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生留学德国 该做什么准备
留学德国前需要的准备
1.护照
2.入学通知书
3.2寸照片
4.带点欧元,至少300欧吧
5.最好国内有国际卡或者信用卡带一张
《学习用具》
1.本子,带一,两本就好,不要太厚,可以带点便签纸来,小小张的,能粘的那种
2.书,字典看自己需要吧。如果不学德语的话,一本小德汉汉德的双解字典总是要的,至于大字典或是英文字典的话自择,最好带电子词典,英文德文都有
3.平时常用的文具
㈡ 德国的学生作息时间是什么
德国的中小学学制是非常复杂的,有数种类型的学校上课放学的时间,全国没有统一规定,整体上分三种情况:
1、小学1到4年级是早上8点上课,中午12-1点左右放学
2、小学5年级开始到中学毕业,早上:30上课,也是中午12点-1点左右放学。
3、大学就全看各个专业的安排和自己选课,有可能一整天没课,也有可能某天从早上7点上到晚上7点。
㈢ 看看德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 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2.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㈣ 德国留学生第一次去要带点什么东西啊
以现在国内的消费标准,可能德国就蔬菜水果上面比国内贵外,别的日用品、衣服什么的都相对要便宜。第一次出来,证件什么的、公正件啥的必须带,并且要随身带。这些是重中之重!
然后就是被子,不需要太厚的,春秋天用的那种蚕丝被就可以,德国冬季室内有暖气。一双运动鞋,一双拖鞋即可,第一次出来是搬家不是旅游,能少则少,要漂亮时髦也得一切稳定了。等安定下来后再在德国慢慢买吧,碰上angebote,东西都是对折的价格。衣服,如果是女生,内衣一定要带几件,因为欧洲人的体型跟我们不一样。外面的衣服,长短袖t-shirt各带两三件,毛衣啥的带那么一两件薄的即可。外套一定要带,挡风的那种户外外套,很实用,脏了啥的也很容易打理。
至于护肤品啥的,如果女生要美白,多带点,别的还是来德国买吧,非常便宜。
然后就是德语字典、书啊啥的。
ps:如果行李有富余,可以带些干货,如木耳、干香菇、紫菜这些。这些对比德国亚超的价格来,国内还是很便宜的。
最后祝好运
㈤ 孩子为什么需要上学前班学前班都是教孩子什么的
学前班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一些启蒙的教育,开阔孩子的大脑思维。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也是越来越系统化,对学生的教育也是非常的系统化,各个阶段都是有系统的培养。不同的阶段也是有不同的培养任务。
所以幼童这个时候的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国外也是形成了很系统的教育,我们国家也是完善了这个阶段的教育,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当然,家长也是应该学习一些关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学前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有专业的老师,老师都是经过系统的培训,所以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所以我们也是积极鼓励孩子这个阶段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陪伴孩子的成长。
㈥ 去德国留学之前必须知道哪些事
免费是相对的
只有公立大学是免学费的;私立机构费用相对比较高。人们还必须申请某一个专业,被录取,并且要在与德国学生相同的条件下毕业。
不能总打工
非欧盟国家的学生需要学生签证。该签证限制了学生一年只能打工120个全天,或者240个半天。在学期间,学生只允许每个星期工作20小时。不过,不用担心养活不了自己,因为德国普遍生活费比美国或英国都低,包括租金、食物、医疗保险和公共交通工具。
拥有欧盟国家护照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该助学金一半属于国家资助,一半属于贷款。偿还贷款时还无须付利息。对于非欧盟国家公民来说,只有特殊情况才能获得该助学金。此外,一个好心的建议:请别有打黑工的念头。你会被剥削得很惨;如果被逮住的话,还可能面临被驱逐出境。
奖学金
外国人有机会申请各种各样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不管专业是工程学,德语文化还是艺术。只要成绩好,而且努力地做好你的份内事,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一个资助名额。
给外国学生的奖学金多数由DAA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提供,这是国家支持的。也有很多其它的基金会给特定的学科提供资助。如果能拿到奖学金,那么在申请大学时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君慕从身边朋友交流发现,德国的奖学金非常难于申请,申请到的概率很小,和美国完全不同。
移民是有代价的
非欧盟国家公民得花很多时间在外管局上。美国公民如果被德国高校录取,可以很快拿到签证。在德国拿到毕业证书之后,你可以有6个月的找工作时间,有必要还可以延长,甚至可以在德国呆上18个月,直到在这里找到工作。
但是你得有心理准备:尽管有时候你有急切的愿望,德国官僚们也可能无动于衷。你必须自己处理所有事情:医疗保险,资金独立证明,找住宿,到市民办公室注册,申请签证。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会更加复杂:他们得在自己家乡的德国大使馆申请签证。
如何战胜"纸张战争"?
