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如何处理富有争议的育儿

德国如何处理富有争议的育儿

发布时间:2022-09-27 04:04:49

㈠ 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案例分析

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

随着社会对孩子早教关注程度的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在教育方面也不断创新和改善,以适应家长的期待。来看看德国幼儿园的另类教育吧:

一、从小就在大自然里做试验

除了玩耍,老师还会到森林里教孩子们学习东西,做一些小试验,比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香蕉皮纸、玻璃等埋入,做好记号,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会发现香蕉皮不见了,而其他东西都还在。这时老师就会趁机告诉他们哪些东西土地可以吸收,哪些东西丢到土地里会影响环境。比如玻璃土地不吸收,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所以不可乱扔玻璃垃圾…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垃圾是怎样分类回收,从小就知道保护环境,这样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瑞典的环境那么好,与从小教育孩子是分不开的。

二、吃东西前竟然可以不洗手

幼儿园的孩子会出来玩,或是老师带领他们捡垃圾。9点半左右会是他们的点心时间,很奇怪的是,捡完垃圾的孩子,竟然可以不用洗手,而老师就直接把饼干一堆堆地放在playground的椅子上,由孩子自取。因为在瑞典这样的环境中,不干不净的东西吃了孩子反而更加健康,不会容易对各种食物出现过敏现象。其实,政府还是提倡给孩子经常洗手,并用消毒液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瑞典人都不主张在这方面太过小心和精细。

三、大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午休房

幼儿园没有一个有卧室,更不要说床了,瑞典的幼儿园都不大,大都是3居室4居室,每间房各有用途,他们会觉得专门拿一间房来做卧室太浪费,但院子的面子大概是房子的几倍。午睡时间,老师会把一间游戏房稍微休息,铺上垫子,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是睡在地上。

四、幼儿园的午休最多半小时

经常听国内的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下午午休至少两三个小时,心疼孩子也心疼钱哪。而在瑞典大部分幼儿园,中午仅20分钟至半小时的午休,老师也绝对不会去哄孩子睡觉,除了个别年龄小的能睡着,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安静地躺着,时间一到就起床。甚至有些家长特别叮嘱老师不要让他的孩子睡觉,因为大多孩子在家通常是晚上7点半上床,早晨7点起来,太长的午睡会影响孩子晚上的休息。

五、雨衣雨鞋是入园前必备的行头

上幼儿园前,老师会给一张清单,上面有必备的物品和注意事项。其中一项是雨衣和雨鞋。难道下雨天还要带孩子出去吗?下雨天,孩子们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院子里拼命的踩水,玩耍。雨小的时候,老师还会带着他们成群结队的到外面去玩。

六、拥有上百件劳动工具的儿童工作室

建在山坡上的幼儿园的手工房,从外面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各种木工作品:桌子,椅子,枪,车…而一面墙上更是挂满了劳动工具:各种锤子,螺丝刀,老虎钳,锯子。。。还有一些我根本就不出名字。除了木工作品,还有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包括绘画用的颜料,纸张,画板等,这就是一个单独的幼儿园。看着那些还像模像样的木工作品,很难想象这个幼儿园最大的孩子也不过5,6岁。

七、外出活动时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坐公交车

瑞典的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地铁,小火车四通八达,高峰时候公交车也可以3,5分钟一班,而且是根据时刻表准点到准点发。所以很多在瑞典生活的人并不买车。可是没想到的是,连孩子外出活动,也是由老师带着坐公交车。那时我家住在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边,海边是大片的原始树林和广袤的草坪。经常有其他地方的老师带着孩子来这里玩上一天。2个老师带着10多个孩子,上车的时候,一个老师先上带着孩子往公交车后面走,另一个老师善后。碰上人多的时候,孩子就分布在车的各个位置。开始我还挺担心,如果丢了一两个怎么办?后来才发现,孩子们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会随便下车,不会到处跑动打闹。而他们每个人都穿着一个有夜光(便于发现)的马甲,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和幼儿园的联系方式。

