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什么战役让德国坦克部队全军覆没

什么战役让德国坦克部队全军覆没

发布时间:2022-08-06 06:03:23

1. 敦克尔克大撤退中希特勒为何突然命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

西欧作战打响后,法军与英军几乎是一溃千里。德军直扑布列塔尼半岛,将几十万英法联军包围在了敦刻尔克,除非出现奇迹,包围圈内的盟军就将全军覆没。然而,奇迹真的就发生了。

30万英法联军死里逃生

1940年5月23日,德军古德里安上将的第19装甲军离敦刻尔克仅有16公里。5月24日,古德里安上将集结好进攻用的坦克群,准备给英法联军最后一击,但是,中午12时37分,他突然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

当时,古德里安正在吃午饭。他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大吃一惊,马上询问总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可是,他得到的回答是:“元首的命令不可更改。”直到48小时之后,希特勒才下达了重新恢复前进的命令。

48小时的时间,让几十万英法联军有了绝好的逃生机会,联军在敦刻尔克加强了防御力量,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而这时,英法联军的惟一生路就是敦刻尔克40公里长的海岸线。5月26日18时57分,拉姆齐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从而拉开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序幕。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3条航线,但由于德军的炮火封锁,惟一能够使用的只有Y航线,全程近76海里,需要6小时到达英国。Y航线航程是原计划的2倍多,要想撤出同样多的人,就得需要2倍以上的船只。焦急的英国人顾不上保守秘密,在无线电广播里大声向全国呼吁,号召所有拥有船只的人都来加入撤运联军的舰队。数以千计的民众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闻讯赶来。

至6月4日14时23分大撤退结束,联军共从敦刻尔克撤走了338226名官兵。就这样,希特勒的一个奇怪的命令,让英国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

可能有三种因素促使希特勒下达了这个命令。

第一个是军事上的因素。西线作战开始后,德军进攻速度快到不仅打乱了英法联军作战指挥的时间表,而且打乱了德国人自己的作战指挥的时间表。希特勒与A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担心部队大纵深推进后,后勤补给却没有跟上,部队的两翼可能遭到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的南北夹击,腹背受敌。

希特勒对于龙德施泰特非常尊重,在德军26个元帅中,龙德施泰特是惟一敢不摘手套与希特勒握手的人。所以,希特勒很快与龙德施泰特交换了意见,最后下命令让古德里安的部队停止前进。

第二个因素出自戈林。赫尔曼·戈林在纳粹德军中是仅次于希特勒的一个人物。希特勒1941年6月29号曾经颁布一个指示:“如果我不在的时候,由戈林承担起我对国家的责任。”

西线战役时,戈林担任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这时,他提出要求,由他率领下的德国空军解决敦刻尔克包围圈的英法联军。而希特勒也愿意让戈林露一手以巩固他在纳粹党的副领袖的地位,于是,命令陆军停止前进,而指令戈林的空军,向包围圈内的英法联军实施强大的航空火力突袭。

戈林的空军部队整天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空盘旋俯冲,大批轰炸机不断地骚扰。但是,德国空军也没有发挥全部的力量,一些德国将领说希特勒如同制止地面部队一样制止了德国空军。所以希特勒除了军事目的之外一定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他发出停止前进的命令。

第三个因素来自政治方面。希特勒一直想诱降英国。在纳粹的种族理论里面,英国人是高等人种,不是希特勒征服消灭的对象。希特勒曾强烈批评威廉二世,说如果不推行“世界政策”,不和英国为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失败。希特勒直言不讳地说:“英国人应该把黑暗与欧洲留给我。”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被他骂为只知抽雪茄的乡巴佬丘吉尔根本不买这个账。

对于英法联军来说,这次大撤退是一次败而不败的会战。希特勒的一个命令让33万8千多人在绝境中撤回了英伦三岛,进而为后来的盟军大反攻准备了有生力量。

2.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有多少人被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军队33万人被歼灭,被俘和伤亡人数总计达到了150万,苏联红军方面伤亡120万以上,因粮食供给无法获得保证而饿死的斯大林格勒市民至少有15万人。德国损失300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和1.2万门火炮,而苏联方面在军火上损失更大,但斯大林政府从未公布官方数据。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该市郊区某小型火车站曾在24小时内7度被两军轮流占领,斯市众多锻铁厂、农机厂都改装生产小型装甲车等军工,交战双方在战场上都整军团整军团地投入进去,整师整师地被对方歼灭成为双方司空见惯的战报。

3. 什么战役是德国军队所曾遭到的最大的一次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军队所曾遭到的最大的一次失败。敌人在顿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地域总共损失了约150万人,占其当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14,还有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架飞机及大量的其他技术兵器。这些实力兵器的损失对法西斯德国的整个战略地位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并彻底动摇了它的整个战争机器。

4.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会失败

寒冬是否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寒冬确实对德军的影响很大,但还不是决定性的,客观地说,恶劣的天气对双方的影响是一致的。苏联红军也同样受到了严寒的侵袭(虽然苏军更加适应冬季作战),但最终德军战败,更多的还是战略上的失误。