留学生在德国唯一不能避免的是跟德国官僚打交道。让自己熟悉官僚德语和德国商务信函的格式;保留所有资料的复印件,将它们有条理地分类。这样能使你迅速准备所需的文件。做好安排,在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对你都有利:从延签到找房。
说德语很重要
在德国较大的城市,外国学生不需要德语也没问题,何况某些专业是英语授课。但是,学德语还是应该的。这样能跟德国公务员更好沟通,而且更快结交朋友。如果毕业后还有意愿留在德国,甚至工作的话,那学会德语能让你赢得更多机会。
德国大学不会把你宠坏
在美国私立大学,由于学生支付了昂贵的学费,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一些宠爱,例如,有洗衣店,房管局,健康中心等等为学生服务。甚至如果一个学生错过了很多课,他还会受到关心和帮助。
但德国不是这样。所有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得一手操办。包括如何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如何上课。例如,一些课程需要出勤和写作业,但有一些就只需要期末考试。
学生宿舍的简单生活
德国一些大学会给学生宿舍提供正式娱乐活动。有时候小的大学生村或者由简陋的单间组成的居民楼就不是那么吸引人,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
取而代之,你应该发挥自己的魅力,去有德国人住的宿舍楼里逛逛。这样你会认识很多德国人,还可以提高你的德语水平。
找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运气好的话,直接就被第一个WG给录取。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得找几个月。不过,那也值得。这些网站对找房会有帮助:
wg-gesuht.de, dreamflat.de, studenten-wg.de。
你不是第一个
国外生活和学习包含着对自己负责。有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好像得孤零零一个人去突破很多难关。其实不用害怕。当你敢于来德国,你已经走在了一条无数人都走过的路上了。
不管你得面对多么困难的问题,从申请学生签证,纳税申报还是了解你的德国男朋友或女朋友,你都可以在Toytown
Germany的网站上找到相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已经有过非常生动的讨论。在你提出问题之前,请确定你所提的问题没有被回答过。当真正会使用这些论坛的时候,你会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注意:你可能愿意永远留下来
免费教育?太好了!你是一个聪明而且无畏的人,你知道怎样从人生中寻找更好的东西。所以你动身飞往德国,在这里"玩"几年,拿到你的毕业证书,还打点工,然后回国挣大钱,是吗?有可能。也可能不。因为有可能你会一直喜欢德国。那么你就得面临一个为难的问题:要么你得永远告别你的故乡,要么你就心碎地离开这个美丽的国度。当然,也有可能外管局给你省了这一招,当你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
㈦ 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什么
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什么
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的人选择了去外国留学继续学习知识,可是去外国留学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的。
一、语言条件:
德国大学要求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必须具备800学时以上的德语水平,通过德语中级二考试或者DSH考试。这是必须具备的语言条件,否则即使进入大学也难以听懂专业课程,这是外国留学生所必须完成的首要条件之一。
二、学历条件:
德国大学规定,中国的留学生进入德国大学必须是在中国通过普通高考,进入中国普通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在校生,毕业生和研究生。
三、经济条件:
德国大学虽然免学费,但是从中国学生到德国留学的普遍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需要在德国境内进行德语强化,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因为在德国学习德语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到德国进行德语强化需要支付相应的学习费用。同时德国政府规定外国留学生在语言学习期间不能够勤工俭学,此阶段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需要提前准备。
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直接进入德国大学的条件,但是,并非是高中生不能赴德接受德国的高等教育,他通过另外一种渠道依然可以进入德国的公立大学。从目前看这种渠道有多种方式。作为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选择最佳最稳妥的留学项目,选择学生通过相应的德语和职业教育之后能够进入德国公立大学的学校,以免贻误学生的前途。
出色的专业成绩
无论是高中或本科毕业,德国大学都会对国际学生的专业成绩进行审核,不仅仅是专业课的成绩,而是成绩单上所有被打分的科目,包括体育、大学选修课等等,都会计算在内。
顶级大学,如慕尼黑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只有平均分达到较高水平,才会有一定的.成功概率。
更高的APS分数
前往德国留学,APS面试审核是不可避免的。APS审核按照德国5分制标准,1分最好,5分最差。申请德国研究生,APS成绩最好达到2.6分以下;申请优秀大学的优秀专业,APS成绩最好达到2.0分以下。
过硬的德语水平
进德国大学专业,即便是德语专业的学生,也必须要通过德福考试(TestDaF)。德福考试满分为20分,除了艺术类专业之外,其它专业基本要求德福4x4,即16分以上,才能进入所选专业学习。
优秀的学术背景
尽管德国十分注重教育平均化,甚至没有所谓的学校排名,但德国各高校对于国内的211/985院校背景仍然比较看重。同等条件下,如果留学生来自国内的211/985院校,是会被优先考虑录取的。
因此,对于德国留学的意向人群,仅有真正的学术型人才可忽略以上种种限制,而对于自身条件有所欠缺者,则建议拥有德国身份后再留学。
㈧ 快来看看德国留学都有哪些消费吧
在德国留学必须考虑到以下几项开支:
生活费(住宿、饮食、服装、书籍、通话……)
学杂费
医疗保险费
可能还有学费
大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开销为670欧,不同的德国城市之间有很大的价格差异。比如,在慕尼黑生活和学习就比在莱比锡要花费更多的钱。一般来说,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会低于大城市。当然,你需要的生活费的多少也取决于你的勤俭程度。
房租在每月生活花销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各德国城市的租金水平也相差甚远,根据学校所在地的不同,学生每月用于房租的支出从210欧元到360欧元不等。像科隆、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城市,租金大大高于全德平均水平。如果你想省钱,最好住学生宿舍或是合租房(简称WG)。刚开始找房时还应将租住房间或公寓的押金计算在内,押多押少的差异也很大,大多数情况下你必须交给房东好几百欧的押金。
另外,作为大学生也能享受到许多优惠。话剧院、博物馆、歌剧院、电影院、游泳池以及其他很多(公共)设施都设有针对大学生的优惠门票,只须出示你的学生证就能买到减价的入场券。
㈨ 德国人性化的学前教育,你知道是怎样的吗
