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1925到2001德国发生什么

1925到2001德国发生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1 20:20:02

① 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时代背景是怎么样的谢谢!

大事:1、德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后来还被卷入经济大危机。
2、1924年,战胜国开始对德实施“道威斯计划”。
3、1925年,德国与英、法、意、比、捷、波六国代表签订《洛迦诺公约》。
4、1929年,德国成为凯洛格——白里安非战公约的签约国。
时代背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仍在发展;西方各国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社会主义苏联开始加紧恢复生产建设;殖民地反抗运动愈演愈烈。

② 二战历史:介绍一下纳粹德国的发展历程

纳粹党的发展

1919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党员。1920年2月该党公布他与德莱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点纲领,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纳粹党被取缔,1925年2月重建。重建后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族主义情绪,党员人数激增,1928年为10万人,1932年达140万人。在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该党议席从12席增至230席。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愈来愈多的垄断资本家支持纳粹党。纳粹党私自筹集武器,组建冲锋队.1932年11月,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联名上书魏玛共和国总统P·von兴登堡 ,要求委任希特勒为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30日将希特勒推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希特勒当权后,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打击和取缔其他政党,确立法西斯一党专政。 在国内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犹运动,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组织轴心国集团,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纳粹党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经历过纳粹运动早期风险的亡命之徒、种族主义空谈家,也有殷实的资产阶级,还有一般店主、职员、工人和农民。纳粹党成立伊始,便培植对领袖的崇拜,编造关于希特勒的神话,贯彻对独裁者的绝对服从。纳粹党头目除希特勒外,还有G.施特拉塞、 R·赫斯、H·戈林、P·J·戈培尔等。在州、区、乡设地方和基层组织,统归全国委员会领导。下辖组织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宣传喉舌为《民族观察家》、《 进攻 》、《 民族社会主义通讯》。纲领性的读物为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黑色卐字的图案。纳粹党徒声称红的象征社会主义,白的象征民族主义。党徽上亦有卐字图案。

③ 德国的历史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文: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听 (说明 · 关于)),缩写BRD;英文缩写FRG也很常用),简称德国,是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是北海、丹麦和波罗的海,东部与波兰和捷克接壤,南临奥地利和瑞士,西面则临法国、卢森堡、比利时以及荷兰。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败国,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分为西德和东德,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指西德。1990年时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包括统一前东、西德的地区)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历史
主条目:德国历史

虽然中世纪以来,德语以及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或Sacrum Imperium Romanum Nationis Germanicae)已经存在,直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才建立现代民族国家。

[编辑] 日耳曼部落的早期历史 (100 BC-300 AD)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约70万年前就有人类踏足德国境内。依此推测,约50万前开始便有人类移居于此。 在德国存在着名的原始遗址,比如,在Mettmann(在北莱茵 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城市)附近的Neandertal被发现的尼安德塔人(sapiens neanderthalensis)是早期人属(灵长目人科)的代表。因为是在Neandertal被发现的,所以被称作Neanderthaler.大约在四万年前遭到新迁移来的sapiens sapiens 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的排挤以至被取代。公元前后,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许多日耳曼部落,这些部落与当时罗马帝国常有冲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森林一场战役中战胜罗马帝国,自此罗马帝国再没有把国界进一步北进。

自407年开始,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王国。476年,日耳曼人与部份罗马帝国人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

[编辑] 移民时期和法兰克人 (300-843)
5世纪末,德国出现了法兰克时代,延续了几个世纪,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卡洛林王朝,以及查理曼大帝王朝。其中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日耳曼王国几乎拓展到今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被分成三部分,西部(即莱茵河左岸)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东部(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一边则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部则成为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创立德意志国家。萨克森王国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就此开始。

[编辑] 神圣罗马帝国 (843–1806)
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 From Bildatlas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by Dr Paul Knötel (1895)主条目: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宗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编辑] 复兴和革命 (1814–1871)
法兰克福议会 (1848-49年)主条目:德意志邦联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德意志邦联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想由自己领导德国统一,后来普鲁士渐渐取得领导权。1864年普鲁士打败丹麦,收回北方部分领地。1866年打败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

