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两箱小型车日系车底盘高,还是德系车高
两箱小型车日系车底盘高,。日系车底盘高度159MM,德系车底盘高度114MM。
底盘的保护的重要性
1、底盘防腐蚀:汽车的锈蚀均从底板开始,君不见,只跑了两三年的汽车边梁已经开始泛出锈斑。每次洗车污水会残留在底部,长久下去就会形成潜在的腐蚀因素,对爱车造成伤害,如果对你的爱车底部进行封塑,那么,即便是酸雨、溶雪剂、洗车碱水都无法侵蚀透这层防护膜。
2、防石击: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溅起小石子,石子冲击底板的力量与你的车速成正比,一般10克的小石子在时速达80公里时冲击力会达到自身重量的100倍。足以击破30微米以下的漆膜,漆膜一旦被击破,锈蚀便从疵点开始并从铁板内部缓慢扩大。
3、防震:发动机、车轮均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它们的震动在某一频率上会与底板产生共鸣,使人产生很不舒适的感觉,而底部防护会消除一定的共鸣。
4、隔热:在冬季,爱车打开车内空调,热气常会向下沉,而车外的地面冷气向上升,冷热空气大多集中在车辆的地板上进行交换,车辆底部防护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车辆的能量利用的效果如何,如果你的汽车底部封塑,那么,其膜内的石英砂将冷热彻底隔离。
4、隔音降噪:车辆行驶在快速路上,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与速度成正比,车辆具有完好的底部防护,能大大降低车内的噪音。
5、防托底:底部封塑材料的厚度可达1.5至2.5毫米,当底部被路面突起刮蹭时,底盘封塑可减轻突起物对底盘的伤害。
6、底盘防腐蚀:汽车的锈蚀均从底板开始,君不见,只跑了两三年的汽车边梁已经开始泛出锈斑。每次洗车污水会残留在底部,长久下去就会形成潜在的腐蚀因素,对爱车造成伤害,如果对你的爱车底部进行封塑,那么,即便是酸雨、溶雪剂、洗车碱水都无法侵蚀透这层防护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底盘
Ⅱ 推荐下车 ```
骊威
优点是空间超大,油耗较低
缺点是铁皮薄的像纸,翼子板居然是塑料的!
这个车感觉很弱不经风,安全性就不要谈了
淇达是宽适轿车,空间比较大,但是坐的时候感觉不稳,新的时候感觉很好但用过一段时间噪声就有点大,发动机开始斗,驶过地面凸起处弹跳很明显,动力好一点,省油。总之给人感觉不可靠
马3是长安福特马自达旗下车型,海马2(海马有2?)是脱离了马自达后自主研发的车型。但海马3在造型和定位方向依然走马3的路线,看似有些相同,但实质差距很大。个人认为马3好,但复产后的马3虽然降一万,但配置也随之减少,在安全方面大不如从前。虽然如此,在制造工艺平台上,比海马要强不少。
但本人建议别买日本车,你开开就知道了...油耗低是牺牲安全性和车的寿命,车的重量得到的
德国车比日本车重,主要因为以下方面原因:
1)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车体刚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同排量德国车的最高速度大多比日本车要高,比如1.8升花冠的最高速度比1.8宝来/GOILF要低20公里/时,只与1.6升的宝来/GOLF相当),因此,重量增加了。看看XCAR俱乐部什么车的用户加装平衡杆多就便知其中差异了。德国车几乎没有加装平衡杆的,而日本车比比皆是!