八、艺术课:孩子光着身子画画

所谓艺术课,竟然是每个孩子脱的只穿一个尿不湿,双手沾满颜料,在地上的大纸上涂鸦。有些孩子不会走,就在上面爬,爬的肚子上身上都是。会走的孩子就在上面跑,脚上腿上都是,纸上满是孩子们的手印脚印以及肚子印。当时的场景,孩子们投入与兴奋的表情,让我至今也难忘。

九、森林竟然是孩子的主要课堂

瑞典森林覆盖率66%,远远高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天然的环境也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好玩的条件。除了天气不好,或是吃饭睡觉等一些事情,尤其是阳光明媚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在外面呆上一整天。而随处可见的森林显然成了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们手里拉着一跟长绳子拉成一队,浩浩荡荡的进了树林里面。我刚见到这个场景时,忍不住就为他们担心,树林里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的啊。由次忍不住问了其中一个老师,她说,就算他们跑得我看不见影子,我也相信他们会回来,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稳固的信任与默契,而当然,这样的信任也是建立在老师高度的责任与能力和对孩子和周围环境了解的基础上吧。

十、孩子从小喝冰牛奶,老师不主张喂饭

孩子的吃饭时间是规定的,吃饭时间一结束,老师就会把东西收走。所以,经常可见,小点的孩子用手抓,再大点的孩子笨拙地用勺子,大多数孩子都是吃得津津有味,当然也是满脸花花,因为其实孩子是很享受自己吃饭,且没人逼迫的吃饭过程的。而至于饮料,都是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冰牛奶,冰果汁,不管孩子是一岁还是三岁。

但是,老师会在一旁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他们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孩子的亲近感,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和自己坐在一个桌上吃饭。

美: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

美国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注意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美国幼儿园基本上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其入小学作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样就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英、瑞士: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合并教育

瑞士有26个州,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日内瓦所实行的就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日内瓦的“MaisonDes Detits”学前教育中心就是由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的一二年级构成,设在一幢楼房里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日内瓦的“Ecole DuLirron”学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级至六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但却是以小学二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

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从幼儿学校的课程来看,尽管幼儿学校属于小学阶段,但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仍然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逐步向小学过渡。另外,英国也充分重视托儿所与幼儿学校间的衔接。在伦敦,当前较普遍的作法是将保育学校与幼儿学校合并在一起,这种做法避免了两类机构在环境与社会交往范围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在学校及教室环境的设计上也体现出显着的连续性。英国和瑞士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都十分重视物质环境的布置与安排,力求让儿童在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幼儿活动室内的科学角、美工角等

室里出现,这样就能减少幼儿进入小学班级里产生的陌生感。当然,活动角的材料在内容、性质上已有所变化,进入小学后,材料逐渐向实物符号、词语方面转变,部分活动角的内容转变为墙壁上张贴的形式。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日:幼小衔接列为终身教育体系

日本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续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在小学教育方面,重要的是如何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深化。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新大纲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原来的六领域(体育、 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在小学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生活课包含了原来小学课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础知识等为内容的课程)和社会科(以社会常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取消理科、社会科。但生活课又非二者简单的结合,它是一门新的具有科学教育特色的综合课。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法:三大法案加强幼小衔接

为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体现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法国陆续颁发的三大法案中有关条文均提出加强幼小衔接。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男性教师。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因此提倡男性担任幼儿园教师。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2、3、4岁的儿童;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5岁儿童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巩固期”,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把儿童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重复学习。使学前阶段与小学老师每周要用一个小时来探讨每个阶段儿童应达到的实际水平,并确定每个学生达到该水平具备的条件。

3、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也是法国幼小衔接的一个有效措施。

日本: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报纸和媒体都曾报导过一次中日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其中两国学生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国人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在活动中,艰苦的训练使不少中国学生半途而废;而面对同样的困难,日本学生却全部坚持下来。

活动结束后,日本一名带队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的家庭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远远胜过进行天才教育,因此日本孩子的韧性很强。"对于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么不同认识?

