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闪击波兰的理由是什么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波兰人震惊不已,他们下定决心奋起反抗。在欧洲,波兰是第一个遭受闪击战全过程的国家。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0分,德国空军正式开始轰炸波兰的空军基地。5分钟之后,地面部队越过德波边境,进入波兰境内。同时,一艘德国战列舰出现在清晨的薄雾中,开始轰炸位于韦斯特普拉特的波兰要塞。
在前一天夜里,战争的序幕徐徐拉开了。德国企图为希特勒无端袭击波兰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靠近波兰边界的格莱维茨,一名德国集中营里的囚犯因为对一个电台进行袭击,遭到党卫军突击队杀害。由盖世太保头目赖因哈特•海德里希组织的这次行动就是一个阴谋。
8月31日夜,一小队伪装式波兰军队的党卫军队员捣毁了这个偏僻的电台,他们向空中鸣枪,并接管了电台。
收听广播的听众们听到了枪声和一个操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快要开始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人,打倒所有反对你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为了掩人耳目,这名不幸的集中营囚犯,被装扮成一个电台工工作人员后被杀害,其尸体又被放在事发现场,以供全世界媒体报道。
第二天,希特勒就宣布德、波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其中格莱维茨事件就是他入侵的一个理由。尽管波兰最高指挥部已于8月30日向全国人民作了总动员,但波兰后备役人员大多还没到位,很多部队仍在前往前线的途中。但德国的入侵仍然让波兰人震惊不已。当德国开始疯狂进攻时,因此,德国侵略军很快就击垮了波兰边境部队。9月1日下午晚些时候,他们就开始与波兰前线主力军队正式交火。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电进军波兰的借口。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为制造入侵波兰借口,一批德国党卫军伪装成波兰军队,“袭击”了位于德波边境的一家德国电台。希特勒借口“自卫”,下达了入侵波兰的作战命令。
9月1日凌晨,德国出动57个师(150万人),在2300架飞机、2500辆坦克掩护下,对波兰发动全面进攻。战争伊始,德军飞机狂轰滥炸波兰主要军事设施、机场、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德军攻势凶猛,南北两个集团军成钳形攻势夹击波军,波兰空军500余架作战飞机未及起飞,即被炸毁于机场,大量火炮、汽车、辎重来不及撤退便落入德军之手,仓促应战的波军以20个师投入战斗。装备陈旧且无准备的波军,未及实施坚决抵抗即被德军包围。德军以每日50-60公里的速度推进,波军所有防线均被德军突破,整个国家处于危急之中,对波兰防务承担义务的英、法,对德“宣战”后却按兵不动。英、法的“静观”使德军得以集中全力对付波兰。9月8日,德军坦克进至波兰首都华沙外围。16日,德军南北集团军群在弗洛达瓦地区会师,完成对波军主力包围。9月17日,波兰政府逃至罗马尼亚(后留亡英国)。9月30日,华沙守军和居民的自发抵抗在德军轰炸炮击下瓦解,波兰沦亡。德军战领华沙后,进行了大规模报复性破坏和屠杀。
德国占领波兰后,利用英、法的“绥靖”主义,加紧进行侵略北欧、西欧的准备。1940年4月,德军开始在西线发动进攻,主要目标为法国。
为解决进攻法国的后顾之忧,1940年9月,德国向丹麦、挪威政府提交最后通牒,要求两国立即接受“德国保护”。丹麦国王惧于德国武力,宣布投降,德军随即占领丹麦。挪威国王哈桑七世拒绝德国要求,力主抵抗。但国防部长、法西斯分子吉斯林却策动亲德势力破坏抗战。6月10日,德军占领挪威全境,吉斯林组织傀儡政府。哈桑七世出走英国,建立流亡政府。
德军在进攻挪威同时,开始对法国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进攻。1940年5月10日,德空军大批飞机猛烈轰炸法国北部和荷、比、卢境内72处机场。接着,德伞兵部队抢占机场、桥梁和战略要点,战争全面爆发。德军共投入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7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师)、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分3个集团军群,同时向法国和荷、比、卢推进。在德军猛烈突击下,荷军只坚持5天即宣布投降,荷兰女王政府逃亡伦敦。5月26日,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20万比军为德军俘虏。