首先,由于对敌军实力严重低估,希特勒原以为在夏季就能攻下斯大林格勒,因此士兵的整体着装仍是以夏服为主。即使后来冬季来临,德军配备了御寒衣物,但之前疏于这方面的准备,还是让德军吃了很大的苦头。

其次,就是德国的补给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弹药和给养的不足上。在随后战略大反攻时,保卢斯的军队被围困在了城内,补给线被全部切断。此时撤退应是明智之举。希特勒固执的坚持使得德军弹尽粮绝,食不果腹。很多德军士兵因此饿死。饥饿与弹药不足,加上极度的严寒,这些因素不断地摧残着德军的意志,使德军作战能力迅速下降,于是战争的优势转到苏联一方。

5. 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丧失了进攻能力,从而转入了防御他为什么没有能力进攻了希特勒不是

这个观点本身是不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消耗了德军在东线近四分之一(100万人左右)的兵力,但在斯大林格勒之后之后德军完全没有丧失进攻能力。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全军覆没对德军的战斗力虽然没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却导致了南部战线的严重不稳。此时德军的撤退和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时一样,是为了稳固战线进行的,而不是没有进攻能力的表现。恰恰相反,德军在之后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成功夺回哈尔科夫,消灭苏军52个师共8万人。足以说明德军在斯大林保卫战之后的反击能力。
与之相对的是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它在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初期就受阻于由朱可夫指挥的列宁格勒城外,之后一直没能在北路取得任何进展。在1942年希特勒发动蓝色作战方案后,其兵力更是大部分被抽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所以它在苏联北部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
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德军于1943年7~8月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进攻中受挫,被苏联红军击败,最终丧失了在整个东线战场的主动权,此时德军才算是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望采纳,谢谢

6. 被称为 "史上最大坦克战" 的是哪个战役

"史上最大坦克战"指的是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

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


德军在会战中投入2928辆坦克;苏军在此会战中投入坦克数量是5128辆。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7.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和坦克大战关系不大,简单讲一下苏德坦克)
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误区(包括我以前也是),认为德军装甲军从苏德战争初年就远胜苏军
其实,苏德战争刚打响时,苏军的坦克数量,装甲厚度,行驶速度,炮管口径,炮弹威力,基本都要远远胜于德军。但德军的素质要比苏军好,因为苏军不仅较德军而已缺乏训练,而且苏联刚经历过大清洗。纵观整个二战,德军的战斗力主要靠战术,技术。
苏德战争后期,德军的坦克实力才超过苏军,主要有虎式,豹式,象式等。但最强的虎式坦克月产量仅为20辆左右!而苏联的T34产量和产率超级大。并且,德军的装甲军的补给十分复杂,每种坦克的补给都不一样。战后,有西方军事家认为德军应该只造豹式。

8. 二战德国装甲部队战败的原因

1,人员素质下降,装甲兵在战争期间的伤亡比率是很高的。比较有名的第三装甲师在参加完莫斯科战役后,原参加波兰战役的老兵已不到全师人员编制的30%,而且该师从未遭受整建制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装甲部队人员损失的惊人。而德国的兵员十分有限,到战争后期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巨大的专业人员损失了。即便如此,德国装甲兵的素质在战争后期依然可观。有着米切尔.魏特曼,奥托.卡尔尤斯等装甲王牌。
2,装备优势减小,德国装甲兵在战争初期坦克性能虽不能与盟国相比,但是其在坦克间,步坦,炮坦协同的能力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战争中期其又装备了诸如IV-G,IV-J,豹式,虎式,等一批性能优良的中,重型坦克,具备了在正面较量中与以T-34为代表的盟军主力坦克抗衡的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对称的优势。但随着战争后期T-34/85,IS-2,M-26等一批优秀坦克的出现,原来虎式等所创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3,后勤供给不足,德军的后勤供给不足在战争初期就已显露端倪,对俄作战打到斯摩棱斯克就已出现油料补给困难的局面。由于德国自身的产能不足,实际上在补给上根本无法与美俄等国抗衡,不仅是汽油,弹药,配件都始终无法完全满足部队的需要。战争后期由于盟军的战略轰炸,这些补给品的产量更是直线下降。坦克的生产更是不足,大多数装甲师都长期以正常坦克数量的一半坚持战斗,并且还经常发生全师无坦克可用的情况。
4,丧失制空权,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就开始逐渐丧失制空权,至库尔斯克战役后,基本上苏军已经具有明显优势,这种情况在1944年后的西线更为明显,德军在西线就从未掌握过作战一线的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部队的调动,作战,补给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装甲教导师在圣洛遭到盟军的重点轰炸,全师60%的装甲车辆在这次轰炸中损失,全师仅剩7辆坦克,并被迫在两个月后退出战场整编。
5,整体战略态势不利,这一点自不必多说,战争的失败必不是一点的失败,整体实力的巨大差距造成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即使是素质优良的德国装甲兵也无法挽救。

