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曹茜在德国叫什么

曹茜在德国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02 09:53:19

Ⅰ 父母凑7万送女儿出国,她却消失17年,患癌双亲只想见她一面,后来怎样

《孝经》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拜佛不如拜双亲,荣华富贵难抵一颗孝心,孝顺在世界各国都大同小异,孝顺的事迹从古至今就层出不穷,从古人的卧冰求鲤到现在清华学子放弃前程回到老家长沙做保安只为安守在双亲身边,都可以见到孝顺父母的必要性,但是到了随着世界的发展,很多人都淡漠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得了肾癌,母亲得了乳腺癌,本应该子孙绕膝的夫妇却变成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寡老人,叫人眼中含沙,心中藏泪,但是曹茜却不这么想,两夫妇通过德国大使馆联系到了曹茜,曹茜早已经组成了一个家庭,事业有成,丈夫是大学教授,甚至已经生了一个小孩,只是可怜了曹茜父母每个月拿低保艰难度日。

对此,笔者认为曹茜在德国18年中肯定也是经历了不少难处,谁也不希望找家里面要钱,但是曹茜始终是要为自己的曾经递交的那份申请单为之负责,更不能和父母置气将父母抛弃置之不管,对此,你怎么看?

Ⅱ 租房做民宿能挣钱吗

我认为合租民宿房东的核心诉求就是,用少部分的合住时间平摊大部分房租。身在二线末城市,每个月房租、水电、物业硬支出全年大概24k,合租民宿收入大约为14k,也就是说,在地铁口、商圈附近、交通生活皆便利的地方,能够一年只花10k有个好住处。如果努力一些,完全覆盖掉房租也不成问题。

以前在北京住过这样的房源,所以很早就有这样做的想法。我本身喜欢旅行和结交神人,听别人说故事,所以还挺乐意分享自己的空间。

自己真正着手做的起因也是因为房租比较贵,对住所的质量又比较有要求,两年经营下来整体成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由于去年起换了工作,所以这套房子也就没做了。这是2020年的经营数据,没有前一年好,不过也还不错。

餐桌上会保障鲜花,每周都不一样,鲜花给人带来的观感是假花和干花比不了的。花材是家附近花店买的,自己搭着,每次差不多买15-25元之间。

除此之外,厨房也提供给客人,但是会收取额外的费用,提供柴米油盐调料餐具厨具。

其实基本看下来,你应该能感受到这间小小民宿的温度和关爱。给予陌生人善意大部分能换来善意,我下班回家,客人已退房,有时能收到客人放在冰箱里的冰激凌,或留下来的零食,在留言本上告诉我:姐姐给你留了吃的,收好呀,祝你快乐!

Ⅲ 学历越高的人越不孝敬父母你怎么看

学历越高越不孝敬父母本身就是个悖论,只能说越不会不加思辨地顺从父母所有的意愿。


孝顺从字面上拆解,孝和顺是两层意思:感情联结和行为迎合。我爱父母——这是孝的主观驱动力。而顺——即行为迎合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很大偏差。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自己培养的孩子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经济回报,连掌控他的权力也没有了,实在是”太不孝顺“了。因此,这个问题真的是高学历的人越不孝敬父母吗?


质而言之,高学历人群更容易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但同时也饱受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而一些人只会从浅层方面去看待那些高学历的人不愿意服从父母的种种表现,何尝不有失偏颇呢?

Ⅳ 18年前,她用父母的血汗钱出国留学,为何最后不回家见面

“女儿啊,你在哪里啊?爸爸妈妈就快不行了,走之前只想知道你还活着吗……”在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地村的某处平房里,住着70多岁的曹肇纲、刘玉红夫妇,如今的他们,皆身患癌症,时日无多,走之前,他们唯一的念想,便是知道自己的女儿生在何方,距离女儿“消失”,已经过去17年。

作为旁人,我们无法得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一场悲剧,然父母当年为了供她出国留学,砸锅卖铁,倾尽所有,他们没有一点对不起女儿,最终却换来女儿17年的不闻不问,着实令人痛心,在此惟愿老两口可以平静度过余生,莫再多生事端。

Ⅳ 德国华人如何看待曹茜

认为曹老师在课堂上的风采专业、认真、热情又美丽大方。

一、简介

曹茜,“一口一心”教育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口才与公众表达理论研究与实践。国内资深口才与公众表达实战派教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认证国家级培训师,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大型国企培训经理,北京市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2013年度全国500强讲师。其独创的“彻底消除公众表达紧张”的训练方法独树一帜,效果显着,深受学员好评。

曹茜老师长期担任企业大型活动策划和主持人,主持活动数以百计,形式包括会议、发布会、晚会、行业交流、庆典、节日party等,加之从小持续不断地大型公众发言、演讲、辩论、主持等相关经验的积累且多次获得第一名,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实战派教练。

二、成就

自2008年来,曹茜老师开设面授课程,学员数以万计。

为党政机关单位、部队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科学院机关团委、中国共青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水利设计研究院、国家邮电局、部队机关单位、信利集团、梅兰人寿、天津工业大学等)提供内训服务,并为众多企业老总、中高层等一对一辅导。

