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乙肝可以到德国留学吗
乙肝可以到德国留学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身体符合标准,就可以发放健康证,和正常人一样出国留学。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携带者能不能出国,需要依据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来判定,这五项指标为:HBsAg、HBsAb、HBcAb、HBeAg和HBeAb。由于每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不同,所面对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假如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不影响他人,也不具有传染性,当然是可以出国的。
Ⅱ 德国三氧技回输疗法说能让乙肝转阴,我是不是被骗了,我都花了一万多了,做了三个疗程,却还是大三阳
问题分析:
你好,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携带的一种方法,主要根据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以及肝功来判断是否治疗
意见建议:
这种情况,可以化验肝功和病毒DNA定量,如果明显增多,就需要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治疗,你说的这种方法,正规医院里面没有用的,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
Ⅲ 去日本或者德国能治好乙肝吗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如果是慢乙肝,在全世界治疗方法都一样,只不过他们那里药物选择比我们多些而已,如果是急乙肝,治愈率在哪里都差不多。中国乙肝感染率很高,德国治疗乙肝的经验没有我们多。所以奉劝一下这位朋友,还是在国内治疗吧。
Ⅳ 德国汉高公司入职体检会查乙肝吗
德国汉高公司(Henkel)是应用化学领域中的一家国际性的专业集团, 他们的入职体检、福利体检项目中应该会包含你说的这个检查项目,如果有困难,可以联系体检先锋帮忙,他们挺靠谱的
Ⅳ 至少11国报告儿童不明原因肝炎,这种病会传到中国吗
最近欧美爆发急性肝炎,很多孩子不幸感染了这种病。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后,国内的家长也很担心。家长们担心这种疾病会传入中国,对孩子造成生命威胁。据外电报道,欧美感染病例超过200例。至于感染者感染急性肝炎的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德国研究所认为,欧美儿童感染急性肝炎,与其辉瑞疫苗有关。但世卫组织很快驳斥了这一谣言。中国儿童不明原因肝炎的风险不是很高,至今没有相关报道,可能是因为中国没有接种辉瑞疫苗。
这名患者已经排除了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研究人员还在研究发病原因。急性肝炎虽然在欧美流行,但在我国发病率很低。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急性肝炎的病例报道,国内海关管控非常严格。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不太可能传入中国,更何况中国早就强制每个新生婴儿接种乙肝和甲肝疫苗了。所以即使急性肝炎传入中国,也不用担心。
Ⅵ 我爸爸肝病需要做介入治疗
可能使得其反
最好别介入
我父亲最后悔介入
中药还不错
中药有方缓解肝癌晚期病人的肝癌疼痛
在肝癌晚期病人中普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癌疼痛。有9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因为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的症状来医院就诊。肝癌疼痛可表现为间歇或持续性刺痛、胀痛或钝痛,严重时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及右肩部。研究认为,中医治疗疼痛的机理主要在于:一是某些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维持人体的平衡,从而缓解疼痛;二是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药能起到“通则不痛”的功效。
经验证明,中药外用或内服对已出现疼痛的肝癌病人不仅有明显的止痛作用,而且疗效持久、和缓,且副作用小。常用的止痛中药有元胡、细辛、米壳、白屈菜等,以及易溶于酒精的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冰片等。下面就介绍几则可缓解肝癌患者疼痛的验方:
鼠妇内服方
鼠妇又名鼠姑、湿生虫。《本草纲目》中认为,鼠妇甘、平,无毒,可治疗牙痛、闭经、血瘕诸痛。用法:可将干燥鼠妇研成细末,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服3次。或取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共取汁24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服4次。服药期间患者应忌吃酸辣食物。
鳖胆止痛方
将活鳖(雌雄均可)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每日一次空腹服下。若鳖在250克以上,可将胆汁分成两份供两日服用。
蟾蒜外敷方
将活蟾蜍3只剥取蟾皮,再取蒜头1枚,将蒜捣碎后涂于蟾蜍皮上,将蟾蜍皮外敷痛处。此方适宜于肝癌剧痛而用杜冷丁无效者。
阿雄膏外敷
取阿魏、皮硝各60克,雄黄、马钱子各30克,麝香3克,葱白适量。先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一起捣如泥状。然后将麝香涂于肝区疼痛明显处,再敷上药泥,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周换药一次。
雄黄散外敷
取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克,血竭30克,冰片10克,醋和猪胆汁各适量。将前8味药共研细末,分成7包,每次取一包,用等量的醋和猪胆汁调成糊状后外敷,每日敷8小时,药糊干结时可用醋和猪胆汁调湿。此方对晚期肝癌剧痛者尤其适用。
穴位敷贴法
取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鸡蛋清或蜂蜜适量。将前14味药共研细末,与鸡蛋清或蜂蜜混合后调成糊状,外敷于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的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上。痛剧者每6小时换药一次,痛轻者每12小时换药一次。
