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马克现在还在使用中吗是不是欧元已经替代了德国马克除了德国马克还有谁知道哪种货币最为稳定
楼上的兄弟解释的很详细了,但是为什么说是teuro呢?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2年开始欧元正式在德国市面上开始使用,之前欧元还没有开始使用,但是各大商场超市的价格牌上除了德国马克的价格外还注明了欧元的价格,这是让老百姓对欧元先有个概念。自从欧元使用以来,德国的商品开始了缓慢的涨价,当然不是所有商品都一起涨,而是今天鸡蛋涨,明天咖啡涨,两三年过后,所有的食品都涨价了。其实主要是全球农产品都涨了,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涨了,所以最终让大家觉得变成欧元后好像就是把货币称呼变了,价格牌上的数字根本没动。
如果你本人还有马克,可以在银行兑换成欧元。德国近几年有不少商家用马克来做广告,比如:本商场这一周可以用马克付款,等等。
2. 德国马克1923年发行面额为10万元的纸币有收藏价值吗值人民币多少
相当的不值钱
1918年战败的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总人口的10%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换来的是每年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伙着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占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是为“鲁尔危机”。正倒着霉的时候,你往往想不到有一天还能更加倒霉,于是手忙脚乱的政府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老办法:
增发纸币。
真正的灾难开始了。随着印刷机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1921年1月的1:64,到1923年11月已经崩溃为1:4,200,000,000,000。如此骇人的程度,即使到今天,也只有1946年的墨西哥和1949年的中国可以相提并论(顺便说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保持着这项领先记录)。
到了这个地步,德国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薪水得按天给,要不然到了月末你会发现本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激情和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腿脚慢点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遽萎缩,市面上商品短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纸钱!没有购买力的纸币像没有生殖力的性器官,叫人想着就伤心,孩子们在街上大捆大捆地拿它们堆房子玩。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喜,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000,000,000,000马克——或者半个便士。
可以想象下你的100000马克又有多少
3.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有何区别
先说说德国制造:职业化、工具化。其中重注:设计、品质、技术、服务。
他们的产品好在哪里呢?
真正的德国产品质量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国企业追求的并非是财富的积累,而是科技和产品的实用性,所以几乎看到不德国本土有哪些产品的广告绚丽多彩,或外包装精美诱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产品)。
德国产品很少去以价格竞争同行业产品,一是有行业保护,二是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并非决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更愿意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利润转化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上。
不追求价格,但追求价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细节,不追求广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质量。
德国制造的现状德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一座工厂里面没有一个自然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有一个人监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反观中国制造大多山寨版,很少自己发明创造!
但是近几年的质量也有提升很多,尤其是一些引进消化的大项目
中国已经从以前的占据低端市场到现在统治中低端市场,而德国却因为成本问题在高端市场屡屡受挫
4.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与质量与工艺。举个例子吧,德国人盖一个过街天桥可能盖一年半载,咱最多半个月····但是德国人说我们的可以管一百年以上····咱的管多久···我真不知道···
德国人一百年前在山东青岛修建的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现在还能使用,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青岛从未发生过被雨水淹没的情况····而我们自己修的呢,你应该经常看到某某市道路被雨水淹没的情况·····
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德国人对任何事情都的抱着非常认真严谨的态度的,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根本不会像我们这边敷衍了事。
5. 德国马克在中国还能对换吗有谁知道
德国马克在中国不能兑换。
6. 一战后德国马克通货急剧贬值期间,1美元=136000马克期间〔甚至更多〕,德国国民的日常消费怎么花钱
成捆成捆的用,以前中国也是这样的,钱都用麻袋装!
