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

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5 18:30:08

㈠ 谁能告诉我世界各国最忌讳什么

东南亚礼忌: 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否则, 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 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 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 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 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 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 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
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
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法国礼忌: 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因为法国人不喜欢大谈家庭及 个人生活的隐私。

南美礼忌: 赴南美洲做生意的人,为了入境随俗,在洽谈交易的过程中,宜穿深色服装, 谈话宜亲热并且距离靠近一些,忌穿浅色服装,忌谈当地政治问题。

德国礼忌: 德国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因此,同他们洽谈贸易时,严忌神聊或节外生枝地 闲谈。德国北部地区的商人,均重视自己的头衔,当对同他们一次次热情握手,一次次称呼其头衔时,他必然格外高兴。

瑞士礼忌: 若给瑞士的公司寄信,收信人应写公司的全称,严忌写公司工作人员的名字。 因为,如果收信人不在,此信永远也不会被打开的。瑞士人崇拜老字号的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建于是1895年之前,那幺你应在工作证件上或名片上特别强调出来。

美国礼忌: 与美国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地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 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即可开始。

芬兰礼忌: 与芬兰商人洽谈时,应重视行握手礼,应多呼其"经理"之类的职衔。谈判地 点多在办事处,一般不在宴会上。谈判成功之后,芬兰商人往往邀请你赴家宴与洗蒸汽浴。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如你应邀赴宴时,忌讳迟到,且不要忘记向女主人送上5朵或7朵(忌双数的)鲜花。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前,客人不宜先行自饮。在畅谈时,应忌讳谈当地的政治问题。
各国的忌讳太多了,这里分区域给你说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欧洲人忌讳13,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
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为礼品;
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适合的。

㈡ 德国人有哪些禁忌

1、忌讳数字13。视13日星期五为不祥 。

2、不喜欢红色,红黑相间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绿色。礼品包装纸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彩带包扎。

3、法律禁用纳粹或其军团的符号图案,讨厌菊花、蔷薇(只用于悼亡)图案和蝙蝠图案。

4、忌讳核桃。

5、送花时禁止送菊花、玫瑰、蔷薇,只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者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

6、禁止送太个人化的物品。

(2)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扩展阅读

圣诞节可以送的东西

1、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

2、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圣诞树起源于德国。

3、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

㈢ 关于各国风俗习惯和禁忌的知识

以饮食为例

一、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

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这表示主人招待客人十分诚恳。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那才是礼貌。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

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二、吃多吃少,随你便。

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

三、“我吃饭,你付钱。”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常常会被这种场面闹得啼笑皆非。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客人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四、吃定量,多吃自费。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细算,节约成风。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高层活动,一日三餐固定供应每人一份,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费供应一杯茶。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国内外客人一视同仁,概不例外。

五、先订“协议”后吃饭。

与澳大利亚人共进午餐要特别注意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一般情况下,提议喝酒的人,通常需要付钱,不可各自付钱,除非事先说好。

六、吃多少要多少,严格“三光”。

德国人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如与他们共进餐馆,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已要的饭菜必须吃光,即使是汤也要用面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头舔光盘子的场面也是司空见惯。

㈣ 在德做客要注意的事项

(二)入境注意事项

1.签证有效期。通常情况下,应注意德国短期签证的有效期与停留期一致,即签证到期日即为最后离境日期,停留期限并非自入境之日起计算。简言之,持短期签证来德者,必须在其签证有效期内入、出境。否则,就是超期滞留。

2.签证种类。签证种类与实际入境目的必须一致。德国边防在入境检查时,对此审核较严。不少中国因公团组皆因签证种类与实际入境目的不符而屡屡受阻。如某市一考察团组持商务考察签证来德,因实际行程并无商务活动,纯系旅游,被德国边防吊销签证,并遭拒绝入境及罚款处理。在此,德国使馆特别提醒访德团组,严格遵守德方“签证种类与入境目的必须一致”的有关规定,以免对内对外造成不良影响。

