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为什么会在20年内迅速发动二战
德国恢复国力的时候英国美国在经济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就是在英美两国众多资本的刺激之下德国经济迎来了发展。《凡尔赛和约》虽然严格限制德国的兵力,但聪明的日耳曼人很快就找到了变通之法。首先,德国保留的这10多万官兵,全是昔日部队里的精英、老兵等骨干力量,这些人身经百战,完全有能力担负军事方面的重任。
德国出钱出力,在苏联的国土上建立工厂与军校,培养德、苏两国的军事人才,壮大自身的力量。想在二战中为自己扳回一局。总的来说,用于支撑战争的金钱有了,陆军、空军、装甲部队这些都有了,也就具备了发动战争的条件。德国挑起二战,也并非单纯因为纳粹党上台,而是德国国内各种问题的集中化爆发,纳粹党只不过将这些问题结合起来了而已。
㈡ 一战德国战败后希特勒怎么让德国一下子这么历害又打二战
第一,尽管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削弱,但本土并没有遭到太大破坏,工厂、学校、基础设施等国家基础都还在,高素质的国民和精英还在,这是德国能够再次崛起的根本原因。
第二,一战后,德国的容克贵族和大资本家仍然掌控着国家资源,仍然野心勃勃,他们时刻准备着重新崛起。由于英法对德国削弱和压制的过于狠了,特别是法国制造的鲁尔危机,深深刺激了德国人,所有德国人都准备着复仇,德国人被仇恨迷失了双眼,就像堤坝里的洪水,一旦决堤根本挡不住,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很快德国人的仇恨就决堤了,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一战后西方趋于平静,大量美国资本涌向德国,德国人得到了美国的巨额贷款和投资,而英法需要德国还债,所以英法也不得不扶持德国经济,加上犹太资本的涌入,德国经济很快就得到了重建。
第四,由于一战对英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英法在一战中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因此对战争非常恐惧,他们不愿意刺激德国,也极力避免战争,甚至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英法的纵容为德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第五,希特勒在德国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希特勒用他的才华和胆识让德国人快速崛起,德国人在世界经济大萧条中一枝独秀,成功的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一步步走向战争。德国人在吞并捷克和奥地利后再也收不住了,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
第六,尽管英法对德国严防死守,但聪明的德国人巧妙的避开了英法的制裁和监视。德国人把军队变成了警察,把国防工业放到了苏联,把水面舰艇变成了水下的潜艇……尽管德国人表面看像一只拔掉牙齿的病猫,其实早已是一只牙齿锋利的猛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露出了锋利的獠牙,让整个欧洲都在颤抖。
㈢ 德国在一战失败以后为什么还要发动二战
LZ您好
发动一战和二战的德国根本不是一个国家!
发动一战的是德意志帝国,二战是纳粹德国。
请先明白这点!
接下来才能解释发生了什么: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土地上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但是……
该共和国堪称西方民主历史上经济问题最严重的政权。恶性通货膨胀,高涨的失业率,低下的生活素质令全国人民对政府失望。而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萧条更令魏玛共和国雪上加霜(更多的人将萧条的矛头直指政府。)
一战凡尔赛条约毫无疑问是不平等条约。直至最后德国也才支付了1/8的战争赔款,甚至走上了印刷钞票的道路。此外还有割地主权等问题。惩罚性的条款令整个国家国民惊慌并怨怼政府行政能力。
当初德意志帝国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国家。魏玛共和国宪法亦具备漏洞,国家总统被认为是“皇帝的替代者”这为希**的独裁上台提供了便利。
以上种种,令德国人别无选择,只能将国家与自身的命运,打赌给了希**及其领导的纳粹主义。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希**利用共产主义诓骗了德国民众(尤其是工人阶级),成功上台,接着反过来打压德国共党,扶持资本家。理论上这样的操作等于国内到处树敌,阶级矛盾尖锐,于是希**找到了突破口:利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转嫁经济压力。失业人口全部参军,国内生产力不足就开始建集中营,以民族主义压迫犹太人等“劣等民族”,进行几乎无偿的劳动,当劳动力下降再进行毒气室之类处决。然后用扩张来保证自己的资源供给和生存空间。
所以,可以反过来这么认为,只要不开战,纳粹德国就是瞬间崩溃。
而在此期间,尤其是二战的前期,西方其他国家的绥靖政策,也即牺牲小国利益来保证战火不烧到自己,对纳粹德国初期的侵略不作为的态度,更令希**有恃无恐,并最终酿成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㈣ 一战后,德国被严厉制裁,为何又发动了二战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英、法等战胜国对其制裁十分苛刻。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只准保留一支10万人的陆军,和一支1.5万人海军;禁止拥有任何进攻性武器。严苛的条约,几乎将德国军队整体解散,将德国的军工产业一并摧毁。当时英法许多乐观人士认为,德军遭受了那么惨重的打击,将来是不可能挑起新的世界大战了。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39年,《凡尔赛和约》签署生效仅仅过去20年,德军便拥有了一支108个师,230万兵力,2400辆坦克的强大军队,并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那么,德国是如何做到在短短20年里就冲出了坎坷之途、重新具备战争能力的呢?这就要从德国的情况说起了。
德国保留了军队骨干力量
《凡尔赛和约》虽然严格限制德国的兵力,但聪明的日耳曼人很快就找到了变通之法。首先,德国保留的这10多万官兵,全是昔日部队里的精英、老兵等骨干力量,这些人身经百战,完全有能力担负军事方面的重任。其次,德国裁撤下来的其他官兵,也并没有完全复员,而是组成各种准军事团体,转入隐蔽状态,成为了“影子部队”。总的来说,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德军,在必要时候完全可以重新组织起来。
