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有多少人喜欢交际

德国有多少人喜欢交际

发布时间:2022-07-31 01:15:12

1. 德国的风情民俗

德国风俗民情如下:

1、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2、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

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3、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4、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

5、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1)德国有多少人喜欢交际扩展阅读

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2. 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德国人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严谨、实在、勤奋、准时、节俭、做事一板一眼。德国宗教革命时期的领袖人物马丁路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充分体现出德国人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

德国讲求踏实,从事任何工作都从诚实可靠入手。德国建筑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建筑并不一味追求外表美观,而是朴实无华,整齐大方。十分注重细节,坚固牢稳,毫不马虎。在德国,任何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项设备,似乎都在为百年大计做打算。

德国民俗风情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

3. 如何跟德国人交往(原创)

来德国七年了,随便写点在德国和人交往的经验,希望对新来的小兄弟姐妹有些帮助,码这么多字也满累得,大家都是陌生人,我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德国混得潇洒一些,不要那么压抑。愿意虚心接受的就看看,不愿意跟德国人交往的就请干脆不要往下看。
先说说中国人内向的问题,我发现中国留学生中有很多很开放,很热情地,但是超过半数都比较内向,不是说和中国人相处时的内向,而是和德国人相处时的内向。很多小孩子一出国就很没有安全感,整天只知道学校宿舍两点一线,交朋友也仅限于宿舍的中国邻居或者是大学上课的时候偶然认识的中国同学,通常也就固定的经常找这些中国朋友玩,很少主动去找其他国家的人玩,或者说根本不想交外国朋友。这一点是很要命的,既然出国了,体验德国文化就是要跟德国人交际的,不跟德国人说话,不敢跟德国人说话,或者是不知道跟德国人说什么,都是不少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写照。中国也越来越国际化了,中国人在国外却还是很保守,喜欢一群中国人聚在一起玩自己的,我发现中国人聚会的时候大家一谈到德国人就充满的不屑和不满,仿佛自己不屑于跟鬼子交往,实际上自己并不了解德国人,自己不愿意跟别人交好,却暗地里说德国人不友好,有这种吐酸醋的心理的人着实不少。所以,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在德国人眼中就形成了一种只知道埋头学习,胆小敏感,狭隘寡言,不合群的印象。
跟德国人交往其实并不难,德国人很开放,但也不是世界上最开放的民族,不少德国人也很内向。开放的德国人很好相处,跟他们去喝几次酒,蹦个迪,或者混几次party,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别人邀请你,千万不要拒绝,德国人不会问第二次。内向的德国人也不喜欢唱歌跳舞什么的,比较麻烦一些,跟他们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吃饭的时候坐一起,他们肯定会问你中国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他们对陌生的文化总是很好奇而想知道的。至于内容倒无所谓,如果问政治,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说不知道,跟德国人大谈社会主义好是大忌,即使你真的这么认为,最好也不要说出来,放在心里好了。谈文化最好,从秦始皇到孙中山都可以谈。不过最好谦虚一些,不要把国内饭桌上吹牛的习惯表现出来,这点会很容易让人鄙视。
等过了初次认识的阶段,就不要整天跟德国人谈中国了,这样让人觉得你是民族主义者,怎么整天就是说中国怎么样德国怎么样的?要忘记自己的国籍和朋友的国籍,如果你真想拿别人当朋友的话,就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同龄人,聊些跟国家民族无关的东西,比如平时喜欢干什么,运动啊,音乐啊,艺术啊,随便什么,最好约好一起出去玩,尽量避免说些明显把自己跟别人区分开来的话,比如:我们中国人一般怎么怎么样云云,这样的话,不要说,否则别人慢慢就会疏远你了,觉得你太狭隘。
不说中国怎么样,那说什么?稍微注意注意德国的新闻时事,看看德国报纸,总有话可说。笑话就有些难度了,要听懂德国人的笑话,或者自己说笑话,都是交际的重要手段,日尔曼人是个比较喜欢思考的民族,他们说话喜欢显示自己的机智和幽默,你首先要做到的是听懂他们的幽默并给于赞赏,然后就是自己展示一些自己的幽默。这些幽默其实很多美剧里面都有,平时业余时间就多看看美剧,或者德国电视里的小品节目之类的,慢慢自己也就会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年岁也不小了,还整天看些幼稚的东西,德国人不会跟你讨论柯南或者火影等日本漫画,更不会对什么韩剧tvb感兴趣,这些东西对人的修养提高不会有多少帮助,真的想提高交际水平,多看点美剧,德国报纸,英语小说什么的。实在爱看也要控制自己的时间,不要花太多时间在那些幼稚的东西上。
听音乐也是一样,不要光听中文歌,多听听英语歌,对欧美音乐有些了解,这样跟人也有的谈。中文歌很多都是翻唱的,而且很消极,多愁善感,听多了对身体也没好处,让老外听出翻唱的就跟糗了。最好还可以自己唱一些英文歌,免得人家玩的时候扫兴,你愿意消遣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你。不要怕出丑,老外不是经常在公众场合故意出丑博路人一笑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4. 德国风情民俗简介

