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常规潜艇有哪些

德国常规潜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6 06:14:59

‘壹’ <h1>二战期间德国潜艇有哪些类型和型号

德国潜艇的建造,因受其国家战略及其总的作战指导思想的影响,出现过多种类型和型号的潜艇,如大、中、小排水量的、远洋的、布雷的、运输的及袖珍型的潜艇。在整个二战期间,这些潜艇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创造了潜艇史上前所未有的业绩。

小型潜艇有三级六型共17艘,排水量在250~300吨左右,潜深80米,3具鱼雷发射管均在艇首,可带6条鱼雷,1门120毫米炮,弹药850~1200发。在二战中多次突入英设防的港湾锚地作战。

中型潜艇有二级四型共711艘,排水量在626~769吨(水下745~871吨)之间,长65.5~67米,宽5.9~6.2米;水上航速为16~17节,水下为8节;水上续航力为4300~6100海里;潜深为100米;5具鱼雷发射管(首4具,尾1具),可携带鱼雷11~14条;88毫米和20毫米炮各1门;2台1050马力柴油机和2台375马力电机;艇员44人。中型潜艇比小型潜艇的排水量增加了约1倍,所携带的燃料多了,使续航力也大大增加,加之所载鱼雷增多,因而可以深入到大西洋作战。

大型潜艇有二级五型共169艘,是德潜艇战中的主力,吨位已达1100多吨,水上航速提高到18节,续航力比中型潜艇增加了1/3~1/2,有6具发射管(前4后2),可携带14~22条鱼雷,艇员48人。大型潜艇的这些性能,为德潜艇司令部组编“狼群”提供了条件。其自给力达60多天,在参加完一个群的战斗后可以再参加另一个群的组成。

‘贰’ 二战德军的潜水艇都有哪些

2A型,是德军30年代的潜艇,排水量只有200多吨,只能在沿海值勤.同系列的还有2B,2C,2D型,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性能稍好点,这种潜艇1941年后改做训练.

7型潜艇,有7A,7B,7C,7C/41 ,7D型号,是大西洋的绝对主力,性能比2型有了极大提高,共建造了700多艘.

9型系列潜艇,有9A,9B,9C,9C/40 ,9D25种型号,都是远洋潜艇,排水量超过1500吨,其中9D2潜艇可以前往远东或南美执行任务.

14型潜艇,专门为U艇提供补给的潜艇,没有装备鱼雷管,所以成为盟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此潜艇共10艘,全被击沉.

21型潜艇,它是二战中最先进的潜艇,水下航速高达17节.

23型潜艇,是二战末期德军建造的潜艇,主要用于攻击进攻港湾的舰艇.

‘叁’ 世界最强常规潜艇是哪国的

德国219,法国“鲉鱼”级,俄制“基洛”级,中国S20,都在出口,话说哪个是王者,都比日本“苍龙”要好得多得多,此前很是热闹了一阵子,有称世上最强的,连AIP技术都不掌握,所谓的先进根本不靠谱,因此惨遭澳大利亚嫌弃。常谚一句,强中自有强中手,此三者哪个最强?我们且来分析一下:

‘肆’ 德国潜艇有什么型号

http://ke..com/view/1739296.htm

‘伍’ 德国IX型常规潜艇有什么特点

这种艇型是在1935~1936年作为一种远洋潜艇设计建造的,同时又是从IA级艇改进而来,其作战下潜深度为100米,最大下潜深度为200米,并在吃水线以下安装有6具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共可携带鱼雷22枚。

该型艇具有与VIIC型艇类似的水上飞机和方向舵,艇内的控制室和指挥塔围壳内则分别安装有1部和2部潜望镜,但从IXC型艇开始取消了上述设计。

IX型艇具有5个外部鱼雷舱(其中2个位于艇首,3个位于艇尾),可额外存储10枚鱼雷。执行布雷任务时,该艇可携带TMA型水雷44枚或TMB型水雷66枚,但实际上多数IXC型艇并不适合执行布雷任务。该艇装备一门105毫米甲板炮,备弹110发,其防空武器的配置在大战期间则不尽相同。

