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德国,中后期步兵列兵军服,胳膊上可以弄些什么饰品
一楼在扯淡
一般而言,士兵军服的手臂部位不能随便挂东西,如果那样的话,宪兵回来找你麻烦
军服的手臂位置一般有如下饰物
1、军阶符号,显示你的军阶
2、兵种符号,如山地兵在军服右侧胳膊胳膊处有雪绒花符号
3、击毁坦克奖章(tank destructionbadge),也叫单独击毁坦克奖章(theSingleHanded Destruction of a TankBadge),德文“SonderabzeichenfürdasNiederkampfen vonPanzerkampwagen”,简称“TDB”。
银质坦克击毁臂章,授予使用手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和工兵炸药等单兵武器独立击毁敌人一辆坦克的非反坦克部队的所有作战人员(最初的银质)。
金质坦克击毁臂章,授予使用手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和炸药包等单兵武器独立击毁敌人五辆坦克的非反坦克部队的所有作战人员
‘贰’ 一战时德国军队有多厉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德国士兵佩带的是皮革制成并带金属装饰的尖顶头盔,这种头盔最初是在1842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设计,又叫做“尖顶帽”(Pickelhaube)。头盔设计上的缺点几乎是立即就浮现出来,但是威廉国王还是给他的创作加上了许多毫无用处的附件。那时的头盔比一战时使用的还要夸张得多,金光闪闪,十分华丽。1856年,国王被诊断患有精神病,国家的一切事物都由他的弟弟威廉代理。1861年威廉国王去世,他的弟弟顺利成章地成为新的国王,封号为威廉一世国王。相对19世纪当时的标准而言,M1842型头盔都是非常可笑的,在军队中非常不受欢迎,其高高的顶部被士兵们嬉笑可以把他们的所有杂务都放进去。1856年开始将这种头盔高度降低并一直进行其他的简化改进至1895年,之后就保持了改进后的外观一直使用到1914年。
1871年1月8日,德意志帝国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成立,威廉一世国王变成威廉一世皇帝。德国陆军在1914年之前都几乎没有建立什么军事装备的标准,但是陆军尖顶头盔却是个例外。头盔有三个主要的皮革部分:一个基本帽壳,一个前帽舌,以及一个后帽兜三个部分用线缝合。帽壳是把一块皮革用蒸汽在一个大摸具上压制成形。成形后先使用数道黑漆上色,最后是用一层亮光漆使其发亮。头盔前部覆盖着的是一大张镀金的黄铜钢盔板,我们姑且把他称做尖顶盔的“盔徽”,上面的图案有的是狮子有的是鹰,也象征着来自不同德国地区的部队。近卫团、训练营单位和巴伐利亚先遣兵是用镀银的盔徽,每一个德意志帝国内的王国、公国、伯爵管辖区和自由城市都有不同的盔徽式样。
尖顶头盔在战斗中对佩带者的保护作用微乎其微,装饰性远远强于实用性。这种头盔的侧面是一个倒V字型,能祈祷保护下巴皮带的作用。同样与战前的式样比起来他的外形也变得更浑圆了些。整个盔体使用了皮革、黄铜、银和灰金属做成不同配件装饰而成。
大多数的盔体使用的材料是皮革,但也有些用的是金属。比如胸甲骑兵(Cuirassier)头盔就是金属制品。一战后期由于皮革短缺德军还是采用了毛毡制的步兵战时代用头盔,这种头盔除了是用毛毡制成之外,保留了以往皮革制头盔山的一切装饰物,但是很快就被新型的M16钢盔所替代。尖顶头盔通常还回另外有一个布制的盔罩,所以在平时不戴的时候和作战时保护头盔不被磨损。
稍微查了一下希特勒的一战经历,发现他在那场战争中的表现还真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而且获得的勋奖章数量之多,大为出乎我的意料。实在想不到日后这个好兵竟然会变成一个恶魔。
希特勒在战友与上级眼里是一个刻板的、充满责任感、精力充沛、英勇无畏、洁身自好、乐于助人的一个好人。
