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中,德国是如何从被侵占国家攫取财富的
德国凭借军事实力强迫其占领国和保护国,提供远远超出它们所能借出的贷款额,并在清算协定中明确规定,这些贷款要到战争结束后偿还。通过这种方式,德国获得的款项相当可观。例如,法兰西银行被迫贷给德国45亿马克。
占领费是德国的一大笔收入。德国迫使被其侵占的国家(丹麦因未参加战争而被除外),按德国要求的标准和该国的支付能力负担德国占领军的全部费用。例如,到1944年2月,德军向法、比、荷三国分别征收占领费258.5亿马克、45.2亿马克和77.2亿马克,向挪威征收12.8亿马克,向塞尔维亚、希腊和埃塞俄比亚分别征收5.6亿马克、37.6亿马克和0.3亿马克,向东部地区专员辖区和乌克兰专员辖区分别征收7.5亿马克和13.5亿马克。此外,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芬兰等德国的卫星国也无一幸免,共被征收18.5亿马克。至战争结束前,德国共攫取占领费约600亿马克。其中,法国缴纳了350亿马克,年均70亿马克,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每年赔款数额的4倍以上。
罚款,是德国惯用的一种经济掠夺方式,它不时在被占领国内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罚款,以取得更多的资金。例如在挪威,1941年9月,斯塔万格市政当局因所谓破坏电话线的罪名被迫向德军缴纳200万克朗的罚款。在荷兰,仅对62个市政当局的罚款至少有2024.3万盾。在法国,罚款多达4.1亿法朗以上。
总之,通过种种名目的敛财途径,德国向各被占领国家总共榨取1040亿马克。
‘贰’ 希特勒是怎么使德国经济复苏的
希特勒恢复德国经济的方法
首先必须声明,希特勒恢复德国二战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他本质上是违反人类自由、公平、正义的!虽然但从经济恢复的角度来看,他的方法是多么的见效与快捷。
我们为了可以在地球上自由的呼气,因为要坚决的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现在我来回答您的提问:
1:剥夺犹太人的政治权利,随后剥夺犹太人的经济权利,禁止犹太人从事各项社会工作。
这样可以快速的将掌握大量财富(主要是货币财富)收归国家所以。财富的收归国有,就使得德国国家拥有了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国家难以将财富从国家中的富有阶级轻易拿走,还不造成社会的动荡。希特勒,恰巧通过民族主义完成了这项任务。
九十年代的东南亚某国,曾经就有如此倾向。
2:大凡这样的政权,在掌政前绝对对民众都赋予绝对公平的许诺。但是真正掌握政权后由于生产力无法达到想象的高度,那么只好采取级别制将国家分配分为几个档次,这样毕竟使得公家政权之外的权利变得非常小。
3: 对国家经济实施全面的计划管理。
4:以军队的寄养与军工的扩张,作为经济拉动的根本动力。
5:以暴力干预与武力扩张获得本国之外的自然资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原料支持。
6:全面的计划经济,使得货物(由于不再交换,所以不再称为商品。)的流动区域可以遍布全国各个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市场经济下所希望的拥有大市场,但是同一的市场实在是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太难了。瞧瞧中国自己本国内的各省市为了地方利益,都使的中国这个国家内变为了许多行政权范围划分的市场区域。
7:总体上讲,希特勒恢复国家经济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全面军事化。所以毛主席曾经评价道“法西斯的本质就是扩张”。而德国国家的全面军事化主要依赖于希特勒本人的能力。所以这样的国家必然是独裁的政府,国家元首拥有无上的权利与信赖。
但是帝国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的,我们承认日耳曼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与全世界人民为敌的话,他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叁’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为何突然有钱了钱从哪里来
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国内经济萧条,大批民众吃不上饭,古代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底层人民朝不保夕,那么天下就乱了,所以古时候才那么多古代农民会造反,他们失去了生的希望,自然就不会畏惧死了,很多人不过是想在绝望的生活中,争取到一丝希望而已。而现代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希特勒这么一个残忍的人,可以获得全德国人的支持,不是他们天性残忍,喜欢给纳粹卖命,只是生在一个不幸的年代,把希望寄托在纳粹的身上,结果引火烧身。其实希特勒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脸谱化,他是个聪明人,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要聪明许多,从他拯救德国经济的举措中就可以看出来。
