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弗朗兹·马尔克的介绍
德国表现派画家。“蓝骑士”派创始人和新美术家协会成员。以动物研究画着称。1910年和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一起编辑《蓝骑士》刊物,次年创建“蓝骑士”社。主要作品有《蓝马》(1911)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马尔克认为,艺术上无所谓“题材”,也无所谓“色彩”,只有表达情绪。因此,他的画作越来越富有表现力,色彩也更加强烈。
B. 世界上唯一蓝色的马是什么
世界上唯一蓝色的马是弗朗兹·马尔克所画的《蓝马》。
《蓝马》(德文:Die großen blauen Pferde, 英文:The Large Blue Horses )是德国画家弗兰茨·马尔克所作。在这件作品中,弗兰茨·马尔克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
《蓝马》赏析
弗兰茨·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C. 弗朗兹·马尔克蓝马的简介
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是画家威廉·马尔克和苏菲(生于Maurice)的儿子。他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度过短暂的大学时期之后(1900年到1903年),于1904年在慕尼黑Kaulbach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个画室。
弗兰茨·马尔克于1910年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作为慕尼黑新艺术家同盟的成员,他结识了瓦西里·康定斯基,雅夫伦斯基,奥古斯特·马克和加布里勒·曼特。在第三次新艺术家联盟的展览中评委否定了康定斯基的几乎完全抽象的《构图,5号》,他,康定斯基和曼特因此退出了艺术家联盟,并于1911年12月18日在慕尼黑Thannhauser美术馆举办了新成立的艺术家团体“蓝骑士”的首次画展。同样是在1911年他在伦敦和画家玛丽亚·弗朗克结婚。1912年马尔克和康定斯基一起发行了《蓝骑士年鉴》。同年蓝骑士在柏林《暴风雨》杂志社画廊举行画展庆祝其巨大成功。这个艺术团体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内在的和一个外在的现实经历,应当通过艺术来巩固它。这个团体从1911到1914年的作品是整个20世纪的现代艺术的探索者。
1914年他在湖滨考哈尔购买了一栋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马尔克起初对战争充满热情,作为后备军人上了前线。被晋升为中尉的弗兰茨·马尔克于1916年3月4日在一次榴弹炮轰击中在凡尔登捐躯。直到1917年他的遗体才被运回湖滨考哈尔并在那里被安葬。
马尔克认为艺术不应该停留在对事物外貌的摹写上,而应该深入内部,努力揭示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内部的客观精神实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艺术应当表现“人们眼睛所见到的背后的东西,是抽象的精神。”马尔克引人注目的重要作品是以动物为题材的。他认为:“那属于动物生命的纯洁的感觉激起了存在于我的那些善良的东西。”马、鹿、虎、狍子……这些动物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们的存在可以使得世界更为平和融洽。1911年,马尔克的重要作品《蓝马》问世。在这件作品中,他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我们看到,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详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某种引人入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沉静而又生气勃勃。在这里,“形”固然还客观存在着,但又在大胆恣意的颜色和平面性的涂绘中被弱化了,熟悉的形象悄悄隐去身形,湮没在色彩组构的无拘无束的空间里。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曾有人这样说,马尔克“带着牛羊和几本好书生活在高山牧场上。”他籍各种动物,尤其是马和鹿创造出许多生动明快、不受约束的动人画面。在《蓝马》中,动物被自然同化,与自然相融,成为相依相伴的整体。而《马厩》(1913—14)中,动物则被肢解成五光十色的块面,发射出眩目的灿烂光辉。这种半透明的结晶体显示出马尔克对抽象的探索。他的晚期作品,如《战争的形式》(1914),则完全展示了形与形、色与色之间的相互抗衡,及由这种抗衡而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张力。这时他几乎已走向了完全的抽象表现主义。马尔克的艺术观,一如他在青骑士年鉴第二版前言中所宣称的:“我们深切爱好这样的艺术表现:这样的艺术表现自生自长,不依赖于习俗的扶持。当我们在因袭的表壳之中看到一条裂缝,我们就予以注意,因为我们希望底下的一股力量,有一天会显露出来。”(赫伯特·里德着,刘萍君等译:《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32页。)
D. 蓝马的同名油画
名称:弗朗兹·马尔克《蓝马》类别:油画、 名画
年代:1911年
作者:马尔克
规格:103.5x180厘米
属地:沃克尔艺术中心藏
