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苏联怎么对付德国间谍

二战苏联怎么对付德国间谍

发布时间:2022-08-16 16:00:58

❶ 二战时,10个苏联战俘开着德军轰炸机成功逃回国后,为何反被逮捕

即使从常识判断也该知道,从监狱中逃,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这个世界上是不乏奇迹的,犹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肖申克一样,在二战时期,有这样一群被困在德军监狱里的苏联士兵,他们不仅越狱成功,逃回了自己的国家,甚至还开回了一辆德军轰炸机。

可是,当他们经历生死大逃亡回国以后,却并没有被苏联的军队和人民认可,这是为什么呢?

《逃离地狱》

就是因为他是苏联政府认定的罪犯,此后多年,他只能通过打工谋求生计。然而命运并没有亏待这些人,只是证明他们清白的日子来得晚了些。1957年,苏联的太空计划主席为这一些从德国归来的战士平反,甚至还授予德维塔耶夫苏联战斗英雄的称号。

被平反恢复荣誉后,德维塔耶夫还专门写了一部着作,讲述自己和其他九位难友逃亡的故事,这部个人着作名为《逃离地狱》,虽然历经波折和误解,德维塔耶夫也算是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❷ 二战中德国打苏联时 苏联有没有出动全部兵力对抗德国

全部兵力。因为在苏德战争前就跟日本签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7成军力部署在乌拉尔山以西,准备偷袭德国,不想被德国抢先动手且损失惨重,直到把乌拉尔地区军队调来,才在莫斯科顶住德国攻势。

❸ 二战中,苏联军事反间谍部队为何成立,如何工作

阿巴库莫夫很好地开展了军事反间谍工作。

根据苏联官方文件,在战争期间,“SMERSH破获了30 000多名二战德国的间谍人员和3 500多名破坏者”。

德国陆军元帅凯特尔在纽伦堡审判期间表示,“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情报部门没有采取能有效影响战争进程的行动”。

今天俄罗斯社会的一部分人,将SMERSH和二战德国的情报机构相比,称SMERSH指控了许多无辜的人。但这样的观点,发了俄罗斯社会激烈的公众争论。

事实上,被SMERSH控制和指控的人,虽然许多人与间谍活动毫无关系,但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是逃兵、为避免参战而故意自伤者、不敢参加战斗的人,或言行流露出反对态度,或表现出惊慌失措的人。

如索尔仁尼琴上尉,未来的着名作家,1945年,SMERSH在信件检查中,发现他持反对和批评态度,于是将其作为一名“表现不可靠”的人,进行控制和指控。

三、引发争论

SMERSH的人员

即使根据SMSHSH统计,其控制和指控的人数(594000名),也大大超过了同期德国情报机构的的数量。

另一方面,大多数SMSHSH人员,由于经常在前线执行任务,与普通士兵分享同样的命运。统计数据显示,SMSHSH人员的损失,和苏联军队中军官的损失,数量几乎相同。

另外,还有4名SMSHSH人员,因表现突出,获得了苏联英雄的荣誉。

四、对德国人开展假情况行动

除了控制和指控间谍和逃兵外,SMERSH还不遗余力地控制假情报活动,欺骗德国人。

SMERSH在整个战争期间进行了183次这样的行动。有些行动很复杂,比如把苏联特工科兹洛夫派到德国后方,在许多重要事件上误导了德国人。

1945年5月,在柏林,SMERSH曾努力抓捕阿道夫。不过,他们没有获得成功。

五、二战后,军事反间谍部队解散

1945年,苏联军队攻占了柏林,彻底打败了二战德国,因总体军事任务完成,SMERSH也随之解散。

❹ 二战的时候苏联人有没有装成德国人去当内奸

你看看这个故事,很精彩啊。
二战无间道:苏联间谍在德国间谍学校当校长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被德军占领的苏联白俄罗斯地区有一所德国开办的名为“土星”的间谍学校。这所学校为德国培养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学员。谁能想到的是这所学校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科兹洛夫竟然是苏联间谍。更为离奇的是,他还在这所学校里为苏联培养间谍。