(三)海关规定

来自欧盟国家的旅客,个人自用品可免税带进德国;非欧盟国家的旅客,其带入德国的免税品价值不得超逾58.8欧元。

入境免税品数量不逾以下规定:

烟草产品方面:200支香烟或100支小雪茄;50支雪茄或250克烟草。

酒精产品方面:1公升含22度以上酒精的酒;或2公升含22度以下酒精的酒;或2公升有汽或加酒精的葡萄酒;或2公升普通葡萄酒。500克咖啡或200克浓缩咖啡精。100克茶或40克浓缩茶精。50克香水或0.25公升花露水(Eau de toilette)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烟酒要分开携带,不然将被视为是其中一个人携带的物品。

注:年满17岁人士方可携带免税烟草及酒精饮品入境,咖啡亦须由年满15岁人士携带。

贰、安全角势与治安状况

德国总体安全角势较好,目前尚未发生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但不排除遭受恐怖袭击威胁的可能。 德国国内政局稳定,大部分地区治安状况良好,是世界上安全系数较高的国家之一。

(一)常见案件

1.同欧洲多数国家一样,盗窃犯罪也是德国治安中的一大顽症,盗窃类案件占各类案件总数的近一半,且呈上升趋势。扒窃、拎包案件是对我短期来德公民构成较大危害的治安问题,通常发生在繁华的商业区、人员复杂的机场、火车站和旅馆大堂。窃贼流动性较大,多为团伙作案,因此此类案件破案率非常低,失窃物品一般无法找回。

2.在德国,针对行人或游客的抢劫案件的发案率较欧洲其他旅游国家低,但近年来此类案件也常有发生。公共场所的暴力伤人案件数量虽不多,但需注意德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近来,德国东部地区屡次发生以“新纳粹”为代表的仇外排外势力袭击外国人(包括中国公民)事件。

3.德国有大量合法和非法的外来移民,外国人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在赌博、盗窃、组织偷渡、非法走私毒品和有组织诈骗等案件中,外籍嫌疑犯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半数以上,其中又以土耳其籍及原东欧国家移民为主。通常在外国移民的聚居区,治安问题相对较多。

(二)防范性措施:

1.加强防范。在外旅行要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证件和其他贵重物品,特别是在人员复杂、窃案高发场所,注意防盗。

2.勿带现金。提倡携带支票或信用卡。如有现金,应尽量存入银行或旅馆保险柜,以防被盗被抢。

3.注意安全。旅行时,避免到窄巷或昏暗的街道等偏僻处,晚上最好不要单独外出,注意回避不友善分子和喝醉的酒鬼,以防止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4.增强法律意识。在德居住和学习的中国公民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和秩序,应主动了解和学习有关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宜。当合法权宜受到损害时,应向专业律师咨询,寻求通过法律途径保护个人权益。

(三)发生意外须知

1.如不幸遭窃,请务必马上向案发地的警局报案,并请其出具一份较为详细的遗失证明,以便在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补发证件及出境时能说明情况;如短期来德人员确因护照遗失无法在签证到期前离境,须凭警方的报失证明及时向当地移民或签证主管部门说明,以免离境或再次申办签证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2.如在居住国因涉嫌犯罪而被羁押或判刑,当事人有权要求与我驻德使领馆取得联系,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宜和获得必要的法律咨询;

3.如家人在德国失踪或遭绑架,应尽快将详情通知我驻德使、领馆,包括失踪或被绑架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相貌特征和在国外住址等,以便寻找失踪者或解救被绑架者;

4.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时,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要求警方缉拿罪犯或提供保护,如有必要可向我驻德使领馆反映情况,请求协助。

叁、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

(一)常见疾病

德国是世界上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空气及水源污染较少,加之德国食品卫生措施严格,恶性传染疾病较为少见。流感、花粉过敏(多发生在春天)是德国最为常见的疾病。德国对禽流感的防范非常严格,目前尚无发现人类患禽流感病例。