面对德军猛烈攻势,法军和驻法英国远征军节节败退。5月31日,德军绕过设防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出其不意地以大批坦克直插阿登山脉,迂回攻入法境。5月20日,德军在地空火力掩护下,强渡马斯河,全歼法第9集团军。5月20日,德军直扑英吉利海峡。5月20日,德军占领加来,距海岸仅数十公里,形成对英法联军夹击态势,40万败退的英法军队在敦刻尔克附近地区陷入绝境。此时,希特勒突然下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追击,只使用空军轰炸。绝处逢生的英法联军紧急征用943艘舰船,在皇家空军掩护下,将33.18万名溃不成军的英法士兵撤至英国,未及撤退的4万法国士兵被德军俘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撤退后,法国形势日见危机。6月5日,德军突破“魏刚”防线,直逼首都巴黎。6月10日,趁火打劫的意大利投入32个师,从背后对法国发动进攻。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6月16日,雷诺政府辞职, 贝当出任总理,决定停战投降。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该协定把法国肢解为两部分,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地区,占领费由法国负担,南部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法军全部解除武装,
重武器交给德国。
法国沦陷后,主战派、国防部次长戴高乐飞往伦敦,组织法国军民继续抵抗。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欧洲大陆,先后占领了奥、捷、波、比、挪、荷、丹、罗等10余国领土,军事、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3. 德国是怎样找到入侵波兰的借口的呢
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头子海德里希。海德里希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是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母亲是歌剧院的演员,因此,他从小在音乐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致后来当了盖世太保头子后,下班回到家里也经常用弹奏乐器来消除疲劳。
1920年,德国因连年战争和经济大萧条,到处是一片混乱,16岁的海德里希不得已出外谋生。他先是加入了一个自由团组织,后来又选择了当兵。他靠自己聪明过人的头脑成为海军训练学校士官生,毕业后成为一名海军少尉,两年后晋升为中尉。这一年他刚刚22岁。
海德里希从小就对政治怀有浓厚兴趣,能作为海军少尉对他来说,未来的路,无疑充满了希望。然而,两年后由于一个偶然事件得罪了上司,经海军有关部门一番审理之后把海德里希开除出了海军。
海德里希在社会上浪迹了一段时间后,经人介绍投奔了希姆莱。希姆莱当时正决定重新组建党卫队保安处,与海德里希短暂的谈话,使希姆莱十分喜欢这个头发金黄的年轻人。于是便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海德里希,与此同时,还任命海德里希为冲击团上校队长。从此,海德里希平步青云,官儿越做越大。不过,党卫队的情报机构也是在海德里希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成为纳粹德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可以说,没有希姆莱就没有海德里希,而没有海德里希,党卫队就不会有后来异常庞大的情报机构。
海德里希对党卫队保安处的工作很卖力,希姆莱比较满意。1934年,希姆莱就把这个投奔到自己门下还不到5年的年轻人放在了盖世太保的最高位置上。这一年的6月9日,希特勒的助手赫斯代表希特勒宣布,党卫队保安处是党内唯一的情报机构,不容许党内再有其他机构从事谍报活动,至此,海德里希在纳粹党内的情报机构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1936年,海德里希经过努力,由他担任处长的党卫队保安处如愿以偿地扩充为保安局,海德里希任党卫队保安局局长。
在此之前,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处和卡纳里斯领导的军事情报局签订过协议,保安队的情报机构不插手国外情报事务。海德里希由保安处长升任局长之后便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不甘心仅在国内从事情报活动,他要插手国外情报。海德里希第一次直接插手国外情报事件,是派人捣毁了捷克境内的一个反纳粹的电台。设立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这个电台名为“黑色电台”,在当时是众多反纳粹的电台中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对此,希特勒恨得要命,必欲除之而后快。海德里希得悉主子的意图后,早已把他与从前的上级卡纳里斯签订的协议置之脑后。