穴位封闭法
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寸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注射器接7号针头,抽取维生素K,注射液8毫克、654-2注射液10毫克,然后直刺进针,待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再快速将药液分别注入两侧的足三里穴内。每日注射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若继续治疗,应间隔两天。此法对各种晚期癌症所引起的腹痛均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中药与西药中的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例如,在患者含服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时若将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可对肝癌和腹部其它癌症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而常用杜冷丁止痛的肝癌剧痛者,若将蟾酥、元胡、穿山甲、青皮共煎浓汁外擦痛处,可增强止痛的效果。
肝癌概述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肝癌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症瘕"、"黄疸"、"胀"、"胁痛"等范畴。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患病年龄 44 岁。肝病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平均生存时间为半年。
1、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像肝硬化患者容易转为原发性肝癌。
2、继发性肝癌:是身体其他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继发性肝癌。多数由胃癌、大肠癌转移所致。少数由胰腺癌和胆道癌转移肝脏所致。
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轻肝癌患者痛苦的一大帮助。目前只有掌纹诊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肝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在肝癌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在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概念的基础上,肝癌外科又有了不少进步。在过去单一的大肝癌切除基础上又出现了能明显提高疗效的小肝癌切除,能明显延长切除后生存期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以及给部分不能切除大肝癌提供生路的“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
由于肝癌有多起源性特点,因此,当手术切除较大病灶时,肝内尚会存有一些较小病灶,术前在做影像学检查时,这些微小病灶未必能被发现。由于接受手术后病人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这些小病灶就会迅速发展,因此,肝癌术后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能行肝脏移植手术:肝外存在难以根治的恶性肿瘤;存在难于控制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患有严重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有难以控制的心理变态或精神病等。
肝癌的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放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定位使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地位有所提高,疗效亦有所改善。放射治疗适于肿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肝癌,通常如能耐受较大剂量,其疗效也较好,外放射治疗经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立体放射总量超过近有用质子作肝癌放射治疗者。有报道放射总量超过40Gy(4000rads容气量)合并理气健脾中药使一年生存率达72.7%,五年生存率达10%,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杀灭残癌之作用,化疗亦可辅助放疗起增敏作用。肝动脉内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可起内放射治疗作用。
肝癌的化疗
一般认为单个药物静脉给药疗效较差。采用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以及配合内、外放射治疗应用较多,效果较明显。对某些中晚期肝癌无手术指征,且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不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和某些姑息性手术后患者可采用联合或序贯化疗。
在德国,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化疗时,用药量只有国内的1/3,用药品种比较单一。而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癌细胞,在用药上都主张“大剂量”、“多品种”。
两种不同的治疗思路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德国中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平均一年生存率为70%以上,两年生存率为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让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哪怕病人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也认为很正常。广州某大医院曾对100余名肝癌患者进行过死亡追踪,结果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癌”。