当初希特勒在竞选总理时,就向民众承诺过,自己会恢复德国的经济能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工作,不必再为生活所发愁,希特勒不仅是个演说高手,更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他的话说到了普通民众的心里,他的行为更是让民众看到了希望,从1932年到1934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德国的经济就超过了百分之百。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二战德国的强大,实际上它也曾参加过一战,只不过在这场世界战争里,德国不仅失败还伤亡惨重,几乎掉出强国行列,直到希特勒上台,才把德国的经济扭转过来。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希特勒也争取外界的支持,首先是国际贷款,沙赫凭借德国的国家信用,去华尔街获得快贷款,完了又用这笔钱,去买了军火和技术,中间得来的利润,全部用来扩大德国军工业以及基础设施。
‘肆’ 德国在二战时期攫取了大量黄金,战后黄金都去了哪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从占领国攫取的黄金不计其数,据英国外交部1996年发表的一份名为《纳粹黄金》的报告显示,“1939年至1945年4月,纳粹劫掠的黄金约达5.5亿美元,主要以各国国库丢失黄金的数额计算,其他因无案可核查,只能进行粗略估算。”报告认为,“5.5亿美元之数是极低的”,它不包含纳粹掠夺的个人财产,比如大量犹太人的金钱、首饰、金牙等。
二战结束后,作为希特勒洗钱机器和黄金转运站的瑞士银行保留了一部分纳粹黄金。其他的纳粹黄金,要么被逃脱制裁的纳粹高级将领纳入囊中;要么存入梵蒂冈、南美、英格兰等银行;要么被战胜国所占有;要么被纳粹军队以各种方式藏于神秘之地,它们之中,有的幸运地被同盟国发现,有的至今下落不明,为无数探险家所牵挂。
‘伍’ 希特勒恢复德国经济的方法
首先希特勒奉行的是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建议你多在网上去查阅一下关于希特勒的资料。
他是战败者,没有话语权,战后舆论都被苏联掌握了,没办法。
其实 2战的时候 德国至少给中国捐了不少武器,而且双方军事交流平凡,直到希特勒迫于墨索里尼的压力与日本签约,才终止了这些明显的军事活动,但是希特勒仍然在暗中支持中国。而当时的苏联只知道分裂,赤化中国。
2楼,完全被蒙蔽的样子,太主观了。
‘陆’ 二战中的德国在经历了一战过后,为什么经济,军事,实力都恢复得那么强,一战的条约没能约束住德国吗
德国二战后为何发展那么快?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德意志民族属于深林游牧民族,天生坚强,从不恐惧任何人
第二,德国虽在二战大败,但谁知道它在二战时抢了多少东西,二战前的经济保留多少,无论如何,本还在
第三,德国和日本一样,二战后并不是开始就恢复很快,还处于多国分治。但这期间德国战略性地讨好众国,得到主动之势,蓄了几年再将保留下来的技术,产业,老本用上,大力走资本主义大赚一笔。
第四,德国地处西欧中心,是商业要道并有利于发展商业,四周都可进行交易,吞吐量大
第五,德国老产业可大赚一笔,并其重工业也很发达,专进行加工出口
第六,之后加入欧盟也使政治地位提升。
一战的条约为什么没能约束住德国?原因如下:赔款问题:赔款使用德国金马克计算的,但是从1920年开始,德国马克疯狂贬值,赔款即使全部偿还,其实际价值也没多少。
国际政治平衡问题:法国希望削弱德国,甚至让德国一蹶不振最好,可是英国美国等不希望欧洲大陆法国一家独大,暗中默许德国崛起。
共产主义运动:一战之后欧洲各国对风起云涌的共产主义运动非常恐惧,德国由于战争失败、德皇倒台、经济崩溃所以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欧洲各国不希望一个共产主义德国出现,所以暗中扶持希特勒上台,打击共产主义,进一步向东遏制苏联。
基础问题:一战没有伤害德国工业基础,相反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在战争中受到损失。一战、二战中间这段时间,英法没有在技术上获得超越德国的明显优势。
军事问题:一战之后德国建军思想先进,训练严格,军队战术指导思想远远超越了英法各国。
经济问题:由于超级恐怖的通货膨胀让德国人民的财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全部变成了无产者,一张白纸好作画。财产的急剧损失客观上也刺激了德国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寡头为遏制德国国内共产主义的发展,并攫取巨额利益,在早期也给了希特勒政权大量财政支持。