(二)医疗状况

德国医疗设施非常健全,医疗条件及水平较高。各地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各类专科门诊和私人诊所,在德国看病通常去上述诊所,看病需要事先预约(急诊除外),大中型的综合性医院通常只接待重症患者或急诊病人。德国的药品管理较为规范,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界定清楚。医院和诊所均不出售药品,病人凭医生开具的处方去药店购药。德国的诊疗费用和药费价格昂贵,如无医疗保险,个人将很难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因此特别提醒短期赴德中国公民,出国前务必办妥相关医疗保险手续。

肆、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宗教及节日

德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约有5500多万人教徒, 其中约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

德国的主要节日有:

1.元旦(1月1日)

2.耶稣受难日(周五,具体日期不固定)

3.复活节 (星期一,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

4.劳动节(5月1日)

5.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4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6.圣灵降临节(升天节后1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7.德国统一日 (10月3日)

8.圣诞节(12月25日、26日)

(二)风俗及交往注意事项

1.守时。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应邀到德国人家中做客,应按时到达,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邀请客人,通常需提前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受邀请者不管接受与否,应尽早回复,以便主人做准备。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往往还注明衣着要求。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如因临时原因,可能迟到10分钟以上,则应电话通知主人。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忌参加音乐会迟到,如迟到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

2.遵纪守法,注重整洁。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例如过马路,即时路上没有车辆,行人也很少会闯红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随地乱扔纸屑或随地吐痰都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整洁。

3.喜欢清静。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喜欢大声喧闹。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或周日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尽可能不大声喧闹,最好事先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4.注重礼仪。在德国,朋友见面以握手礼为主,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与人交谈时应避免涉及如年龄、收入等私人问题。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应备鲜花、画册或书等礼物,所送礼物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在收到礼后应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5.注意着装。出席晚宴、舞会、音乐会等正式活动,应着正装。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

伍、物价与供应

德国是世界上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现行货币为欧元,与人民币汇率比价基本上为1:10。但与瑞士、英国、北欧各国相比,德国的总体物价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吃穿等基本生活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德国商业发达,货品种类齐全,物资供应充足。连锁超市遍布各个居民区,生活方便。但需注意的是,德国的大多数商店周日和假日是不营业的,平时营业时间一般为10:00-20:00,周六营业至16:00,在圣诞节前的4个周六则营业至18点。银行、邮局最迟于18点关门。商店内单样货品的上架量是有限的,如客人所购商品数量较大,需向商家预订。

陆、交通与出行

(一)德国气候特点及德国的旅游淡、旺季

德国处于温湿的西风带,属于西欧海洋性与东欧大陆性气候间的过渡性气候。西北部主要呈海洋性气候,夏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温和。东部和东南部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显着,冬冷夏热,最冷时气温可达-10度,最热时超过30度,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德国一些城市也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最高时可达40摄氏度。平稳温和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冬季平均温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区)之间,夏季平均温度为18度(平原)至20度(南部谷地)左右。

通常4月份是德国气候变化最无常的月份,暴雨、飓风、雪雹交替而至,因此在这个月出门最好携带雨具。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国人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好时节,各种活动一般都安排在这五个月内进行;7月、8月是德国人休假的季节,也是德国境内的旅游高峰期;德国的冬季日落时间较早,多雨雪,夏季日落时间较晚,通常为21-22点。

(二)交通状况及相关出行建议

德国的城市公共交通非常发达,特别是在一些主要城市如法兰克福,由地铁(U-Bahn)、轻轨(S-Bahn)、巴士(Bus)、有轨电车(Straßenbahn)及出租车(Taxi)构成一套高效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可以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车站上都有行车的时刻表和交通线路图表,而且可以到车站的咨询处免费领取专为游人准备的交通线路图册。所有公共交通的车票是通用的,而且车上没有售票员,车票通常可在车站旁或车上的自动售票机上购买。大部分自动售票机只收硬币,部分售票机也收取纸币。上车后不要忘记将票插入打票机打票,不打票视同逃票。为防止逃票现象,德国的公交系统采用的是抽查做法,所以要保管好车票备查,逃票将会受到数倍的罚款。乘坐出租车通常须事先电话叫车,只有在饭店前、出租车站、机场、火车站才可能直接乘坐。

