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俾斯麦”级战列舰主炮参数
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一生
研制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火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战败投降,《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在6个小时后正式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战后根据1919年6月28日德国同战胜国在巴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海军仅被允许保留8艘1906年以前建造的旧式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之用。此外,所有旧舰的舰龄必须满20年才可开工建造新舰用以替换,并还限制德国建造任何最大排水量大于10160吨,主炮口径超过280毫米的军舰。同时还规定德国海军的人员编制规模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海军军官必须服役满25年,以及禁止德国海军建造、拥有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等诸多抑制德国海军舰队重新崛起的条款。企图通过对德国海军战后的人员编制、舰队规模、装备更新和军舰性能等限制,而使其无法再与其他海军列强抗衡,将德国海军压制成为一支能力有限的区域性海上力量。
战后,为了替换一战后所遗留下来的那些旧式的无畏型战列舰,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最终还是以微弱的优势表决通过了海军要求建造新舰的提案,允许德国海军建造5艘袖珍型战列舰。其首制舰“德意志”号于1929年2月5日在德国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开工,1931年5月19日下水,1933年4月1日建成服役。
至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和苏联海军都相继提出了规模庞大的造舰计划。面对这一威胁,当时的德国海军建造局一方面密切注视着世界各主要海军强国的战舰研制情况,定期对各国海军所建造的各种舰型作出评估,另一方面德国海军也开始考虑建造比条约所允许建造的袖珍战列舰更大的战舰。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初,尚对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还有所顾虑,不愿公开建造超过条约规定标准的大型战列舰,以避免造成对英国海权的挑战。但当时的德国海军的实力现况与各海军强国的海军相比实在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了,最终他还是决定要为德国海军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但他也曾向当时的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表明过自己的海军政策,他并不想追随一次大战前提尔皮茨时期公海舰队的海军政策,不愿去建立一支足以挑战英国制海权的强大舰队,但是必须要能够对抗法国正在进行的造舰计划。当时的苏联海军仍然很弱小,尽管有迹象表明其正在执行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但却并未引起德国方面的注意。
为了能够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公开扩充海军军备,1935年6月希特勒主动向英国表示愿意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总吨位分别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和45%,使英国海军在制海权方面对德国海军保持3:1的优势,以表示德国海军的军备扩充不是在针对英国。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正式签订,为德国合法地解除了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的种种限制,为日后德国海军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基础。1936年《华盛顿海军协定》到期结束,各国都不打算继续在《伦敦海军协定》上续约,先是日本在1933年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后退出了国际联盟和《伦敦海军协定》,法国和意大利也随即于1935年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各国见况纷纷开始重整军备,战争阴云日益迫近。
当时德国虽然已经建造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并已有了设计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计划,但是这两级战舰均无法同各海军强国将来所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相匹敌。于是德国人便有了建造更大、更强的新式战列舰的计划,这一计划便成为了日后设计、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雏形。