9. 德国“堡垒”战役的详细过程拜托了各位 谢谢

7月5日清晨6时左右,德军终于开始发起进攻。在北面奥廖尔方向上,莫德尔投入了第9集团军的3个装甲师及4个步兵师,共约500百辆坦克及自行强击炮,以25英里宽的正面,向苏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左翼进攻。德军坦克梯队大都排成一个楔形,冲在前端是10—15辆装甲最厚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是当时德军装甲最厚的突击炮,88毫米炮可以在1800米的的距离击毁T-34坦克。虽然它靠着厚重的装甲突破了苏军阵地,但由于在设计上没有配备机关枪,不能摧毁苏军火力点,因而使步兵无法跟进,结果在失去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很快就被苏军击毁。第9集团军整个白天的5次突击进攻都被击退。只是到了傍晚,莫德尔再次投入兵力,才勉强楔入苏第13集团军的阵地。即使这样,最大纵深也只有6公里,更多的是2—3公里。 同日,南方集团军群从南面的别尔哥罗德发起进攻,曼施泰因在不足50公里的正面展开了3个装甲军,由左至右分别是第48装甲军、第2SS党卫装甲军(属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及第3装甲军(属肯夫兵团),进攻兵力共8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及5个步兵师,坦克共约700百辆。当天,霍特的楔形坦克队在空军及炮兵的强力支援下,顺利的突破苏军近卫第6集团军的阵地。傍晚的一场雨使得攻势暂时停了下来,肯夫的部队也在近卫第7集团军的阵地前受挫。 7月6日清晨,德军再次发起进攻,所有各部队的正面全都是激烈的血战。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在伤亡惨重及弹药大量消耗下不得不放弃了前进。2天以来,第9集团军仅仅前进了6—9公里而已,然而却付出了死伤25000人、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00架飞机的代价。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3个装甲军在损失了近200辆坦克后,继续向奥博扬方向缓慢逼进。 7月7日,莫德尔投入了预备队,但他发起的5次攻势都没能获得多大的进展。南面霍特的攻势则比较顺利,第48装甲军顺利的突破了几个据点,击退了苏军第3机械化集团军。 在前3天的战斗中,中央集团军群击毁了379辆苏军坦克,南方集团军群则击毁了483辆。这总共862辆的坦克,德国空军即包办了291辆,而德国空军本身只损失了54架飞机而已。 7月8日,莫德尔集结了300辆坦克再度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当其冲的是苏军第3反坦克旅。苏军炮兵直到650—750码的距离才开火,并且大都能坚守炮位。其中一个营在摧毁17辆坦克后,全营只剩3人存活。第3反坦克旅也几乎全军覆没。在南面,苏第3机械化集团军以40辆T-34对德军第48装甲军展开反击,结果以大败收场。 战至7月10日,莫德尔已经用完了所有的预备队,并且损失了全军将近三分之二的坦克。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渐渐对德第9集团军展开反击,莫德尔只得转攻为守。在南面,霍特前进到了战略要地奥博扬附近,严重威胁到库尔斯克的南面。其间主力“大德意志”师的豹式坦克频频产生机械故障,但是该师仍然能够发挥相当的战力。位于攻击正面中央的第2SS党卫装甲军,与第48装甲军联手击退了苏军第1坦克集团军及近卫第2、第5坦克军,迫使苏军后退并重整防线。同时肯夫兵团也打通一条进路,巩固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侧翼。 到7月11日为止,北面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大约突破了20公里,不过似乎已经无法再前进了。南面南方集团军则前进了30多公里,3个装甲军都突进到了奥博扬以及交通要地普罗霍罗夫卡的前方。但苏军在炮兵及空军的强力支援下,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挡住了南面德军进一步占领奥博扬的企图,同时也向朱可夫请求增援。朱可夫于是下令可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向普罗霍罗夫卡增援。德军在11日的攻势里击毁了220辆苏军坦克和70架战机。自“堡垒作战”发动以来,苏军已经损失了1640辆坦克、1400门火炮以及被俘虏了28000人。 7月12日,防守北面奥略尔突出部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团军遭到苏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及中央方面军的攻击,中央集团军群总部不得不把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的4个师抽回防守,德军北面攻势因此停顿下来。 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军继续向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实施猛烈突击,担任主攻的是豪瑟指挥的第2SS党卫装甲军,辖有近700辆坦克,其中约100辆是虎式坦克。其左侧是第48装甲军,右侧还有肯夫兵团的300辆坦克支援。当日上午9点,在普罗霍罗夫卡城的南郊,第2SS党卫装甲军遭遇到草原方面军派来增援的部队,主要是罗托米斯托夫指挥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拥有850辆坦克,大部份是T-34。另外还有近卫第5集团军。这两个部队自7月初即被保留做为预备队,兵员及装备都经过充份的补充。

阅读全文

与什么战役让德国坦克部队全军覆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