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于中国男足1比1平德国有什么看法
毫无疑问,高洪波的首秀是成功的,数据上我们甚至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可通过数据我们不得不清醒,那就是对手的确未尽全力,比如逼抢和抢断球,90分钟比赛后,我们的数据居然领先,攻入对方30米区域次数,国足的下半时也要明显高于对手,还有两个很异常的数据,其一是铲球,中国队13次,德国队20次,其二是失误,中国男足20次,德国队18次,也就是说,在这场中德之战里,德国队的比赛态度是高于我们的,可在面对一个排名世界第96位的中国男足时,德国队居然全场失误次数和我们旗鼓相当。
比赛之前我就决定要做一个相对精确的技术统计,用以说明和解释高家军的首秀,但比赛之后你细看数据,我们不得不惊讶,很多数据无法解释,射门次数,前场任意球,角球次数,攻入30米区域次数,多数进攻数据双方不分伯仲,而控球率方面,排名96位的国足居然比“世界第二”高近五个百分点,因此单纯用“这一场比赛”的过程和数据来解释一切,我们基本上可以下这样一个推论-----德国二队发挥不佳(对国足逼抢强度不够,自身失误较多),态度上有问题(全体跑动不多,缺乏压迫感和侵略性),心理上缺乏困难准备(波尔蒂,小猪等人的急躁),战术上没有明确方向和支撑点(核心球员不在,队员缺乏凝聚力),加上时差等原因综合而言,这是勒夫的德国国家队的“一次事故”。
平心而论,这场球国足打得不错,而德国队打得真的不咋样,这是一个事实,可这样一场友谊赛,能够说明中国队的“幻变”吗?如果这是一场正式的国际比赛,结果又如何?
我本来也很想从积极的方面多给予高洪波的国足以肯定和支持,但想想不对,我们自欺欺人的时候还少吗?1985年,我们赢过阿根廷队,1994年,刚接手国足的戚务生赢过拥有曼奇尼,隆巴多等着名球星的桑普多利亚,2003年,阿里汉的首秀,是在广州0:0战平了世界冠军巴西队(大小罗,里瓦尔多好像都在场上),2005年,朱广沪带队的第一次洲际比赛,他率中国队夺回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洲际冠军----东亚四强赛桂冠,可这些比赛的胜利真正给予了中国足球什么?现在想想看,其实留下的,只是一场精神骗局,对手的轻视和傲慢,让我们有机会,暂时赢得一些尊严和自爱,可长远来看,这几届国足,那一次有好果子吃!
衡量一支球队的变化与成功,需要谨慎的态度和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么多年中,中国男足不是没有打一场表现优异的比赛,可缺乏“常性”和稳定也是一个事实,特别是真正到了世界杯外围赛或者一些决定胜负生死的关键之战,从中超球队再到各级国字号球队,都是几乎统一的“萎哥”,审视这场中德之战,我们不能忘记,组成这支队伍的人员,来自于刚刚全面失败的中超四强,来自于混迹于中超,中甲的一帮国内球员,高洪波可能是一个优秀的教练,但他真的能点石成金吗?中国这种足球环境,如果真的拥有高洪波这样的奇人,中国男足能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男足的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队不是缺了郑智,孙继海,邵佳一等人,随便上谁都能正常比赛的足球劲旅,蒿俊闵在天津队低迷了不短的时间,怎的一到国家队就生龙活虎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中,有蒿俊闵,赵旭日,郜林,冯霄霆等四人参加了2005年世青赛以及在那之前长达三个月的德国之行,而且这批国奥年龄段球员在杜伊时期,也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欧洲拉练,他们面对德国球员的自信,从容,似乎还是得益于那些已成记忆的历练,时至今日,中国足球面对足球强敌缺什么?其一是自信,其二是比赛经验,这是老米解决中国男足抓的处方,高洪波比米卢更强吗?他真的能在五天训练后解决中国男足的这些痼疾?
