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的民俗风情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人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出生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德国丧葬习俗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万物之中,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避免的。人与尘世告别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办丧事,这是天下皆然的风俗,为了让死者能安详地离去,各国民问都有种种习俗。
(一)临终慰藉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二)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的交际礼仪
(一)初次相识
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
(二)遵约守时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注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此穿戴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
(三)付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 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小姐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一般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这已成为一种规矩。提早把几马克的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四)如何送礼
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
在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不同于中国人。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另外,别人买到一样东西,即使喜欢,也不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
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德国旅店男女随意同居
德国人对性的态度极为开放,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避免有人要与你探讨性问题的可争议之处,如果你表现出一丝尴尬,就会被人视作心理有障碍。德国的色情业也遍布各个城市。汉堡红灯区的妓女们身着三点式扭动着腰身出现在橱窗里,其开放程度简直可以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相媲美。德国人常常嘲笑美国人在性问题上放不开,说美国人把好莱坞的三级片以及性自由的观念输出给全世界,却不能容忍自己的总统在性问题上的不检点。而在德国,这一切不过是平常之事。当你走到大街上或打开电视机,动不动就会有赤裸裸的画面映入眼帘,真令人觉得有些惊异:这还是以严谨、保守着称的德国人吗?
德国人在十三四岁就开始接受性生理教育了。校园、商店里到处都是免费的避孕物品。有调查显示,18岁的中学生中,90%以上有过性行为。在德国人的观念中,所谓“贞操观”、“处女膜情结”,乃是对女性性权利的压抑,早已被历史唾弃。
在德国人眼中,性权益也是人权之一,神圣不可侵犯。德国人因性生活不合而离婚的人很多,离婚率高达40%以上。同居和独身是大部分现代德国人的选择。同居者经济独立,彼此以感情维系。有的同居几十年,到老才结为夫妻。而结婚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也有多年的同居史。独身者在事实上也有不固定的同居对象,维持性伙伴关系。
家庭内部,夫妻之间是非常重视性生活质量的:孩子一般要早早哄睡;晚餐得精心准备;餐桌上烛光闪烁;音响里传出轻柔的乐曲;夫妻彼此用眼神、用语言、用亲密举动为共度良宵精心铺垫。如果丈夫违背妻子意愿,粗暴行事,有可能被指控犯“婚内强奸罪”。
在德国旅店,男女同宿一室非常自然,无需出示结婚证件。无论是旅行团还是大学里的实习队在外住宿都是两人一屋,自由搭伴,不分男女。即使两个熟悉的异性搭伴同住,也常常是互不侵犯,西线无战事。
德国的裸体日光浴非常有名。到了夏天,在露天游泳场、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仰卧或俯卧着的享受裸体日光浴的人们。曾经有个来自国内的女同胞斗胆走进裸体人群,想亲身体验一番日光浴的滋味。可她一进去又胆怯了,狠了几次心都不好意思解开她那身黑衣裙,万般无奈,只好着装躺下。没过两分钟,她就自知没趣地逃离了。事后她说,她成了那天沙滩上白花花的人群中惟一的一个黑色怪物。其实,在专心致志日光浴的裸体人群中,人人闭目养神,没人看你,完全是你自己心虚,放不开。
对于性开放,德国人自有他们的解释。他们说,德国人的个性是凡事务实认真,对性也一样。性既然是人的自然属性,就无需回避,这样反而见怪不怪了。德国的性犯罪率相对较低就能说明问题。德国人说:“性忌讳那已经是我们三四十年前的老黄历了,没有当年亚当、夏娃赤身裸体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哪有我们这些上帝的子民?”
㈡ 德国人文风情
德国民俗,风俗
婚礼传统————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埋头苦干,讲求踏实,重实惠而不尚浮夸的民族,这些特征从他们的婚礼习俗中也可明显地反映。
小伙求爱姑娘家 扛来一株白桦树
德国人选择配偶的方式别句具一格。在波恩地区,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便于4月30日或5月1日将一株白桦树放置在姑娘的家门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爱慕之意,便将白桦树放到家中的客厅里。小伙于得知后,立刻给姑娘送一枚宝石戒指,姑娘收下戒指,并亲吻小伙子,以表示对他的谢意,接受他的求爱。当双方情投意合、难分难舍之时,便互相赠送一枚银戒指,表示订婚。举行婚礼时,双方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感情永远象金子一样纯真。
