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水平上不去,是为什么呢
欧洲五大联赛是最高水平的联赛,德甲就是其中之一,德甲球队在欧冠赛事中表现非常出色,但是联赛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德甲水平之所以上不去,主要是因为强队实在是太少了,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一个联赛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这个联赛需要有吸引力,让更多球星愿意加入德甲球队,最重要的是资金投入,提升德甲的总体水平。如今的英超之所以这么强劲,离不开这些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众多顶级球员都投入英超的怀抱。
德甲联赛作为一个高水平联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仅仅是拜仁垄断,让其他球队看不到希望,会影响积极性。德甲各家俱乐部也应当积极在转会市场有所作为,提高自家球队的硬实力,让德甲整体水平提高,只有强强对决才能有巨大的进步。
❷ 德国队成绩出众,为何德甲球队不如英超球队
首先,俱乐部的成绩并不能代表国家队的成绩。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联赛就是英超联赛,但是英格兰队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就没有那么亮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俱乐部可以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购买到球队每个位置上的最佳球员。尤其是在现代足球和金元足球高度发展的今天,只要不惜血本地投入,自然可以组成一支战无不胜的梦之队。比如连夺三次欧冠的银河战舰皇家马德里队和巴塞罗那队。他们毫无例外地是花费了重金来购买超级球星以填补自己阵容上的短板。而近年来曼城队和利物浦的队的成功,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金元足球的有效性。而德甲球队花钱比较理性,一般多爱用自己培养的年轻球员,所以在同其他豪门俱乐部的比拼中往往占据了下风。
目前,德甲球队除了拜仁慕尼黑之外,几乎没有一支可以拿来同英超和西甲豪门过招的强队。唯一值得自豪的青训体系也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德甲球队要想抗衡英超球队,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❸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水平上不去,主要原因是什么
德甲的水平其实很高,只是在五大联赛的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是也经常能够排进前三。德甲联赛的商业气氛没有那么浓厚,关注度比较低,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俱乐部也就只有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勒沃库森等少数那么几家。之所以受到的关注少,给人留下了水平比较一般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德国足球的风格是讲究实用,比赛的观赏性不足,没有英超的激烈对抗,也有没西甲的华丽足球,比赛的观赏性不够高,媒体也不够发达,所以关注度就有些不足。而且德甲实行了50+1的政策,这阻碍了资本的进入,德甲的球队非常注重球队的收支平衡,球队的薪资结构比较合理,但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球星的流失。很多英超西甲的球星都是从德甲挖走的,球星的流失就必然导致联赛的关注度下降。甚至会导致一些球队的成绩迅速下滑,所以德甲才给人留下了水平不高的印象。
还有一个阻碍德甲发展的问题,就是拜仁的一家独大,一个联赛如果只有一家俱乐部强大,是无法提高联赛的水平的。拜仁固然强大,但是他的强大是通过挖角其他德甲球队而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德甲的水平。
❹ 为什么德国足球总给人一种前锋软弱无力 中场所向匹敌
首先,这真的不是一个局限于德国足球的问题,而出现在了很多传统足球强国。
比如荷兰到现在还要依赖范佩西,比如意大利终于去年冒出了个贝洛蒂,比如英格兰的希望都在年轻的拉什福德,又比如西班牙归化了迭戈科斯塔,还有巴西多少年被人吐槽中锋太弱现在都在期待热苏斯。
现代足球的发展对于防守的要求越来越高,最最主流的阵型也从双前锋的442逐渐变成了单前锋的4231和433。因此,对于顶在中锋位置上的单箭头,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以前双前锋时代还有一高一快,一柱式中锋一影锋这样的配合,到了现在你必须什么都会。速度不能太慢、身体不能太差,能不停进球还要会传球,回撤做个桩之后还要冲回禁区顶个头球,这么全面的前锋不光在德国,在哪都是稀缺资源。
