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那多人喜欢德国
德国还是有很多优点的:风景优美,社会安定,贫富差距也小,社会保障好;德国人做事严谨,高效,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高呼元首万岁的是估计是一些右翼分子。
2. 我为什么喜欢德国
算算时间,我回中国已经快两年了,之间没有回过德国,现在想起,忽然十分想念。我很喜欢德国,尽管很多人对德国不甚感兴趣——规矩太多,生活沉闷,不如中国刺激,也不象美国那样机会多多。就算和一些典型的欧洲国家相比,比如意大利,也没那么有情调。所有这些评价我都同意,然而我还是非常喜欢德国,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那里住过十几年,也不仅仅因为那里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的繁文缛节的确不少,似乎所有的行为都有法律规范,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权益。我清楚地记得,在德国读大学的时候,上法律课时知道有一个法律叫做《硬币法》,其中一条规定在超市付款的时候可以以硬币来支付的最大额度:如果用分尼支付,最多可以使用总面值为5马克的分尼硬币;如果用马克支付,最多可以使用20马克的马克硬币。(那时欧元还在酝酿之中。)假如在超市买了6马克的货品,拿着满满一大捧分尼去付款,超市营业员有权力拒绝去数。如果只买3马克的东西,拿着一把分尼,她则必须去数。我当时刚到德国一两年,看到这里,对于德国法律事无巨细的规定简直是叹为观止。在德国,小到垃圾要分拣,晚上十点之后不能制造噪音,大到申请居住许可,购买医疗保险等等都有法律法规的约束。
德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和人距离相对较远的国家,远没有意大利那般热情浪漫,更不象中国不分彼此。在德国,很多邻居见了面不过点点头,很少有拿着蛋糕去彼此家里串门。同事之间也仅仅是同事而已,上班的时候一团和气,下了班便各奔东西,彼此连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就更别提一齐去K歌了。在中国,就象张爱玲曾经说过的那样,也许因为人太多,所有的隐私都不得不暴露在别人的眼里,距离便不得不近了——试想下,在上海的弄堂或是北京的四合院,又该怎样避免邻居谈论你的私生活呢?所以最后你的事情就变成了我的事情;自然,我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天下一统,大家都是好兄弟。
德国的生活实在是不如中国精彩,如果对于生活你的定义是饭局,KTV,还有夜店。在德国,哪怕是法兰这样的大中城市,过了八九点钟,商店关门,街上行人便稀少起来,大家都各回各的家,晚上在家里和家人一齐吃晚饭。在法兰是很少有KTV的,我知道的一家是华人开的,开在法兰火车站对面的地下商铺。我本人不喜KTV,从来也没有去过,不过据去过的同学们说,客人大概也都是东方人。不过德国人也并非从不出门,大家偶尔也聚在一起吃个饭。然而在德国,在外面吃饭不便宜,所以大家也不会天天下馆子;下馆子基本也是AA制。泡吧是周末的事情。德国的酒吧和国内的静吧差不多,两三个好友晚上去喝杯酒,谈个心。很多德国人也喜欢运动——滑雪、冲浪、潜水。在中国新兴的,受小资追捧的一些运动,德国人已经默默地玩了很多年。而他们的确也就是单纯的喜爱,甚至到了为了兴趣改变生活的地步。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转到慕尼黑办公室,就是为了冬天每周都可以开车去滑雪。
开始的时候我对德国很是不习惯了一阵子,然而呆了几年以后,便开始喜欢德国。至繁至简——正因为德国规矩很多,所以如果遵守法律,按章办事,就不必担心事情会办不成。大家都遵守秩序,生活反而变得简单轻松。以前忙着对付外部世界变化的精力就可以省下来内省,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正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才不用花时间去做不必要的应酬:想见朋友的时候才约人出来,不想见人决不会有人没有约好就上门来。德国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好,所以可以进行很多户外运动,亲近自然。的确,在德国的生活不是那么充满激情和挑战,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和诱惑。平淡、安详是主旋律,比较适合象我这样性格内向,胸无大志,只想平平淡淡过个小日子的人。
3. 为什么这么多人吹捧二战德国
个人觉得一是德国实力真的很强,二是德国和中国关系较为友好。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我们不得不谈到德国,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之一。当时德国的军事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在战争初期,德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几乎把整个欧洲战场统一起来。不幸的是,邪恶终将失败。这些法西斯国家虽然强大,但最终还是会失败。
正是因为德国没有对我国造成任何伤害,反而对我国做了很大的帮助,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吹嘘德国。但是,虽然德国的战争成就非常辉煌,但我们也要注意尺度。我们不能同情纳粹德国,更不能盲目崇拜,否则我们最终会吃了它是我们自己的错。
4. 德国文化很受关注,你知道为什么吗
