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你清楚了吗
德国的医学博士是Doctor of Medicine, 简称Dr.med。德国没有所谓的medical doctor,MD。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网站上明确了这两种不同表述的各个含义。与我们国内本科毕业后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不同,在德国,医学生本科毕业后,需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就可以行医了,但是这时候是没有任何头衔的,除非你参加科研,无论临床还是基础科研,通过教授认证毕业才能获得Doctor of medicine。
获取德国Dr.med的称号必须通过医学博士培养。中国学生赴德获取该称号通常需要2-3年。当然,你也可以把Dr.med理解为MD,因为有很多德国教授就是这么标注头衔的,比如 Prof. Dr.xxxx MD,PhD。说明他获得了Dr.med 和Dr.rer.nat两个学位。
针对医学生来说,德国人心目中真正意义的PhD是Dr.natural Science, 简称Dr.rer.nat(Doctor rerum naturalium),因为这意味着你了解的知识更加宽广,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自然科学,所以基本上能翻译成自然科学博士,这就是为什么得必须跟生物学或者其他学科联合培养,并且具有一定项目的资助,甚至通过答辩才能申请获批这个资格来培养。
Dr.rer.nat要求比较高,仅仅医学院是没有资格授予这个学位的,因为在德国,授予学位是学院的学位管理处说了算而非大学,这跟国内也大不同。Dr.rer.nat对于学生物的学生来说,博士毕业都是这个学位,这就是为何说德国的生物学博士毕业比较难一点的道理。
在德国的一些医学院校中,还设有一个学位叫Dr.human science, 简称Dr.sc.hum,这是给在医学院各部门读博士的学生,但是医学背景比较弱的学生申请的,那些在医学院博士毕业但是不能申请医学博士的学生就申请这个学位,倾向于人类科学方向。如果学口腔医学的,学位叫Dr.med.dent.跟医学博士Dr.med是同等级别的,相当于国内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同级别的两个一级学科。
德国医学博士的申请
申请博士学位,必须要提供正规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有些学校还要求提供学历。所有材料的认证均是在波恩,相当于德国的教育部。在经过学位学历的查证后,通过评估你的学历背景来判定符合哪种博士学位的申请。在德国的学位问题上,教授也是按规则办事。只有你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条件,才能申请。应届硕士生可以在毕业当年申请,可首先给外导出具你的证明材料,证明你即将毕业,何时拿到学位,只要到德国报到时能够出具正规的硕士学位即可。
语言要求
一般来说,不会要求有具体的语言成绩,他们通过与你发送Email或者电话面试后,觉得你能交流即可;但是现在海德堡官网已经发出消息,申请MD需要提交语言成绩了,因此,想去德国读医学博士的小伙伴们需要注意了。另外,对于想申请CSC的同学,那当然最好是考取雅思成绩增加你的筹码。
德国医学博士与德国行医
德国的医学生通常需要六年完成学业,并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符合条件后,方可行医。如果在最后两年参加科研工作,获得Dr.med的称号则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没有这个博士学位也可行医,有这个博士学位则更好。
但是需要明确一点,外国学生申请获得了这个医学博士学位,如果想在德国行医,这远远不够,还得申请德国的德语考试,然后也得通过德国的国家考试方可获得行医资格,所以这个医学博士学位和学完医学学习后在德国获得行医资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医学博士学位只是代表在医学上的学术头衔。
2. 德国留学的学分制是怎样的呢
你好
学分不仅是德国留学生活完成课程的一个证明,而且关系到毕业情况。
每个本科生需要攒够的—180个学分,即可达到毕业要求。学分("CP")的获得与你花费在课程上学时以及工作量相关。多数必须要做作业并参加考试,做报告或参加口试—必修课的学分多。能带来较多学分的课程在毕业证上更重要。Bachelor和Master学位课程的成绩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来评定。ECTS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其中包括预习和复习各类课程、获取各类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所产生的工作量。取得的成绩转换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中。一个绩点(Leistungspunkt),也称为学分绩点(Credit Point)或ECTS绩点(ECTS-Punkt),相当于30个学时。按照学位课程的规划,一般学生每学期必须积累30个学分,才可以在标准学习年限内完成大学学业。