德国得到了部分国家的帮助
《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在本国发展军事科技,却没有限制德国在国外发展军事科技。于是,德国在1926年和苏联达成了合作共识。此后,德国出钱出力,在苏联的国土上建立工厂与军校,培养德、苏两国的军事人才,壮大自身的力量。同时,各协约国也不想看到德国被过分削弱,纷纷在暗地里给德国提供方便。所以德国的实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
德国民众普遍尚武好战,渴望复仇
自从普鲁士王国时期起,日耳曼人便逐步养成了尚武好战的军事传统。即便是一战战败,这种尚武思维也没发生根本转变,所以代表容克军事贵族阶级的兴登堡,在一战后仍被德国民众选为总统。与此同时,不少德国人还认为:自己的军队并没有失败,只是十一月革命的爆发迫使军队撤回国;军队没有打败仗,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点无法忍受,必须向英法美等国复仇。
所以总的来说,德国虽然在一战后遭到了制裁,但在充分利用上述因素的情况下,仍能够迅速恢复发动战争的能力。德国挑起二战,也并非单纯因为纳粹党上台,而是德国国内各种问题的集中化爆发,纳粹党只不过将这些问题结合起来了而已。
㈤ 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了,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为什么发动了两次失败的战争
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扩张的需要的急剧增长导致了众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大扩张的动作,然后这就变成了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了--世界上可得利益少了点,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占据了很多的殖民地,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意大利以及二战的日本都是这种情况,然后战争不可避免。当然二战时希特勒的出现以及他所提倡的日尔曼民族优越论对民众心理的符合也起到了添柴加火的作用(不然二战的德国怎么这么牛B)。
㈥ 走出战败危机的德国,为什么很快又成为二战的发起国呢
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最终胜利而结束。时隔21年的后的1945年9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再次发动战争。
后来全球范围的爆发经济危机,谁都不好过,全球各个国家都忙这恢复经济,没工夫管他。而德国偏重军事发展,二战前期德国的赤字危机已经非常严重,政府面临破产,只能发动战争,和其他国家争夺资源来缓解经济危机。
㈦ 德国受到一战的制裁,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再次发动二战
一战德国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由于在一战中,法国伤亡惨重,致使500万军民死亡,因此对德国实施的条约具有极端的复仇情绪,甚至作为当时的战胜国英国都觉得处罚过于严厉,当时美国则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主张恢复到战前状态就好。
随后各方经过协商通过了《凡尔赛条约》,条约的内容同样很严厉,包括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废除义务兵制度,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许建立空军,不许拥有坦克,飞机,重型火炮,甚至连重机枪都不可以(后来德国创造了MG34/42这种通用机枪算是玩了个擦边球)除此之外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致使德国国内的复仇主义情绪空前高涨,为二战的爆发卖下了种子。当时的法国元帅福熙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后来证明的确事实就是如此。
没有钱怎么办,犹太人有钱,抢犹太人的,石油没有怎么办?买 煤炭炼油,还不够就在战争中抢,以战养战。就这样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从一战战败国逐渐成长为二战时期最强的国家之一。
㈧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为什么能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 对于银行家而言,战争是天大的喜讯.因为和平时期缓慢折旧的各种昂贵设施和物品,会在战争中顷刻之间灰飞烟灭,交战各方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取得胜利,到战争结束时,政府无论输赢都将深深地陷入银行的债务陷阱之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庞大的战争赔款当然不能由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沃伯格家族银行来承担,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大发一笔国难财.所以,第一步棋,就是由德国银行家启动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来迅速掠夺德国人民的积蓄,人类第一次见识了超级通货膨胀的威力.从1913年到1918年,在战争期间,德国货币发行量增加了8.5倍,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仅贬值了50%,从1921年开始,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发放量呈火山喷发的态势,1921年比1918年增加5倍,1922年比1921年增加10倍,1923年比1922年增加7 253万倍.从1923年8月起,物价达到天文数字,一片面包或一 张邮票的价格高达1 000亿马克.德国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花出去.德国银行家血洗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仇恨的种子.比起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境遇,德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要深重得多,下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所有诱因已在1923年全部到位了.”