位于柏林西南面有一个名叫希乔贝克的城镇,因全镇酷爱国际象棋比赛,素有"棋镇"之称。在这个地方,棋艺高强者,倍受人们敬重。年青小伙子们总是刻苦钻研棋艺,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棋艺能够更胜一筹,以此讨取姑娘的欢心。小伙子欲向某位姑娘求爱,便捎信给姑娘,希望能同她的父亲对弈一盘。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怀有好感,便约定一个时间,邀请小伙子到家里来。当小仪子同未来的"泰山大人"比赛时,姑娘及全家人都在一边观战。小伙子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泰山大人"认认真真地对待。经过一番较量,小伙子取胜了,"泰山大人"不但不会生气,反而表示祝贺。于是,伙子会受到姑娘全家的厚待,求爱的事情也就大功告成了。
婚介旅馆住40天 未婚男女来聚首
在福尔岛上,有一座设备豪华的旅馆,所接待的对象是未婚男女,其目的是为这些对婚事羞于启齿的人提供接触机会,在旅馆登记住宿者必须具备为人忠厚、作风正派、孤身一人的条件,居住时间不超过40天。在这期间,旅馆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机会让男女接触,彼此相识。居住者也可以通过房间里的专线电话向陌生者通话求爱,以避免出现面对面求爱遭到拒绝的情景出现。许多人在这里居住期间,能达到喜结良缘的目的。
姑娘拍征婚电影 缺点当然不暴露
电影择偶深受德国女性欢迎。一些姑娘因种种原因在解决婚姻问题方面存在困难,于是花钱拍一部征婚电影。在导演和摄影师精心安排下,姑娘的烹调、缝纫、住房以及容貌、身材等方面的优势和才能活灵活现地在银幕上表现出来。即使是一位很平常的女子,在银幕上也会变成秀丽可爱的姑娘。至于姑娘有哪些不足之处,只有婚后他的丈夫清楚。
如同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那样,德国青年男女大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在家里举办结婚宴会。男方支付教堂里的费用,参加婚礼的宾客名单多由新娘的父母拟定。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新娘的父母总是同新郎的父母共同商量,各自提出一半的宾客姓名,这样可以避兔在喜庆的时刻出现不愉快的事情。一般规模的婚礼,宾客名单通常包括两家的家庭成员,双方父母的朋友,新郎和新娘的朋友,大体上按相等的比例拟定。
在德国的一些地方,至今依然沿袭着某种古老婚礼的习俗,例如波恩地区流行的婚前摔盆砸碗的"普特阿班"仪式便是一例。
砸碗盆以图吉利,新婚夜不得安宁
庄重喜庆的气氛中,身着笔挺礼服的新郎和身披白色婚裙的新娘手挽手,在男女傧相护送下,进入婚礼现场,宾客们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一一向客人表示谢意。突然间,"叮叮咣咣"的砸盘、摔碗的声音响起,而且接连不断,持续很长时间,犹如中国春节除夕之夜的鞭炮声一样。原来,按照当地传统习俗,新婚之前要举行辞旧迎新的仪式。应邀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每人都带着几样破碗、破碟、破盘、破瓶之类的物品。仪式上,人们竞相摔盘砸瓶,此起彼伏,响声不息。客人们带来的破烂物品被摔得满地,新娘的父母笑嘻喀地将这些碎片破纸扫成一堆,装进一只破旧的铁皮箱里,在院子中央点燃,众人围着唱歌跳舞,欢呼雀跃。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喜庆的日子里是忌讳打破东西,德国人的传统观念恰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可以帮助新婚夫妇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偕老。更为有趣的是,新婚夫妇不能享受静谧的初婚之夜,而是精神高度集中,密切注视四周的动静。左邻右舍总有人隔一会摔碎一件瓷器,新婚夫妇听到后,必须立刻砸碎一件物品响应。仿佛对方砸一件物品是对他们恭喜祝贺,他们砸一件物品则是表示谢。
德国传统服饰 ————
德国人在穿着服饰上其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只有在少数几个地区,那里的居民还保留了一些本地独特的服饰风格。比如巴伐利亚地区,那里的男人多戴一种有羽毛的小毡帽,身穿皮裤,挂着背带,脚穿长袜和翻毛皮鞋,上衣外套没有翻领,而且颜色多半是黑绿色。巴伐利亚的妇女着装多以裙装为主,上衣敞领、束腰,袖子有长有短,领边、袖口还镶有花边,并以白色为主。裙子的样式类似围裙,以显示劳动妇女的气质,裙子的颜色有的鲜艳、有的素雅、还有的则深沉庄重。在裙边多用刺绣、挑花来点缀,腿部再配上以白色为主的长袜。传统的女装常常要佩有帽子,帽子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妇女干脆用鲜花编成花环带在头上,十分娇艳。巴伐利亚的这种民族服装除了在偏僻的山村常见外,其他地区的人们平时很少穿用,它们被作为宝贵的民族遗产而小心地珍藏着,只有在遇到节日、喜庆活动或表演传统节目时,才被拿出穿在身上。人们用这五彩缤纷的传统服装为欢乐的气氛涂上艳丽的色彩。
在德国北方的港口城市汉堡,人们爱戴一种小便帽,这种小便帽已成为汉堡人服饰上的一个显着特征。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就是汉堡人,他的头上常戴着汉堡小便帽,以致这种小便帽成了这位德国总理的一个显着特征。
在德国,男人们一般喜欢蓄连腮大胡子,而且样式还多种多样。人们根据自己的脸形、发式及胡须的疏密长短经常不断地修整和梳理胡须,通过不同样式的胡须来体现自己特有的风度和气质。
柏林传统节日————
一月 国际绿色周
其实是一个国际农业博览会,但是成千上万的柏林人涌入了展厅,目的是品尝一下其他国家的饮食。
自行车比赛
来自各国的自行车运动明星在起点上准备好了,参加比赛。“六日自行车比赛”在兰茨贝格林荫道边崭新西伯利亚云杉铺成的椭圆形自行车运动场上开始。运动员并非日夜兼程。不过使古老的体育传统得到了延续。
二月 国际航船展览会
柏林傍水而建,有许多水户,因而国际航船博览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国际电影节
从1951年开始,1956年起变成二年1次颁发金熊奖和银熊奖,遗憾的是多次都在冬季。电影节的影院里播放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影片,虽然来柏林的明星并不多,但是为此赶来的观众依然不少。
三月 国际旅游交易会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博览会,参展者来自各国,有些国家的名字也许还没有听过。有许多彩色的纸页可以带回家,同时许多专家在一起讨论,怎样刺激旅游城市的更大发展。
五月 文化狂欢节
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族服装。传统风格和舞蹈风格——这个节日于1996年首次举行,克罗依茨贝格因此变成了人们想象中的样子:移民和外来客人的五彩斑斓的混合。
六月 爵士乐节
国际爵士音乐节,在世界文体大厦举行。
戏剧节
评审团从所有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戏剧中选出大约10部作品后在施普雷河畔作为德语精华戏剧上演。闭幕时有引人入胜的佳作汇演。
七月 露天古典音乐会