所以,只可惜莱万不是生在德国。
其次,很多欧洲足球强国的锋无力,也和本国联赛的顶级射手都来自海外有着那么一点关系。欧洲和南美的足球风格天然不同,欧洲球员在战术执行和纪律等方面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因此容易出现球商高的中后场球员。而南美球员爱个人表现的天性没怎么受到太多的约束,因此容易放飞自我成为神锋。
所以,不仅是五大联赛射手榜前列很多都是来自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很多法国等欧洲射手也都有出生或者成长在美洲以及非洲的经历。有的是在双国籍之间做出了选择,有的则直接就是规划。
在外籍射手霸占德甲大部分球队锋线单箭头的情况下,年轻的德国新秀想要冒头真的已经很难。还要进入国家队,并且表现不输给那些中后场顶级球星,更是难上加难。
但我仍然相信,维尔纳真的可以做到。
❺ 德甲为什么比不上西甲,意甲和英超
1 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德国素来重视传统,所以一直是强队越来越强而弱队则越来越弱,特别是拜仁慕尼黑这只大老虎在,其他球队即使有令人瞩目的球星出现,也会被他强取豪夺,故德甲的竞争性一直不强,很难有抢眼的黑马出现
2 德甲的中庸的表现难以征服中国观众。德甲的技术性不是最强,一直没有西甲或者意甲强;而德甲的对抗性也不是最强,和英超比起来又处于下风。这种中庸状态或者说平均状态难以抓住球迷的特殊心理,所以其吸引力一直不够。
3 转播不力,德甲诸强对中国的商业化动作太少,媒体也不太关注。德甲诸强中,只有拜仁为了商业目的,主动到中国来进行过商业访问,其他德甲强队,如不来梅,沙尔克04,汉堡等都没有进行过相关活动。虽说有邵加一,谢晖,杨晨等国脚的新闻来吸引观众眼球,但是他们要么不是绝对主力,上场次数不够多(邵加一),要么踢的是德乙(谢晖),要么早就回国了(杨晨)。所以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当然无法征服球迷和媒体。
4 明星不够多。除了德国本土球星外,其他顶级球星大多都被英超,意甲,西甲的豪门挖走,甚至有的时候法甲都比德甲的外来明星多,这种相对较为闭塞的情况当然无法使球迷满意。
5 近几年成绩下滑明显。德甲球队已经好久没拿欧冠,甚至是进入欧冠的半决赛或者决赛了,这种曝光率显然无法使观众关注他们的行动。
6 小道新闻太少——不算理由的理由。比如今年转会市场,除了巴拉克去了蓝军,还有什么吸引球迷的德甲消息吗?而且这条消息只会让大家更为关注蓝军而已。
不过说句不爱国的话,看中超还不如看德甲,中超除了时间适合我们球迷外,其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感觉有点可悲,越来越差了。
❻ 为什么德国没有13年前那么豪华 强大的阵容了
96年到98年的时候,德甲在5大联赛中排名第2,仅次于意甲.沙尔克04能在那年联赛排名第13的情况下战胜国际米兰拿到联盟杯冠军,这个冠军虽然有偶然因素但足以说明那时候德甲球队的水平之高而且很接近.一个降级边缘的球队第2年就可以杀到争冠的行列(勒沃库森),一个升班马也可以拿到冠军(...)那时的激烈程度可见一癍
可是后来,俱乐部整体上的资金投入过于节俭,吸引不到世界级别的球星(虽然以前也是这样,但随着英超和西甲开始烧钱之后差距就明显了)联赛的竞争力明显下降.这对一个在欧洲经济实力数一数二的德国来说,确实有些让人不明就理...
说到竞争力,不得不提到拜仁曾经的欺行霸市的行为.曾经的拜仁是一个有着王者风范的无敌之师.他们鼎盛时期可以藐视欧洲一切对手. 可是后来,他们却把越来越没志气,为了在国内称霸,以900万马克的超低价买来了冠军竞争对手的核心巴拉克.这在英超或者西甲是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只要是拜仁看中的德甲球员,他们就可以得到.比如同样来自勒沃的泽,罗伯托(等于把竞争对手的中轴线给拆了).柏林的戴斯勒等
从此,拜仁在国内称霸变的容易,联赛也越来缺乏竞争力.可问题是拜仁在欧洲赛场却再也没有往日的雄峰.只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训和理念上的原因。粗旷性的打法越来越不适应强强对话,这不是能马上扭转的东西,因而有了德国的十年低谷,现在都没走上稳健的轨道。
联赛水平低的国家同样也能出高水平的国家队,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足球氛围和青训的培养理念和水平,巴西那种抱着足球出生的国家是其它足球强国很难比拟的,即使他的经济条件无法和欧洲国家相比。法甲、荷甲水平一般,但是他们青训的水平和培养理念都很好,所以他们的球员可以遍及任何联赛而不受拘束,组合起来就可以构建高水平的国家队。德国足球从盲目自大到水平下滑最终跌落低谷的过程实际原因是很多的,说句不好听的也许和德国人过于严谨和苛求的逻辑思维有关,10年的低潮期是悲痛的,但其实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谁叫德国足球曾经那么得伟大呢?(呵呵),这个阶段也是一个传统的转化过程,虽然目前还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❼ 德国足球队为何日渐衰弱呢
德国队正值巅峰期哪里日渐衰弱?
