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政治制度是什么
德国政治制度是联邦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基本法》的制定,奠定了西德以及后来统一的联邦德国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一部治国大法。
德国联邦制的历史:
联邦制是德国二战战败后做出的历史选择,目的在较大程度上防止集权和专制的产生。中央政府统筹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事务,施政纲领则多由地方政府自行决策。德国有16个州/直辖市,每个州都通过选举组成政府内阁,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规。
每个州享有独立的人事权、立法权、财政权等,并根据自己的现状和税收情况制定可行的文化教育、交通、社会福利服务等政策。
‘贰’ 法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
1、概念不一样:
德治,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法治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2、历史背景不一样:
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学说是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法治,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强调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地位。
3、与人治联系不一样:
德治是人治的理想模式。
要想充分发挥人治的优点,政府官员应该勤奋、敬业和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法治相对于人治更稳定;法治强调的是权力制衡、法律救济。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德治
网络-法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中教育网 »
‘叁’ 如果二战轴心国战胜的话.日德意之间如何瓜分世界
希望把分给我,因为我的确学过。而且我会用自己的话告诉你:
先总体告诉你大体划分:
德国,占据北欧,西欧及大西洋海域和美国东部(视作战情况而定),整个拉丁美洲,东欧至乌拉尔山的广大地区,巴尔干及所有南欧地区,除北非外的非洲全部,占据西亚阿拉伯地区及中亚部分地区直至与日本平分印度洋。
日本,整个东亚,中国,高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三国,泰国,缅甸,马来,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亚大部,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周围海域,西伯利亚直至乌拉尔山的广大亚洲北部,与德国平分美国,占领整个太平洋和半个印度洋。
意大利,环地中海新罗马帝国。
在轴心国历史上,三方的确存在这样一份世界划分密图(当然三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意大利和德国就为了巴尔干地区非常不愉快,在德国眼中,巴尔干意味着重要的资源基地,也意味着东进苏俄和南进西亚的跳板,必夺之;而在墨索里尼的新意大利罗马帝国的版图规划中,作为环绕地中海的巴尔干地图也在争夺范围之内)
日本:总西进作战其主要作战方针是以台湾与朝鲜,伪满洲国作为基地(加上后来的伪南京国民政府)西进消灭整个中国,达到从整个南面与苏联对峙的局面(若有机会,则尽力挺进至中亚乃至西亚地区。
南进作战其主要战略构想,是两个方向:一是以日本的台湾,马尔代夫等地为基础,控制整个东南亚,驱逐西方强权,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争取在攻占印度尼西亚后进而攻占澳大利亚,彻底阻隔反法西斯东西半球的联系,我给它谓之东南战略;所谓的西南战略是以后来被日军攻占的缅甸为基础,向西进击印度,其扎略目的:一彻底消灭英国存在亚洲的势力,二控制超乎想象战略和人口资源的印度,三把持印度洋配合东南切断东西半球联系,四彻底封死中国得以得到的外援驼峰飞行路线,消灭中国的最后力量,五伺机通过中亚挺进西亚,取得与德国的会师。
东进作战战略是以不停息的打击(但是注意,山本也是和希特勒一样希望把美国的战争拖到最后,山本曾就读哈佛大学,就任驻美武官,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和民众意志)不让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有喘息机会,在八面出击占领整个东南亚资源的基础下,以这样的方式将美国的抵抗意志彻底摧毁,让其不敢与日本再战,进而签署有利于日本的跳跃,确立日本感觉安全的区域统治,以后再与德国东西夹击美国。
北进作战策略:由于在张古风和苏勒新河两次大战都吃了苏军机械化作战的大亏,北进呼声很弱。但日本仍然把最强的部队置于东北,希望在德军将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力打翻之后乘机出兵西伯利亚。(别忘记了,日军是苏联成立初期最后一个才被赶出去的外国干预军,对西伯利亚垂涎久已。)
德国:西欧策略:历史上也的确几乎实现了就是着名的黄色计划,在4小时攻占丹麦,一个月灭亡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甚至没等盟军作出反应便宣布投降,拥有300万陆军的法国2个月遭到彻底惨败,被迫与德国合作,成立维系政府。可以说,除了跨海征英的海狮计划失败,希特勒成功的把西欧纳入手中,但就是这个没成功的英国,葬送了第三帝国。后继计划是最终与日本东西夹击消灭美国。
东欧策略:在合适的时机,撕毁和苏联的秘密协定,全面控制整个东欧。曾经实现。其后继计划是希望消灭苏联并且与日本会师。
北欧计划:北欧在希特勒的人种排行上出于上等民族,因此德国除了对挪威有轻微的武装占领外,对其他几国主要利用拉拢的策略。比如对于遭受苏联入侵的芬兰就被拉入了轴心国集团。基本实现。无后继计划。
南欧计划:虽然与意大利相冲突,但德军的战力不是连埃塞俄比亚黑人都打不过的意大利可以比的。德国的计划也成功的实现,具体是:首先以希腊和英军勾结为名进攻希腊,继而在克里特岛彻底击败英军和希腊军,占领希腊。此外拉拢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进入轴心国集团,扩充实力。南斯拉夫曾经被拉拢,但后来起义后被德国剿灭直接占领之。其下一步计划是以此为跳板,拉拢土耳其,进而进入中亚和西亚,彻底消灭英国势力,与日本会师。
非洲计划:希特勒本来希望能够在彻底控制西亚和南欧后再着手处理非洲问题,但意大利在北非的垃圾表现使得他不得不组建北非军团直接参战。隆美尔如果不是军力不足(抽调参加对苏战争)很有可能就将5倍于自己的英军扼杀在埃及。其计划,于意大利属地突尼斯和臣服德国的阿尔及利亚登陆,分两个方向与意大利合力作战,向西进军摩洛哥,切断地中海与大西洋联系;向东进击利比亚直击英国在非洲的命脉埃及,彻底逐出英国于北非的势力。后继计划,很简单,南进称霸整个非洲,控制了苏伊士运河的德军也可以继而支援征服西亚阿拉伯的战斗。与日本在印度洋会师。