7. 中国制造真的逆袭德国了吗
现在被视为质量过硬代名词的“德国制造”,百年前还是低劣货的象征;如今,“中国制造”也正在甩开山寨货的帽子。本月,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依然存在负面形象,但“中国制造”在德国受欢迎度比其名声要好不少。这项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仅有11%的德国的消费者拒绝中国产品。
目前,“中国制造”进入德国人的购物袋已成为常态。德国《质量管理杂志》网站10月10日公布了这项调查结果,其中54%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者正加大步伐,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仿佛是为了给德国德国质量协会增加注脚,观察者网注意到,10月18日,德国风电巨头企业森维安公司(Senvion)与中国企业签署了采购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框架供货合同,这是德国首次采购中国该型产品,也是中国首次批量打入欧盟市场,中国风电装备在全球高端风电市场的新突破。拿下这个订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德国国内本身就有两家世界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西门子和艾维康。
根据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未来三年将向后者出口至少100台3.7MW-144机型风力发电机,两家公司将深度合作,中车株洲电机将提供森微安公司总需求50%的产品。
之所以德国巨头企业选择“中国制造”,原因就是高品质。森维安这次购买的风电发动机对噪音要求极高,而中车株洲电机的产品不仅是国内噪音控制技术最高的,也超过了全球行业标准。——能够让德国巨头企业放弃本国产品采购“中国制造”,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至少在该领域中国制造不逊色于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德国媒体早就注意到“中国制造”的廉价形象已经成为历史,而正朝着品牌创新、品质保障迈进。
去年7月,德国在一篇社评中,提到了苹果在中国市场舒服日子的结束,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容。
评论指出“苹果公司的iPhone属于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科技产品,……在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iPhone系列曾被看作是黄金标准。然而在苹果不得不对付销售业绩下降时,华为、小米等中国品牌迎头赶上。这是一个长远发展的前奏: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廉价形象已是过去时了”,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
文章表示,没有品牌,价格便宜,这曾经是中国商品的特点。这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品牌的创新、设计和打造成为了很多中国企业的首要目标。其中打前阵的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商务企业。"
作者以华为为例,在5年的时间里,该公司成长为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而且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业绩走弱的情况下,仍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销售业绩同比25%的增长。
“这种崛起有三个原因:第一,质量。中国生产商如今有能力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了,国际品牌在这方面的优势缩水。在提供相同品质的产品方面,中国生产商做得越来越好,而这是吸引顾客的基本前提。……第二,钱。在过去几年,这些公司在中国国内赚足了钱,来实现它们耗资巨大的广告攻势。……第三,中国国内市场的疲软。自从中国告别飞速增长以来,企业们开始扭转方向。尽管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仍是一个重要的销售市场,但这些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必须更多着眼全球市场、保证长期增长。很多都是以新兴国家为切入点,而华为告诉人们,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上立足。”
作者在最后写道,这些都给欧洲带来了影响。“‘中国制造’逐渐从廉价商标变为品质保障。电子产品和电子商务公司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消费品生产商可能紧随其后。欧洲企业必须要适应这一点。目前欧洲产品在中国还享有盛名,然而很快,如果想要跑赢中国的后起之秀,这些欧洲企业除了品牌响、质量好之外,还必须拿出更多的东西--既在中国,也在欧洲本土市场。”
查询到,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市场。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实际投资来源地、第二大投资目的国。中德贸易额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约三成,是中国与英、法、意三国贸易的总和。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目前已明确了开展先进制造合作的12个重点领域。首条“工业4.0”示范生产线在沈阳落地,青岛、芜湖、揭阳、太仓等地的中德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双方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合作方兴未艾。
8. “德国制造”比“中国制造”好在哪
目前来说,德国工业相对中国工业比较好,例如你所知道的品牌汽车,大众,奔驰,宝马都是出产德国,谢谢采纳!
9. 马克沁机枪克虏伯大炮是中国制造的吗
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
克虏伯大炮一直是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克虏伯大炮的奠基人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6),他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着名的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mm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
10. 有没有人知道这个imark马克笔是不是真的德国进口个人感觉就是国产!
是国外的牌子,国内属于合资生产的,国内买到的imark笔杆上面有写零件国内组装,和苹果手机一样,品牌是老外的,零部件在国内的富士康组装,这个笔好,而且没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