设计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工作开始于1935年,但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已经开始了对建造标准排水量35000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早在1934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以前,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SK-C/34型381毫米(15英寸)主炮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德国海军在最初的主炮口径选择上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采用406毫米(16英寸)主炮的方案,二是采用381毫米的主炮设计。虽然选择406毫米主炮的设计方案,无论在弹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将远胜于381毫米主炮。但有鉴于当时德国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口径的主炮,缺乏在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况且,如果真的采用了406毫米主炮的方案进行设计,不仅需要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重大修改和调整,更会影响到整舰的建造与服役时间,建造所需的费用也将大大超出原有预算。此外,更大的主炮口径就需要有更大的炮塔座圈,而过大的炮塔座圈又将会造成战舰的体积和排水量过大,使其无法达到原设计所规定的装甲防护水平和航速等设计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也存在着多种选择,当时德国在柴油机技术和高温、高压蒸汽锅炉的发展上均有优势。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当时就已经采用了柴油机为推进装置的动力系统,并使其获得了强大的远洋续航力,但由于受柴油机的单机功率所限,战舰的最高航速难以提高,如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最大航速也只有28节。况且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战舰的主轴过长,会影响到舰体内的布置,占用过大的空间。相比之下,虽然蒸汽轮机较之柴油机在热效率上要低,且存在高温、高压锅炉爆炸而可能使全舰瘫痪的隐患,降低了蒸汽轮机的可靠性,如德国的Z-3号驱逐舰就曾经因为高温、高压锅炉蒸汽受阻爆炸而在挪威沿海执行任务时丧失动力,险些漂入德军布有水雷的海区。但蒸汽轮机的单机功率较大,且蒸汽轮机允许有一定的主机过热率,可使战舰在短时间内通过主机过热来实现航速的提高,达到极速状态。此外,采用蒸汽轮机的战舰主轴相对较短,同时蒸汽轮机所使用的重油也比柴油机所使用的轻柴油更不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鉴于当时各国正在设计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的最大航速均已达到或超过30节,并考虑到德国海军在数量上的劣势,在海战中如果没有高航速的话,是无法逃脱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加上缺乏在如此庞大的战列舰上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先例和经验,在权衡了两者的优缺利弊后,最终德国人还是决定以传统的常规蒸汽锅炉作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
在装甲防护的设计上,德国海军并没有像其他海军强国那样采用“重点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而是沿袭了德国海军传统的“全面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德国在二战爆发之前所建造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均采取了这一装甲布置理念,这一装甲布置理念除了在传统的水线、炮塔、指挥塔等关键要害部位布置主装甲带以外,还对战舰有可能被命中的其他非关键区域,也加装有一定厚度的装甲予以防护。虽然这种采用“全面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在关键要害部位的主装甲厚度往往较同一时期其他海军强国采用“重点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要低,但全面的装甲防护却可以避免战舰因非关键部位的受损而丧失战斗力,因为海战中的德国海军除了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外,还经常要以单舰突入大西洋作战,在面对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时,采用全面装甲防护的设计更有助于提高战舰在战斗中的耐久度。