意大利
最垃圾的轴心国之一,其战绩甚至不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更别提芬兰。
其计划也明显小气:
建立环地中海的新意大利帝国
为此需要:
征服同为轴心国同情者的西班牙,法国南部,南欧和巴尔干地区,土耳其,北非,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
其他的不便再写,我累了。
当法西斯国家最终胜利后,我省略掉芬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家。着重讨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德国和日本。
对比:日本人口当时约7000万,德国人口当时约7000万。
日本工业约德国的二分之一不到。
海军日本大大强于德国,但海军素质双方相差不多。
空军双方可以平分秋色。
陆军不用说,德军扫日军如秋风扫落叶。
控制地域可能日本较多,日本控制人口也较多,但人口素质和占领地的工业实力德国较优秀。
所以我预测,德国会很占优势,但是一旦开战将会是一场最为残酷的战争(试想一下分别控制将近半个世界的两国分别在美国,太平洋,印度洋,西亚中亚和亚洲北部开战是什么样子)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德国将最终凭借优秀的陆军指挥能力和优良的陆军装甲部队和战士素质惨胜。(不考虑各地民族起义的话)
‘肆’ 列举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异
“法治国”,或者说依法治国,更多强调【依法】,统治者的行动须有法律依据,被看做是从人治通向法治的一个台阶
”法治“不仅要求统治者的行动须有法律依据,更强调【法的内容、精神】,要求依照的这种法律必须合乎正义。
基于传统“法治国”的概念采矿的缺陷,战后的一些欧炉法学家岁仍在继续沿用德国“法治国”的外壳,但是换上英美“法治”的内容,对“法治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尤其是战后德国的自由民主主义者与“法治国”传统作了传递的决裂。因此,尽管“法治国”的概念被继续使用,但需要分清的是,此“法(律统)治”的国家已不是彼“(依)法(而)治”的国家。
‘伍’ 西方国家奉行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立宪主义
就是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并被一部基本法律约束,规定公民权利的理念。
这个基本法就是宪法,,所以又称宪政,第一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第二限制公共权利,公共权利的权威与合法性来自宪法。
‘陆’ 我想知道中国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凭什么近代以来我们要以一个德国传入的一套理论来0治0理并0且奉为神
我觉得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政治理论,都是基于一个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朋友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放大放宽,不要小国思想,我们都爱国,但也要有理智的去爱,中华传统五千年文明,有优点也有缺点,要辩证去吸收,同样对于政治体制,其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也被辩证吸收了,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柒’ 现在德国是什么政治体制
德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立宪制就是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为,
‘捌’ 以德治国的内涵是什么
以德治国升华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内涵的认识。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更加突出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德”的建设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支柱的建设,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明显地把综合国力凸现出来。综合国力包括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以及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创造力等。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而这个人力资源,不光是知识与科技,还有人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民族的向心力等。以德治国就是要始终不渝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实现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全社会形成高尚的道德,整个社会才会焕发蓬勃的生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玖’ 德国以德治国,法国依法治国
德国=Deutschland(德语)
全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简称:德国
法国=Frankreich(法语)
全名:(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
简称:法国
简称就像小名的方便称呼,例如:小王被朋友私下昵称为汪旺,这并不是说小王是一只狗。
‘拾’ 一个关于德国的问题
德国于1871年统一,
以农业为依托的发展
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坏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社会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年前后估计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12.5%。
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逐渐形成后,从19世纪中期起,产生了一批大公司,它们是德国现代工业的标志,尽管德国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极快,其形成过程与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却没有什么不同。最初都是从纺织部门开始,因为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毛织业也慢慢采取了现代的模式,但其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转轨影响不大,主要是棉织业和丝织业在机械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业尽管落后,但也坚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现的大公司所取代。
