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德国军队人数
纯德国士兵有多少无法查证.但是在纳粹德国最强的1941年.全欧洲的纳粹军队有1020万.进攻苏联的纳粹就占一半以上.德国在苏联阵亡400万.欧洲阵亡100万.总计德国军队在二战阵亡500万.这些不包括平民.德军的精锐当然是党卫军啦.党卫军全是纯德国人.最强时有91万人.一个顶苏联10个.恶仗全靠他们,有记录表明一个党卫军的团2000多人掩护友军撤退挡住苏联5万人的进攻.这个团撤下来时只有30多个人了.确实是精英部队.
苏联军队数量就多了.战场上死了一批又拉上来一批.总计被德国干死800万.俘虏570万.当中大约有100万成的纳粹的雇佣军。到进攻德国时.苏联的主力有250万人,侧翼60万人.盟军在西线有400万人.而德军这时只有100万人了还是没有建制的散兵.
二战日军究竟有多少兵力?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二战德国人口8000万,死亡 350万平民死亡160万
日本7193万人,死亡185万人
‘贰’ 二战中德国总共投入多少兵力
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闪击波兰 德军共集中了62个师,88.6万人,2800辆坦克,1939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南路集团军群由陆军一级上将伦德施泰特指挥,下辖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和4个装甲军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德国于1939年10月即开始进行入侵作战的准备,代号是"威塞尔演习"。这一入侵计划的要点是"以陆军采取欺诈、 突袭的手段,越过丹德边境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机场,尔后向内地发动进攻,占领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对付英、法海军,避免海上大规模的交战。德军集中了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及若干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14万人,以1个加强步兵师和警察师占领丹麦,其余兵力用以夺占挪威,并以1300架飞机及234艘舰艇支援和保障地面部队行动。希特勒任命福尔肯霍斯特上将为德入侵部队总指挥官。
占领法国时,德国动员141个师,兵力335万,坦克2445辆,火炮7378门,战机5446架
‘叁’ 二战初期德国共约有多少兵力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呢
后勤:美国>德国(考虑到最多3线作战,英美战略轰炸,抵抗组织)>苏联>英国>日本>中国 技术兵器比例(单位人数拥有的技术兵器数量,不是总兵器数量!):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日本 陆军实力:苏联(全盛时期)>德国>美国>日本>英国>中国>意大利 单兵素质:日本>德国>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意大利 海军实力: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苏联 空军实力:美国>苏联>德国>日本=英国 高级将领指挥:德国>苏联>美国>日本 美国二战结束时,总兵力约1200万;苏联二战结束时,总兵力约1100万;德国整个二战总兵力约800万(德国虽然本身兵力并不多,但有众多的仆从国加入,所以二战轴心国方面的兵力并不弱太多。另虽然仆从国的战斗力并不强,但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所表现的实力也绝对不弱);英国自身的兵力并不会太多,但旗下英联邦的部队兵力加起来不下500万。
‘肆’ 二战德国有多少士兵
二战德国鼎盛时期: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
苏德战争爆发时期: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当时的统计如下:控制领土面积达904万平方公里,(为二战德国领土的三倍),人口1.17亿,总兵力为723.4万,坦克5639辆,飞机万余架,火炮与迫击炮6万余门,舰艇217艘,其中陆军总兵力约500万人,共214个师又2个旅,(其中有19个坦克师和14个摩托化步兵师),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编成三个联合编队。此外还有党卫队15万人。
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 、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伍’ 二战德军总兵力是多少
虽然二战爆发于1939年9月1日,但纳粹德国在此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疯狂扩军备战,把国防军从10万扩大到30万。
1938年3月11日,在奥地利狂热法西斯分子的配合下,德军“解放”了奥地利,从此迈出了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势均力敌,希特勒把屠刀伸向捷克和斯洛伐克,获得了大片土地和军队,为发动全面战争奠定了基础。
1939年9月1日,强大的纳粹德国派兵南下,与苏联一起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从而拉开了二战的序幕。
不到一年(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的铁蹄遍行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在内的广大领土被这些法西斯军队占领。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百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来到莫斯科。
苏联人民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抵抗了德国的进攻,逐渐转入反攻。盟军于1944年6月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了西线战场。德军两面夹击,路死了,步步为营,1945年5月8日投降。
纳粹德国是二战元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
然而,一个国家必须有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以及来自各条战线的雇员,如医生、官员、教师、法官和行政人员。所以说德军动员了一千七百万是不准确的。