2)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而日本车除了中高档车外基本没有装(光这一点重量就相差至少20-30斤);
3)德国车采用前后高强度加强型吸能保险杠(确保低速追尾碰撞变形尽可能小,尽可能不伤及发动机仓内部件,减小不必要的维修费用,这一方面GOLF便是典型代表)。而日本车所谓的碰撞吸能,是以牺牲保护汽车内部部件为代价来保护乘客,中低速碰撞就会导致碰撞部位严重变形,往往伤及内部部件,使得维修费用大增,这一点飞度便是典型代表);
4)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同排量的宝来/高尔夫比花冠载重能力高出150斤!)。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5)德国车(比如POLO、GOLF等)采用钢板双面镀锌防锈工艺,空腔注腊技术、多层喷漆工艺等确保车身12年不生锈,而日本车给省了。
6)同排量的车德国车的轮胎宽度往往比日本车大一号,由此也增加了重量。
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移动重量越重的静止物体要克服更大的惯性,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样,汽车自重越重就越耗油,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开开停停行驶更加明显。
日本车之所以轻(相对省油),说难听点是“偷工减料”的结果,其所谓的省油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降低安全性与操控性为代价换来的。
从国际上汽车售价就可看出,日本车普遍处于中低档次(凌志等少数高档车除外),日本车是侧重满足用户基本安全和代步要求而设计的,至于操控乐趣、品味等就免谈了吧,买日本车是抬高不了自己的身份的。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Ⅲ 德国汽车的安全性能真的比得上日本汽车吗
是的因为两个国家的造车侧重点不一样,同等价位德国车比较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动力表现最能体现一款车的性能优劣,以我国高速公里最高120Km/小时的限速,日系车和德系车进行对比,这种对比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同级别的车子进行比较,例如奥迪A4L对比丰田凯美瑞,两款车在主动安全配置上,凯美瑞要比奥迪A4L要丰富许多,诸如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并线辅助、ACC只适应巡航等,凯美瑞基本都配齐了,而奥迪A4L则要打折扣;凯美瑞拥有10个安全气囊,对乘客的保护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而奥迪A4L则拥有安全带预警功能,整体上看,丰田凯美瑞在安全配置上要优于奥迪A4L的,因此,评判一款车的安全性,并不能只看车外壳的坚固程度。
整体上看,德系车的底盘调教都要偏硬,目的还是为了加强行车的安全性,但是,同时也牺牲了车辆的乘坐舒适度(部分高端车型除外),相对来讲,日系车普遍的调教都比较偏舒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具体的驾乘体验上,视觉上德系车的车身线条也给人感觉比较“硬”,而日系车的线条则更加的柔和。
Ⅳ 德国有哪些知名度高的汽车品牌各有什么特点
菲亚特是来自意大利的品牌,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小型汽车的汽车公司。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品牌当然在外观设计上追求时尚。而且,在技术化中优化驾驶体验,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也是有好处的。只是没想到严谨的德国人还是喜欢浪漫的菲亚特。雷诺汽车一直以安全和时尚着称,这辆法国汽车的可靠性和质量也被认为是一流的。在追求性能的同时,雷诺汽车的造型也是符合法国人浪漫的特点,颜值相当高。
大众集团包括大众、奥迪、西班牙的Seat(座椅)和捷克的Skoda(座椅)4家生产公司,大众是欧洲汽车的机车,生产多种中小家庭轿车和多用途汽车,在欧洲和亚洲等地都很畅销。特别是着名的甲虫车连续生产2500万韩元。大众是在汽车领域与我国合作最成功的品牌,其桑塔纳、吉达、帕萨特几乎垄断了我国中高端汽车市场,VW标志女性和儿童都知道,有着良好的口碑。
Ⅳ 德系车都有哪些品牌,德系车的优缺点盘点
德系车品牌众多,消费者熟知的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斯柯达、保时捷等品牌,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德系车品牌以及德系车的优缺点。Ⅵ 德系车有哪些品牌
大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迈巴赫,还有大众旗下顶级豪华超级跑车品牌布加迪威龙,还有像斯柯达等二级汽车品牌
奔驰
奔驰于1886年生产了全球第一辆汽车,命名为"奔驰",为此他被誉为汽车之父。1901年,戴姆勒改名为梅赛得斯,1926年,戴姆勒和奔驰合并,到1989年梅赛得斯奔驰一直被戴姆勒-奔驰集团控股。1998年,戴姆勒奔驰汽车集团与克莱斯勒合并,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成为世界第5大汽车公司,梅赛得斯-奔驰现在在全球170个国家有售。
宝马
宝马即BMW是德文巴伐利亚汽车工厂的缩写,它原是一家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公司,同时以制造高级摩托车出名,和日本的大发公司有相同之处。BMW今天已成为全球高级轿车领域王牌公司之一,德国双B(Benz和BMW)之名威震四海“坐奔驰,开宝马”这句话家喻户晓。
标志含义:宝马轿车的标志选用了内外双圆圈,在双圈圆环的上方标有“BMW”字样,这是公司全称3个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内圆的圆形蓝白间隔图案,表示蓝天、白云和运转不停的螺旋桨。
奥迪