1、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

2、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3、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4、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5、德国的传统美食

德国的美食也能够体现出德国的风俗民情来,而且美食也是啤酒节必不可少的。最为典型的便是猪脚与香肠了,特别是香肠,数量达到了上千种,经过水煮或者是油煎之后,搭配上特色的佐料一起食用,味道更好。

5. 与德国人交流要注意点什么

一、注意事项:

1、遵约守时。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

2、注重整洁。德国人讲究清洁和整齐,随地乱扔纸屑或随地吐痰均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3、讲求秩序。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喜欢大声喧闹。

4、注意交往礼仪。双方握手时,应友好注视对方,以示尊重,勿东张西望。与陌生人、长者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时,通常用尊称“您”;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国人在用餐时禁忌: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风;喝汤或进食时忌发出声响;忌在咀嚼食物时与旁人讲话。

2、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专用于悼亡。

3、德国人视数字“13”与“星期五”为不吉利。

4、德国人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5、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德国法律禁止使用和传播各种纳粹标识和行为、符号。

三、特别提示

1、德国人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尊重女性,这表现在一系列“女士优先”的礼仪习惯上,如男士有义务帮女士穿、脱外衣;为女士开门并拉住门,请女士先行;下车时,男士也应主动为同行的女士开车门、并搀扶其下车等等。

2、向德国朋友赠送礼物应注意:如是商店里买来的东西,务须撕去礼品上的价格标签;无论送什么东西,均应经过精心包装;如遇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生日、订婚、结婚纪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贺;如收到德国朋友赠送的礼物,应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

(5)德国有多少人喜欢交际扩展阅读

德国国家概况

【面积】357376平方公里,居欧盟第四。

【重要节日】新年:1月1日;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德国统一日(国庆节):10月3日;圣诞节: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陆地边界全长3757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位于北纬47-55度之间的北温带,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1月-5~1℃,7月14~19℃。

【简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5月23日西部颁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

6. 德国人有哪些 习俗,去德国要注意哪些事项与细节,

一、社交礼仪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须指出的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 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 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二、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三、餐饮礼仪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 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 其五,忌吃核桃。 四、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向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德国人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7. 德国风俗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的交际礼仪

(一)初次相识

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
二)遵约守时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注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此穿戴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

(三)付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 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小姐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一般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这已成为一种规矩。提早把几马克的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四)如何送礼

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德国过新年习俗

在德国乡村酒店阿尔布莱希特宫欢度除夕,然后去外面走走,领略往日的汉萨同盟城市施登达 尔、萨尔茨威德尔、 加德雷根、 奥斯特堡、坦格闵德、威尔本和哈威尔堡的中心等自然风光。
抑或,在波茨坦乡村为新年开个好头,从尽情享用自助早餐开始,轻轻松松过新年。
再或者,乘坐科隆-杜塞尔多夫游船公司为钟情于在莱茵河上乘船观光的人们准备的游船,在 莱茵河上赏烟火,来个痛快的水上除夕晚会,痛饮德啤,狂舞迪斯科。
过了圣诞节就是新年。德国人对除夕之夜也很重视,他们认为新年过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的 命运。除夕之夜,人们用烟火、灯光、响声来镇妖除魔、辞旧迎新。
在德国黑森林山区的一些小村庄,有除夕之夜全村出动举行除夕游行的习俗。村民们在做完除 夕弥撒之后,手执灯笼,在教堂钟声的伴随下,喜气洋洋地开始除夕游行。人们一路高唱颂 歌,感谢上帝赐福人间。此时牧师和村长或市长也要先后致辞,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午夜12时整,由新婚伴侣敲响钟楼的大钟,阵阵悦耳的钟声表示新年的到来。

8. 德国人的交际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啊~

就是含笑喊Hallo,点头说去死(Tschüss)。
你问的太过笼统,很难不笼统的回答。
你追问一下,我再详细回答。

就是含笑喊Hallo,点头说去死(Tschüss)。

你问的太过笼统,很难不笼统的回答。

你追问一下,我再详细回答。

补充:

在中国见面也许会问吃了吗,或者股票套了吗(笑)。在德国基本上统一只问你好吗?(wie geht‘s ...)。这个算是一个区别吧。其他的日常会话,我还真没发现多大的区别。不问女人岁数,不问男人收入,这个和中国一样的。

你说针对:德语学习中存在的日常会话的困难,这是由于中德日常交际文化差异造成的 这个问题,我表示怀疑。你为什么说日常会话是个困难?文化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不表示这会影响日常会话。 你要是还说会影响生活方式,我倒还能认同。

建议你重新拟定论题。

阅读全文

与德国有多少人喜欢交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