他在部队里获得了士兵们普遍的推崇与尊敬,因为他在战斗中非常可靠,遇到伤员总是冲上去救援,而且无论战斗多么艰苦,他从没有抛弃过任何一个伤员。
而且他从不推诿危险任务,不但如此,还乐于代替别人执行那些危险的任务。作战时异常勇敢,一进入战斗状态,就会犹如神鬼附身般狂热。平时虽然有些刻板,从不喝酒也从不发牢骚,但对战友很和善,没事还喜欢画一些战地漫画供大家欣赏。
还有一点有趣的八卦,有一段时间,德军前线食物稀少,德军士兵开始捕捉猫狗充饥,希特勒竟然喜欢吃猫肉。
希特勒在一战中获得的勋奖章如下
1914年11月,由于在前线勇敢的拯救了团长的性命,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
1917年9月17日 面对危险依然完成了任务,获三级军功铁十字勋章一枚,还附属奖励一把军刀。
1918年5月9日 因作战异常英勇获团部颁发战功勋章一枚。
1918年5月18日 一发炮弹击中他睡觉的堑壕,大腿受伤,因此获伤员奖章一枚。
1918年8月4日由于英勇的单独俘获四名法国士兵,获一级铁十字勋章。
1918年8月25日由于服役表现突出,获三级服役奖章一枚。
‘叁’ 二战德军的袖带有何讲究呢
在德国军事传统当中,袖标作为一种荣誉性质的徽章流传至今。袖标一般由精锐部队佩戴,在二战时期还演化出带有勋章性质的袖标。袖标成为子德意志军事传统最让人感兴趣的一个特色。德国的第一种袖标出现在1784年。1782年到1783年汉诺威参加了英国攻打了直布罗陀的战斗。
英王乔治三世作为汉诺威选侯,在战争胜利之后,将参加战斗的三个汉诺威营授予“直布罗陀营”的称号,同时开始佩戴“GIBRALTAR”袖标。随着德意志军事力量的发展,袖标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并且应用的领域逐渐拓展,并在第三帝国时期达到了最高峰。
袖带被作为一种至高的荣誉授予精锐部队佩戴在袖口上。袖标是在特定单位或部队服役的人员拥有的荣誉标记,其中一部分是单位名称,另外则是在某区域服役过的纪念性标志。一般认为国防军的袖带被佩带在右袖口上,而党卫军袖带佩带在左袖口。依据军衔,分为军官用(有边)和士兵用(无边)两种。
在武装党卫军不长的历史当中,总共建立了38个师。另外还有一些存在时间很短,或者从其他师团改编番号建立的师。所以实际上建立的师可能在40个上下。
党卫军并不是所有的野战部队都有荣誉袖带,SS1警卫旗队师、SS2帝国师及其下辖的元首团 德意志团、SS3骷髅师及下辖的苏拉团 艾克团、SS4警察师、SS5维京师及下辖的西方团 日尔曼尼亚团、SS7欧根亲王师及下属的菲利浦斯爵士团 斯堪德堡团(也被认为是SS21师斯堪德堡师)、SS9霍亨斯陶芬师、SS11诺德兰师及下辖的丹麦团 挪威团、SS12青年师、SS23尼德兰师、SS27兰格马克师、SS28瓦隆人师、SS33查理曼大帝师、SS34尼德兰国土风暴师拥有属于自己的荣誉袖带。一些精锐团也佩戴自己的袖标。而陆军只是类似“大德意志师”、“李斯特团”这些精锐当中的精锐才会佩戴袖标。
‘肆’ 二战德国军装
陆军下士,肩章镶白边表示步兵,领子上一圈灰白镶线表示军士身份。从质地来看,这套制服应该是用42型野战服改制的36型野战服。戴42~43年发放的40型便帽,便帽兵种色线于1942年9月取消。右臂佩带步兵击毁坦克纪念章,银色表示击毁1辆,金色则代表击毁5辆。
陆军坦克兵/驱逐坦克兵/装甲列车兵。身穿40型装甲车黑色战斗服,35型领章,兵种色粉红。在普通中士肩章佩2道白杠表示他是候补准尉(优秀技术军士),如获推荐可以直接升任少尉。戴35型装甲兵黑色便帽,有兵种色线。
陆军炮兵代理下士,穿35型礼服,士兵用大檐帽(黑色皮风带)。绶带为礼服用,礼服在39年后除了警察外一般不使用。
标准36型陆军野战服,上衣灰绿、裤子铁灰色,黑色中长靴(士兵用)。携带短望远镜,毛瑟98K步枪及黑皮弹盒(褐色为一战式样或波兰特许制造),后来军士多装备MP40冲锋枪。
005陆军代理下士,非制式热带工作服,纽扣为廉价的树脂制,在南欧及北非使用,左臂佩有军阶臂章。35型便帽,步兵兵种色为白。
40型钢盔(35型钢盔的简化廉价品,1940年3月26*制式化。军衔标志同1。胸前的皮包内装有无袖斗篷(雨衣)。陆军士兵通用的皮带扣,上写“COTTMITUNS”(与上帝同在)。
