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德国想要赢得苏联战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这里谈一下战争发展的可能性吧。。毕竟我是一个决定论者,而不是非决定论者。其实,这种历史问题往往最为复杂。
首先,我们知道纳粹德国在1941年6月22日选择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即“苏德战争”。其结果以苏联在四年后的胜利而告终。以下是几点使战局可能变得有利于德军的措施:
改变武器生产策略。德军的武器做工精良,性能出色。但最大的缺点出在生产供应前线的问题上。德国军工的设计思路往往追求卓越的单项性能,比如机枪射速快,坦克装甲厚,火炮优良。固然,这是很好的优势,但关键在于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抵消因此带来的劣势——生产效率和前线供给问题。精良的高级武器往往伴随着不成熟的设计以及复杂的使用、维护过程以及苛刻的后勤补给要求。这一切在战争时期将难以保证,显着降低了部队的作战效率,提升了武器(尤其是重武器)的非正常战损率。(例子:各类重型坦克机动差,故障率居高不下,对作战环境要求高,适应性差)反观苏军,装备的武器并不是做工精细质量最好的,但却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便于大量生产制造,能够快速补足前线的需要,易于维修和使用。由此带来的直观优势就是苏军在进攻或防守时,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也就是说,每一门德军反坦克火炮在进行防御时,必须要在苏军推进至防线这一两千米的路程中完全消灭7~8辆苏军T-34型坦克或3~4辆KV型、IS(JS)型苏联坦克。若放过其中的任何一辆,就必须依赖步兵防御。而德军步兵又要以苏军步兵为目标,就会导致防线被攻破。同时,苏军拥有巨大的步兵人数优势(过会儿会讲德国怎么办),一旦攻入阵地,德军必然惨败于近距离的战斗中。同样,德军为什么攻不下苏联防线?天气是次要原因,而数量劣势才是主要原因。一辆德军坦克在进攻时平均要对付2~3门苏军反坦克火炮和十几名反坦克步兵(不算炮手,实际上炮手没了火炮就是反坦克步兵),所以在1943年以后发起进攻的德军坦克多半有去无回。况且,战争中期苏军同样掌握这空军数量3:1的优势。一架德军战斗机在追击一架苏军战斗机时,背后还有一架苏军战斗机,空中还有一架苏军对地攻击机。德军的损失将非常惨重且不可挽回。
要改变政治对军事的过度干预。希特勒自从兵败莫斯科城下以后就亲自指挥战斗。然而,远在后方的他对于前线的局势分析判断仅仅依靠一张插满小旗子的地图和几名高级参谋军官。他很少全权交付大局给一名德国军官,因为似乎自从遇到失败过后他就觉得那并不可靠。一面代表着一个德国集团军下辖的一个师的小旗子可能在今天代表10,000名德国士兵,在明天可能只代表8,000人,亦或失去了大部分重型武器装备。不能对战局有着直观的看法,也就只能下达一连串不切实际的命令了。反观苏军,在最危急的时刻,斯大林将部队全权托付朱可夫元帅处理。甚至本人在战事激烈的时候睡觉休息去了,可见斯大林对苏军将领的信任。再来苏军将领都是大清洗过来的,对斯大林又忠诚又畏惧,自然拼命全力以赴。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不可容忍德军将领们犯下的过错;而斯大林允许苏军将领们犯错,但是要求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得将来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朱可夫、科涅夫都曾顶撞斯大林,而斯大林的意见则是:你不服就证明给我看你是对的。而希特勒根本不会给他的将军们这个机会。与其意见相左的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都被其罢免,隆美尔更是惨遭毒手。
关于德国征兵制度:尽早大量训练更多部队,消除”超人理论“中的”少量精锐部队无敌论“。建立苏联一样的征召制度和军事训练计划。应建立庞大规模的预备役部队,并尽早进行精锐军事化训练。征召女兵进入后勤部队和医疗部队以及军工企业。二战末期,为了应对兵力不足等困难,纳粹德国紧急从占领区征召了许多补充兵和从本土征召了准军事人员。他们将组成部队接替损失惨重的精锐部队进行战斗。然而,这些部队缺乏良好的训练,甚至武器装备都无法达到标准。这注定了他们只能用“对元首的无限忠诚”和“对德意志民族的满腔热血”来抵挡排山倒海的苏军部队。然而,这还不算最糟的。德国的老少民兵组织——"人民冲锋队“和”希特勒青年团“完完全全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武装。甚至没有统一的制服、武器和足够的训练以及后勤补给,面对苏军只有当炮灰的份。反观苏军,一个多亿的苏联人凡是身体健壮的均为士兵。苏联军事院校和后方军工企业高效率的运行使得每个月有数以万计的生力军部队被组建起来,满编的军团装备了全新改良升级换代后的武器,时时刻刻填补着前线的空缺。而德军的精锐部队和武器装备一旦遭受损失,战斗力也就直线下降了。