此外,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时还广泛吸取了之前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使用经验,采用了诸如大西洋型舰艏和外张干舷的成功设计,从而提高了战舰在恶劣海况中的适航性能。德国人从德意志级的建造开始,便广泛采用的焊接技术,在俾斯麦级的制造工艺上,舰体结构的的焊接量更是达到了95%,这样用焊接工艺制造的舰艇比同类采用铆接工艺制造的舰艇在舰体的结构重量上要轻15%,而且焊接工艺还有利于采用高强度钢材,提高整舰的装甲防护强度。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俾斯麦”号的设计工作于1935年11月16日正式完成,同级的二号舰“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也于1936年6月14日正式完成。有鉴于“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图纸较先前“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相比已有所改动,故“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其后也相应作出了修改,在德国海军正式决定建造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后,两舰被分别定以“G”和“F”的代号。
武器系统
主炮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4座SK-C/34型47倍口径381毫米双联装主炮,该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以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最大射速为2.3~3发/分,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全舰备弹840发,最多为960发。
俾斯麦级装备的4座主炮依从前至后的顺序,分别被命名为安东(Anton)、布鲁诺(Bruno)、恺撒(Cacsar)和多拉(Dora),其中A、B与C、D分别布置于前、后甲板区的中轴线上。
副炮
俾斯麦级装备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该炮于1928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单门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内刻有44条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6588毫米,身管长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样可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其中穿甲弹弹重45.3千克,长度为67.9厘米,高爆弹重41千克,长度为65.5厘米,最大射速6~8发/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9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37厘米,装填角度为+2.5度,全舰备弹18000发,每座炮塔各300发。
6座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均布置在上层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两座副炮的射界为150度,布置在后部的副炮射界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击。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两座炮塔各重131.6吨,中部的两座炮塔因各安装有一座光学测距仪而各重150.3吨,后部的两座炮塔最轻,各重97.7吨。该炮并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对付诸如驱逐舰这类装甲防护较弱的中、轻型水面舰艇。
高炮
“俾斯麦”号战列舰装备有SK-C/33型和SK-C/37型65倍口径105毫米双联装高炮各4座,每舷各4座。SK-C/33型与SK-C/37型高炮均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其中SK-C/33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26.425吨,单门火炮全重为4560千克,总长度6.84米,身管内刻有36条长5531毫米的膛线,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发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而SK-C/37型则于1937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其主要参数与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轻一些,炮塔水平旋转速率提高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2度/秒。射击时需由舰上的4座专用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全舰备弹6720发,每座炮塔840发。