E. 马尔克的画风特点有哪些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弗朗兹·马尔克(1880~1916)是青骑士社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墨尼黑的画家之子,1900年进入墨尼黑美术学院求学,开始了其艺术生涯。和许多表现主义艺术家一样,其艺术受到印象派和凡高的影响,不过更重要的影响来自麦克、康定斯基和德劳内。1909年,马尔克与麦克相识并结为好友,麦克画面上生动绚丽的色彩使马尔克深受启发。1910~1911年,马尔克与康定斯基共同编辑《青骑士年鉴》,筹划并参加青骑士艺术展,成为青骑士社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画风逐渐由早期的落寂忧郁而变得生气勃勃、富有表现力。象康定斯基那样,他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并借动物这一题材表达他对事物精神实质的理解。此后,在德劳内奥费主义及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其艺术的抽象倾向日益明显起来,色彩斑斓的形状和色块在画面上相互挤压碰撞,传达出某种原始和神秘的意味。遗憾的是,他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探索尚未充分展开,便于1916年3月4日在凡尔登战役中阵亡。
马尔克认为艺术不应该停留在对事物外貌的摹写上,而应该深入内部,努力揭示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内部的客观精神实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艺术应当表现“人们眼睛所见到的背后的东西,是抽象的精神。”马尔克引人注目的重要作品是以动物为题材的。他认为:“那属于动物生命的纯洁的感觉激起了存在于我的那些善良的东西。”马、鹿、虎、狍子……这些动物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们的存在可以使得世界更为平和融洽。1911年,马尔克的重要作品《蓝马》问世。在这件作品中,他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我们看到,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祥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某种引人人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沉静而又生气勃勃。在这里,“形”固然还客观存在着,但又在大胆恣意的颜色和平面性的涂绘中被弱化了,熟悉的形象悄悄隐去身形,湮没在色彩组构的无拘无束的空间里。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曾有人这样说,马尔克“带着牛羊和几本好书生活在高山牧场上。”他籍各种动物,尤其是马和鹿创造出许多生动明快、不受约束的动人画面。在《蓝马》中,动物被自然同化,与自然相融,成为相依相伴的整体。而《马厩》(1913~1914)中,动物则被肢解成五光十色的块面,发射出眩目的灿烂光辉。这种半透明的结晶体显示出马尔克对抽象的探索。他的晚期作品,如《战争的形式》(1914),则完全展示了形与形、色与色之间的相互抗衡,及由这种抗衡而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张力。这时他几乎已走向了完全的抽象表现主义。马尔克的艺术观,一如他在青骑士年鉴第二版前言中所宣称的:“我们深切爱好这样的艺术表现:这样的艺术表现自生自长,不依赖于习俗的扶持。当我们在因袭的表壳之中看到一条裂缝,我们就予以注意,因为我们希望底下的一股力量,有一天会显露出来。”
虽然奥古斯特·麦克(1887~1914)与康定斯基、马尔克交往密切,人们也习惯于将他看作青骑士社的组织者之一,但事实上,麦克的艺术与他们的艺术绝不是一回事。麦克并不追求“精神世界”的表现,也未在抽象化道路上走远。他的艺术总体上看来是自然而具象的。在麦克画中,赏物的少妇、散步的绅士、天真可爱的儿童、各种各样的动物,都保持了具象沉静的、一眼可辨的形。这些形与明亮丰富的颜色在画上共同组构出和谐、欢乐的韵律。麦克在色彩上的造诣曾对马尔克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他重视画面色彩的力量,所使用的颜色色域宽广,既纯又亮,闪耀着诱人的光彩。这可能与其早期师从于德国印象主义画家柯林思时所打下的基础有关。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立体派启发他的形变得简洁概括,野兽派帮助他更好地表现生活,再加上印象派的色彩基础,足以使他有能力把画面布置得亮丽、高雅且富有音乐性。
三联画《动物园》是麦克作于1912年的一件代表作品。画面前景描绘了一些动物及专注地观看动物的妇女和儿童,背景则安排了几位绅士正在园里漫步或参观。人、动物、树木、房屋经过了某些抽象化处理,但总体上仍保持了自然主义的风格。颜色以明亮的白、黄为主,间以深色和纯度很高的红、蓝色,看上去丰富绚丽,如同水彩画一般呈现出半透明的光泽。温暖明朗的色调传达了悠闲、欢乐的情绪,人、动物、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宛如一个世外桃源。遗憾的是,麦克的艺术才华尚未充分发挥,便于1914年在一战中阵亡,年仅27岁。
F. 蓝马的介绍
《蓝马》是1911年由弗朗兹·马尔克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沃克尔艺术中心。
G. 弗朗兹·马尔克蓝马的介绍
《蓝马》,马尔克作,1911年,布上油画,103.5x180厘米,沃克尔艺术中心藏。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弗朗兹·马尔克(FranzMare,1880—1916)是青骑士社的创始人之一。
H. 弗朗兹·马尔克的艺术观点