反过来看,如果德国没有发生巨额通货膨胀,并且全额支付了战争赔款,从此一蹶不振,沦为波兰、捷克一类的二流国家,那最大的收益者是法国,同时最大的受损者就是英国。别忘了,在德国崛起之前,英法可是世仇。所以,德国的崛起是符合当时世界第一列强英国的最高利益的,进而,绥靖政策也就可以理解了。
‘柒’ 黄金之谜是怎么回事隆美尔元帅真的留下了这些宝藏吗
黄金之谜也就是二战时期的德国将领隆美尔埋藏的宝藏,据说隆美尔当时埋藏了大量的宝藏,不过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宝藏的具体埋藏地方,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一些淘金者而言,最吸引他们的便是隆美尔的黄金宝藏。不过,黄金宝藏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就不知道了,到底是真是假,直到今天也还是一个谜。
不过,随着战争的发展,在二战后期,非洲的军团全线崩溃。就在隆美尔准备撤离的时候,希特勒却在当时联系了隆美尔 ,让隆美尔将这些珠宝都转移出非洲,然后再找个地方藏起来。直到现在,谁也不知道珠宝具体位置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批珠宝的存在。
‘捌’ 二战后的德国,是如何恢复国力和经济的
德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早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着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索要求的严谨和内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学生也不多,很快被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超过,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美国。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着名的教育家。此后的美国发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玖’ 希特勒在二战前如何改造德国经济
1、剥夺犹太人的政治权利,随后剥夺犹太人的经济权利,禁止犹太人从事各项社会工作。
这样可以快速的将掌握大量财富(主要是货币财富)收归国家所以。财富的收归国有,就使得德国国家拥有了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国家难以将财富从国家中的富有阶级轻易拿走,还不造成社会的动荡。希特勒,恰巧通过民族主义完成了这项任务。
九十年代的东南亚某国,曾经就有如此倾向。
2、大凡这样的政权,在掌政前绝对对民众都赋予绝对公平的许诺。但是真正掌握政权后由于生产力无法达到想象的高度,那么只好采取级别制将国家分配分为几个档次,这样毕竟使得公家政权之外的权利变得非常小。
3、 对国家经济实施全面的计划管理。
4、以军队的寄养与军工的扩张,作为经济拉动的根本动力。
5、以暴力干预与武力扩张获得本国之外的自然资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原料支持。
6、全面的计划经济,使得货物(由于不再交换,所以不再称为商品。)的流动区域可以遍布全国各个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市场经济下所希望的拥有大市场,但是同一的市场实在是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太难了。瞧瞧中国自己本国内的各省市为了地方利益,都使的中国这个国家内变为了许多行政权范围划分的市场区域。
7、总体上讲,希特勒改造国家经济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全面军事化。所以毛主席曾经评价道“法西斯的本质就是扩张”。而德国国家的全面军事化主要依赖于希特勒本人的能力。所以这样的国家必然是独裁的政府,国家元首拥有无上的权利与信赖。
但是帝国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的,我们承认日耳曼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与全世界人民为敌的话,他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拾’ 二战后,德国掠夺的财宝,藏在了什么地方
有可能是藏在了托普利兹湖底,也有可能是藏在了希特勒的指挥部。
二、希特勒的指挥部
希特勒的为人处事还是比较谨慎的,既然得到了这么多的财宝肯定是放在哪里都不放心,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放到自己的指挥部里天天守着,这样睡觉也会变得香甜一些,并且希特勒的指挥部防守还是比较严密的,里里外外层层包围,并且还有很多先进性的武器进行保护,称为铜墙铁壁也不为过,只要希特勒安全,这些财宝自然也不会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