中医药治肝癌
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之首,其杀伤力、致死率居高不下。我国的中医药理论基础雄厚、用药广泛,只要辨证合理用药,确有良好的疗效。主要表现在:
一、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会出现糖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射等一系列紊乱。大部分肝癌病人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药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保护肝脏,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
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
大部分肝癌病人脾功能亢进是肝癌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脉高压,致使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肿瘤压迫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药的健脾理气、消导、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均能达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的继续生长。
三、最大范围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癌症目前仍为世界顽症。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没有谁敢称治愈,但是,针对肝癌发病部位的血供丰富、双套供血、转移快、生长迅速的特点,中医从外围症状着眼,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解除了病人诸多由原发灶引起的症状。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在3~6个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长,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由于80%的肝癌病例明确诊断时已属晚期,采用手术治疗的切除率很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疗效也不尽人意,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辨证施治】
1、肝郁脾虚
主证:胁痛腹胀,食少便溏,形体消瘦,下肢浮肿或腹水,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滑。
治法: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合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减。
2、肝胆湿热
主证:右胁疼痛,心烦易怒,食少恶心,身目俱黄,时有发热,口干口苦,腹部胀满,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利湿,消肿解结
方药:茵陈蒿汤(《伤寒论》)或茵陈四逆汤(《张氏医通》)加减。
3、气滞血瘀
主证:胁下痞块坚满,推之不动,拒按;胁胀加重,入夜尤甚,腹部青筋暴露,可放射至背;倦怠无力,纳呆少食,嗳气呃逆,便结或便溏;舌质正常或黯,边有瘀斑,苔薄或薄黄,脉沉或弦细或涩。
治法:理气舒肝,散血消症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4、肝肾阴虚
主证:面色晦黯,腹大胀满,形体羸瘦,腰膝酸软,耳鸣目眩,盗汗低热,口干舌燥,皮下紫癜,甚者便血、呕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小弦细数。
治法:滋阴柔肝,软坚消结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
无毒绿色疗法提高肝癌生存率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达60-70%,而大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则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晚期肝癌病人盲目、大量应用“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在选用中医药治疗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所选药物是否对症。
“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的问世,在肝癌治疗这一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五年生存率明显上升。该成果的五个治则对肝癌的治疗起到了全面的康复作用。如:软坚化结法可使肝脏瘤体缩小;清热解毒法能清除肝内癌毒,使蓄积已久的癌毒尽快排出体外;益气养血法可促进手术患者机体的恢复,防止癌细胞转移与复发;疏肝健脾法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扶正祛邪法可减轻晚期病人的疼痛、延长患者带瘤生存的时间。因此,对不能手术或伴有胰腺、胆囊等转移或手术后的患者,尽量尽早采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综合治疗,有的患者只要一到两个疗程的治疗,痛苦症状就会明显缓解,肿块亦随之缩小,腹水消失。临床数据表明,经“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治疗后,肝癌生存率明显提高。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壮年发病率高,由于本病发现时多为晚期,故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俗称“癌中之王”。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与肝功能异常,早期多无症状。