德国的工业化大跃进是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而开始的。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德国的煤矿从1820年的1.3百万吨增至1850年的5.1百万吨,到1913年的190百万吨,加上87万吨的褐煤,几乎占了整个欧洲大陆煤产量的三分之二,生铁在1826年超过了10万吨,1867年超过一百万吨,而到1913年超过了13百万吨。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000万吨增为1913年的17.6百万吨。生产组织的规模很大,很现代并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时至少有24个鲁尔的煤矿的年产量超过了500000吨,1902年,德国平均每个钢铁工厂的产量为75000吨
铁路是德国比法国发展得更快的一个部门,而且这种发展是在全德统一之前就开始的。所以德国铁路的特点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国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规划和基础。
德国的这种特点反倒成为它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为它的铁路完全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政府规划建设,私人也进行投资,两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国的铁路建设的速度。德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经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发展,这种铁路发展对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德国的工业革命……看来是随着铁路作为主导部门的不平衡发展。” 铁路投资作为国民净投资的比例在1851-4年为11.9%,1855-9年为19.7%,而在1875-9年达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对钢铁和机械的巨大需要超过了德国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从英国和比利时进口,但随着德国铁路交通网的形成,德国的钢铁和机械生产能力也随之发展,这种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860年起,德国作为钢轨进口国的局面开始改变,从1860-5年,德国每年有23000吨钢可用于出口,1866-71年,更增为150000吨。
通过银行的贷款,德国的铁路建设从未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德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担保银行的投资收益不致受到侵犯,并使得那些获利较低的铁路得以修建。由于政府的参与,至1914年时,德国政府已控制了整个铁路网。
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重工业以采矿业为龙头,而采矿业的起步则是以洛林地区丰富的矿藏开始的。虽然在采矿业德国并未赶上它的老对手英国,但却与以美国相等的速度发展着,所以在欧洲来说仍然是很快的。德国的煤产量从1871-1875年间的年平均3450万吨上升为1913年的19150万吨。在同一时期,褐煤的产量从970万吨上升为8750万吨,铁矿石的产量上升为2870万吨。 采矿业的发展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生铁的产量在1871年估计为160万吨,在1910年已达到1480万吨。1900年,当英国的生铁产量达到910万吨后,超过了德国的850万吨时,德国在钢铁产量方面则以740万吨超过了英国的600万吨的产量,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为1310万吨,而钢产量则为1300万吨,与欧洲的其他国家远远地拉开了距离。
德国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业发展的优势,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最早起步的工业国家。其具体的一些指标为:1,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铁路系统,其铁路长度从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贸易舰队,其蒸汽动力的船只从1871年的81994万吨增至1913年的4380348万吨,3,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工业,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而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所占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鲁伯公司在埃森就雇佣了68300工人。在同一时期,德国的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雇佣的人口看,这两个行业的工人总数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使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们在工业中所占的比例。
事实上,早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德国的一些重要企业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1816年,德国最早的铸钢厂之一的克鲁伯工厂因为负债而停产,1818年其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鲁伯使它恢复生产后,在1826年被迫将工厂转交给他的儿子,但情况仍然没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德意志的经济开始起步,1834年,由于铁路的修建,克鲁伯接受第一批铸钢车轮的订货,于是,工厂的转机出现并开始了真正的发展。1831年,其工厂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经增加到683人,至19世纪中叶已经超过了1700人。而这时克鲁伯已经不但供应车轮,而且还生产火炮,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供应外国的。