Ⅵ 中国留学生曹茜,出国20年拒绝回家,她后来如何了

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读书,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因为一些家境的问题,很多人读书读到一半便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学业,选择外出打工补贴自己的家用,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以读到书,费尽了自己的全部家底供她上学读书,但是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供养自己的女儿读书,结果女儿出国20年都没有回过家,甚至是失联了十五年,养育她的父母双双患癌都不愿意回家看上一眼。

结语:她可能是在事业的起步期,但是她的父母双亲确实前后患有癌症,想要在自己最后的时光见一面自己的女儿都难,虽然有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想要尝试联系曹茜,但是很无奈,她本人不愿意跟家人产生联系,甚至在05年的时候,彻底断了消息,如果真的是因为父亲一句重话(“我以为你死了呢,这么长时间不给家人打电话了。”)断了这么多年的联系,我想这样也太狠心了。

Ⅶ 2021-11-22

2020年,年逾古稀靠低保过日子的曹肇纲和刘红玉,双双患上了癌症,生命倒计时地计算着了,他们唯一内心放不下的就是和自己17年不联系的女儿曹茜。

命运总是捉弄人,生活总是会有遗憾,母亲刘红玉没有等到见自己女儿最后一面就去世了。

曹肇纲看着自己妻子的遗体痛心不已。

曹茜经历了什么如此狠心的不与自己的父母联系,甚至自己母亲的去世都没能见上一面?

01

1979年在辽宁大连的一个地方,一位女孩出生了。

在当时的社会还是比较封建保守的,很多家庭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物质不够丰富,教育资源条件也很缺乏的年代,曹肇纲和刘玉红决定就抚养一个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现象在当时的家庭还是很少见的,独生女曹茜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一丝温暖,小两口的生活不富裕,尽心尽力的抚养着自己唯一的孩子。

70年代末的时候,家庭的负担重,但是曹茜并没有在家打零工补贴家用而是继续上学。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曹茜很少做家务,都是由父母帮忙的完成家庭的琐碎,也正是这个样子,曹茜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体验生活的艰难。

不过令父母很欣慰的是曹茜的学习成绩很优异,一直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 。当时一家三口还是很幸福的。曹茜也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容易所以会全力地学习。不让父母操心自己的学习,在初三的时候参加竞赛获得了名次,这一次父母很是满意,曹茜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曹茜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在读书,自己也很努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和追求更好的生活 。

但是曹茜的身体不好,曹肇纲就省吃俭用的省下一些钱给女儿买营养品。父母都是把最好的留给儿女,自己却舍不得。

曹茜背负了父母的期望,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当时的学习还是很优异的,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家里的奖状也如意增多,父母看着女儿的成绩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的受苦得到额回报。

之前的父母大都是为了孩子活着,没有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直掌握着。曹茜作为家里独生女那是更加的疼爱有加,女孩保护的可能过多,让曹茜觉得有点束缚吧,

女孩上了初中之后就开始发育和思想渐渐地脱离父母,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曹茜从小很少干活,不能真正地理解父母的艰难,在初中一直成绩优异想要走出农村,进入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

02

曹茜当时在学校没有能力去养活自己,一直要问父母要钱去上学。

在农村很多父母都会说,“吃的是我的,住的是我的,你上学的钱也是我的”。

曹茜的父母可能也说过这些,这一点可能会伤害到了她的自尊心。

曹茜的性格很倔强。

“曹茜的成绩一向很好,常年排在年级前三,她人虽然有些高冷,但并不孤僻,老师们也很喜欢她。”

这是他的初中同学对她的评价,曹茜的成绩很好,做人也是看着高冷其实老师同学都很喜欢的一个人。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会和自己的父母决裂呢?

可能在曹茜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03

曹茜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想要离开家乡去南方看一看,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最终拗不过自己的父母,留在了辽宁。

当时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全部填写了南方的城市,足以看出曹茜想要离父母远一点离开家乡的心情是很坚决的,但还是这个报考父母肯定不同意的,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争吵。

父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很疼爱,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自己的身边陪着自己,不要去那么远,加上曹茜是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始终是不放心的。

发生争执之后的曹茜偷偷地填写自己的高考志愿全部都是南方的城市。但是曹茜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任的,就拿着志愿书去家里询问父母的意见。

曹茜和父母争吵和不理解。自己的人生由不得自己做主,要一辈子的待在家里陪父母 。

但是最后妥协的还是父母,曹茜认为自己的志愿第一第二都是南方城市,第三志愿是辽宁师范大学。但是很不巧,曹茜没有被第一第二志愿录取,而是被第三志愿录取。

命运没有让曹茜去南方城市而是留在了辽宁,留在了家乡。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加上父母的极力阻拦,内心很矛盾和很不理解。

就好像是失去了自由,自己的所有问题和人生都要由父母束缚,父母是在束缚自己而不是爱自己,父母只想自己陪着她,是为了自己思考,是自私的。曹茜的人生不能大肆拳脚地挥霍自己的人生和展现自己的个性。

被束缚被限制,

可能内心已经萌发了要远走他乡的种子和恨自己的父母吧。

04

在大学的时候,曹茜和同学的关系也很好,曹茜特别是对语言很有天赋的。大二之前就考取了日语二级的水平。她对古典文学很有研究。很多同学在大学里面都是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但是曹茜用多余的时间去读一些书,她很爱读书,但是大都是盗版的书籍,她还会做批注,有时候和同学聊天还引经据典。