[编辑] 德意志帝国 (1871–1918)
主条目: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版图。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镜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Deutsches Kaiserreich) 新帝国将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邦国统一,是为小德意志。经过1888年亦即三帝之年后,新任皇帝威廉二世因为政治及个人问题迫使总理俾斯麦辞职。1884年开始,德国建立了殖民地。这位年青皇帝采取与俾斯麦相反的外交政策:后者在新时代创制了一个新的同盟制度,以巩固德国作为强国的地位并在数十年内避免战争。然而,新皇帝采取了新帝国主义的道路,令欧洲强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德国从前参与的同盟大部分都没有维持,只是与唯一盟友奥匈帝国一起被邻国渐渐孤立。

萨拉热窝事件后来成为一战在1914年7月28日的导火线,纵然不是战争的远因之一。德国在战争中属于同盟国,与协约国对敌。德国随后侵略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俄国。德军开始时节节胜利,但之后却变成持久战。由于战争带来的饥荒,德国革命在1918年11月爆发。德皇与其他统治德国的王子都逊位。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了战争。1919年,新共和政府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当时被认为过于苛刻和令德国蒙羞,埋下了二战的原因。

[编辑] 魏玛共和国 (1919–1933)
主条目:魏玛共和国

1925年德国行政规划。德国革命后,魏玛共和国成立。1918年末,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成立了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德国工人党成立,亦即后来着名的纳粹党。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生效。1920年代的柏林是一个文教发达的城市,充满艺术家、知识分子与科学家的名城,被誉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城市。

魏玛共和国的经济曾遭受两次严重打击,首次就是在1920年代初因凡尔赛条约所订下的巨额赔款而起。虽然20年代中经济迅速复苏,但是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破坏令共和国一蹶不振。同时,共和政府十分不稳定,执政联盟屡屡变更,使人渐渐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更糟的是,共和政府还面对右翼的君主主义、民意主义及纳粹主义势力的挑战。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刀刺在背传说的政治流言,宣称德国革命是德国在一战失败的原因,并把革命党人、社民党、共产党人甚至犹太人打成“十一月罪犯”,借此打击共和制度。另外,左派的共产党也反对共和国的资本主义统治,希望以议会共产主义取代之。

革命过后,德国选民渐渐倾向支持反对民主的政党,无论是右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纳粹党或是左派的共产党。大萧条以后,民心思变,令政局两极化。在1932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分别得到37.2% 和 33.0% 议席,而共产党则在第二次选举得到17% 议席。换句话说,共和国后期的议会有很多成员都不是民主派。社民党一类的温和民主政党的票数则愈来愈少。

1930年代开始,德国政局岌岌可危。部分如纳粹党的政党聘用半军事部队威吓选民,并借助高失业率与民众的贫困争取民意。拥有甚大影响力的精英恐惧反政府的政党,于是往往借用魏玛宪法第48条容许总统以紧急法令统治国家,令民主制度渐渐崩溃。

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都崩溃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没有多大选择和受到下属的建议下,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

[编辑] 第三帝国 (1933–1945)
主条目:纳粹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纳粹党,NSDAP)于1933年取得政权,在他的主导和其它政党让步下,一系列反犹太人和反阻扰纳粹党的人的法律得到通过。希特勒对邻国领土的野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部队进攻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成功控制了欧洲本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苏联和北非的大片领土。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Holocaust),有组织地杀害了大约600万犹太人、大约1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大约25万德国籍残疾人(所谓的“安乐死项目”)、以及强迫其他“劣等民族”作为强制劳工。德军占领苏联欧洲大片领土后,德军的党卫队等对苏联和波兰等斯拉夫民族也进行了灭绝性的大屠杀。战事于1943年发生大转机:苏联、英国及美国对德军造成重创。1945年5月,德国在希特勒自杀后正式投降。

[编辑] 分裂和重新统一 (1945–1990)
1945年德国被分区占领情况主条目:1945年后的德国

战争使得德国死亡数百万人,失去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大片领土,1200万-1500万德国人从过去的东部领土(东普鲁士、 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和东勃兰登堡)、中欧和东欧一些地区被驱赶出来。德国所有大小城市都变成了废墟。战后德国和柏林被分成四部分,分别由英国、美国、苏联和法国占领。

