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中 德国有三号战车和四号战车有没有二号战车
有啊,如图你上网络上查
它是一款轻型坦克,是闪击战中德军的主力装备,机动性强,但火力较弱,只具备反轻装甲目标及步兵单位的能力,二战中后期基本流放二线或作为侦察车使用。
以下是它的设计历程
1934年,德国武器局正为陆军战斗坦克(三号坦克)和支援坦克(四号坦克)迟迟无法完成而发愁。为在短时间内填补装甲部队中产生的空白,武器局希望各军火商提供一种10吨以下重量、拥有20毫米机关炮和7.92毫米机枪各一的轻型坦克,根据这些要求向MAN、克虏伯、亨舍尔发出了设计邀请。同年三家公司都拿出了样车。亨舍尔公司的样车称为LaS100H,即“100H农业拖拉机”,这是为防止凡尔赛不平等条约条款干涉的一种伪装名称。没有炮塔的敞开式车体由6个小直径负重轮支撑,使用板弹簧平衡式悬挂。MAN公司的样车称为LaS100MAN(100MAN农业拖拉机),外形和英国“卡登·洛伊德6”超轻型坦克相似,每侧有6个小直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采用2个一组的板弹簧平衡式悬挂,同样没有炮塔。克虏伯公司的样车称为LKA2(K)或LaS100K(100K农业拖拉机)。与其他2家公司不同,克虏伯将以前自己设计的一号坦克样车(中标)加以改进,仍使用4个大直径负重轮(最后一个接地作为诱导轮)支撑车体,炮塔比一号坦克的大并且装有一门KWK30型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拥有大型防弹板的7.92毫米机枪,使用视野宽广的蔡斯(Zeiss)潜望镜。但出人意料的是MAN公司最终中标,但军方规定MAN公司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其后的开发工作由MAN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作进行。
B. 二战时,德国军队常用的坦克
常用的坦克有虎式,豹式,三号突击车,三号坦克!
C. 二战德军的王牌车长有哪些详细介绍一下!
二战德军王牌坦克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库特.肯斯佩尔(Kurt Knispel)是德国装甲兵第一尖子,和他的虎式坦克在一起时是不折不扣的"陆地之王"。
二战期间德军的战车击破王,同时也是史上击破战车最多的奥图、卡洛斯(Otto 豹中王者——恩斯特?巴克曼 德军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以上2.约翰尼斯.鲍尔特,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3.米切尔.威特曼,击毁坦克138辆,132门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战斗,阻止了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剑橡叶十字勋章,一时名气大燥。
4.沃尔特.伦道夫: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5.阿尔博特.科舍尔,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
6.赫尔慕特.文德罗夫击毁坦克95辆。
7.卡尔.布雷曼尼,击毁92辆坦克,火炮不详。
8.埃里希.雷茨克,击毁76辆坦克,火炮61门。
9.约翰尼.穆勒是第502大队的第3小队长,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战线,该中队3辆“虎”I一次战斗共击毁41辆苏军坦克,其中穆勒“包办”25辆。
10.海因兹.毛斯泊格:击毁57辆坦克,火炮不详。
D. 请介绍一下二战德国有哪几个型号的自行坦克歼击车具体性能和参数
4式坦克歼击炮(Jagdpanzer IV)
编号Sd. Kfz. 162 - 75mm L/48 (1944)
编号Sd. Kfz. 162/1 - 75mm L/70 (1944-1945)
"Guderian Ente" / "古德里安的鸭子"
4式自行反坦克炮是在3式突击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更新的一个产品,准备用来取代它。1942年12月,作出了在Pzkpfw IV-4式坦克的底盘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装备75毫米炮的自行反坦克炮的决定。设计开始于1943年早期,在1943年5月13日,沃马格(Vomag)公司完成了一个木制模型,向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做了展示。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一种自行反坦克炮,第一辆原型车于1943年10月完成。1943年12月,Jagdpanzer IV - 4式自行反坦克炮正式定型,沃马格(Vomag)公司被要求立刻开始生产。1944年1月,第一辆正式生产车离开了生产线,它使用的是改进过的F型4式坦克的(短)底盘,并被命名为F型4式自行反坦克炮,编号Sd.Kfz.162。早期预生产型装备的是身管较短的39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而且不带炮口制退器,后期预生产型和量产型装备的是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且带炮口制退器。两种型号的火炮都只能向左侧或右侧偏转10度。同时早期型号安装有两挺 7.92mm MG42机枪而后期型号仅安装一挺。开始时,计划在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安装KWK公司的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坦克炮(75mm KwK 42 L/70,与豹式坦克的主炮相同),但由于生产上的问题,最终采用了39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来代替。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装甲倾斜度很理想,为四人乘员组提供了非常好的防护。 4式自行反坦克炮首先装备了猎坦克营(坦克歼击营),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1944年与赫尔曼·戈林师一起在意大利作战,低矮的外形、良好的机动性、强大的火力使它成为盟军的可怕对手。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生产结束于1944年11月。随着生产的进行,各种改动使不同时间生产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有些微小的差别。1944年9月,还曾经试验过刚性连接方式安装的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共制造了两辆原型车,但实验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最后没有采取这种安装方式。(试验没有白作,最后“追猎者”坦克歼击车Jagpanzer 38(t) Hetzer采用了这一方案。)当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生产结束时,还有26辆车体未经使用,最后都被改装成其他特种车辆了。