“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首相,德国不仅完全摆脱了1923年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灾难,也从席卷全球的严重衰退中快速恢复过来,在承担着巨额战争赔款的巨大经济压力下,以惊人的速度装备起来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并在1939年9月1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用了六年时间!
而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直到1941年美国直接参战,美国的经济状况才得到根本扭转.
德国以区区6年的时间迅速完成经济复苏和大规模战争准备,如果没有外来强大的金融资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此庞大的外来资金挹注如果不是为了准备发动战争,就难以有合乎逻辑的解释.
实际上,华尔街就是纳粹德国最大的资金来源.
早在1924年德国超级通货膨胀刚刚平息下来的时候,华尔街的银行家就开始筹划如何帮助德国整军备战.1924年开始的道威斯计划和1929年的杨计划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㈨ 一战结束仅25年,德国为何又再次挑起二战
二战的爆发是让所有人都没有的想到的,要知道一战的硝烟刚刚熄灭短短的二十五年的时间。德国作为战败国在一次掀起波及全球的战火,那么作为它的伙伴到底为什么会协同德国为祸四方呢?德国是因为一战的利益分配问题,那么意日呢?有什么需求吗?
对于世界各国的实力,他们也是非常的清楚,是什么支撑他们继续发动这场战事的。如果仔细想想,每次战争都是因为在谈判桌无法谈拢,随即转向那就看谁拳头大吧。追究到底二战的原因就是政治需求加世界局势和利益。
第一世界局势。当时德国身为战败国惨遭盟军的严厉制裁,使得国民生活非常的糟糕,在加上当时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更是德国的社会矛盾激化。希特勒的出现可谓是顺应局势,他所提出的思想更是符合德国社会的需要,既纳粹民族主义。对于英法等国的压迫,使得德国早就无法忍受,这就使得德国走向法西斯道路制造一定的条件。当时的日本和意大利虽然都是大国,可是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还是有些不够看,只能寻求另外的方式来转移国内的矛盾。当富有激情的希特勒碰到野心勃勃的意日时,世界大战便是迟早的事情。当时世界其他的大国都凭借自己的能力来硬抗这次危急,可是只剩下德意日苦苦的挣扎。
第二,利益。德国在一战结束后,海外的殖民地都完全被收回。这样一来德国的生存空间、所需的市场、资源根本不是本国能够满足的,这样一来从其他国家手中夺取生存环境便成为必然。当时的意大利和日本作为新兴国家,可是世界格局早已分配完善。如果想要获得新的生存空间,那么看看谁的拳头比较大。事实上这三个国家的初衷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德国是称霸欧亚、日本是在太平洋遨游’意大利则是恢复往日的荣光。其实这还是跟一战差不多,流水的阵营,铁打的利益。主角的改变,目的还是资源的重新分配。
第三,政治需求。德国就不用说了,刚刚被制裁在国际上的声音基本没有,哪怕是有也不被别人在意。日本的话虽然在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它分的一些利益,可是依旧不入西方列强的眼中。意大利的话其实还是因为墨索里尼忽悠到贼船的,不然在二战期间全局打酱油。
㈩ 一战德国战败,可为何仅仅相隔20年德国又有能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为被打痛了,才知道强大的重要性。
没有被打痛过,会膨胀自己的实力。
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后来的内部统一,打痛了,如何努力强大自己。
日本被“小男孩”打哭了,然后努力强大,
中国抗日战争被打醒了,现在在努力强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