陆军炮兵上尉,标准36型军官用野战服(领子尖长),兵种色正红。勋章:左胸衣袋上方依次为(读者视角)左-二级铁十字勋章、中-41~42年东线冬季战章、右-罗马尼亚战功章。左胸衣袋为:上-一级铁十字勋章、中-金质战伤勋章、下-金质突击章。右胸衣袋为: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第2纽扣佩有2级功勋十字章的勋标。领口佩有:骑士勋章。戴36型军官大檐帽。
钢盔徽的老鹰头方向与制服徽相反,这是伞兵的特征。伞兵兵种色与飞行员一样是柠檬黄,无边、2个飞翼表示二等兵。
‘伍’ 一战时期哪国的陆军装备最好
一战装备的话我选美国。以下是我的分析:
以下是各国步兵师的分析:
Ⅰ 人力
⑴陆军兵力:(单位:万人)
【战前兵力】1913年 【开战兵力】1914年8月 【西线最大兵力】
德国 :86.4 德国 :170 德国 :380 (1918.03)
土耳其:25 土耳其:50 土耳其:--- (不明)
俄国 :132 俄国 :143 俄国 :--- (不明)
英国 :24 英国 :24 英国 :204.7(1918.02)
法国 :66.4 法国 :165 法国 :223.4(1918.07)
美国 :12.5 美国 :20 美国 :210 (1318.11)
【休战时西线兵力】 【最大总兵力】(所有战线) 【总服役人数】
德国 :250 德国 :538(1917.06) 德国 :1325
土耳其:--- 土耳其:150(1916年初) 土耳其:350
俄国 :--- 俄国 :260(1916年夏) 俄国 :1500
英国 :大约160 英国 :293 英国 :868
法国 :167 法国 :大约250 法国 :870
美国 :210 美国 :368(1918.11 美国 :405
⑵步兵员额:(单位:万人)
【国别】 【步兵师员额】 【步兵团员额】 【步兵营员额】
美国(1918年制) 28105 3832 256(步枪连)
英国(1914--15) 18179 无此编制 227(来福枪连)
英国(1916以后) 19372 ----(无资料) ----(无资料)
法国(1914年制) 15870 ----(无资料) 253
法国(1916--17) ----(无资料) 2250+ ----(无资料)
俄罗斯 ----(无资料) 4000 245
德国(1914--15) 17000 3287 245
德国(1916以后) 13000 1950 ----(无资料)
塞尔维亚 19430/15000【A】4112 ----(无资料)
保加利亚 24000+ 4583 263
希腊 ----(无资料) 3500+ 253
罗马尼亚(一线师) 27000 4793 ----(无资料)
备注:【A】:(一线师员额/二线师员额)
⑶工兵:(单位:个)
【国别】 【步兵师属工兵构成】【平均每个步兵营可获得工兵连数量】
美国(1918年制)工兵团×1(工兵连×6) 0.5
英国(1914--19)工兵连×2+通信连×1 0.16
英国(1917--18)工兵连×3+通信连×1 0.33
法国(1914--16)工兵连×1 0.08
法国(1917--18)布雷连×2+Park连×1+通信组×1 ---
德国(1914--16)工兵连×2 0.16
德国(1917--18)工兵连×2+迫击炮连×1+探照灯小队 0.22
俄国 无师属工兵编制,统一由军部分配 0.09
塞尔维亚 工兵连×2 0.125
保加利亚 工兵营×1(工兵连×2) 0.125
希腊 无师属工兵编制,统一由军部分配 0.22
罗马尼亚 工兵连×1 0.055
⑷基层士兵薪金
月薪:(单位:战前的德国马克)
【国别】 【美国】 【英国】 【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帝国】
【月薪】 63/126【B】 30 2.4 1.2 9 4.05
备注:【B】:1917年美军加薪前/美军加薪后
Ⅱ 火力
⑴野战炮兵(单位:门)
【国别】 【师属炮兵配备】(迫击炮不计)
美国(1918年制) 75毫米炮×48 155毫米炮×24
英国(1914年制) 18磅炮×54【C】4.5英寸炮×18 【D】
英国(1916年制) 18磅炮×48 4.5英寸炮×16
