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式小舌音
标准的德式小舌音发出来和大舌音一样,有强烈的颤动,法式的一般就类似发一个“喝”这个音,不过德国人一般也都发个“喝”带过
‘贰’ 哪些德语字母组合要用到诸如小舌音般的特殊发音
R后边还跟有原音字母或者不发音的辅音的话,一般都是要发小舌颤音的,如:schreiben;但是如果R后是辅音,如的esseldorf,一般发或者不发小舌颤音都是可以的;如果R位于结尾是可以不发小舌颤音的,如Deutschlander。
注:但是德国人相对的习惯每个必要的R音都发出小舌颤音。
第一个补充个例词:Rhein 其中R后边跟的是不发音的辅音,也是要发小舌颤音的。
还有你说的关于ich的发音问题,后边的ch音是利用口腔发出的音。好像北京人说话说习惯了会带儿话音的感觉,又好像是中文的重叠词的轻音的感觉,只要有了感觉就不会觉得云山雾绕的了。希望你可以弄明白!
我重新发出一遍给你,这只是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总结出来的感觉性的东西,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请教一个德语中关于大小舌音的问题
我个人学德语的体会:小舌音比大舌音容易得多,所以我一直不太敢学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或者俄语。当然这个因人而异啦!
听德国人说话,大多数是小舌音,但因为语速快,很少会听出明显的“颤音”感觉,即使他们很慢地念单词,也决不会出现“隆隆作响”的音。——其实练小舌音是完全可以练得象大舌音那样隆隆作响的。
在实践中,德语的所谓“小舌颤音”更接近“小舌擦音”,与法语差不太多,感觉把喉咙闭紧磨擦一下就可以了,哪有那么多工夫去颤动。至于不在词头,或者夹在句子中,更是稍微碰一下,点到为止即可。要是过于强调这些难发的音,说出来的德语反而很古怪。
‘肆’ 德语为什么会有小舌音
因为大舌音太难发了,所以用小舌。至于淘汰,不太可能,德国人对自己的语言传统很重视,曾经有学者提议名词不用大写了,结果德国人民反应强烈,就这么作罢。很多德国人也不能理解我们的平翘舌,折磨死他们了,每一门外语对于初学者都有难点,请保持耐心。发音技巧就是漱口那口水含在口中不要咽下,多咕噜几个月就出来了,会了以后很自豪的
‘伍’ 什么是大舌音,什么是小舌音
所谓大舌音,一般指齿龈颤音
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一些口语中使用。 常见于欧洲语言 (eg: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泰语,亚美尼亚语,俄语和波兰语)。在国际音标中反映为齿音、齿龈音、和齿龈后音。齿龈颤音的符号是[r],以及与其相应的X-SAMPA符号是<r>。通常俗称“大舌颤音”,与小舌颤音相对。齿龈颤音是舌尖颤音中的最主要的一种。
所谓小舌音(uvular consonant)是指用气流冲击或摩擦小舌得到的颤音或摩擦音,例如法语中的/ʀ/。
在欧洲语言里,除了英语,全部要发颤音。颤音分为大舌音和小舌音两种,音位和英语里的字母“r”相同。小舌音还分为德式小舌音和法式小舌音。
‘陆’ 德国人说英语为什么要带小舌音
因为在德语里,R的音就是靠小舌发音,类似摩托车引擎的声音。
‘柒’ 德语大舌音与小舌音
小舌音的发音原理其实就是通过呼出的气流带动小舌头颤动。一开始是用水流带动,习惯之后再慢慢用气流。一开始发出类似打呼噜的声音很正常,慢慢来,你会成功的。
至于大舌音的发音,你应该听过农村里赶车的车夫在让马快跑时会喊一句:“得儿,驾!”开始你可以练这个“得儿”音,并刻意让舌头颤起来,并尽量使之颤的时间长些。熟练后慢慢把发音前的“得”音去掉。
这些音其实不难,不是谁肯定会谁肯定不会的,只要勤加练习,每个人都能发出来。
个人建议练小舌音为主,在德国发大舌音已经过时了。
‘捌’ 关于德语中的r小舌音
我没有对您的问题按标号回答,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互相缠绕,比较难以彻底分开,请勿怪:
不大清楚为什么语言学上这个R小舌音能流行起来,但是西班牙语的更强烈,而意大利语里却没有。说明这个颤音不是拉丁语或者希腊语里带来的。
学习德语的时候一般正经的老师会告诉你,必须得学习发这个音,否则会有很多时候比较难让对方听懂。这个应该不是出于个人兴趣的考虑。
德国人确实是发这个音的,但是发的有区别,绝大部分德国人是发小舌颤音,也就是嗓子那里的小舌头震动发R。而南德和一些奥地利选手儿基本上是发大舌颤音,也就是舌头中部震动(中国养鸽子的人训练鸽子也发这个大舌音,如果你见过的话,肯定知道我的意思)。大舌音比较接近于斯拉夫语系的大舌音,例如俄语,保加利亚语。
德国人发这个音并不需要像外国人那么玩命,一般日常说的很快的情况下,小舌只是轻微震动,不是很夸张,但是如果是吵架,大喊,或者强调,那你就可以听到很清晰的R.
这个含口水,做gurgeln动作,其实练练很快就能掌握,1个月吧。
词性这个东西,在英语里消失了,是为了简化,德国也曾有“学者”提出去掉词性,但是曲高和寡,必定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很多欧洲语言都有词性问题,农民拉丁语的后代法语,斯拉夫语系的诸多语言都有这个词性问题,慢慢学,适应了就好了。
‘玖’ 关于小舌音,德语里的那个
1.绝大多数老师说是漱口音(跟着“呵”的音)。可是这个音只属于近似,发音的位置肯定是不对的,这也导致了德国人总会嘲笑中国人发不出小舌音。
2.个人总结出的最标准的德语“r”音极度接近中国人吐痰吐不出时的声音,气管一定要同时送气。
如果你不是特别最求完美漱口法的确就可以了,但是其副作用是你遇到一句话连续出现r音时会讲得很慢。长远上看也讲不出流利标准的德语。
3.永远发小舌音
3.1.kart的r:
初学的时候,不叫真的时候可以先不用发.
真要发的时候,永远发短音,稍微感觉到小舌颤动就停下来,不然就叫长舌音了.
3.2.rote的r:
用传统漱口法的发音找感觉,持续时间可以较长,最后熟练了的话能短则短.
千万分清楚哪个舌头,不要被名词混淆了,小舌位于咽喉,不是我们嘴巴里的那个.小舌离气管不远,所以气管送气就可以带动小舌震动. 正常的那个舌头没有任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