李代桃僵他被俘后假意当了德国间谍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科兹洛夫所在的部队被德军包围。突围后,这支部队被派到敌人后方,与当地的游击队混编。科兹洛夫当时被任命为其中一个混编队的营长。此间他曾获得过功勋奖章和“红星”游击队奖章。在后来的一次遭遇战中,他身负重伤,和妻子一起被德国俘虏。

此时的德国间谍机关急于发展力量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便从苏军俘虏中挑选一些军人当间谍。科兹洛夫很快便成为德国人选中的培养对象。原因就是科兹洛夫的妻子当时正怀着身孕,而且很快就要生了。德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把这样一个人放在特工机关,会比较可靠,而且容易对其实施控制。

鉴于当时的情况,科兹洛夫觉得再无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当前的局面,于是便决定表面上同意与德国间谍机关合作,以后再伺机行事。

瞒天过海他骗过了德反间谍机关考查

当科兹洛夫从“土星”间谍学校毕业后,便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到莫斯科郊外的马拉霍夫斯克去,把50万卢布、电台用具、各种文件表格等交给德国秘密安插在那里的特务机关,然后返回。德国人对科兹洛夫保证,如果他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他们就将授予他德国军官军衔,并给予奖励,还可留在间谍学校里当教官。于是科兹洛夫在他孩子出生的前4天,被德国人秘密投送到苏联马拉霍夫斯克地区。科兹洛夫一降落到地面,马上利用从“土星”学来的技能,找到了苏军的反间谍机关,把他所知道的当时苏联所急需的情报和盘托出。

而此时的苏联情报机构也急于在德国间谍机构内部安插自己的耳目,科兹洛夫自然成了最好不过的人选。于是在苏联情报部门的帮助下,科兹洛夫历尽“坎坷”,“突破”了苏军的层层防线,圆满“完成”德国情报机关交给他的任务,然后返回德国,继续扮演德国间谍的角色。

德国间谍机关对科兹洛夫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感到高兴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必要的警惕,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而科兹洛夫充分展示了他在“土星”学校里学来的过硬的反反间谍本领,解开了德国反间谍机关设下的一道道难题。最终德国人确信科兹洛夫是可靠的,便派他到“土星”间谍学校当教官。

为了培养学员在苏联的适应能力,“土星”间谍学校里的一切都是按苏联的模式设计建造的,学员都穿着苏军的军服,学习红军的条令,连饮食习惯都完全同苏联人一样。因此科兹洛夫在那里工作得得心应手,很快就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借鸡下蛋他在德间谍学校里培养苏联间谍

随着职务的升迁,科兹洛夫有机会深入接触学员,从而掌握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资料。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德国间谍部门的重要情报转交给苏军的情报机关。

科兹洛夫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既然德国能用苏联人为其培养间谍,自己何不也来个“借鸡下蛋”,用德国的学校为苏联培养间谍呢。很快,科兹洛夫就在学校里发展了一些忠于苏联的人。他把这些人员分批分期地掺杂在各期的毕业学员中,一方面将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源源不断地送达苏联情报机构手中,一面利用他们对其他同学在苏联的间谍活动进行监控,从而为苏联情报机构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结束,德国“土星”学校里的人员大部分在撤退过程中做了盟军的俘虏。由于当时科兹洛夫没有同苏联的谍报部门取得可靠的联系,无法彻底证实自己的身份,他同“土星”的其他人员一样,作为战俘被关进了苏联的卡累利阿集中营。逮捕令上赫然写道:“科兹洛夫是德国‘土星’间谍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发表了一些尖刻的反苏言论,曾对苏军间谍机关进行要挟。”