希望可以帮到你
3. 去德国读国际通用学位制度的研究生需要几年
国际通用就是MASTER,是两年,德国原来的制度,是本硕5年,过去读是三年。
但是现在都是很多专业都已经转制了,和国际接轨,两年就可以了。
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不过我狠下心报了全日制的德语班,我觉得语音基础一定要正规的学。你学的难度太高,效率太低,可以先上培训班,在自学,比较好吧。个人建议。
在德国读书可以办证明的,一年打工貌似法律规定不超过是90天。
4. 德国的学制是不是学士完了就是博士。没有硕士
德国从2007年初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将国际标准的学位Master和Bachelor引入本国学位体制。同时保留了德国的Dipolm。一般Diplom(Uni)肯定是和Master一样,承认为硕士,Diplom(FH)是介于硕士和学士之间的学院学位。
至于上什么,要看你是想早毕业,还是想进行研究继续深造了。要是想早毕业,就去念FH(高等应用技术大学),并且要是念你在中国大学相同专业,还可以免一些科。要是不急于毕业,并且进行研究工作,就去念Uni(综合大学)。从Uni毕业如果成绩好,还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5. 德国的文凭都有哪些
德国的文凭都有哪些
我们到德国留学,顺利拿到德国的文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德国的文凭都有哪些呢?和我一起看看吧。
1. 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
学士(Bachelor)学位是在英语国家常见的、体现初级从业资质的大学毕业学位。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这种学位也被引入德国高校。学生攻读学士 (Bachelor)学位,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例,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积累180至240个ECTS学分。按照学士(Bachelor)的`学业规划,如果学生每周安排40个学时而每年学习 45周,就能够在标准学习年限之内完成大学学业。
学生获得学士(Bachelor)学位以后,如果希望继续深造,可以攻读硕士(Master)学位——既可以在结束学士(Bachelor)学业之后立即开始,也可以先工作几年。选定的硕士(Master)学位课程应与学士(Bachelor)专业有密切关系。德国高校的网站上一般会给出相关信息,指明哪些本科专业方向可以申请与之衔接的硕士课程。攻读硕士(Master)学位必须积累60至120个学分。学生应该通过硕士论文(Masterarbeit)来证明自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
2. 国家考试(Staatsexamen)
学习医学、法律、药学、兽医、牙医、食品化学或教师职业的学生通常以参加国家考试来结束大学学业。国家考试(Staatsexamen)是面对国家考试委员会(staatlicher Prüfungsausschuss)举行的考试。由于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常常会担任国家公职,因此学业和考试的内容要由相关法规加以规定。
第一次国家考试通常是理论考试、类似于大学里的大学结业考试(akademische Examina)。大学学习结束后,是一个有职业针对性的、实用的培训阶段,该阶段结束后会举行第二次国家考试。外国留学生也可以参加国家考试。不过必须认真核实,参加这样的考试是否意味着将来可以在自己的祖国从事中意的职业。
3. 博士(Doktor)
博士学位(Doktortitel)是最高级别的大学学位。它证明了学位持有者已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的授予(Promotion)是进入科学研究职业领域的敲门砖,而在一系列专业领域里,它同时也对开展科学研究以外的事业非常有利。攻读博士学位需要撰写一部拥有学术新内涵的科研着作(博士论文 Dissertation),以及参加博士学位口试(Rigorosum)或者参加论文答辩(Disputation)。
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可将博士头衔登入身份证明 , 与姓名列在一起。不同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约为2~5 年。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必须事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学业。学士(Bachelor)学位获得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获准攻读博士学位,前提是要通过特殊的程序以证明本人的专业能力。