自身网上调研了一下,德国人的学前教育教育是十分个性化的,并且能确保每一个孩子在读书期内所进行的教育全是公平的。当孩子要逐渐触碰教育的情况下,国家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是会对孩子开展备案,摸透孩子智商及学习工作能力,随后给每一个孩子制订不一样的教育计划方案,根据多元化教育,让孩子以最少的难度系数去开展学习,让孩子充足掌握学习的开心,那样不但可以协助孩子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协助孩子创建长久的学习兴趣爱好。
汇总:教育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经验的一场考试,仅有真实的教育才可以使我们学习人生观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进而更改大家的人生价值观,确立大家的人生观。人一生之中自始至终要不停勤奋学习,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仅有如此能够帮助自身更强处理眼下艰难,假定一个人不学习没去勤奋提高自己,我觉得必定会被时代所取代。
㈩ 德国从小对学生的教育
以下供参考
三件小事看中国与德国教育孩子的差别
(一)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
这一天,在德国的一家超市里我听到了这句在国内经常听到的撒娇声。
“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她的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
我静静地听着,感觉很难想象这是在跟一个可能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在说话。只见那个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但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
试想,这一幕若是发生在中国,大多情况下是会以家长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妥协为结局的。而这对母女之间却没有任何的责骂与哭闹,德国家长都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德国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哭闹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我去过的私人家庭,都很少听到家长的责骂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二)
在中国,小孩儿上高爬低是大人们最为担心的事,生怕万一不小心摔着孩子。
而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里,我却碰见了一位“胆大”的父亲。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有很多陡坡和山路。在公园的足球场外就有这样一段很陡的坡路,而只有爬上这段坡才能看到足球场内部。经过这里时,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站在坡下,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想要看看里面,而面对眼前的这个陡坡,孩子的眼里却又有一丝胆怯。这时,孩子的父亲走上来拉住他的手说:“来,抓住我 的手往上爬,没事的,我的男子汉,大胆点!”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顶上的时候,定是因为看到了壮观的足球场地,孩子高兴地回头向妈妈挥手。而正在这时,这位父亲却放开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来,并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跑下来,你一定行的。”孩子先是一惊,但听到了爸爸的鼓励后他定了定神儿,小 心翼翼地走了下来。这时夫妻俩一起抱起儿子,像是孩子做出了什么壮举似的,亲吻着他,称赞着他。父亲放下儿子后,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
那一天,只是在经过这一家三口时碰巧看到了这一幕,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忘怀。对于这个可能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针对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与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不同,这位德国父亲选择了引导孩子离开家长的庇护去勇敢地、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
外国的小女孩儿也像中国小女孩一样喜欢玩儿布娃娃。布娃娃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无非是在孩子哭闹时用来安抚他们的工具,而在德国,我却看到了我从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种“玩法”。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他们总是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子,每次来还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我心想,两个才刚满三岁的小毛孩儿,自己不坐婴儿车就已是不错,谁想竟然还一人推了一个假娃娃,真不知我的这个邻居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说起了这事儿,孩子们的妈妈笑着对我说:“这个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他们自己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看着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 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她们讲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我和她们的妈妈相视而笑。
同样的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在玩中注入了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得他们对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中国的孩子总是长不大的,或者更客观地来说,是中国的家长们不想让他们长大,或者是不认为孩子可以长大。生活在家长温暖的羽翼下,渐渐习惯了这种安全感和这份舒适的孩子们,于是渐渐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而在德国,大多家长都选择用理性的、成人式的谈话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早早地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立 的个体,并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地做事情,处理问题。
两种教育方式,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说出优劣,在中国式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大都对家庭和家人有着更为深厚的情感。然而,雏鸟终究是要离巢的,在放飞他们之前,是不是应该更早地让他们走出我们的羽翼,去试着经历风雨的历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