(中)陈晨,是北京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陈晨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

(日)山井泽二,是东京一所中学高一学生;山井父亲是一位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中)陈先生:我对陈晨教育的目标是把他培养成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能够独立谋生的人。我觉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里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我教他能自己做饭、打扫房间;教他能和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活;教他能在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态。我觉得这是他今后人生必不可少的训练。

在自立中学会生活

(中)陈先生:我认为陈晨和很多独生子女一样,最欠缺的就是独立能力。他小学时候的手工课作业都是我帮他做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培养动手能力的工作他们都不自己亲自做。陈晨高一参加军训,从收拾行囊到打背包都是他妈妈和我帮他干,结果到了营地,他自己连蚊帐都支不好。现在的孩子因为缺乏这些训练,所以生活能力普遍都差。

(日)山井先生:山井5岁的时候,我就让他去买牛奶和啤酒。上小学开始,他自己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上中学以后,他每天洗晚餐餐具。日本家庭的地板都要跪在地上一点点擦,他上小学以后就这样跪着擦地,只有这样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在礼仪中进行生活教育

(中)陈先生:因为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宠爱,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视礼貌教育。陈晨对我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这样称呼,他觉得这样更显得亲切。还有,平时我们家吃饭也都是我们给他做好、盛好饭端上桌他只动筷子吃就行了。

(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比如在家里,他母亲做好了饭只有告诉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饭,而且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还要等长辈先动筷后才能自己吃。孩子出门和回家的时候有一套固定的礼仪: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家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

重要的防灾抗险教育

(中)陈晨: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都对同学进行安全教育,听广播讲怎样防雷击、防火灾、遇到地震怎样避险等等,但我们很多人都不认真听,有的当时觉得有趣,听过也就忘了。现在如果我遇到这样的`灾害,我真会手足无措。

(日)山井泽二:日本是多地震国家,火灾发生机会也多。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教育,告诉学生遇到危险后第一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我们觉得最有趣的是模拟训练,在特制的房间里模拟地震发生,大家学习怎样有条不紊地逃生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中)陈先生:陈晨这一代人很幸福,从小到大没有赶上什么大的挫折。陈晨他们军训的时候,只是在太阳底下站几个小时,很多同学就委屈得大哭,还有给家里打电话要父母来接。现在也有家长特意把孩子送到山区去进行"挫折教育",这个做法我也不赞成,毕竟那里的教学质量和条件都跟不上,为了"挫折教育"而刻意找挫折就没意思了。

(日)山井先生: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小学生很多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的腿冻得都发紫了,但父母支持孩子那样做。这就是挫折教育,关键是让孩子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想办法克服。日本小孩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比如山井小时候学走路总是摔跟头,他妈妈从来不去抱他,我们只在他身后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山井中学有一项传统独轮车运动,刚开始他练习时摔得腿都青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心疼,坚持要他继续练习,日本家庭和学校都教育孩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学校通过这样的小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意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http://),谢谢!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我最初到澳洲时,有很多不适应,由于我来这里要做幼儿教育,要办幼儿园,我就在很多时候来关注孩子,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我不禁大吃一惊,如果用中国的家长育儿观念来衡量,这些家长简直就是对幼儿漠不关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没有“爱心”,但是这里所有的家长都这样,我很是为孩子们感到委屈,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呢?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再观察。

那天我和女儿在公园散步,看到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就停下脚步,澳洲的孩子合作能力很好的,大家能商量着玩,如果你想加入正在玩着的游戏中,要很有礼貌的请求,得到允许了才能参加,如果得到的是ON,那你就不能生硬的进入。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也是人做事的原则。

正当我想得入迷时,听到很强烈的争论声,就见一个小男孩很气氛的样子,由于我存在语言障碍,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争执,好像要打架的样子,我很紧张,并四处寻找他们的父母,只见不远处有几个老外在哈哈大笑悠闲的聊着天,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事,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但我相信他们肯定听到这里的争吵了。这时女儿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没有事的,在澳洲这样的事经常发生,父母是不会管的,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来处理。也怪,过了一会那边的争吵也平息了,我再看这群孩子,已经很和谐高兴的玩了起来。原来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噢,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中国一直喊得最响的是: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自己做事的空间、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可是外国人从来没说,但他们却在做了。中国的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了,是在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我永远记住了:那是孩子他们自己的事!

