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德国的石油来源
“巴巴罗萨”前,石油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和苏联。之后主要是罗马尼亚。
液化煤技术所得到的油料在总油料的比重越来越高,1944达到了50%左右,前期比较少。
2. 德国二战战败被分割占领了,那么现在的德国怎么来的
事实上,长久的占领是不现实的。所以,占领者大多会扶植傀儡政权,为己所用。等到实现了这个目的,往往会撤军。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苏联和美国对北朝鲜和南朝鲜的占领,美国对日本的占领。等等。
德国战败后,被苏美等国占领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进入八十年代后期,两德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1990年5月18日东德新政府与联邦德国签署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了两德将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1990年8月31 日签署了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前的五个州,这五个州加入联邦德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1990年10月2日,东德政府机关停止工作,联邦德国接收了东德的驻外使领馆,10月3日,两德举行统一庆典,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
3. 二战中德国哪来这么多士兵占领土地
在开战前夕,德国拥有人口大约6000到7000万人。之所以不确切,是因为我不知道该不该把其他国家但是属于德意志民族的人口加进去。按照鄙人的估计,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而至于苏联。苏联当时的人口在1.5到1.8亿之间。之所以浮动,也是因为我不知道是否应该把苏联刚吞并的波罗地海三过和一部分波兰的人口加进去。因为他们并不可靠,在战场上恐怕只会大规模的倒戈。而苏联是一个民族矛盾深刻的国家,少数民族占了人口大约一般左右。就看纯粹的俄罗斯族人人口恐怕也不会比德意志人人多少。根据资料显示,苏联当时可以供给征兵的俄罗斯族男子大约在1600万左右,并不对德国占据多少优势。而全国的可以征发男子大约在3500万人。而德国吞并了大半个欧洲后,可以作为劳动了的人口则陡然增加了一倍以上,虽然这些人口并不适合作为士兵被派上残酷的东线,但是作为后方的劳动力还是可以的。更何况苏联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国土大规模沦陷,虽然绝对值并不多,但是人口却占据了总人口的40%,这就说明了这部分的劳动力并不能被苏联人利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的一线部队大约投入300万人。有的资料最多可以达到550万人,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德国全国的总兵力,投入苏联的不会超过300万人。首先德国人口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如果按照这样550万人的说法,那德国几乎动员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苏联了(我指的人口全部是可以征发的健康男性)德国需要在法国维持一支非常庞大的占领军,到了44年这支军队几乎达到了200万人,虽然素质很差,但是力量仍然不容轻视。另外为了维持在北欧的统治特别是维持瑞典的铁矿石,在北欧德国维持了一支大约40万人的精锐部队,来提防英国和美国的登陆。另外在巴尔干,对付越来越“猖獗”的游击队和保护罗马尼亚的油田,德国人又保持了大约50万人的军队,其中在4年内大约有10万左右的士兵在清剿游击队中阵亡。还有在中东欧,德国还是要维持占领军,那又将耗费大量兵力。本土也是需要有人保护特别是空军和防空军的。另外海军和空军的数量不详细。照此列出,那么德国在开战之初至少需要有700万到800万的军队,动员其人口的一半,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另外根据资料,德国在战胜法国之后全国兵力大约400万人,我想扩军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就扩充一倍以上,那必然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下降,预备役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训练出如此多的士兵。所以我更倾向于550万是全国的兵力总和,而扣除占领军和国内驻军,大约可以派出300万人到苏联战场,另外再加上匈,罗,意的仆从国的军队,大约在350万人这样的规模还是可以维持的。而至于苏联,其数字的确定的确是一个头大的问题。原因是这样的。苏联在战争初期可能有360个左右的师,但是关键问题是苏联拥有大量不满员的师,就是保留军队的骨干,普通兵员由战争时期的预备役人员来填充。而且这些部队的训练和装备也是比较差的。所以问题就出现了,你无法有确切的数字来确定苏联到底有多少满员的师和半满员的师,甚至预备役师。还有苏联有大量的例如要塞守备军或者国内秘密警察部队等等半军事化或者不隶属国防部的武装人员,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算进去。不过我还是倾向于军队的规模在于500万人左右。这是一个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数字。大约占苏联可以动员人口的15%强(当然包括少数民族和新并进地区)。而且这个数字也于苏联刚开始战争的损失吻合的上。不过顺便要提及的一点就是,苏联的一个师只有6000到8000人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1万人,而德国的一个满员师通常在1.4到1.8万。
4. 二战时期德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动侵略战争的
二战时期德国是从1939年9月1日开始发动侵略战争的。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闪击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理会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
5. 二战德国战败后,被瓜分了吗。现在的德国是怎么来的。
是的,德国被瓜分了,苏联攻入柏林后,德国战败,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英、美、法、苏四个战胜国占领,然后在英、美、法的支持下成立了联邦德国,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民主德国。
拓展资料
民主德国简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间存在于欧洲中部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为柏林(东柏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是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员国。
民主德国的国土面积为107,771(一说:108,333或108,178)平方公里,东部是波兰人民共和国,东南部与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西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相邻,北部为波罗的海。
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先地位。冷战时期着名的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就在民主德国境内,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停止存在,其领土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德统一成为当今德国。
联邦德国简介
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合并于1949年。9月20日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联邦德国(西德)建立于其初期范围包括二战后由美国、英国和法国所占领的德国领土而除了德国西部的领土外,东德境内、德国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区西半部在当时也属于西德非法定的事实领土。如此一来,西柏林成为一个飞地,被东德领土所包围。
两德统一简介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通过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国统一。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后,东西德立即展开统一谈判,最后两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四国(美、英、法、苏)达成二加四条约,允许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四个占领国的特权全部取消。
统一后,德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即后来的欧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 二战时德国制造大量飞机坦克的原料从哪来德国又不是资源大国
二战爆发后德国铁矿石主要来自于瑞典、乌克兰、法国(乌克兰中部尼科波尔拥有世界第二大锰矿,附近还有储量丰富的铁矿)。制造飞机所用的铝合金,如果LZ去度娘下法国网络就会懂了。石油方面,苏德开战前德国可以从俄国进口外,但最大来源是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煤炭方面,德国本身就是个产煤大国,不缺煤,仅鲁尔区露天煤田可采储量就超过500亿吨,而当时德国为解决石油不足问题还采用过将煤转化油的技术,尽管成本高昂,但产量仍不小(数以百万吨级),从战争角度上来说是相当成功的。有色金属则主要来自于巴尔干半岛,比如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北欧国家主要是是挪威,尤其是挪威的科纳本钼矿,自从盟军把它炸毁后,德国武器质量呈直线下降,坦克尤其受害,崭新的虎王坦克其防护能力仅与IV号H型坦克相当,而有一段时间土耳其也曾供应过一部分有色金属,但是自从盟军在北非获胜后,便再也没下文了。
7. 德国二战军队那么多哪来的
军事学上有一门课程就是:军事动员学
德国实际上就是利用动员学,压榨出了最大的动员能力,早在一战时期,德国的部队编制和动员就首屈一指
二战时期更是如此,不断将老部队的部分人员补充如新组建的部队,这样大家战斗力基本均衡
而且德国在二战前的机体劳动、各级训练体系完备,保障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8. 二战中德国哪里来那么多钢铁造武器
德国那么点武器消耗不了太多,德国自己有铁矿,不够了就去侵略啊,你以为德国入侵欧洲和苏联是干嘛?好玩啊。
9. 二战时期德国是从哪里进入非洲的
阿尔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