IX型艇乘员48人,艇长76.8米,水上排水量1120吨,水下排水量1232吨;水面最高航速18节,水下最高航速7节;水上航程10节时13450海里,水下航程4节时63海里;设计下潜深度150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武备1~4挺20mm机枪。

‘陆’ 现代德国有多少潜艇

德国联邦国防军海军现在有4艘212A型常规潜艇在役,还有2艘在建造中,编号分别为U31-U34,在建的两艘为U35和U36.212型潜艇是一种很先进的常规潜艇,还出口意大利4艘,此外还有专供出口的“缩减版”214型,出口韩国、希腊和土耳其等国。
209型在德国海军中已经全部退役,不过还有很多国家在使用出口型或者二手的209.

‘柒’ 德国212级常规潜艇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体设计要求

德国海军对212级潜艇提出了如下设计要求:两套混合动力系统,即燃料电池系统与柴-电动力系统同时配备。配备燃料电池AIP系统后,水下续航力比一般柴电潜艇的续航力至少提高4倍以上。装备燃料电池AIP系统后,水下最大航速不低于6节。燃料电池AIP系统的主要设备均安装在长度不超过6.5米的分段中。潜艇的作战性能保持不变。潜艇的总航程保持不变。212A级均达到这些要求。

艇型结构

212A级潜艇的艇型是长宽比最佳的水滴形线型。首部略向下沉,使被动声呐基阵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尾部呈尖锥形。艇体中部偏前部位有一小型指挥台围壳,围壳具有良好的流线型,其上装有水平舵。尾操纵面为X型。

德国常规潜艇按传统长期采用单壳体结构型式。但212A级潜艇则一反常规,采用了双壳体结构。耐压体由前后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组成。圆筒之间采用加厚板制成的耐压锥体连接,耐压壳体前后两端均采用模压球形封头。前段直径较大,其底部与非耐压壳体合二为一,壳体内设双层铺板;后段直径较小,只设一层铺板。耐压壳体用高强度低磁不锈钢制造,壳体内未设高强度耐压隔壁。

总体布置

212A级潜艇按照用途可划分为4个舱室:I舱是居住舱与武器舱;Ⅱ舱是指挥舱;Ⅲ舱是燃料电池舱;Ⅳ舱是动力舱。除了动力舱外,其余各舱均分三层布置。

I舱上层是艇员住舱;中层前部布置有6具鱼雷发射管,后部左舷为备用鱼雷存放区,右舷为住室,厨房和餐厅;下层为蓄电池室,其前方布置有纵倾平衡水舱。

Ⅱ舱上层是操纵控制和作战指挥中心;中层前部布置有各类电子仪器室,后部为艇务操纵设备;下层布置有贮存室、液舱和其他设备。

Ⅲ舱位于耐压圆锥分段内。氢氧贮存柜布置在动力舱外的甲板下面,氢贮存柜布置在动力舱外下部的舷间。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设备亦分3层布置。

Ⅳ舱上层前部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这部分设备装在一个无需人操纵的专用密封舱内。后部安装推进电机及其相应的附属设备;下层布置有燃油舱、淡水舱、纵倾平衡水舱等多种液舱。

该级艇的首部非水密空间比较大,被动声呐的圆柱形声呐基阵布置在底部;探雷声呐基阵布置在顶部。艇的尾部布置有轴系、螺旋桨及尾舵操纵杆等设备。指挥台围壳内布置有攻击潜望镜、搜索潜望镜、通气管装置、雷达天线、鞭状天线桅杆等升降装置,还有侦察声呐基阵和拖曳线列声呐的收放装置等。压载水舱分别布置在舷间、首部和尾部。