国外从小培养儿童理财理念

有一句话叫做“投资致富胜过勤劳致富”。东亚银行理财师介绍说,儿童财商教育是一项极为细致和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要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故事性,从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导儿童亲身体验、观察和认识金钱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对理财的兴趣和热情,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同时也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在家庭财务中拥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儿童的理财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压岁钱和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在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

英国:1/3儿童有银行账户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但是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教授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美国:号召孩子从幼儿园学储蓄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由美国教育部资助,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生参加了一项储蓄计划――“为美国而储蓄”计划。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

㈡ 欧洲富有家庭的母亲忙于参加社交,育儿方式有着怎样的具体变化

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奶妈的哺育方式在西欧上层家庭中出现,母亲喂养孩子方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是人们 社会 关系与生活观念的改变造成的。


从家庭上来看,奶妈哺育是父母与子女关系淡漠的体现,从 社会 关系上看,上层妇女投身工作并扩大生活交际圈为奶妈出现提供契机。

女性负有哺育孩子的责任是由女性的生理以及 社会 环境决定。男女生理有差异,女性自然承担了养育孩子的工作

当 社会 出现明显的层次后,男性为确保家庭地位,用法律与道德将女性束缚在家庭中,使她们成为男性的附属,成为养儿育女的主要角色,哺育也成为了女性的职责。

古罗马时期,女性受到精神与身体上的压迫,仅仅是男性生儿育女的工具。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只能依靠男性,非常柔弱,受男性支配。

女性被夺走了财产权、参政权与受教育权,为保证孩子 健康 长大,女性要自己哺育孩子,所以这时期没有奶妈的职业。

中世纪时,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受到宗教婚姻观念与宗教禁欲思想的限制,她们仍然被束缚于家庭生育当中。教会认为婚姻是人们的选择,禁欲高于神学信仰,但婚姻又是上帝的安排,必须繁衍后代。

女性为男性哺育子女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符合自然又遵循上帝的事情。在宗教的束缚下,上层妇女仍然只能在家中哺育子女,奶妈职业无法获得发展。

中世纪末,奶妈哺育在西欧上层家庭中开始出现,并正在逐渐取代母亲的亲自哺育。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之后才流行西欧。

为了哺育子女,上层家庭雇佣奶妈,成为非常流行的哺育方式。 西蒙德爵士在自传中记载年幼时母亲出门在外,只能雇佣奶妈养育他,在几年中只见过母亲两次。

因为薪资较少,奶妈还会从事雇主家中的其他工作,成为家仆。16世纪佛罗伦萨人口约有16%家仆,1581年威尼斯约有9%家仆,1695年伦敦城达到20%的家仆数量。

奶妈的出现让更多上层家庭中的母亲无须进行繁忙的家务与子女哺育,能够投身于 社会 工作或进行社交互动。

私人家庭、孤儿院和医院等机构都是奶妈主要的工作场所。 私人家庭中的奶妈一般有上门哺育与居家哺育。意大利通常将奶妈招来家中进行孩子的喂养,英国家庭更喜欢把子女送至农村的奶妈家哺育数年。

孤儿院和医院等机构也非常需要奶妈,机构招募妇女为孤儿哺育,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些机构的奶妈主要来自于附近农村,奶妈在机构能够免费吃住,有着较好的待遇,所以竞争较为激烈。

但奶妈出身卑微,缺少文化教育,这一时期饱受 社会 的屈辱,

奶妈作为中世纪末的时代产物,她们的出现有着一定的 社会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让 社会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妇女被迫进行哺育工作谋取生存;上层家庭妇女放弃家务职责投身 社会 ,为奶妈提供工作机会。

资本主义发展贫富差距加大为新的哺育方式出现创造环境。中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新生产方式的作用下,西欧经济得到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使金钱与商品迅速成为 社会 主导,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圈地运动和黑死病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导致贫民大量增加。

