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军粮为什么没有火腿

德国军粮为什么没有火腿

发布时间:2022-08-04 00:28:14

⑴ 世界上第一个汉堡包,居然是蒙古人的军粮,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当时的蒙古人作战的区域是非常的广阔的,为了更方便的携带自己的食物,很多蒙古人会把肉直接剁碎,然后和面混在一起。他们把制作成的这种肉饼就放在自己的马鞍下面,由于有人骑在马上面,所以摩擦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度,这就导致这些肉饼一直都是有一定温度的,所以说这些肉饼也是非常的可口,也算是一种美食,这个其实就是最早的汉堡包。

而且现在我们吃的这个汉堡包,其实是把三明治以及肉饼结合起来的。现在的汉堡包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都是比较高的,每个国家都是有汉堡包的店面,而且现在的汉堡包已经成了很多人都喜欢吃的美食了。

⑵ 为什么欧洲的火腿都是纯肉肠呢

欧洲的火腿肠好多都是纯肉肠,或者说基本都是纯肉肠,他们很少加淀粉,因为欧洲那边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畜牧业比较发达,也就是他们像养牛养羊这类的产业非常多,所以牛羊肉的价格远没有我们想象那么贵。

像现在的俄罗斯,他们跟欧洲那边的火腿肠的制作方式非常像,好多火腿肠基本也都是肉的,很少有淀粉,淀粉的含量都非常低,但是这个成本比较高,这个制作方法不是我们不能做,而是我们这边做这种工艺的火腿肠价格会比较贵,现在市面上好多猪肉含量比较高的火腿肠,一斤都能卖到20块钱甚至30块钱,那你想纯肉肠灌水得卖多少钱?价格太贵的话,市场接受度是有问题的。

⑶ 为什么说午餐肉是二战后勤最高水平的体现

古人云“粮草未动,兵马先行”,正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们知道了军队口粮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虽然在打仗的时候,士兵是主体,但是士兵是人,他们每天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为了一场战役的胜利,为了达到战略和战术的双重胜利,保证军队士兵的单兵口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士兵们在战争时期吃不上饭,吃不饱、吃不好,就相当于是一台重要的机器却没有油,即使它的功能再强大,也是没有用的。

小结

在二战时的美军后勤中,午餐肉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大家要是知道韩国“部队火锅”的由来便明白了。因为当时韩军的物资匮乏,他们为了让部队吃上热乎饭菜,便将美军遗弃的大量午餐肉捡回来,配上泡菜、泡面以及年糕等东西烩在一起煮。

⑷ 古代有没有火腿肠啊

来源于网络

的《格物粗谈·饮食》明确记载火腿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

金华火腿,据考证金华民间腌制火腿,始于唐代。唐开元年间(713-742)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载:“火腿,产金华者佳”。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相传,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曾把家乡“腌腿”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肉色鲜红似火,赞不绝口,赐名“火腿”,故又称“贡腿”。因火腿集中产于金华一带,俗称“金华火腿”。后辈为了纪念宗泽,把他奉为火腿业的祖师爷。至本世纪30年代,义乌人在杭州开设“同顺昌腿行”和“太阳公火腿店”,堂前仍悬挂着宗泽画像,显示正宗,誉满杭城。

金华火腿兴于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火腿是浙江金华的着名特产,抗金名将宗泽是浙江金华义乌人,他一次带着家乡腌制的猪腿进献给宋钦宗,咸猪腿肉色、香、味俱全,因为色泽鲜红如火,宋钦宗就赐名“火腿”,从此火腿成了贡品。火腿都是猪后腿。金华火腿本来应该使用金华两头乌的后腿制作的,可是由于金华两头乌几乎绝种,所以现代标准的火腿应该是一般咸腿作为原料(也就是在冷库里用盐腌制的腿)。火腿的制作需要多个工艺流程,火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不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还是强身的补品。盛产火腿的有金华、东阳、兰溪、义乌、武义、浦江、永康,这些地方都属于金华,统称金华火腿。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兰溪最多,但现在最多的是东阳。