德国人近距离出行时,常选择汽车。德国市内的行车速度较快,很多路段可达50公里每小时,路的两边通常都停有车辆,在超车和拐弯时须特别注意行人及自行车动向。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建议行车速度为130公里/小时,部分路段不限速,大部分德国人都有开快车的习惯,因此超车或在快车线行驶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为了安全乘车务必系好安全带(无论是前排座位还是后排座位)。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切勿贪图捷径,以免发生危险。德国人一般较为遵守交通规则,很少有闯红灯的情况。过路口时要看人行道的红绿灯指示,即使在没车时也不要闯红灯。如发生车祸可播打110或112急救电话,或与距离最近的我驻外使领馆取得联系。

(三)与国内的直达航线以及通往国际机场的交通方式

1.柏林目前尚无直飞国内的航班。从国内前往柏林需从法兰克福或慕尼黑转机。

2.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客货运枢纽,也是德国最大的航空港。目前法兰克福至中国(包括国航、汉莎)的航线已由10多年前的每周4班发展到现在的每周42班。其中,法兰克福-北京每天客运3班(国航2班、汉莎1班);法兰克福-上海客运每天2班(国航、汉莎各1班);广州-法兰克福每天客运1班(汉莎)。

法兰克福机场位于法兰克福市西南16公里,紧邻3号和5号高速公路。整体建筑呈恐龙形状。机场的两个候机搂由高架轻轨列车(Skyline)连接,旅客可借助该列车免费往返于1、2号候机楼之间。在法兰克福机场着陆后,无论您是在那里转机或转乘火车,需要首先通过入境关卡(Passport Control)的检查。持中国护照、香港特区护照旅客,请于非欧盟国(NON-EU Nations)的入境关卡排队办理手续,无须填写入境表,但请准备好转接航班的登机卡或机票。

旅客可借助近程(Regionalzug)或远程火车(Fernzug)从机场前往旅行目的地,在一号候机楼下建有火车站台。若乘S-Bahn(轻轨列车)从法兰克福机场至法兰克福火车总站途中需11分钟车程。此外在一号和二号候机楼下都设有出租车站,从机场到法兰克福市中心需大约25分钟车程。

3.慕尼黑机场与中国上海浦东机场与北京首都机场均有直飞航班。其中慕尼黑-上海客运每天一班(汉莎);慕尼黑-北京客运每周一、三、五、六各两班(国航、汉莎),周二、四、日各一班(汉莎)。慕尼黑机场位于慕尼黑市东北,离市中心27公里,紧临92号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从市区前往机场,可搭乘轻轨S1或S8(20分钟一班)前往,40分钟可抵达机场。

(四)领区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

1.柏林 (Berlin) 主要景点: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菩提树下大街、柏林墙、尼古拉小区、博物馆岛及夏洛腾堡宫等

2.波茨坦 (Potsdam) 主要景点:无忧宫、波茨坦公告纪念馆(采齐琳宫)等

3.德累斯顿(Dresden)主要景点:塞姆帕尔歌剧院、茨温格宫、女子教堂及萨克森小瑞士风景区等

4.莱比锡(Leipzig)主要景点:巴赫博物馆、旧时政厅、托马斯教堂

5.魏玛(Weimar)主要景点:歌德故居、席勒故居、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6.吕根岛(Rügen)着名度假圣地、海水浴场

九、驻德使领馆联系方式(国家号:0049)

1.中国驻德国使馆
地址:Maerkisches Ufer 54, 10179 Berlin
电话:030-27588555
传真:030-27588221

㈤ 瑞士礼仪常识有哪些

按照瑞士的商务礼俗,平时适合穿三件套的西装,拜访各大公司或政府机构,必须先预订好时间,并且记住一定守时。一般公司或政府机构主管人员在早晨7—8点上班。

瑞士人作风严谨、保守并讲究信誉。但有时也带有顽固的一面,与他们洽谈业务,必须要有耐心。一旦对方决定购买你的产品,几乎就会无限期地一直买下去。相反,如果对方流露出了“不”字,你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努力了。因为他们很少轻易改变主意。