15世纪末,鲁万贫民占总人口的20%,安特卫普贫民占15%,汉堡贫民占20%。黑死病后,穷人占比一度增长到60%,1619年至1621年,米兰纺织业遭受重创,40%劳动力处于失业。

救济机构的瘫痪更是让贫困者四处流浪,贫穷使 社会 发生动荡,大量妇女通过非法活动维持生活。怀孕后她们抛弃婴儿只为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弃婴的增加让孤儿院和医院大量招募奶妈,为了获得工作部分女性放弃自己的孩子为其他婴儿哺育,甚至会为了怀孕产乳不惜与别人发生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女性将哺育开发为服务,上层 社会 为此进行消费,从而出现了奶妈的行业。

当时上层 社会 总体偏向于享乐,中世纪时宗教思想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提倡禁欲观念反对享乐的生活。中世纪末教会走向衰落,禁欲观念也被抛弃。

人们提倡追求个人自由,反对传统宗教禁欲,要求获得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商品经济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家庭传统职责的观念下降,开始享受生活。

许多贵族女性打扮的优雅美丽,出没在舞会中吸引异性的关注。资产阶级的享乐观念打破了宗教的禁欲思想束缚,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上层女性投身社交为奶妈行业的突起提供就业机会。

另外多子女的家庭不断增加,也为奶妈提供了大量岗位。中世纪教会反对避孕、堕胎或弃婴的行为,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家庭生有很多子女。

国家认为人口庞大是国家繁荣的象征,于是国家与教会非常鼓励生育。 这时期的英国上层家庭平均育有4名子女,农民一般生育6名,德国富商威力巴尔德一生生育13个子女,甚至有的家庭超过20个。

由于生育很多孩子导致女性生育期较短,为使妇女早点怀孕,医生提出女性缩短哺乳时间,由奶妈代替哺乳就成了很多富有家庭的选择。

奶妈的出现让她们减轻了抚养孩子的负担,能够参加到 社会 活动当中。

哺育方式的改变让 社会 不同立场的人士对奶妈哺乳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宗教组织对其进行谴责,他们认为人应该把精力放在信仰上,认为养育让信徒困于世俗,但宗教对谁来养育孩子毫不在意。

清教坚决反对奶妈哺乳,他们认为奶妈行业违背了神的思想,不顺应自然法则,强烈进行抵制。

社会 道德认为奶妈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在哺乳期间,男性雇主会对奶妈进行非法侵犯,延长哺乳时间,违反道德观念,只有禁止奶妈行业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

持有道德观念的人甚至认为奶妈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哺育出的孩子也会受到这种影响。

医生对这种行为反对是因为这种哺育方式会导致婴儿大量死亡。当时约有40%的婴儿死于哺乳期,是因为 社会 底层的奶妈对照顾孩子方面不细心,在奶水不足时会使用牛奶喂养,婴儿腹泻很容易夭折。

随着奶妈人数的增多,出现了以哺乳孩子为工作的行业,她们有着固定的工作场所以及从业标准。家政业也因为奶妈变得丰富。

奶妈减轻了贵族妇女养育孩子的压力,让她们摆脱家务参加社交,聚会打破了男女差异,满足了女性对教育的追求,推动了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奶妈改变了女性的传统家庭观,使贵族妇女走出家庭。但她们的地位改善是由底层妇女建立起来的,同样底层妇女通过这一行业在经济问题上得到好转。

参考文献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婚姻》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私人生活史》

㈢ 德国父母育儿,是如何教出硬汉式暖男儿子的

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年龄段的需求是大不相同的,对待人和事物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女儿外向,嘴很甜,儿子温和,但不喜欢讨好人。

所以很多家庭女儿会更受爸妈的关注,导致儿子讨厌妹妹,会故意惹怒她,用这么方式来争夺爸爸妈妈的注意力。



16. 给孩子更多团体生活的经历,一定要让他参加一个团队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有机会体会到集体的荣誉和拥有纷争的能力。

