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世界史中,德国十一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而战争给德国人民的是双倍的饥饿、痛苦。1916——1917年冬天,德国人根本没有面粉做面包,所能吃到的只有萝卜,所以,他们把这个冬季叫做“萝卜冬季”。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年头1918年,德国的经济、军事已濒临崩溃,工农业生产下降一半以上,生活资料非常缺乏,德国人只能凭供应卡购买食物。而且战争期间德国约有400万人伤亡。此时,德国人心思安,士兵们都希望早日返回家园。十月革命后,德国国内的革命运动高涨起来。
德国十一月革命按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是用无产阶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的。在革命进程中,德国无产阶级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局部的尝试,但革命最终失败。十一月革命虽然未能完成其最终任务,但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德国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群众也得到了一些权力,并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十一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支持了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
⑵ 德国的历史变革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听(说明·资讯),简称德国,德语音译“德意志”,英语音译“日耳曼”)[1] 是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和联邦制国家,由16个邦组成,首都柏林。德国陆上邻国由北依顺时钟数降下来分别为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共九个国家接壤,是邻国最多的欧洲国家,其国际代码为DE。
德国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第一次形成统一的国家。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二战后,德国在1949年被美国、苏联、法国、英国四强分割为东德和西德两部分 。1989年东欧民主运动蜂起,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在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
德国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地中海联盟的成员国。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德国、法国、英国、义大利)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2][3]。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照国际汇率计算)、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4];德国同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个领域当中处于世界绝对领先的地位[5]。德国人口将近8200万,在现今欧盟成员国和欧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6]。
历史
主条目:德国历史
考古发现证明, 德国和亚洲,欧洲许多国家一样,有过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基础上建立,德国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国家。由此往后的历史才称为德国历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编辑]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主条目:日耳曼人
据推测,日耳曼部落的进化发生在青铜时代或者最晚是铁器时代。公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除了史料记载的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以及考古发现外,科学家对早期日耳曼人历史知之甚少[7]。
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德意志地区,日耳曼部落在抵抗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与罗马军队相类似的战斗战术。公元9年,舍罗斯克人首领阿米纽斯(Arminius)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瓦卢斯所领导的罗马军团,位于莱因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区才得以独立于罗马帝国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莱因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如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3世纪,出现了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和弗里斯兰人等[8]。
[编辑]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主条目: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
376年,匈奴人对日耳曼的一支西哥德人发动袭击。西哥德人在得到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后,以“同盟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控制的土地,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此后日耳曼多个部落陆续跟进,并在今天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国家。由于不堪忍受压迫,476年,日耳曼人与部分罗马帝国人联合,推翻了罗马帝国[9]。
5世纪末,克洛维一世建立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进入法兰克时代。法兰克王国延续了数个世纪,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欧地区。由于领地内各地区间缺乏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后陷入一片混战[9]。
[编辑] 神圣罗马帝国(843年-1806年)
主条目:神圣罗马帝国
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其中莱因河以西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莱因河以东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也是其后神圣罗马帝国和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部则成为后来法德争端的起源。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开创德意志国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9]。王国由洛林、萨克森、弗兰肯、士瓦本、图林根和巴伐利亚多个公国组成。962年,王国国王奥托一世由罗马教宗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在弗兰肯王朝统治期间(1024年-1125年),义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圣罗马帝国,但主教叙任权之争使皇帝的权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统治期间(1138年-1254年),帝国势力进一步扩张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城镇因汉萨同盟而繁荣发展。