马尔克认为艺术不应该停留在对事物外貌的摹写上,而应该深入内部,努力揭示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内部的客观精神实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艺术应当表现“人们眼睛所见到的背后的东西,是抽象的精神。”马尔克引人注目的重要作品是以动物为题材的。他认为:“那属于动物生命的纯洁的感觉激起了存在于我的那些善良的东西。”马、鹿、虎、狍子……这些动物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们的存在可以使得世界更为平和融洽。
蓝马
1911年,马尔克的重要作品《蓝马》问世。在这件作品中,他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我们看到,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详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某种引人入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沉静而又生气勃勃。在这里,“形”固然还客观存在着,但又在大胆恣意的颜色和平面性的涂绘中被弱化了,熟悉的形象悄悄隐去身形,湮没在色彩组构的无拘无束的空间里。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牧人
约1911年
100×135厘米 (油画)
(德)巴威略国立画廊藏
画面上牧人在沉睡,牛马也在静立休息,一切都是死一般沉静,宛如正在举行宗教祭典。造型采用立体几何结构,色彩庄严肃穆,白色人体与晦暗的动物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增添了宗教气氛。
I. 西方现代美术的立体主义
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评论家沃克塞尔在他为布拉克画展撰写的评论中使用了“立方体”,“立方体的古怪”一词,从此立体主义正式登上画坛。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
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布拉克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我的立体主义,乃是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绘画符合我的天赋。”他们两种气质的结合,又通过格里斯和莱热各自的努力将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有活力的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们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因此从1912年到1914年他们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其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立体主义画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毕加索说:“我要按照我的想象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布拉克也说:“画家并不想构成一件奇闻轶事,而是要造成一种绘画的事实。”
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亚威侬少女》
20世纪初法国画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905年秋季沙龙展出野兽派的作品,同时期在塞尚美术馆和1906年举办纪念这位大师去世的展览,这些与传统决裂的作品展对毕加索和一大批富有探索精神的青年画家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
1907年的春天,毕加索将所受的各种影响汇成一体创作了划时代的《亚威侬少女》。创作这幅画的动因是画家在偶然机会参观了巴黎人类博物馆时,被非洲土着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从中获得了灵感,开始了他的“黑人艺术时期”的创作,但塞尚后期作的那些《沐浴》女裸像也给他以具体的灵感。
在这幅画中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指手划脚的人物没有了体积感。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正是毕加索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刻的结果。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这幅画有点折衷和自相矛盾,画家企图把几何形体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但整个构思、画面形象和空间处理都宣布了现代绘画的一个新方向——立体派的艺术已经诞生。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毕加索对塞尚的研究发现:“塞尚并没有真正地去画苹果,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重量。”在结识布拉克之后开始了分析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与创作。这幅工厂风景正是分析立体主义的成果。
这幅画中把空间物象分解成许多几何形体并进行了必要的重新组合,排除了传统的透视观念和画法,却得到了新的统一的“三度空间”:即通过视觉幻象冲击观者的视力而引起一种情感反应、想象、回忆和感受。画家以其简化单纯的手法综合概括地描绘物象。“分析立体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依据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形体,故能创作出仍然符合客观真实但又不同于客观真实的艺术形象。