有鉴于SK-C/33型及SK-C/37型105毫米高炮的身管制造也均采用了复杂的双节套管结构工艺,延误了原定的出厂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刚服役时只安装了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训练结束后,“俾斯麦”号返回码头时又安装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于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后部原本计划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货后,再替换下先前已安装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发现SK-C/33型与SK-C/37型专用的火控系统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莱茵演习”行动中,无法对来袭的英机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对空火力。
在近程防空火力上,“俾斯麦”号主要由大量的37毫米及20毫米高炮构成。其中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炮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单门火炮全重243千克,总长度8.2米,身管内刻有16条长2554毫米的膛线,身管长3.071米。膛室容积为0.5升,发射药为0.36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745千克,长度为1620毫米,最大射速为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程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俯仰角度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3度/秒,全舰共备弹32000发,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射击炮瞄设备。
20毫米高炮分为两座MG-C/38型20毫米四联装和12座MG-C/30型20毫米单管装两种,其中MG-C/30型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单门炮重64千克,总长度2.2525米,身管内刻有8条长720毫米的膛线,身管长为1.3米(即65倍口径),膛室容积为0.048升,发射药为0.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132千克,长7.85厘米,最大射速为200~2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转均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MG-C/38型与MG-C/30型相比,将单管装改为了四联装,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发/分,俯仰角度改为-10~49度,其它技术参数均与MG-C/30型基本相同。
由于20毫米高炮大多为单管装,仅有两座为四联装,且两型高炮均采用的是弹夹式供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MG-C/30型与MG-C38型的射速仅分别为120发/分和220发/分,射击时还必须由专人在炮位左侧用手持式小型光学测距仪为炮手提供目标参数,炮手用常规准星瞄具对目标瞄准,实战中难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近程对空火力。
火控系统
“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上层建筑的前部和后部各布置有一座混装有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的火控塔,另有一座布置在舰桥桅塔顶端的火控塔混装的是一座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7米的光学测距仪。其FUMO 23型雷达设有一具长为4米,宽为2米的矩形网状雷达天线,工作频率为368兆赫,脉冲频率为500赫兹,波长为81.5厘米,功率9千瓦,有效探测距离为25千米(即13.5海里)。鉴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舰载雷达技术刚刚出现不久,其工作效能并不高,甚至工作时的稳定性也十分欠佳,在海战中的对舰炮战仍然主要依靠使用光学测距仪来提供目标参数,舰载雷达一般仅用于对海上目标的搜索和夜间炮战为主炮指示射击目标之用。
此外,除A号主炮塔上的光学测距仪在1941年初被拆除以外,其它各主炮均装有一座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以备在舰桥上的火控塔战时受损后,各主炮依然能够独立进行炮瞄射击,中部两舷的两座150毫米副炮也各自装备有一具基线长6.5米的光学策测距仪。布置在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4座SK-C/37型105毫米高炮也由4座基线长4米的SL-8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并由半球形的装甲防护罩保护,另外在C号主炮塔的后方还布置有一座基线长5米的光学测距仪。