临床期肝癌症状为:肝痛、消瘦、乏力、纳呆、腹胀、黄疸、癌性发热。体征为:肝大、上腹肿块、黄疸、腹水、下肢浮肿及肝硬化其他表现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早期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原发性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亦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早期肝癌宜迟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晚期肝癌以中草药为主的中西综合治疗可望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综合比较原发性肝癌的各种治疗方法后不难发现,以中草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疗法不但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治疗方便,而且效果显着,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使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无毒绿色疗法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
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达60-70%,而大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则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晚期肝癌病人盲目、大量应用“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在选用中医药治疗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所选药物是否对症。
“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的问世,在原发性肝癌治疗这一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五年生存率明显上升。该成果的五个治则对肝癌的治疗起到了全面的康复作用。如:软坚化结法可使肝脏瘤体缩小;清热解毒法能清除肝内癌毒,使蓄积已久的癌毒尽快排出体外;益气养血法可促进手术患者机体的恢复,防止癌细胞转移与复发;疏肝健脾法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扶正祛邪法可减轻晚期病人的疼痛、延长患者带瘤生存的时间。因此,对不能手术或伴有胰腺、胆囊等转移或手术后的患者,尽量尽早采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综合治疗,有的患者只要一到两个疗程的治疗,痛苦症状就会明显缓解,肿块亦随之缩小,腹水消失。临床数据表明,经“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治疗后,肝癌生存率明显提高。
【秘方一】
铁树叶240克,红枣10枚,在瓦罐内煮熟,吃枣饮汤。
【秘方二】
用新鲜之白花蛇舌草,每次120克,涤净榨汁,约榨两次,弃渣留汁。年在50岁以上的患者,可将蜂蜜30克,和入汁中;50岁以下之患者,则用开水冲食盐少许,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炖熟,取出温服,效验如神。“白花蛇舌草”青草可购得,此方专治肝硬化及肝癌。
【秘方三】
蛤蟆皮连头及眼腺一起剥下,将皮表面的腺体颗粒挑破,有白浆溢出,立即外敷于癌肿处(深部肿瘤按穴位外敷),外盖纱布,每日换1—2次。或将蛤蟆皮晒干炒脆,研粉,每日3克,分3次服。或9只活蛤蟆,加黄酒1500克,煎2小时,每天服15毫升(本方也适用于食道癌、白血病)。
【秘方四】
大蟾蜍剥皮,刺破皮棘,反贴肝区,至3个月后取下,如皮肤起泡,涂上龙胆紫,同时服蟾皮粉,每次约0.8克,每日3次。
【秘方五】
软枣子根5000克,加多量水煎煮3小时,过滤去渣,滤液浓缩成500毫升,加入适量单糖浆,每服25毫升,日服两次。(本方也适用于胃癌、肺癌、食道癌)
佐疗药膳
乌龟双药汤
【材料】芡实51克、田七15克(捣碎)、乌龟一只约500克左右,瘦猪肉90克。【做法】乌龟去内脏斩碎,瘦猪肉切细,合以上双药,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和盐调味即成。【功效】田七有止血散淤消肿定痛等功效,芡实为固本益精要药,乌龟的功效前面说过,此汤适用于晚期肝癌伴疼痛不适者。
平肝芍药汤
【材料】白芍12克、炙甘草6克、柏子仁克、瘦肉适量、蜜刺4枚、盐少许。【做法】把以上各药同瘦肉置瓦煲,加清水煲约两小时即成。【功效】白药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有养血散淤、清热止痛等功效;柏子仁为滋润要药,有养肝舒脾益心气之功能;甘草为调和气知要药,效益甚多,素称诸药之君,配合健脾益气的大枣和猪瘦肉,组成辅治肝脏虚弱、胁间疼痛的各期肝癌。
白术双肉饮
【材料】白术12克、兔肉250—300克,大田螺10—20个(取肉)。【做法】田螺去泥洗净,沸水烫死取其肉,然后把螺肉、兔肉放锅中,加白术、清水适量文火炖两小时,和盐调味即成。【功效】白术为健脾胃要药,有利水去湿、调气和中之功;田螺肉则有清肝解毒、利水退黄疸之能,再组合补中益气、凉血解毒的兔肉,更见配伍之精,是治疗晚期肝癌并腹水、黄疸的辅助食谱。
鲤鱼姜糖赤豆汤
【材料】鲤鱼剖开去肠杂,留鳞洗净,放入油锅文火煎至双面微黄,同赤小豆一起置瓦堡加水煮熟,再入姜糖略煲即成。【功效】鲤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有利水消肿之功,赤小豆为行水活血、消肿解毒要药,且有退黄疸之功。而生姜归五脏以除邪,本药膳对肝癌,特别有黄疸、腹水的辅助疗法更见效果。
肝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区痛、纳差腹胀、上腹部有肿块、黄疸、腹水肿胀,以及脾肿大等。临床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的如下所述。
[方一]
鸡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田螺24——28小时,勤换水以去除污泥,取田螺肉洗净,与鸡骨草一起作汤,佐餐食用。本方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民间常用于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的防治。
[方二]
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混合后分4次口服,每日1剂。 本方为姚善业方,功能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适有于肝癌剧痛。
[方三]
活蟾蜍3只,大蒜1枚。将其剥去皮,把大蒜捣烂涂在蟾蜍皮上,外敷于痛处。本方为中医苏宝根方,功能解毒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四]