1356年金玺诏书颁布,规定帝国皇帝由七位选帝侯选举产生,选帝侯则来自帝国内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和地方大主教。这一规定成为帝国的基本国体,直至其灭亡。从15世纪初起,帝国皇帝几乎被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马丁·路德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质问罗马天主教的《九十五条论纲》,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宗教战争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战争使德意志领地遭受破坏。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战争,但也使帝国实际上分成了众多的独立公国。从1740年开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争占据了18世纪的德意志历史。1806年,在拿破仑战争中,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10]。
[编辑] 莱茵邦联(1806年-1813年)
1808年的莱茵联邦
主条目:莱茵邦联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联邦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联邦。联邦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并由拿破仑支配联邦的外交和军事;协议同时规定,在发生战争时,联邦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8月6日,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在接着的数年,有再多23个邦国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够统治帝国剩下的领土奥地利。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霍尔斯坦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有加入邦联,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艾尔福特。
根据条约,联邦平常由一个宪法权力的组织管理,但联邦各邦国都拥有独立的主权。
联邦亦是一个军事同盟:各邦国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助战。作为回报,这些邦国的统治者将被给予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莱韦和伯尔升为大公国,而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则升为王国。其他邦国亦可以与其他前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合并而得到扩展。
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后,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国都加入邦联。1808年邦联达到最大的版图,包括三个王国、13个公国、17个侯国、及汉堡、吕贝克和不莱梅三个汉萨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区被迅速合并到法兰西第一帝国,以便监控对英国的禁运,令封锁英国的大陆封锁能够顺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被打败,撤退到莱茵河西岸,失去保护的联盟内各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联盟正式解体。
[编辑] 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主条目:德意志邦联
随着拿破仑·波拿巴战争失败,1814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一个由39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成立。由于不满意复辟,德意志人民兴起了追求统一和自由的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被邦联议会主席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策划的措施所镇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极大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经济统一。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德意志人民特别是年轻知识份子中迅速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来代表此次运动的黑色、红色和金色后来也成为了德国国旗的颜色[11]。
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的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普鲁士)为缓和群众的反抗情绪,同意制定宪法和成立议会,使运动暂时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与议会斗争日益激烈并引发了军事变革,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成功赢得了1864年普丹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联之外。
[编辑] 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
1871年现代德国在法国凡尔赛成立。图中着白色制服者为俾斯麦。
主条目:德意志帝国
随着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开始统治新的帝国,首都柏林。帝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国家,称为小德意志。1884年初,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统一德意志后的最初时期内,帝国皇帝威廉一世采取的外交政策是通过建立同盟以巩固德意志强国地位、孤立法国和避免战争。但是在威廉二世统治期间,帝国又采取了新帝国主义政策,导致与邻国关系紧张。原先有帝国参加的联盟不复存在,而新的联盟又将帝国排斥在外。与此同时,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
德意志的帝国主义走出国内,与其它欧洲列强一道瓜分非洲。柏林会议后,德意志帝国获得了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多哥和喀麦隆在内的非洲多块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强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作为被协约国战胜的同盟国的成员,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此次谈判与以往的战后和谈不同,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被排除以外。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12]。
[编辑] 威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主条目:威玛共和国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成功后,威玛共和国成立。1919年8月11日,《威玛宪法》经德国总统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签字生效。1918年,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创立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德国工人党成立,后来成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
威玛共和国的经济曾遭受两次严重打击,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尔赛和约》所订下的巨额赔款造成的。虽然20年代中期经济迅速复甦,但是经济大萧条再次令共和国遭受打击,一蹶不振。同时,共和政府十分不稳定,执政联盟屡屡变更,人们逐渐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此外,共和政府还要面对右翼的君主主义、民意主义及纳粹主义势力的挑战。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传说,即宣称德国革命是德国在一战失败的原因,并把革命党人、社民党、共产党人甚至犹太人定义为“十一月罪犯”,借此打击共和制度。而左派的共产党也反对共和国的资本主义统治,希望以议会共产主义取而代之。