军工部门的觉醒:100%完全动员。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德国的工业完全就没有真正100%动员起来,前纳粹德国工业部长施佩尔心知肚明。德国的生产无时无刻地保障着人民的高水平需求。直到1944年,德国的许多家庭仍然有新鲜的肉类供应。这也是纳粹当权时所承诺的,所谓“贿赂人民”一说。德国不能以行政命令的强制性措施来提高人民对战争的积极性,所以只能靠生活供应来“收买”人民对战争的支持。而苏联则完全不同。成千上万的人民在法西斯的侵略暴行中失去了亲人朋友,斯大林和苏联高官们也失去了自己的长子。对于绝大多数士兵来说,无需内务部队的监督也能拼命地战斗。全国上下都发自内心痛恨着万恶的法西斯侵略者并愿为战争胜利奉献一切。妇女和儿童纷纷进入工厂车间和农庄田地,“一切支援前线”的口号被挂了出来,任何资源都将优先供应前线,然后才是保障人民生存。在德国,未经训练的16岁德国男孩“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朝着远处的苏军胡乱开枪,浪费着宝贵的弹药;在苏联,技术炉火纯青的12岁苏联小女孩取代了资历丰富的老工人,一天生产了几千发机枪弹链供应前线。
最后,就我看来,德国至少要做到这四点,局势才可能扭转。论资源,德国控制着大半个欧洲:论技术,德国绝不弱于苏联。不过要我这个决定论者来说的话,这也不是那个纳粹德国了。因为有很多事情希特勒不会同意改变,他们还要去维护“人种理论”,所以他们不能完全投入战争。纳粹还要花心思“高效”屠杀犹太人,还要搞纳粹畸形的恐怖实验,还要开发一些不切实际的武器(“古斯塔夫”系列铁道炮、“复仇者”系列("V")飞弹火箭等等),为了一个爱因斯坦赌气放弃原子弹(说是“犹太人物理学”而将其作用贬低)。也就是说,他们自身的纳粹理论奠定了他们战争失败的根基。面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而不是如古日耳曼神话那样神奇的幻想般的发展,他们不得不修改其理论以自圆其说(如为了接纳日本人作为轴心盟友,赐予其“荣誉日耳曼人”称号;而先前纳粹曾宣称黄种人和黑种人与犹太人共为底层的“劣等人种”,后来为了排除日本人而改”黄种人“为中国人;并让盖世太保逮捕了几千名光明正大居住在德国柏林、汉堡等城市街头的华人进入集中营,战后生还者寥寥无几)。而他们无法也不能更多地在其理论上为现实需要让步了。因为他们过去向德国人民撒了太多的谎言。
⑵ 二战时期德国是通过什么条件强大起来的
一战后,战胜的英法等国为了讨论对德问题曾经在巴黎和会上激烈争吵,法国的主张是要尽可能削弱德国,而英国的想法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衡,建立一个低档苏联的屏障,不要太削弱德国,于是,有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
主要内容有: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十五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还给波兰;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德国废除皇帝制度,建立共和国
这个合约并没有消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传统,反而给了日后的法西斯分子煽动民族仇恨的口实,
1918年爆发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资产阶级利用社会民主党篡夺了政权。1919年2月6日,国民会议在小城魏玛召开,讨论制定宪法,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即魏玛共和国,艾伯特当选为总统。
8月,魏玛宪法生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议会制共和国政体和德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在镇压下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和平定了极右反动势力的暴动后,共和国暂时得到巩固。大力扶植垄断资本,借助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的流入,工业生产迅速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1929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在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竭力加强垄断资本的政治统治,削弱工人民主权利。1925年军国主义分子、前帝国元帅兴登堡当选为总统。外交上通过合法途径,签订《洛加诺公约》,加入国际联盟并任常任理事国,重新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1929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政府反危机措施不力,极力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激起人民群众强烈反对。加上对1923年超速通货膨胀的记忆和凡尔赛条约严酷的条款引发的民族主义反对声音,从内外两方面断送了魏玛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简称纳粹)利用了这一现实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并承诺让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都归罪于所谓的犹太人的阴谋,甚至宣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的通敌造成的。