虽然德国人在精密光学仪器上的优长使得其所使用的光学测距仪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测距精度,但在实战中战舰往往需要先以校射模式进行半齐射,再依照数次齐射的弹着点及目标的相对航速、航向和相对距离来及时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所以其主炮的首次齐射或半齐射的命中概率极低,即使是在射击过程中不断依照上次弹着点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但其是否能命中目标,更多的情况下还是在凭借着运气。
装甲防护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设计装甲总重量达17256吨,占的全舰总重量的比例达40%。其舰体的水平防护由两层水平装甲板组成,即覆盖全舰的50毫米厚上甲板和80~120毫米厚的第三层甲板,其中第三层甲板的主甲板,从舰艏的A号主炮塔的前部一直延伸至D号主炮塔的后部,总长度达170米,主要用以保护各主、副炮塔下的弹药舱及轮机舱等核心部位免受打击。
主炮塔的外形呈一个多面体,炮塔装甲的正面厚度为360毫米,侧面厚度为220毫米,后部厚度为320毫米,顶部厚度为130毫米,其甲板上的B、C号主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为340毫米,其余两座主炮塔甲板下的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均为220毫米。副炮的装甲防护水平很弱,其装甲的正面厚度为100毫米,炮塔座圈厚度为80毫米,侧面厚度为80毫米,顶部厚度为80毫米,甲板下炮塔座圈的厚度为20毫米,其中布置在前部和后部的副炮塔后部的装甲厚度为140毫米,中部副炮塔的后部装甲厚度为80毫米。
舷侧的装甲防护以主炮塔的弹药舱和舯部的轮机舱的装甲最厚,达320毫米,形成长度达170米的主装甲带的装甲厚度越靠近舰体的艏、艉处,厚度就越薄,其舰艏与舰艉区域的装甲厚度仅分60毫米和80毫米。此外,舷侧主装甲带的下方还设有由两层防雷壁与一层装甲壁组成的防雷击系统,足可抵御250千克装药量的鱼雷或磁性水雷的攻击。其中最内层装甲壁的厚度为45毫米,与水平方向主装甲垂直相接,形成一个盒形装甲区域,外部的两层防雷壁各厚170毫米,其间的隔舱内填充有燃油或水以作为该舰被鱼雷击中后的爆炸缓冲区之用。
舰上指挥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为220毫米,周边部分装甲厚度为350毫米,其下方包含在上层建筑之内的垂直通道由70毫米的装甲予以保护。此外,在各主、副炮的测距仪及雷达火控塔等指挥部件均有一定厚度的装甲进行保护,甚至就连舰上烟囱两侧的探照灯他、都有专门的半球形装甲防护罩。
动力系统
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初便要求其推进装置的功率必须要尽可能的大,以便使战舰能够获得30节左右的高航速。为此,在位于俾斯麦级舰体舯部的6个锅炉舱内共布置了12台瓦格纳高温、高压锅炉,其工作压力为35千克/平方厘米,工作温度为475℃,每个锅炉舱内各安装有两台,并以一前一后纵向布置于主机舱的前面,6个锅炉舱以每3个舱并列成一排,前后共分为两排,其间有隔舱相分隔。12台高温、高压锅炉由4条主烟道集中从舰体舯部的大型独立烟囱排出废烟。
共有3个呈倒品字形布置的主机舱,位于锅炉舱的后方,前面两个并排布置的主机舱同后面单独布置于中轴线上的主机舱之间有隔舱分隔。每个主机舱各装备有一台布隆•富斯蒸汽轮机其主机的最大单机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主机的总输出功率达136200马力。3台主机均配备有独立的减速齿轮组,每台蒸汽轮机各驱动一根传动主轴,每根主轴上各有一具直径4.7米的螺旋桨,3轴推进,其后为两具大小为11.63平方米,平行相距24.2米的方向舵。
电力系统由14台发电机所组成,为全舰的各系统提供电力,总发电量为7910千瓦,电流为220伏的交流电。其中8台500千瓦柴油发电机布置在后主机舱两侧的2个机舱内,每个机舱各安装有4台,分成两排,每排两台。另有5台69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分别布置在前排锅炉舱的前面两侧的2个机舱内,其中一个为混装有两台690千瓦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每个机舱平行布置着3台涡轮发电机,两个机舱之间也有隔舱相隔开。
舰载机
在“俾斯麦”号主桅下方的1号机库及烟囱两才侧的2、3号机库内分别存放有4加阿拉道(Arado)Ar-196型水上飞机,降落在水上,再由舰体舯部甲板两舷上的大型起重机吊起回收,再将Ar-196的机翼折叠后,便存入机库之中。其中1号机库存放有2架,2、3号机库各一架。
Ar-196型水上飞机主要是用于取代老式的He-160型水上飞机,广泛配属于德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之上,于1938年首飞,1939年8月定型服役,全重29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30千克,机身长为11米,翼展12.4米,机身高4.4米,装备有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960马力的宝马(BMW)星型空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310千米/小时(4000米高度),最大升限为7020米,最大航程为1070千米。装备有2门MG-FF型20毫米航空机炮,一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2挺MG-15型15毫米机枪,并可在翼下挂载两枚50公斤重航空炸弹,机组乘员2人。该机主要用以侦察、校正和联络之用。
