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阿根廷球迷和德国球迷如此互不待见
阿根廷与德国,这两个分别制造了现代足球历史上最出色进攻球员和最出色防守球员的足球队之间,每一次碰撞都谱写或将谱写出一段传奇的恩仇史。从1958年双方第一次交手开始,每次双方交手都成为世界足球的话题。
----80年代末连续2次世界杯决赛相遇,各胜一场
a.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3比2西德,马拉多纳登上足球之巅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决赛,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在上半场就以2比0领先德国,但顽强的德国人却依靠鲁梅尼格的两个进球一度扳平比分。就在两队胶着不下时,全场在马特乌斯严密防守下的马拉多纳终究闪光,他的妙传帮助布鲁查加打进制胜一球,阿根廷夺取冠军。
也就是这届世界杯率领阿根廷夺冠之后,马拉多纳成为超越贝利的当代球王。
b.1990年世界杯决赛,西德1比0阿根廷,贝肯鲍尔成足球皇帝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阿根廷队凭借马拉多纳一己之力艰难杀入决赛,遭遇贝肯鲍尔率领的拥有三架马车的西德队。最终,西德队凭借布雷默在下半场罚进的一粒点球以1比0取胜并夺取冠军,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也由此成为世界杯历史上1位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夺取过冠军的人。
-----21世纪,连续2次相遇1/4决赛,阿根廷都被德国队淘汰在8强
a.2006年世界杯的点球大战,莱曼的小纸条
在主场作战的德国队,在本场比赛开场不久却率先丢球。当时阿根廷后卫阿亚拉在禁区内的头球冲顶敲开德国大门。不过下半场,德国队凭借克洛泽的头球扳平比分,最终,双方在120分钟1比1比打平,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以4比2取胜。当时只有19岁的梅西在与德国队的1/4决赛中没有上场,最终梅西的第一次世界杯之旅和马拉多纳的1982年首次世界杯一样,以悲剧告终。
而德国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莱曼手中的那张小纸条还有卡恩与莱曼的握手
b.2010年世界杯,阿根廷在哭泣,马拉多纳的眼泪
德国队以绝对的优势,摧枯拉朽似地4:0击败阿根廷,这也是阿根廷世界杯历史上最惨痛的失利。主教练马拉多纳赛后痛哭流涕
B. 阿根廷和德国比赛中,阿根廷是不是打假球
个人认为不是假球,没有防守的球队是不会走的更远的。
德国的整体型打法,明显比阿根廷的个人英雄主义打法要强太多了。
阿根廷内部确实是矛盾重重,主要跟老马的选人有关。
据说后防大将萨穆埃尔不是伤病原因,而是与老马有矛盾才不能上场的。
直接造成阿根廷的后防不堪一击。
总结阿根廷失败的原因:
1、梅西远离禁区。老马把梅西当贝隆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远离对方禁区的他进攻威胁小了很多。要知道,他最大的威胁是在对方的禁区25米区域。在巴萨,梅西只需要在对方禁区前30米左右活动,他的存在让对方后卫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国家队,他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了60米,从那里开始发起攻击,显然很难有太大的效果。估计勒夫都要笑死了,远离禁区的梅西,要封死他简直易如反掌。
2、梅西身边缺少哈维和伊涅斯塔。在巴塞罗那,梅西身边有哈维和伊涅斯塔,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存在让跳蚤获得了更多的拿球和突破的空间,而在阿根廷,这样的球员太少。相反老马缺把有拿球能力的贝隆给撤下了了,有贝隆首发的比赛(对尼日尔爾利亚和希腊),梅西在场上接球和传球的次数超过了70次,而没有贝隆的时候,梅西的场均传球数只有50多次。显然,马拉多纳没有用好他手中的“哈维”。
3、错把小将迪马利亚当做梅西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而皇马新人在世界杯比赛中堪称糟糕透顶,庸人1个。除了小组赛末战打希腊轮休,老马一直让其首发,马大帅希望他能像梅西一样成为边路尖刀,但号称天使之翼的迪马利亚没有发挥出任何速度和技术优势,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
4、阿根廷的后防线不堪一击。德米凯利斯在德甲拜仁已经没有了位置,在国家队几乎场场都有失误,萨穆埃尔有伤未愈,布尔迪索是国米淘汰下来的,海因策也是曼联、皇马淘汰下来的,奥塔门迪只是二流球员。后腰除了马斯切拉诺,就剩下进攻型的球员了。
5、马拉多纳的选人不当。别忘了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阿根廷当初如何1比6惨败于玻利维亚,直到最后一轮才涉险过关的经历。老马固执地任人唯亲,放弃老队长扎内蒂、坎比亚索等人。现在的阿根廷就像是“银河战舰”时代的皇马,4人防守,6人进攻,对方的锋线能直接冲击本方防线,本方中卫因此显得手忙脚乱。遇到弱队尚能凭借强大进攻力击倒对手,如果遇到更强大的对手,防守问题可能被凸显得更厉害。现在真正考验开始了,老马还债的时候也到了。
6、运气已经用尽。阿根廷的前几场胜利,除了对手较弱,别忘了还有裁判的照顾,从小组赛至今,阿根廷已至少接受了3次误判“领先”呢。对德国没有了裁判眷顾,一旦比分落后,自然是一泻千里。
唉!马拉多纳除了激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梅西,期待下一届世界杯能称王!