苏联对德国工业设施的掠夺、货币以及对其他一些问题的阻挠导致苏联与其它三盟国关系僵化以及冷战开始,最终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由西方三盟国主导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西德)以及由苏联主导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东德)。前德国首都柏林由于特殊原因,被分成 东柏林和西柏林。西柏林是完全被东德领土包围的西德飞地,有特殊国际法地位(东德官方首都称呼"柏林"不包括西柏林)。苏联由1947年末开始操纵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德国的分裂。1948年7月1日西方三盟国向联邦德国州长移交法兰克福文件(Frankfurter Dokumente),把管辖权交还联邦德国。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西方占领区成立,定都波恩,同时于1955年5月5日宣布主权独立。1949年10月7日,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东柏林。丘吉尔曾经提出德国回复到1877年前的宪法时代,免于国家分裂。

在玩着“柏林空运”游戏的柏林孩童冷战中德国成为北大西洋公约与华沙条约的聚焦点。随着西德的货币改革,苏联政府1948-1949年试图通过地面封锁西柏林向西方三盟国施加压力,使得美国使用后期由运输机构成的空桥(Luftbrücke)维持西柏林的供给。冷战造成的西德与东德重新军事化尤其使东德经济背上了重大的负担,随之引起群众向西德逃亡。1953年6月17日在东柏林发生暴乱,被苏联驻军和东德人民警察镇压。1961年东德为了阻止公民向西德逃亡,在它的柏林管辖区界限上建造柏林墙。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支持东德的独立,号召从全社会主义阵营征召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支援因公民逃亡受损的东德工业。

西德在战后快速恢复并再度崛起,成为欧洲新的重要经济支柱。凭借货币改革,西德在1950年代经历经济奇迹。冷战后期,联邦德国开始了积极争取国家重新统一的努力。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苏联在东德立场的迅速软化;加之民主德国内部激进派的响应和鼓动,在美国的支持和苏联的默许下,1989年,柏林墙拆除,1990年10月3日,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方式两德重新统一,加速了1990年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崩溃。德国并且重新成为主权国家。

西德自1955年5月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并且是欧盟前身欧洲煤炭与钢铁共同体(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 für Kohle und Stahl)以及之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äische Wirtschaftsgemeinschaft)创建成员。合并后的德国现在是欧洲以及欧盟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美英法在德国西部,苏联在德国东部驻有重兵。德国后来成为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最前线。当前北约盟国美国和英国仍在德国维持驻军,其身份由北约部队章程(德语:NATO-Truppenstatut,英语: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及一套复杂的双边协议系统管辖。特别是美国在德国还驻有最强的一个装甲师,并在德国拥有最大的海外空军基地。

④ 1925年有什么事情发生

1925年 1月6日 墨索里尼改组内阁,全部由法西斯份子组成
1925年 1月11日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 1月15日 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征伐陈炯明
1925年 2月1日 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取得胜利
1925年 2月9日 上海日资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
1925年 3月12日 孙中山于北京逝世
1925年 3月16日 云南大理发生7.1级地震
1925年 3月23日 美国田纳西州禁止讲授进化论
1925年 4月22日 鲁迅疾呼埋葬国粹
1925年 4月24日 陈诚等发起孙中山主义学会
1925年 4月24日 莽原社成立
1925年 4月25日 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
1925年 4月30日 装饰艺术在巴黎诞生
1925年 5月15日 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杀害
1925年 6月4日 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
1925年 6月6日 克莱斯勒建立汽车公司
1925年 6月9日 凯末尔在土耳其推行改革
1925年 6月19日 省港大罢工开始
1925年 6月23日 沙基惨案发生
1925年 6月29日 省港工人大罢工进入高潮
1925年 7月1日 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 7月10日 “猿猴诉讼案”进化论成被告
1925年 7月11日 《甲寅》周刊复刊
1925年 7月18日 希特勒《我的奋斗》出版发行
1925年 8月8日 美国4万名三K党党徒举行示威
1925年 8月12日 章士钊免去鲁迅教育部佥事职务
1925年 8月18日 国民革命军正式组建
1925年 8月19日 中共创始人之一王烬美病逝
1925年 8月20日 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
1925年 8月24日 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儿引起争议
1925年 10月10日 故宫首次对外开放
1925年 10月13日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出生
1925年 10月14日 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攻下惠州
1925年 10月15日 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
1925年 10月15日 陈赓救蒋介石一命
1925年 10月15日 浙奉大战爆发
1925年 10月26日 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争爆发
1925年 11月23日 国民党右派召开西山会议
1925年 11月27日 叶挺独立团组成
1925年 12月12日 伊朗巴列维王朝建立

