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要说纳粹德军还是挺有刚的,真真正正的战斗到了最后一棵,直到苏军把红旗插到柏林帝国大厦的顶峰,才标志着战争的结束,首都都被人攻破了,还有多少军队都白扯啊,可以说在二战中,德军是值得敬佩的军队。
不像当时的小日本,说好的一亿玉碎,结果还没到本土作战就投降了,说话就跟放屁一样,你的承诺呢?
本文就来说说二战后期德国投降的事情。
5月2日,德军卫戍司令在柏林已经被攻破的情况下率部投降,5月8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可以说,尽管在整个德国范围内可能还存在700万编制的部队,但是精锐部队都打的差不多了,并不属于那种被斩首行动了,而是经过最顽强的抵抗,最终在首都被攻克,元首自杀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投降,德军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
B.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为期5年的战略轰炸。这是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进攻。1939年9月德国侵占波兰,英国于1940年1月开始对德进行试探性战略轰炸,但规模很小。1942年8月美国第8航空队进驻英国后,开始了英美联合实施轰炸。英美对德战略轰炸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最后的战略轰炸阶段。在此期间,集中轰炸了德国的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系统和兵工厂。同时也对大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历时5年的对德战略轰炸中,迫使德国必须降低在东线的作战飞机数量,终至将整个西线与部分东线的制空权拱手让出。
德国到了二战后期虽然有很强的军力,但是这并不是正义的战争,德国的投降是大势所趋。
C. 1945年,德军还有数百万兵力,为何选择了投降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三个法西斯国家中,德国是第二个投降的。1945年的5月8日,德军的最高统帅部派出了以凯特尔为首的代表团,参加在柏林近郊举行的德军无条件投降仪式。随着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中的欧洲战场上的战事宣告结束。每年的5月8日也成为了值得欧洲人纪念的“欧洲战胜法西斯日”。
最后一点,二战初期德军的实力强是没错,它一路碾压,差一点就连苏联都被攻占。但是美苏英也不是吃素的,几年的战争下来,德军的精锐已经打光了,到后期就连十几岁的少年都要被拉上战场作战。失去精锐的德军更不是联军的对手了。所以,对于德国来说,继续战争下去也是必败的结果,还不如早一点投降,减少人员的伤亡。
D.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从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苏德战场的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对于德国来说局势越来越不利了,1944年开始,苏联红军开始进行战略性反攻,与此相对应的是1944年6月6日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对于当时的德军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很多明眼的德国人明白,德国已经输了,现在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如何结束战争,很多德国军官想要发动政变炸死希特勒来结束战争,包括隆美尔在内的德国陆军统帅也在劝希特勒结束战争,希特勒一意孤行,下令毒死隆美尔,由此可见,对于德国来说,投降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尽管在整个德国范围内可能还存在700万编制的部队,但是精锐部队都打的差不多了,并不属于那种被斩首行动了,而是经过最顽强的抵抗,最终在首都被攻克,元首自杀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投降,德军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
E. 1945年德国为什么投降了两次呢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虽然仪式的排场不小,规模超过二战胜利60周年时的阅兵式,但美英等西方国家却显得很不给“面子”,大多拒绝参加。也许在俄罗斯人看来,在这样一个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的标志性日子,美英等国如此冷落昔日盟友,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于美英等西方国家来说,所谓“二战欧洲战场胜利纪念日”与俄罗斯人认定的并非同一天。而这一切,都源于二战结束时纳粹德国所进行的两次无条件投降。东西方对于二战的不同认识,其实早在这场战争结束时就已经种下了种子。
艾森豪威尔“出让”柏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军此时已经开始与纳粹德国就投降问题讨价还价,预判到了德军在穷途末路时一定会率先向美国人无条件投降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对德的投降仪式依然将由西方主导,苏联辛苦打下的柏林,将是一座没有政治意义的空城。而且慕尼黑和莱比锡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更不能落到苏联人手中。
后来事情的发展验证了艾森豪威尔的预判,当年4月16日,苏军发起对柏林的总攻,29日,希特勒在绝望中自杀。5月3日,苏军在付出30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完成了对柏林的占领。然而,打下柏林的苏联人却没等来德国的投降代表。不仅如此,他们之后还愤怒地获知,德国正式的投降代表已经在前往美英占区的路上了。
F.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德国部队的真实人数预估首先我们要说明一点:那就是德国部队700万这个数据还是暂且存疑的,至于这些数据是否有这么多,以及真实数据的背后是否有着水分,不得而知。这就颇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各个部队之间、各个大军阀之间的战争了。
曹操号称有百万大军,刘备也号称有50万大军,可真实的部队人数往往要大打折扣,甚至他们还需要把来回配送粮食以及后勤补给的所有人员都算上来凑这个人数。所以我们不排除当时的德军也有这个状态。
历史启示录其实整体来看,德军在当时情况之下投降只能说是万般无奈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也有多方面因素做考量.折合在一起的话,只需要有几点来看:第1部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第2战线极长,后勤被切断;第3则是当时的国会大厦被攻占,当时的德军首领也饮弹自尽.