C. 阿根廷为什么会被德国踢下去,而且输的那么惨,全场几乎没有有威胁的进攻怎么回事
看整个比赛过程,你就可以发现,阿根廷队的技战术部署对德国队毫无针对性可言。从本届世界杯一开始,德国队的打法就是开场气势很盛、抢得主动后搞一球,然后收缩半场,开始坚决实施防守反击。这个策略已经在前几场比赛中屡屡奏效,尤以对英格兰队的比赛为甚。但是,老马和他的阿根廷队对于大股东开局猛攻的策略显然准备不足,导致德国队开赛仅仅3分钟就攻入一球。而且,回想整个丢球过程,阿根廷队防守中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注重盯防前点,而把注意力放在后点。 相反,德国队在这场比赛中重点就是全部都放在了梅西身上,只要他一个人拿球,就有两三人上前包夹。而且,梅西一名前锋,得分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但是,阿根廷队中谁能够像巴萨那么多中场球员那样来为他输送炮弹?在小组赛中,老马一度用贝隆,从比赛的技术统计来看,贝隆只要拿球,给队友的传球次数中超过2/3直接是输送给梅西的。但在与德国队比赛中,无人可以承担这样的责任。 德国战术成功,更因无球霸! 世界杯赛之前,德国传出了巴拉克因伤将无缘世界杯的消息,N多德迷感到伤心。但是,我却认为德国队的机会来了,为什么?因为“球霸”没了!一支球队,如果没有了“球霸”,它也就可以激发出整个球队所有球员的热情,这就是足球的“team(团队)”力量,因而德国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闯入了四强。 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赛上,较之以往最大的变化就是坚决防守反击,开局阶段,攻势很猛,一旦得手之后便回收,坚决进行反击。在之前与英格兰队的比赛是如此,与阿根廷队的这场比赛还是如此。 德国的中场大范围转移是至今做得最好的球队,有托马斯·穆勒的强悍冲击,穆勒虽然高大,但有时更像是对方禁区内的“游魂”,时常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从而置对方于死地。 防守反击的战法,在本届世界杯赛上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先前进入四强的乌拉圭队和荷兰队无一不是如此,因而,德国队晋级也就理所当然。 不过,所有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届世界杯赛上,再一次阐释了“team(团队)”的重要性。在本届世界杯赛上先后遭淘汰的球队中,总会传出不和谐的声音,而发出这样声音的,常常是那些为球迷们所追捧的球星。例如,喀麦隆队的奥托奥、葡萄牙队的C罗,等等。 足球发展到今天,球队的战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要确保战术的执行,球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可总有“球霸”要跳出来搞事,让战术大打折扣。因而,教练员事先设计好的战术也就很难被执行下去。而颇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杯先前进入四强的乌拉圭队和荷兰队中,找不出什么“球霸”,至少在本届世界杯赛期间,尚未有人敢冒出头。德国队其实也一样,恰恰是因为巴拉克不在了,一批年轻球员主打。而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话”、“执行力强”!于是,德国队杀进了四强。或许,像德国队中的6号赫迪拉、8号厄齐尔在技战术水平或者能力上,与巴拉克有一定欠缺,但是,他们却因为坚决执行主教练的技战术安排与部署,而且在场上100%地执行,这才使得德国队能够焕然一新,激发出所有球员的潜能,使得德国队看上去更像是一支球队。 其实,联想一下这半年多来的中国队,缘何能够在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令球迷相对较为满意的成绩?所有人都说现在的“高家军”是一支平民球队,但恰恰因为是平民、没有“球霸”,它确保的主帅的技战术思想能够得到贯彻与执行。这是现代足球中异常重要的一点。 本届世界杯结束之后,人们将会越来越意识到:没有“球霸”,球队更可以取得好成绩!