但是在大学的时光曹茜也一边学习一边放纵着自己,自己挂科6门这样是很难去拿到毕业证的。

在2000年大三的时候,曹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出国留学。

在20年代的时候出国是很多学子选择的路,可以出国深造和见识更高的世界。曹茜也知道自己的成绩如果不出国会很难拿到毕业证。

出国也可以满足了自己远走高飞,离开父母的怀抱,坐着自由自在的小鸟。她开始准备着这些事情,由于自己当时对德语还是不错的,就准备出发去德国。

她跟自己的父母说自己要去德国留学,父母一直为高考的事情觉得亏欠了女儿,就同意了。

但是要准备7万块钱的留学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但是没办法,女儿要出国留学自己就全力地供她上学。

东拼西凑的终于凑够了7万块钱给曹茜了。她拿着钱办了出国手续,很决然地去了。

但是去了德国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曹茜认为异国他乡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语言和生活习惯和不一样,也让她被现实打败。

虽然曹茜在德国一直都是勤工俭学但是日子还是很贫穷,每一次和父母打电话都是要钱。

05

曹肇纲很害怕接到自己女儿的电话,每一次都是要钱的。因为跨国长途电话贵,一分钟要八块钱,曹肇纲就说,电话太贵了,说话要快一点。

从这之后,曹茜就开始写信,一年也才两三封信。

曹茜在德国一个人每天要打工做兼职还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写论文和做研究。只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没有人明白那种困难和煎熬,自己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和父母多说两句话寒暄。父母在去德国三年内也打给3万多块钱去供她上学。父母挣钱不容易,为了供她上学已经精疲力尽,就只这样也欠下了很多债务,服务的责任和压力以及生活窘迫,没有精力去关心自己的女儿精神状态了。

曹茜在德国一个人奋斗肯定是需要关心的,需要父母嘘寒问暖的关心,但是电话费贵,生活窘迫父母也不会表达,没有给打曹茜精神上的安慰。

曹茜父母虽然很难也没有说不供了,依然竭尽全力地去曹茜上学。

正是这样的情况,曹茜和父母的矛盾爆发了。

有一次曹茜给父母打电话,电话里又是要钱,没有多余的话。这一次曹肇纲情绪激动。

钱钱钱,你就知道要钱,你这是在要我们的命!”

果断地挂断了电话。

一时之间不知道电话那头的曹茜是什么样的心情。在德国打工的不容易,求学的艰难,父母的理解涌上心头,对父母产生了恨意还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太狠了。

曹茜的父母难受的情绪冲上了头脑,一时之间对自己的女儿又爱又恨,很是无奈吧。

毕竟在当时的年代,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儿女承欢膝下呢?

但是曹肇纲的独生女还要自己供养,又欠下了债务,家庭的生活很困难。

就这样曹茜也是10个月没有联系了自己的父亲。

这十个月曹肇纲是很想和自己的女儿说清楚的但是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就控制不住。在时隔10个月后曹茜有一次打电话过来。

我还以为你死了,是不想再联系我们了!”

曹肇纲的这席话彻底地切断了曹茜和家里人的联系。刘红玉也不止一次地责怪自己的老头,说话说重了。

曹肇纲愧疚地说:“我那不也是忍不住嘛,过段时间,娃气消了,我和她道歉”,刘玉红叹了叹气,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下次你可得好好说话。”

两个老人无奈有渴望自己的女儿回家和自己团聚。

2005年的春节,老两口渴望自己的女儿回来和自己团聚。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烟火四起的热闹场面,两个人三双筷子不禁显得有些落寞。老两口渴望女儿回家,想要女儿回来和自己团聚,哪有父母不想自己女儿的呢?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

春节的家团圆也是很多游子的期盼,正是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会不远万里,不计道路艰难地回家奔波。也就有了春运的场景。一回到家和父母团聚身上一年的疲惫都会消失,换来的是久违的笑容。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是欢声笑语的热闹。

就这样盼啊盼也没有等来女儿,又伤心又失落又担心自己的女儿。

这一年小两口没有等来曹茜的回来,反而之后再也没有了女儿的联系方式。

老两口不禁猜测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很忙,没有时间,还有遇到了不好的事情?

06

这么多年不联系,小两口着急了。

2018年通过驻外国使馆打听了曹茜的消息,但是曹茜的联系方式都已经过期了,又找曹茜的同学和朋友打听情况。

在德国的华侨说曹茜在2004年8月回国去了一次上海,待了12天。

这一消息无疑给小两口晴天霹雳,为啥自己的女儿回国之后不回来看自己呢?

老两口不理解为啥自己的女儿对自己这么狠。

宁愿回国也不回家,曹茜的父母也辛辛苦苦地供她上学这么久啊。

很多德国的华侨和曹茜之前的同学听说这样消息,纷纷地去寻找曹茜。

曹茜的大学同学也不理解是为什么。曹茜在大学的时候看着高冷但是其实很热情,并不是那么冷血的人啊,不知道曹茜经历了什么会让她如此这样去做。

这么多人去寻找曹茜都没有消息,不知道她在何方?那么曹茜是失踪了吗,还是真的遭遇不测了呢?