革命过后,德国选民渐渐倾向支持反对民主的政党,无论是右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纳粹党或是左派的共产党。大萧条以后,政局两极化明显。1932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分别得到37.2%和33.0%的议席,而共产党则在第二次选举中得到17%的议席。因此,共和国后期的议会中有很多成员都不是民主派。社民党一类的温和民主政党的票数也愈来愈少。
1930年代开始,德国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党如纳粹党使用准军事化部队威吓选民,并借助高失业率与民众的贫困争取民意。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党,经常借用威玛宪法第48条允许联邦大总统以紧急法令统治国家,令民主制度渐渐崩溃。
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别无选择的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右翼部属建议下,于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
[编辑] 第三帝国(1933年-1945年)
主条目:纳粹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阿道夫·希特勒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发生,随后颁发的紧急法令将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取消。1933年的《授权法案》赋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投票反对,而德国共产党由于其国会议员被杀或被捕,已无法表达反对意见[13][14]。在一系列行动和法案之后,德国成为一党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兰非武装区,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被证明是不恰当的。1938年后,希特勒在膨胀主义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为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于1939年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很快就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有组织地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约1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约25万德国籍伤残人士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条约,打开东方战线并入侵苏联。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德国对美国宣战。虽然一开始德军快速深入苏联境内,但随后的史达林格勒战役扭转整个战争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红军占领柏林后,德国投降。
[编辑] 分裂和重新统一(1945年-1990年)
主条目: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和两德统一
1945年德国被分区占领情况
战争使近千万德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国土丧失,约1500万名德国人被驱逐,多个大城市被炸毁。战后德国领土和柏林全市被盟军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及法国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合并,成立以波恩为首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或“联邦德国”);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于波恩的联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包含东柏林)则单独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或“民主德国”),设立首都即为东柏林。
西德遵循自由主义,是个议会民主制共和国,施行“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英国和法国联盟。西德从195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长期的经济成长,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8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东德于1955年与苏联结盟,施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并迅速成为华沙公约组织中最富有、最现代化的国家,但其国民依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15]。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而于1961年建造的柏林围墙被认为是冷战的标志。1970年代,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由于日益增多的东德人取道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东欧剧变的发生,东德于1989年11月9日下令开放柏林围墙。这一举动加速了东德的变革,最终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两德统一。根据两德协议,合并后的东、西柏林再次成为新国家的首都。
[编辑] 统一以后(1990年-现在)
⑶ 20年代德国的通货膨胀很严重,最严重的时候出现了什么现象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通货膨胀,而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则是1923年德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的危机让德国处于一个相当危险的状况,物价疯涨,人们的工作机会不断减少,政府信誉受损严重。
三、解决的办法德国政府应对通胀也采取了系列的措施,在国际上与协约国重新谈判,减持战争赔款。当然,德国国内也进一步缩紧收支,增加结税收来控制经济平衡。1924年,德国发行新马克取代旧马克,通过多种手段德国政府结束了国内的通胀问题,然而德国政府的第三个策略却导致了当时的中产阶级们的不满,这次的通胀事件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一降再降,也为后来的德国走向纳粹主义“埋”了恶果。
⑷ 德国什么时候结束国王专制的,什么时候转为总统制的,是什么事件
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至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出现了总统和总理,但是这个总统的概念很模糊。严格意义上的总统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特奥多尔·豪伊斯在1949年-1959年担任了第一任总统
⑸ 德国在二战时的具体情况
纳粹主义 或 国家社会主义 指 1933年 至 1945年 间统治 德国 的 独裁 政治 ,即“ 第三帝国 ”。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这一 社会主义 形式(与 马克思 的国际社会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 法西斯主义 有关联。