《三乐师》
20年代初毕加索在重新运用一种古典主义的、不朽的、色彩有力地变化风格创作的同时,又探索一种以鲜明的色彩、平涂的手法、几何抽象的形象组合进行立体主义风格的创作。画中三个乐师以几何抽象色块造型、平面化构图、平涂手法制作。作品的主题是欢乐的,同时又有一种肃然庄严的气氛。
《格尔尼卡》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为试验炸弹的威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库的一座小镇格尔尼卡,使二千名无辜人民丧命。这一事件震撼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他创作了这幅巨画,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马象征悲惨的人民大众;马头上方是一盏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画中还有惊恐的妇女,高举呼救的双手。画里没有画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布拉克 (1882-1963年)
乔治·布拉克出生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父亲是位业余画家。18岁的布拉克来到巴黎住在蒙马特的一所陋室里画画,两年后进入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博纳画室学习,深受普桑、柯罗和印象派艺术的影响。1906年开始转向野兽派的新绘画。1907年认识了毕加索,从此他们共同探索新绘画,他是与毕加索同等地位的立体派创始人,也是本世纪唯一经历野兽主义和创立立体派的画家。
1907年巴黎展出塞尚的艺术作品,这给布拉克很大的刺激。塞尚的“以圆椎体、圆柱体、球体来处理自然物体”的观念,深深烙印于他的心中,从此他放弃了野兽派的色彩,而以土黄、浅绿、灰等色彩描绘几何造型的画面,当他的作品在沙龙展出时,当时的评委马蒂斯说“这是立方体的堆积”。评论家沃克赛尔写道:“他轻视形态,将风景人物、房屋,一切都变成了几何形与立方体。”从此,立体主义就成了画派的名称。
布拉克与毕加索志同道合地共同探索创造新的绘画形式,拼贴和集成法在两人的作品中相继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布拉克应征入伍,战后继续作画。后来逐渐脱离了早期立体主义的刻板式,几何语言经修改变更为比较自由和轻描淡写的形式,色彩朴素而又协调,画面上适度折衷自然主义的情趣,平静和谐而优美,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埃斯塔克的住宅》
1908年布拉克与杜菲一起到塞尚的故乡埃斯塔克画风景。他一扫过去奔放的色彩代之以灰褐和灰绿色调与抽象的几何形体描绘自然景色,开始了他立体派的绘画探索。
《二重奏》
布拉克的艺术探索在1930年前后又发生了变化,笔下的线条不再是僵直的,曲线更加感人,形象尽量减少立体感。他在1935年说过:“我发现自己在世界本身的几面镜子中记录下了世界的影子。”对于世界,他则努力在其生活深处,从整体上去给予理解,而以剖面和它们在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现对象,增加感觉的角度,使形状的轮廓变得流动弯曲,有摇晃之动感。色彩变得普通,单纯中有细微的变化,白色能发出声音,褐色有了生气,黑色发出闪亮,紫色变得透明,他的线条优雅洒脱,这些艺术特征从这幅《二重奏》中可以领略。
格里斯 (1887-1927年)
胡安·格里斯出生于西班牙的马德里,逝于法国塞纳河边的布洛涅。
格里斯早先在西班牙入马德里美术与工艺学校。17岁时来到巴黎,他申请入法国国籍,但至死未能如愿。在巴黎为他的同胞毕加索的成就所吸引,他们往来密切,他们共同从事立体派创作。格里斯早期属于分析立体派,首先是分析对象,然后,不是在变化着的对象表面,而是在他们连续不断的体态里,去努力捕捉对象,从而在画面上造成一种复杂奇特,但又极具表现力的重叠。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毕加索像》。
格里斯后来走向综合立体派创作,他认为在画的形状结构和色彩之间已经有着某种分离,而色彩有时又很难用一笔表示出来。因此,在粘贴画中,细部都可以互换,同时也不损害牢固建立起来的形状结构。1920年他声称:“我通过组织我的画面来开始工作,然后,我再给每个物体定性。”实际上他是以想象作为开始,试着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制造出一些特殊的个体。塞尚是把一个瓶子变成一个圆柱体,而他则是把一个圆柱体变成一个瓶子或变成某个瓶子。人们推论说他只有抽象理论的头脑,专横地推翻了艺术创作的一切正常主题并摒弃了一切人性。其实格里斯的艺术真正伟大之处在于接近音乐,他创造了一种纯正、高雅、严肃,具有静态美的整体效果,抛弃了一切细枝末节。 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
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克、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
黑克尔 (1883-1970年)
埃里希·黑克尔出生在德国的萨克森郡的杜勃恩。21岁入德累斯顿技术学院学习建筑并参与创立《桥社》。早期作品色彩强烈。25岁赴意大利旅行后改变了画面的色调,渐渐趋于和谐。
在黑克尔的艺术创作中,他善于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描绘人物的思索、焦虑和病态的精神面貌,他似乎在压抑自己的内心的激情而使得画面趋于和谐与稳定。
诺尔德 (1867-1956年)