‘陆’ 二战中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总兵力各为多少
德国:闪击波兰时,德国动员56个师,兵力160万,坦克2700辆,火炮10000门,战机1300架。(另有20万苏联,斯洛伐克军队参战)
占领法国时,德国动员141个师,兵力335万,坦克2445辆,火炮7378门,战机5446架。(另有70万意大利军队参战)
全面侵苏时,德国动员181个师,兵力550万,坦克4300辆,火炮47200门,战机4980架,舰艇192艘。(含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军队)
德国二战期间共动员兵力1700万。 日本: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56、2%,约1000万,当时日军的总兵力是108、4万,到了1942年扩充到720余万。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日军在中国总兵力基本保持在200万,1941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等26个国家对日宣战,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时候,日本在中国兵力只有100多万。
1941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40万人,其中海军约30万人,海军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国战场,而其210万陆军除40万留在本土之外,有130万在中国战场上疲于奔命,能够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有40万人。就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作战最激烈、最危险的日子里,日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被死死地“钉”在了中国战场动不得,使其“南进”计划一拖再拖,从而使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意大利:在北非有60万,在本土有200万,随德侵苏不明,总兵力不明,大约1000万左右。
‘柒’ 二战时各国的兵力
1、苏联
苏联军队是二战中规模最庞大的军队之一,由战争初期的500万余人发展到战争结束时的近1200万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军队的数量都大体维持在900万到1100万的水平。
其中苏联陆军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苏联在战争中组建了最庞大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和炮兵部队,正是依靠这支强大的地面部队,苏联才最终挡住了纳粹德国陆军的进攻,并最终将战线退回到德国本土。
战争结束时,苏联陆军是世界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拥有最强大的装甲部队,拥有6个坦克集团军、23个独立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超过2万辆。
2、美国
美国军队是一支在战争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军队,是战后唯一一支能够和苏联军队相对抗的武装力量。不同于苏联军队的陆军一支独大,美国军队除了陆军外还建立了一支空前强大的海军,这是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美国陆军同样拥有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拥有28个装甲师,15个独立装甲旅和其他独立装甲营,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达13000辆。由于美军没有组建更好级别的装甲单位以及在装甲战术上的局限,美军的突击能力是远不如当时的苏军的。
3、德国
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军队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得益于德国提前的军事动员和先进的作战理念,到1941年德国军队已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超过700万人,而当时苏联才有500余万人。
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德国军队也开始大规模的增加,到1944年德国军队的增长达到顶点,用兵超过1000万人,但是它的对手总兵力也相应的增加到2000万人,所以德国军队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
4、英国
英国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将海军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只保留一支小型的职业化陆军以应付和平时期的各种危机。
由于二战中英法联军很快被德军打败并被逐出欧洲大陆,英国为了保卫本土不得不将主要经历放在了海军和空军身上,英国是自始至终都坚持发展战略空军的国家之一,这不可避免的要削弱陆军的力量。
不过为了开辟第二战场,英国还是组建了一支规模较大的远征军,战争结束时英国总兵力近700万人,拥有6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军队实力仅次于苏联和美国。
5、中国
中国军队战前只有不到200万人,而且严重缺乏现代化武器,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
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开始极速的扩张,其中国民政府领导的军队人数在400万左右,中共政府领导的军队由几万人增加到100多万,这样中国军队最高兵力应该在500多万人。
‘捌’ 二战是德军总共有多少军队日军总共有多少人德国总共有多少人口日本国总共有多少人口。
据我所知:
二战初期德国进攻苏联时德国陆军有770万,全国总人口约7700万,如果包括占领国仆从国的话就更多了,日本人口约7100万,陆军人数最多时也有近三百万,不过侵入中国的日本约130万,日本海军比陆军强当时敢于挑战大洋彼岸的美国就可以看得出他海军的强大。
苏联战时人口约1亿三千万,陆军建制不是很清楚,但从他战后来看,被德国俘虏的苏军就有600万之多,所以初步估计苏联人数约在1500万——2000万之多。
德国进攻苏联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战争初期没有投入全部力量,1941进攻苏联的德军约只有330万,占其陆军的一半都不到,这直接导致了战争初期的战果无法进一步扩大,更直接后来为史学家争议的围攻基辅之战,