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老两口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2020年两位老人都查出了癌症,这一消息也让老两口想要见到自己的女儿更加的急切了。

自己两的时日不多了,渴望见到女儿最后一面。

也不渴求曹茜可以给自己养老送终,就想知道自己的女儿时候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结婚成立自己的家庭?还是在德国过不下去了?

铺天盖地的新闻都是在讨伐不孝女曹茜,但是作为她的父母还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

在2020年刘玉红去世了,曹肇纲哭着说,曹茜你的老娘去世了还回来看看嘛?

绝望,无奈,都无法表达当时曹肇纲的心情。

母亲的去往都没有让曹茜回来看一眼,父亲是有多绝望啊。

在这个曹肇纲对自己的女儿失望了,以前再多的亲情回忆都无法弥补内心的伤痛。留下了曹肇纲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了,女儿不回家,妻子去世都没有见上女儿最后一面。人最孤单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的灵魂。家里空荡荡的,破旧的铁门咿呀咿呀地叫着,颤颤巍巍的。打开记忆的相册,一生都在拼命地挣钱供女儿上学,但是到头来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连自己用心培养的女儿都不联系自己了。一瞬间痛哭流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人生的痛苦有很多,我们小时候不懂,不理解,慢慢地长大了所有的伤痛都要和解,不然伤心的还是自己。曹茜始终没有回来,可能她目前还是没有和自己和解吧,还在痛恨着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不论怎么样,中国的传统文化,给父母养老送终做不到,最起码回家看一看吧。

07

在2020年下半年,此时刘玉红已经去世了。经过多方的打听和了解,我们得知,曹茜还活着,而且在德国已经成家,也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并是德国大学的终生教授。

有人找到了曹茜,质问她为何不去见父母最后一面,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冰冷地回应道:“工作忙,没时间!”

“他们到底对你做了什么,你这么恨你的父母?”

面对这个问题,曹茜发疯似地喊着:“他们把我当成学习的工具,只想掌控我,我恨他们,恨不得一辈子不和他们相见。”

这个结局始终是令我不理解的。

既然自己也是德国的终生教授了,也有自己的家庭了,生活条件应该不会太差,不会中国看一看自己的父母呢?

曹茜在德国生活得很好,但是这一切都是父母的功劳吗?她很父母把她当成了学习的工具,掌控她的人生,但是她又把父母当成了什么呢?

并不是所有的母爱都是伟大的,但是平凡的人生里面我们始终逃不掉父母的影子啊

她的这一回答始终不能给广大网友一个满意的答复,始终还是有了“不孝女”的称号。不知道她在看到新闻报道和网友的谴责的时候,内心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后悔和歉意呢?

天下那么大,尽人如意的事情少之又少,我们在谴责曹茜的时候也尊重她的选择。

Ⅷ 博士后失联20年,曾是父母“骄傲”的王永强,为何拒与母亲相见

2020年6月,一则“独生女儿留学德国17年杳无音信”的报道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德国的华人圈,很快有热心人找到了关键信息,该名失联女孩曹茜,有知情人说她在学校毕业后就改名换姓,目前在德国某所大学任职,和家里人断了联系是因为矛盾比较深,不想再跟家里有联系。

后来曹茜的母亲回忆到,2003年底曹茜曾打电话回家,因10个月没有联系家里人遭到了父亲的辱骂,父亲还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母亲认为这是女儿与家里人断了联系的根源,孤身一人在外念书已经很艰难了,在家人处还得不到安慰,女儿这才选择了和家里人断绝来往。

王永强忘恩负义吗?不能简单的这样说,那些能够大声斥责他违背人伦的人,也许是因为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纪伯伦的诗《论孩子》是这样说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小结:

作家吴晓乐也是一名家庭教师,她以自己的经历写出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提醒众多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灵魂,他们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更不是家长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

比如有的家长经常会把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管孩子是否愿意,硬是扭曲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长自认为对孩子好,为他规划了所有的前进路线,却忘记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家长对孩子予取予求,用道德亲情进行勒索绑架,要求孩子承担过分的反哺责任,击垮了孩子的人生……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他身上都会烙印着来自原生家庭的伤痕。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战斗,他们却要从与自己的父母斗争开始,这是何其痛苦。家长的意志如若太过沉重,用力过猛,就会变成孩子沉甸甸的负担,有一天他有了力量,最想摆脱的就是这层重重的包袱。

我们要知道如何去爱孩子,而不是去束缚他们,要知道父母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会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埋下阴影,甚至成为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放下姿态,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用心去浇灌你们之间的纽带,不论他跑去世界上哪个角落,他的心里都会和你连在一起,你只需要点亮一盏灯,他就会顺着路回家,因为你就是他的家。

Ⅸ 大连女孩留学德国,17年来杳无音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在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莘莘学子选择出国留学,国外有着更好的学习条件,但是留学生问题也层出不穷。

17年前,就有一位留学生留学德国,但是17年来,父母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她难道在国外遭遇了不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结: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表达了他对一手将自己养大的祖母最深切的爱,而曹茜的父母身为最普通的农民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将女儿送往国外留学,在他们看来,只要女儿可以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最真挚的爱。