德国什么时候结束国王专制的,什么时候转为总统制的,是什么事件

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至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出现了总统和总理,但是这个总统的概念很模糊。严格意义上的总统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特奥多尔·豪伊斯在1949年-1959年担任了第一任总统

⑥ 求1925年前后世界发生的所有战役

先说中国的吧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至1914年(民国三年)8月 白朗农民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至12月 南京之战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 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 护法战争
1920年(民国九年)7月 直皖战争
1922年(民国十一年)4月至6月 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3年(民国十二年)3月 成都之战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民国十四年)2月至3月 第一次东征
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至11月 第二次东征
1926年(民国十五年)4月至11月 西安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 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 汨罗江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 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 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 武昌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1月 江西战役 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 护法战争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至1928年1月 涿州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 蚌端口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 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9月 龙潭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0月 第一次兰封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 第二次兰封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 黄麻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 广州起义
1928年(民国十七年)1月至2月 第一次反进剿
1928年(民国十七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济南战役
1928年(民国十七年)5月 第三次反进剿
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 平江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8月至12月 中东路战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 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 中原大战
1930年(民国十九年)7月 长沙战役
1930年(民国十九年)10月至12月 红二军团南征
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1月至2月 洪湖苏区第一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3月至5月 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攻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4月至5月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7月至9月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 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至11月 江桥抗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932年6月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2月 黄安战役
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 宁都起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 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 东北抗联游击战争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一·二八淞沪空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商湟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2月至3月 赣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3月至5月 苏家端口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4月 漳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6月 潢光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至1933年9月 川军二刘大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至12月 红四方面军转移之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月至5月 长城抗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 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6月 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 热河抗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至8月 岷江战役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9月至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1月至1934年9月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7年冬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08奥匈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12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191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1914.8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1914.8俄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开始被迫两线作战。1914.9.5马恩河战役。一战规模最大的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政策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德奥进攻重点在东线。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战斗。但计划落空
1916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逐渐转向协约国一方。
1916.2德发动凡尔登战役。法元帅霞飞率军顽强抵抗,随后反攻,收复大部分失地。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1916.2德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6.6英法联军为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发动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国首次使用坦克。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但仍未能决出胜负。
1916英德海军上规模最大的交锋—日德兰海战。
1917.4美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作战。协约国集团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1917北洋政府想同盟国宣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缔结不割地不赔款合约。
1918.3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918,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同盟国物资供应和兵源补充不足。
1918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来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法元帅福熙为西线联军总司令。1918.7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918.9-10协约国军队突破德“兴登堡防线”。
1918.10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
1918.11.9“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1918.11.11巴黎郊外一节火车车厢签署停战协议。一战结束。
1919.1.18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1919.6.28.凡尔赛的镜厅签署《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1919.9.11协约国与奥地利签署《圣日耳曼条约》。
1919.11.27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尔条约》。
1920.6.4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
1920.8.10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色佛尔条约》。
1923.7.4协约国集团与土耳其新政府另定《洛桑条约》。
1921.11.12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
1922.2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1922.2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1922.2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时间应是应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4日 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 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 华沙保卫战
9月12日 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7日 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1月1-2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 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 苏芬战争
1940年2月24日 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 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5月10日 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 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 荷兰军队投降
5月26-6月3日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10日 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 德军攻入巴黎
6月18日 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 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7月19日-8月19日 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31日 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个陆军师
8月13日 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不列颠空战
9月27日 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 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 意大利进攻希腊
12月18日 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
1941年1月22日 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 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4月13日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 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1日 希腊军队投降
6月22日 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6月28日 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保卫战
8月14日 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
8月29日 德意就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发表宣言
9月8日 德军包围列宁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保卫战
10月19日 英国军事生产工人全国会议通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
10月30-1942年7月4日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12月5日 苏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
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19日 希特勒任德军最高统帅
1942年1月1日 26国《同盟国宣言》与华盛顿签订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战
5月5日 日军占领菲律宾群岛、瓜达尔卡纳群岛
6月4-7日 日本舰队在中途岛战败
1943年7月17-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8月12-15日 英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
10月23日 英国在阿拉曼开始进攻
11月13日 英军进入托布鲁克
1943年 1月13日 德国宣布总动员
1月14-26日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谈
2月8-14日 苏军解放库尔斯克、克拉斯诺达尔、顿河罗斯托夫、伏罗希洛夫格勒
3月21日 英美军开始进攻突尼斯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团军群在突尼斯投降
7月10日 英美陆战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7月24-25日 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奥政府建立
9月8日 意大利宣告投降,德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11月20日 惨烈的两栖作战-塔拉瓦
11月22-26日 开罗会议
11月28-12月1日 德黑兰会议
1944年 6月6日 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6月13日 德国V-1飞弹首次射击英国本土
6月15日 美军在赛班岛登陆
6月23-24日 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7月18日 日本东条英机内阁辞职,小矶国昭组阁
8月15日 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
8月26日 美英事实上承认戴高乐政府
10月20日美军在莱特岛登陆
10月24-25日 美日舰队菲律宾海战
12月16-25日 德军在阿登反攻
1945年2月4-11日 雅尔塔会议
2月8日 盟军在莱茵河地区开始进攻
2月19-3月17日 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交战
4月1日 美军占领冲绳岛
4月12日 美国罗斯福总统逝世
4月16日 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4月28日 墨索里尼被处死
4月29日 德军在北意大利投降
4月30日 希特勒自杀
5月2日 苏军占领柏林
5月8日 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
6月5日 苏、美、英、法宣告德国战败,由四大盟国掌握德国最高政权
6月24日 莫斯科举行胜利阅兵式
6月26日签署联合国宪章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会议
8月6日 美国原子弹炸毁广岛
8月8日 苏军对日宣战
8月9日 原子弹轰炸长崎
8月14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4日 苏中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9月2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内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正式投降书

