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时有两个小国家,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敢打呢
二战时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虽然这两个国家处于希特勒占领国家的包围之下,希特勒也没有真正下手。而这两个国家所谓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也有很多交易,迫于德国威慑也只能这样做了。(箭头所指国家都是中立国)
瑞士这个中立国还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国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国等一些国家做贸易,瑞士是一个银行业发达的国家,瑞士成了当时德国对外贸易的中转站。
瑞士的医药、军工企业比较发达,二战中没少向德国输送这些物质,很多德国抢来的文物、黄金等贵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换取大量的物资。瑞士仅仅在1940年就贷款给德国1.5亿瑞士法郎用于战争。德军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意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让德军快速到达意大利。
⑵ 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
如果看地图就知道,挪威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西洋岸边。而瑞典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波罗的海岸边。波罗的海在二战中基本上被德国控制,战略意义已经不大了。而挪威的岸边正好是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地,也是苏联海军的唯一的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的出海船只必经之地。而且挪威有大量的峡湾,是很好的潜艇基地。德国占领了挪威,潜艇可以在远离英国的基地进行休整。必竟法国的基地很容易受到攻击。
⑶ 洛林到底属于法国还是德国法国和德国为何在洛林起争端
首先来回答一下,洛林现在到底属于法国还是德国?洛林现在是属于法国的,是法国的行政区划之一。
总的来说,洛林到底应该属于法国还是德国,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要我本人来看谁是战胜国,谁就拥有洛林的主权。
⑷ 二战中,德国为何打挪威不打瑞典
瑞典在当时保持着一个中立的态度,对于德国和英法两国的拉拢都拒绝了。而在动荡的时局中,虽然瑞典处于中立状态,但还是略微的偏向德国。而站在德国的角度,只要瑞典保持中立,对于自己也是有利的。这也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在强国虎口之中斡旋的结果。
瑞典的地缘环境比较特殊。往东是强大的沙俄,往南是强大的普鲁士,往西南是强大的英国、法国。列强捉对厮杀时,瑞典夹在中间好不难受。有的国家拉拢瑞典站在自己这边,和另一边作对。瑞典很冷静,说你们打你们的,我只围观,哪边都不帮。
⑸ 现在德国为何不出兵夺下洛林铁矿 只有鲁尔区的煤加上洛林的铁才能更好的发展
出兵?
想达成一个目的,打仗是最后的步骤。
如果能够通过其它方式达到目的,那就没有打仗的必要。
更何况为了鲁尔区的环保德国都开始把钢厂外迁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⑹ 一战中德国对法国的作战情况是怎样的 越详细越好
主要是闪电计划和施里芬计划,主要的重点如下:
施里芬计划的主旨就是在德国陷入战争时迅速击败法国,使得德国避免陷入与法俄的两线作战
详细介绍:
施里芬的计划(Schlieffen Plan)
对德国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东面的俄罗斯、西面的法国与海上的老牌强国英国。对于陆军而言,欧洲战争意味着同时与法国和俄国作战。因此,参谋本部研究的课题便是如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瓦德西曾经于1887年提出固守西线,集中力量打击俄罗斯的战略方案,为俾斯麦所否决。 施利芬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600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利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利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利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利芬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利芬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利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利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利芬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利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利芬计划”终于成形。 “施利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利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利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利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施利芬计划”要求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十二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判断俄国军事力量的充分动员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计划中要求德国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
闪电战可以概括为集中使用俯冲轰炸机、装甲集群、炮兵等,利用强大的火力和突击力作战的一种作战方式。
详细介绍:
1、集中使用装甲部队——高度集中的强大火力,快速机动能力,还有迅速推进时的强大生存能力都使装甲部队远超过以前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中出现过的任何部队。它使得骑兵显得完全过时,使步兵在开阔地上显得万分无助,除非他们大量装备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为对闪电战的回应才发展起来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才逐渐成熟。德国的坦克部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被认为是精英部队而被配以最优秀的士兵和指挥官。德国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战斗的坦克。除了坦克,机械化步兵能够与坦克一起推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护以远离来自敌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当步兵的战斗车辆不能得到满足时,步兵经常会搭乘在坦克上前进。
2、大规模精准的空中支援——空中轰炸的高效准确和毁灭性把炮兵远远甩在了后面。同时炮兵也无法跟上坦克的推进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国军队还装备了大量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它能够迅速有效的消灭坦克推进道路上的障碍(如炮兵,防御工事,步兵集团,桥梁和护卫车队等)。
伞兵是另一种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够快速占领指定目标而不是破坏。在闪电战中他们的常见任务是抢占重要桥梁,以防止敌人破坏他们,并使坦克能够不受拖延的快速抵达并通过桥梁。
3、无线电——当法国在1940年时甚至还没有装备无线电时,德国就已经在每辆坦克,每架飞机,甚至每个作战单位上都配备了无线电。这使得德国的指挥官们能够高效率地掌控他们的部队,并使得他们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坏性。无线电使得德国的闪电战指挥官们能够与他们的部队一起快速推进,并亲眼观察战场,充分掌握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从而更好地运用他们的部队,而不是站在地图前坐失良机。无线电也让德国的高级指挥官能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效地掌控庞大的机动部队,使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和高效率的统一指挥成为可能。
4、灵活性——德国装甲指挥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线行军。他们高度的机动能力和反应快速的空中支援赋予他们足够的战术自由,这使得他们能够犹如洪水泻地般选择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线推进,或者通过他们强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来打开一条通道。这同样能够使他们遭受尽量少的伤亡,从而保持他们高效迅猛的穿插并向更深处推进。
5、主动权和突然性——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快速推进部队的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对敌领土的狂轰滥炸能够轻易地使敌人陷于休克状态。持续的突然袭击会带来更大的毁灭性破坏,正如德国人在战争中做的那样。他们快速包围大规模的敌军,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使敌军瓦解和失去斗志。
6、简单明了——闪电战没有任何复杂晦涩的东西。它是一个简单的战术,现代武器的革M——坦克,飞机,无线电,使得它的实行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其他武器和战术的融入,使它有了质的飞跃。也正是因为有了拥有骑士精神的指挥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尔,有了经过严格训练拥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号坦克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德国才能够通过闪电战取得惊人的胜利。 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国终于遇到了棋逢对手的装甲指挥官,例如巴顿和朱可夫。他们的坦克也在可能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的苏联T-34面前相形见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也遇到了超级战术支援机,像二战中装甲防护最佳的伊尔-2对地攻击机,还有再往后的美英新型的多用途战斗轰炸机。
7、空中优势——这个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敌人拥有空中优势,那闪电战就不可能实行了。就如隆美尔和其他德国指挥官在战争后期所面对的局面。
8、后勤——这是另一个关键的从属因素。德国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个因素,而最终使部队陷入瘫痪。德国人善于在相对较小的范围,较短的时间和良好的天气条件下发动闪电战,如入侵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和希腊。但是当1941年他们进攻苏联时,苏联巨大的纵深,糟糕的道路情况和恶劣的天气使他们在后勤上的缺陷显露无遗。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德国人还在大量使用骡马作为运输工具,这使得他们的步兵和补给跟不上坦克的推进速度。运输机本来也能对部队的后勤保障起到帮助,但是在对克里特岛的空降作战中德国损失了很多运输机,后来为避免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队投降而进行的自负且无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动中更多的运输机白白损失。
除了传统的对行进中的部队的食物,水和弹药的补给,坦克还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这个问题随着战争的进展不断加深,并使德国的装甲部队陷入瘫痪。德国后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术上非常复杂,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损失都是由于机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敌人的炮火。所以闪电战需要的不只是坦克,还需要它们有极高的可靠性,足够长的行程,并且伴随有各种辅助卡车。德国忽视了战争华丽舞台背后所需要的幕后支持,因此遭受了惨重的惩罚。在战争后期苏联军队改进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系统使他们的坦克能够不停顿地连续推进数百英里,有时甚至能够在行进中加油,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车辆的技术上可靠和简洁。