英国(1917--18) 18磅炮×36 4.5英寸炮×12
法国(1914年制) 75毫米炮×36
法国(1917年制) 75毫米炮×36
俄罗斯 76.2毫米炮×48
德国(1914--15) 77毫米炮×54 105毫米炮×18
德国(1915年制) 77毫米炮×32 105毫米炮×16+150毫米炮×8
德国(1915年制) 77毫米炮×32 105毫米炮×16+150毫米炮×4
德国(1917--18) 77毫米炮×24 105毫米炮×12
塞尔维亚 36门炮
【国别】 【火炮总数】 【平均每步兵营可获得支援火炮数】
美国(1918年制) 72 6
英国(1914年制) 72 6
英国(1916年制) 64 5.33
英国(1917--18) 48 3
法国(1914年制) 36 3
法国(1917年制) 36 4
俄罗斯 48 3
德国(1914--15) 72 6
德国(1915年制) 56 6.22
德国(1917--18) 36 4
塞尔维亚 36 2.25
备注:【C】:18磅=3.3英寸=83.8毫米
【D】:4.5英寸=114毫米
⑵机枪(单位:挺)
【国别】 【重机枪】【轻机枪】【机枪总数】【平均每千人机枪数】
美国(1917年制) 260 768 1028 37.90
美国(1918年制) --- --- 1344 47.80
英国(1914年制) 24 0 24 1.32
英国(1916年制) 48 152 200 10.32
英国(1917年制) 64 200 264 14.66
英国(1918年制) 64 336 400 30.76
法国(1914年制) 24 0 24 1.51
法国(1916年制) 72 216 288 31.75
法国(1917年制) 108 432 540 53.33
法国(1918年制) 108 324 432 45.33
德国(1914年制) 24 0 32 4.41
德国(1916年制) 48 54 102 7.54
德国(1918年制) 108 216 324 24.92
俄罗斯 (1914年) 32 0 32 ---
⑶迫击炮(单位:门)
【国别】 【轻型迫击炮】 【中/重型迫击炮】 【全师迫击炮数】
美国(1918年制)3英寸Stokes×24 6英寸Newton×12 36
英国(1916--17)3英寸Stokes×24 2英寸×12+9.45英寸×4 40
英国(1918年制)3英寸Stokes×24 2英寸×12 36
德国(1916以后) 76毫米×36 170/250毫米×12 48
Ⅲ 后勤运输
⑴步兵师摩托化(单位:辆)
【国别】 【马车】 【汽车】 【摩托车】 【自行车】 【车辆总数】
美国(1917年制) 1124 804 319 238 2009
英国(1914年制) 887 9 9 0 903
英国(1916年制) 878 13 24/21【E】 878 1841
备注:【E】:搜索摩托车/救护摩托车
Ⅳ 结语
⑴步兵师构造分析:
在西线有特别普遍装备迫击炮的德军;轻机枪普遍装备的英军/法军;
还有特别重视补给的美军。而美军步兵师不仅有机械化作战的能力,而且
比别的国家装备更多人力/火炮/工兵。在火炮编制方面,在师一级就能配
备其他国家军级才能配置的榴弹炮(指法制M1917 155毫米榴弹炮,法军
只能分配到军直属的炮兵群当中,而美军则编入步兵师当中)。而从数据
表Ⅰ-⑶中可以看出,美军加薪后一个普通士兵的薪金比德军高7倍,士官
高10倍,更离谱的是美军一个士兵的薪金可以抵上1个排甚至半个连的俄军
由此可以看到美国的富强,大战中美军人士薪金成本达到30亿美元,占战
费的13%。
在武器方面也是最好的,很多人错觉德国装备了很多的火炮和机枪,
可是从表Ⅱ-⑴可以看出德军的火炮在1915年达到最高峰,平均每步兵营可
获得支援火炮数为西线所有参战国最高的6.22,但是到1917年后因国力所
限,最后新建的师都把野战炮减到原来的一半。
美军无论在人力/火力/后勤/财力都是一流的,但是美国步兵师作战人
数太多了美军步兵师的旅部人数比德军团部的人还少,因此本人认为美军
的装备第一是建立在金钱和士气上的。而德军是建立在军人个人素质身上,
可惜德军高层都过度动员,使德军里有很高素质的士兵都消耗殆尽了。
全部是手打的!