明朝,金华火腿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着名的特产,并列为贡品

清朝,1905年雪舫蒋腿代表金华火腿参加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获金奖

1915年雪舫蒋腿代表金华火腿参加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获金奖

近代,1929年雪舫蒋腿代表金华火腿参加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获特等奖

金华火腿的形成,是金华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渊源流长,金华是金华火腿的原产地,有其特定的区域和条件,金华是金华火腿的主产地,金华是发展金华火腿的主体。

从此,金华火腿即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早在清朝就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荣获商品质量特别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金华火腿又进而畅销英国和美洲等地。火腿销售地局限于香港、东南亚、新加坡,日本只有假货销售,走私偷渡的。欧美早餐吃的那种火腿是机械化全年生产的帕尔玛火腿,价格大概是一百元一斤。欧洲的标准相当苛刻,要求猪腿原料来自畜牧场,而且周围两百公里内不能发生瘟疫,所以金华火腿暂时还没有进入欧美市场。经过金华几代人不懈的发展至今金华的火腿,中国浙江地区的金华火腿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欧美。它依然散发着它千百年特有的巨大的诱人魅力。]

还有一种说法“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天,挂在风中晾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⑸ 古代西方军队的军粮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古代应该也有类似“炊事班”的编制,负责供应一定规模连队(古代称“营、哨、队”)的吃饭问题,属于后勤杂役,平时只操瓢把,不操练,但遇战斗紧张时,扔下锅碗,接过刀枪,也能填补几个战位。这是大军不紧不慢行军时的情况。如果是急行军,或战斗任务紧急,饭不能不吃,则直接摘下头盔,拿过金角,扣过来就是一口小锅,随便煮点吃。差不多一个小队(四五人),各自自主“造饭”。《史记》记载,战国时,齐军在孙膑率领下,初入魏国时,“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而魏军统帅庞涓通过齐军的灶数,即能初步判断齐军的人数(不过我怀疑“十万灶”的数字有虚夸的成分,不至于齐军每人一灶吧!如三人一灶,则“十万灶”齐军将达三十万人,似不可能)

image.png
如果军情特别紧急,热饭热菜就进不了嘴了,从怀里(干粮带)掏出干粮——如我们熟知的红军的炒面——往嘴里一塞,再猛灌几口凉水,就聊以糊口了。军队往往会额定每个单兵所能负载的重量,除了兵器弹药,就是干粮和水壶水袋了。

大军行进处,往往会跟随大量的随军小贩,他们和军队做生意,军队需要什么,他们卖什么。当然军队不会找他们买兵器火药,他们售卖的,主要就是生活物资,比如蔬菜啊、瓜果啊,以及牛羊肉禽蛋等等。这些小贩赶着大车,随大军流动,我记得一个典型例子,是《悲惨世界》里随军小贩德纳第,商贩们的队伍,不比军队短多少。这些人一边和军队做交易,一边等军人战死发死人财。

罗马帝国失去对西欧的控制之后,西欧地区陷入蛮族王国割据的状态,而士兵作战时所能吃到的食物类型有所减少。9世纪初时,查理大帝开始在法兰克帝国建立后勤保障体制。在《查理大帝庄园敕令》中,查理大帝要求统治下的庄园应该提供猪油、鱼肉、腌肉等食品,肉类之外的其他食品,比如蔬菜、干酪、黄油等等,应当“将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二缴纳给我,以便应用”,并将剩余数量一并上报。

除了军队的战前储备之外,中世纪军队出征作战的时候,士兵还会自己随身携带一定的粮食。比如早期的基辅罗斯人就会自备粮秣。而俄罗斯人的军队伙食较为简单,根据拉津《军事艺术史》的记载,14-15世纪时的俄罗斯士兵主要食物是“燕麦粉、干鱼、少量火腿,经常会以一些葱头代替主食”。

image.png
相较而言,英格兰、西班牙和德意志粮食补给状况要更好一些。在都铎王朝时代,英格兰士兵每天的伙食定量是:24盎司(约750克)小麦面包、三分之二加仑啤酒,2磅牛肉或羊肉,以及0.5磅黄油。如果因宗教节日不能吃肉的话,则用1磅奶酪和四分之一条鳕鱼、或者7-8条鲱鱼代替牛羊肉。