⑺ 德国鲁尔区离法国哪个铁矿最近
洛林铁矿区~普法战争德国胜利后之所以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就是因为当地的铁矿资源丰富,而且德国国内煤矿资源丰富但是几乎没有铁矿藏,所以才打起了洛林的主意。
⑻ 一战德国《施利芬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人所制订的着名的施里芬计划,像拿破仑一样,德国的军事观念认为:在战争中不要将目光集中在对敌国领土的占领,而是要在战争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只要消灭了敌人的军队,敌人的领土自然可以获得,因此德军的战略意图是要将法军主力一举消灭。由于在法军完成动员后必然将法军精锐兵力在法国北部一线展开,在这些部队的安排上,法军必然会将重点放在与德国接壤的法国东部,因为法国人一定要倾全力进攻来夺回东部由于普法战争战败而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铁矿区,而这里是山区,地形不利于法国人进攻,这样一来德国人只要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布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顶住法军主力的进攻,而德军主力则绕道比利时,从西边进入法国腹地,由于法国西部多平原,这样地形便于德军进攻,德军应迅速击溃西部法军的抵抗,在法军防线上打开缺口,然后德军将向东进攻,这时,法国军队必将按照他们战前制订的军事计划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展开兵力、装备,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而临时改变军事计划来反击德军从西面的进攻对于法国军队的高级官员来说是一件最令人头疼的事,大批已经展开的的人员、装备需要集中到火车站,然后用火车从法国东边运到西边,这不但耗费时间而且会打乱整个法军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进攻,给铁路调度造成很大负担,以此法国人不会轻易的打乱战前计划而从东边调兵来反击德军进攻。在行军中对巴黎的围攻很重要,德军只要迅速运动逼近法国首都巴黎,并像在几十年前的普法战争中一样包围并拿下巴黎,就会引起法国人对法国战时政府的不满,迫使法国战时政府由于丢失首都而威信扫地甚至垮台,因此法国战时政府必然会集中兵力保卫首都,在这里如果德军能将法军匆匆调集的军队击溃,就能使法国人在丢失首都后士气低落,然后德军应以最快的速度横穿法国,直达东边法军防线,然后南北夹击歼灭正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的法军,将法军部署在北部的精锐兵力全部消灭,法国必将投降。因此在施里芬计划中集中德国的近80%的军队用来从比利时绕道攻击巴黎,以压倒性的兵力来完成计划。
德国军队未能达到施里芬计划的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国士兵由于长途跋涉而过于疲劳,他们的进攻能力不足;由于比利时、法国德占区铁路被破坏而德军自身的运输马车队由于需要大量饲料这使得马车队在长距离运输中发挥不了作用,德军的卡车很少,这使得德军补给不足;在战斗中,德军将一部兵力调到其它战线从而消弱了进攻巴黎的德军兵力,使德军未能取得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但从德军部队在马恩河战役前节节胜利可以看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只是还不够完善,关键是运输不力,一方面由于运输不力德国士兵只能步行前进,从而搞得士兵筋疲力尽,另一方面由于运输不力德国士兵补给不足,同时如果运输得力的话德军可以较轻松的完成计划,饱满的精神状态进攻巴黎,而法军则正处于士气低落之时,即使在有一部分兵力被调到其它地区的情况下,仍然完全可以应对法军的反攻,在打退法军进攻后,法军士气必然更为低落,甚至崩溃,德军则士气高昂,无法阻挡,仍然有可能攻下巴黎,完成施里芬计划。为此,我认为德国陆军应利用法国西部稠密的河流网,以航运来作为运输手段,在古代战争中,用河流来运输兵力、给养是很常见的事,这虽然由于要准备船只,要沿着河流的走向运动,显得有些呆板,不够灵活,但对于大兵团作战是必要的,由于船只载重量很大,可以使部队有充足的供应,这对于拥有上百万军队的德军是必要的,至于灵活性,法国人早料到德军将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人拥有良好的铁路网,其兵力、物资可以方便的调到巴黎,而为围攻巴黎德军需要重炮,并要有充足的物资供应,这就更需要利用河流来运输,由于西部法军的迅速大溃退,法国西部的河流应该还是畅通的,完全可被利用,而且德军还可以依靠内河船只来运载步兵,减轻士兵的疲劳,让士兵精力充沛的发起进攻。为此德军陆军应考虑与德国海军合作,在战争爆发时夺取法国内河的出海口,布置岸炮同时部署鱼雷艇、潜艇来守卫这些地区,德国海军主力战舰如战列舰、巡洋舰等应用来牵制英国海军舰队的主力,用廉价的鱼雷艇、驱逐舰等海军轻兵力来主动出击,保卫德国内河航船从德国海口进入法国内河网,然后沿塞纳河航道为德军向巴黎进攻提供补给。这样,施里芬计划的战略目标可能会达成。
⑼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的来龙去脉
补充一些:
1、阿尔萨斯和洛林原属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636年,法国首相黎塞留与瑞典摄政大臣缔结条约,共同对罗马帝国作战。西班牙也加入了战争,与罗马帝国结盟,发兵侵入法国。之后又发生了多次大战,法国的两员小将孔代亲王和蒂雷纳子爵大显身手,屡建奇功。1643年,孔代在罗克鲁瓦战役中把声明显赫的西班牙步兵打的一败涂地,西班牙基本丧失了独立参战的能力。1645年,瑞典统帅托里斯腾森继1642年布莱腾费尔德战役后在杨考再一次大败帝国与巴伐利亚联军。1648年,入侵法国以作最后一搏的西班牙与帝国联军在朗斯再次为孔代所败。同年10月,疲惫不堪,无力再战的新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迪南三世与交战各国签订威斯特法利亚条约,德意志各诸侯虽名义上受帝国控制,但实际获得自治;法国得到了洛林和阿尔萨斯;瑞典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领土和战争赔偿;瑞士和荷兰获得了独立;新教得到了承认。也就是根据这个1648年的和约,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斯Metz、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时隔两百年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阿-洛地区又割让给了普鲁士。
2、阿尔萨斯和洛林有当时欧洲最大的铁矿和煤矿。
⑽ 二战德国也产钢的原材料,为什么还要从瑞典获得铁矿石
不够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