海德里希通过在捷克的情报人员提供的线索,了解到“黑色电台”的负责人名叫福米斯。他原是德国一家广播电台的技术领导人,后与一个反纳粹组织的领导人施特拉塞一起跑到捷克去的。这天,海德里希把保安局局长助理、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约克斯叫到办公室,让他想办法把远在捷克的专与德国人为敌的福米斯弄到柏林来。约克斯受领任务后化装成一个商人,与自己从事舞蹈事业的女友一同来到布拉格。
约克斯的确是一名干练的特工人员,他没费多大劲便找到了“黑色电台”的准确地点——一家旅馆的某个房问。但是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带着自己的女友在布拉格玩了个痛快后,才向海德里希汇报已经找到目标。在得到海德里希行动的命令后,约克斯才悄悄地搬进了“黑色电台”所在的那家旅馆,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偷配了一把“黑色电台”所在房间的钥匙。
当天夜里,约克斯按照事先约好的暗号接来另一个名叫格奇的纳粹间谍。约克斯如此这般地向后来的间谍耳语了一番后,两人随即开始行动。他俩蹑手蹑脚地来到福米斯的房门口,约克斯把配好的钥匙快速插入锁孔。他们原以为主人不在,谁知里边随即传出福米斯的问话声,约克斯情急之下伪装成服务员的口气说:“给您的房间摆肥皂。”
毫无准备的福米斯刚一打开房门,约克斯和格奇便猛地向他扑了过去。福米斯感觉到大事不好,快速地把手伸进怀里,想掏出枪来。然而,约克斯的枪已经响了,福米斯当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之后,两个间谍又掏出磷粉洒在电台和其他物品上,再点上一把火,随即逃之夭夭。
希特勒得悉捣毁了“黑色电台”后十分高兴,表扬了海德里希一番,这更加坚定了这个“金发野兽”插手国外情报的决心。
4. 二战德国入侵波兰的原因(借口)
苏联先出兵灭掉波兰军队主力 然后德国为了使苏联打不下波兰迅速占领波兰
5. 纳粹进攻波兰的借口是什么
希特勒派一帮德国兵换上波兰士兵的衣服,到波德边境上占领了一家德国的电台,在电台里用波兰语一通咒骂德国。这时让全国的广播与这个电台接通,让全国人“知道”波兰人入“侵了”德国。
然后 德国立即启动停在德波边界的坦克军团,实施“白色方案”入侵波兰。
6. 德波战争是怎样发生的
德波战争是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从法西斯德国方面来看,推翻波兰政府和奴役波兰人民是这次战争的目的。法西斯德国企图通过夺取波兰来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补充军事经济资源,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从反对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波兰人民方面来看,这次战争带有正义性质。1939年3月21日,德国最后通牒波兰,要求它把但泽割让给德国,并且把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它。波兰拒绝了这些要求。4月3日法西斯德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关于制定对波作战计划的指示。4月1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备战的训令。
根据这个训令,拟定了战役计划。这个战役计划规定德国武装力量突然入侵波兰,其目的是破坏波武装力量的动员与集结。一方面从西里西亚,另一方面从波莫瑞和东普鲁士实施向心突击,其任务是歼灭位于维斯瓦和纳雷夫河以西的波军主力。法西斯德军指挥部为袭击波兰预先隐蔽地展开了军队集团。在波莫尔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
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和第4航空队担任配合。若把对付波兰预备队考虑进去,总共集中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地主资产阶级的波兰政府在法西斯德国进攻的威胁面前了1939年3月与英法结盟。在人数和装备方面波军较之法西斯德军大为逊色。波兰为反对侵略者可以出动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近80个民防营,共约100万人、220辆轻型坦克和650辆超轻型坦克、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407架作战飞机。在波兰海军的编制内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在战斗行动开始前,波兰武装力量的动员和展开尚未完成。波军指挥部在防御地区展开了24个步兵师,8个骑兵旅、1个装甲摩托化旅、3个山地步兵旅和56个民防营。在战争初期波军仍在继续展开。波军总司令部计划进行战略防御,阻止敌人,为英法联军准备进攻赢得时间,而在以后根据形势采取行动。波军主力沿德波边境展开。