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
1944年8月,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开始被安装在车体上以取代旧的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主要目的是加强火力(装甲穿透力),新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编号为Sd.Kfz.162/1。也曾经试验过在车体上以刚性连接方式安装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但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新车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但采用了新的H型4式坦克的底盘,装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加长的身管和加厚的前装甲使得车体前部重量太大,整车的机动性和操作性能也明显下降。其实4式自行反坦克炮(其他突击炮/无炮塔坦克也一样)最主要的缺点是由于缺乏炮塔,开火时一定要将车头对准目标,使操作很困难,也容易暴露目标。1944年12月时,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彻底取代了以前的产品,在沃马格(Vomag)公司一直生产到1945年3月(4月?)。随着生产的进行,各种改动使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也有些微小的差别。沃马格公司生产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被命名为Jagdpanzer IV/70(V) (V代表(Vomag)公司),也有人干脆叫它V/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V))。编号Sd.Kfz.162和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经常安装有装甲裙板(Schurzen)以提高防护性能。
埃克特(Alkett)公司生产的Jagdpanzer IV/70(A) / Sd.Kfz.162/1的原型车
1944年8月,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安排在埃克特(Alkett)公司生产,他们的产品代号是Jagdpanzer IV/70(A) (A代表Alkett公司)。尼伯龙根工厂(Nibelungenwerke)负责将经过微小改动的沃马格(Vomag)公司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Jagdpanzer IV(V)上部结构直接安装在未加改动的H/J型4式坦克(Panzer IV' Ausf H/J)底盘/车体上。埃克特(Alkett)公司的设计使制造更容易,但同时也意味着车高的增加。 同样随着生产的进行,微小的差别也出现在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3月,它也被称作Jagdpanzer IV/70(A)“暂时解决办法”("Zwischenlosung"),也有人叫它A/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A))。1944年11月,克虏伯Krupp公司计划改进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以装备43/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3 L/71),但看上去不太可能(前重后轻,行驶、操作严重不便),这个计划始终只停留在设计阶段。由于它们的重量分布不均,4式自行反坦克炮转弯时摇摇摆摆,所以驾驶员们给了它一个外号:“古德里安的小鸡/鸭子”("Guderian's Chicken / Duck")。
型号: 制造时间: 制造数量:
Jagdpanzer IV
(Sd.Kfz.162) 1944年1月-11月 769
Jagdpanzer IV/70(V)
(Sd.Kfz.162/1) 1944年8月 - 1945年3月(4月?) 930(940)
Jagdpanzer IV/70(A)
(Sd.Kfz.162/1) 1944年8月 - 1945年3月 278
从1943年1月到1945年3月,先是在沃马格(Vomag)公司后来又加上尼伯龙根工厂(Nibelungenwerke),一共生产了大约2000辆4式自行反坦克炮,装备了许多装甲部队。出于当时的情况,4式自行反坦克炮常用于替换损毁的坦克。实践表明这是一个错误,但绝望的形势和总体上坦克的短缺使得这种做法成为必要。战后,大约6辆4式自行反坦克炮(L/48 和 L/70型)在叙利亚军队中被发现。同时,在战后新德国陆军用HS-30装甲运兵车加装90毫米炮改装而成的自行反坦克炮上也能发现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影子。
4式自行反坦克炮性能参数
型号: Jagdpanzer IV - 4式反坦克炮
Sd.Kfz.162 Jagdpanzer IV - 4式反坦克炮/70(V)
Sd.Kfz.162/1
重量: 24000-25000kg 25800kg
乘员人数: 4人 4人
引擎: 马巴赫Maybach HL 120 TRM / 12缸 / 300马力 马巴赫Maybach HL 120 TRM / 12缸 / 300马力
速度: 路面: 40km/h
越野: 18km/h 路面: 35km/h
越野: 18km/h
行程: 路面: 210km
越野: 130km 路面: 210km
越野: 130km
油箱容积: 470 升 470 升
车长: 6.85m 8.50m
车宽: 3.17m 3.17m
车高: 1.85m 2.85m
武器: 75mm Pak 39 L/43
2 x 7.92mm MG42(早期)
75mm PaK 39 L/48
2 x 7.92mm MG42(早期)
75mm PaK 39 L/48
1 x 7.92mm MG42(晚期) 75mm PaK 42 L/70
1 x 7.92mm MG42
弹药: 75mm - 79 发
7.92mm - 1200 发 75mm - 55/60 发
7.92mm - 1200 发
装甲厚度: 10-80mm 10-80mm
E. 二战时德军的主战坦克分别是什么
1、PzKpfw VI/六号坦克/虎式/
2、E系列坦克
E-10型: 10~15t的轻型装甲战车.