德国队在2000年欧洲杯是其低谷。之后励精图治,大力发展青训,终于在2014年登顶。
2014年夺冠的德国队中:年纪较大的也就波多尔斯基、拉姆、托尼克洛斯,其它都比较年轻。
像:诺伊尔、博阿滕、穆勒、许尔勒、胡梅尔斯、厄齐尔、罗伊斯、克洛斯、赫韦德斯都在25岁上下,至少参加下届世界杯没有问题,而像格策、德拉克斯勒等小将至少可以参加两届世界杯。
这样老中青结合的队伍至少称霸足坛5到8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❽ 德国为什么输了
西班牙又在关键的比赛中战胜了德国。毫无疑问,西班牙的技术流已经成为了德国足球的最大克星。2008年欧洲杯决赛,德国队就显得非常被动,面对西班牙毫无办法,2年后的世界杯半决赛,德国人依然对西班牙束手无策。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德国球队总能击败皇马,但现在,他们却已经习惯成为巴萨的手下败将。从这个角度来说,西班牙队走靠拢巴萨的路线,是完全走对了。西班牙球队里,就连赫塔菲都能给拜仁慕尼黑制造难堪,而巴萨这几年对德国球队,那是一打一个准。与其说德国队输给了西班牙,不如说是输给巴萨化的西班牙。很多人都感兴趣,如果俱乐部参加世界杯会怎样,这场的西班牙队给我们提供了样本。
西班牙对阵德国,从一个程度上也是巴萨对拜仁慕尼黑的翻版。本场比赛,西班牙队内首发的巴萨球员达到7人,巴萨队内的西班牙国脚,除了巴尔德斯外,其他球员全部都上场了,普约尔和皮克坐镇后防线,哈维、布斯克茨、伊涅斯塔打中场,比利亚和佩德罗则打前锋,这也追平了世界杯历史上一队来自同一俱乐部球员首发上场的人数纪录。
巴萨引领西班牙,就意味着西班牙肯定能获胜。因为巴萨对德国球员和球队有优势,这几个赛季的冠军联赛,曾先后战胜不莱梅、斯图加特、沙尔克04、拜仁慕尼黑,而且这些比赛,巴萨除了比分占优,在控球、传球上的技术优势也非常明显。克鲁伊夫也表示,从纯足球角度来说,德国球队实力不如巴萨,只要巴萨掌握比赛节奏,并向德国球队施加强大压力,那获胜的钥匙将掌握在巴萨手中。现在,西班牙对德国也一样。
就连对德国最强球队拜仁慕尼黑,西班牙也是手到擒来,最近几年,巴萨有过多次战胜拜仁的经历。2006年8月,巴萨与拜仁慕尼黑在甘伯杯上相遇,巴萨最终凭借小罗的任意球破门,埃托奥的梅开二度以及萨维奥拉的进球以4比0大胜拜仁,参与那场比赛的很多巴萨球员还在队中。2007年夏天的贝肯鲍尔杯,巴萨又以1比0战胜拜仁慕尼黑,梅西下半场打入一记漂亮的世界波。2008-09赛季的欧冠1/4决赛,巴萨更是以4比0横扫拜仁慕尼黑。比赛中巴萨牢牢控制局面,没给拜仁慕尼黑任何机会。
西班牙球员的身高不如德国球员,但巴萨和西班牙国家对于如何对付德国人的高身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矮人游戏大森林”,这是媒体形象的说法,几年前巴萨对不莱梅的比赛,就是经典。当时不来梅球员的平均身高达到1.87米,比巴萨球员高8.7厘米,平均体重82.1公斤,比巴萨球员重8.6公斤,但巴萨依然成功利用技术克制对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德国队输给了西班牙,不如说是输给巴萨化的西班牙
❾ 德国球员为何“英年早退”
今年夏天,多名球星宣布退役,卡西利亚斯掀起煽情热潮,许尔勒和赫韦德斯则令人唏嘘不已。德国足坛向来有优秀选手“英年早退”的现象,有时问题出在外部环境,有时出在球员自身……
年仅29岁的许尔勒令人惊诧地选择挂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仅仅两周之后,同为32岁的赫韦德斯与桑德罗·瓦格纳也在身体状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英年早退”。
事实上,德国足球这股“早退潮”,并非由许尔勒所引起。近10年来,未满33周岁就宣布退役的前德国国脚,多达两位数。
“非典型退役”
说起早退德国国脚,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2007年初突然宣布挂靴的天才中场代斯勒,当时他刚刚度过自己27岁生日。众所周知,代斯勒的职业生涯饱受膝伤与抑郁症摧残,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符合逻辑。而且退役后,代斯勒彻底远离了公众视野,再未以其他任何身份重返职业足坛。
代斯勒的早退与归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绝大多数“早退”的德国国脚级球员,都会换种身份留在足球圈内,他们往往很早就做好了球员生涯之后的规划。同样在27岁挂靴的赖纳茨,便是一个典型。
34岁的扬森如今已经是汉堡主席,比他小4岁的赖纳茨,则在足球数据领域找到了新的乐趣。
2015-16赛季尾声,连续3年伤病不断的德国中场突然宣布退役。“在这段时间里,我萌生了其他想法……”早在2014年1月,赖纳茨就与同样出自勒沃库森的黑格勒创办了一家足球数据公司,并提出了一种名为“Packing”的分析方法。赖纳茨退役后,那家公司提供的数据服务,首次被转播机构应用在了同年的欧洲杯转播上。