动力装置

212A级潜艇的动力装置是由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柴-电动力系统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由9组固态聚合物燃料电池、14吨液氧贮存柜和1.7吨气态氢贮存柜等三部分组成。燃料电池装置本身由热交换器、排出泵、冷却水泵、催化剂罐、燃料电池电子设备、开关板、斩波器、逆变器、冷却水箱和废水箱等设备组成。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氢燃料和氧化物放到特殊燃烧室内进行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输出的直流电直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桨轴,推进潜艇航行。该系统无需发电机及变压器、电能转换率达60%。

212A级潜艇采用的聚四氟乙烯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每组34千瓦,总功率306千瓦。

柴电动力系统由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和配电设备组成。柴油机是德国MTU公司生产的1台16V396型废气增压高速柴油机,功率3120千瓦,转速2000转/分。发电机是带串联整流器的无电刷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推进电机为低转速直流电动机,额定功率2850千瓦,最高转速200转/分。

柴电动力系统中的蓄电池组能满足潜艇高低速航行及全艇电网供电要求。

212A级潜艇安装有新型的潜艇集中操纵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总线、传感器、指令装置、显控台和控制板组成。将船、机、舵的操纵控制综合为一体,由1人在中央控制台操纵,可控制潜艇的深度、航向、航速、纵倾和补重等参数与状态,操纵控制过程完全自动化。

电子设备

212A级潜艇装备的声呐系统主要有,DBQS-40声呐系统,包括一个中频探测柱面阵、一套TAS-3型拖曳线列阵和一套FAS-3中低频舷侧阵;主动高频探雷使用MOA3070声呐;艇上还装有被动测距声呐和侦听声呐。探雷避雷声呐系统是一部高分辨率的主动声呐,它能对水雷进行精确定位,保证潜艇避开水雷安全航行。本艇的噪声监测控制系统的水听器布置在艇的各个重点部位,它能随时监测该处的噪声。

主要电子设备包括1台雷达侦察仪,1台FL1800U型电子对抗仪。雷达侦察仪的天线安装在潜望镜上,随其一同升降。导航系统主要有1007型导航雷达,攻击潜望镜、搜索潜望镜、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无线电综合导航系统:电罗经、计程仪和测深测冰仪等。通信系统包括高频单边带电台、超高频和甚高频收发信机、高频接收机、中、低频接收机和水声通信机等。艇上还安装有可伸缩的棒状天线,主要用于收发信号。

武器系统

212A级潜艇首部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装置采用水压式,发射深度与该级艇的下潜深度一致。既可采用液压方式发射,又可采用自航方式发射。装载的鱼雷是前联邦德国研制的DM2A4重型鱼雷,备雷12枚。该型鱼雷是由STU型与SST-4型鱼雷改型后重新设计的。鱼雷的动力装置是大功率热动力推进系统,还装有新研制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和改进的声学系统与引信系统。

艇上备有自动化鱼雷快速装填装置。该级艇能携载24枚水雷,这些水雷布置在位于非耐压壳体内两侧的两个特制的玻璃钢水雷输送布放装置内。布雷是通过水雷投掷器进行的,由艇内操纵,可在浅海区有效地执行布雷使命。

该级艇装有MS1-90U型火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多批目标运动要素解算和两批目标的攻击,并具有模拟训练功能。它还能对武器系统实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技术特点

结构布置合理

212A级潜艇船体外形平滑光顺,流体性能极佳,不仅阻力小,机动性好,在给定的功率下能获得高航速和好的操纵性,而且湿表面积小,可减少被主动声呐探测时的反射面积,从而增加了潜艇的隐身性。

前联邦德国潜艇以往通常采用单壳结构形式,但212A级潜艇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双壳体结构。

艇体采用高强度低磁不锈钢,结构之间焊接工艺高超。由于结构布局合理,艇体材料性能先进,所以该级艇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

隐身性设计卓有成效

为了降低212A级潜艇的目标特征,设计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降低本艇噪声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除了采用流体噪声极小的最佳流线型艇体外,在外壳几乎未设突出附体,甚至艇体与指挥台围壳上的开孔也减少到最少。对于指挥台围壳大切口、升降装置开口、主压载水舱进排水口、鱼雷发射管出口等较大的开孔,都装设了活动盖板。因盖板能自动启闭,并采取无缝连接,故使开孔处的涡流噪声降低。