现如今曹茜的父母双双患癌,可他们也没有去要求曹茜回来尽自己的职责去赡养他们,只是希望在走之前可以和女儿通个电话。做人不能够忘本,希望曹茜可以满足她父母最后的愿望。

Ⅹ 全国十大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格列\钱素春\殷雪梅\高宣文\高春娜\曹茜\崔海涛\常素兰\彭涛\董学法\全国十大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格列,男,藏族,37岁,中共党员,现任武警西藏公安边防总队霍尔边防派出所所长,武警少校警衔。

格列自入伍以来,一直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高原上,与驻地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抢险救灾、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2007年2月,阿里地区普降暴雪,封住了所有的道路和山口,牧区牲畜冻死冻伤数量剧增,过路的旅客被围困在半路上。格列积极组织官兵抢险救灾,自己带领人员搜救被大雪围困的旅客。他带领战士在齐腰深的雪中,从中午一直搜寻到晚上。在漆黑的夜色中,为了防止迷路,他用背包绳把每个人连起来,艰难地搜索着,终于在凌晨时找到了被困的群众,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2007年7月的一个傍晚,两辆满载外籍游客的车辆陷入沼泽中,司机来到十多公里外的边防派出所求救。格列二话没说,当即带领5名官兵赶到出事现场。由于车陷得太深,派出所的车无法把受困车辆拉出来。此时天色已晚,看着司机和游客焦急的眼神,格列当即挽起裤腿,一脚踏进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其他同志也纷纷跳进泥潭中,齐心协力推着车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两辆近5吨的车推出了泥潭。此时格列已经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几年来,在格列的带领下,霍尔边防派出所先后救助被困人员32次,帮助贫困家庭10多户、50多人,救助被困人员200多人,他的行动得到了驻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格列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地方,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勇于放弃自身的一切挺身而出,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

钱素春,女,54岁,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直街社区居民。

钱素春的老家在浙江兰溪,1970年到浙江省德清县下乡插队,后在当地结婚成家务农。钱素春从小在兰江边长大,熟识水性,后因家住德清英溪河跨塘桥边,遂有了多次下水救人的经历。钱素春先后救了21个落水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2岁。

1959年夏天,9岁的钱素春和几个同学到兰江里游泳,有位刚学会游泳的男同学在江中央沉了下去,其他同伴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呆了,吓哭了,钱素春却一个猛子扎下去将溺水的同学拉出了水面,这是她第一次救人。

1971年的一天,一名叫熊来英的9岁男孩在钱素春家旁河边摸螺蛳,不慎遇险。听到呼救声,已怀有8个月身孕的钱素春拖着沉重的身子跑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救人。小来英得救了,但由于怀有身孕,钱素春呛了好几口水。熊来英长大后一直与钱素春保持联系,在钱素春的影响下,熊来英也开始热心于公益事业,并捐助了多位尿毒症、白血病患者。

1975年腊月26日早晨,河面积了薄冰,有一个男子落水。钱素春不顾生命危险,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水中,一次次下潜。水太冷了,她喝了几口白酒御寒后,继续在刺骨的冰水中来回搜寻,终于把落水者拖上了岸,而她却冻得浑身发抖,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1987年国庆夜,杭州西湖边燃放烟花,西湖四周挤满了人,因湖边没有围栏,不断有人掉进西湖。钱素春顾不上看烟花,只要一有人落水她就立即跳下去救人。深秋的湖水很冷,夜晚的秋风吹得浑身湿漉漉的钱素春牙齿打颤,但她一直坚守在断桥边。那一夜,她共救起了8位落水者。

钱素春救人不图回报,实在拒绝不了才象征性地收下3元、5元,最多一次收了30元。30多年来她共收到了380元感恩款,全放在一个储钱罐里,连同2004年央视奖励的1200元一并捐赠给了慈善机构。

2002年,钱素春家搬离了河边,下水救人的机会也少了,便开始义务献血,至今已献血2000毫升。2006年,上了年纪的她,用辛苦打工积攒的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素春热心好市民奖”,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

钱素春2006年9月被评为湖州市爱心好市民。2004年9月央视“讲述”栏目以《储蓄罐里的生命》为题报道了钱素春36年来舍己救人的事迹。浙江日报、湖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其先进事迹。

殷雪梅,女,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二(1)班班主任。

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她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

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数百名学生从影剧院返校。途中,一辆轿车突然飞驰而来,万分危急中,殷雪梅挺身而出,张开双臂,奋力将6个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却被撞出20多米。殷雪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自发到灵堂吊唁的各界人士达5万之多。4月7日,金坛全市举行追悼大会,灵车所到之处,沿途10万多名群众含泪相送。

殷雪梅常说,“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是好老师。”她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不仅将教师当作职业,更当作崇高的事业。与她共事多年的老师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1999年秋开学第一天,一名智障学生看到殷雪梅走来,捡起砖头就朝她砸去。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学习跟不上,帮他补课;家境贫寒,就把为儿子买的新衣服送给他,还常带他回家,一住就是几个月。