D. 阿根廷也是足球强国,为什么屡次在世界杯输给德国
德国队(西德队)与阿根廷的全部交手中,阿根廷并非总是输给德国队,而在世界杯交战中,阿根廷确实处于下风,特别是最近几届世界杯中,阿根廷都输给了德国队。
06年德国世界杯上,德国队在经历了几年的调整后,逐渐恢复生机,不过还算不上一流强队,而06年的阿根廷整体实力其实也不算很强。加上当年德国队是东道主,凭借主场优势,德国队把阿根廷拖入了点球大战。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德国队明显准备更加充分,莱曼在后方团队的帮助下,成功的预判了阿根廷球员的每一次罚球方向,将阿根廷阻挡在四强之外。
莱曼与卡恩的“温馨”时刻感动多少球迷
E. 2006足球杯德国为什么和阿根廷大打出手
阿根廷与德国的“战后之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德国报纸7月1日揭开了骚乱的真相。
当时的情况是:克鲁斯为阿根廷射进第一个点球后,向中圈的德国队员做出了示威的手势,于是德国的博罗夫斯基在射进第四个点球后做出了“闭嘴”的手势进行回击。此举大大惹怒了阿根廷队员。据多名德国球员介绍,当时一些阿根廷队员开始讲粗口。阿根廷替补后卫库弗雷想进行报复,可惜他认错了人——他把身披17号球衣、同样高大、同样拥有一头浅色金发的默特萨克错认成了18号博罗夫斯基!于是他一脚踹在默特萨克小肚子上,后者立即倒地,旁边的弗林斯和阿萨莫阿上前讨说法,比埃尔霍夫见状也进场保护球员,在中圈附近遇到了以阿亚拉和海因策为首的大批阿根廷球员,双方立即缠在一起,克林斯曼由始至终保持冷静,而施魏因施泰格则拼命保护自己的领队。
巴拉克说:“在互踢点球的过程中,我就听见阿根廷队球员用西班牙语辱骂莱曼。而当博罗夫斯基射中第四个点球、为德国队锁定胜局后,博罗夫斯基冲着对方球员做出了一个将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安静的动作。”
比埃尔霍夫说:“我试图去调解,但是他们却都冲我来了。这样一幕向全世界传送出去,这真让人觉得伤心。球迷都很友好,球员也应该这样。我只想保护我的球员。”
事后德国队上下对阿根廷队员的作为极为鄙夷。弗林斯说:“他们已经彻底发疯了,这不符合公平竞赛的原则,真是输球又输人!”受害者默特萨克则满脸无奈:“我不过是想和莱曼一起庆祝而已,谁能想到他们这么粗暴!”比埃尔霍夫更是怒不可遏:“那时候我满耳朵听到的只有阿根廷人不堪入耳的叫骂声,‘垃圾’、‘砸碎’、‘杂种’不绝于耳!我想国际足联不会就此放过这件事。”事实确实如此:当值主裁判米歇尔就在旁边,他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相信在赛后的报告中多少会有这件事的存在。
默特萨克说:“他(库弗雷)这么做很不对,但是他已经受到了处罚。对我来说,事情已经解决了。他对我做了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
F. 德国和阿根廷的对决曾3次出现在世界杯决赛中,分别都是什么时间
德国与阿根廷这两支老牌劲旅,仿佛就是命中注定的对手,曾经三次出现在世界杯决赛之中,分别是1990年在法国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办的世界杯、1986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杯以及2014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杯决赛。这两支队伍的实力旗鼓相当,不过在这三场决赛中,德国目前,以2:1的胜利数优势领先。
第85分钟,阿拉里奥带球突破后分球给奥坎波斯,后者兜射破门!阿根廷扳平比分,2-2!同时也希望在本次世界杯预选赛上,这两支队伍能够有精彩的表现,带给观众对足球的享受。说不定本次世界杯决赛上,又有他们的身影,到时候必然又将被宣传成宿命宿敌之战。
G. 06年世界杯阿根廷为什么和德国发生冲突