尾部装有性能先进的大侧斜低噪声7叶螺旋桨,使潜艇的三大噪声源之一的螺旋桨噪声大幅度下降。

艇上的所有机械设备都经过严格的降噪设计。为了减少振动机械和结构向艇外传递振动能量,所有的设备均安装在高效能的弹性减振基座上。与艇体相连的所有系统的管路都采用局部挠性连接。

对另一主要噪声源(动力系统噪声源)进行了重点设计,将主辅机集中布置在密封的动力室内,采用整体“浮筏”技术进行专门减振降噪。仅此一项措施,就使结构噪声降低了40分贝,传递力减少了97%以上,大大地增加了潜艇的安静性。

在减小本艇的反射强度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在外壳体与升降装置外表面涂敷了新型的吸收声波和雷达波等特种涂料,使敌方声呐与雷达的探测距离明显缩小;除了外壳体采用低磁钢材料外,在艇上安装了可靠的高性能消磁系统,它能随时监测本艇的磁场强度,并发现磁异常现象,可及时为本艇消磁,从而能缩减敌方磁探测器和磁引信武器的作用距离。

212A级潜艇安装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后,相对向海水辐射的热能很少,因此,其红外特征很小。该系统基本不向艇外排放废物,尾流特征亦很小;其声信号特征比柴·电推进装置的声信号低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超安静运行。

混合动力系统性能优越

212A级潜艇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用于水下长时间巡航,水下续航力成倍增长;柴-电动力系统用于该艇作战时高速航行。该级艇使用的燃料电池尺寸小、无腐蚀、功率密度大,使用寿命长。单靠燃料电池航行时,航速可达8节。当以4.5节航速潜航时,该电池还可提供11千瓦的生活用电。同时续航力可达1250海里。潜航时间达278小时。

柴电动力系统的发电机重量轻、体积小、功率高。推进电机配备有性能良好的无级调速装置,可任意调节该艇的航速。仅使用柴-电动力系统的蓄电池组供电时,水下最大航速达21节,续航力提高8%,以4.5节巡航速度航行时,续航力只提高3%,表明这种改进的蓄电池组最适用于大电流放电。

上述两种动力系统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并能相互补充。同时工作时,使潜艇的水下持续航行时间增加到364小时以上,续航力达到1638海里,比209级1200型潜艇的水下续航力提高了4.4倍。使该级艇的生命力与战斗力有很大提高。

电子设备配置完善、功能齐全

212A级潜艇的综合声呐系统由三部声呐组成。被动探测声呐是一部全方位的中频声呐,主要用于对中、近距离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可同时跟踪4批目标,显示其真实方位、相对方位和方位/时间记录;被动测距声呐用于测量中远距离目标的方位和距离,对目标实施精确定位。

在探测跟踪4批目标的同时,将信号传递给火控系统;不过该声呐只能在两舷-60舷角范围内工作。侦察声呐是一部高频声呐,主要用于捕捉突然出现的鱼雷等高频脉冲信号。上述3部声呐能覆盖声信号的大部分频段,能接收除低频和超低频外的所有海上目标信息,对所收到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显示。

低频探测声呐系统由2部声呐组成:舷侧阵声呐是一部中、低频被动探测声呐,基阵长约28米,布置在两舷的下部。它只能在两舷方向探测和跟踪目标,而探测距离较远。

拖曳线列阵声呐是一部低频和超低频的被动探测声呐,阵长40多米,用拖缆拖于指挥台围壳后面。该声呐主要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探测距离可达100千米以上。

本艇噪声监测控制系统的水听器,在发现噪声超标和异常时,能对异常噪声特性进行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以避免本艇噪声超标而被敌人发现。