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日用抗癌药物手册》,功能疏肝理气,活血解毒,适用于肝痛。
[方五]
木鳖子去壳3克,独头蒜、雄黄各1.5克。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本方源于《普济方》,功能散血清热,除痈消痞,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六]
半枝莲、半边莲各30克,玉簪根9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台湾抗癌中药》,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肿,适用于肝癌。
[方七]
龙葵60克,十大功能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新编中医入门》,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痞,适用于肝痼。
[方八]
预知子、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l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抗癌药物手册》,功能清热除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九]
雄黄、朱砂、五倍子、山慈菇各等分。共研极细粉,吸入疗法,每次少量。本方源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解毒化瘀,消瘙散结,适用于肝痼。
[方十]
活螗蜍3只,黄酒1斤。将蟾蜍用黄酒共煮沸后半小时,去蟾蜍取酒,贮藏备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连服30天,休息30天后再服,3月为1疗程。本方源于《中医杂志》1980.7期,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消枳,适用于肝癌。
[方十一]
冰片15克,白酒适量。将冰片溶水白酒中,装瓶备用,需要时用棉棒蘸此药酒擦涂疼痛部位,约10——15分钟见效。本方源于《山东中医》杂志1982.2期,功能活血散结止痛。
[方十二]
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雄黄30克。将雄黄放入蛤蟆腹内,加温水少许捣成糊状,敷在肝区最痛处,夏天敷6——8小时换1次,冬天可24小时换1次。本方来源于《新中医》1980.3期,功能解毒化瘀,散结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十三]
斑蝥500个,陈皮500克,糯米5000克。将糯米洗净干净,沥干,加入斑蝥后置锅内用微火炒至焦黄,拣去斑蝥,糯米研碎,另将陈皮研粉,混合均匀。口服首用量每次10——15克,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5——6克,每日3次,于饭后温开水冲服。本方为江苏启东县医院方,功能肤正益气,活血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十四]
蟾蜍、天龙、儿茶、龙葵、藤梨根、山豆根、夏枯草无剂量。各药共研细末,加人辅料后,压制成片剂,口服,每日3次。本方为上海市启东县肿瘤防治小组治疗肝痛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十五]
水蛭、虻虫、地鳖虫、壁虎、蟾皮。炼蜜为丸,每丸4.5克,每服9克,每日2次。本方为上海市人民医院治疗肝癌验方,功能益气活血,清热化浊。
[方十六]
天性草根、野荠菜根各90克。分别水煎,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野荠菜根。本方为安徽安庆专区卫生组方,功能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
[方十七]
半枝莲、半边莲、黄毛耳黄各30克,元胡荽60克,薏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江西南昌第二医院治疗肝癌验方。功能清热解毒,化浊行瘀。
[方十八]
龙葵、白英、遍地香各50克,蛇莓25克,半枝莲15克,徐长卿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上海市群力草药店治疗肝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浊。
[方十九]
茵陈30克,黄柏、栀子各10克,猪苓30克,泽泻12克,水红花子、丹参各30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功能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适用于湿热瘀毒型肝癌。
[方二十]
半枝莲、独脚莲、蚤体各30克,丹参、三棱、莪术各10克,土茯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3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逐瘀,适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
[方二十一]
丹参10——30克,赤芍15—30克,三棱、莪术、桃仁、地鳖虫、广郁金各10克,车前子8克,泽泻、半边莲各30克,茯苓15克。本方源于《中医药研究》1988.6期,功能活血行瘀,利水化浊,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日一剂
[方二十二]
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术15克,防风、陈皮各10克,柴胡、川芎、香附各6克,甘草、川芎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天津中医》1983.5期,功能调和肝脾,理气化浊,适用于肝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方二十三]
川石斛、竹茹、佛手各9克,绿萼梅6克,生熟谷芽、北沙参各12克,芦根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浙江中医杂志》,1986.4期,功能育阴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肝癌,阴虚呕逆。
[方二十四]
制鳖甲30克,炮山甲、桃仁、广木香、青皮、郁金、白芍各12克,红花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五]
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生牡蛎各30克,党参、白术、白芍、茯苓、郁金、炮山甲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期,功能益气健脾,活血软坚,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六]