埃米尔·诺尔德出身在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的农民家庭。17岁入费伦斯堡绍尔曼的雕刻学校学习木雕,后进卡尔斯鲁厄工艺美术学院学习。32岁到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深造。
1906年诺尔德参加桥社,他是这个团体中最有才华的画家。他能把自然、原始的和心灵上的细致的因素和力量,通过简明的形式和充满热情的色彩和谐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色彩。他是一位用色彩表现人的情感,用色彩的音符奏出响亮悦耳的乐曲的画家,他的绘画中明亮的色彩处理是得益于印象派的启发。正如他自己所说:“色彩是我的音符,用来勾画相和谐又相抵触的音响及和弦。”他在作品中追求一种冷酷而燃烧的情感表现,放射出他那主观的情感,画中跳动、强烈的色彩将人们引入一个激荡和不安的世界,一种原始的放纵。
诺尔德个性特征是农民、隐士和预言家三者兼而有之。希特勒当权时,他的艺术被宣布为“颓废”而被禁止。
马尔克 《大青马》
“青骑士”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团体的名称。在20世纪头二十年它酝酿、产生、活跃于慕尼黑地区。“青骑士”的德文原文叫der Blaue Reiter,按理讲应译为“蓝骑士”,我国美术界则称为“青骑士”,本来在中文里叫“蓝骑士”也是可以的,但既为“蓝骑士”总离不开马的,该团体又确有不少画马的作品,如果将德文中用同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限定的马称为“蓝马”,在中文里总显得别扭,我们习惯叫“大青马”,没有听说叫“大蓝马”的。马是青马,人就成了“青骑士”。
马尔克 《大黄马》
马尔克在精神上最接近德国浪漫与抒情的传统,早年作品中用色带有象征的意味,造型为曲线的、富于体积感的、有力的结构,后来作品趋于抽象。
克利 (1879-1940年)
保罗·克利出身于瑞士伯尔尼郊区一位音乐教师家庭。克利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就写过小说作过诗,还是业余小提琴手。19岁时入慕尼黑库列尔的画室学习绘画,21岁考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在丘特维克的画室与康定斯基同学。
20世纪初年克利广游意大利考察文艺复兴艺术,因此他对古典艺术了解甚深。1905年来到巴黎对印象派推崇备至,次年迁居慕尼黑于1912年参加“青骑士”团体。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直到大战结束开始作画。尔后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希特勒执政后被驱逐出境又回到故乡,逝于洛迦诺。
克利的艺术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他那变化多端的艺术语言令人眼花缭乱,捉摸不定。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总是在现实与幻想、听觉与视觉、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往来,因此人们视他为超现实主义画家。在他的笔下,形体、线条和色块的组合,时而从某种观念的符号,时而从童稚的天真想象,时而从客观形态本身的节奏,时而从化着乐曲的声音世界里跳跃出来,克利总是敏锐地把握着奇妙的图画。不管怎么看克利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或具象形象或抽象符号,都是来自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从客观形态的认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自身各种素质起了作用,他企图运用创造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康定斯基 (1866-1944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逝于塞纳河畔纳伊。20岁时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从事民俗史学研究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30岁时作为法学博士和大学教师决心投身于绘画而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进修绘画,34岁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康定斯基,广游了艺术之邦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比利时。一度对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爱好与研究,这时的作品,显示出色彩强烈、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很少有古典主义传统。既有写实的,如《蓝骑士》,也有点彩法的如《马上的情侣》,并未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在1910年以后画风突变,转向抽象表现主义。