212A级潜艇上装备的1007型雷达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主要用于导航和对海搜索,兼有对空目标搜索和指示能力。该级艇的攻击潜望镜是209级潜艇潜望镜的改进型。两根新型潜望镜改善了光学通道的性能,较大地提高了光传输能力和分辨率。在搜索潜望镜上加装了红外探测和微光夜视装置,提高了潜望镜的观测精度和夜间观测能力。

鱼雷性能优良、发射方式灵活

212级潜艇装备的DM2A4重型鱼雷由水压式发射装置发射,发射深度可达200米,发射方式液压与自航两便。该型鱼雷的性能有很大提高,具有航速快、射程远、声学性能好等特点,还具有“智能化”自导处理能力。

该型鱼雷既能攻击水面目标,又能攻击水下潜艇,因此,212A级潜艇是一艘既能反潜,又能反舰,还能攻势布雷的最现代化的常规潜艇。

212A级常规潜艇以其潜航时间长(2~3周),隐蔽性好,作战能力强而着称于世。这是其他常规潜艇所不具备的优势,将倍受各国海军青睐。

该级潜艇不仅将成为21世纪德国海军的主力,而且将是未来国际军贸市场继209级潜艇之后德国推出的又一个出口型“拳头”产品。该级潜艇必将成为世界潜艇发展史的新里程碑。

此外德国在212级基础上还设计了一级改进型AIP潜艇,命名为214级。该级潜艇也面向国际市场,并于1998年取得希腊海军3艘的订单,首艇由德国建造,将于2006年交付,后续艇交由希腊船厂建造。

212A级潜艇长55.9米,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1830吨;水面航速12节,水下最大航速20节,AIP推进时,最大潜航速度8节;续航力为1250海里;下潜深度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7人。德国214级常规潜艇

214型设计的许多初始数据是在分析德国海军和其他国家潜艇的性能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外形是对流体动力和目标强度参数进行优化处理之后加以确定的,在此基础亡确定了指挥台围壳的最佳几何形状。

当214型以2-6节航速进行水下巡逻时,燃料电池系统能使其在水下连续潜航3个多星期。在通气管状态以6节速度航行时,燃油储备可使其具有12000海里续航力及12个星期的海上续航时间。

214型的长时间水下自持力依靠混合推进系统来完成,包括燃料电池AIP系统、主推进电机/柴油发电机组和两组大功率铅酸蓄电池等。主推进电机是永磁电机,其功率比212型的功率增加了20-30%。

214型潜艇配备西门子研发的第二代BZM—120型质子膜燃料电池系统,它由两组功率各120千瓦的燃料电池模块构成。由于它比德国首艘212型(U—31)的第一代PEM燃料电池更为先进,因此持续航行时间达到U—31号的三倍。

214型布置了8具533毫米首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TN阿特拉斯鱼雷和反舰导弹,鱼雷与反舰导弹装载总数为16枚。装备的ISUS90型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可利用高性能的数据总线把声呐、攻击潜望镜等传感器、鱼雷和反舰导弹发射系统以及艇上的导航系统与中心计算机联系起来,接收并分析所有输入数据信息,并把各种数据信息经处理后自动形成作战指令。

该系统的基本传感器是声呐系统,它由探测目标距离和方位的主动声呐、中频圆柱状被动声呐、中低频的舷侧阵被动声呐、DTA50数字式低频拖曳阵声呐以及计算目标数据的被动测距声呐等几部分组成。

艇上的探雷声呐系统可为潜艇提供近距离的导航数据。另外,还装备了一个带有光学测距仪、热成像传感器和综合ESM或GPS设备的光电桅杆,以及一个带有光学测距仪的攻击潜望镜。作为自卫手段,则是鱼雷对抗系统。

214型的减振降噪特性十分突出,艇上采用低噪声机械和设备,保证了安静运行。此外,装备的西门子公司研制的永磁型主推进电机具有稳定性能,在调整航速过程中,不会产生瞬态的转换噪声,从而降低水下声信号的特征强度。

另外,机舱内的所有机械设备都被安装在一个在声学方面与耐压艇体绝缘的整体浮筏式减振基座上,艇上的管系和电缆也采取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外部艇体表面上的开口,采用挡板结构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海水流动噪声。这些有效措施使214型自身形成了一个安静的水下平台。