;6. 德国学位制度是怎样的
2005年以前德国综合性大学分为Magister(文)和Diplom(理),是德国的传统学制分类,读完一般需要5-6年,毕业文凭相当与国内的硕士。
还有一种Diplom是应用技术大学的(FH),毕业文凭相当与国内的学士。
但是#酸奶德语#这两个传统学制已经逐渐被Bachelor(三年)和Master(两年)所取代,主要原因是完成传统学制所需的时间过长。现在有很多德国大学已经不再接受Diplom和Magister的新生申请。
7. 中世纪时期大学学科与学位的关系
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
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及其制度是随着大学的产生及其内部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的。学位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渐渐发展成为现代学位制度。
学位原意为任教的执照,相当于手工业行会中的师傅称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硕士和博士两种学位并无轩轾,统称教授,只是称呼不同罢了。如在波罗尼亚大学,教师称为博士;在巴黎大学,教师则称为硕士。中世纪大学史学家拉什多尔曾说:“硕士、博士和教授这三个头衔在中世纪完全是同义语”。两种学位又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在于硕士考试不公开,合格者发给证书,取得教学资格;博士考试公开举行,仪式比较隆重。获得学位者一开始的初衷是取得教师资格,而无现代意义上作为学历和学术层次的标志。当时波罗尼亚大学是学习法律的中心,教师成为博士,而巴黎大学讲授“七艺”的教师成为硕士。后来演变为修完“七艺”获得硕士学位者才有资格读神学、医学、法学课程,修完神、医、法转科者获得博士学位。这样,四科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低级科和高级科之分,硕士、博士两种学位即有了高低之分。硕士学位仅仅授予修完七艺的毕业生,博士学位一般只授予高级科毕业生,主要是指修完法学、医学、神学课程的学生。
学士学位的产生晚于硕士和博士学位,约产生于13世纪。学士(bacca-laureate)一词是行会中一个术语,原意是指“新手”,即师傅的帮工。学生在大学中学习一定年限(一般为5—7年)后,被允许可以私讲、试教,作为教授的助手。当中世纪大学高低级学科分离时,学士学位才被明确授予在艺科学习完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的毕业生,它表示学士既是硕士学位候选人,又是教授的助手,即助教。如在波罗尼亚大学,规定一个学生在没有获得法律系学监同意的情况下不能担任助教,这种允许也只是对特定的时间和教学大纲有效。到13世纪中期,这一体制被各地大学采纳。
这样,学士学位固定下来后,古代学位制度最终形成,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三个等级。古代学位的含义也从最初代表教师的称号、开门授徒的营业执照,演化为高低学科毕业标准,最终成为兼具执教资格和大学学术标准的双重证明。实际上,只有少数在大学学习的学生能够最终获得学位。据15世纪德国一所大学记录显示,在此大学中只有30—40%的学生实际上获得学士学位,只有大约10%的获得硕士学位。
8. 德国大学毕业什么学位
德国高校很可能一直到2010年都将处于两种体制并存的状态:一种是传统的、正逐渐消失的学位课程,毕业时可获得Diplom和Magister Artium硕士学历文凭,另一种是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这一全新的二级学位体系。当然在某些专业领域会有例外,或者规则上出现偏差。
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与英美一样,传统的学位课程如下:
综合性大学毕业可获Magister Artium(文科硕士)或Diplom(理工科硕士),须撰写硕士毕业论文(Magisterarbeit或Diplomarbeit)之外,考生还要参加笔试和口试。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有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应用科技大学传统的大学毕业文凭是带有“(FH)”附加标志的Diplom,本来是为了与综合大学的学历有所区别,现在如果通过认证机构(Akkreditierungsagentur)评估,证明在应用科学大学取得的成绩与综合大学的成绩要求相等,Diplom后面的附加标志可以取消。即Diplom(FH)比DIPLOM稍低,相当于Bachlor.
