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德国军服中的m36,m44是什么意思,德军的军服系列是如何划分的,尽量详细,谢谢
M36是德军标准制式钢盔,M44是简化过的伞兵盔。军服分类就太多了,陆军,海军,空军,党卫军,几乎每个军兵种都有自己的制服和标徽,而同军兵种里不同的衔级制服又有所不同,大致有将官服,军官服和士兵服,内容实在太多,不能一一例举,希望能够满意。
② 二战时德军军服是谁设计的有多少个样式
德国国防军和党卫队军服确实比较帅, 据说就是出自于×××之手, ××军装原设计者到底是谁尚有争议, 至今在这方面无出其右,都是收藏家的上品。但德军基本的军衔制和相应的徽章,则都是腓特烈· 威廉一世时候的产物
样式有雪地野战的(白) 树林野战(绿) 巷战(土黄) 沙漠野战(土黄)
党卫军 (黑 戴军帽)
③ 纳粹德国军衔,军服设置,分几级,有几种
参考资料得知:
一、1933年——1945年间德国军衔的沿革
1933年的德国帝国国防军(当时德军的正式名称)军衔按军种区分为陆军、海军二类,按等级划分为: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级,各军种基本相同,元帅分别称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海军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于这时德国的“一战战败国”身份未变,还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法、英、美等“一战战胜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各种制约,其军官军衔也“深受其害”:1、陆军元帅、海军元帅设而未授,任现职的仅有一战时晋升陆军元帅军衔的总统兴登堡,从1918年至1935年期间未晋升、授予过一位元帅;2、虽然设有大将军衔,但除“帝国国防部部长兼帝国国防军总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这个军衔;3、各级军官的晋升期限显着增长,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古德里安都曾扛着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余年……
1934年兴登堡总统病势沉重,国会决定由希特勒代行总统职权。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抢班夺权”,同时开始实施他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与此同时对武装力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军衔制度)也开始进行“纳粹化的、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鉴于党卫队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绩,我将其升格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独立组织……我批准党卫队建立武装部队; 9月间,成立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等团级部队; 10月,整合党卫队衔级为: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高级长官——党卫队总指挥、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上级长官——旅队长、区队长、旗队长;中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高级士官——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党卫队一级小队长、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初级士官——党卫队三级小队长、党卫队三级小队副;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党卫队突击队队员、党卫队队员;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党卫队学员,共8等21级。
同年8月,希特勒自称“德国元首”(全称:德意志第三帝国领袖、政府总理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后改称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纳粹党全国领袖,1941年12月起兼陆军总司令),其不同场合称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时称为“元首”,涉及到军务时称“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涉及政务时称“元首兼帝国总理”。考虑到它是整个二战时期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正式官称,本文将其列为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称号”;