此外,最佳的外形及涂在艇体外表面的专用声波能量吸收涂层材料也对大幅度降低水下目标强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被敌人探测的几率,增加了自身的声呐探测范围。

在总布置方面,对人机环境给与了格外重视,前部配备供30名艇员居住的标准舱室,每个艇员都有自己的固定床位。艇员居住舱室的后面则是位于中部的指挥与作战情报中心,声呐显示屏、武器以及潜艇控制系统的控制台都设置在指挥与作战情报中心内。在该中心与艇员住舱之间设置了耐压舱壁。尾部没有布置艇员舱室,在那里实行的是无人操作,主要布置的是与推进装置和潜艇操纵有关的系统和设备。

214型潜艇长65米,宽6.3米,吃水6米;排水量水上1700吨,水下1980吨;潜深超过400米;航速水下最高。动力装置,装备2台MTUl6V396柴油机主机,其功率为6.24兆瓦,此外,还装备1台西门子电机;武器8具533毫米首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TN阿特拉斯鱼雷和反舰导弹,鱼雷与反舰导弹装载总数为16枚;编制30人;自持力50天。

‘捌’ 德国XXI级常规潜艇的武器设备有哪些

二次大战中,于1939年开始的大西洋海战,德国使用的主力潜艇—VII级潜艇在战场上已逐渐显得过时,因此海军潜艇总司令卡尔·邓尼兹将VIIC型和IX级潜艇的建造计划变更,全力将资源投入于高速新式潜艇的建造。

XXI级潜艇改进了德军旧有的电池容量,约有VIIC型的3倍,大大增加了它的水下航程,并缩短所需要浮出水面的时间。XXI级能用了不到5小时的通气管充电,就能拥有水下以5节速度连续潜航2到3天而不用重新充电的能力。

XXI级也比VIIC型还要安静,使其在潜航时较不被发现。XXI级的舰体也设计的简单化、流线型,提高潜航速度和减少潜航阻力使它较难被加以追踪后摧毁。

XXI级的舰内空间与设备也比以往来的更大更好,大型的舰体搭载了多组蓄电池后仍有空间,同时舰上的冷冻设备和其他舰上没有的淋浴间。另外XXI级也有特别的液压鱼雷系统,能让装配鱼雷时间变得很短(能在20分钟里发射18枚鱼雷),鱼雷射速也更快。

XXI级同时还有更先进的声纳系统,可以瞄准发射鱼雷时不需要借由潜望镜来加以瞄准,增加其隐蔽性。XXI级潜艇内共存有23枚鱼雷,或17枚鱼雷和12枚水雷,艇首有6座鱼雷发射管;以往潜艇配置的甲板炮和多门高射炮也只剩下一门20毫米高射炮。

XXI级的生产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邓尼兹将它模组化生产,将整艘潜艇分为8个部份生产,于32家造船厂的零件所制造,再集中到11间造船厂里进行组装,生产速度大幅提升,每6个月就能下水一艘,也减少了盟军轰炸的效果。然而此作法却使得多数零件有着整合或质量不一的问题,事后还需要另做调整。1943年到1945年之间,德国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不来梅的威瑟公司造船厂和但泽的希肖造船厂共组装了118艘XXI级潜艇,但因为质量问题,仅有4艘通过试验能够在战争结束前接战。1944年5月,第一艘的XXI级潜艇下水,而德军有经验的潜艇水手极为缺乏,出战的XXI级非常少,其量产时间过晚,盟军压倒性的海空兵力,XXI级潜艇对战况影响不大。

只有U-2511和U-3008这2艘是进行过战斗巡弋的XXI级潜艇,且它们的出击颇为失败。由艾伯特·施尼上校所指挥的U-2511在躲过了护卫舰诺福克号重巡洋舰的搜索后,正要准备对其船发动攻击时,就传来了德国投降的命令,于是施尼潜航返回德国港口。