在柏林最美的露天舞台上音乐、音乐、还是音乐:音乐会是在音乐厅前的集市,在森林里,在英式花园(蒂尔加股区)里,甚至在最美的霍普花园里举行的。
柏林巴赫纪念日
来自各国的独奏和合奏——只演奏巴赫的乐曲。
德国赛马周
在马林多夫赛马场举行的比赛,奖金高达50万马克。
乡村音乐会
露天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国的着名艺术家演奏古典音乐和爵士乐。
宫廷音乐会
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在柏林的宫廷里轮流演奏。
国际手风琴节
每两年一次,在围绕着库达姆大街的节日游行后,美丽至极的大风琴演奏,是国际手摇风琴节的高潮。
八月 国际无线电展览会
娱乐电器和通讯电器的世界最大的博览会。无线电发射员和电视发射员在“透明”的工作室里,明星比坐在第一排看还近。
国际舞蹈节
国际舞蹈先锋的顶尖舞者在喜剧歌剧院、赫贝尔剧院、哈勒什河畔剧院以及波德威尔剧院翩翩起。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大小小的民间节日有一千多个,平均每天就有三个节日。节日庆祝得范围小到村镇,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象全国性的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射手节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节、斯图加特的感恩节、巴伐利亚的民间服饰节;行会之间也有很多的节日,象五朔节、渔民节、牧羊人节、厨师节、葡萄农节等。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游行,进行大型的狂欢集会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
世界杯城市汉诺威的射手节就是在世界杯决赛期间举行的。每年七月初举办的下萨克森州汉诺威的射手节是德国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隆重的射手节,有近万名射手参加。节日期间,由近万名射手、120个乐队和无数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的市民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彩车花团锦簇,鼓乐齐鸣、旌旗翻舞,美不可言。节日会持续十天,其盛况并不亚于狂欢节。
德国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229人
语言 德语是通用语言
宗教 三分之一的人信仰新教,三分之一信仰罗马天主教,其余信仰其他或者不信教
时区 欧洲中部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早一小时。时差:比北京晚7个小时。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时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货币 欧元
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100:931
度量衡 公制
电力 220伏,两相插座(圆形),到德国需要带转换插头。
国际直拨号 0049,在德国的大城市通信信号一般都不错,在中国入139网的手机在德国同样可以使用。
国旗 自上而下黑红金三色条形旗
特产 Zeiss望远镜, Rolleiflex和Leica相机, Zwilling刀具,Mittenwald瓷器,不来梅附近的Wedgewood手工艺品,Schwarzwald布谷钟,Birken-stock拖鞋,还有皮制品、羊毛制品、手表、木刻的小提琴、各种品牌的巧克力、葡萄酒、糖果等。
旅游咨询处
在德国最主要的旅游管理部门是德国旅游协会,在各个城市都设有咨询处,一般都在火车站或者市中心,游客可以在耐力得到工作人员耐心的帮助,并且可以得到免费的地图、名胜介绍和一份当地旅馆指南、市内交通路线图和时刻表等。
㈢ 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1、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2、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3、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
德国女性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3)德国风情盛宴吃什么扩展阅读:
德国人的忌讳
1、在颜色方面,德国人不喜欢使用茶色、红色或深蓝色。
2、饮食上忌食核桃。
3、非常的尊重传统和权威。
4、和德国人打招呼的时候最好是要带上对方的头衔,不能够随意的直呼他们的名字,通常情况下称呼他们的姓是可以的。
5、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不要讨论打垒球、篮球或美国式的橄榄球,如果不知道要谈及哪些内容的话,建议大家可以谈谈德国的原野、个人的业余爱好等其他的一些类似于足球等体育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国
㈣ 德国的民俗风情
饮食文化
与"民以食为天"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有人说德国的饭菜无非清煮、白炖加烤制,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不过现在如果你去德国,则大可不必为此苦恼了。由于世界各国的美食家云集德国,你在此可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不论是法式、俄式、意大利式,还是日式及中餐等等都能见到。今日德国的餐饮业可说是国际风味大荟萃,而德国菜也已不再如传统的做法,仅仅是白炖猪蹄加酸菜了。现在的德国厨师善于吸收其他外来饮食特色,在博采亚、欧、美众家烹调特色的基础上,也可做也美味可口的佳肴。 德国的餐饮业在近几十年中达到很高的水平,从五花八门的冷热饮小吃店、小餐馆、小酒馆到豪华的星级宾馆饭店遍布全国各地,各种风味一应俱全。那诱人的色泽、扑鼻的香味吸引人们一次次掏出钱包,以饱口福。
(一)德国的传统菜肴 如果你周游德国,便可以有机会品尝到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地方美味。当你坐在具有传统特色的古堡式餐馆中,要上一份杜松子酱汁,外加填梨子、油炸马铃薯子,再配上菊苣核桃仁色拉,一杯葡萄酒,享受这样一顿营养丰富、色香味美的晚餐,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每一位萨克森人在饮食上都知道一条鱼须游三次,即在水里、黄油里、葡萄酒里游过后才能被端上餐桌。葡萄酒渍鲤鱼是萨克森人喜爱的周日菜肴。巴伐利亚的正宗烤猎肉加酸菜、巴登人的斑鳟鱼片等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佳肴。