19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幅倒置的写生画中发现抽象的意义,这使他认识到:外界自然的具体事物常常会干扰人们去欣赏艺术本身的美,因而他逐渐转向抽象画面的探索。第一次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莫斯科绘画博物馆馆长,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创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由于苏维埃提倡现实主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无法存在,因此重返德国,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从此他以几何抽象的形式彻底取代了他前期的风格。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学院遭到纳粹的封闭,康定斯基的作品被宣布为颓废艺术,画家被迫迁居巴黎直到去世。
如何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象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在康定斯基的心目中,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从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
蒙德里安 (1872-1944年)
皮特·蒙德里安出身在荷兰的阿麦斯福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试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原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化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荷兰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为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
《构图》
蒙德里安认为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要素,唯有几何形体才是最合适表现“纯粹实在”,他希望用这些基本要素,最纯粹的色彩,创造出表里平衡、物质与精神平衡。
创造这种平衡艺术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一次大战,社会普遍处于不安状态,他创造这类宁静平衡的艺术,企图安慰人们不安的心灵。
J. Chpter 23.弗朗兹·马尔克——《林中之鹿 II》【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日本】高畑勋 着
插图比较小,乍看之下,或许会觉得是幅纯粹的抽象画。不过,你立刻就会注意到,画面右下方有一匹沐浴着阳光的可爱小鹿。在它上方,是一只正扭头张望的蓝紫色大鹿的脸,而这两只鹿的视线,都投向左下方另一只也扭着身子的红鹿。蓝色的大鹿,脊背与蜷卧的前腿构成了一个三角,仿佛守护着赤鹿与子鹿,形成了一幅三角形构图。三只鹿都蜷卧着,眼神安详地互相对望。温柔注视着小鹿的那只红鹿是母亲,蓝色那只是父亲,它们肯定是一家。
阳光自左上方斜斜灌注在这一家人身上。中央处,有一束从正上方直贯而下的明亮光线。包括这些光线在内,缤纷斑斓的色彩、线条、形态的拼接组合、簇簇团团的叶子与树木、地面、岩石,都是通过暗示来表现的,与三只鹿浑然融为一体,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阳光普照、树影斑驳的密林。与形成三角形构图的斜线和水平线对照,画面随处可见作为树木属性的垂直线条,使整体图显得平衡稳定,让人感觉这里像是一个隐匿于世外、阳光丰沛的惬意所在。
1914年,正值艺术革新最火热的时期,诞生于漩涡中的这幅作品,放在如今,说它是“森林里,麋鹿一家在透过树荫筛落的阳光下安详休憩的一幅祥和之作”,或许无可非议。但对我来说,之所以觉得它是一件无可替代的珍品,是因为它跟一般类型下这种题材的绘画,如19世纪库尔贝那些描绘森林泉边嬉戏的鹿群的作品大为不同,有一种非它莫属的独特魅力。然而,这幅画也并非那种用来表达艺术思考与见解的作品。而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假使对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的大语境不够了解,就无法体会到它的趣味。弗朗兹·马尔克①的这幅《林中之鹿 II》,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魅力。
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色彩。马尔克画了一只蓝紫色的雄鹿。在这之前,他已经画过几幅蓝色的马或者鹿。为什么雄鹿是蓝色的?1910年,在给画家朋友奥古斯特·马克②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蓝色代表了一种男性特质,是严肃的、精神性的;黄色代表女性特质,是温柔、愉悦且具有情欲意味的;红色则是物质的,残酷苛刻又沉重,是应该时常被另外两种色彩战胜和征服的颜色。”
画家这种稍显主观的色彩观,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他以后的创作中,不过,至少蓝色的雄鹿体现了这一信条。
接下来谈空间。正如我们所见,这是一幅具有强烈抽象性的致密的构成画。既不是先描绘森林,再描绘鹿儿在林中息憩的风景画,也不是为了描绘鹿儿的息憩,作为背景又描绘了森林。不存在这种客观性的视点。三只鹿造就的三角形构图支配着画面。被认为处于画面远景的雄鹿,反显得高大,三者之间并不构成一种透视性的空间关系。倒不如说,画作是以中世纪宗教画那种象征性的关系法则来处理雄鹿、母鹿和子鹿的。而且,周围似乎是“空间”的部分,与三只鹿的关系也不确定。当然,这是因为画家并没有设定所谓“空间”的打算。尽管如此,望着这幅画,你会发现不知不觉感到了空间的存在,体会到一种置身于森林的况味。明明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么大的几头鹿,却偏有种“幸福的鹿儿们在一座象征意义上的森林里若隐若现”的感受,这究竟是为什么?
