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为何没有像德国一样在战后向战胜国进行真诚的道歉、反省与赔偿
太宗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观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却有国家逆史而行,一如日本;也有正视历史,一如德国。同为世界大国,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为什么不像德国一样反思自己的罪恶呢?经过讨论及多方对比,得出如下观点:
分析内因,我们先将两国的地理文化进行对比:日本文化有着“服膺强者、欺凌弱者”的特点,日本民族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没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较“辉煌”的历史。加上日本所处的亚洲地区,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性的特点,但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远不能够与欧洲国家相比。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日本在这其中就显得更加孤立。这种状态又进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愿意否定自我。有关人士在日本访问时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团在街头公然集会宣扬“军国主义”,只要不扰乱社会秩序,可以不受惩罚。这就是根源所在啊。
反观德国虽然也是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从中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温柔。但由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出,德国文化注定无法相对独立地发展其文化,而是处在各种文化相互冲击、相互交流的漩涡中。而且某些时代,始17世纪的巴洛克时代,外来文化在德国大行其道,甚至支配着德国的文化,所以使得德国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必须认识到本国所犯下的错误。
其次,将两国政治历史对比,政府的姿态是日本与德国态度不同的很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两国都有军国主义的传统,但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并没有清除完全,日本在战后其产业、经济主体,文化教育体系,政治体系都是从以前的体制中沿革下来的,在美国的干预下虽然有所变化但也只是压制而不是质的改变。再加上日本人认为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国家是永恒不变的,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天皇一家所谓“万世一系”地流传下来,如果否定了历史,也就否定了整个日本,这样日本就永远难以在国际社会站立起来。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日本右翼领导下的日本政府还不断地“失言”,否认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实际上就反映了整个日本对历史认识缺乏应有的正确态度。
正因为德国从勃兰特政府开始,就积极承认历史,反思历史,对德国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德国全社会才能真正地直面历史,走出阴霾,迎来光明,“政府如果不阐明态度,普通民众也不会觉醒。在德国,当阿登纳政府号召人们“克服历史”时,民众也都对过去闭口不谈;而前总统魏茨泽克在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时的讲话中表示:“一定要记住过去”、“从过去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忆”。这对德国民众起到特别关键的引导作用。而德国在二战后,将本国的纳粹法西斯势力完全清除干净,使得新上台的政府很快地认识到了德国的错误,于是便有了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
再从经济角度分析,美国人占领日本后不久,冷战就爆发了,日本很快成为美国在亚洲最依赖的盟友,而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对战败的日本几无发言权。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很快崛起为第二大经济体,一时风头无二,反观被他侵略过的那些“战胜国”,一个一个都被它远远甩在了后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日本真心反思它的侵略罪行,它还真不太服气。再看战后赔偿,战后,日本只向韩国、南越、西贡政权、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家赔款,合计支付战争赔款6565亿日元。(按当时360日元兑换1美元换算为18亿美元)
但是不同于日本,战后50年间,德国认真支付了对欧洲各国的巨额战争赔偿。德国众多的企业还直接向民间战时受害者个人,即被抓的各国劳役及遗属们给予了大量的金钱赔偿。据德国财政部战后处理司公布,截止到1993年1月,德国对欧洲各国的战争赔款支付总额已达904亿9300万马克。
而且,就思想熏陶上看,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之一,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强烈的阶级观念,其武士阶层就是最好的体现。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养成了蔑视他人他国生命的观念,面对自己在战争中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其政府阶层可以不以为意。但是德国不同,德国的所在地欧洲,可以说是民主人权思想的发源地,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们的思想绝对是有影响的。正是因为如此,在战后回复理智的德国才会意识到自己对世界上的人们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正因为有意识,才会有悔改之心。
从外部原因分析。第一,日本是在盟军还未进入日本本土时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其国家机器并未被彻底摧毁。美国进入日本后,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实施间接统治,即通过日本政府来统治日本。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进行战争的国家机构,整肃了一部分战争罪犯,铲除了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但是,不久之后的冷战却使这一进程遭到了破坏。美国为遏制苏联和中国,对日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扶植和复兴日本,反而停止了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清算。最终的结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过去旧政权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重新进入政府,甚至有些人还担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职务。