接骨木30克,半边莲、金丝线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青陈皮、车前子各9克,三七0.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清热解毒,理气化瘀,适用于肝癌。
[方二十七]
黄芪、龟板、鳖甲各15克,泽泻、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当归2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半枝莲15克。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十八]
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蜈蚣、莪术、田七、牛黄各150克。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连服5天,停药2天,2个月为1疗程,服完1疗程后休息1——2周再继续用。本方源于《新中医》1985.6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中、晚期肝癌。
[方二十九]
党参、白术、炙黄芪、茯苓、炒扁豆各9克,薏苡仁15——30克,橘皮6克,炙甘草3克。每日1煎,水煎服。
本方源于《新医药学杂志》1979.4期,功能健脾益气,扶正抗,蘸,适用于肝痛属脾气虚型。
[方三十]
天仙藤30克,乳香、没药、醋元胡、吴萸、干姜各6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每服9克,好酒股。本方源于《本草汇言》功能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肝癌及腹腔肝瘤。
[方三十一]
马尾莲9克,金锦香12克,七叶一枝花15克,一枝黄花20克,四季菜30克,老鸦柿根60克。水煎服,日1剂。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痞,适用于原发性肝癌。
[方三十二]
麝香、牛黄各3克,乳香、没药各30克,熊胆3克,三七粉、人参各30克。共研细末,黄米浆为丸,绿豆大,每次1克,每日3次。 本方源于《肿瘤病》,功能行气豁痰,化瘀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三十三]
全蝎、蜈蚣、水蛭、僵蚕、蜣螂、守宫、五灵脂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3次,每日2次。本方源于《肿瘤病》,功能活血化痰,行瘀散结。
[方三十四]
太子参、黄芪、丹参、郁金、凌屑花、桃仁、八月札、制香附各9克,炙鳖甲12克,全虫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为中医庞冲地方,功能益气扶正,祛瘀消瘙。
[方三十五]
鹅血200克,蘑菇适量,调料适量。蘑菇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鹅血、调料,煮至鹅血成豆腐块状。本方抗癌,适用于肝癌等。
Ⅶ 朋友们 有谁用过 德国强力消石素的 对肝内胆管结石 效果怎么样
德国博士商标强力消石素
这个产品我有用过的 效果还不错 但是好像内地没有出售的
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 最后是在一家香港的公司找到的
好像是 德国草本医药公司 他们公司有网站的 你去网络找下就可以找到的
就能帮你这么多了
记好是 : 德国草本医药公司 别跑错地方 买到假货了
Ⅷ 很讨厌的肝病 烦死了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病理
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DNA病毒,是一种复合体,直径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壳(包膜)两部分,核心直径27毫微米,内含环状双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壳。HBV抵抗力很强,在60℃经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中均不能使其灭活。煮沸10分钟后,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其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度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
HBV具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部分。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但不是乙肝诊断的唯一依据。HBsAg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
e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
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染源是多样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隐性感染者与带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与带病毒者最为重要。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与HBeAg、抗-HBc是否阳性有关。凡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为迁延性HBsAg携带者。国内的迁延性HBsAg携带者中,绝大多数同时HBeAg阳性,在数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随着献血员的筛选、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使用,经注射的传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非注射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手术和血液的接触等传播途径将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由于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触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大小三阳”?