⑦ 谁能帮我做一份德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1066年 阿斯汀战役

公元1099年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占领耶路撒冷

公元1180年 奥古斯特统治开始(1180-1223)

公元1187年 卢浮宫圣多玛斯教堂的建造

公元1214年 布维内战役

公元1226年 路易九世开始统治(1226-1270)

公元1348年 大鼠疫流行

公元1380年 查理五世逝世

公元1358年 巴黎大暴动

公元1453年 拜占庭的衰败

公元1517年 宗教改革运动开始

公元1572年 圣巴赫特雷米大屠杀

公元1594年 亨利四世进驻巴黎

公元1598年 南特赦令

公元1661年 路易十四开始统治(1661-1715)

公元1665年 贝南的计划

公元1685年 废除南特赦令

公元1711年 华译完成《前往西戴岛朝圣》

公元1715年 路易十五开始统治(1715-1774)

公元1751年 开始编纂网络全书(1751-1780)

公元1763年 城门大火

公元1774年 路易十六开始统治(1774-1792)

公元1789年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

公元1792年 8月10日君主制结束

公元1826年 高博良埃及博物馆成立

公元1827年 海军博物馆成立

公元1830年 七月革命

公元1848年 大革命

公元1870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结束

公元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

公元1871年 5月23日杜勒丽宫和皇家宫殿遭焚毁

公元1882年 杜勒丽宫被夷为平地

第二帝国
1852—1870:拿破仑三世(Napoléon III)统治下的第二帝国非常短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1914年到1918年,在巴尔干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地冲突不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两大阵营为:同盟国(法国、葡萄牙、英国、英联邦、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南斯拉夫、希腊、苏联、美国、中国和一些拉丁美洲的国家)和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斯洛伐克等)。
第五共和国
在1958年当选总统的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 )的提议下,第五共和国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德布雷(Debré)担任总理。在黑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

阅读全文

与1925到2001德国发生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