‘陆’ 纳粹德国军衔,军服设置,分几级,有几种
参考资料得知:
一、1933年——1945年间德国军衔的沿革
1933年的德国帝国国防军(当时德军的正式名称)军衔按军种区分为陆军、海军二类,按等级划分为: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级,各军种基本相同,元帅分别称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海军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于这时德国的“一战战败国”身份未变,还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法、英、美等“一战战胜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各种制约,其军官军衔也“深受其害”:1、陆军元帅、海军元帅设而未授,任现职的仅有一战时晋升陆军元帅军衔的总统兴登堡,从1918年至1935年期间未晋升、授予过一位元帅;2、虽然设有大将军衔,但除“帝国国防部部长兼帝国国防军总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这个军衔;3、各级军官的晋升期限显着增长,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古德里安都曾扛着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余年……
1934年兴登堡总统病势沉重,国会决定由希特勒代行总统职权。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抢班夺权”,同时开始实施他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与此同时对武装力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军衔制度)也开始进行“纳粹化的、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鉴于党卫队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绩,我将其升格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独立组织……我批准党卫队建立武装部队; 9月间,成立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等团级部队; 10月,整合党卫队衔级为: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高级长官——党卫队总指挥、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上级长官——旅队长、区队长、旗队长;中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高级士官——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党卫队一级小队长、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初级士官——党卫队三级小队长、党卫队三级小队副;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党卫队突击队队员、党卫队队员;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党卫队学员,共8等21级。
同年8月,希特勒自称“德国元首”(全称:德意志第三帝国领袖、政府总理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后改称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纳粹党全国领袖,1941年12月起兼陆军总司令),其不同场合称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时称为“元首”,涉及到军务时称“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涉及政务时称“元首兼帝国总理”。考虑到它是整个二战时期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正式官称,本文将其列为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称号”;
1935年,3月1日,正式组建空军司令部;3月16日,帝国国防军改称国防军;在空军中设立“飞行勤务军衔”;在海军中恢复了一战时曾设立的“海军准将”军衔;设立“总参勤务军衔”,这种军衔授予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培训(如在军事学院接受过总参业务训练)、在帝国战争部或国防军局及以后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工作的、从事参谋勤务的校官、尉官(在各军种总司令部工作的参谋军官不授予这种军衔);第一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一等兵军衔,将二等兵军衔区分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满6年”两级,增设上等列兵军衔,同时对军衔标志进行修订;海军增设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等军衔;空军取消上等兵军衔;