辅助设备
扫雷具
为了对付来自于水雷封锁的威胁,“俾斯麦”号在两舷共装备了6具扫雷具,这些扫雷具,从外形上看就如同一架小飞机一样,使用时扫雷具吊放入水中,在展开其水翼后,钢缆将拖曳其前行,一遇锚雷便利用扫雷具上的割刀将系留锚雷的钢索割断,待锚雷浮出水面以后,再用舰上的小口径火炮将其击爆。
探照灯
全舰共装备有8座探照灯,其中7座的直径为1.5米,7座探照灯分别布置在指挥塔中部、烟囱前部和后部的两侧以及主桅后方的平台之上。其探照灯除平时用于导航、信号联络外,还可用来在夜战中为火炮指示目标。
起重机
布置在舰体的舯部第一层甲板之上的两部12吨级大型起重机,除可用来回收降落在水上的Ar-196县水上飞机之外,还可在该舰进行补给作业时,吊装诸如弹药、食品等物资之用。
锚、链
为了能够便于该舰的泊驻作业,在“俾斯麦”号上共布置了4个重达9500千克的铁锚,用直径72毫米的铁链环连接,其中3个铁锚布置在舰首的前方和左右两舷,另一个布置于舰艉的左舷一侧。
小艇
“俾斯麦”号建成之时,舰上共配备有各种交通艇、联络艇、工作艇及舢板共记18艘。
建造
1935年11月16日,德国政府同“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公司在汉堡签属了建造合同,建造编号BV509。1936年7月1日,在位于汉堡的布隆•沃斯造船厂的9号船台上开始铺设首根龙骨,“俾斯麦”号的建造工作正式开始。舰体的建造工作于1938年9月以前完成,并开始将已建成的舰体移至下水滑道上,准备下水的相关事宜。
1939年2月14日星期二(情人节),在阿道夫•希特勒及上千名群众、军政要员和船厂工人的出席下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下水典礼,并由特意邀请而来的主礼嘉宾——德国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将她祖父的名字命名给这艘新建成的战舰,在片刻之后的13:30分,“俾斯麦”号缓缓滑入水中,顺利下水。成为德国海军历史上第四艘以俾斯麦之名命名的战舰,也是“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厂所建成的最后一艘战列舰。虽然新型的H级战列舰已于1939年7月15日开工建造,但最终却并未建成,而是于1941年8月29日停工后被解体。
下水之后的“俾斯麦”号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诸如锅炉、舰桥和主装甲带的舾装工作,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将建造中的“俾斯麦”号的舰艏替换成了更适合于北海和北大西洋恶劣海况的大西洋型舰艏。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境内,英、法对德宣战,但二战的爆发和随后而来的寒冷冬季却丝毫未影响到“俾斯麦”号的预定建造速度。
1940年4月,“俾斯麦”号迎来了首批舰员的登舰,虽然此时的“俾斯麦”号仍未完成,但这些首批登舰的舰员们已经在该舰的首任也是唯一一任舰长厄恩斯特•林德曼的指挥下开始了其第一阶段的训练任务,以便能够更早的熟悉诸如锅炉、涡轮机机组、舰桥等舰上已经安装好的设备。6月23日,“俾斯麦”号开始进入V-6号浮式干船坞,以便进行3个推进用螺旋桨和电磁防水雷系统的安装,全舰也相应的被重新忧戚了一番。7月14日,“俾斯麦”号离开浮式干船坞后,便一直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直到几天后的7月21日,“俾斯麦”号开始了其首次的测试工作,而此时的舰员人数已经增加至1962人,其中军官103人。在经过了18个月的舾装工作后,“俾斯麦”号终于在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这个多云的日子里,在舰长林德曼上校的主持下举行了该舰的入役典礼,在德国的国歌声中,纳粹德国的国旗在后甲板的尾旗杆上缓缓升起,标志着“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加入德国海军的现役编制之中。
训练、海试
在“俾斯麦”号服役之后,舰上的舰员们被分为12个分队,其中1~4分队负责主副炮,5、6分队负责高炮,7分队负责后勤,8分队负责军械、缆帆作业,9分队负责通信,10~12分队为轮机人员,进一步的训练也随即展开,这包括了战舰的导航、防空、损管和作战等训练。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首次离开汉堡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戈腾哈芬(今波兰格丁尼亚),准备进行海试。由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普鲁士地区位于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航程以外,加上德军在通往波罗的海的航路上均布置有水雷,使得波罗的海成为了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最主要的海上训练和海试基地。
9月16日,“俾斯麦”号在拖轮的协助下驶入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在9月28“俾斯麦”号离开基尔并在13艘扫雷舰的护航下前往吕根岛,此后便单独驶往目的地戈腾哈芬。
在驶抵戈腾哈芬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俾斯麦”号在但泽海域进行了多次航海测试工作,在10月23日的全速测试中测得了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50170马力和30.12节的最高航速。12月5日,“俾斯麦”号经由波罗的海返回汉堡,停泊在布隆•沃斯造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在此期间,由于担心战舰在高速航行时舰艏的上浪会对“A”主炮塔的10.5米基线测距仪的使用造成影响而被拆除。为了提