不但如此,战后长期以来,日本在对国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总是试图淡化这段历史,有时甚至歪曲历史。不断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后,美苏关系进入“冷战”阶段。作为冷战的必然产物,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个国家。波茨坦协定肯定了苏、美、英、法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状态,确定了对德管制的政治与经济原则:在政治上,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实现民主化;在经济上,有步骤地消灭德国的军事潜力,改组德国经济,使之纳入和平轨道,控制其战后的生产水平。根据这些原则,战后的德国应该建成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正是德国积极的认错态度,使得冷战后的德国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促进了法德和解,进一步建立了以德法主导的欧盟,促进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㈡ 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时期战败国,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认罪态度的反差那么大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1.从国民的意识上看,二战德国的国民意识很强,二战前是德国人民把希特勒min主地选为总理,所以德国民众对于德国二战的暴行普遍都有自责的心理;而日本一直是独裁统治加天皇精神世界垄断,所以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都没有做错什么,都是领导的责任。
2.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失败,虽然在两次战争的初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欧战中各个参战国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军备使得德国在两次战争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二战后还被一分为二。可以说德国的反省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厌战,因为两次大战德国都元气大伤,人民也不愿再为无谓的战争牺牲了。而日本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战败,但很快又被美国扶植起来了,正因为没有持续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日本相对来说并不排斥新的战争。
3.德国是欧洲的大陆国家,与法国、波兰等很多国家直接接壤,如果不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边境冲突将十分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认罪的速度。而日本与中国等国家没有直接的陆地领土衔接,即使不认真认错也不用担心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的边境骚扰活动。
4.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强调责任的担当,他们认为做了错事虽然可耻,但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是可敬的行为。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更强调面子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有没有做错事不要紧,要紧的是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或别人是否认为自己做了错事。所以虽然刚刚改革开放时日本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很多经济援助,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当年侵华的罪恶感,但日本从未公开承认自己在二战做了错事。
5.二战后所面对的形式不同。德国二战后面对两类国家,一是如法国、荷兰比利时这类国家,这些国家都被纳粹德国伤害过,而二战后又与西德同一阵营;二是波兰苏联南斯拉夫,也被纳粹德国伤害过,二战后与东德一个阵营。正是因为德国被一分为二,各自属于不同阵营,所以对于各个国家都有道歉的义务和需要。而日本二战后一直依附于美国,所以对于偷袭珍珠港一直表现出很好的认错态度,但因为日本是美国对抗中国的前沿,日本当然不会对中国道歉。而菲律宾等国家一直闹民族独立,在经济上对美国不利,也不是美日的盟友,所以 日本也一直没有对东南亚的国家道歉。
㈢ 为什么同是接受制裁,德日认错态度完全不一样
德国和日本的文化不一样,人们所受到的历史教育不一样,再就是德国法西斯被摧枯拉朽的打败后,战后被清算得很彻底,逼得德国不得不自上而下的反思,重新寻求一条崭新的道路,而日本则是在美国的纵容与扶持下,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军国主义到至今时有冒头的倾向,二战中的那些甲级战犯有的还被放了。
二战后的德国,完全是抱着一种谦逊的态度认罪的,他们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纳粹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告诫自己的国民们要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而德国的这一认错方式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通好感,其战后国力也是很快的得到了恢复。而日本呢,依仗他国,耀武扬威,在人们眼中,充其量不过是别人的狗腿子而已。
㈣ 日本为什么不像德国那样认罪,是政治需要吗
1.两国民族性格的不同.德意志民族善于自醒,而日本人由于岛国的特殊地理环境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大并且极富侵略性的民族性格.
2.美国的因素.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在对战后日本的处置上没有彻底地清除军国主义,还保留了天皇制.
3.受害民族的不同态度.在二战中遭受德国侵略的各国对德国的清算比较彻底,而东亚各国对日本则采取了以德报怨的宽容态度,如中国就免除了日本的赔款.这在客观上纵容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猖獗.
4.两国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德国人信仰的基督教主张对人友爱,日本人信仰的神道教则有着比较强烈的狂热色彩.
㈤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同样都是侵略国,唯独日本对自己的罪行死不承认呢日本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之所以形成现在这种情况是美国的庇护(其实美国用原子弹在杀死日本人几十万,已经复仇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庇护他,主要是为了让日本成为美国的一条狗。
德国因为没有人庇护他,所以他认罪很彻底!
