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棕油是什么油
棕油是一种植物油,提取自油棕子,是续大豆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 棕榈油可食用吗它的一般用途是什么
一、棕榈油可以食用。
二、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1、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
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他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脂肪酸构成较为理想的特点,同时。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产量高且稳定,所以其经济优势也显而易见。
2、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在食品工业方面,棕榈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
(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种,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棕榈油是制造起酥油的合适原料。
(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生产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合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适合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3)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消费较为普遍,这些国家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
(4)专用油脂。棕榈油和棕榈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其中棕榈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3、棕榈油的工业用途
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熔点不低于44℃。棕榈油的工业用途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从棕榈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类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
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碳链的油脂,其中棕榈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2)德国的棕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棕榈油的缺点
棕榈油有很多优点,比如营养成分丰富,有大量维生素A和E,但一般我们不用这种油炒菜,因为它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实在太高了,超过50%。
早年我国物资匮乏,先讲究吃饱的时候都用猪油炒菜,后来弃用就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太高,对人体健康有害。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是45%,显然棕榈油比猪油还高。
长期食用棕榈油会造成人体血清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即使对于新陈代谢比较好的年轻人而言,也容易发胖。
3. 棕榈油到底能不能吃
结论:棕榈油能吃,但不能吃太多。
目前市场上卖的棕榈油多为分提后的产品,有硬脂、软脂和中间部分。硬脂适合作起酥油、人造奶油的原料油;软脂是极好的煎炸用油;中间部分的熔点范围比较窄,且接近人体温度,可以作为可可代用脂使用。另外,每100克精炼棕榈油中还含有100毫克的生育酚(维生素E),其中生育三烯酚占82%。
所以,精炼棕榈油的稳定性好,加工的食品不容易腐败,多用于油炸食品及糕点加工,是油炸方便面首选用油。
不过,在煎炸的过程中,棕榈油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会遭到大量的破坏。而且,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棕榈油可能对健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棕榈油可以吃,但是,因为它的棕榈酸含量比较高,所以不能大量食用。
作者:刘萍萍,营养师&科普作者
4. 棕榈油是什么对人体好吗
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炼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5. 请问棕油有毒吗
棕油是没毒的,大豆色拉油,棕油,花生调和油多含有油酸甘酯,有着人体需要的微量甘酯,不过大量食用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害处,当锅温在90度左右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所以它本身没毒但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了
6. 棕榈油能吃吗有什么危害
首先食用棕榈油都有世界卫生标准和国家卫生标准,这个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棕榈油中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较少,对人体补充营养帮助不大,而脂棕榈油与动物油一样耐高温,又不含胆固醇
棕榈油已被证实,在当今的饮食推荐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组分,使在饱和、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达到一个均衡的比例。棕榈油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各半;饱和脂肪酸吃多了会引起人体的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血脂升高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使高血脂的发生率降低。
7. 棕榈油的危害是
没有危害,有研究报告指出,在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产生更多的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随后,有报告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物质有毒,关于棕榈油等食品含有此“毒物”的言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王兴国说,氯丙醇酯是氯丙醇类化合物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有多个种类,食品中检出量较高的是3-氯丙醇酯。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谷物、咖啡、鱼、肉制品、马铃薯、坚果和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热加工油脂食品中,都有3-氯丙醇酯检出。
其中,精炼植物油等食品中检出3-氯丙醇酯的报道逐渐增加。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通常会伴随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缩水甘油酯含量也高。“其含量水平与原料种类有关,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榈油,更容易产生3-氯丙醇酯。”
“目前关于它们的毒理学研究尚不系统。”王兴国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对饼干、植物油、糕点等食品中3-氯丙醇酯含量做过风险评估,认为通过上述食品摄入的3-氯丙醇酯对健康的风险不需要特别关注。
德国有研究指出,一般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健康不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目前公开发表的研究资料也认为,通过植物油等食品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低。
不过,3-氯丙醇酯可能在体内水解为3-氯丙醇,该物质超标后有一定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2012年制定了3-氯丙醇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量——每公斤体重2微克,但尚未制定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相应限量标准。
(7)德国的棕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由于脂肪酸构成不同,各具营养特点。比如,橄榄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大豆油则富含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
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及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此外,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还含有一定量的α—亚麻酸。
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适合用来进行高温煎炸,到冒油烟的温度(将近200℃甚至更高)会发生氧化聚合,分解出有毒物质。而适宜高温煎炸的猪油、牛油等动物油,因为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对于已患高血脂、脂肪肝的人来说也不适合。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因为耐高温,稳定性好,一直被认为高温下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而用于很多食品加工,但从此次欧洲的研究报告显示,也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8. herbacin德国小甘菊洗面皂怎么样
用法 取适量以打圈方式,按摩于湿润的脸部、颈部、下颈部肌肤,极细的乳状泡沫可清洁敏感脸部肌肤;再以清水冲净即可;每天皆可使用。
洋甘菊的味道比较浓郁呢,而且还含有的棕榈油和椰油成分,在滋润肌肤的时候,细腻的、细密的泡沫使用效果很不错呢,非常喜欢的哟。价格也不贵,可以使用很久的呢。
9. 棕榈油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棕榈油的好处:
1,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烟点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适。
2,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体油脂用作凉拌或烹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桐油用于制皂工业。用棕榈油生产的肥皂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3,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
棕榈油的坏处:
含较高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棕榈油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软脂酸(即十六烷酸),这种短链的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9)德国的棕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尔爾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
10. 棕榈油到底是否健康
健康。
有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在200℃以上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会产生更多的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出,关于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毒理学研究尚不系统。香港食品安全中心依据饼干、植物油、糕点等食品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对人群暴露量进行评估,结果认为通过上述食品摄入的3-氯丙醇酯对健康的风险不需要特别关注。
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对欧洲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缩水甘油酯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一般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健康不存在安全风险。我国公开发表的研究资料也认为,一般人群在通过植物油等食品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低。
(10)德国的棕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专家建议:多种植物油应该换着吃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由于脂肪酸构成不同,各具营养特点。比如,橄榄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大豆油则富含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及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此外,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还含有一定量的α—亚麻酸。
专家建议,高温煎炸的烹调方式本身就不被提倡,此外,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只吃一种油,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更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