瑞士的大宗出口商品有精密及光学仪器、钟表、机械、化学制品、药品、纺织品、玻璃制品、食品等。其中钟表驰名全球,医药品出口居世界首位。瑞士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目前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但其重点仍是西欧。德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

遵守契约,诚实不阿,瑞士人堪称楷模。瑞士的大公司多半设在苏黎世,它是全国最大城市,也是工商业、金融、文化和陆空交通枢纽。瑞士银行业非常发达,全国共有大大小小银行5000多家,其中有五分之三的总部设在苏黎世。

给瑞士公司写信,信封上只写该公司的名字即可,不要写主管人员的姓名。因为,如果该人不在,这封信别人是不会拆看的,那只有放置一边了,这样很可能误事。切记,瑞士商人对“名牌”产品很感兴趣,如果你的产品牌子很硬,一定要在信封或信纸上注明该公司设立的年份,这样,会大大提高该产品的身价。

按照瑞士的礼节习惯,千万不要在见面的第一天就邀请对方共进午餐或晚宴。应待双方接触几次,甚至相熟之后,再提出邀请。最好在离开瑞士之前邀请对方共进晚餐。万一对方拒不赴约,也不要紧,生意照样可以成功。瑞士商人一般不愿主动邀请客人到家中吃饭,如果你接到邀请,切记:第一,带上鲜花或糖果送给女主人;第二,准时赴约。如果送红玫瑰,可送1枝或20枝,但不要送3枝,通常情况下3枝是意味着送给情人的。

到瑞士进行商务活动,最好安排在3、5、9至11月为佳。圣诞节前一周至后两周,复活节前后各一周,一般不安排任何活动。6—8月以及2月多为休假时间。瑞士进出海关没有严格的货币管制。近日美元与瑞朗的比价为1:1.6527左右。

瑞士位于中欧南部,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700万,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均为官方语言。

瑞士:扔错垃圾要被罚款瑞士是一个以干净着称的国家,甚至有人说,在瑞士随便什么地方,往地上铺张报纸就能野餐。日内瓦全市分为7个大的垃圾堆放站,实行站长负责制,每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某站连续出现卫生问题,环卫所将通过市警察局出面进行罚款。居民清理垃圾时也有严格规定,比如食用油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油瓶不能直接投入回收瓶子的铁柜;日常垃圾最好使用统一的黑色垃圾袋,以方便装运等。如果居民不按规定乱扔垃圾的话,一旦被查到,也将被处以罚款。

餐饮礼仪瑞士人以西餐为主,讲究菜肴的色香味。但瑞士人举办宴会却很简单,按照习惯,仅有一道主菜,一道汤菜,冷盘和甜食。比较讲究点的是饮酒,饭前有开胃酒,饭后有消化酒,席间吃鱼饮白葡萄酒,吃肉饮红葡萄酒。

喜丧礼仪瑞士人很重视婚礼,但仪式却很简朴,婚礼那天,新郎新娘分别由两名证婚人陪同来到市政厅,先在等候厅验明证件,然后进入婚礼厅举行仪式。在瑞士,不论是参加宗教葬礼还是非宗教葬礼,人们都习惯着黑色衣服。

主要禁忌瑞士人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饰有猫头鹰图案的物品,也不喜欢黑色,他们不在阳台上晒衣服,认为这会影响市容。

仪态礼仪瑞士人不喜欢随意触碰他人的身体,一旦碰到他人的身体,马上就会说对不起。他们不仅有礼让妇女和老的习惯,而且彼此都是男性,也会给有急事的人让路。他们喜欢安静,在房内行走总是尽可能避免发出过大响声。