在德意志农民战争时期,1525年,弗劳恩贝格地区的守将塞巴斯蒂安·冯·罗腾汉为准备防御,为城内守军购入了面粉、肥肉、鸡蛋、黄油、干肉等粮食,并安装了风力磨坊用于制作面包。

1588年准备远征英格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也为远征军准备了足够的粮食。数万人的西班牙远征军的伙食是:14.7万大桶(1大桶=105加仑)的酒、6500公担(1公担=100公斤)熏猪肉、3000公担奶酪和大量的鱼、大米、大豆、豌豆、醋,此外还有1.2万大桶的淡水。

⑹ 中国火腿和欧美火腿有什么区别

要说相同点那就是,每个刚出炉的火腿都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不过他们也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的。

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不同的饮食风俗,就像在我国普遍的,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北方人呢,更倾向于选择面条,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国十里地方之内的风俗都会有所不同,选择吃什么,也就全凭自己个人的喜好了。

⑺ 世界历史上军粮一般都是哪些东西呢

一,斯巴达士兵喝用血和猪腿制成的黑肉。在古希腊,斯巴达人建立了一种致力于战斗的文化。小男孩在7岁时搬进军营接受训练。正如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解释的那样,“他们的训练旨在让他们很好地服从命令,忍受艰辛,并征服......”在一个致力于战斗的社会中,斯巴达人没想到会有奢华的美食。事实上,斯巴达士兵吃的是用血制成的黑汤、煮猪腿和醋。传说这汤太恶心了,以至于斯巴达人愿意在战斗中摔倒以避免吃它。

四,奥斯曼帝国吃新鲜出炉的面包和蜂蜜。公元1683年,奥斯曼人围攻维也纳,几乎占领了这座城市。在被称为禁卫军的步兵的带领下,奥斯曼人受益于丰富的军粮。奥斯曼士兵食用新鲜出炉的面包、每日定量的羊肉和羊肉,以及蜂蜜和咖啡等奢侈品。当没有新鲜面包时,士兵们会吃在伊斯坦布尔煮熟的饼干,然后运往战场。在17世纪,一位观察家记录说,首都有105个烤箱为军队烹制饼干。事实上,奥斯曼军队非常需要饼干,以至于不诚实的面包师有时会用泥土代替面粉,结果夺走了几名士兵的生命。

⑻ 关于军粮

古时候的粮食产量很低的,远比不上现在这么高产。而且,很多的兵是从农夫转变的,农夫不种地了,谁给种粮?
当兵每天操练,很累的,饭量远比一般人大的多,军粮消耗很大。
特别是打战的时候,就地征粮是征不来多少的,只能靠根据地往过送,路途遥远,而且为了防止敌方和乱民抢粮还得派重兵护粮,护粮的兵也得吃啊。往往是到了目的地了,粮食被护送兵吃了一半。

举个例子(粘贴的):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召集诸将开会,商讨进军方略。他说:“匈奴单于采纳赵信的建议,远走沙漠以北,认为我们汉军不能穿过沙漠,即使穿过,也不敢多作停留。这次我们要发起强大的攻势,达到我们的目的。”于是挑选了十万匹精壮的战马,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四万多,步兵十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

⑼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伙食被人称道,德军吃得到底有多好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他们的伙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军队后勤保障。因为他们会给予半斤的饼干,一罐午餐肉,一罐蔬菜,25克的咖啡还有主食,面包以及肉类。这也是德国人的身体以及营养,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和保障,这比当时的德国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当然德国军队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也给很多国家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但是随着第2次世界大战时间的发展,也使得德国军队慢慢的衰落,所以后勤保障也渐渐的变得非常糟糕,第2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军队的伙食供给根本保证不了。

阅读全文

与德国军粮为什么没有火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