经多方努力,科兹洛夫最终与苏联的谍报部门取得了联系。莫斯科法庭这才恢复了他的军事侦察员名誉,并授予他克格勃勋章。

❺ 苏联人如何甄别德国间谍

玩过战略游戏《红色警戒》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类兵种,他们可以成功的骗过对方的大部分防御设施,潜入内部盗取对方的金钱、让对方停电、获取新兵种等功能,这就是间谍。

当然,真实的间谍并没有这么神奇的功能,他们更多的是潜伏在暗中,窃取有效的情报以便本国军队即使做出反应。回首整个二战,几乎每个参战国都会在敌对国安插间谍,说他们的情报关乎到一场战役的胜败这一点也不夸张。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伙同同盟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调集190个师进攻苏联,苏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溃不成军。其实当初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斯大林也很清楚,苏德之间必有一战,但这场战到底何时要打,他心里还没底。

不过苏联情报局一直在关注着德军的动向,也向德国柏林派遣不少己方间谍搜集情报,可最后得到的情报不是错误就是前后冲突,德军的进攻时间一直是个谜。直到苏德战役的前一日,苏联情报局这才获悉了此事,然而为时已晚。相反,一些乔装打扮的德国间谍潜入苏联后:纵火、水源投毒、组建反苏组织?给苏联上上下下带来了不小的动乱。

刚刚从“大清洗”中走出来的苏联,从中央到地方反间谍机构人员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对抗精心部署、严格培训、并且在攻占波兰、奥地利等行动中具有实战经验的德国间谍。在战争初期,苏军的反间谍机构很对秘密文件都被德军截获,行动计划、参与人员等等均暴露无遗,很多人刚刚派出去就已经被德军抓获,可以说,在1942年之前,苏联反间谍机构一直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德国的间谍活动方式各异,效率高,潜伏手段多样,让苏方手足无措。

在历经一年多的磨练中,苏联反间谍机构逐步取得了一些优势,机构内的人员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补充,开始集中力量全方位打击德国间谍。也许很多人好奇,苏联人到底是如何分辨出德国间谍的呢?

难以模仿的俄语发音

既然能当间谍,会说俄语当然是必须的。光靠说俄语又如何能判别呢?在俄语中,有一个单词“多若嘎”(音译),这个“多”是弹舌音,如果不是本国人,一个外国成年人想要发好这个音是十分困难的,德国人的弹舌不够仅能发出“塔若嘎”。于是,德国间谍就这么暴露了。

这有点类似于二战中美军士兵靠看脚趾分辨中国人和日本人,虽不会百分百精确,但在战事紧张的前线,这依然是一种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德国人的严谨害了自己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是苏军为了应对那些渗透到苏联军政内部的德国间谍。

既然能在苏联腹地执行任务,这些德国间谍当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些儿时在苏联生活过的德国人说出一口地道的俄语自然不在话下,想用前种办法甄别出间谍效果微乎其微。于是克格勃(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又找到了另一种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属于机密,只有克格勃内部人员才有权掌握。

当时的苏军后方常会设卡拦截,在一队人到来之时,他们的证件会统一交给克格勃人员审查,仅仅几分钟,他们就能分辨出证件的真假,该抓的抓,该放行的放行,无疑漏网之鱼。

谁都知道,德国人的严谨享誉全球,想要伪造一个如假包换的证件,这实在太容易了。

❻ 二战时苏联10个战俘偷走德军的轰炸机逃回来,为何结局却如此惨

二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不仅仅发生在两军交火的前线,也发生在战俘营中。

在德军的战俘营就曾经发生过,10名苏军士兵,驾驶一架德国轰炸机逃回国内的故事。

如果他们是美国人,他们不仅会是全美的英雄,好莱坞会以他们的传奇拍摄n部电影,让他们成为全世界称颂的大英雄,只可惜他们是苏联人,苏联人是出了名的,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真是时也命也。

❼ 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是如何对待叛徒的,几十万伪军被

一般网络文章总喜欢说,二战期间,中国伪军数量世界第一。实际上这个说法不准确,其次,说的不对。那二战哪国才是伪军数量第一,哪国才是伪军数量超过占领军呢?