(二)香肠、面包品种繁多 如果你想在德国吃香肠,那算找对了地方。估计德国香肠有1500多种,其中仅水煮小香就有780多种,最受欢迎的要算是润口的肉肠,原肠类包括耐贮腊肠和调味浓厚的瘦肉香肠。此外,水煮肠中还包括60种不同的肝和风味特色肠,如着名的普法尔茨灌肠。 吃香肠必有面包与之相配,在面包的生产方面德国也可称得上是质量和数量的世界冠军。在德国,面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麦、燕麦、精粉与杂粮掺加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国每天出炉的芳香扑鼻的小面包、角形小面包、"8"字形烘饼(der Brezel德国人称为“椒盐卷饼”,其实很咸,不是很好吃)和长面包就有1200多种,此外,还有300多种其他不同种类的面包。面包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据统计,1994年德国人每人平均吃面包81.5公斤,居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首。
德国的有些面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如汉堡的黑色的、荷尔斯泰因的黑麦面包、巴伐利亚的浸油撒盐粒烘饼等。在德国,面包认为是营养丰富、最利于健康的天然型食品,但德国人从不单独食用面包,而是要抹上一层厚厚的奶油,配上干酪和果酱,加上香肠或火腿一起食用。德国人喜食奶酪,其品种多达600多种,奶酪是德国人早餐桌上必备之品。鱼、糖果、糕点等也是德国人喜好的食品。无论是罐头鱼、冻鱼、鲜鱼、熏鱼,还是鱼色拉、虾、鲜贝等都很受德国人的欢迎,德国人年人均食鱼达15公斤。糖果、巧克力、糕点等的销售量也十分可观。
(三)啤酒、葡萄酒的国度 德国的啤酒、葡萄酒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德国是世界饮酒大国,酒类年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啤酒的销量居世界首位。啤酒、葡萄酒是德国家家必备的饮料,朋友相聚必有酒来助兴。 德国的气候条件很适合葡萄的生长,全国有13个葡萄种植区、60个大型种植场、2600个小型种植地,主要集中在德国西南部和北部的阿尔河、莱茵河七峰岭及摩泽河两岸。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怡人。最大的葡萄种植区诺依施塔特拥有2000顷葡萄园,在这里绿油油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头,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葡萄清香。一串串芳香扑鼻的葡萄,红艳艳地闪着晶莹的亮光,令人垂涎,摘一颗放在嘴里蜜汁浸齿,香溢舌间。上等的葡萄酿造出优质的名酒。在德国两万家酿造商的酒窖中有着几乎无穷尽的葡萄酒种类。德国葡萄酒法规定:只有在品种、特性、成熟度、爽口度和外观等各方面达到要求的葡萄酒才可获得优质葡萄酒的标志。葡萄酒行家对酒瓶上的瓶贴看得很重,瓶贴上不仅标明详细的生产地,还标有官方的检验号。特制的上等葡萄酒按其不同的酿造年份可存放许多年。一瓶百年陈酒可卖到几千甚至上万马克的高价。总之,酒瓶外观典雅、酒味醇厚迷人,可以说是德国葡萄酒的典型特征。
德国博登湖和美因河一带的居民在饮葡萄酒方面可谓独占望头,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耗量达40升。葡萄酒对德国人来说不光是饮料,还是治病强身的药品。古时人们用葡萄酒来治愈霍乱和伤寒,今天适量地饮用葡萄酒可治疗低血压症和心肌梗塞。据说,大诗人歌德每天要饮葡萄酒,正是葡萄酒使其创作一直延续到他去世的最后几天 德国人饮啤酒堪称"海量"。据称日尔曼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口渴,啤酒是越喝越渴,由此造就了德国人饮酒量越来越大。在德国喝啤酒最厉害的当数巴伐利亚人,成人每年要喝掉这种"大麦汗饮料"高达235.7升。巴伐利亚洲拥有1052家啤酒厂,这在德国也是最多的,其首府慕尼黑的10月啤酒节可称得上是一个誉满全球的节日。每年9月底10月初来自世界各地和德国境内的几百万游客聚集在慕尼黑,人们抱起一升装的特制的陶瓷大酒杯开怀畅饮,十几天中,几百万升啤酒被一饮而光,几十万只香肠随酒下肚。 德国啤酒被分为20多个种类、1500多个品种,由于酿酒配方的多种多样性,所以产生出如此之多的啤酒种类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般说来,德国北方人喜欢饮熟啤酒,南方人偏爱小麦啤酒、淡啤酒、黑啤酒和无苦味的啤酒,但无论是哪个品牌的啤酒在小酒馆、饭店和啤酒花园里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啤酒在德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四)300 多种面包 不同类型的面包全都有益健康。木条纹状的黑麦粗面包是威斯特伐利亚主要食用面包,配上炸好的火腿,味道奇妙,它是属于特殊面包的一类,例如,洋葱、甜葡萄和低热量的薄脆面包,含有芝麻或者向日葵籽的面包越来越受欢迎。 咸味脆薄饼 (Bretzel) 咸味脆薄饼对德国人来说是一植很典型的食品。在面包店,游客能从脆皮蛋卷中找到各式各样的饼干,而且装饰有罂粟或香菜籽,或者仅仅是尝尝黄油黑面包,你就能体验到它的美妙绝伦。
(五)德国的海产新鲜丰富 吃鱼应该在产鱼的地方吃,如靠近德国的海岸以及未受过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漫步于汉堡 (Hamburg)传统的海鲜市场,精明的商人一定会使您想要尝试一下当地的风味产品,例如波罗的海的烟熏基尔鲱鱼炒蛋和北海赫尔果兰岛的龙虾汤,梅克伦堡州的鲱鱼汤和霍尔施泰的贝壳汤等。 甚至在德国的的内陆腹地,游客也可以品尝到欧碟咸肉和虾。在辽阔的阿尔卑斯山上,您同样可以享受到酒汁鲱鱼加洋葱和奶油沙司。
[编辑本段]啤酒节日
德国啤酒节源于1810年德国慕尼黑Ludwig王子的婚礼及加冕仪式,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德国啤酒节。
浦东假日酒店举行一年一次的德国啤酒节,届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际、不同肤色的人们将聚会在一起。在蓝白相间为主色调的啤酒帐篷内,人们坐在长长的凳子上,一边饮酒、用餐,一边与德国乐队同乐,欣赏着奇特的阿尔卑斯传统乐器及热情奔放的德国巴戈利亚乐曲,尽情享受这浓浓的德国风情和激动人心的场景。在乐队的带领下,客人还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舞蹈,一起感受悠久的德国文化。
活动期间你会看到传统慕尼黑啤酒节中出现的蓝白相间的大帐篷,赛喝啤酒、角力等传统德国游戏将出现在这里。艺术气质浓郁的德国人在这样的狂欢节上当然少不了音乐的点缀,德国民间乐队在啤酒节期间大唱德国民歌、开朗活泼的金发碧眼女孩穿着五彩的民族服装跳舞?将你身临其境地带到慕尼黑啤酒节现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声放歌.