相见礼仪瑞士人习惯行握手礼,握手时两眼注视对方。亲朋好友见面,有时也施拥抱礼,女子则施吻面礼。对于陌生人,他们也总是彬彬有礼,乐于助人,无论是你问路或打听某个人,都有人热情地为你指点。

商务礼仪在瑞士进行商业会晤最好事先安排,并要严守约会时间,受到邀请到瑞士商人家中作客,通常送的礼物是鲜花,但不要送红玫瑰,因为它是浪漫的象征。接受礼品时,应当场打开包装观看礼品。发商业信函给一个瑞士公司,信封上应写该公司的有关部门,而不要写主管个人的姓名,否则景管不在的话,这封信将无人拆启。

旅游礼仪到瑞士旅游,要记住不要随手乱扔杂物,瑞士人有爱整洁的良好风尚,在街上每隔不距离就摆放有垃圾筒,在旅游风景区也有果皮箱,人们从不随地乱扔果皮。

㈥ 在德国的忌讳

1、忌讳数字13。视13日星期五为不祥。

2、不喜欢红色,红黑相间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绿色。

3、法律禁用纳粹或其军团的符号图案,不可使用。

4、讨厌菊花、蔷薇(只用于悼亡)图案和蝙蝠图案。

5、忌讳核桃。

6、送花时禁止送菊花、玫瑰、蔷薇,只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者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

7、禁止送太个人化的物品。礼品包装纸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彩带包扎。

(6)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扩展阅读

德国的文化:

1、音乐

德国是全欧洲第二大及世界第四大音乐市场。20世纪及21世纪德国流行音乐形式与运动包括新德国浪潮、流行、东方摇滚、重金属/摇滚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是德国战车(Rammstein)、朋克、流行摇滚、独立及施拉格流行等。德国电子音乐在发电厂乐团和橘梦乐团引领之下产生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德国铁克诺和浩室领域的DJ和音乐家亦获得广泛的声望(如罗宾·舒尔茨、保罗·范迪克、保罗·卡尔布雷纳和Scooter等)。

2、哲学

德国哲学可以说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石。进入21世纪,德国与法国、奥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维亚各国持续发展当代分析主义。

4、建筑

德国在建筑方面作出的贡献包括卡洛林和奥托风格,这二者为罗曼式建筑的先导。中世纪砖砌哥特式风格亦发源于德国。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德国亦发展出相应的地方性风格(如威悉文艺复兴和德累斯顿巴洛克)。巴洛克时期的着名建筑师包括马特乌斯·丹尼尔·珀佩尔曼、巴塔萨·纽曼、格奥尔格·温策斯劳斯·冯·克诺珀斯多夫和阿萨姆兄弟。

韦索布伦派主导18世纪南德的灰泥建筑风格。上施瓦本巴洛克之路途中,雕塑家约翰·米夏埃尔·费希特梅耶、灰泥匠兄弟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和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的贡献一览无遗。德国民居建筑以其木骨架(Fachwerk)传统闻名,不同地区风格各有不同。

欧洲工业化时期,古典主义和历史主义风格在德国发展起来,因19世纪的经济繁荣而时被称作“繁荣时期”(Gründerzeit)风格。区域性历史主义风格包括汉诺威派、纽伦堡风格及德累斯顿森佩尔-尼柯莱派。新天鹅堡为最着名的德国建筑之一和罗曼复兴式建筑的代表。18世纪一些亚风格在德国的矿泉疗养地及海水浴场中发展起来。德国艺术家、作家和画廊家如西格弗莱德·宾、格奥尔格·希尔特和布鲁诺·穆赫林亦为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

㈦ 德国人的风俗习惯及禁忌

在德国和荷兰的一线城市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这2个国家英语普及还是很高的。德国的电压220V/50Hz,插座和插头形式和中国不一样,用的是两项圆柱项插头,需要转换插头。

(7)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扩展阅读——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㈧ 法国,奥地利,德国,瑞士,意大利,文化风俗有什么要注意的

(1)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2)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3)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习俗禁忌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在奥地利,绿色最令人喜爱,包括许多服饰品也都使用绿色。比如,有灰色的法兰绒西装,特意用绿色边儿。狩猎装多半使用绿色。