线条与色块经过细密的分割,画面并不是单纯的图案式的平面,它由几个层次构成。四周用来暗示森林与植物(光亮)的区域,与鹿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几何形块上,都相互渗透。目光从三只鹿挪向左上方光线的来源处,会留意到一个黄绿色的圆形发光体。这东西是什么?是花?是豆芽菜?还是街灯?凝目细看,光亮背后有一瞬间忽然变形为盾状,呈现出教堂高高的圆形拱顶的模样,能感到左侧斜斜的方形高窗透射出来的光线。然而接下来的瞬间,又回到了叶簇在风中簌簌摇动的印象。不要漫不经心地去看这幅画,而应努力去把握那些难以捕捉的形态,这样一来就会在某个瞬间,感到眼前的那个部分,化成了想象中的某种空间或物体。
另一方面,如果将目光投向那两只彼此注视的母鹿与子鹿,会发现它们伏卧的地方,亦即空间,十分自然地得到了确保。母鹿脖颈处自左下向右上斜着横切过去的一道色带,起到了形成透视感的作用。因为它给红绿两色的地面赋予了水平感,也与雄鹿头顶处垂落的相同的蓝色及周围的绿色化为一体,融进了背景当中。
在这期间,你几乎不会去注意雄鹿的存在。然而相反,当你凝视雄鹿的时候,却无法忽略前景的母鹿与子鹿。这一点,是很恰当的。
这幅画的中心,归根到底是守护着母鹿与子鹿的、被描绘为蓝色的“父性”。虽一派温和平静、合家团聚的气氛,但雄鹿同时也威严屹立。这种感觉,仅将麋鹿一家放在自然且现实的森林空间中,是绝对无法表现出来的。
相较母鹿和子鹿那种接近于真实的色彩,雄鹿被处理成容易没在背景里的蓝色,下半身的轮廓模糊不定,但高大魁梧、君临一切。因此,如果某些人不了解马尔克的色彩轮,把雄鹿的存在看作是某种幻影,总之是“灵性事物”,也不足为奇。方才我曾引用过的那段色彩论当中,作为蓝色的属性,马尔克曾举例说“精神性”,这个词翻译成英文就是“spiritual”,即“灵性的、属灵的、心灵的”。当我们注视雄鹿时,感觉到的“空间”是它脖颈后方黑色的树干和透过树干的幽暗闪烁的红色光线。而它蓝色的脖颈,也辉映着红光。
这种暗红色,与母鹿和地面的红色不同,令我体会到一丝具有威胁意味的不祥之感,不禁想起马尔克的那句形容——“残酷苛刻又沉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知道这幅《林中之鹿 II》的油画,是马尔克一生之中最后的作品。在完成这幅画之后,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尔克与朋友奥古斯特·马克立刻一起志愿从军,作为德军士兵奔赴了战场,一年半后的1916年3月4日,战死在激烈的法国凡尔登战场。“……确实,今年我大概就能回家了吧。回到我那未被玷污的、可爱的故乡,回到你的身边,回到我的工作中。在我此刻寄身的无边无际的恐惧与破坏之中,归乡之念的甘美,散发出无论如何都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芳香。”这是画家在死去当日的早晨,给妻子玛丽亚留下的一封信。年仅三十六岁。
马尔克没有孩子,虽说玛丽亚和他都很盼望孩子。于是他们养了头鹿。马尔克热爱动物,跟康定斯基③一起尝试进行了各种各样表现形式的革新,持续地描绘动物题材。他常说:“比起人类,动物才更美丽和纯粹。”然而,与其他动物画一样,《林中之鹿 II》既是一曲对自然的颂歌,同时也是将动物作为生命力的象征,来反映人性与环境的作品。之所以他作品的抽象性愈来愈强,是因为他相信通过绘画直接去表现精神化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在这幅画中,马尔克借由森林和鹿,表达了德国20世纪初期男性心目中所勾勒的理想家庭的精神风貌。也即是说,一种“圣家族像”的塑造。