大部分的XXI级潜艇都直接报废或凿沉处理,但有8艘被盟国瓜分研究,美国得到了U-2513和U-3008,并服役于美国海军;U-3017则交给了英国皇家海军,并改名为“HMS N41”;U-2518给了法国海军,改名为“罗兰德·末里罗特号”,并持续服役到1967年。

因为波茨坦协定,苏联得到了4艘XXI级潜艇,U-3515、U-2529、U-3035和U-3041,并服役于苏联海军,分别改为B-27、B-28、B-29和B-30(后改称为B-100)。

然而西方盟国认为苏联已获得更多的XXI潜艇,美国联合情报委员会估计1948年1月时苏联拥有15艘XXI级潜艇,并能在2个月里建造6艘,一年半里建造39艘,并使用但泽的潜艇制造厂,进行与德国相同作法的分节制造。

U-3538到U-3557里的XXI级潜艇(分别为苏联编号TS-5、TS-19、TS-32和TS-38)由于没有完成而报废,并在1947年于但泽港里凿沉。这4艘获得的XXI级潜艇被派往波茨坦进行试验,直到1955年凿沉或用于1958年至1973年之间的核武试验。苏联也以XXI级潜艇为基础,研制了W级潜艇。

原本在战后被凿沉的U-2540,又在1957年被打捞上岸,作为西德海军的威廉·鲍尔号调查船,后来成为了德国不来梅港海事博物馆。1985年,有人于德国汉堡发现了部份报废的“易北河II”潜艇洞库里的U-2505、U-3004和U-3506,后将它填补。德国201级常规潜艇

201级是德国海军二战后建造的第一种军用潜艇,它们采用了防磁钢板来抵消磁性水雷的危害,但在服役中却发现这种材料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材料的缺陷,艇身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强后会在内部出现微小裂纹。这一致命因素迫使海军取消原定订购的9-10艘潜艇,并提前退役现有的3艘。201级随后被采用普通钢板建造的205级所取代。

201级潜艇长42米,宽4.6米;排水量450吨;推进系统895千瓦柴油机及电动机;航速水面10.7节,水下17.5节;续航力水面3800海里、水下3节航行270海里;乘员21人;武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8枚鱼雷或16枚水雷。德国205级常规潜艇

205级是德国研制的一种柴电潜艇,是在201级潜艇基础上加长艇身、换装新型机械与声纳系统的进化型。它采用单层壳体结构以便能在波罗的海浅滩处航行,另一个重大改进是用ST-52钢板替代了原先201级上使用的防磁钢板,后者在服役中出现了严重的裂纹缺陷。

到2004年为止,有一部分205级在丹麦皇家海军中服役,这些潜艇为迎合丹麦的需求而进行了改装,外观上与德国的型号有很大区别。

205级潜艇服役时间1967~2005年,完工13艘;长43.9米,宽4.6米,吃水4.3米;排水量水面457吨,水下508吨;动力2座447千瓦的奔驰4冲程V12柴油机,1座969千瓦的SSW电动机;航速水面10节,水下17节;续航力水面5节航行4200海里,水下4节航行228海里;理论潜深100米;艇员22人;武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8枚鱼雷或16枚水雷。德国206级常规潜艇

206级是由德国HDW公司设计的一种柴电潜艇,在之前205级基础上改进而来。这些冷战时期建造的小型、灵活的潜艇被部署在波罗的海浅水处,以便在战争爆发后能攻击华约国家舰船。它的艇身采用防磁钢板以抵消磁性水雷的威胁,并削弱敌方磁场探测器的搜索能力。

1962~1968年间建造的205级潜艇改用了一种新型防磁钢板,由于早期的201级潜艇的相关无磁技术尚未成熟,其材料在遭受水压侵蚀时会产生裂纹,从而被敌舰探听到。