德国的酸菜白肉
烤猪肉配酸菜芥末酱,这名字乍一听有些像咱们中国的一道东北名菜——酸菜白肉。其实,模样也类似,几片红白相间的猪肉整齐地摆在盘子里,上面堆满了德国酸菜,纯白色的盘子上看到厨师们艺术地淋洒芥末酱的痕迹。吃上一口才知道,此酸菜白肉非彼酸菜白肉也。德国酸菜口味有些酸甜,并且奶味十足,脆香可口,白肉肥而不腻,但一定要蘸些芥末酱才会有味道。不过你不用担心,芥末酱只是微微有些辣味,并不会有蹿鼻子的刺激。
德国馒头
称之为德国馒头一点也不夸张,无论从主要功能还是口感上来说,它都非常称职。先说口感筋道、有一点点奶香但并不重,面包圈上的白芝麻很香,当你咀嚼软绵绵的面包时遇到一粒白芝麻,芝麻香和面香的混合体将会让你忘记面包的高热量。再说它的功能,有两个:第一可以在啤酒节期间放在餐台上作装饰物,木制的托好似一棵大树,面包挂在上面既诱人又有纯正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的感觉。第二就是随时饿了摘下来就可以吃,真方便啊。
醇香解饱白啤酒
这杯来自德国的白啤酒泡沫丰富、纯白且细腻,说明它是经过充分的发酵。白啤酒是生啤,液体并不像我们平时喝的啤酒那样清亮,而是黄中透着白。口感并不苦涩却是在入口时有些橙子的味道,并且在喝下啤酒的瞬间,味道是甜甜的。记者友情提示喝此酒时一定要考虑两点:第一,自己胃的容量,一般纤瘦的女孩子半杯就解决一顿饭了。第二,此酒的后劲不可估量, 只有酒胆是不够的。
秘制酸黄瓜
冷肉拼盘配酸黄瓜,虽然是一道头盘,但也并不清爽,全都是冷肉,但口味不同。有的是由精瘦肉制成,口感有些干,但很香;有的是由肥瘦肉制成,口感虽然很细腻,但坦率地说,有些腻,女孩子吃的时候可要小心,热量很高的哟。厨师秘制的酸黄瓜可是给满嘴油腻的记者去了油腻、添了清爽。
豪爽苹果派
在吃下酸菜白肉、冷肉拼盘、面包并喝下一杯啤酒后再看到这么大分量的苹果派就可以直接叫服务员打包了。苹果酸甜,外皮酥脆,比我们平常吃的快餐店的苹果派好得不知有多少倍呢。
慕尼黑啤酒节的传统服装
慕尼黑啤酒节的服装是一大看点。身材魁梧的男士们一般都会选择真皮缝制的、带有背带的裤子、白色衬衫。德国人会选择用真皮来制作裤子和背带,并且在裤子和背带上会有简单的花纹刺绣。腰间的背带扣打开后可以用来悬挂啤酒杯,以保证啤酒爱好者们可以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裤子的侧面还有一个小袋子,是专门放匕首的,这匕首不仅可以用来防身,更重要的是切肉吃,因为慕尼黑啤酒节的传统食物就是香喷喷、肥腻腻的大块肉,随身携带的匕首可以随时从防身工具变为餐具。功能性和方便性集于一体的服装的最大特点在他的小腹前的那片绣花带纽扣的设计。在慕尼黑啤酒节这么盛大的节日上,人们难免多喝几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怎么办呢?只需将腰间的纽扣解开就可以得到释放了,很方便吧。
身材高大且窈窕的女士们则会穿上最鲜艳的长裙,胸前的设计突出了德国女人丰满的身材,腰间系的白色围裙又体现出德国女人窈窕的曲线,短短的泡泡袖设计在注重漂亮的同时,也很实用。精干的德国女人们是啤酒节中的主力,别看她们是女人,端起酒杯的架势毫不逊色于男人。
[编辑本段]礼仪习俗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随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㈤ 德国人主要吃什么食物
德国人主要吃:
1、肉类:德国人普遍喜欢吃肉,跟中国一样,猪肉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德国人对于猪肉的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一,香肠是德国知名度最高的食物之一。光是香肠的品种就多达一千五百多种,都是用猪肉做成的香肠。
2、鱼类:德国的北部靠近波罗的海,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尤以鲱鱼最为常见。在德国人的餐桌上经常都可以看到各种鱼类制成的美味食品。
3、蔬菜:德国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2013年共有农业用地1669.9万公顷,约占德国土面积的一半,蔬菜比较丰富多样,像胡萝卜、马铃薯、洋葱、生菜、卷心菜、青豆等,通常会炖煮或用来煮汤。
4、面包:德国主要食用黑麦面包,面粉来自黑麦,内含高纤维素,面包颜色比全麦面包还深。椒盐8字面包是德国很有名的面包。
5、啤酒: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啤酒消耗量为138升。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德语:Bier)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5)德国风情盛宴吃什么扩展阅读:
德国由于身处欧洲大陆之中心,饮食文化与内陆地区之物产分布息息相关。整体上德国较为爱好肉类和啤酒(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无酒精啤酒等六大类)。
德国人尤其爱吃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例如香肠。相较于欧洲中南部精致饮食,德国的传统饮食普遍较粗犷,但仍具特色;传统菜肴如烤猪肘、烤猪膝,常佐以马铃薯泥、酸甜甘蓝食用。
㈥ 德国的风情民俗有哪些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人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
㈦ 圣诞大餐:西方人在圣诞节里吃什么
传统的圣诞大餐,大多由前菜、汤品、开胃菜、主菜、点心与饮料组成。前菜和开胃菜份量较少,大多以冷盘的方式供应如生鲑鱼、鱼子酱饼等。汤品以清汤、蔬菜汤最好。在主菜方面,在最早的时候流行吃烤猪、火腿,后来是火鸡、三文鱼,总之是以肉为主。别忘了甜点,尽可能选用果冻类而少选用蛋糕类。饮料以热饮料最佳,因为热饮料可以自行调味。
圣诞大餐并非需要在豪华的酒店或者任何级别的场面,在西方只要是圣诞节享用的家宴都称为圣诞大餐。不过,有几道传统食品是圣诞节所不可缺少的,比如圣诞火鸡、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等。但各个国家因为地域文化差异不同,圣诞大餐从形式到内容,都会有各种奇妙的变化,一国风情一种餐桌,一道美食一道风景,香气缠绵在空中,肆意流淌着圣诞节诱人的气息。
JingelBells的歌声已经划响天际,勤劳的麋鹿在雪地上轻盈的印出一串快乐的脚印,藏在圣诞老人雪白胡子里的祝福,化做漫天飞舞的雪花,盈盈飘落掌心。还不赶紧背上快乐的行囊,坐上幸福的雪橇,以圣诞之名,寻访各国美食,饕餮在圣诞夜!