抗战到底有多少伪军,我没有计算过,但是实际上所谓的数百万伪军,大部分都谈不上是伪军。除去其伪军政府性质不提,说通俗一点,那就是个居委会下属联防组织的性质。

汉奸

可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同情叛徒,美军更不会可怜他们半分,雅尔塔协定规定:只要身穿德军军装的苏联战俘,全部遣返回苏。

战斗民族对叛徒是从来不会手软的,他们全部被发配到北极圈附近的苦寒之地,很多人再也没能活着出来。

作为苏联最大的“苏奸”,弗拉索夫的罪名是“间谍、蛊惑军心和叛国分子”。为了解恨,苏联用最残忍的方式将他杀害,并向全苏联公民详细描述了处决的过程,就连弗拉索夫挣扎了多长时间都公之于众。

❽ 苏联是如何反攻德国的

历史原因当然很多拉~ 最重要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这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希 特 勒原先设想灭的苏 联 后马上调部队赶往西线 [法国一带] 没想到 苏 联 一打从闪电战就变成了持久战 后勤给不上 [也由于正当坦克生产线交替前方坦克供给不上 使前线没坦克可用` 也由于气候原因] 两线作战一直都是兵家大忌 。 在加上希 特 勒 不听隆美尔 古德里安[闪电战发明者]建议一意孤行!要不然估计会横扫正个 中 东 中 亚!
人数上其实不算什么` 武器装备才是重点 举个例子德国进攻初期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但是最后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的精锐之师第六军团的全部和第四装甲军团部分。

鄙视我楼下说的`
人海战术? 人在多也抗不住密集的火力 ~~~~~~~~

❾ 历史上,10个苏联战俘开着德军轰炸机,成功逃回国后,为何全部被处死

这10名苏联战俘在驾驶德国轰炸机回国后并没有被处死,这起事件的策划者还被授予了“苏联战斗英雄”的称号。这次史诗级的大越狱发生在苏德战争晚期,当时的德国军队已经节节败退,战场的主动权逐渐的掌握到苏联的一方。为了解决战场上人手不足的问题,德国军队大量的征调苏联战俘来修筑工事和打扫战场,放松了对战俘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苏联战俘都趁机逃回了国内,德国军队对此也束手无策,因为在战争晚期的时候,德国军队中逃兵众多,德国的宪兵队追杀逃兵还忙不过来,也无暇顾及战俘的问题。由于德维塔耶夫等人拒不承认间谍的身份,苏联一直没有审判他们。到了德国投降后,苏联红军经过仔细的审查,才知道德维塔耶夫等人真的是从德国战俘营里面逃出来的。到了1957年的时候,为了表彰德维塔耶夫驾驶飞机救回战俘的勇猛,苏联政府授予了他“苏联战斗英雄”。后来德维塔耶夫依靠着“战斗英雄”的身份做起了生意,一直到了2002年的时候,85岁的德维塔耶夫才离开了人世。至于苏联枪毙这10名战俘的传闻,可能是冷战时期西方媒体对苏联的恶意诋毁。

❿ 二战时期,十多名苏联战俘驾驶德军飞机逃回国,为何被苏联当局全部处死

在二战德国战俘集中营,一名叫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的男子在队友的帮助下劫持了德国轰炸机,最终成功逃回苏联。因为米哈伊尔·德维塔战俘的经历,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德国的军事机密的核心。但是当他带着队友逃回苏联的时候,却被苏联认为是间谍,将十个人加以处死。

击中飞机的士兵碰巧是苏联士兵,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很高兴,以为遇见了友军。但是后来他们被苏联人俘虏了,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一定是敌方间谍。声称携带德国核心军事机密的米哈伊尔•德维塔耶夫被单独审判,但是最终苏联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把这些疑似间谍的人都杀了。

阅读全文

与二战苏联怎么对付德国间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