更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马塞尔·扬森。2006年本土世界杯,扬森是德国队23人名单里年龄最小的;2015年夏天他与汉堡合同到期后突然宣布退役的时候,也只有29岁。与代斯勒或赖纳茨不同,扬森尽管职业生涯里也饱受伤病煎熬,但早退并非重伤所致。“我在度假时深思熟虑,也收到了很多很棒的邀约……但是继续踢下去不是我的选项,我无法状态十足地再去某个地方踢上两、三年了。”
扬森退役消息一出,德国足坛一片哗然,反应最激烈的当属沃勒尔。时任勒沃库森 体育 主管批评扬森“从未爱过足球”,这种做法是“给每一个残疾运动员或者那些一直希望成为职业球员的年轻人一巴掌”。扬森则反驳说,人们不应该游说球员“去做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同时强调自己热爱足球,“并将一直爱它”。
扬森并没有撒谎。退役之后,他从未离开足球,甚至很快又穿上了汉堡球衣!2017-18赛季冬歇期,扬森加入汉堡三队,参加第5级别业余联赛。扬森表示:“18岁的时候,当我的爱好变成了工作,我就失去了爱好。但我一直希望可以重新把足球当回自己的爱好。”尽管身材已经有点走样,但扬森在汉堡三队是无可争辩的“大腿”,在因新冠疫情而腰斩的2019-20赛季,前德国国脚交出了20场联赛14球5助攻的成绩单。
事实上,扬森如今的第一身份并非汉堡三队球员。2019年1月,他当选为汉堡俱乐部主席,今年3月下旬又兼任汉堡足球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简而言之,他在汉堡的身份已经相当于去年11月在拜仁退休前的乌利·赫内斯。除了业余球员和主席,扬森还有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参与了不少投资和 社会 公益活动。挂靴后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何乐而不早退?
压力与契机
新一代德国球员,普遍拥有扎实的学业基础,足球以外也有一技之长,个别头脑还特别聪明。加上国脚级球员基本都是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在各自俱乐部以及德国足协享有很高地位,使得他们不用太担心退役后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留在足球圈或彻底转型的难度较以往小得多,作出挂靴决定时,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艰难。
欣克尔(30岁就退役)、奥东科(29岁)、博罗夫斯基(32岁)、黑尔默斯(31岁)……他们都在早退后立即转型成为教练,目前担任不来梅助教的博罗夫斯基,刚从德国足协教练培训班毕业,已经具备执教德甲球队的资格。希茨尔斯佩格(31岁)、罗尔费斯(32岁)和施劳德拉夫(32岁)等人,则选择了从事俱乐部管理工作。希茨尔斯佩格(退役后立即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如今已贵为斯图加特董事会主席,罗尔费斯则是勒沃库森 体育 主管,日后将接班沃勒尔。
此外,外界普遍认为拉姆在33岁就退役,也是太早了。不过“队短”也立即完成了转型,他不仅在足球以外有自己的公司,还回到德国足协、担任了2024年德国欧洲杯组委会主席。才智过人的拉姆,未来非常有机会成为德国足协或者拜仁俱乐部的一把手。
最近两年,拉姆作为2024欧洲杯的东道主代表多次出席重要场合,言谈举止颇有高管之风。
有了以上案例,当许尔勒29岁匆匆告退,外界吃惊之余也多了几分理解——何况许尔勒不想踢下去也跟自己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关。2014世界杯冠军成员向《明镜》周刊透露,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经常感到很孤单,特别是“低谷变得更低,而高光时刻越来越少的时候”。然而,职业球员这一行,不允许他暴露自己的弱点。“你要一直扮演某种角色,否则你就会丢掉工作,而且再也找不到新工作。”许尔勒说,在职业足球领域,只有场上表现说了算,“脆弱和软弱任何时候都不该有。”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球员身为公众人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而像许尔勒这样拥有世界杯冠军奖牌,完成过多次高价转会且收入丰厚的球星,多年来承受的舆论压力更以倍数计。许尔勒成名很早,本身性格又较为敏感,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应完全可以理解。德国媒体也说,对于许尔勒退役,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为什么”,而应是“为什么不?”