说高洪波首秀的成功,只是对手和国足送给球迷的“精神鸦片”可能过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比赛之前,中国足球正处于长时间的低迷不振当中,比如2009年足球界最大的任务----争夺世界杯出线资格,我们中国足球没份,连凑份子的权利都靠边站了;其次,第一次四支球队出征的亚冠联赛,最后变成了“四大皆空”的尴尬与窘迫,从时局上来说,履新的高家军的确需要制造一些精神鸦片,用以挽救继续滑坡的中国足球,如果逃不出“友谊赛强悍”而“正式比赛糟糕”的旧貌,那中国足球的真正振兴就永远是一场梦。
高家军的第一次亮相是惊艳的,但我想暂时不做过多评论,等到高家军三场友谊赛全部结束,特别是与伊朗和沙特的两场热身赛,对手是正在备战亚洲区十强赛的球队,6月6号至6月17日,这两个对手都要连续参加三场世界杯的预选赛,而且这些对手很有可能是高洪波2014年实现梦想的主要敌人,我们希望高家军能够在后两场更有比赛价值的对抗中,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㈡ 踢足球,中国队和德国队谁厉害啊!
德国队,中国队垃圾,日本、韩国都踢不过,还打得过德国?还有德国在世界杯历史上获得4次冠军,冠军数量和意大利一样,仅次于巴西,上届世界杯半决赛,德国踢了巴西一个7:1(半场5:0),而中国在2002年世界杯上遇到巴西的时候,是0:4惨败
㈢ 为什么中国国足打不赢德国队啊
先把踢赢踢不赢放一边,问题是大赛上国足这档次跟本没机会和人家踢,差几档呢,人家乙级联赛都能打趴你
㈣ 德国的足球和中国的足球差别在哪里
德国拥有十分完善的足球体制,以及全世界最为疯狂的球迷群体之一,说白了,就是德国人爱足球、喜欢足球。足球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足球真正受关注不过才20多年,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现况下(我不说你也明白)想出成绩谈何容易?
说一个最直接的数据你就明白中德足球最大的差距在哪儿了。在德国,足球人口,也就是注册的球员数量是600万人!什么概念?德国的人口不过才8千万人,平均每14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个是踢足球的,人家的女足数量在2001年就有80万之多
知道中国的足球人口有多少人么?才区区2万人,再除以13亿这个基数,平均多少人中才有一个踢球的啊?连人家女足的数量都比不过怎么跟人家男足比?所以那些说中国13亿人口居然找不出11个踢球的那些人一听就是球盲,十足的、彻头彻尾的球盲
所以,没有踢球的孩子是中德两国足球差距最主要的原因,体制是一方面,巴西也不见得比中国强,关键还是中国的父母不愿意让孩子踢球,各个学校也不支持学生踢球,还一边骂中国足球没长进,试问你不去发展它怎么让它进步?只有中国足球真正在校园普及了,中国足球才能有底气去和德国人比
㈤ 中国队对德国队优势
北京时间8月14日,奥运会男篮小组赛进行到第3轮,在一场事关中国能否出线的关键战役中,中国男篮以85比68击败安哥拉队。姚明砍下复出以来的最高分30分,另有7个篮板3次助攻4个盖帽,易建联也拿下10分11个篮板。另有3人得分上双孙悦四投全中得到11分,刘炜10分、朱芳雨10分。这为小组出线迈出关键一步,但想最终晋级八强,下场对阵德国才是中国的生死战。
打了两场,姚明甚至不是中国男篮的得分手,看上去有点奇怪不是?要知道,这个大个子两年前是世锦赛的得分王啊,是中国国家队不二的核心?难道,一个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的姚明,他的核心地位就要打了折扣了?
那么我们不如这样扪心自问一下,在两场和美国及西班牙的比赛中,当中国队和对手还能死缠住比分时,如果你看到姚明因为体力或者犯规的原因下场时,会有什么感觉?心一沉?觉得希望一下子变得黯淡?行了,这样的第一反应,就是姚明依然是绝对核心的证明。今天姚明砍下30分7个篮板3次助攻4个盖帽。
当然,当中国队在今天一开始就遥遥领先后,姚明下场休息是种比较合理的情况,全国球迷觉得没问题,可尤纳斯却不答应。首节在没有任何犯规的问题下,尤纳斯干脆让姚明打满,目的就是希望以姚明强大的攻击力,把对手彻底打垮。单节10分,连投篮加罚球,姚明没有任何虚发一次。值得称道的是两次扣篮,这的确显现出了姚明内线实力的强大。前两场比赛,我们曾经说过,对手的逼抢,以及中国传球的低效率,让姚明在受到双人包夹情况下,很那调整出投篮机会。但是和安哥拉这样的对手,姚明再也没有顾忌,首节两次在内线接球后,虽然球距离自己的位置都偏远,但他都能以自己的力量把球收到控制范围,并且有直接起的爆发强度。就以这点硬打硬的内线素质,中国无人能做到。