在北边占领防线的是“莫德林”集团军、“维希库夫”战役集群和“纳雷夫”战役集群;在“波兰走廊”是“波莫瑞”集团军;在波兹南省西部是“波兹南”集团军。“罗兹”集团军掩护去罗兹和华沙方向。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维兹、克拉科夫地域集结了“克拉科夫”集团军。保卫南部边界的任务由“喀尔巴阡”集团军担任。
在凯尔采、托马舒夫—马佐维茨基、腊多姆地域的第2梯队中有“普里索”集团军。1939年8月31日德国在其与波兰接壤的格列维策城蓄意挑衅以制造进攻波兰的借口。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法西斯德军的航空兵对波兰机场、交通枢纽、铁路、经济和行政中心实施突击。预先开到波兰沿岸的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向费斯泰尔普拉塔半岛开火。法西斯德国第4集团军开始从波莫瑞向赫翁诺进攻,突破了波兰“波莫瑞”集团军的防线,并于9月4日前出到维斯瓦附近。
法西斯德国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实施突击,夺取了姆拉法,并于9月7日前出到纳雷夫河。“南方”集团军群向塔尔努夫、克拉科夫、彼得库夫、罗兹展开进攻。波兰的“罗兹”、“克拉科夫”和“喀尔巴阡”3个集团军的抵抗被击破。法西斯德军使用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迅速向波兰腹地推进。波兰“普里索”集团军未完成集结就仓促与突入之敌作战,结果被歼灭。9月8日法西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先遣兵团逼近华沙。海军只有5艘潜艇和3艘驱逐舰冲了出去,并驶向英国和瑞典,其余舰艇被法西斯德国航空兵击沉。波兰政府再三请求盟国立刻给予支援。
根据军事协定,英法本应以航空兵对德国实施突击并以法军主力对德国西部边境实施进攻。9月3日英法形式上对德宣战,但是实际上没有给予波兰任何援助。盟军指挥部虽在兵力和兵器上拥有优势,但没有采取坚决行动。只是在9月9日法军才开始对萨尔实施有限目的进攻,但是根据同盟国最高会议的决定,这一进攻于9月12日就停止了。英法军队始终是消极的,他们违背了英法政府对波兰许下的诺言且置自身的战略利益于不顾。
其实,英法统治集团之所以背叛自己的盟国,是有其政治企图的,即把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向东引向苏联。法西斯德军继续向波兰境内迅速推进。“北方”集团军群进攻谢德尔采、布列斯特,从东面向华沙迂回;“南方”集团军群继续消灭在桑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军集团,向卢布林实施突击并从南面进攻华沙。波兰的“波兹南”集团军在库特诺地域实施的反突击阻止了法西斯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是没能改变总的形势。9月15日法西斯德军占领卢布林,并抵近布列斯特。9月16日“南方”集团军群在弗洛达瓦地域与“北方”集团军群会师。对波军主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9月16日波兰政府逃往罗马尼亚,置军队和人民的命运于不顾。
自从波兰政府出逃以后,爱国者继续与法西斯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但这只是一些孤立的抵抗基点。到9月26日在托马舒夫—柳别利斯卡地区一直在进行战斗,莫德林要塞的抵抗持续到9月30日,而波兰的守备部队直到10月2日还在海尔半岛上作战。被包围的华沙的保卫者尽管遭到法西斯飞机的猛烈袭击,但仍坚守防线达20天之久。10月的头几天在波兰的战斗行动就结束了。波军死6.6万人,伤13.3万人,被俘近42万人。波兰居民遭到巨大牺牲。仅华沙就死近2.5万人,数万无辜公民受伤。在法西斯德军实行的大屠杀中有1万波兰人被枪杀。法西斯德军的损失:死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人。
波兰的失败暴露了波兰资产阶级地主政府的软弱无能,它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推行反动的内外政策,奉行反苏路线,拒绝同苏联结成防御联盟。经济上军事上软弱的波兰不可能经得住同希特勒德国一对一的力量悬殊的斗争。波兰采取与英法结盟的方针证明是靠不住的。
德波战争暴露了战争初期各次战役内容及其性质的变化。法西斯德国在实施动员和展开其武装力量的措施中,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方法。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采取的军事行动证明,预先编制的陆军和航空兵集团实施突然密集突击有显着作用。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为了冲破对方防御和扩大战果。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在航空兵密切配合下行动的大的快速兵团——坦克师、坦克军和摩托化军。出现了以快速兵力向防御纵深实施迂回和包围敌人的机动的条件。这为扩大进攻战役的深度和提高进攻战役的速度创造了条件。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是谁引起的