德国出哲学家,像尼采、叔本华、马克思、康德、费希特、胡塞尔等,都来自德国。为何德国盛产哲学家呢?这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关系密切。除了哲学家,德国还有很多文学家作家,比如托马斯·曼、歌德、里尔克、海涅、赫尔曼·黑塞、席勒等,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为何德国出现了那么多的作家呢?这也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有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秩序和规则的严谨执行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诺千金、签了合同就必须执行、不能迟到,这些融入到德国人骨子里的文明行为我们中国人真的应该好好学学。
总之,德国文化体现了德国人的性格和民族品质,他们对生活热爱,对他人守时,对艺术、诗歌和哲学情有独钟。德国文化的巨大魅力正以一种无法阻挡的情势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其他文化。对此,我们应该多学习德国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强项。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更多人觉醒,让更多好的事物扩展发扬。
5.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二战中的德军
其实为什么本人打不上来,但是从军迷喜欢二战中那一个国家的军事文化也能从中区分出他们各自阵营的性格。例如喜欢二战美国的军迷,他们的性格偏向乐天派,坐享其成的个性!因为美国二战是依靠强大的科研团队,强大的后勤,一线平推的战术赢得二战。而喜欢日本的军迷的性格是超凡脱俗,思想上不受传统的束缚,不会人云亦云的个性,注重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最后,喜欢二战德国的军迷个性是实干主义,生活工作化,工作生活化,能把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用的来说是一个拥有勤劳,诚实个性的人。
6. 中国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德国而不喜欢法国
德国制造,包括德国人,给人的感觉:严谨认真。
法国首先治安比较乱,人也比较散漫。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同了。
7.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二战时候的德军
我国一些“德粉”,喜欢二战时候的德军,也就是希特勒领导的德军。
有人喜欢希特勒上台之后,与当时中国的南京国民政府合作,仿佛给了中国很多帮助。在1930年,中国一直是德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德国的国防军、工业界、进出口商都是从中国工业发展中获得利益。在1936年,当时孔祥熙访问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当时德国想中国提供了价值一亿帝国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可以用来购买德国的工业或者其他产品,南京国民政府可以使用贷款大部分来购买德国的兵工设备或者军火。
至于德军的服装比较帅,这也有一些花痴迷恋的道理。纳粹德军的军装是集合美观性与实用性的最好军装典范,如果德粉喜欢帅气的德军服装那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德粉必需注意到,纳粹德国进行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进行过许多屠杀犹太人、斯拉夫人的种族灭绝性屠杀等反人类事情,这些都是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深恶痛绝的,我们没必要崇拜德军的理由!
8. 为什么这么多人吹捧二战德国呢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绝对是一场浩劫。纳粹德国发动了战争,使得整个世界陷入战争之中。二战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灾难,整个世界死亡人数超过了7000万。现在的德国对于纳粹德国反思非常彻底。在德国有专门反对纳粹的法律,在德国传播纳粹资料、做纳粹动作都可能被判刑。
苏德战场上,德军的总兵力和武器装备并不占优势。但是德国却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比如基辅围歼战。基辅围歼战中,一次性就俘虏了60多万苏联士兵,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
德国人在坦克、飞机数量并不占优势的情况,却创造了闪电战术。从1939年9月1日到1940年6月,不到一年时间德国横扫了整个欧洲西部,波兰、法国等国家都先后被打垮。号称欧洲陆军第二的波兰仅仅坚持了1个月时间,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也就是坚持了一个多月,英国被迫退出了欧洲大陆。德国只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占领了整个东南欧。德国短时间内便创造了惊人的战绩。
9.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德国
不,我们最多喜欢德国制造,这还是8090年代的事情,现在,倒是没多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