10国经典圣诞餐
法国:盛开在浪漫中的丰富
法国人除了最懂搞浪漫之外,亦对温情珍而重之,所以圣诞大餐都会与家人一起分享,而且非常着重气氛,一般家庭会将家居粉饰一番,餐桌上会铺上漂亮的桌布,中间摆放鲜花、蜡烛等作装饰,餐具更是用上点缀着细致花纹的洁白细瓷器皿,另外还配上银制刀叉及水晶杯,再配合柔和的灯光,造成一室和谐的暖色调,将制造浪漫的天分及方程式大派用场。
法国人对圣诞大餐的菜式并不过于讲究,只是把平日都可尝到的菜式弄得更精致丰富一点,但有一样是必须的,那就是餐饮。圣诞晚宴后更要开上一支上等香槟一家人一同享用,这才算是完满的一顿丰富的法国圣诞大餐。
烟三文鱼Smoked salmon是一种美味佳肴,因为三文鱼的鱼肉色泽鲜艳,口感肥美丰满,法国人在圣诞节会选择烟熏过的三文鱼作为应节菜式,而烹调方法就有多种选择,例如配合香芒及芦笋做成清新的沙律头盘,或是配以白汁烩扭纹通粉等,都是颇受家庭欢迎的菜色。
顶级鹅肝Foie Gras。法国人的圣诞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鹅肝。鹅肝的吃法通常是香煎,如加入少许波特酒、无花果或法国特产的酱料来调味就更加惹味,入口立即溶化的甘香细滑口感。有些家庭负担不起顶级的鹅肝,亦会改食一些经过加工的罐头鹅肝,价钱较为廉宜一般做法是切片,做成前菜冷盘,有些人则会喜欢伴以调味酱或面包同吃,令圣诞大餐更添高贵质感。
荞麦蛋糕Buckwheat Cake--圣诞节的特色蛋糕,以用荞麦面粉做的荞麦蛋糕为代表,但别看它的颜色黑黑沉沉,以为质感一定较为硬实,其实由于所用的荞麦粉都是上等货色,质地细软滑溜,因此做出来的蛋糕依然口感松软,有股独有的小麦香味。
英国:流金岁月
英国人对一日三餐都有不同要求:早餐要饱、午餐要简单、晚餐要食得好,所以,他们的晚餐通常预备得最为丰富,绝不会敷衍了事。到了每年最大的节庆--圣诞节,一顿极其丰盛、度身订做的圣诞大餐是标准的过节仪式,一家人会围在餐桌旁边,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互相祝贺聊天,气氛令人暖到入心。
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源于传统的圣诞食物牛奶麦粥及干果布丁。传统习俗是在圣诞前一个月就开始制作布丁,而制作过程中每位家庭成员都要参与,象征着团结和谐之意,而且每人都要负责搅拌一下面团,在搅拌时会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最后就在面团中藏入一枚硬币,如果幸运地吃到这枚硬币,就会有一整年的好运气。
圣诞蛋糕Christmas Cake是一种餐后点心,是用干果、杏仁蛋白等做成,表面裹有一层雪白的糖粉,味道带甜,口感较实,有些人会在圣诞蛋糕上涂上奶油或果酱,甚至写成“圣诞快乐”的字样,食用时有人会喜欢在蛋糕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蜡烛的形状细小精致,只有两三四?汲ぃ?色彩缤纷,点燃之后由主人吹熄,然后切成一片片与家人享用,并作为圣诞大餐的完满结束。
瑞典:与众同乐
每逢到圣诞节,瑞典人在宴请宾客的时候,都有个比较固执的习惯,就是必定要让客人坐在主人的左边,而吃的一般都是欧式西餐,尤其爱吃火腿和蛋糕等食品。他们总会预备一桌子的美食,被称作厄尔辛加的火腿肉是不可或缺的,叫上亲朋好友,有时即使是一些不熟悉的友人,他们都乐意邀他们入屋一同享用美食,作风非常慷慨,并认为圣诞节该是个与众同乐、大享美食的好日子。
瑞典米粥Rice porridge。瑞典人都有吃米粥的习惯,它是一种带甜的粥品,质感较浓稠,用料一般有水果,如苹果等,再加入肉桂、云呢拿、牛油、米、牛奶、白葡萄干等煮成,入口幼滑,有一股浓浓的奶香,加上有水果的咬口感,令米粥带点嚼劲,口感非常有趣。但这米粥一般只会在节日中才能够品尝得到,因此大都会被吃得碗底朝天。
白汁鳕鱼Lutfisk。瑞典人很喜欢吃海鲜,而在圣诞节就尤其喜爱品尝一道白汁鳕鱼。将鳕鱼先经过晒干,再腌制过后才做成白汁鳕鱼这道菜,惹味的口感更令人胃口大增,再加上滑滑的白汁,就更令人吃不停口。
黑面包杂汇Dipping in the kettle
到了圣诞节,瑞典人就会围坐在一起,品尝这道有趣又热闹、好吃又营养的黑面包杂汇。首先用一个小锅,加入猪肉、香肠、碎牛肉等材料,熬成非常浓郁的肉汁,以黑面包来蘸点这些肉汁来吃。
德国:把温馨带回家
德国人的圣诞大餐是指在圣诞当夜,一家人回到家里团圆用餐的意思,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要赶回家去过节,餐厅就自然没有圣诞大餐供应,大家都只能把家里煮的晚餐为圣诞大餐,既温馨又可自己搞搞新意。
圣诞市场通常在每年11月底开设,并分布于德国市内各地,一般摊位会营业至12月24日的中午12时为止。当然,每个地方的圣诞市场规模也不尽相同,像以圣诞姜饼闻名的纽伦堡市、专产圣诞蛋糕Stollen的德烈斯敦市等,就是非常着名的圣诞市场。
圣诞红酒Gluehwein,它是德国人在圣诞节必喝的热饮之一,它是一种加热了的红酒,不过除了一般红酒的成分外,制造商亦会引入一些不同风味,如加入肉桂、蜂蜜、柠檬,甚至水果烈酒等,令口味变化更多,许多德国人在圣诞夜做完子夜弥撒后,也会马上喝一杯热呼呼的圣诞红酒来暖身,是个非常特色的饮料。