独裁者 阿道夫·希特勒 成为 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 (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或缩写为NSDAP)这一 政党 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 纳粹德国 。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 德语 Nationalsozialismus )。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 历史修正主义者 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 大屠杀 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是一种极其反动的思潮,它是本世纪20—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纳粹主义不是希特勒头脑中固有的东西,也不是他的独创,而是兼收并蓄德国历史上各种思想,尤其是19世纪后半叶以来各种反动思潮拼凑而成的,对此纳粹主义供认不讳。1938年2月24日,纳粹主义在纳粹党一次“老战士”集会上明确声称:“我们纳中 的许多东西,或者说,18年前的今天,我在这个大厅里(慕尼黑霍夫勃劳豪斯啤酒馆)宣讲的许多东西,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很久了。”(3)在纳粹主义形成过程中,希特勒和纳粹思想家们除去篡改、歪曲、引用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赫尔德林等人的词句之外,就其实质而言,主要吸收了普鲁士—德意志和德国帝国罚义形成时期一切敌视进步、反对民主、反对人道和非理性的思想。其中,尼采的一些重要思想也被吸收和利用了。这在纳粹主义的标准理论着作希特勒口授的《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现将希特勒在这两本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同尼采的一些有关思想作一比较,可从中看出二者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
(一)鼓吹日耳曼种族优越论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亚利安人,即当代的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只要他们继续无情地维持其主人态度,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世界的盟主”,“必为万国所拥护”。(4)
希特勒鼓吹的日耳曼种族优越论,虽然主要来源于种族主义者和反犹 分子戈平瑙和霍土顿·施特瓦尔特·张伯伦提倡的反动的种族主义理论思想,但是同样也受到尼采宣扬的德意志人优越论的影响。尼采在1883—1885年发表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无头无手足之偶像》等作品中,提出德意志民族是肩负统治其他种族历史使命的“高贵”民族。他认为,日耳曼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与基督教论战形成的。但是在中世纪同基督教进行的斗争中,日耳曼文化却被埋没了。他由此提出“重新评价一切价值”,以德意志文化取代基督教文化,进而发展成一种世界文化(5)。
希特勒所说的日耳曼人,是指尼采所说的德意志人。只是希特勒赤裸裸地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而尼采则迂回曲折地宣扬德意志民族优越论,他是从反对基督教和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欧洲控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尼采反对基督教,并非像一些人所说是主张无神论,而是打倒基督教这一“偶像”,树立起德意志文化新的“偶像”。由此可见,二者存在的吻合之处明当明显。因此,有人认为纳粹主义中的种族主义与尼采无关的论调,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二)侈谈生存斗争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一切生命都在进行一场永恒的斗争。世界不过是适者和存,强者统治的丛林,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世界。“只有无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凡是想生存的,必然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的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残酷,却是客观现实。”(6)
希特勒的这种思想,除去来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地缘政治论”等反动理论之外,探本溯源,也与尼采提出的“权力的意志”有关。
“权力的意志”这一概念有双重含意,即“强力的意志”和“权力的意志”。这一点常被人有意或无意地加以忽视。最初,尼采认为“权力的意志”即为追求生存的”强力的意志”。他写道:在自然界中,“大大小小的竞争到处都是为了争优越,争生存和扩张,争强力,遵循着求强力的意志”。(7)后来,尼采明显地指出,这一概念即为追求权力、要求统治的“权力的意志。”他说,生活中“各种有机功能,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根本意志、权力意志,……权力意志分化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产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听命者)和主人的意志:这是以肉体为例的……坚强的意志指挥较弱的意志。”(13)19世纪80年代之后,尼采把“权力的意志”解释为世界一切文化、科学、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的渊源,提出以“权力的意志”代替道德观念,主张暴力和残酷。由此可见,既要了解“权力意志”的双重意思,又要了解它的最终含义。如果只把“权力的意志”单纯解释为“强力的意志”,而忽视强权政治的一面,并以此否认它与纳粹主义有关,不仅片面,且又站不住脚。
(三)宣扬生存空间与战争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大肆鼓吹这一论调,叫嚣“一个健康的民族为了获得生存地盘,必然产生对土地生存空间的要求,推行掠夺土地的政策。夺取生存空间的斗争,只有通过战争手段来进行。”他胡说,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缺乏生存空间”的民族,狂叫要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9)
希特勒的上述观点,除去吸取黑格尔和希·冯·特莱希克赞美战争的思想之外,以到尼采颂扬战争的启发。尼采从帝国主义开始形成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明显倾向中,从殖民地政策和已经开始出现的帝国主义世界政策中认为,世界终将形民一个整体。在世界范围之内,20世纪必然发生一场争压世界统治的战争,将会提出“谁将成为地球主人”的时代问题。(10)尼采认为战争是存在的本质,是培养权力意志的必要手段。他大声呼喊:我劝告你们不要工作,要去作战。我劝告你们不要和平,而要胜利利……只有战争才使一切事业交得神圣。战争与勇气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大大超过慈悲。”(11)
(四)赞扬精华人物统治
希特勒崇尚社会精华人物和领袖人物进行统治,把社会等级制度和上层统治集团对劳动人民采取的残酷暴力“奉若神圣”。他竭 力主张从日耳曼民族中选择固有的精华人物,使其逐渐取得统治地位。(12)希特勒明确规定了纳粹党和第三帝国“精华人物”领袖原则。
在这方面,尼采宣扬的“超人”思想和领袖观点,对希特勒特别具有吸引力。“超人”这一概念也同样有双重意思。尼采最初从反对基督教对人的个性压制与摧残出发,提出“超人”是一种完美充盈的健全的个体,是与“现代人”、“善人”、基督教和其他虚无主义者相反的类型。(13)尼采后来又对“超人”进行多次解释。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提出“超人”是争霸世界的强权人物。他说:“超人”负有特殊使命,应该学会作为人类历史的最高目标,作为一种“世界精神”,从善意出发,准备牺牲无数的人。“高一等人……对群众的宣战”是必要的。(14)他还说,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建立一种完全崭新的特殊人——“超人”在世界范围的统治。(15)“超人及其周围的精华人物,应该成为地球的主人。”尼采宜扬的“超人”哲学,是资产阶级反动的“英雄”史观。可见,如果只把“超人”解释为一种健全的个体而抹杀他带有政治色彩的一面,并以此抹杀他与纳粹主义有关,是片面的和不能成立的。
(五)反对议会民主制,反对革命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对魏玛共和国的议会民主制、政党以有当时的政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咒骂民主制是愚蠢的统治,魏玛议会民主制“已成为德国民族的祸根”(16),声称“今日西方的民主主义,乃是马克思主义之前驱,(17)惟有根本肃 德国现地之全部制度,始有挽救之道”(18),主张建立独裁和专制的元首制国家。
尼采声称:“民主是对伟人和上流社会不信任的表现”,因为这“是使乌合的兽类变为主人的一种手段”。(19)他由此提出,必须根除议会民主制和法律平等,取消“人权”和“一般道德”,主张暴力、独裁。尼采反对民主的词句,经常被法西斯分子直接引用。