在德国与阿根廷比赛结束后,双方球员在场上发生了肢体冲突,据路透社称,双方都有拳击和飞踹的动作攻击对方。据赛后两个小时路透社的跟踪报道,为冲突埋下伏笔的是德国队球员博罗夫斯基,在罚中点球后,他在走回中圈时冲着阿根廷的球员们做着闭嘴的手势,当时就有几名阿根廷球员走向他,但被其他人拦阻。在坎比亚索的点球被扑出后,阿根廷后卫科洛奇尼率先冲向了对方,后来双方多人加入,冲突升级。卷入冲突的德国队领队兼助理教练比埃尔霍夫在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将矛头指向了阿根廷队。他声称,一名阿根廷队的替补球员赛后踹向了德国后卫默特萨克,导致后者倒地,他本人只是过去拦阻并制止对方的攻击行为。比埃尔霍夫还说:“在一场这样的1/4决赛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个遗憾,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令人不快的一幕。球迷们已经表现出,他们可以和睦共处,作为体育人,我们应该也能做到这一点。”阿根廷队主教练佩克尔曼则尽力平息事态,他说:“有些时候在一场比赛中,人们容易变得情绪激动,不过这不是我们的感觉,德国人和我们彼此是尊重的,这(冲突)只是那一刻的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H. 阿根廷每次在世界杯都会输给德国这是为什么
作为世界杯上交手次数最多的两支国家队之一,阿根廷和德国的恩怨由来已久。阿根廷和德国(包括前西德)在世界杯历史上打了7场。阿根廷1胜2平4负,5球12负,完全处于劣势,似乎成了阿根廷的克星。两个1-0,一个4-0,唯一一次点球失利,德国真的是阿根廷在世界杯上的克星?在里约热内卢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以0: 1击败德国唯一的胜利来自于球王迭戈·马拉多纳所向披靡的勇气。86年迭戈·马拉多纳击败德国夺得世界杯冠军后,阿根廷很难再战胜德国,仿佛所有的运气都已用尽。迭戈·马拉多纳举起世界杯完成加冕在的世界杯比赛中,阿根廷队在小组赛中基本上进展顺利,但每次遇到德国队,基本上是无计可施。两队一次世界杯对抗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杯决赛。
阿根廷为什么多次输给德国?德国是阿根廷生的吗?其实这和球队整体打法有很大关系。德国讲究团队合作和战术。阿根廷球员天生风流,重视个人表现,喜欢踢观赏性足球。可以说在打法上,德国不仅战胜了阿根廷,还战胜了巴西,难道不是最后7比1吗?也许拉姆斯坦现在对南美球队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不是绝对的。毕竟阿根廷有梅西,梅西之前也为大家创造过很多次魔术。
I. 德国 阿根廷 足球
首先承认阿根廷的脚下技术,确实不错;
但这是该场比赛输的原因之一,在德国队的防区内一而再再而三的小范围盘带传球,自找苦吃,没看出来德国的收缩防守么,每次阿根廷开始进攻的时候,德国队基本都开始收缩防守,防区内都是人,这时候还小范围的传球,不丢才怪!
输球原因之二,阿根廷的防守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出的漏洞真的太多;不知道是现在的阿根廷防守就这样,还是这场比赛不在状态?
输球原因之三,德国全场比赛采用的都是收缩防守的战略,阿根廷一拿到球,德国队就开始全员回防,往往阿根廷进攻队员才进到大禁区范围左右,德国队的防区内已经起码站了有七八个防守队员了,再加上德国队拼抢的凶猛,直接导致阿根廷很少有很是的射门机会;
输球原因之四,阿根廷针对德国的收缩防守缺乏有效的进攻方式;德国队已经收缩防守了,进去内一窝人,阿根廷还在左冲右突,想往禁区内冲,人挤人而已,偶尔起脚射门,都被人挡一下;这种进攻方式倦乏感,一直持续了整场;这点也是我觉得老马该负严重责任的地方,没有及时做出针对性的进攻调整,老马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