奥迪这个名字可以追朔到19世纪晚期,1969年进入美国市场,也是我国引进的第一种高档轿车,最知名的产品:quattro四轮驱动轿车,大约85%quattro汽车是在美国销售。
奥迪标志含义:兄弟四人手挽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奥迪(Audi)轿车的标志是4个连环圆圈。4个圆环表示当初是由霍赫、奥迪、DKW和旺德诺4家公司合并而成的。
大众
大众集团包括大众、奥迪以及西班牙的喜特(Seat)和捷克的斯柯达(skoda)四间生产公司,大众是欧洲汽车的火车头,它生产的各种中、小型家庭轿车和多用途汽车,在欧洲及亚洲等地区都很畅销,尤其是着名的甲克虫轿车,连续生产2500万辆,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世界纪录。
大众是在汽车领域和我国合作最成功的品牌,其桑塔那、捷达、帕萨特几乎垄断了我国中档汽车市场,VW标志妇孺皆知,有较好口碑。
保时捷
保时捷公司因为于189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配电子点火发动机的的汽车。1931年Ferdinand Porsche先生为保时捷公司争取到了生产汽车的资格,1948年第一辆用保时捷命名的356Roadsters型汽车问世,以后十年就销售了25,000辆,1963年保时捷公司又推出了保时捷time-honored 911型汽车,在北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Ⅶ 日本车皮厚,美国车重,德国车底盘低,请具体说下
这种说法不是一定的,而且传说的说法应该是日本车皮薄吧。
1、其实日本车,德国车,美国车同级别车重差别不大,国产后也基本都是用宝钢的钢,厚度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成形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上不同,一般来说日本车的漆面薄,容易刮花,德国车用的工艺好,漆面硬,但是这两者在安全性上没有太大差别。
2、德国车底盘低是因为悬挂调整的问题,他们的设计取向偏向于追求驾驶感受,因此较低的底盘可以带来高速稳定性和更好的弯道操控。
Ⅷ 底盘最高的轿车是什么
捷达、桑塔纳、标致408、铃木天语SX4这四款车应该是国内市场上底盘最高的轿车了。
捷达(Jetta)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品牌。捷达(Jetta-MK1)于1979年在欧洲上市。就其结构来看Jetta(包括后来的Vento/Bora)都是加了车尾行李箱的Golf,Jetta可以看作是Golf的衍生型。德国大众汽车的营销策略将其定位为比Golf高一级的家庭中型房车。我们现在看到的国产捷达都是一汽大众在1983年第二代德国捷达A2的基础上改观和升级的版本,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在一汽-大众轿车厂组装下线,从此捷达在近20年的时间里在神州大地。
捷达(Jetta)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国内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
捷达在中国曾率先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5气阀多点电子喷射发动机,并以其独到的产品设计性能和全方位的安全技术装备,形成了捷达系列轿车鲜明的产品个性。捷达轿车不仅开创了中档家用轿车应用高档发动 机技术、安全技术装备的先河,而且全部产品率先采用了先进的多点电喷技术,全部加装了三元催化反应器,提升了中档轿车的环保性能,从而使捷达轿车成为中档轿车环保的先驱。
捷达(Jetta)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品牌。捷达(Jetta-MK1)于1979年在欧洲上市。就其结构来看Jetta(包括后来的Vento/Bora)都是加了车尾行李箱的Golf,Jetta可以看作是Golf的衍生型。德国大众汽车的营销策略将其定位为比Golf高一级的家庭中型房车。我们现在看到的国产捷达都是一汽大众在1983年第二代德国捷达A2的基础上改观和升级的版本,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在一汽-大众轿车厂组装下线,从此捷达在近20年的时间里在神州大地。
捷达(Jetta)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国内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
捷达在中国曾率先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5气阀多点电子喷射发动机,并以其独到的产品设计性能和全方位的安全技术装备,形成了捷达系列轿车鲜明的产品个性。捷达轿车不仅开创了中档家用轿车应用高档发动 机技术、安全技术装备的先河,而且全部产品率先采用了先进的多点电喷技术,全部加装了三元催化反应器,提升了中档轿车的环保性能,从而使捷达轿车成为中档轿车环保的先驱。
东风标致408是神龙公司于2010年1月25日推出的一款车型(车长4680mm),2012年10月21日新款东风标致408(车长4688mm)在北京正式上市,2014年8月27日新一代东风标致408(车长4750mm)上市,是老款408的全新垂直换代产品。
新一代东风标致408, 是神龙公司引进EMP2模块化平台后打造的首款车型,不仅带来站立狮标的全新家族形象,4750*1820*1488mm的超大车身和2730mm的越级、超长轴距, 更是为中国消费者带来"T+STT高效动力"、"All in One集成触控"、"3D Safety三维安全"一系列动力、智能、安全的技术配置,使东风标致产品与技术进化的核心力量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天语SX4两厢的外形兼具了轿车的时尚感和SUV得粗犷感,能够赢得很多追求创新的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天语SX4在配置和空间上也在同级车中处于领先地位。1.6L VVT发动机动力和油耗能够兼顾。总体来看,天语SX4在同级车中绝对是个性之选的不二选择。目前新天语已经上市,增加了配置且新增了一款1.8L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