希特勒和尼采反对议会民主帽,不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认为谇会民主制过于软弱,不能完全垄断资本极端反动分子对内镇压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的任务,因此,竭力主张以大资产阶级独裁专制取代议会民主制。
从上述比较论述中明显地看出,纳粹主义同尼采的思想在主要问题上内容极为相似。尼采的主要思想在希特勒混乱的头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希特勒因袭了尼采作品中不少对己有利的思想。这些东西成为希特勒拼凑形成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希特勒不仅把尼采的主要思想,而且还把尼采气焰万丈、不可开怕过份声夸张的癖好,甚至他的措词,都据为己有。“地球的主人”是《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常见的用语。希特勒最后认为自己就是尼采预言的“超人”。
希特勒为什么要吸收尼采的一些重要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有其时代背景原因。
从社会经济基础来说,纳粹主义和尼采的思想均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德国垄断资本对外侵略、重新瓜分世界和发动战争的要求。这一点反映了二者阶级本质的一致性,是纳粹主义吸收尼采思想的先决条件。
纳粹主义是20世纪初斯帝国主义时代德国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因战败签定了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威廉王朝,建立了魏玛共和国。由于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和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德国连续发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德国垄断资本中极端反动的分子妄图通过发动战争摆脱危机。对外政策方面,他们极力反对割地赔款的凡尔赛条约,积极鼓吹对外侵略,叫嚷进行新的战争。在对内政策方面,极力煽动反动的民族主义,反对议会民主制,疯狂地反对工人运动,伺机建立专制独裁统治。纳粹主义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反动思想和主张最适合为德国帝国主义重新发动世界战争服务。
尼采的哲学产生于19世纪70—80年代。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向垄断资本,即帝国罚义时代。德国资本主义虽然起步迟缓,但是经过1871年俾斯麦“铁血”政策统一之后,在短时期内德国一跃 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随即开始向垄断资本——帝国主义时代的过渡。此时,世界销售市场、原料供给地和殖民地基本上已经被瓜分完毕。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特别富有侵略性,痛感自己的殖民地太少,(20)极力宣扬对“生存空间”的要求,决心诉诸武力,进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形成中的垄断资产阶级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方面发生了冲突。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为了与封建专制进行斗争,提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进步理论思想。但是在时代转折的情况下,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进步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形势。因此,新兴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急切地需要一种抛弃一切进步思想观念和适应帝国主义时代需要的新的理论思想。
尼采通过对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研究,洞察了时代的转折,以其特殊第三的嗅觉,预感到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的迫切要求,无情地嘲笑和尖锐地批评了以往的哲学,提出了不同凡响的哲学思想:打破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仁慈、正义、人道、提出重新评价一切价值,由德意志文化填补出现的价值真空。(21)这为即将形成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适应新的形势,提供了思想精神依据,为正在 成的德国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和称霸世界提供了理论前提。尼采成了新兴的垄断资产阶级最早和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
第二,有其内在的思想原因。
希特勒吸收尼采的部分思想并非偶然。希特勒的纳粹主义不是一般的反动思想。就实质而言,是一种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和极端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思想。经,它官衔奉广泛地吸收德国历史上和同一时期一切与之类似的反动思想。如前所述,尼采在自己的着作中直接表达了新兴的垄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意图。尼采的主要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类假的和对希特勒有用的成份,例如,反对民主、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德国意导民族优越论和鼓吹战争等观点。这些方面,不仅有世界观“原则”上的共同性,而且还有为帝国主义作辩护的方法上的一致性,因此,完全适合希特勒的口味和需要。希特勒上台后,由他亲自发行和由罗森堡主编的法西斯机关刊物《民族社会主义月刊》创刊号载文明确地声明::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和尼采哲学的共同点在于二者的世界观相同。尼采在自由主义时代所提倡的确定不称的英雄新道德,正是我们的东西”。(22)
希特勒通过何种渠道接受了尼采的思想影响?这是尚待研究的一个问题。
尼采的思想自1889年,丹麦学者乔治·勃兰兑斯和瑞典学者奥托·汉森首先解释和宣扬之后,德国年径一代的学者艾·冯·哈尔特曼、勒·施泰因等人相继对它进行了解释和研究,并经德国最好战的泛德协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迅速传播开来,瞬时间风靡德国和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尼采的思想被德国帝国罚分子广泛地宣传和利用,为它发动世界战争进行辩护。
墨索里尼读过尼采的着作,写过许多有关尼采的文章。他对尼采极其崇拜,20岁时便声称是尼采的“最忠实的学生。”(23)希特勒是否像黑索里尼一样直接读过尼采的着作?目前尚不能作出具体的回答。一般来说,希特勒和纳粹思想家们确实吸收了其他人的思想,后业声称是自己的思想,并不特别强调其思想来源,(24)因此对于探讨这一问题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肯定,希特勒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在慕尼黑定居期间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广泛涉猎社会上流行的有关反犹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各类小册子和报刊杂志时,也阅读过直接或间接宣扬尼采思想的各类刊物。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证实说:我在纳也纳定居时,热心注意德国的一切时事,不论是涉及政治问题或文化问题。我一方面勤奋地阅读《世界报》、《新自由报》、《维也纳日报》和《德意志民族报》等报刊,同时也以数“赫勒”购买宣传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小册子数本。(25)此外,希特勒也从40年代结识的诗人朋友埃卡特、大学生赫斯以及所谓的哲学家罗森堡那里了解了一些有关尼采的思想。总之,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尼采的思想确实引起了希特勒的关注,使他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二
