)
燃料:29.43盎司(900克)
盎司=31.1035g
1945年2月28日,蒋介石批准了这个标准。相继在贵阳、昆明、百色等军中试行。 英国皇家军队英国皇家军队的伙食当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伙食水平低于美国军队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英国步兵每日配给:
1又1/4磅鲜肉或冻肉,或者1磅罐头肉或咸肉
1又1/4磅面包,或者1磅饼干或面 4盎司咸肉(熏肉)
3盎司干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酱 3盎司糖2盎司盐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鲜蔬菜,或者2盎司脱水蔬菜。 1/10吉尔酸橙汁(在缺乏足够新鲜蔬菜的情况下作为替代品,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1/2吉尔朗姆酒(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每周供应不超过2盎司的烟草
在必需的时候允许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4盎司燕麦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面包或者饼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1品脱勾兑酒(葡萄酒,白兰地)代替1配给量烈性酒
使用4盎司干果 代替 4盎司果酱
使用4盎司黄油、猪油、人造黄油,或者1/2品脱食用油 代替 4盎司咸肉(熏肉 ) 日本军队伙食
没有饭团就会战斗力大减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炼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日本陆军昭和6年伙食标准: 米:640克 麦:200克 罐头肉:150克
干菜:110克
泡菜:40克
酱油:20克
盐: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还可以就士兵自带的口粮过日子,然后就开始节食减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的,一点奶糖都是十分珍贵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动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队到后方休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能按军部标准发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队就地”征发粮食,实际就是抢劫“。
日本当时的后勤系统相当垃圾,特别是食品配给(小鬼子们都是骂声一片啊)于是侵华战争开始后,部队食物配给就一个命令现地自给:抢!中国老百姓的猪,鸡可就遭难了,日本鬼子在战争中抢劫可比土匪有过之无不及。
日军下级军官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回忆:每次部队转移驻地的时候,一般只带上5左右天的口粮,假如5天内不能到驻地的话,那么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人进入丛林猎杀或采集野果充饥,并且在第三天开始减少口粮配给;而且里面也写到,如果部队是开赴前线的话,那么会把驻地的牲口带上,用来提供肉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日军经常发生杀吃战俘,甚至是自己战友的事
㈨ 二战时纳粹军队都吃什么
二战时德军的基本配赋量: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25克,野战配赋量:面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5克、茶3克、糖20克、盐25克。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由此看来纳粹族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基本都是一日三餐,按照他们的习惯,以中餐为核心,士兵伙食供应数量分为四类,战斗区域,占领区,本土驻守部队,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其他的都是以此往下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