㈣ 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德国有哪些育儿方式呢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后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将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承包了诺贝尔一半的奖,全球60多亿的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育儿教育,看看德国的育儿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幼儿园重视实践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将在幼儿园中度过4000个小时,一般来说孩子会做很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参观警察局,了解如何报警,警察是做什么的,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场,拿着钱学习如何买东西,去花圃,图书馆,去商场,去采摘。

一个孩子长到了6岁,就能自己去商场,自己整理东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过早的开发智力是并不提倡的,提早学到的书本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时候,赢的意识是家长的虚荣心在起作用。

德国甚至禁止对孩子提早开发智力,留给孩子更多成长和想象的空间,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拼图,读书,老师会帮正在工作的同学完成自己的项目,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安静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当孩子会走路了之后,父母就会放手让孩子去体会周围的环境,不会频繁对孩子说“no”,因为每一次说不都是对孩子的打扰,做父母要敢于放手。

规矩要提前做好,预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规矩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孩子没有安全危险发生,家长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好好玩耍。

4.培养专注力,正常环境即可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专注力,会特意给他们创造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打扰的环境,其实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写作业还是睡觉,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只要不特别大声就行。德国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扰孩子,让他们专注就够了。

有的时候越从形式上强调,越对孩子的专注是一种打扰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阶段,家庭和幼儿园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责任,独立解决问题。

㈤ 宁可少工作也要带娃,德国人究竟有多重视育儿

我有两个学生在德国留学,对德国人的重视教育的情节非常佩服,经常给我讲,我现整理如下:

我的学生说,有了小孩的家庭,父母把陪伴孩子就放在了第一位,工作仅限于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绝不再工作,他们和孩子一起的教育有玩游戏、整理房间、冬天在公共区域铲雪等。

在学校里,小孩学习的功课都是以实践为主的,都需要上述精神。

㈥ 德国婆媳为什么没有矛盾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复杂也是最难攻克的一种关系。有句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觉得这个用在婆媳关系之间真的在合适不过了。特别是如果碰到锱铢必较、嘴巴又碎的婆婆,那感觉简直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是,我们通过网络社交或者出国的朋友发现,在德国婆媳之间基本不存在什么矛盾,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思想上更开放导致的结果!

3、没有带娃的义务。

在中国,媳妇儿生娃了感觉婆婆就一定要帮忙带,不带就会被说一样。但是,两代人之间的带娃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婆媳之间的一方不满,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可能爆发了,婆媳之间的“战争”也就有可能随之爆发,但是在德国的话就不会,因为德国婆婆在他们的概念里面,并没有义务给下一代带娃哦。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之所以不存在婆媳矛盾的三大原因。而对于国内的婆媳现象,大部分还是很和谐的,所爆出来的婆媳不和甚至决裂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毕竟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㈦ 德国的育儿方式是什么样的

德国人认为, 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 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 不如从小摔摔打打, "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 " 残酷教育" 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 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㈧ 德国妈妈育儿经:提醒为什么成了孩子的“耳旁风”

妈妈经常对孩子说教、讲道理、提醒,孩子就会成为妈妈的“聋子”。

妈妈不用讲那些道理,去行动。只是平静沉默地拿走飞镖,就可以让孩子明白,他们要么不能玩玩具了,要么必须遵守约定。

很快,孩子们就会明白,妈妈是真的要那么做,而不是说说而已。

㈨ 中国人在德国生孩子德国政府是怎样处理

德国政府会要求出示居留证明,也就是绿卡,一般出国务工的情况是不允许在国外出生的,如果一定要在德国生小孩,要提交申请,总而言之他就是要保证父母没有德国国籍的,生出来的小孩不能自动获得德国国籍。

㈩ 德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的他们的教育方式可取吗

抗压能力,定义为:心理承受能力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抗压能力从狭义上讲,即生理心理学角度,它与神经特征相关,是我们大脑神经系统耐受性的大小,强弱一集兴奋和一只之间的平衡不同导致的差异。

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个体对外界环境信息处理的理性程度,通过这个过程所做出的反应即为抗压能力。

孩子慢慢有了处理事情的能力,自然就会有理性的判断,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到抗压能力的狭义与广义的定义。




阅读全文

与德国如何处理富有争议的育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