1936年,在陆军将官中增设“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高于大将半格,低于陆军元帅半格,计划授予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参谋长等高级职务的大将。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的第二帝国期间就曾设过此衔,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领有此衔,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晋为陆军元帅;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国国防军改称德国武装部队,并正式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等武装力量纳入“德国武装部队”编制;第二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各军种的一级上士军衔;海军增设一级中士(海军一级中士、海岸勤务一级中士、海军步兵一级中士)和一级上等兵军衔(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海军步兵一级上等兵等)军衔;
1939年,正式建立党卫队野战部队(或称党卫军、武装党卫队、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 党卫队第一装甲师(简称“元首师”)、“帝国师”党卫队第二装甲师、“骷髅师”党卫队第三装甲师、“警察师”党卫队第四装甲掷弹兵师(摩步师),开始设置并使用党卫队野战部队军衔称号和标志,如党卫军准将(区队长)等;
1940年,取消“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内设立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宪兵司令官职务,将宪兵军衔提高到宪兵少将(海军、空军宪兵最高军衔仍为上校)——这也是陆军中将、少将军衔中唯一带兵种称号的;
1941年,4月3日更换陆军元帅的识别标志——帽徽、帽饰带、领章、肩章;
1942年,党卫队调整高级长官衔级,增设党卫队最高指挥(党卫军大将)级别,并修订了旗队长以上长官的衔级领章标志;第三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上等兵军衔,原上等兵大部晋升二级下士,二级下士以上择优晋升,同时再次修订士兵军衔标志;将宪兵士官、军士、兵的军衔变更为“宪兵警长”、“宪兵警士” ;
1943年,武装党卫队中增设一等兵军衔,但在党卫队其他机关、部队中未设立相应的衔级,在党卫队衔级表上也未列出相应称号;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空军上等兵军衔;将陆军宪兵部队扩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宪兵总队,分别由一名宪兵少将任总队司令,撤销原设的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职务;在海军、空军中增设海军宪兵少将、空军宪兵少将军衔。 到1945年战败前,德国武装部队的军衔区分为陆军、空军、海军、武装党卫队和宪兵,党卫队衔级单独设置。其中陆军军衔中另设总参勤务军衔,在海军中又分为海上部队军衔、海岸部队军衔。同时军政官、技术官、女军人另设有专门的级别(军衔)称谓。为便于读者对各种军衔、衔称作横向比较,笔者在每一称号后均附编号,以“元首”为始,其他类推。
‘柒’ 二战德国的军装颜色的区分
德国空军上士飞行员,穿34型空军常服(中蓝),佩礼服用勋带。右臂佩所属航空团袖章,带“卢格”手枪。右胸佩:一级功勋剑十字勋章;左胸佩:一级铁十字勋章、优异飞行奖章;纽扣佩:二级铁十字勋章
德国海军山地部队上尉。戴40型便帽,镶有金边表示军官(陆军尉、校官为银,海军全为金),左侧佩金属制“雪绒花”。右胸鹰徽亦为金属制。注意肩章纽扣为金色,镶海军蓝色边。带大型海军望远镜。
德国ssvt警察后备军。列兵肩章上一条粗银杠表示他是候补军士。穿少见的35型夏季开襟野战服,普通警察士兵领章。背毛瑟98k步枪。佩:步兵突击章、铜制战伤勋章、工兵突击章。
恐怖的代名词- 德国保安警察(sicherheits polizei简称sipo),隶属党卫队,主要工作是迫害犹太人及枪杀被占区“多余人口”,理由是“没有多余口粮”。
这是保安警察军士长(警察虽然隶属ss,但拥有与陆军对等的军衔)的标准像:战前制式陆军礼服(铁灰),袖口褐色带2颗铝扣;礼服领章镶在兵种色底上,扣子挤在皮带上方也是一大特征,官用马裤及马靴为违规穿着。佩“卢格”手枪。
德国陆军风纪警察(宪兵)军士长,典型的橡胶制防水摩托风衣、防风护目镜。配30型防毒面具盒、mp40冲锋枪、35型地图包