希特勒很快就除掉了自己的盟友。他利用各资产阶级政党都赞同的一项“授权法”为自己确保了几乎是无限的权力并取缔了除纳粹党外的一切政党。各个工会均被捣毁,基本权利名存实亡,新闻自由被取消。执政当局对己所不悦之士进行肆无忌惮的恐怖镇压。成千上万的人不经法庭程序就被关进了匆忙建立的集中营。议会的各级机构被取缔或被剥夺了权力。1934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大权独揽,身兼总理和总统,并作为最高统帅掌握了在此之前还有些独立性的国防军。
在魏玛共和国的短暂年月里,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认识还没有在多数德国人心中扎根。首先是长期内政混乱、政敌之间的武斗直至流血巷战以及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大批失业等现象都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国家权力的信任。而希特勒却通过各种就业和扩军计划恢复了经济并迅速减少了失业。此外,世界经济危机的结束也为他提供了有利条件。
希特勒开始时几乎能势如破竹地达到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目的,也更加加强了他的地位:1935年,一直由国联管理的萨尔地区回归德国,同年,帝国恢复了国防主权;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从1919年以来就已非军事化的莱茵河地区;1938年奥地利并入帝国,西方国家纵容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地区。所有这一切使希特勒得以容易地实现其另外的目标,尽管社会各阶层中都有勇敢地抵抗独裁者的人士。
甫得政权,纳粹当局立即开始实行它的反犹太人计划。犹太人的各项人身权利和公民权利被逐渐剥夺。谁有办法,就设法逃亡国外以摆脱迫害。
对政治上的反对者进行迫害和压制言论自由同样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祖国。许多最优秀的德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和科学家逃亡国外。
由于英法困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不能自拔,害怕引起战争,同时为了使德国成为反苏联的阵地,对德国的扩张
实行绥靖政策,使希特勒的野心和胆量更大。他一开始就在准备一场他借以统治整个欧洲的战争。1939年3月他让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就已证明了这一点。1939年9月1日,他进攻波兰,从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历时5年半,使欧洲的大片土地成为废墟,夺走了5500万人的生命。
⑶ 为什么苏联是二战击败德国的决定性力量
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德国的主要进攻方向是苏联,整个欧洲大陆,要么已经被德国占领,要么臣服于德国,英国是有海峡阻拦过不去,所以德国投入了大多数陆空兵力用于进攻苏联;二是因为苏联确实有能力与德国一站,在二战前苏联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人口数量也是欧洲第一),所以苏联即使在战争之初损失了大量的兵员、战机、坦克、国土,也能在美英的援助之下,迅速恢复战斗力,并依靠本国特有的气候(超级严寒)和交通条件(苏联的道路很不好走,坑死了德国摩托化部队)组织有效反击。所以能将德国大部分有生力量歼灭在苏德战场。
这一点电影中也有体现《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个德国人非要把他手下的一个犹太工人送到集中营,辛德勒威胁说要给上头报告把这家伙送到对俄国的战场上,当时就把他吓尿了,本来傲慢的不行,赶紧去把火车拦下来,可见俄国战场对于德国人来说真是个噩梦啊!
⑷ 二战中德国怎样才能打赢苏联
当时的德国准备并不充分,怎么打都是输。如果真的要问怎么才能打赢苏联的话,我个人认为,德国要重视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德国应该夺取土耳其(至少要建立支持纳粹的政权)然后南方集团军夺取巴库油田。同时在41年时期应该选在四五月份进攻,这样有半年的时间天气不是那么恶劣的。希特勒并没有重视天气的问题!中央和北方集团军以及仆从国应该分别夺取明斯克和基辅,并且打几次大的歼灭战。然后中央集团军应该往回打和南方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会合。切断苏联的战略补给线,同时积极招募在乌克兰的仆从军。北方集团军应在莫斯科附近进行大纵深防御以抵御苏联的反击。德军应当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脉等作为战略后方。之后德军应集中力量攻下莫斯科,继而和芬兰联手攻下列宁格勒,这时日本看苏联支撑不住应该会进攻西伯利亚。这是战略层面。在战术方面德军在战争初期应该集中相当力量的机动化部队和装甲部队运用钳形攻势分割包围歼灭敌军,并积极的将战术胜利发展至战役胜利,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获取战略资源为目的,以充分发挥闪电战为手段迅速摧毁敌人抵抗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对苏战争必须在42年冬天来临前结束。也就是在一年半之内夺取苏联重要的大城市。否则拉锯战对于德国来说就是失败!