所谓“大小三阳”是指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对半检查”(简称为乙肝二对半)的二种不同结果。“二对半”中的第一对是指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第二对是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另外第三对是核心抗体(抗-HBc) 和核心抗原(HBcAg)。由于在肝细胞中,核心抗原已被全部装配成乙肝病毒,血清中没有游离的核心抗原,故在周围血液中只能检测到第三对中的半对,即核心抗体,故称二对半。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大三阳”和它的区别是前者E抗原阳性。它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M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
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况,最好是定期(3个月至6个月)到医院作一次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查。
“两对半”,“大三阳”与“小三阳”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两对半”,原来“大三阳”是指在乙肝检查中 HbsAg阳性, 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两对半”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HbeAg, 抗HBs、抗Hbe,抗HBc。
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两对半”,已为众所周知。近年又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称法,并在谁重谁轻问题上存在误区。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表抗“和c抗体均为阳性的基础上,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被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仅有e抗体阳性,即被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希望从“大三阳“尽快转为“小三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第二种情况‘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与其长期和平共处,而成为携带者的。第三种情况,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有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肝病活跃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活动性肝病或能避免慢性肝病的反复活跃,就能有效地阻止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医学研究还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自然转阴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但具体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即使试图用抗病毒药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必须选择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才有反应。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适于药物治疗,等待自然转阴才是明智之举。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餐饮服务和保育工作。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有效吗?何有成教授
干扰素是1957年发现的,问世已有30多年。这是人体受到病毒侵袭时,自然产生出来的一种极微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本身的抗病物质。十多年前生产这种生物制品成本非常昂贵,每克约需5000万美元,约等于当时1.5~2 吨黄金的价值。现在除可以用人血制备干扰素外,还能成功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为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25~50%的患者经3至4 个月治疗后有良好反应,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从血中消失,随后临床症状缓解,转氨酶恢复正常。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欧美国家患者疗效较佳,而东方(如中国、日本)患者疗效较差。但如能仔细挑选治疗对象,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仍可望提高。由于机体对干扰素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什么类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可望对干扰素有较好的疗效,这不仅是临床医生在决定用药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众多患者所关注的话题。1990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病毒性肝炎会议上,专家们提出患者的下列因素将会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疗前肝炎病程短(小于7 年,尤其是在2 年左右)、e抗原阳性伴低水平HBV-DNA 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和无其它疾病(如爱滋病毒感染、肾病和糖尿病等)伴随者疗效好。
2.e抗原阴性而HBV-DNA 阳性的患者,应用干扰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疗效稍逊。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疗效亦较慢性活动型肝炎差。
3.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疗效亦较差,可能与HBV-DNA 已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内有关。此时机体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下降,反应就差。病程越长,整合的机会越大,敏感性也越低。
4.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氨酶正常者,干扰素治疗基本无效。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在胎内或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绝大多数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这类患者内源性干扰素往往并不缺乏,故给予外源性干扰素治疗常不奏效。
在干扰素治疗有效的病例中,治疗初期常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随后e抗原和HBV-DNA 消失,e抗体出现,继而转氨酶恢复正常。转氨酶升高与干扰素治疗后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被体内杀伤性免疫细胞溶解破坏有关,是预测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不伴有黄疸和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明显减退)等肝功能损害加重的表现,患者不必为转氨酶升高而过分担忧,更无须停药或加用降酶药物。但大多数患者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发热、肌痛、恶心、呕吐等,还应注意骨髓抑制,个别有严重反应者应调整剂量或立即停药,故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应以住院观察为宜。
干扰素与乙肝 郭秀藏副主任医师
慢性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自然经过多预后不良,未经治疗5年后约50%的患者发展成肝硬化,一小部分自然地发展成无症状HBsAg携带者(每年约2%-3%)。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性与病毒免疫反应有关。而a干扰素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免疫调控机制起作用。1996年11月德国消化和代谢疾病学会专门讨论了慢性肝炎的治疗问题,并对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性检出病毒复制,是干扰素治疗的对象;而急性乙型肝炎约90%病例可自然痊愈,不是干扰素治疗的指征。但需要强调的是,近年发现HBeAg阴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病毒复制,HBeAg阴性患者病毒复制是前C-变异株的复制。所以区分慢性乙肝HBeAg阳性(野生株)和HBeAg阴性(前C-变异株)型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剂量的临床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500-600万单位,3次/周,皮下注射6个月。如果6个月治疗后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可以在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2个月。治疗后数周转氨酶升高反映a干扰素诱导对HBV感染的肝细胞毒性反应,应视为良好的标志,一般不用降低剂量。
对于抗-HBe阳性复制型乙型肝炎(前C变异株),初治对a干扰素的应答与野生株感染的效果相似。也就是说这类患者a干扰素治疗后HBV-DNA也可阴转。但是复发率较高,因此有人建议治疗疗程为1年。
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虽然血清学HBV-DNA阴性和抗-HBe持续阳性,但是转氨酶持续或波动性阳性,往往发展成进行性肝病。这类患者是因为前C变异株复制低于检出水平,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这种情况可以做肝脏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如果枪出慢性肝炎可应用。干扰素联合口服第二代核苷酸衍生物综合治疗6-12月。
a干扰素治疗中最常出现副反应是感冒症状。可以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头疼、四肢酸软等,可在注射a干扰素之前1小时给予扑热息痛O.5-1.O克,以预防控制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其他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一些神经反应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局部红斑等,可以对症治疗,以减轻副反应的发生。
乙型肝炎HepatitisB
何谓乙型肝炎?