电气工业的发展是与威纳尔·冯·西门子和埃米尔·拉特瑙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西门子是一个灵巧的发明家,他在1867年设计并制造了发电机并将其用于电气化铁路上。在与西门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国爱迪生电气公司,后来逐渐脱离了西门子而成为独立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这两个公司推动了德国电气工业的发展,并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化学工业的起步不同于电气工业,这是因为德国早已形成了化学实验的传统。不过,化学工业的决定性发展是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内完成的,很多化学工业后来合并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个染料公司在德国的化学工业中一直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德国的染料、化学制药以及其他的化工产品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上德国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实力,使德国的化工产品享有了国际性的声誉。
正是由于这些大公司的规模性发展,使德国的工业能够后来居上,迅速地赶上并超过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国。
如果不充分考虑到银行的作用,那么任何对德国工业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这样认为,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德国的银行业形成的独特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与英国、美国和法国相比,德国的银行系统为德国的工业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刺激。在德意志,银行的含义与英国是不同的,在这里,银行是一个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投资信托的联合体,而这个联合体只有在中央银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战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只将其较少部分的资金投入政府的债券,另一部分则投资于商业票据,这些票据得到了德意志银行的承认,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流动储蓄。不过,德国银行的资金大多是直接投资于工商企业和用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或资金的筹集都要通过某一银行来进行,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财团。银行或财团控制股票或债券以固定的价格发行,并将其尽量出售给公众。其结果是银行通过自己的职权保留了对工业化商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潜在所有权,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干预工商业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为处理商务或为商人提供短期贷款和交易上的服务,德国从1835年开始逐渐出现了比较集中的银行与金融系统,但其在19世纪中期以前还是比较原始的,私人银行为数不多,且缺乏规模较大的银行。改变这种局面的决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鲁士政府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力,这成为德国银行朝着现代方向发展的标志。当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它便转变为中央银行,其任务是维持新建立的金本位制。与英格兰银行不同的是,它拥有很多分行,并随时准备在遇到麻烦时支援其他银行,作为回报,其他银行也必须接收更加先进的管理系统。
不过德国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其资金的来源,由于官方的刻意关照,德国银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而不是储户的存款,所以他们愿意进行较为中长期的工业投资,并自己承担风险。这样,他们也就比英法的银行家更有兴趣直接参与工业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样的金融服务对整个迅速扩张中的工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钢铁、煤矿、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德国银行的这个特点,保证了德国工业化较高的增长率,而银行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扩张,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结果银行业忽视的那些行业如纺织等,其发展的速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银行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集中的趋势,1913年 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被4家大银行所控制。但大银行投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设方面就是如此。此外,各种历史文献证明德国银行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贡献不仅在于它为重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风险资金,而且在于银行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为了确保在市场的风险中渡过难关,各家银行都必须拥有一大笔资金。但德国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用于了投资,所以它们的存款大部分也来源于它们投资的企业。由于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了工业,在185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私人银行,而这些银行也由于德国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这一特点,德国银行一开始就与英美银行不同,它不是作为商业信贷的借贷机构而建立,而是作为对工业提供资金的投资机构而发展起来的。按德国学者的看法,德国银行在1848年以后对工业的投资显示了一种革命的精神,这些私人银行家 在当时是资本市场万能的主人。德国第一家现代银行集团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这种革命性的工业投资思想十分明显地受到了普鲁东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为了工人的利益组织工业银行,而其特点在法国的信贷银行中还可以发现。