德国姜饼Lebkuchen,它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点,它的制作原料含有大量的蜂蜜,同时亦加有胡椒粒,甜甜辣辣的口味非常独特,其中以“纽伦堡姜饼”NuernbergerLebkuchen最为享负盛名。而现在很多姜饼都经过改良,外面裹上一层巧克力或白糖浆,同时也加入杏仁、核桃或榛子等,令口感更加丰富。
圣诞蛋糕Christstollen/Stollen。Christstollen一般简称为Stollen,是一种裹着白色糖粉,内里含有果实颗粒的长型蛋糕,通常在圣诞节才有出售。虽然它的种类不及姜饼多,但亦有不少口味可供选择,最常见的有牛油味的Butterstollen、含有葡萄干的Rosinenstollen,以及杏仁味的Marzipanstollen。德国人通常会将整条Stollen切成一片片,配着圣诞红酒一起享用。
瑞士:燃情活色生香
一般传统瑞士家庭吃的圣诞大餐主要有:芝士火锅、炸肉火锅、中式火锅、烤吉士或者是桌上烤肉,这些菜都是非常典型的、和家人朋友一块儿享用的瑞士冬菜,热量高、刚好可以把自己的皮下脂肪再增厚那么一点点儿,以抵挡超冻的气温。
芝士火锅,德文写作-Kaesefone(a上面有两个点),这道菜应该是最知名的瑞士料理了,特定的吉士加白酒一起放在锅子里加热、溶化,待吉士变成稠稠的液体状之后,再用叉子叉一小块面包(也有人用马铃薯)下锅、裹上吉士吃。
中式火锅,德文写作-FoneChinois,顾名思义就是吸取我们中国火锅的精神,再搭配上瑞士人饮食烹调习惯,而演化出来的火锅。煮上一锅清淡的高汤,准备一些肉类和草菇,把东西烫熟之后,再沾上各式各样的酱料。虽然这无法与中国的火锅相比,但是多少有点思念故乡之情,而且也足以见得瑞士和中国之间的情谊。
桌上烤肉,德文写作-Tischgrill。桌上烤肉是最过瘾的一道菜,许多瑞士人冬天懒得做饭又想大吃特吃的时候,多半就会吃个桌上烤肉。瑞士的超市家电行里都卖有桌上烤肉的器材,是一种类似插电铁板的器具,铁板抹点油、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把肉啊、青椒等放上去,熟了之后再搭配酱料吃。
澳大利亚:冰火两重天
圣诞节会激发你各类奇异想象,而且最有诱惑力的当数美食。这也正是澳大利亚显示其种类非凡的特产的最佳时刻,从热带水果到海鲜、奶酪和葡萄酒,应有尽有。
该去哪儿享受“圣诞烧烤大餐”呢?--海边!绝对的惬意和享受!热情的澳大利亚人会为你现场烧烤各种鲜活的海产,还演绎出各种时尚、多元的方式,包括涂上橄榄油、辣椒酱、咖喱和芫荽等。你可以敞开肚子吃个饱!吃完烧烤之后,你可以在海滩上徜徉,如果你在为刚才情不自禁的饱餐却破坏了“减肥”大计而耿耿于怀时,不妨租辆自行车在海滨大道上兜风,或者去冲浪、钓鱼、跳水、游泳和潜水,都是消耗卡路里的绝佳运动!
澳大利亚圣诞节样式繁多的美食最能体现澳洲大陆的移民文化本质,每个民族都还源源不断地引进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美食,不断丰富、改善和扩张澳大利亚的食谱。
奥地利:与艺术齐名
作为音乐之乡的奥地利,每年的圣诞节可以说是一场“艺术与巧克力的盛宴”。萨尔兹堡的圣诞集市最有特色的商品无疑是莫扎特巧克力,浓郁柔滑、甜而不腻,口口留香。奥地利人的圣诞餐桌上也绝少不了糕点,奥地利糕点绝对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色彩缤纷,样式繁多,让人目不暇接。还有各种夹心的三明治,精致丰富,既赏心悦目又流香四溢。奥地利大饼也值一提,松脆薄嫩,入口即化,奶香溢口,实在令人称绝。再来点奥地利人很喜欢的产自邻近德国的白葡萄酒,新鲜清甜而富有果香,配合巧克力、糕点,这就是一场巧克力在口中的艺术碰撞!
另外,在奥地利维也纳市郊,有一个着名的饮酒区,位于半山腰间,名叫“维也纳森林”。附近的居民会把圣诞大餐设在那里,饮酒、跳舞、吃猪脚,再伴随有醇香四溢的德国白兰地,绝对要呼朋唤友,豪饮狂舞至天明。
芬兰:童话的传奇美食
在芬兰,圣诞大餐也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许多餐馆的菜单上都增加了圣诞节的特色食物。真正的芬兰圣诞餐包括星形的李子酱馅饼、姜面包、Rosolli(青鱼伴甜菜根和其他蔬菜的一种色拉)以及圣诞火腿。饮料方面有传统的Glogi,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还有众多品牌的圣诞啤酒可供选择,更有加了“小东西”的热巧克力和热咖啡(“小东西”是芬兰人对郎姆酒或白兰地的爱称)。
芬兰在传说中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从芬兰北部的罗凡涅米出发向北8公里,有个“圣诞老人村”,传说圣诞老人都是从这里出发,去投递礼物。要是能和圣诞老人一起,在清脆的《平安夜》音乐声中,一边享用姜面包,一边喝Glogi酒,享受完圣诞大餐,帮他装备好礼物,挥手送别圣诞老人,这将是多么快乐和美好啊!