二战的导火线是:德国突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纳粹德国挑起的。
当上国家元首的纳粹党魁希特勒幻想称霸世界,在吞并周围几个弱国后,开始策划新的侵略行动。纳粹党党卫军装扮成波兰人的士兵,“侵占”了一个德国边境小镇的广播电台,辱骂德国人。德国因此借口波兰入侵,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德国撕毁联合国制定的协议,发动闪电战突袭波兰,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战火,同年十月法国遭到攻击,希特勒跟意大利、日本、形成军事联盟,即为协约国,
1941年七月德国把战火烧到英伦三岛,英国对德宣战,同年七月十五号,日本法西斯轰炸了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宣布对德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1942年苏联、英国、中国、美国、成为同盟国,第二次世界战争进入高峰期。
(7)德国打波兰什么借口扩展阅读:
战争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
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8. 德国为入侵波兰找了什么借口
1939年8月下旬,德国已成功地破坏了英法苏反侵略同盟的建立,并且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尽管如此,希特勒不能确定英法是否参战。8月22日,张伯伦以个人名义写信给希特勒,表示德苏条约决不会改变英国履行对波义务的决心。在复信中,希特勒又软硬兼施,试图动摇英国履行对波义务的决心。自从希特勒决定入侵波兰以来,他不断蓄意制造事端,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张。散居在波兰境内的德国人与波兰当地居民的关系也随之激化。这样,在几年前的德波关系中未发生任何影响的德意志少数民族问题,现在便成了希特勒等德国领导人大作文章的主要题目。
他们经常无中生有或黑白颠倒,硬说波兰对德国少数民族进行无端挑衅和迫害,致使这些德国人苦不堪言。而且他们对波兰人的这些所谓罪行几乎是处处控诉,逢人便讲。
8月23日,希特勒对英国大使汉德逊说,波兰有数以万计的日耳曼族人正在受到迫害,甚至还发生了六起阉割事件。这些罪行已经使他忍无可忍。要是波兰人再继续迫害日耳曼人,就会马上引起“实际行动”。
9. 德国为袭击波兰寻找的理由是什么
德国企图为希特勒无端袭击波兰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靠近波兰边界的格莱维茨,一名德国集中营里的囚犯因为对一个电台进行袭击,遭到党卫军突击队杀害。由盖世太保头目赖因哈特•海德里希组织的这次行动就是一个阴谋。
8月31日夜,一小队伪装式波兰军队的党卫军队员捣毁了这个偏僻的电台,他们向空中鸣枪,并接管了电台。收听广播的听众们听到了枪声和一个操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快要开始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人,打倒所有反对你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为了掩人耳目,这名不幸的集中营囚犯,被装扮成一个电台工工作人员后被杀害,其尸体又被放在事发现场,以供全世界媒体报道。
第二天,希特勒就宣布德、波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其中格莱维茨事件就是他入侵的一个理由。
10. 问下,二战德国攻占捷克和波兰时候,用的是什么借口
德国攻占捷克的借口是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绥靖政策”,法西斯德国的扩张终于到了露出獠牙的时候了,在希特勒的精心策划下,德国正式拉开了侵略的序幕,而波兰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为了消灭英法在中欧的主要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补充军事经济资源和建立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波兰成为了首要的目标。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格但斯克),有权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但被波兰拒绝。3月21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于31日给予波兰安全保证,这更坚定了波兰的信心。4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颁布了《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