防守层面,第二节初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任何时候,防守是最重要的,大郅和阿联的内线组合在进攻时依然具有效率,但对于本方的禁区控制却显得薄弱了很多。前两场中国队的防守弱点已经相当明显:畏惧突破。由于速度和力量的落于下风,一般中国队很难跟上对手的突然启动,而这个时候唯一还能进行保护的,就是姚明在篮下张开双臂,进行最后一道抵御。在火箭时,姚明就已经很适应这样的角色,尽管他因此一直要碰到犯规的麻烦,但是在所有人都质疑姚明防守能力的同时,最看重防守的范甘迪却对姚明的补位赞赏有加。但单薄的大郅和阿联就很难具有这样的震慑力,一旦对手突破进内线,他们的补位就已经罩不住对手了。第二节一开始,安哥拉的科斯塔和莫雷斯连续底线突破得分,姚明不在内线是最关键的原因。
精神层面,姚明的价值无可估量。上半场最后时刻,当中国队连续4分钟没有得分,中国队不再着急外围发炮,下意识的就是把球吊给内线的姚明,而姚明那次在三人包夹后不顾一切的强攻篮筐。虽然这个球从正常角度而言略有勉强,同时也存在着进攻犯规的危险,但最后的结果却一下子让中国队稳住了局势:打三分。考虑到当时安哥拉开始变得火热的手感,如果这个球没能打成,包括后面那次姚明的进攻,以及盖帽,半场中国队很可能被对手反超,对于一直领先的中国队而言,这样的局面会让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而第三节全节中国队的进攻,除了易建联的快攻进攻,和陈江华的罚球外,其他的得分均都是以姚明为轴心所得。既有他自己的单打,也有吸引包夹后的分球到外线。最经典的一次姚轴心进攻就是孙悦那次突破。姚明拉到圈顶时,一下子把安哥拉队的两名内线全部带了出来,孙悦一下子面前一片坦荡。相反的是,当刘炜两次比较不太冷静的处理球,把姚明排斥在进攻体系外时,效果就很不理想,并且立刻被尤纳斯换下。
尽管今天没有战到最后的生死时刻,姚明最顶梁柱的光芒还没尽现,但作为本次奥运会第一个单场得分上30的球员,两个11投10中的超高命中率在数据上证明了他的核心地位。
进军8强的道路上,中国队将要面对由诺维茨基带领的德国队。德国队目前的战绩是1胜2负,按照赛程安排,中国男篮小组出线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德国在最后两场要迎战中国和美国,从实力比较来看,德国战胜梦八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德国只拿下了与安哥拉的一场比赛,因此,中国男篮只需要下场拿下德国就可以小组出线。
从德国已经进行的三场比赛来看,除了第一场大胜安哥拉之外,在另外两场与希腊和西班牙的比赛中,德国队都是先赢后输,尤其是卡曼在与两队的比赛中,形同蒸发,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实力。从比赛过程来看,德国和中国男篮几乎相似,在比分领先后,如果对手实行进逼战术,德国队就会立刻崩溃。
诺维斯基的表现无疑是德国队赢得比赛胜利的关键,但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很有可能是他们的15号舒尔茨在外线的投篮,如果不能在三分线外很好的牵制住对手,中国队的前景不妙。
如果中国男篮输掉了与德国队的比赛,那么要想小组出线只有最后一场血拼希腊一条路,尽管战胜希腊的难道不小,但是如果中国男篮拿出与西班牙比赛中的表现,战胜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中国男篮能够战胜希腊,那么最后小组排名很有可能出线中国、希腊、德国同样都是2胜3负的局面。
那么将出现,中国胜希腊、希腊胜德国、德国胜中国的复杂关系,按照奥运会的规则,小组排名除了比较彼此间的胜负关系之外,如果三只球队战绩相同,那么将通过计算小分来决定排名。德国在与希腊的比赛中,以64比87输掉了比赛,净输给对手23分,因此即便中国下一战不输给德国过多,最后一场出现如能奇迹般拼掉希腊,仍有希望出线。
取胜安哥拉后,中国队仍需继续努力。因为强敌在前,取胜德国不容有失。德国是中国进入8强的拦路虎。中国男篮全体队员要加油。现在看来,中国队只要再击败德国,就能顺利完成杀入八强的目标。中国男儿们,冲啊!!!