E-25型: 三、四号坦克及其驱逐战车的后继车种。
E-50型: 黑豹中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75型: 虎王重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100型: 比鼠式性能更加出色的140t超重坦克。
3、E-50标准战斗坦克
本系列主要有E3、E5、E-10、E-25、E-50、 E-75、E-100等型号。其中,E3和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75是主力战车,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4、E-25驱逐战车
5、PzKpfw II/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德语:Panzer 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坦克,这型坦克是用来填补其他设计中坦克的空隙,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战役与法国战役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到1942年底前绝大多数二号坦克已经离开第一线单位,生产线到1943年终止,然而车体继续被改良回其他种类装甲车辆。
6、一号C型坦克
7、一号D型坦克
8、PzKpfw VII/八号坦克/鼠式(未批量投产)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F. 德国军车是奔驰,美国军车是悍马,看了我国军车后:这才是实力派,是什么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汽车就变成了人们常见的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随着各个领域不断地发展,汽车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存在。不过目前汽车并没有只用于日常生活中,也不是只有民用汽车,军队中遇到需要执行任务的情况的时候,也是需要军车出行的。某种意义上来讲,军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军队尽快完成任务,军队中的军车种类相当丰富,能够支持军队遂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而在大型的军事演习中,各种军车轮番上阵,展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当然了,对于各国的军队而言,军车,通常不会选择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就像德国主要使用的是奔驰大G,而美国军队的军车是悍马,这时候有人就会问,那中国的军车呢?
G. 德国二战时就有奔驰牌军用卡车
你发的图是欧宝卡车。
戴姆勒奔驰公司在1926年由戴姆勒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主要生产高质量、尖端技术的汽车产品,主要军用产品是越野车和平头民用越野拖车,战时生产线转而生产坦克、突击炮,包括着名的希特勒专用防弹专车奔驰770K(实际也是一种越野车),奔驰产品质量虽然过硬,技术也很先进,但是成本很高耗油量也大,比如770系列并没有成为普遍的军用产品。当时二战德国国防军的主力卡车是欧宝系列,主力越野车是波尔舍VW82,奔驰公司着名的军用越野车乌尼莫格和C系列的产生要到战后,重型卡车也以民品居多,不过也有437系列军用卡车这种比较优秀的产品。
H. 二战的德国佬有哪些装甲车,半履带运兵车
二战德国的半履带运兵车(我执法我能找到的还有)
Sdkfz 250型装甲车又可划分为12种官方子型号(从Sdkfz 250/1型至Sdkfz 250/12型)及多种作战部队的临时改装型
I. 二战德国坦克
第一,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追求严谨与精密,其对事对物的认真探索精神的驱使。德国人富有创造性;
第二,德国的国情决定,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崛起的国家,拥有高度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当时德国的工业技术不亚于同期的美国;
第三,德国重视教育与科技,其在19世纪初便进行了现代化高等院校的建设,并为之形成了科学而严谨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说德国的“科教兴国”起于19世纪;
第四,战争条件下的工业促使德国将大量国民经济运用于军事化,整军备战的同时也带动也军事工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复苏。战争是最好的演习,在特殊条件下能保持对质量的重视,不得不说这是德国人的优点,但同时正是这个优点使原本在苏德战争初期战争机器运作优于苏联的纳粹德国走向了不归路。
普鲁士“军神”克劳塞维茨说过:“当数量之比大于三时,便能战胜质量优势”此话不假,更是预言了纳粹德国与苏联的战争状态。当一辆辆优质的V号“黑豹”型中型坦克驶向库尔斯克时,他们面对的是每辆坦克对抗6年T-34/76的状况。当时人类刚刚步入机械化战争,因此质量与数量的差距并不是特别显着,因为即便德国拥有IV号G型、黑豹中型坦克,虎I、虎王重型坦克等精锐兵器,也敌不过苏联的钢铁洪流...遗憾啊!如果当时德国人肯降低一点的制造工业水准,生产出更多的经典铁骑,至少在局部战役上不会太过于狼狈!
Heil Hit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