其实,许尔勒早已做好了退役后的转型计划。“我期待接受新挑战,而且已经等不及揭开新篇章了。”
为家而退
与许尔勒一样,赫韦德斯和瓦格纳,也在退役前制定了明确的计划。赫韦德斯打算修读欧足联 体育 管理硕士学位,未来发展方向是俱乐部经理、 体育 主管或主席;瓦格纳将从9月开始修读德国足协的教练培训特别课程,“计划是明年夏天开始进入教练领域。”
赫韦德斯与瓦格纳,都是2009欧青赛(U21)冠军队成员,即人们口中的“09一代”。不过两人的职业生涯南辕北辙。赫韦德斯顺利从沙尔克04青训精英一路成长为队长,23岁入选国家队,并以主力身份赢得2014世界杯冠军。2017年夏天出人意料地被沙尔克放逐后,赫韦德斯租借效力尤文图斯一年,然后转会莫斯科火车头。
2013-14赛季欧冠小组赛,代表切尔西的许尔勒(右)和代表沙尔克的赫韦德斯针锋相对。2019-20,两个德国人又在俄超赛场展开争夺,赛季结束后一起退役。
瓦格纳出自拜仁,却未能在巨星云集的母队站稳脚跟,职业生涯辗转于多家德甲、德乙俱乐部。2015年加入德甲升班马达姆施塔特后,他终于在顶级舞台证明了自己。29岁那年,瓦格纳以霍芬海姆前锋身份首次入选国家队,并以替补身份赢得2017联合会杯冠军,后来又以莱万多夫斯基备胎身份回归拜仁。2018年世界杯前落选集训名单后,他宣布退出国家队,半年后因金元攻势登陆中超。
在俄超征战两年后,赫韦德斯以家庭为由与火车头解约,瓦格纳代表天津泰达踢了一个赛季后同样决定“为家人退役”。赫韦德斯在德国足坛是出了名的居家男人,远赴莫斯科之际,是他即将初为人父之时。尽管在竞技上颇为成功(获得俄罗斯杯与超级杯,连续两年参加欧冠),但生活上的困难重重,让他一直有回国的打算。
相比之下,瓦格纳家庭负担更重,他有4个孩子,最小的那个今年年初才出生。瓦格纳家在慕尼黑,多年来一直因事业与妻儿分隔两地。去年加盟中超后,他把妻儿接到了天津;但新冠疫情爆发后,德国前锋迟迟不愿返回中国,并在7月下旬与泰达解约。换言之,疫情成了瓦格纳早退的催化剂。“我现在想休息一年,享受家庭时光,他们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家庭加上疫情,也使赫韦德斯放弃了事业。“最近我跟妻子、孩子坐露营大巴去了一趟法国南部,那时我才意识到,亲近家人的感觉是这么美好。突然间,足球对我来说变得不再重要。”疫情期间的空场比赛,让赫韦德斯失去了最后的动力,“在全场爆满的球场里奔跑,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比赛没有球迷,对我来说是最明确的暗示。”
赫韦德斯和瓦格纳都说,自己收到了不少国内外俱乐部的邀请,完全可以继续踢下去。不过两人去意已决,我们只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见证沙尔克出现一位“赫韦德斯主管”,或者拜仁任命一位“瓦格纳教练”。
跟随德国国家队参加了2006世界杯和2008欧洲杯的边锋奥东科,早早结束了职业生涯,而他的好朋友波多尔斯基,如今仍在土耳其征战。
未至“而立”之别
奥东科
出生日期:1984年2月21日
场上位置:边锋
2002年在多特蒙德出道
2013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16场1球
马塞尔·扬森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4日
场上位置:左后卫
2005年在门兴出道
2015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45场3球
赖纳茨
出生日期:1989年1月1日
场上位置:后腰
2008年在勒沃库森出道
2016年5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3场
沃尔沙伊德
出生日期:1989年3月6日
场上位置:中卫
2011年在纽伦堡出道
2018年1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2场
许尔勒
出生日期:1990年11月6日
场上位置:前锋
2009年在美因茨出道
2020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57场22球
注:本表为最近十年不到30岁就宣布退役的德国国脚级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