造成争议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兵力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本来可以直插苏联首都莫斯科,用当时军群统帅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国家的首都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轻易撕开他们的防线,占领他们的首都。但是由于活动在德国较弱的北方集团军郡的苏军主力的威胁希特勒选择了围歼苏军的主力,消除来至侧翼的威胁,以夺取基辅大片的油田,和兵工产业,虽然战争最后取得极大的胜利,全歼苏军的主力,俘虏苏军近一百万,夺取了大片油田和物资,但却失掉了进攻莫斯科最好的时机,从而导至了战略上的失误。假如战争开始就把德国在法国的近两百万精锐军调过来,就不用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了,从而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1941年,当300多万的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浴血奋战时,在法国的近两百万德国却在欣裳巴黎的美景,直至莫斯科会战失败后才被调入前线,而希特勒也直至1943年才开始全国总动员,大批大秕的德国青壮年在家乡悠闲度过了战争最艰难的岁月,
希特勒太低估了对手了,而苏联早在战争初期就开了全国总动员,在莫斯科会战中,光平民就有600万在战线上挖战壕修防坦克网,积极抵御德国的入侵,
在人民的力量中,德国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些都是我曾经在一本书看到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我主页,我们共同讨论。
这50分千万留给我,看我写了这么多,我网络一分都没有了,想问个问题都没分裳了,
万分感谢!!!!!
‘玖’ 二战中德军的所有军力大约有多少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500万左右,其中1200万左右是纳粹德国军队,其他为附属国士兵。纳粹德国就是德国(1933-1945)。第三帝国的军队是有很多外籍士兵的,外籍军士较多,外籍兵的军装是有袖章标志区分的。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一说1100 万),执行巴巴罗萨计划闪击前苏联之前,第三帝国总兵力大概是700-800万,其中500万是纳粹德国士兵。
一、二战德国损失
1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然而,在二战前:“德国8000万人口”是包括了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波兰的波属西里西亚、波属但泽等区域的“德意志人口总数”。
单论“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按照战后人口的统计,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士兵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从1944年开始,只是短短的2个月之内,苏军攻入德国后,就屠杀了300多万平民,在盟军的空袭下也造成了约200万平民的伤亡。1945年5个月以来,苏军占领德国后,屠杀辱杀平民高达500多万。
二、纳粹德国介绍
纳粹德国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三、纳粹德国军事成败原因
1、胜利灭亡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区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不罢休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
9月1日德国出动了五十多个师、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的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
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
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扩张获取资源为日耳曼民族获得生存权。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2、错失战机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
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
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
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3、丘吉尔上台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
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4、进攻苏联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
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
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拾’ 二战期间德国从开战到投降共投入多少兵力
鼎盛时期:法西斯国家中,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希特勒上台初期: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只能保留10万的陆军,没有海空军,没有重型装备.苏德战争爆发时期: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当时的统计如下:控制领土面积达904万平方公里,(为二战德国领土的三倍),人口1.17亿,总兵力为723.4万,坦克5639辆,飞机万余架,火炮与迫击炮6万余门,舰艇217艘,其中陆军总兵力约500万人,共214个师又2个旅,(其中有19个坦克师和14个摩托化步兵师),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编成三个联合编队。此外还有党卫队15万人。 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 、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