由于这种特点,德国在1849年就出现第一家矿业股份公司,由银行与工业界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工业。在这种活动中,银行并不总是提供一切贷款,很多资金也是由一些个人提供的,但银行把所有这些关系联结到一起,使其在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持久的影响力。随着德国工业的全面发展,银行几乎在每一个新的领域都参与了开发与发展的活动,并在每一项工业的发展前景中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银行的这种权力不仅来自它所持有的这些企业的股票,而且来自于自己顾客的支持。银行凭着其公认的权力和作为保险人的影响力,积极地参与了工业的决策,并委派自己的职员加入公司的董事会。而大量的工业业务由银行职员承担,工业企业也通过银行董事拥有了自己的商业顾客。
像克鲁伯公司和斯森公司这样的大型重工业企业,最初原本是完全独立的,但逐渐地也与银行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一些主要的银行也相互竞争着与这一类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趋势发展到后来,每一家大银行都至少与一个以上的大型重工业集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而银行与企业的这种联合的趋势加快了银行和企业在各自的领域的集中的趋势,使得德国的垄断财团的规模迅速地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国。银行的合并加速了工业的集中,由于银行的逐步集中,越来越多的银行集中投资于几个有限的产业,或是几个行业,但它们在生产技术上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趋势很自然地有助于垄断集团的形成,其结果是,银行运用其影响力加速了德国的工业组织的规模化和卡特尔的形成。
德国同时迅速成为了一个企业和商业机构联合与合并的中心国家。尽管许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并积极地发展着自己的业务,但由于德国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加上政府的支持,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尔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1870年时,超大型公司如克鲁伯等已经控制着德国金属、矿产、以及军火和造船等行业。这些行业巨大的资本需求鼓励了德国的投资银行与这些大公司结合以保证自己的利润。一些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如化工与电气行业,很快就被两到三家企业所控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得到了投资银行的支持。这些大公司如西门子等,不仅在国内发展了若干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国外也发展起若干分支,成为国际性的垄断公司,由于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飞速发展的前景,使得这些垄断集团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市场的需求,甚至能够不顾市场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设定某类产品的价格。 实际上,钢铁、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业资源和产品,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被一些着名的卡特尔所控制,其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垄断公司所决定的。这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梯队中生产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得英国古典式的纯粹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卡特尔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垄断组织,与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国的这些垄断性组织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在某些行业,卡特尔甚至成为生存的必须方式。1905年,大约有385家卡特尔,而到1907年,它们已经控制着全国50%的钢,74%的煤和70%的纸张市场。 到20世纪以后的时间里,德国内部的卡特尔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卡特尔的数目从1923-24年间的1500个增加到1930年的2100个;法本公司在1926年以后控制了化学工业;到1926-27年时联合钢铁厂已经重新集合了四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并且在1929年德意志银行和贴现会社合并以后,德国的三家银行控制了几乎全部银行系统。1933年德国政府更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各公司参加各自所属部门的卡特尔,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的组织彻底系统化了。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或许认为竞争对于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国的卡特尔式的工业化证明,这种民族国家式的集约化竞争手段是其在国际竞争和经济增长方面最成功的组织方式,因为它能够同时考虑到横向和纵向的合理化措施。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德国有一个干预性很强的政府和一个主动积极的官僚体系,很多文献都强调德国政府在其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普鲁士政府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