以上只是个人依据历史做的一个沙盘模拟。即使德军真如以上方案进攻苏联,也很难击败苏联。胜率渺茫到德军甚至无法承受一个战役的失利
⑸ 二战时,苏军能够打败德军,靠的是军事实力还是靠天气和地理上的优势-
总的来说一场战争的输赢包括很多原因。如题所说的,不管是天气还是地理优势还是军事实力其实都有。但是也不完全。
首先说,战争最主要因素那么就是经济实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后,美国首先取代了英国在世界的工业地位,而后崛起的是德国。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建立。在之后的列宁领导下的苏联经济上出现惊人的增长速度。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5年计划的实施,俄国改造了集体农庄和资本国有化,优先发展起来的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苏维埃俄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除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以西的传统中心地带以外,在三个5年计划之内苏联政府大量向西伯利亚甚至远东拓展,工矿产业、军事工业、林木化工、冶金重工、石油电力等各类工厂在腹地修建。这为之后赢得战争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因素,以至于在西部大量中心城市遭到占领之后,苏联还能源源不断的跨过高加索山用列车向前线运送足够的武器弹药,装甲机械。在西面战场空军机场一度被殆尽的时候还能不断有新的飞机从腹地飞来,重新夺回对空中控制。所以,苏联能打赢战争经济是决定性的!
其次是人。常常说万事齐备就是要天时地利人和。苏联所占据的人的优势便是一个战争意愿的问题。首先说入侵的德国军队,不说多的,为了解决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烂摊子,希特勒元首无奈改变作战计划,入侵苏联的时间拖延到了6月底。等在绕一圈进攻苏联,德国士兵们早就厌烦这种远离故土的奔波了。再加上苏联的国土面积辽阔,从北面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一直打到彼得格勒;中路从波兰一路闪击占领明斯克直抵莫斯科;南部才解决完巴尔干的战事马上又胶着在乌克兰,好不容易才打到基辅。所有德国士兵都会觉得这样的闪击速度这样大的奔袭搁别的欧洲国家都能出来进去好几趟了,可是这阵儿了还没打到斯大林格勒。所以这样的战争无论战争准备多充足,先从军队的战斗意愿上来讲就无法和苏联相比。反之,苏联过的好好的,遭到才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纳粹同志突然袭击,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背后就是你的妻儿父母的情况下,自然战斗意愿也非常高。抱着对自由的渴望抱着对求生的渴望,这样的心态自然是德国远征的军队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最后才是你说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这些都是一些影响战争进程的客观因素,绝对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前面所说的。不过苏联辽阔的国土为苏军提供了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机会,那年10月就来的大雪也成为摧垮德军意志的武器。所以总的说,最重要的是苏联自身的经济基础和人的战争目的和战斗意愿决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⑹ 苏联那么强大,苏联为什么挡不住德国的进攻
答案是:如下
评价坦克的强度,主要依据坦克的三个指标: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二战初期苏联和德国的坦克。二战初期,苏联主要装备T-34和KV-1,德国主要装备3、4号坦克。
在保护方面,德国除了二战初期失败的nbfz重型多炮塔坦克外,没有任何重型坦克。因此,3号和4号坦克在保护方面都远远不如KV-1重型坦克。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型坦克。苏德战争初期,德军4号坦克主要为4型C/D/e型,该系列坦克前部最厚部分为50毫米,侧面为15-20毫米。3号坦克在防护方面与4号坦克相似,其前装甲厚度大于50毫米。不过,苏联的T-34坦克四面都有45毫米装甲,但使用不同的倾斜角度来分配不同的防御重量。前倾角为60度,相当于水平90毫米装甲。在保护方面,无疑是苏联坦克占主导地位。
然后我们看看火力。在二战初
第四,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没有做太多准备。虽然斯大林等苏联高级领导人通过情报分析早就知道德国有针对苏联的阴谋,但在《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对德国的备战意识暂时被打压了,也没想到德国会这么快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虽然武器装备的质量对战争的最终胜负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在于操作武器的人。