㈥ 为什么二战结束后,日本的认罪态度没有德国好
因为德国战败后去美苏分开占领的,国家差点分裂,该清算的清算,被治的服服帖帖。
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包庇了部分战犯,趁着抗美援朝又快速崛起,70,80年代甚至叫嚣着买下美国,后来被广场协议整过才老实
㈦ 同样是二战中战败的国家,为何日本和德国的认错态度截然不同呢
作为二战之中的两个战败国,德国以及日本在其战后的几十年之内,认错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他们两方,至少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一方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另外一方是让世界人民不齿的。甚至日本曾经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谴责,但是他们义无反顾的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相比较而言,日本对于历史的欲盖弥彰,更加说明了他们过街老鼠的心里。和德国一比较,在这一方面,我还真的瞧不起日本这样的态度,但是他们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毕竟欺骗的是自己的后代,迟早吃亏,大家说对吗?
至于他们认错原因如此截然不同,我觉得和民族的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㈧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对待二战的态度不同
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并不像阁下从媒体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认罪,德国认罪
实际上,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也不像阁下想象的那般完美
当然,德日两国不同的"声誉"和"作风"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国尽管履行了战争赔款,承认大屠杀问题,审批战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当年德国总理"仅仅"是对犹太人下跪而已----我们都很清楚,二战中德国人造成伤害最多的,死伤最惨的其实是苏联人----苏联人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犹太人
甚至波兰人的死亡数量也和犹太人相当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法国人在二战中死伤极少,纳粹在法国的恶行也并不多(因为他们认为法国人还算高等类民族)
所以,西欧各国都很轻易的原谅了德国(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国人作为对付苏联的桥头堡,德国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装的道路
再说日本
日本不认罪其实和德国当年所关注的类似---涉及领土问题
日本和韩国,中国,俄罗斯均有领土或领海争端,和朝鲜的关系也很不好
认罪有损日本的"强硬"形象,会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实认罪这个动作不难----但是注意,德国认罪的过程不仅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割让了领土的",可以说日本如果认罪的话,在争议领土问题上会落下风
而日本的政客为了拉老兵和其家属的选票,往往要走"极端",各种"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国人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基石,所以美国也不愿意中日韩之间关系走热---出现亚洲集团----美国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来制造矛盾.
美国把日本渗透的很严重,日本高层就有美国间谍----而且至今也查不出来
德国可以认罪的原因在于当时可以获得利益(尽管付出领土代价)
而日本认罪在经济上不会获得多大的利益----东亚的经济竞争和军备竞争的强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的任何地区----不光是向中国认罪的问题,还涉及韩国,朝鲜,甚至俄罗斯的问题
所以日本领导人一向在这个问题上很难做出什么建设性的步伐
当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会跪的
我只想让你明白一点,谁原因没事下跪阿,没人会真心认罪的
参考资料:维京继承人
㈨ 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比日本认罪态度好
因为德国是被盟军直接打入柏林、希特勒自杀后才投降的,而日本是看到大事已去,它们的天皇怕继续打下去会被斩首,所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它们国家保住了它们的精神领袖、真正的战犯,所以日本到现在都不认罪,甚至有些人到现在只承认日本是停战,而不认为是战败,它们还在妄想着恢复军国主义。
㈩ 犯下的罪行,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承认,而德国人却敢承认
二战后,几十年的冷战中,华约、北约的百万大军的东德、西德紧张对峙,德国被一分为二,这里是冷战的前线,德国处于冷战的前线,如果想生存、就必须彻底认罪;日本是冷战的“后院”,在美国的庇护下,纵容下,它不需要做的彻底.....
因为冷战的需要,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由单纯的占领改成扶持日本。由于美国的包庇,日本的很多战犯未受惩罚,甚至当了首相,我指的是安倍晋三的外公,他双手沾满东北劳工的鲜血、731部队的人绝大多数也逃脱了,虽然日本消灭了军国主义,但右翼分子却要保护 昭和天皇 免受追责,东条英机只是他的替罪羊而已……因此,虽然日本反思了战争,甚至在今天的日本教育里不提爱国主义教育,在认罪态度上和德国是有差距,有含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