传统学位课程的标准学习年限是九个学期,学士(Bachelor)是六个学期,硕士(Master)是二至四个学期。
9. BA、MA、PHD各是什么学位
BA是文学学士,MA是文学硕士,PHD是哲学博士学位。
(1)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缩写为BA学位,是指顺利完成高等教育语言文学类本科课程而获得的学士学位。
(2)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缩写MA,文学硕士学位注重文学领域、比较文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关注文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致力于文学批评新方法、新视野的探讨。
(3)Ph.D,指哲学博士学位,现泛指学术研究型博士学位,源自拉丁语Philosophic Doctor。高级学衔之一,通常是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拥有人一般在大学本科(学士)及/或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再进行相当年数的研修后,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方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9)德国学位制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哲学博士基本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惟部分学科的博士毕业生通常有特别的学衔,例如工程科学的博士毕业生常称为工程学博士 (D. Eng.), 教育学的博士毕业生常称为教育博士(Ed.D) 等。
较特别的是法律博士 (Doctor of Jurispredence/Juris Doctor, J.D.) 通常是已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的法学学生的基本学位而并非高级学衔。另外,文学博士(Doctor of Letters, D. Litt.)通常属于荣誉性质,拥有人通常是已拥有另一个博士学位的学者。
中国引进MA,MFA,MBA等等学位制度,是与世界接轨的,在国外攻读文学领域的硕士课程,最终都是授予MA学位。攻读艺术领域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FA学位,攻读商学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BA学位。
这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系统,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学位一说的,也就是说在国内获得的文学专业的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到国外时,都会被翻译为Master of Arts,也就是MA,不然是无法承认学术硕士学位的。
10. 李工真所说的德国采取的教育制度是
一、普通中等教育改革
20世纪末,德国在普通中等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缩短取得高中毕业文凭所需要的时间,将文理中学的学制由9年减为8年。
2、为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改变大多数州由文理中学自己命题考试的状况,在州一级实施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
3、对全国文理中学毕业文凭考试所包括的必修科目做出统一规定,至少应该包括德语、一门外语、数学以及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即生物、物理或化学)。
4、在课程方面,增加开设科目的宽广性,更加重视普通内容的教学和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适应欧洲统一趋势,加强有关欧洲的教育;改进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渗透进各门课程。
二、职业教育改革
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于1994年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重点措施,其要点如下:
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
2、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3、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
4、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使学习困难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加那些就业前景有保障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高等教育改革
德国社会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不断削减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却数次大幅度提高教育和科研经费,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针对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改革僵化的教授晋升体制,设置“青年教授”席位。这项新计划使得那些有才华的青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有可能直接晋升教授而无须参加教授备选资格考试。“青年教授”拥有独立科研、教学和带博士生的权利,有自己的预算,可以成为终身教授。
2、改革学习和学位制度,加强与其他欧洲国家的交流。为加强大学生对欧洲一体化趋势的适应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在2000年决定,今后将把五分之一的德国大学生派送到国外大学学习一个月。同时,德国高等教育界自身也开始加强欧洲课程开发。欧洲课程的特点是课程的国际性和一段时间的国外学习。此外,德国正准备参加扩展中的欧洲学分转换制度(ECTS),从而有利于各高校间的学习和学生流动。
3、吸引国外人才,使德国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基于人才战略的考虑,德国正设法大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2001年7月,德国教科研部通过了一项使德国尽快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的联合行动。德国工会、企业主协会、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德国工商大会、洪堡基金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有关教育和科研基金会都是联合行动的成员。这次联合行动主要集中于改善外国人在德国居留的框架条件,加强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化。
4、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加强高等教育出口。德国不仅要争取国外的学生来德学习,还要促进高等教育积极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合作或独立办学。教育部长布尔曼最近与DAAD签署了资助德国高等教育出口的计划。
5、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界科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001年3月,德国联邦政府提出“知识创造市场”的行动纲领,该行动纲领的出台体现了德国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和科研成果,也体现了教育与市场联合的倾向。
6、提高高等学校生源的质量,考虑进行大学入学考试。针对德国大学和经济界所抱怨的高中毕业生质量下降的情况,德国联邦工业协会呼吁高校实行入学考试制度,作为对高中毕业证书质量监督的一种措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对大学入学申请者进行测试。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表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高校必然会采取水平测试的做法。
四、学费改革
北欧大学从2010年起结束免费教育,收费后的德国大学依然是工薪家庭负担得起的,一般收取注册费500欧元/学期,一年两个学期,以目前8.7的汇率来算,每年仅需人民币8700元,其余的生活开支约7万元。
五、学制改革
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行统一的学制、学分制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的高等教育学位体制。
总的来看,改革后的德国高等教育学制呈现出几大优势:
一是获得学位时间的缩短。据统计,2009年夏季学期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多数仅需6个学期即可获得学位,硕士学位一般用4个学期,总时间比原来一步到位平均少了近4个学期。
二是学业相对量化。所有在校学生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的补充说明,对其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所在高校体制等进行详细介绍,便于文凭在欧洲境内互认。
三是英语课程逐步增多,许多大学开设了国际课程,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聘请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