1935年,3月1日,正式组建空军司令部;3月16日,帝国国防军改称国防军;在空军中设立“飞行勤务军衔”;在海军中恢复了一战时曾设立的“海军准将”军衔;设立“总参勤务军衔”,这种军衔授予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培训(如在军事学院接受过总参业务训练)、在帝国战争部或国防军局及以后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工作的、从事参谋勤务的校官、尉官(在各军种总司令部工作的参谋军官不授予这种军衔);第一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一等兵军衔,将二等兵军衔区分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满6年”两级,增设上等列兵军衔,同时对军衔标志进行修订;海军增设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等军衔;空军取消上等兵军衔;
1936年,在陆军将官中增设“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高于大将半格,低于陆军元帅半格,计划授予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参谋长等高级职务的大将。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的第二帝国期间就曾设过此衔,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领有此衔,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晋为陆军元帅;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国国防军改称德国武装部队,并正式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等武装力量纳入“德国武装部队”编制;第二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各军种的一级上士军衔;海军增设一级中士(海军一级中士、海岸勤务一级中士、海军步兵一级中士)和一级上等兵军衔(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海军步兵一级上等兵等)军衔;
1939年,正式建立党卫队野战部队(或称党卫军、武装党卫队、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 党卫队第一装甲师(简称“元首师”)、“帝国师”党卫队第二装甲师、“骷髅师”党卫队第三装甲师、“警察师”党卫队第四装甲掷弹兵师(摩步师),开始设置并使用党卫队野战部队军衔称号和标志,如党卫军准将(区队长)等;
1940年,取消“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内设立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宪兵司令官职务,将宪兵军衔提高到宪兵少将(海军、空军宪兵最高军衔仍为上校)——这也是陆军中将、少将军衔中唯一带兵种称号的;
1941年,4月3日更换陆军元帅的识别标志——帽徽、帽饰带、领章、肩章;
1942年,党卫队调整高级长官衔级,增设党卫队最高指挥(党卫军大将)级别,并修订了旗队长以上长官的衔级领章标志;第三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上等兵军衔,原上等兵大部晋升二级下士,二级下士以上择优晋升,同时再次修订士兵军衔标志;将宪兵士官、军士、兵的军衔变更为“宪兵警长”、“宪兵警士” ;
1943年,武装党卫队中增设一等兵军衔,但在党卫队其他机关、部队中未设立相应的衔级,在党卫队衔级表上也未列出相应称号;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空军上等兵军衔;将陆军宪兵部队扩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宪兵总队,分别由一名宪兵少将任总队司令,撤销原设的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职务;在海军、空军中增设海军宪兵少将、空军宪兵少将军衔。 到1945年战败前,德国武装部队的军衔区分为陆军、空军、海军、武装党卫队和宪兵,党卫队衔级单独设置。其中陆军军衔中另设总参勤务军衔,在海军中又分为海上部队军衔、海岸部队军衔。同时军政官、技术官、女军人另设有专门的级别(军衔)称谓。为便于读者对各种军衔、衔称作横向比较,笔者在每一称号后均附编号,以“元首”为始,其他类推。
④ 如何区别二战德国的海陆空军单看制服能详细介绍一下海陆空各类兵种还有制服领口上是几条横着的粗杠
二战德军军服分类极细,甚至能看出“陆军山地兵”这样的次级兵种。这里就简单的一说把,从军服上看空军是白底、海军深蓝底(剩下的基本都是陆军),不过由于地域不同服装颜色会有变更(例如北非军团的空军军官制服是黄底),所以建议看军帽底色。
关于领口贴主一定要说明白是左领还是右领,因为一般左领是军衔、右领是所属部队。贴主说的几条横着的粗杠,那么一般是士兵(兵级或士官级)的军衔。