2. b&w 7s90mc主机功率多大
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丹麦地区主要从事二冲程柴油机的设计和零部件的生产,
这部分业务在哥本哈根,阿尔法柴油机厂在腓特烈港,发电机组厂在霍勒拜,
他们的工作脚踏实地而卓有成效。
概况
MAN B&W 柴油机公司有两个分部,一个在丹麦,一个在德国。德国地区主要从事设计和生产各种类型的四冲程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在奥格斯堡有一个专业厂,在汉堡有一个服务中心。丹麦腓特烈港和霍勒拜的工厂按照奥格斯堡的特定设计或最新的开发成果生产四冲程柴油机。着名的阿尔法柴油机厂位于腓特烈港,可向用户提供全套推进装置(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推进器)。这些推进装置既可采用四冲程柴油机,也可采用小型二冲程柴油机。霍勒拜厂则只生产四冲程柴油机的发电机组。
哥本哈根是MAN B&W 柴油机公司总部所在地。从一百多年前的鲁道夫.迪塞尔时代起,B&W 造船厂就在那里设计和制造柴油机。时代变迁,柴油机生产厂和船厂已于80年代初分开了。今天那里不再有船厂,也没有大型柴油机生产厂。但是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总部和一些特殊部件的生产和试验、培训中心仍然在那里。他们努力工作,并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用柴油机制造商,MAN B&W 生产的船用柴油机占世界55%以上的份额(二冲程柴油机的64%和中速四冲程柴油机的22%)。
经IMO 认证的NOx低排放
1999年5月4日,丹麦哥本哈根的MAN B&W 柴油机公司收到了德国劳氏船级社(GL)代表丹麦海事局颁发的一台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第一张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认可证书。该机型为12K90MC,输出功率74640马力(54860千瓦),由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许可证买方——日本的日立造船公司在日本的有明海进行了试验,用作丹麦林德船厂为丹麦A.P.Moller 航运公司建造的1艘集装箱船的主机。
在1997年9月伦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IMO同意将对所用船用发动机限制NOx排放的日期定在2000年。尽管还有待批准,但由于以后对发动机装船认可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所有柴油机制造厂商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使他们生产的柴油机满足IMO的这项规定。
在IMO 颁发的一份题为“NOx技术规则”的新文件中,对关于NOx含量的测量和认证的新规则作了说明。MAN B&W柴油机公司生产的所有新的二冲程柴油机都将符合IMO 的这项新规则。但是对于柴油机制造厂而言,主要工作是将来必需要对所生产的全部柴油机配备必要的技术档案,以文件形式证明试验台上测得的排放符合IMO 的有关规定,以便将来向验船师提供原始数据和试验方法。
已认证的柴油机是一组8台同样柴油机的“母机”(parent engine),这些柴油机中只有那台“母机”需要进行试验,而该组其它的“成员机”以后必需进行一次检验以证明它们符合规则后,才可获得各自的证书。
MAN B&W 柴油机公司正在对将在今年进行认证的一些柴油机准备技术档案。所有新的原型机都要在原型机试验时进行IMO的认证。
S90MC-C型机问世
希腊克里斯滕航运公司在韩国大宇重工订造一艘VLCC并附有选择权,该船采用MAN B&W柴油机公司的6S90MC-C型柴油机作主机,该机功率为40000马力(29400千瓦),这是该型机首台订货,将由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许可证买方韩国现代重工制造和试验,在2000年2月交付给船厂。第一艘VLCC 船预定2000年9月交付,租借给艾克松公司。
这种缸径为900毫米的S90MC-C型柴油的6缸机型是专为对航速要求高的VLCC船设计的,以满足其对动力装置的要求。气缸数量少有助于降低维修费用。目前一些采用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7S80MC型柴油机作主机的VLCC运营情况良好,最高航速达16节,这已在许多动力装置上得到了证明。所有MC型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在各种船上已累计运行1.3亿小时,这足以证明S90MC-C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份订单使MC型机在VLCC船的应用更上层楼,在这个领域中,该机的设计占有优势。前2年中,全球投入运营的VLCC 70%以上都安装了MC型机作推进动力装置。MC型机的设计使其成为最好的发动机。截止今年3月,已有5200台MC型机投入运营或已收到订单,累计功率超过8000万马力(5880万千瓦)。
MAN B&W 阿尔法厂:双百临门