作为特殊兵种,宪兵制服拥有介于陆军和警察之间的特性:陆军43型野战服;臂章与警察相同,但警察士兵为毒绿色,宪兵士兵为橙色、校尉官为银色金属制、将官为金色。袖章佩在左臂(与ss相同位置),而陆军都是在右臂。宪兵士兵领章样式与陆军相同。佩:二级战功勋章、德意志国家体育铜质奖章(ii型)——1937年9月1日制定,战后被禁止佩戴。国防军没有这种奖章
战德国海军的制服基本上沿用1848年普鲁士海军根据英国海军制服设计的样式。
水兵裤的来历:世界各国海军舰上军人的裤子与其他兵种不同,其样式接近女式,裤脚大裤腿细,前面没有开口。这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当时英国海军一艘战列舰侵入北美一港口,有一名水兵开小差下舰到岸上女友家过夜。半夜北美民兵袭击英军,该水兵匆忙回舰,却错穿了女友的工作裤。当夜战舰被击沉,他跳海后把裤子抖开充气,再抓紧裤脚和裤腰作成一个气囊,靠这个气囊漂浮了一夜后获救,全舰只有他一人生还。由于这次战例,英国海军决定发放大裤脚的新式水兵裤,他国海军纷纷效仿,形成今天的水兵裤
40型钢盔,涂成砂黄色但已开始掉漆。长靴为帆布制,绑腿为40年8月8日制式,战争前期多为补给部队用。持毛瑟98k步枪、长柄手榴弹,戴防风护目镜。右腕袖章为橘红、白双边黑底,内写“afrika corps”,这是在北非服役2个月以上得到。刚入伍时袖章为银边黄底,字样“afrika”,文字两边各有一棵椰子树图案。左臂佩二等兵臂章,底色为褐色;左胸衣袋佩步兵突击章(1939年9月20日制定,最初发给步兵、山地兵,后也发给机械化部队所属步兵),步兵突击章有金、银2种,这里是银质。
带有31型水壶和伞兵专用防毒面具包。戴40型便帽、穿i型空军伞降靴
‘捌’ 一战时期的德国陆军和日本陆军
差距很远,一战时期,日军倾全力都没拿下胶东半岛。差距首先来自步兵的武器,这个时候德军已经装备K98步枪了,马克沁重机枪。另外日军的战术意识什么都来源于德军,德军的重机枪一天之内在法国杀了50000名英军士兵。这种战斗力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
‘玖’ 看图,两名一战时的德军步兵,为什么头盔是不一样的搞不懂耶
第一张图片的头盔是M1915型,这是最后一种尖顶头盔(从普鲁士时代,德国的头盔是有尖顶的),这种头盔罩着盔布,上面一般还写有数字,代表他所在的团,但是这张照片看不清楚。
附图,原来华丽的M1895型,金属光泽,但不适合战场:
该型号防护性能良好,1916年后很快替代了原来的尖顶M1915
而它在一战结束后作为剩余物资一直使用,直到二战
‘拾’ 德国陆军单兵装备
是未来士兵系统
系统包括10个组件,可根据不同士兵的任务进行组合。总体上,每套组件包括:黑克勒�6�1科赫G36型突击步枪、枪械激光系统、安放在携行具内的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护目护耳子系统、核生化防护子系统、枪伤刺伤防护子系统和夜视子系统。
每个编有1名指挥官和9名成员的建制班将装备两批每批10套组件。每套组件包括黑克勒�6�1科赫公司生产的G36型5.56毫米步枪、泰利斯公司生产的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泰利斯�6�1安格尼克斯�6�1卢西公司生产的图像增强型头盔夜视镜,纳克雷斯�6�1奎特普罗公司生产的数据战术耳机、恩利肯�6�1康特拉维斯公司生产的枪械激光系统,以及护目镜、防枪伤刺伤背心和携行具。
德军“未来步兵”计划远没有终结,还在深化过程中,并由步兵向其他战斗部队和支援部队延伸。海、空军的轻武器射手可能是得到IDZ装备的下一批对象; “未来步兵”的防弹衣,眼镜、核生化防护面具、射线测量仪、“驼峰”饮水装置、超高频无线电台和掌上电脑等,不久将作为“实战士兵”计划的组成部分,使快反部队和干预部队的非步兵人员受益。“铁拳3”火箭发射器采用激光测距、计算机编程,在300~600米距离上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精度很高。据说从2005年年起,开始供应3批各1800年套。未来步兵”系统。但到此时,第一批下一代装备也将试生产,包括小型无人机和机器人车。作为连、营一级辅助侦察装备的。阿拉丁”无人机和“奎德洛”无人直升机,能向战斗部队提供敌方阵地的实时视频图像。机器人装有侦察用摄像机和。皮拉尔”识别系统,能用变焦镜头拍摄并将图像后传。投射到计算机显示屏上。
德国“扩展型IdZ系统”(IdZ延长的系统, IdZES)样机系统的集成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于2008年年3月开始样机系统的测试和演示。样机系统的集成工作于2007年年9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08年年2月底结束,包括两套IdZES系统演示样机。德国国防军于2006年年9月与莱茵金属防务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要求其研制并交付两套演示样机,每套将装备10名士兵。
IdZES人机工程技术演示样机于2007年年7月31日完成,指挥技术演示样机于2007年年10月31日完成,头、眼和面部防护技术演示样机以及作战服、IdZES并不是EADS公司的基本型IdZ (IdZ依据系统, IdZBS)系统的延伸,而是一套汲取了部署在驻阿富汗德军的IdzBS系统经验的新系统。IdZES将比IdZBS至少轻20kg,如果包括防护装置该系统仍然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