美国:穿越牛仔色时光隧道
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每年的美国圣诞节节目,除了商家打折促销、街上张灯结彩之外,就要属每年必演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了。热爱生活的美国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爱好,那就是圣诞节前,带着全家去看一场热闹、亮丽的《胡桃夹子》。
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火鸡解冻后先在肚子里塞入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外面再抹上多种香料腌制,最后放入?h炉烤上数小时方可完成。不过由于火鸡的脂肪较少,因此肉质不及一般鸡嫩滑,幸好加有大量配料调制,因此味道亦颇为浓郁,非常惹味。火鸡比较大,一般不容易一夜吃光,通常的做法会是在第二天将火鸡片肉,然后冷冻起来,作为以后制作三明治、面条等的材料。
意大利:美食的终极诱惑
500多年来,意大利人在过每一年的圣诞节时一直要做一件事--吃名叫“潘纳多尼PANETTONE”的圣诞蛋糕。潘纳多尼蛋糕产于米兰,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食品。外形朴实无华,但里面塞满了葡萄干和蜜饯等干果,松软可口,香气四溢。作为意大利人过圣诞节的必备品,潘纳多尼蛋糕的权威不容置疑,而且一家人分吃一个蛋糕,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时至今日,潘纳多尼蛋糕已经有了多种地方风味,有添加坚果的热那亚风味,有浇盖巧克力的阿布鲁奇风味,还有表面金灿灿的威尼斯风味,而且它还“烤出”了国界。现在,潘纳多尼蛋糕已成为希腊、瑞典和卢森堡等国的民众庆贺圣诞节的美味佳肴。
把简单的食料烹制得美味而富有艺术性就是意大利美食非凡的迷人之处。热情的意大利人将艺术家特有的创造力赋予了美食的诱惑,在意大利现代文明的光环下,更闪动着美食钻石般的光芒。而批萨与意粉更是将意大利厨师的想象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就像意餐皇冠上两颗璀璨的宝石,散发着无以伦比的意式魅力。新鲜的饼皮、上等芝士、顶级批萨酱及新鲜的馅料,批萨用一道道绵长浓香的奶酪缠绵着味蕾的依恋,而蝶形、耳形、螺旋形的意粉则编织成了一张淳香的网,让人沉迷其中,不愿自拔。
㈧ 德国的风情民俗
德国风俗民情如下:
1、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2、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
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3、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4、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
5、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8)德国风情盛宴吃什么扩展阅读
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㈨ 德国民俗风情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人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出生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德国丧葬习俗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万物之中,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避免的。人与尘世告别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办丧事,这是天下皆然的风俗,为了让死者能安详地离去,各国民问都有种种习俗。
(一)临终慰藉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二)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的交际礼仪
(一)初次相识
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 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
(二)遵约守时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注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此穿戴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 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
(三)付小费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 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小姐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列在帐单的末尾。一般如果帐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这已成为一种规矩。提早把几马克的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马克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四)如何送礼
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
在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不同于中国人。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另外,别人买到一样东西,即使喜欢,也不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
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德国旅店男女随意同居
德国人对性的态度极为开放,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避免有人要与你探讨性问题的可争议之处,如果你表现出一丝尴尬,就会被人视作心理有障碍。德国的色情业也遍布各个城市。汉堡红灯区的妓女们身着三点式扭动着腰身出现在橱窗里,其开放程度简直可以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相媲美。德国人常常嘲笑美国人在性问题上放不开,说美国人把好莱坞的三级片以及性自由的观念输出给全世界,却不能容忍自己的总统在性问题上的不检点。而在德国,这一切不过是平常之事。当你走到大街上或打开电视机,动不动就会有赤裸裸的画面映入眼帘,真令人觉得有些惊异:这还是以严谨、保守着称的德国人吗?
德国人在十三四岁就开始接受性生理教育了。校园、商店里到处都是免费的避孕物品。有调查显示,18岁的中学生中,90%以上有过性行为。在德国人的观念中,所谓“贞操观”、“处女膜情结”,乃是对女性性权利的压抑,早已被历史唾弃。
在德国人眼中,性权益也是人权之一,神圣不可侵犯。德国人因性生活不合而离婚的人很多,离婚率高达40%以上。同居和独身是大部分现代德国人的选择。同居者经济独立,彼此以感情维系。有的同居几十年,到老才结为夫妻。而结婚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也有多年的同居史。独身者在事实上也有不固定的同居对象,维持性伙伴关系。
家庭内部,夫妻之间是非常重视性生活质量的:孩子一般要早早哄睡;晚餐得精心准备;餐桌上烛光闪烁;音响里传出轻柔的乐曲;夫妻彼此用眼神、用语言、用亲密举动为共度良宵精心铺垫。如果丈夫违背妻子意愿,粗暴行事,有可能被指控犯“婚内强奸罪”。
在德国旅店,男女同宿一室非常自然,无需出示结婚证件。无论是旅行团还是大学里的实习队在外住宿都是两人一屋,自由搭伴,不分男女。即使两个熟悉的异性搭伴同住,也常常是互不侵犯,西线无战事。
德国的裸体日光浴非常有名。到了夏天,在露天游泳场、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仰卧或俯卧着的享受裸体日光浴的人们。曾经有个来自国内的女同胞斗胆走进裸体人群,想亲身体验一番日光浴的滋味。可她一进去又胆怯了,狠了几次心都不好意思解开她那身黑衣裙,万般无奈,只好着装躺下。没过两分钟,她就自知没趣地逃离了。事后她说,她成了那天沙滩上白花花的人群中惟一的一个黑色怪物。其实,在专心致志日光浴的裸体人群中,人人闭目养神,没人看你,完全是你自己心虚,放不开。
对于性开放,德国人自有他们的解释。他们说,德国人的个性是凡事务实认真,对性也一样。性既然是人的自然属性,就无需回避,这样反而见怪不怪了。德国的性犯罪率相对较低就能说明问题。德国人说:“性忌讳那已经是我们三四十年前的老黄历了,没有当年亚当、夏娃赤身裸体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哪有我们这些上帝的子民?”
㈩ 德国的民族风情
德国风土人情
国花:矢车菊,又名蓝芙蓉。头状花序生在纤细茎秆的顶端,仿佛一位隽秀的少女,向着“生命之光”——太阳,祈祷幸福和欢乐。矢车菊是德国的名花,德国人用她象征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顽强、俭朴的特征,并认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誉为“国花”。
国鸟:白鹳,一种着名的观赏珍禽。在欧洲,自古以来白鹳就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鸟”,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门来拜访交好运的人的。白鹳被选为国鸟后,不少德国家庭特地在烟囱上筑造了平台,供它们造巢用。
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两季。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接触长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随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