奥地利人热情、和蔼可亲。在公共场所,奥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见,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谈时,不要主动议论钱、宗教或政治之类的话题(除非主人先谈起)。73%的奥地利公民信仰基督教,到奥地利旅游及参加相关的节日活动请尊重当地的宗教习惯和风俗。奥地利人喜欢别国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谈论自己的成就。

奥地利的商务礼俗,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奥地利商人相当正规、严肃,尤其是首都维也纳,令人觉到一种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世界着名的音乐家在此活动过的、王朝风格的气氛。

奥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是名,第二个是姓。姓名另有三个词组成,一般为双名或双姓。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相互称姓,只有在家庭内部和好朋友之间才称呼名字。

如果奥地利人的名片上印着好几个头衔,则务必问清楚那一个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称呼有误会洋相出。与奥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须正确无误地冠上他们的真正头衔,有的人的姓名中夹有“VON”,表明他的家庭历史上曾经有贵族。

奥地利妇女结婚后改姓夫姓,即使是离婚或改嫁后也保持着原来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来推断妇女的夫姓,枉加称呼。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

守纪律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守时间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楼主,我好辛苦呢,采纳吧啊~~

㈨ 各个国家忌讳的东西是什么

日本人忌讳颇多。到日本人家里作客要有约在先,非请莫入,非请莫坐。忌讳窥视卧室;忌翻阅除书报以外的其他物品;寄信忌倒贴邮票,因为这意味着绝交;吃饭时用筷子有八忌:忌舔筷、忌迷筷、忌移筷、忌扭筷、忌掏筷、忌插筷、忌跨筷、忌剔筷;忌三人并排合影,中间一人被夹着预示不祥或死亡之兆;忌讳数字“4”(日语中“4”发音与“死”相似)和“9”(日语中“9”发音与“苦”相似)。

印度人忌讳白色,认为白色象征内心的悲哀;忌讳弯月的图案;忌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把1,3,7视作不吉利的数字。

阿富汗人忌食猪肉、海味和鱼虾;忌猪、狗图案;禁忌邮寄烟灰缸、通心粉、明信片、日历、香口胶等;忌讳数字13和39。

韩国人忌讳宴请中吃东西发出声音,忌数字“4”。新加坡人忌黑、白、黄色,交谈时忌翘二郎腿。

缅甸人忌外出时碰见蛇;忌公鸡在天未亮啼叫和母鸡在布面上下蛋;忌星期天送礼物;忌不脱鞋进入庙宇、佛塔。

巴基斯坦人忌酒,忌拍打人肩背,忌讳邮寄手帕给亲人。

沙特阿拉伯人忌讳吸烟、喝酒、舞蹈、赌博。

蒙古人忌讳黑色,忌吃鱼虾、海味、肥猪肉。

英国人忌讳用人像作装璜,交谈时忌讳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事、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站着交谈切不可背手或手插口袋,坐着交谈时切忌两腿叉开,忌数字“13”和星期五。

德国人忌讳邮寄可可粉和“对国家安宁有害”的文学作品,忌用白色、黑色、咖啡色的包装纸包扎礼品,切忌用丝带作外包装,忌讳直呼其名。
法国人忌黄色花朵,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忌讳核桃,忌邮避孕药物用品,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意大利人忌紫色、仕女像、十字花图案;保加利亚人忌邮寄毛毡、床单和蚊香;瑞士人忌讳猫头鹰图案;罗马尼亚人忌讳过堂风;捷克人忌讳包装纸上出现红三色。

美国人忌讳在交往时互相攀肩搭臂,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加拿大人忌讳铲雪。巴西人忌讳棕黄色。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忌用左手,忌饮酒,忌吃猪肉、狗肉,忌讳黑色、黄色,忌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忌讳数字“13”。埃塞俄比亚人忌讳出门作客穿淡黄色衣服。

阅读全文

与德国和瑞士最忌讳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