第三帝国建立前后,纳粹思想家们了为替纳粹主义寻找理论支柱,给它披上一层“神圣”的灵光,便开始了对19世纪一些思想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尼采及其思想的解释和研究。尼采的学说成了法西斯帝国精神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当时,凡是在第三帝国生活过的人,无不感到尼采对第三帝国产生的影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不久,便任命罗森堡为“民社党精神与世界观培训部元首代表”。在罗森堡亲自主持之下,纳粹党的一些思想家加强了对尼采思想的研究,努力证明尼采是纳粹主义先驱者和预言家之一。“千载帝国”——第三帝国标志着尼采意愿实现的开端。有关尼采的专着、小册子、注释文本和画册像洪水一般,在书报市场上泛滥。
在此期间,阿尔弗莱德·鲍伊姆勒和罗森堡的秘书亨利希·海尔特勒对尼采思想的解释,成为第三帝国评价尼采的纳领和准则。他们从如下几点解释和利用尼采的思想:
(1)赞扬尼采反对基督教和重社德意志的精神。1931年阿尔弗雷德·鲍伊姆勒出版了《尼采,哲学家和政治家》一书,解释尼采的哲学具有一种“英雄现实主义”和“日耳曼主义“的风格,认为尼采提出了一种北方导致战争的价值观。他强调说,尼采对德国人的批评,旨在反对罗马——基督教精神对他们的影响。这种批评最终有助于达到这种目的,重新使德意志人成熟起来,完成我们种族“昔日的使命,成为欧洲的领袖!”(26)
(2)推崇“权力的意志“,鲍伊姆勒认为,尼采提出的“权力的意志”这一基本原则,是一种永水停止地进行斗争和战争的“生活”观念。尼采所说的……非理性和相对平静的生存状态,是指永无休止的历史长河中现实观念被否定的结束。他从反对“意志哲学”……转向反对道德和责任感。(27)
(3)解释“超人”为希特勒法西斯分子。鲍伊姆勒把尼采解释为政治家。他认为,尼采从一种“日耳曼“精神出发,反对基督教,反对自由主主,反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他所处的时代文化与国家,反对“西方的教养”,反对当时的俾斯麦帝国的德国人。鲍伊姆勒解释说,尼采的遗言“愿欧洲……不久造就一位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只能是希特勒。(28)
(4)曲解尼采反对基督教的精神为反犹主义。亨利希·海尔特勒在1937年出版的《尼采与民社主义》一书中,赞扬尼采对基督教充满的仇恨和由此产生的反自由主义、反民主思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攻击。(29)他强调说,尼采的巨大功绩 是揭示了基督教和通过基督教传播的犹太人起源和一切近代“思想”的没落。他声称:“我们感谢尼采从北方——日耳曼文化领域出发,对威胁生命价值的犹太人的认识”。(30)尼采的历史哲学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价值斗争的历史,是“贵族道德”与“奴隶道德”(31)之间斗争的历史。在这些斗争的背后,必然预示着“历史的伟大戏剧”:“北方种族反对犹太对立种族的世界斗争”。(32)
法西斯主义思想家在宣扬和称颂尼采精神的同时,并非是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尼采的思想,他们也提出尼采同德国纳粹主义在国家、尼众、民族等观点方面存在的差异。但是,他们认为,二者内在相近性大于二者之间 的相异性。1933年纳粹主义思想理论权威罗森堡把尼采正式列为德国纳粹主义先祖之列。同年12月8日他在《人民观察家报》发表文章写道:“如果社会主义列举发挥作用、与之相关的人物……那么,能够提出外表上的反面角色尼采和瓦格纳、伟大的宣告者鲍尔·德·拉加德和预言家霍士顿·施特瓦尔特·张伯伦。”(33)
希特勒对尼采非常崇拜。1933年前后,希特勒多次参观尼采档案馆,表达对尼采的敬仰之情。他在这位哲学家大理石半身像前照像,损赠巨额资金修复魏玛尼采档案馆。在一次参观时,他得到了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洋斯特—尼采赠送的一个尼采使用的过骑士手杖。同希特勒一起参观的还有纳粹党的其他领导人,如罗森堡、戈培尔、鲁特斯、弗力克等人。大批外国法西斯主义领导人也前往参观。以大区区长索克尔为首的图林根的纳粹党的社会名流,频繁出入档案馆之门。1934年在尼采档案馆举行了法西斯主义法学哲学家会议。与会者除罗森堡和弗力克之外,还有海德格尔、罗特哈克、弗莱耶尔和宾德教授等人。(34)1943年墨索里尼60寿辰时,希特勒赠送他一套装璜精美的《尼采全集》(24卷),并题词留念。(35)纳粹思想家们宣称,尼采的思想在法西斯德国得到了实现。1935年瓦尔特·施佩特曼明确指出:“尼采的遗产播下了种子……德意志民族的塑造符合尼采的目标……一个民族应该对自己说:我要凌架于各民族之上。我们的国务活动家们通晓战争、恫吓、巨大的痛苦、紧张与纪律。他们完全清楚,德国人民的政治使命,并不受表面国界的限制。“(36)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学术界、尤其是联邦德国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倾向,即忽视或否认纳粹主义同尼采思想的关系。1986年联邦德国史学家戈奥尔格·奔索在发表的《论尼采非纳粹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尼采与民社主义的关系重新研究……那么,则关系到在何种程度上澄清尼采的‘非纳粹化’问题。“(37)这种观点在西方颇具代表性。自6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明显地加强了对尼采思想的研究,出版了《尼采全集新校勘本》(38)、《尼采研究·尼采研究国际年鉴》(39)和许多有关尼采或注释尼采思想的书刊,出现了一股尼采复兴的迹象。概括起来,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否认尼采与纳粹主义关系的理由有三点:(1)尼采的妹妹对尼采的文章和书信进行了篡改;(2)尼采哲学中存在着与法西斯主义对立的东西;(3)强调以本体论来理解尼采的哲学。
关于第一点理由,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嫁给了下纳粹党人,曾对尼采的一些文章和书信进行了篡改。自50年代以来,已由里夏特·罗斯、卡尔·施莱希塔和玛齐诺·蒙梯纳里等人考证查明。这为纳粹分子利用尼采哲学思想提供了便利。此外,也应该指出,由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领导的魏玛尼采档案馆当时从法西斯主义需要出发,做了许多宣扬尼采思想的工作。它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是尼采梦想中的伟人。1933年7月29日,档案馆电贺尼采采信徒——墨索里尼50寿辰:”谨致最崇高、衷心毛病折敬意,最热烈地祝愿以尼采精神、天才地复兴贵族价值者——尼采梦想中最伟大而又年轻的查拉图斯特拉斯“(40)。1934年6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威尼斯会见时,该档案馆拍去一份贺电:弗·尼采的幽灵,在欧洲两位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对话的上空徘徊”。(41)总之,应该承认尼采的妹妹在篡改尼采的书信、文章和宣扬尼采思想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这只是尼采思想被希特勒纳粹分子利用的原因之一,绝不是决定性因素,绝不能对其妹的作用夸张到无限大的地步。
关于第二点量由,尼采哲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与纳粹主义对立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加以论述。尽管戈奥尔格·奔索所说尼采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宝剑,有利有弊,带着两付面孔,(42)但是这些对立的因素并不危害纳粹主义与法西斯政体。二者之间的相近性,大于二者的相异性。纳粹分子在排斥了尼采哲学中与之不同的成份之后,能够更好地、广泛地利用尼采的思想,为纳粹主义和侵略战争进行辩护。
关于第三点理由,尼采的哲学充满着矛盾,包括宇宙哲学、政治哲学、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本体论等因素。这反映了尼采所处时代(43)的矛盾性。这是当时帝国主义形成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思想与道德观念矛盾的反映。人们不能只是片面地强调其中对己有利的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不能像戈奥尔格·奔索所说,如果人们把尼采理解为思想家,“只能首先强调他哲学的本体论因素”,(44)而忽视其中带明显时代和阶级烙印的政治哲学、宇宙哲学和预测哲学因素,抹杀尼采与纳粹主义的关系。尼采哲学中存在的各种因素,经常被人们各取所需,片面和。除去尼采作品华美的文风、扣人心弦的格言和诗一般的词句之外,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这里应该明确指出,当前,西方学术界极力抹杀纳粹主义与尼采思想关系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密切相关的政治意图;
第一,试图把纳粹主义从其社会经济基础,从德国历史上一切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其中也包括同尼采的哲学分割开来,以便给纳粹主义打上历史根基的反常现象和脱离德国历史正常轨道的烙印。