因此尽快研制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高张力、无磁性、不锈钢材料便成为关注的重点,这种钢具有极好的弹力和动力强度,服役中收到的效果也相当令人满意,完全克服了早期潜艇的诸多问题。尽管这种钢板从未被HDW子公司的多数外国客户选中、几乎只在德国海军潜艇上所使用,但是206级潜艇仍然收到了一笔很大的订单,共建造18艘。

从1990年开始,有12艘206级潜艇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它们被重定名为206A级,其余的6艘则直接退役。目前德国海军正逐步以更先进的212级取代206A级,国防部在2010年6月宣布所有剩余的六艘潜艇将在今年底全部退出现役以减少成本。

1987年至1992年2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总共将12艘潜艇改为206A级,具体改进事项包括:安装新的DBQS-21D型声纳、潜望镜、武器控制系统、GPS导航设备,以及新型鱼雷、推进系统、船员居住设施。

206级潜艇建造于1968~1975年,服役时间1971-现在;长度48.6米,宽度4.6米,吃水4.5米;排水量水面450吨,水下498吨;动力:2座MTU V12型4冲程447千瓦柴油引擎,1座1100千瓦的SSW型电动机;航速水面10节,水下17节;续航力水面5节航行4500海里,水下4节航行228海里;理论潜深200米以上;艇员23人;武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8枚DM2A1或DM2A3型鱼雷、24枚水雷。德国209级常规潜艇

209型常规动力潜艇是德国专为出口设计的。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生产五十余艘,但德国海军并未装备这种潜艇。由于209型潜艇性能先进,大小和价钱适中,迄今为止,已有欧、亚、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购买了209型潜艇。

209型潜艇根据进口国的要求,有多种变型艇,包括l100、1200、1300、1400、1500五种型号。这些潜艇因型号不同,排水量和艇体的主尺度也有所不同。排水量最大的是1850吨,最小的为1210吨。但这些潜艇的艇体结构和布置以及大部分性能都基本相同。

以出口印度的1500型为例,其长64.4米,宽6.5米,吃水6.0米;水下排水量1850吨;水上航速ll节,水下为22节;水上续航力8000海里/8节;潜深260米。动力装置为4台柴油机、4台发电机和l台主推进电机,总功率3430千瓦,水下航行则使用蓄电池。

209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位于艇首的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包括线导鱼雷在内的各型鱼雷,原来使用DM-2A1反舰鱼雷和DM—l反潜鱼雷,后全部换为更先进的SST-4和SUT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除此之外,部分209型潜艇还装了“鱼叉”潜射反舰导弹。

209型潜艇的声纳设备也颇为先进,主要有CSU-3和CSU-83两种,包括艏被动声纳、舯部主动声纳和测距声纳;CSU-83在此基础上还包括舷侧被动阵列和拖曳阵列声纳。

209型潜艇可靠性高,操控自动化水平高,使配备的艇员大大减小,只需31人~40人,比相同吨位的其他常规潜艇减少了1/3以上。

‘玖’ 什么是德国209型潜艇

209型潜艇是德国专为出口而设计建造的一种中型常规潜艇(德国至今没有配备这种潜艇),其出口数量已达50多艘。世界各地总共有十几个国家购买和使用这种潜艇。其中,土耳其、印度、巴西、韩国获准生产该级原型艇。

该级艇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设计建造的,但经过不断的改进,迄今仍属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之一。该级艇有 1100、1200、1300、1400和1500等变型艇,这些变型艇中排水量最大的达1850吨(1500型),最小的仅1000吨(1100型)。采用单壳体结构,艇体采用优质HY-80钢制成,安全潜深可达300米。水下最大航速可达23节。

209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具有在大深度下发射包括线导鱼雷在内的各型鱼雷的能力,通常携有鱼雷14枚,其中6枚备用。最先进的鱼雷是DM-2AI反潜鱼雷和DM-1反潜鱼雷,后全部更换为更先进的 SST-4和SUT型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除鱼雷外,部分209型潜艇还装备有“鱼叉”潜射反舰导弹。

该艇编制仅30多人,配备有先进的救生设备。

阅读全文

与德国常规潜艇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