G.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我先吹毛求疵一下,对这个题目提点儿意见。
首先,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反了,柏林战役结束后,德国在1945年5月9日投降,而二战结束的时间一般按照日本投降的时间来计算为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其次,对于德国这七百万大军很多人可能觉得比较夸张
二战时期德国动员的兵力超过1700余万人。
闪击波兰德军出动了88万人,算上预备役,兵力超过160万人。
“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德军出动了大约500万人。
结合各个战线投入的兵力德军总数超过1000万应该是靠谱的。
二战后期,德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希特勒之所以坚持不投降,恐怕依仗的还是数百万德军有生力量。
既然有这么多军队,那么德军为什么要投降呢,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一、这些所谓的700万军队恐怕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能实际参加战斗的远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且精锐兵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现存部队的战斗力是个大问题。
二、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德军内部也出现了厌战情绪,将帅意见不统一,甚至有些部队秘密和盟军接触,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队伍不好带啊。
三、柏林战役德军最后的精锐被苏军歼灭,首都被攻陷,元首自杀,德军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了理由。
四、大势已去,随着德军在东线战场的节节败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溃败,德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
综合上述原因,当苏联攻陷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象征帝国大厦时,希特勒选择了自尽,而德国也只能选择投降。
H. 苏军攻进柏林时,德军还有百万之多,为什么迅速就投降了呢
虽然二战时德国只有不到7000万人的总人口,但得益于德国高效的动员体系,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一共动员了超过1000万兵力,动员率远在美苏两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之上。
经过数年战争造成人口消耗,到1945年4月柏林战役打响时,除了固守柏林的约80万德军,德国在其他地区还有200万以上兵力,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希特勒已经制定了死守柏林的计划,为什么仅凭手中80万兵力与226万苏军死磕,而没有调集各路援军回防柏林,与苏军决一死战?
德国确实已经是穷途末路了,鲁尔和西里西亚早已落入盟军和苏军之手,元帅将军们都已经明白败局已定,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尽最大努力挡住苏军,把英美先一步放进柏林,企图借英美之力一起对付苏联,于是战争末期出现这样一种奇景:一支又一支德军精锐部队被从西线调走,一个接一个被填进东线这个血肉磨坊,布达佩斯、布拉格等东欧城市血流成河。
I. 1945年德国为何投降两次
因为美国和苏联的“面子之争”。
J. 二战最后还有几百万军队的德国为什么选择了投降
二战时期,德军可谓战斗力强悍,曾经几乎横扫欧洲,然而后来被美苏等盟国军队给揍扁了,最后选择了投降。很多人和我一样会不禁而问:当时德军尚且有几百万的军队,为何会选择投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总之,德军在尚有几百万军队的情况下,是不得不选择投降,并且也是当时德国最好的选择了,可谓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