马尔克的代表作,是接受了克利的建议命名为《动物的命运》的大尺寸油画。与构图安静、洋溢幸福感的《林中之鹿 II》不同,一种强烈的、带有破坏性的活力,在画面上以红、蓝、绿三种原色肆意而狂乱地奔泻——森林被割裂;炮火的轰炸中,树木燃烧着折断,露出断面,枝干纷繁交错;马、鹿、猪、狼等动物们畏缩着、惊慌战栗着、身体反仰着;整个世界都在滴血,在挣扎和喘息——呈现出一副世界末日启示录般的崩坏现象。
马尔克莫非有一种敏锐的预知能力?1915年,在残酷的战场上,马尔克望着寄给他的《动物的命运》的明信片,这样对玛丽亚写道:“这幅画就像是个预感。对于这场恐怖战争的预感。这场将我的心魂紧紧攫住的战争。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画出了这样一幅画!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模糊的明信片中,它们看起来竟如此真实,给我一种异样犀利的感觉。”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尔克写下了归乡的痛切之情,若除去在战场上画的三十六张素描,那幅家族团聚的《林中之鹿 II》就成了他的遗作。并且让人无法不感到一种宿命式的吻合。
就算是命运的安排吧,马尔克究竟为什么会志愿入伍呢?
让马尔克志愿服兵役,并为这场战争赋予正当性的动机,不是别的,首先是一种主观唯心的、理想主义的信仰。他从战场寄给玛丽亚一些随笔,并嘱咐她帮忙安排出版。在这些文章中,与写给妻子的家书一样,表明了一种“欧洲病了,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肃清净化”的信念。对于这种国际间的流血牺牲,他道:“大概如此世界才能得以净化吧。”并严厉痛斥那种认为是经济利害引发了这场战争的观点。他将这场战争理解为一种内战,是“欧罗巴精神对其自身内部那些看不见的敌人展开的一场战争”。
另一方面,他又相信德国必然会从这场战争中脱身,想象着一种置身于德意志霸权之下的欧洲景象。“德国精神,会在这场战争之后,超越国境喷薄而出吧。如果吾辈能始终保持健康和强大,并有意愿去维持胜利的诸般战果,就必须有一种脱离了不安的、驰骋于整个未知世界的生命力……而它或许会使我们获得在整个欧洲的权力地位。”
1914年10月,就连马克的战死,尽管给他个人带来了痛失好友的苦恼,也未能改变他的态度。
这是多么悲哀、可怖、愚蠢的误解啊!这样去理解战争!当然,战争在激化,现实无比残酷。随着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跟许多其他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一样,马尔克对战争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在他死后二十一年后的1937年,其杰作《蓝马之塔》被陈列在纳粹的“颓废艺术展”上,受到了诸如“世上不可能有蓝色的马”之类的指责,最终失踪不见。曾那样向“健全的德意志精神”奉上其忠诚的马尔克,作品却遭遇如此下场,又是怎样一种历史的嘲讽和悲剧。
【马尔克的书信,根据英文版《弗朗兹·马尔克》(Susanna Partsch着,Taschen出版社)的内容进行了重译,高畑勋按】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