第二,西方新保守派已经抬头,并试图以为尼采恢复名誉方名,能够毫毛我阻力地采用他的思想武器,对抗马克思主义。君特·罗尔莫瑟在《尼采与解放的终结》一书中明确地说出了这一真实意图:“由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行动而取消异化的一切企图明显地失败了,尼采便赢得了现实意义。”(45)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般人认为,尼采是法西斯主义的先驱。这种观点从本质上揭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思想上的一致性和渊源关系,指明了二者为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内外政策辩护的实质。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应该肯定。
但是,“先驱”一词即为“先导”,“开路”、“走面前面引导”之意。这种观点缺乏具体的分析,存在着简单化和片面性,过份强调了二者的等同性,而忽略了二者的差异。这是造成通常人们认为尼采是法西斯分子,尼采思想即为法西斯思想错觉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指出,尼采并非法西斯分子,尼采的思想不等于纳粹主义。原因是尼采不仅生活在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产生的前一世纪,而且尼采的思想也并未造就纳粹主义。否则则是过份强调了哲学所起的历史作用。同时,历史的实践证明,反动的、反人道的哲学思想与血腥的恐怖统治和滔天罪行之间存在着重要区别。此外,也不能忽视尼采思想中存在着一些与纳粹主义对立的因素:
(1)尼采不是一个本意上的种族主义分子。尼采并不反犹 。他拒绝其妹向他散布反犹思想。尼采的种族概念,并未受到当时流行的反犹主义的影响,只是强调重现真正的德意志文化中的贵族特征。而希特勒宣扬的种族主义,既包括鼓吹日耳曼种族是主帝种族,同时又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为劣等种族。
(2)除开始阶段外,尼采不是一个狭隘的普鲁士—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尼采否认民族性原则,称它是野蛮的未开化状态,反对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他现生在德国,而定居于瑞士,与国家脱离了关系,并着于整个欧洲。在他发疯之前,甚至怀有建立欧洲联邦和世界政府的思想。
(3)与纳粹分子称第三帝国是俾斯麦帝国之继续的观点相反,尼采对其时代的统治阶段,对德意志帝国及其创建者和俾斯麦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称俾斯麦帝国是一个无教养的国家,俾斯麦时代是一个愚化、调和的时氏。他以尖刻的语言,批评俾斯麦推行的“大陆政策”过份狭窄。他指责统治过份自由、过份宽
⑹ 德国君主立宪制度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一战德国战败,威廉二世被迫逃亡海外。至此,德国君主立宪制结束,威廉二世成为末代德皇
.
一战尾声德国国内发生革命(即1918年爆发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意味着君主立宪制解体,然后成立共和国成为议会共和制。
在这里续上一个小插曲,1933年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上台掌权建立了独裁的军人专制政体。二战后成立军管政府,解除军管后恢复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⑺ 德国什么时候取消帝制
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德国宗教改革的结束和近代历史的开始。根据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与旧教(天主教)地位平等;帝国内各诸侯拥有内政、外交的一切权力,帝国完全徒有虚名,分裂状况比战前更严重,计有300多个诸侯国、1000多个骑士领地,只有皇帝和帝国议会表明帝国的存在。战争的破坏、劳动力缺乏以及战后的分裂状态,使德国的经济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尤其是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使德国失去了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为了保证农业劳动力,地主加快了16世纪末以来的农奴制再版进程,尤其是在东北德意志和北德意志。
在德意志各诸侯国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最为强大。普鲁士是在17世纪迅速崛起的,统治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在1415年获得勃兰登堡选帝侯国,面积仅2万平方公里。17世纪初先后获得克列夫兹、马尔克、拉文斯堡及东普鲁士,三十年战争后获得波美拉尼亚东部大部分地区,1701年升格为普鲁士王国。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世袭领地,除奥地利本土外,还占有捷克、匈牙利、南尼德兰及意大利北部的部分领土。
18世纪德意志境内的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普鲁士最为明显,使之有实力与奥地利争夺中欧的霸权,经过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普鲁士从奥地利手中获得了工商业发达的西里西亚地区。1772—1795年,普、奥先后与俄国3次瓜分波兰(奥地利参加了两次),普鲁士获得了西普鲁士等地,奥地利获得克拉科夫等地。普鲁士的扩张政策得到了国内容克贵族的支持,并逐步形成了好战的军国主义传统。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农奴制度发生了矛盾。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译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的玛丽亚·特丽萨和约瑟夫二世都曾标榜“开明专制”,实行有限的改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奥两国纠集德意志各邦及欧洲封建势力联合进行干涉。19世纪初,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普鲁士、奥地利屡屡败北。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被迫放弃帝国皇帝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灭亡。1806年耶拿战役后普鲁士被一分为三,在其领土上新建了华沙大公国和威斯特伐里亚王国。同时,德意志各邦按拿破仑的意志组成了“莱茵联盟”。各国也仿照法国进行自由主义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
1815年拿破仑战败,根据《维也纳和约》,成立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德意志邦联,共有34个诸侯国及4个自由市组成。邦联议会没有中央政府的权力,各邦在内政、外交和军事上都独立自主。被拿破仑打破的封建秩序虽然表面上恢复,但农奴制度等封建制的根本已经无法彻底恢复,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在20、3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要求政治自由和民族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与此同时,普鲁士与奥地利的角逐也继续发展。1834年普鲁士建立了“关税同盟”,德意志邦联的大多数成员都参加,但遭到了奥地利的反对和抵制。
1848年3月柏林、维也纳都爆发了起义。资产阶级自由派获得了革命的领导权,企图通过和平、妥协的手段统一德国。5月,德意志各邦的代表在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商讨统一问题。议会形成了“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前者主张以奥地利为中心统一德国,后者主张以普鲁士为中心统一。1849年欧洲反动势力转入反攻,革命时期的立法被纷纷取消。但政治上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斗争并没有结束。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推行现实主义的政治,着手以武力统一德国的计划。经过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奥地利被排除在外。1867年,多民族的奥地利,实行改革,采取联邦制,允许匈牙利有自己的议会和宪法,但由奥地利的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是为奥匈二元帝国。 1871年1月18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帝国由4个王国、5个大公国、12个公国、侯国及4个自由市和帝国行省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在帝国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分别兼任帝国皇帝和宰相。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因此德国各邦号名义上保留,但已失去了以前的独立和权力。