1898年12月21日,前腓特烈港杰斯托伯里机械厂交付了他们的第一台内燃机,正是从那时起,该内燃机被命名为阿尔法(Alpha),其第一批机是卧式单缸四冲程的热球式发动机。第一台阿尔法机为4马力(3千瓦)、620转/分的发动机,安装在一艘渔船上作为一台绞车的动力装置,完全相同的第9台阿尔法机今天陈列在丹麦腓特烈港MAN B&W 柴油机公司阿尔法厂的办公楼大厅内。1998年12月21日是该厂发动机生产100周年的庆祝日,当时该厂为丹麦的捕鱼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它曾经是该厂发动机生产起始时最重要的业务领域,到60年代、70年代该厂开始向沿海和远洋船舶市场扩展业务。
第二个庆典得益于该公司对中型货船的发动机市场的重视。第100台MC 发动机为8缸S-35 MC型,210转/分,输出功率5200千瓦,将安装由德国阿克尔MTW船厂为俄罗斯船东建造的一艘油轮上。
MC系列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范围从1470千瓦(2000马力)到68355千瓦(93000马力),阿尔法厂现在生产缸径260,350,420,460和500毫米系列柴油机,其输出功率最高达12495千瓦(17000马力)。由该厂制造的MC 系列发动机,其70% 都是与MAN B&W 的可调螺距桨和阿尔法电子控制装置一起,作为一套完整的推进系统提供给客户的。
新型L27/38型柴油机取得成功
1998年10月,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新型L27/38型柴油机一问世就已收到了首批总计32台套的柴油发电机组的订单。这种发电机是以霍勒拜公司的新一代小型四冲程中速机为基础开发设计的第二种机型。其中二个合同中的发电机组将在丹麦和其许可证买方韩国现代重工生产,霍勒拜厂第一次交货期为今年5月。
一个合同中的柴油机将用于4艘4300箱集装箱船,作为辅助动力。每艘船配备4台8L27/38型柴油机驱动的发电机组,每台输出功率为2400千瓦,这些集装箱船是由韩国现代重工为丹麦的A.P.Moller航运公司建造的。第二个合同的机器用于正在台湾中华造船公司建造的4艘2200箱集装箱船上,船东也是丹麦的A.P.Moller 公司,每艘船配备2台6L27/38型柴油机和2台8L27/38型柴油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缸径270毫米的L27/38型柴油机的设计功率结合了该公司独有的维修概念设计,使它特别适用于在大型远洋集装箱船上作为柴油发电机组的原动机。维修的设计概念是为航行日程很紧的船舶,这种船舶要求机器在大修之前应具有最好的可靠性,大修间隔长,维修简便迅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
L27/38型机的大修时间为16000小时,大修所需时间要比常规的柴油机短得多。常规柴油机在大修时气缸得一只一只地拆下和重新装上。与此相反,L27/38型柴油机的气缸可以整体拆除并安装,从而使工作人员既省事又节省时间。
L27/38型柴油机在设计上与MAN B&W 柴油机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小型机L 16/24型发电机组的柴油机相似,配有一个前端箱,这种结构除了可降低装置费用外,还便于操作人员维护其辅助装置,这样可减少日常的维修工作。L27/38型机有二种类型,每一种分别针对作柴油发电机组用和作推进装置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去年10月,一台8L 27/38型柴油发电机组的柴油机在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奥格斯堡厂与一台推进装置用机并排在试验台上进行了原型机和耐久性试验。
MAN B&W 柴油机公司的阿尔法厂的成套推进装置包含一台新一代的减速齿轮箱(MGS37型)。该型齿轮箱是德国仁克公司(RENK)和阿尔法公司联合研制的。第一套新型L27/38型柴油机推进装置已宣布将于1999年下半年交货。
3. 介绍一下二战中德国的战列舰性能
基本技术数据 1、建造 建造公司 Blohm & Voss 建造地点 Hamburg(汉堡) 建造代号 BV 509 开工时间 1935年11月16日 完工时间 1939年02月14日 服役时间 1940年08月24日 2、舰体 官方公布排水量 35000 吨 实际标准排水量 41700 吨 设计满载排水量 49400 吨 实际满载排水量 50900 吨 实际满载排水量 52900 吨 * 舰体长度 250.5 米 水线长度 241.55 米 舰体宽度 36 米 舰体型深 15 米 实际标准吃水 9.00 米 (at 41700 t) 设计满载吃水 10.2 米 (at 49400 t) 实际满载吃水 10.4 米 (at 50900 t) 实际满载吃水 10.7 米 (at 52900 t) * 舰体次要结构用钢 St42造船钢 舰体主要结构用钢 St52造船钢 防雷装甲用钢 Ww高弹性匀质钢 水平装甲用钢 Wh高强度匀质钢 舷侧、炮座、炮塔立面、指挥塔立面装甲用钢 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 舰底纵向主龙骨17条,高度1.7米,铺设宽度25米,平均间隔1.56米(舯部) 3、动力系统 锅炉12 个高压锅炉 (压力 55 Kg/cm2 温度 475oC) 主机3 台涡轮蒸汽轮机 推进轴 3 螺旋桨 3 (直径 4.7 m) 舵2 最大设计稳定马力 138000 shp 最大实测稳定马力 150170 shp 最大实测极速马力 163026 shp 最大设计巡航速度 28 节 最大实测巡航速度 30.8 节 最大实测航行极速 31.5 节 4、航程 燃料 标准 3200 M3 燃料 最大 7400 M3 航程8525 海里/19节 航程6640 海里/24节 航程4500 海里/2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