对同事,殷雪梅也满腔热忱,毫不保留地向年轻教师传授备课、上课、批作业以及班级管理等经验。新课改开始,大家感到有些不适应,殷雪梅自费订阅多种杂志,将好文章一一摘录下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殷雪梅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的成绩是全校公认的,每次民意测评,她的得票都很高,学校多次想把她推荐为市里的优秀教师,可她总是一再谦让。2001年6月,校长根据大家的意见,把申报市先进工作者的表格发给了殷雪梅。三天后,她却把一字未填的表格悄悄退还给了校长,希望学校把这一荣誉给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老师。殷雪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殷雪梅的英雄壮举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她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并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省教育厅表彰她为英雄教师。人事部、教育部、江苏省委号召向殷雪梅学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华人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欧洲时报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设立“殷雪梅事迹专题”,100多万网民发帖悼念。
高宣文,男,满族,37岁,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兴业监狱十一监区看守员。

2004年3月20日,长春市的十岁女学生张敏、李双在双阳河的冰面上玩耍,由于天气转暖,冰面被踩塌,张敏掉到冰窟窿里,李双趴在浮冰上,浮冰受压急速下沉,她吓得哭喊救命。正在附近工作的高宣文和同事刘仕翔听到呼救声,飞速跑向出事地点,边跑边脱掉大衣,一跃跳进河里。高宣文很快把已经下沉到河水中的李双救起,转身交给身后的刘仕翔,刘仕翔抱着李双奔向岸边,交给岸边的群众。当高宣文回过身来,只见掉到冰窟窿里的张敏整个身体已淹没在河里,只剩两只小手在水面上挣扎。高宣文趟着没腰深的河水,直奔张敏落水处。冰层挡住了去路,他拼命用双肘砸碎冰层,奋力前行6米时,张敏已完全沉入水中。他肘砸胸推,争分夺秒,终于到达了张敏落水处。这时河水已没过他的脖子,他一个猛子扎进冰层下潜水摸索救人,没有摸到。他浮出水面换口气,第二次换个位置入水还是没找到。尽管腿已冻得有些麻木,但他只想着救人,第三次入水,潜游3米左右终于抓到张敏的衣服。他一只手臂将张敏抱紧,用力向上撞,想浮出水面,但冰层太厚没有撞开。此时,他在冰层下已经分辨不清方向,挪个地方再次向上撞去,厚厚的冰层将他和张敏反弹回来,撞得他眼冒金星,连喝了三口冰水,心中瞬间出现了不祥的预感。求生的本能与救人的意识使他拼死一搏,第三次向冰面撞去,他成功了。他一手把着冰层壁,一手艰难而又迅速地将张敏托出水面。在齐腰深的水中焦急等待的刘仕翔急冲过去,接过张敏,反身奔向岸边,将已休克的张敏交给战友,又拿过岸上群众递给他的木棍,拼命奔向高宣文。由于高度疲劳,加上在缺氧的冰水下浸泡,高宣文的四肢几近失去知觉,穿着完全浸透的棉衣,嘴唇青紫,瘫在河里,刘仕翔用木棍强拉他上了岸。

张敏、李双的家长为报答高宣文和刘仕翔的救命之恩,拿钱表示感激,被婉言谢绝。一位在场的老乡说:“英雄‘顶锅盖’(冰层下)救人,在‘锅盖下’顶了三顶,三四分钟才蹿出来,还死死地抱着小孩,真是九死一生啊,舍生忘死救人,真是好样的”。

200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高宣文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吉林省司法厅为他记一等功一次。

高春娜,女,中共党员,24岁,湖南大学学生。

2005年3月1日,高春娜过完寒假准备返校。在人流如织的西宁火车站,她遇上了一起抢劫事件: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子抢走了一名妇女的挎包,在妇女的呼救声中,高春娜义无返顾地冲了上去。追出00多米,在一个狭小的胡同里,歹徒停下来威胁道:“不关你的事!”“不是你的包,还给人家!”高春娜冲上去紧攥着包,还没反应过来,鼻梁就挨了一记重拳。顿时,眼冒金星,鼻血满面,但她仍不放手。歹徒掏出一把尖刀朝她胳膊刺来,一下、两下……高春娜仍死死抓住挎包不放。胡同里人声、脚步声越来越近,歹徒慌忙丢下包逃走了。

高春娜被歹徒刺伤,幸运的是,隔着厚厚的羽绒服,刀子只伤到皮肤。可意想不到的是,在清洗伤口时,她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不知什么时候被小偷偷走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到距车站不远的好友肖绒家,一边向学校请病假,一边悄悄养伤。回到学校,高春娜只字未提在西宁火车站发生的事情,直到一个包裹的出现,一切才真相大白。这是偷了高春娜钱包的小偷寄来的包裹。偷窃得手后,他目睹了高春娜勇斗歹徒的一幕。当晚,尚未泯灭的人性让小偷彻夜难眠,幡然醒悟。他给高春娜写了一封忏悔信,请求高春娜姐姐原谅他,并说是姐姐让他“懂得应该怎么做人”,决心“再也不偷东西了,回学校好好读书”。这封信,连同偷来的钱物一起寄给了湖南大学校长。