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推行俾斯麦的现实主义政治达30年之久。对内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但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70年代初发动“文化斗争”,打击天主教势力,取消了教会的相对独立权。1878年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的“非常法”,德国社会民主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人运动受到压制。对外推行“大陆政策”,力图孤立法国并使英、法、俄、奥、意等欧洲大国互相牵制,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873年促成了德、俄、奥“三皇同盟”,1882年签订德、奥、意三国军事同盟。
统一后的德国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扩大世界市场,参加瓜分世界的竞争。1888年年轻的威廉二世即位,推行与俾斯麦不同的“世界政策”,力图在世界舞台上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争高低。1914年德、奥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法、俄争夺世界霸权与殖民地。1918年11月德国最终战败,国内发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⑻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事件过程
1918—1919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德国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帝国的经济陷于崩溃,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工人阶级开始把争取结束战争的斗争同准备武装起义结合起来。
1918年10月底,德国海军司令部命令驻基尔舰队出海作战,遭水兵拒绝,许多水兵因之被捕。11月3日,基尔舰队的水兵为了反对同英国舰队出海作战的命令,并要求释放被捕的水兵,联合码头工人举行了游行示威,而且由游行示威很快发展成了武装的起义。
1918年11月4日,基尔革命的水兵和工人组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夺取了基尔的全部政权,揭开十一月革命的序幕。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也纷纷起来响应了这次起义,组成了工兵苏维埃,也纷纷夺取了各地的政权。
1918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也爆发武装起义,占领了政府机关、邮电局和火车站,推翻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迫使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匆匆地逃往荷兰,武装的工人和士兵控制首都,斯巴达克派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在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8年12月,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召开,由于无产阶级缺乏独立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以及右派社会民主党人的背叛,政权重新落入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集团手里,这个集团的领导人F·艾伯特和P·谢德曼组成政府——人民全权苏维埃。它没有触动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留任大批原来帝国的官员和将军,竭力设法把群众运动平息下去,使11月革命遭到了失败。12月16日,在柏林召开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右翼社会民主党人竭力要求恢复和平与秩序,主张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成立正式政府。斯巴达克同盟的代表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口号。大会通过翌年1月召开国民会议的决议,宣布在此以前由艾伯特政府行使国家的全部立法和行政权力。12月29日,斯巴达克同盟召开代表大会,决定立即脱离独立社会民主党,成立自己的组织——德国共产党。30日,德共成立大会在柏林举行,R.卢森堡作了关于党纲问题的报告。大会决定以她起草的《斯巴达克同盟要求什么》一文作为党纲的基础。
1919年1月4日,政府罢免了左派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埃喜荷恩的柏林警察总监职务,导致了1月5日柏林工人的武装起义,要求推翻艾伯特政府,起义遭镇压。1月15日,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害。1月1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2月6日,国民议会在魏玛召开,通过魏玛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艾伯特任总统、谢德曼任总理。4月13日,慕尼黑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集结军队于5月1日攻入慕尼黑。至此,十一月革命结束。
⑼ 在一战后期,德国发生了造反,吧皇帝推翻了。为设么二战末期德国没造反灭了希特勒
一战时期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不是被推翻的,而是被迫退位。
1918年,德军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
由于威廉二世在战争中的错误判断和蛮横专制相结合,葬送了德国获得战争胜利的希望。
所以在一连串的失败之后,威廉二世被不满的部下架空权力。在电影《红男爵》当中,红男爵就表示了对皇帝的不满。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斯帕(Spa)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
在没有军方支持的情况下,威廉二世只能退位,流亡荷兰。
二战末期,德国也发生了军事政变,企图推翻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
最着名的就是“七月阴谋”,也就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在“狼穴”的会议室安放了炸药,12时42分,炸弹准时爆炸。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但刺杀的目标希特勒却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施陶芬贝格乘飞机抵达柏林后随即命令启动“瓦尔基里计划”,企图夺权。国防军大德意志师柏林警卫营的奥托 恩斯特 雷默尔少校在逮捕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时候和希特勒通了电话,随即倒戈,开始镇压政变。这一倒戈,立即扭转了局势(二战中,相当多的国防军军官对纳粹并不感冒,但是绝对拜服于希特勒的个人魅力)
7月21日凌晨零时30分,希特勒向全国广播,接着他宣布,人人有义务拘捕反叛者,若有抗拒,格杀勿论!血腥报复的命令,在全国和德军占领区开始大规模地搜捕屠杀。有材料说,4980人被处决,几位高级将领服毒自尽。与此同时,密谋分子的亲戚、朋友以及与事件有牵连的自由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共约一万人被关入集中营。在受牵连名单中,有在第三帝国的历史上名噪一时的维茨勒本.贝克元帅、克鲁格元帅、隆美尔元帅、哈斯将军、菲尔基贝尔将军、瓦格纳将军、格德勒博士、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驻罗马大使哈塞尔以及弗洛姆将军等人。