⑺ 二战中,苏联是如何战胜德国的
从人数上讲,战争的胜败不取决于简单的占有多少人口,关键在于你能实际动员多少力量。德国尽管通过党卫队的组织蛊惑了不少对纳粹崇拜的人参加,但毕竟是少数(其中大多数被当成了炮灰)作为侵略者,德国对欧洲的占领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采用集中营的强制劳动也不行,很多工人都偷工减料)苏联能坚持下来,首先在于它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它的重工业尤其是是军工二战前已经很发达;其次苏联有很广阔的战略纵深,动员能力也很强,能承受的起上百万人员的损失;另外占领区的游击队牵制了大量的德军兵力,使其无法巩固占领区。最重要的还是苏联有道义上的优势,作为解放者出现在欧洲,这是俄国之前没有过的。
⑻ 二战德国拥有整个欧洲的资源为何还打不过苏联
很多原因,一个是德国并没有发挥全部的战争能力。当时在英国和苏联的工厂中已经普遍出现女工,就算美国也把军工生产放在首位。而德国不一样,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都保持着日常品的生产,而且很少使用女工。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德国没有实行总动员,没有发动100%的力量来进行战争。二战后期盟军士兵进入德国境内就很是奇怪,他们原本以为德国乡村估计因为战争原因而遭到破坏,普通人生活大不如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大部分德国农村还保持着不错的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战方式,苏联毕竟是太大了,如果能找到1991年以前的地图就能很明白的看出来即便是整个欧洲加起来估计也不及苏联的面积(这里的欧洲不包括苏联的部分)这导致德国的闪电战打起来比较费劲。闪电战就是打算在对手没有完全展开战争能力的时候给予打击并歼灭敌人,但是苏联这么大的面积就不容易快速冲到莫斯科。而且苏联和法国不一样,法国在5月9日被德国突破防线后基本上就是全线崩溃的情况,而苏联即便是在缺少火炮以及空中力量的情况下依旧会组织反击。这也就拖慢了德国进攻的速度让后续部队有机会重新组织,并可以为重工业的转移争取时间。
而且,别看德国占领着大半个欧洲,实际上他的兵员比较单一,主要是德国、奥地利、北欧地区的国家还有就是类似于罗马尼亚等地区的附庸国。附庸国的装备和战斗力自然比不上德军,而且德国和意大利是盟友关系所以他就无可奈何地承担了一部分保证巴尔干地区安定以及北非方面对英作战的任务。这让德国的军事力量变得分散。和依靠数量取胜的苏联比就处于劣势。还有,苏联惯用人海战术,虽然他的兵普遍素质不高但是数量庞大,德国士兵虽然受过良好的训练但补充慢。如果是消耗战德国肯定占不到优势。
美国的军事援助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没有美国的援助德国也不是不能拿下苏联。当时德国拿下乌克兰后苏联军队基本上就是靠着美国的粮食才存活下去的,战后苏联领导人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德国拿下了乌克兰地区,如果没有美国的斯帕姆(一种罐头,其实就是在市场中常见的午餐肉)我们就真的没有东西来养活红军了。”美国不光提供食物,军用物资也是援助的一项。武器装备涌入苏联让在战争初期损失了大量装备的苏军能重新武装起一定数量的部队。加上苏联一直在用人海战术,可以说是训练三天就让你上战场,到时候发你只枪你往上冲就行了。
⑼ 二战苏联损失比德军大得多,靠什么弥补战争中的严重伤亡和装备呢
正如斯大林所强调的那样,他的胜利宣言是毋庸置疑的。三年前,苏军还在莫斯科城下苦苦抵抗迫近的德军;现在,他们却踏入了德国领土,强大的实力已今非昔比。战争爆发的1941年,苏联用于对德作战的兵力每月平均只有300万多一点。同一时期,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则有400万到500多万兵力(包括精锐的300多万德国野战陆军),苏军处于劣势。
进入1942年,俄国人开始大规模扩充部队,兵力急剧上升,一年之内就从400多万增加到500多万,再到600多万!此后,除了1943年第一季度外,苏军兵力始终维持在600万以上。与此同时,轴心国部署在东线的兵力非但没有显着增加,作为其核心支柱的德国野战陆军反而大幅度减少,多数时候兵力都不到300万。也就是说,从1942年夏季开始,兵力优势就转到了俄国方面。
1944年8月30日文件显示的苏军一个排的人员构成:
总计15人(仅相当于正常的一个班)。包括6个俄罗斯人;5个白俄罗斯人;2个乌兹别克人;1个楚瓦什人;1个哈萨克人。俄罗斯人仅占全排的40%。
年龄构成:4个人在24岁以下,8个超过35岁(包括42岁—51岁),2人年龄不详。也就是说,中老年士兵的比重超过一半。而在德军中,年纪这么大的士兵大都是配给后勤部队,战斗部队的绝大部分还是青壮年。
⑽ 二战苏联靠什么战胜法西斯德国===来源于网络
二战苏联有巨大的战略纵深,人口众多。丰富的资源,发达的机械工业!寒冷的冬季使得法西斯德国很难适应。钢铁的意志。也有美英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