本病为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感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但仅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传染性。感染危险最高的人包括:乙型病毒携带母亲的婴儿,共用针筒的吸毒者,乙肝带毒者的家庭成员和多性伴侣,其他危险人群有:集体生活的人群,接受透析治疗者,直接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乙肝可呈携带状态,一旦感染,有10%的机会成为终生带毒者。
如何感染?
感染的主要途径:1、围产期(由乙肝带毒母亲分娩的婴儿);2、经静脉,因受污染的注射器注射,或刺伤;3、性(因感染性精液或阴道分泌物);4、少见的,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感染的血液。
有那些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关节痛、荨麻疹或皮疹。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尿色变深,皮肤巩膜黄染(黄疸)。某些感染者仅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幅度为2-6个月。
传染期多长?
症状出现前几周,感染者体液中就有病毒,在其后的几个月仍有传染性。如成为病毒携带者,则有潜在传染性。
如何治疗?
有一种抗病毒药,对某些患者有效。可就医获得信息。
有否预防疫苗?
有。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夏威夷推荐出生的婴儿均注射此疫苗,高危人群亦推荐使用,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性伴侣、从乙肝流行国家来的移民。
如何免受感染?
高度危险者注射疫苗。乙肝带毒者不得与人共用:剃刀、牙刷和其他可能被体液污染的物品。
乙肝带毒母亲出生的婴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用于其他接触者,如意外被血液污染或针刺后,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疫苗。
对于性接触,在14天内注射也可能有帮助。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crb/yxgy.htm
另附:
http://..com/question/5254062.html
Ⅸ 问一下德国强力考丽恩活肝灵治肝病咋样
肝是人体中的解毒机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或外来的毒素分解,制造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和酵素,亦负责控制糖份和脂肪的新陈代谢,同时肝脏亦分泌胆汁并储存胆囊内胆汁,由胆囊内流到肠脏,帮助肠内脂肪的消化和分解,最后将体内有毒的物质排出体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死于肝炎的人数,高达2,000,000人,带菌者的数目高达3亿多名,单是亚州占总数四份之三,单是香港就有60万人带菌者,部份患者更有机会恶化成肝硬化或肝癌,是香港
死亡病率数字第三名杀手。
早前,在世界卫生组
织召开之“预防及治疗”肝炎工作会议上,曾受到肝病者的鼓舞,德国博士商标继续长期间大规模研究及临床试验,研究最新发明之肝炎治疗圣药,德国强力丽恩之“活肝灵”胶囊药丸,专为对各类型肝炎病毒,证明能够产生核心抗体和帮助清除血液中之肝炎病毒,提高免疫功能,加速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功能,效果令人振奋。
如果您想要了解德国强力考丽恩活肝灵更多详细情况。可以登录香港晨骏药行网站看看。
香港晨骏药行网址:w-w-w-8fmw-com
(把“-”换为“.”)
请认准香港晨骏药行。
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