㈥ 中国足球和德国足球那个厉害
肯定德国足球了,世界顶尖水平。中国足球亚洲顶尖水平都算不上,任重道远。
㈦ 在奥运会中,你觉得中国男足的实力相当于欧洲的哪个队
虽然这次中国杯的成绩很差,但是国足也借此机会知道了自己的真正实力。甚至里皮也承认,面对威尔士、捷克这样的欧洲二线球队,我们和他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威尔士和捷克在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中并没有出现。如果欧洲顶级球队要和国足认真打一场比赛,那就更尴尬了。
当然,里皮上任后,国足在亚洲的表现有了显着的进步,下半场的预赛也表现不错。这次中国杯确实是受客观因素影响,里皮一直在训练。两场比赛丢了10个球,很可惜,但一定不要气馁。反思问题,端正态度,势在必行。
㈧ 现在的国足和世界杯冠军德国队差几个球为什么啊
这东西不能用差几个球形容 这么说吧 国家队所有人加一起身价也没一个人家一个球员贵 当然德国队没有这种大牌 但是德国队整体实力强 而且德国人一向以意志力强 和人家严谨的做人态度 所以是 很多国家都媲美不了的
㈨ 中国足球和德国足球哪个强
1985年柯达杯(U16)八强赛,前西德4-2中国
1985年8月7日在北京,中德双方在柯达杯(即世少赛前身)八强战中遭遇,当时中德双方主帅为高丰文和科佩尔,在中国队队中有谢育新和曹限东等球员,德国队比较有名的维特切克。比赛中维特切克上演帽子戏法,毕胜35分钟自摆乌龙。为中国队进球的是郭壮和涂胜桥。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小组赛:中国0-3前西德
1988年9月17日,由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与前西德队遭遇,当时中国队中有马林、麦超、唐尧东和柳海光等人,而由勒尔执掌教鞭的德国队则有现德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克林斯曼领衔,矮脚虎哈斯勒也队伍之中。德国队的伍特克在第31分钟时首开纪录,而米尔在第60和89分钟梅开二度。
2005年青年队热身赛:中国2-2德国
2005年5月12日,为备战2005荷兰世青赛由克劳琛领军的中青队在德国施魏因伏特与德国国青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结果双方经过90分钟激战,中国队在一球落后的情况下由陈涛和冯潇霆将比分反超,但德国队在第82分钟由根特纳再入一球,最终将比分扳成2-2平。
2005年荷兰世青赛1/8决赛:中国2-3德国
2005年6月22日,由克劳琛带领的中国国青队在荷兰世青赛1/8决赛中遭遇,结果中国队在两度领先的情况下两度被对手扳平,并且在临完场前再被对手打进一球,从而以2-3不敌德国无缘八强,比赛中陈涛利用任意球和点球梅开二度。
2005年青年队热身赛:中国1-1德国
2005年9月13日在德国福尔达,由贾秀全率领的U19中国青年队与德国青年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德国队在上半场第30分钟由阿玛切布率先打破僵局,随后中青队由王永珀将比分扳平,最终两队以1-1握手言和。
2005热身赛:中国0-1德国
2005年10月13日在德国汉堡,由朱广沪领军的中国国家队在以几乎最强阵容的情况下以0-1小负德国队,比赛中谢晖错失单刀机会,董方卓一次头球攻门中柱,而德国队利用一次点球机会打入致胜球。
㈩ 德国足球风格比较适合中国,为什么中国国足始终不愿意请德国主教练
我不由得立刻想到了中国男足第一任外籍主帅——施拉普纳先生,而她就是德国人,足球理论和战术理念都是很有一套的,但是并没有在中国呆很久,而是以失败告终返回德国。
现在回想施拉普纳时期其实也给中国足球带来很大希望的。施大爷最显着的特点,就是理念先进,而且能说会道,当时整得许多国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足球崇拜。但是,施大爷的理论,却是不能和中国足球的实际相结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实践,所以也就不能取得成功。
再次,中国足球的发展不可能立竿见影,中国足球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需要足球理念的沉积,需要足球技术的积累,需要基层足球的协同发展。不是说一个教练能解决的问题。
然后,中国足球不是多规划几个外国球员就能解决了的。内因是主要原因,外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事物的发展。即便国足首发队员全部是规划的巴西球员,就能保证中国足球会超过巴西足球么?
再次,某些球员在踢球之前先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后,中国足球首先是足球,其次才是中国的,不能将中国强加于足球之上,因为这是足球的发展规律,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足球看的是整体,小则说场上十一名球员,中则说全体球员和教练组,大则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努力。所以足球不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在足球场上也不能每次都力挽狂澜。所以在某些体育项目上中国的举国体制不适用于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