⑤ 二战德国军装
陆军下士,肩章镶白边表示步兵,领子上一圈灰白镶线表示军士身份。从质地来看,这套制服应该是用42型野战服改制的36型野战服。戴42~43年发放的40型便帽,便帽兵种色线于1942年9月取消。右臂佩带步兵击毁坦克纪念章,银色表示击毁1辆,金色则代表击毁5辆。
陆军坦克兵/驱逐坦克兵/装甲列车兵。身穿40型装甲车黑色战斗服,35型领章,兵种色粉红。在普通中士肩章佩2道白杠表示他是候补准尉(优秀技术军士),如获推荐可以直接升任少尉。戴35型装甲兵黑色便帽,有兵种色线。
陆军炮兵代理下士,穿35型礼服,士兵用大檐帽(黑色皮风带)。绶带为礼服用,礼服在39年后除了警察外一般不使用。
标准36型陆军野战服,上衣灰绿、裤子铁灰色,黑色中长靴(士兵用)。携带短望远镜,毛瑟98K步枪及黑皮弹盒(褐色为一战式样或波兰特许制造),后来军士多装备MP40冲锋枪。
005陆军代理下士,非制式热带工作服,纽扣为廉价的树脂制,在南欧及北非使用,左臂佩有军阶臂章。35型便帽,步兵兵种色为白。
40型钢盔(35型钢盔的简化廉价品,1940年3月26*制式化。军衔标志同1。胸前的皮包内装有无袖斗篷(雨衣)。陆军士兵通用的皮带扣,上写“COTTMITUNS”(与上帝同在)。
陆军炮兵上尉,标准36型军官用野战服(领子尖长),兵种色正红。勋章:左胸衣袋上方依次为(读者视角)左-二级铁十字勋章、中-41~42年东线冬季战章、右-罗马尼亚战功章。左胸衣袋为:上-一级铁十字勋章、中-金质战伤勋章、下-金质突击章。右胸衣袋为: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第2纽扣佩有2级功勋十字章的勋标。领口佩有:骑士勋章。戴36型军官大檐帽。
钢盔徽的老鹰头方向与制服徽相反,这是伞兵的特征。伞兵兵种色与飞行员一样是柠檬黄,无边、2个飞翼表示二等兵。
⑥ 关于二战时期德国41型军服 44型军服 36型军服的特点
m36特点是墨绿领子,5个扣子,4个口袋,口袋为波浪型且有褶皱,在德军的m36
m40
m41
m42
m43
m44中,除了m36是必有墨绿领子外,其他是少数有大部分没有,军官的m41常服和m36常服唯一的区别在于m41多了一颗扣子,即便为6颗
如果是说野战服的话,m41野战服与m40野战服(包括墨绿领的m40,也就是俗称的m36野战服)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颗扣子,另外m41的的面料也比m40的廉价而粗糙,不过现在市面上卖的复刻品中很少会有商家注意到m41才是6颗扣子的问题,把m41标注为m36,但其实复刻品不会在意面料的区别。
m44是很后期的野战服了,与前几款野战服不同,m44是夹克版型,只有两个口袋,口袋类似于m43的口袋,也就是平舌,平袋
⑦ 二战德国军服到底有多帅
为了分析德军服装为什么好看,我们做一个参照:
为了公平起见,特地选了身材不怎么好的几个德军军官的老照片,与朝鲜领导人及高级将领的照片做一个对照。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配饰同为肩章、领章,款式同为四袋猎装、双排扣呢子大衣的情况下,德军的剪裁明显更加合体贴身,而且有明显的收腰的部分,而朝鲜最高领导人及其伙伴们的衣服全都是在身上晃着的,一点也不贴身,根本没有收腰的设计。由此可见衣服合体贴身,收腰垫肩,是德军军装美观的首要原因。历史上德国军服,至少是军官的军装,都是裁缝直接上门量体裁衣的。夏季军服采用混纺棉质材料,冬季则采用羊毛布料与人造纤维材料合织。德国军方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军装定制的书籍,其中将各种制服的基本样式、板型尺寸、制作工艺、配件图片等等详细列出,以方便将官们按图索骥,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军服。德国上层对军装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⑧ 二战时德国陆军普通士兵的军服是怎么样的
二战德军军服标准36型陆军野战服,上衣灰绿、裤子铁灰色,黑色中长靴(士兵用)。携带短望远镜,毛瑟98K步枪及黑皮弹盒(褐色为一战式样或波兰特许制造),后来军士多装备MP40冲锋枪。钢盔二战德军军服40型钢盔(35型钢盔的简化廉价品,1940年3月26日制式化。军衔标志统一。胸前的皮包内装有无袖斗篷(雨衣)。陆军士兵通用的皮带扣,上写“GOTTMITUNS”(与上帝同在)
⑨ 二战德国军队的冬季大衣和秋季风衣有多长有图么
风衣:
http://disandiguo.com/gallery.php?id=5&img=45
大衣:
http://disandiguo.com/gallery.php?id=4&img=39
这里还有二战德军其他军服,希望你喜欢:
http://disandiguo.com/category.php?id=5
⑩ 二战是德军的军服究竟有几种
第一种是党卫军黑色制服,34年开始配发,42年之后明令禁止穿着,价格昂贵,即使对于当时来说也很昂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袖标上的字母不清楚,所属部队不详,不是骷髅师的袖标,骷髅师袖标字样应该是Totenkopf。
第二种国防军将官制服,这是仿品,而且是很粗糙的仿品,细节处理得较差。
第三种是国防军军官制服,可能是看领章像是尉官的,但看肩章似乎是校官的,仿品,粗糙。右胸的帝国鹰徽还没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