熟悉高春娜的人知道,这一切绝非偶然。这个从小就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青海的姑娘,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生活艰苦,心灵高尚。16岁就拿到大专文凭的她,只身到柴达木盆地东沿的乌兰县赛什克学校教书,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用善良的心灵温暖山区少年。她身在湘江畔,情系柴达木。她把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5000元奖金拿出来给孩子们买书买衣服。“山里的每棵树都是向阳的,山里人每颗心都是向善的”。在这样一颗勇敢而善良的心面前,顽石也会低头,阳光终将照亮每一个角落。2006年,高春娜被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曹茜,男,汉族,1960年1月22日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宁市环球运输有限服务公司出租车司机。

1982年,曹茜从部队复员在地方参加工作,1997年下岗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开出租车的这10年时间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抓获了数百名盗窃、诈骗、抢劫、贩毒、贩枪、涉爆的犯罪分子,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在青海老百姓心目中,他已成为一个正义的符号。

1982年,曹茜从部队复员不久,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两名持刀行兇的犯罪分子;1983年,将公安机关通缉的犯罪分子朱某抓获归案;1984年,任采购员时与7名盗窃分子搏斗,保护了国家财产;1985年,在大通回族土家族自治县公园,抓获一名伤人歹徒,并将受害人送到医院救治。1997年,他主动提出下岗,自谋职业,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他把自己变成“编外巡警”。2003年12月8日,曹茜开着出租车行至建国路小商品市场门前,两名身材高大、西装革履的男子上了他的车。“您好!请问去哪里?”两名男子前后张望、心神不定地说:“往前开。”曹茜心里顿时有了警觉。果然,他们先后在铁路分局门前、共和路、东树林巷等地与吸毒人员接头交易。当曹茜确定他们在做毒品生意后,为了获取证据和寻找最有利的抓捕机会,曹茜在车上与对方机智地周旋。当车行驶到东稍门十字路口附近,曹茜见到城东区交警队教导员车永军与民警陈林正在值班,便猛踩油门紧靠警车停下,下车高喊:“有毒贩。”曹茜在多次被对方击倒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与两位交警配合,最终将毒贩马林抓获。事后,公安机关向曹茜赠送了“目光敏锐,缉毒先锋”的锦旗。

从1997年至今,曹茜单打独斗制服的犯罪分子超过200余人,他先后受伤十几次,身中6刀,多次骨折。

近年来,曹茜先后荣获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见义勇为英雄、青海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英雄、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首届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崔海涛,男,23岁,中共党员,武警海南总队第二支队六中队三班班长,一级士官。

2002年12月,带着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带着母亲的嘱托,崔海涛来到武警海南总队第二支队——一支驻扎在海南岛中部、国家级贫困县、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山区部队。入伍5年来,他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职能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优异的成绩践行着一名普通武警战士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誓言。

2007年“五一”期间,崔海涛母亲不慎摔伤,造成脑震荡住院治疗,病情严重,经领导同意,他请假5天回广东中山市探亲。5月6日晚,崔海涛行走在中山市岐江公园旁边时,突然听到救命声,他立即闻声跑去,只看见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在公园的湖心挣扎,伴随着急迫的呼救声,头顶不时冒出水面。岐江公园的中心湖是一个人工湖,最深的地方达12米。他来不及多想,甚至没有脱掉衣服和皮鞋就跳入湖中,奋不顾身地向落水者游去。很快,他接近了落水者。但是,没有想到这名落水者是个北方大汉,身高1米80多,体重190多斤,再加上醉酒程度很深,身高只有1米68的崔海涛一靠近便被他按入水中。崔海涛渐渐感到体力不支,是坚持救人还是为保自己的安全而放弃?他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丢下他,我不能放弃。面对死亡的一步步逼近,他没有被吓倒,硬是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并慢慢推向岸边。上岸后,他又立即对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落水者实施人工抢救。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落水者被抬上救护车,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当公安干警和围观的群众问他的姓名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是一名武警战士,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就转身离开了。崔海涛救人后回到家,回到部队,从没给任何一个人讲起救人的事,因为他觉得,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做的。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山市,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10余天后,被救的北京游客王森,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寻找救命恩人的信息。当海南日报转载救人的照片,要帮助寻找这位无名英雄时,总队的官兵才得知他舍己救人的消息。

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崔海涛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崔海涛2007年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立二等功。

常素兰,女,53岁,中共党员,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科长。

2001年5月13日凌晨2时许,在北京西站2号通道经营服务厅,一中年男子左手举着炸药,右手将一把尖刀架在一名女售货员脖子上,正以劫持的人质与警方相要挟。与此同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常素兰和她爱人王玉碗从睡梦中惊醒。王玉碗接完电话对常素兰说:“北京西站有一名持刀劫持人质的歹徒指名要见我,我得马上去。”常素兰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爱人说:“走,我跟你一块儿去!”10分钟后他俩赶到了北京西站。王玉碗对公安干警说:“这案犯我认识,他叫郑有君,十几年前在我们部队当过兵。我去见见他。”

王玉碗给案犯一再做工作,毫无结果。常素兰见案犯那软硬不吃的劲儿,顾不得多想,便毫无畏惧地朝案犯走去。她边走边厉声对他说:“郑有君,我是你嫂子。你把她放了,拿我做人质!”此时的案犯开始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常素兰没有被他的嚣张气焰吓退,继续边走边劝他“不要冲动,要争取宽大处理”。她走到案犯郑有君面前,用温和的口气对他说:“兄弟,能不能把刀往下放点,你把人家脖子卡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了。”她边说边用手试着把案犯手中的刀往下摁,并顺手从柜台中拿了两瓶矿泉水,先递给他一瓶,又把另一瓶水打开送到人质嘴边。这时她看见案犯稍稍把刀往下放了放。案犯这微小的举动,让常素兰看到了希望。

随后,公安人员向她示意:“你设法弄清他手中的炸弹是什么样的。”常素兰机警地靠近了案犯,她假装收拾柜台内外的卫生,很自然地靠近案犯放提包的地方。案犯见状又气急败坏地大喊大叫起来:“别动!别动!”常素兰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嫂子就是想看看你这里有上访信没有,有什么事嫂子好帮你解决。”她拉开提包拉链,只见里面有一些食物、饮料及日用品,并没有炸药。为了让守候在门外的公安干警看清楚,她干脆把提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了地上。

几个小时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不下。公安人员给常素兰和现场的电视台记者徐滔交待了新的行动方案。一瓶为案犯“特制”的矿泉水交到常素兰手中,另一瓶安全的矿泉水交给徐滔。经常素兰好说歹说,案犯总算喝了两口,但狡猾的案犯又立即吐了出来。此时,常素兰为吸引案犯的注意力,便快步往外走。徐滔抓住时机突然提高嗓音说:“那地方不安全,快往这边站站!”案犯不由自主地朝柜台外面挪了一下。就在这一刹那,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忽地冲了上去,生擒案犯郑有君,人质毫发未伤安全获救。2001年,常素兰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彭涛,女,35岁,共青团员,四川省古蔺县古蔺镇中学教师。

2006年12月6日下午,彭涛与另外两名女教师发现一校外男青年正强行拉着一名女生,欲将其带出校外,立即阻止。这个男子蛮横地打了她一记耳光,并威胁她不要管他的事,否则就用刀子捅她,气焰十分嚣张。她面对身强力壮、穷凶极恶的歹徒毫无惧色,断然表示“杀死我也不许伤害学生”,并一把将女学生拉到身后保护起来,迅速拉住男青年的衣服,将其推向校外。恼羞成怒的男青年一边口吐秽言,一边突然从身上拿出一把水果刀,向她身上刺去。彭涛胸部、腰部连中3刀,鲜血浸湿了衣衫,她不顾伤情大声呼叫“抓住歹徒”,随后坚持让学生先回到教室,直至昏倒在地。歹徒仓皇潜逃。彭涛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彭涛在平时工作中长期关爱学生,为学生垫付医药费、资助生活费、解决生活困难。一名学生离家出走到了泸州,正在泸州函授学习的彭涛,听说后马上到车站附近的旅社一家家寻找,直到找到该生做通思想工作后,自己掏钱买车票送学生回家。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班妈妈”。

彭涛作为古蔺镇人大代表,荣获四川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和四川省主要媒体宣传报道。
董学法,男,37岁,中共党员,安徽省无为县泥汊镇明光村村民,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中社区保洁员兼治安巡逻队员。

1988年,董学法到北京打工,成为朝阳区劲松中社区的一名保洁员,一干就是近20年。每天上午10时左右清理完垃圾,擦净垃圾桶,他就开始义务帮小区居民干杂活。有位住6楼的老太太,记性不好,经常出门忘带钥匙,每次他都冒着危险,从老太太邻居家的阳台爬到她家开门。他在清理卫生时,多次捡到钱包、信用卡、存折、现金、手机、护照等钱物,或者及时找到失主,或者上交居委会。多年来,他义务照料小区病人,帮居民搬家,帮老年居民送修家电。在劲松中社区,只要提起董学法,居民无不伸出大拇指夸赞。

董学法还参加了社区治安巡逻队,利用业余时间,在小区内义务巡逻。每天中午12点到1点半、晚上7点到10点,他都在小区义务巡逻。

1995年8月10日凌晨3点,董学法听见一墙之隔的小区自行车棚里有响动。他撩开窗帘,看见两人抬着一辆山地车从车棚出来,门口已停了好几辆自行车。他光着脚就冲出房门。小偷扭头就跑,他抬脚就追。这时另一个躲在门边的小偷,拿着砖头砸向他的脑袋。他一边大喊,一边捂着脑袋追了上去。又一块砖头飞来,正中他的太阳穴,血涌了出来,他死死地摁住小偷不撒手。等居民赶到时,他已经晕倒,而他身下还压着那个小偷。第一次抓小偷,他头上缝了18针,足足在家躺了3个月。

董学法担任治安巡逻员以来,曾35次与不法分子进行殊死搏斗,16次负伤,抓获不法分子100多人,其中犯罪嫌疑人22人,截获赃物500多件。他被社区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社区安全卫士”。

董学法先后被团中央、北京市授予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等称号。2006年年底,他作为惟一的外来务工青年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3月,他被评为首都十大公德人物。

阅读全文

与曹茜在德国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